第五章 潮间带生物调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潮间带生物特点

潮间带生物特点

潮间带生物,又称潮汐带生物,为栖息于有潮区的最高高潮线至最低低潮线之间的海岸带(潮间带)的一切动植物的总称。

由于该带介于陆、海间,交替地受到空气和海水淹没的影响,且常有明显的昼夜、月和年度的周期性变化,因而其生物具有:两栖性(表现为广温性、广盐性、耐干旱性和耐缺氧性等),节律性(一般生物的活动高峰与高潮期相一致),分带性(因不同生物适应的干湿条件不同而引起的分带分布现象)等生态特征。

根据潮间带生物生存和分布的生活环境(生境)及其基底性质,分为:①岩礁海岸,为潮间带生物最繁茂的区域,主要有各种固着生物和不活动方式生物,如蓝藻、马尾藻、海带和墨角藻等海藻、多种海螺、小藤壶、贻贝、牡蛎、腹足类、软体动物和蟹;在热带海域广泛分布珊瑚礁;②沙质海岸,由于底质的不稳定性和缺乏合适的附着基质,生物种类较少,主要有虾、蟹、蛤类及软体动物等;③泥质海岸,大多形成广阔的泥滩,泥内富含有机质。

其中潮上带在热带为红树林沼泽,温带为长有海草的盐沼滩;潮间带主要有软体动物(如泥蚶、乌蛤等);潮下带有多种虾类及甲壳动物等;④河口潮间带,生物具有广盐性、广温性、耐低氧性,并以碎屑食性为主。

如美洲巨蛎、鳗鲡、锯缘青蟹及贻贝等。

潮间带可发展海带、多种藻类、贝类的人工养殖场。

第五章-潮间带生物调查教学内容

第五章-潮间带生物调查教学内容
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
分离、登记
a)按站进行标本分离,若有余渣带回,将标本拣出归入; b) 初步鉴定,以种为单位分装,加入固定液。 c) 按分类系统依次排列、编号,写好标签分投本瓶中; d) 按新编序号分别将定量和定性标本登记于表中。
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
称重、计算 a) 定量标本须固定3d以上方可称重, b) 称重时,吸干体表水份。 c) 感量0.01g的电子天平等。计算各种生物的个体数; d) 将称重、计数结果填入表中,并注明湿重、干重; e) 依据取样面积,换算(ind/m2)和 (g/m2)。
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
5.4.2 标本鉴定 a) 优势种和主要类群鉴定到种,疑难者暂以SP1、SP2、
SP3……表示,再行分析、鉴定; b) 鉴定时若一瓶中有两种以上生物,应分出另编新号, c)种类鉴定结果若与原标签初定种名不符,更改标签。
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
b) 岩石岸:用定量框,每站取1个或2个。 可采用10cm×10cm的定量框。 先计数易碎生物, 优势种的覆盖面积。 将框内所有生物刮取净。
c) 生物栖息密度很低,可采用大面积计数。 d) 每站定量取样时,采定性样品、分装。 e) 优势种的垂直分布高度和滩面宽度。
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
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
底栖动物漩涡分选装置
1 生物收集器 2 筒体 3 分流器 4 漩涡发生器 5 支架 6 余渣收集
专供淘洗泥样及分选标本。
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
2 生物样品的处理与保存 a) 标本经洗净,按类别或大小及个体软硬分装. b) 未处理的余渣,装瓶,回实验室挑拣; c) 按站或样方装瓶后,将标签分别投入各瓶中;
5.3.3 样品的处理与保存 1 生物样品的淘洗 A 漩涡分选装置淘洗法 B 过筛器淘洗法

潮间带生物

潮间带生物
腔肠动物的海葵。 环节动物的沙蚕。 节肢动物的龟足、藤壶、海蟑螂、 寄居蟹、 锯缘青蟹、 招潮蟹等。 棘皮动物的海星、海参、海胆。 脊椎动物的滩涂鱼。
绿海葵
Sagartia troglodytes
五彩缤纷的海葵
沙 蚕

Pollicipes mitella

藤壶 Balanus
海蟑螂 Ligia exotica
用具:
▲标本盘 ▲吸水纸:毛边纸,规格 42×31CM。 ▲标本纸:100—130磅的道林纸。1号纸39×27CM ▲纱布、镊子、标本夹等。
2 浸制标本
藻类用:
1、 5%福尔马林+ 5%甘油海水溶液。 2、 4%福尔马林+ 36%酒精海水溶液。
动物用: 1、5—6 %福尔马林海水溶液。
2、70酒精海水溶液。 ◑有些标本需经硫酸镁水溶液再进行固定。
海藻类
石莼 Ulva conglobata
扁浒苔 Enteromorpha compressa
刺松藻 Codium fragile
日本刚毛藻 Cloadophora japonica
羽藻 Bryopsis plumosa
条斑紫菜 Prophyra yezoensis
海萝 Gloiopeltis furcata
泥 Tegillarca granos

毛蚶 Scapharca subcrenata
缢 蛏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褶牡蛎Ostrea plicatul
栉孔扇贝Pinna pectinate
泥螺 Bullacta exarata
海 兔 Notar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hus sp.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件 (共6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件 (共62张PPT)

无机环境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消费者
分解作用
分解者
食物链: 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
联系
营养级: 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营养级,它
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1)食物链
植物 食草动物
食肉动物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四级消费者
营 养
第 一
第 二





第 五
食物链的类型
10.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
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 该食物网由____7____条食物链组成,图中鼠与 兔之间构成了竞__争_____的种间关系。
①无机物质:CO2、O2、N2、NH3、H2O等各种 无机盐。 ②有机物质:糖类、蛋白质等。 ③其他:阳光、热能、压力、pH、土壤等。
土壤
(2)生产者
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 细菌等。(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生产者属于 自养生物)。
①绿色植物
讨论
除了绿色植物外,还有其它生产者吗?
有。 化能自养的生物也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
小溪
②陆地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2)人工生态系统
果城园市生生态态系系统统
下列那些属于生态系统? 下列那些不属于生态系统? 为什么?


森林
湖泊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2)生产者 (3)消费者 (4)分解者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6.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他 们可能形成下列几种营养结构,其中最稳定

潮间带生物样品采集

潮间带生物样品采集
• 岩石岸取样一般用 25cm*25cm的定量框,每 站取两个样方。
• 定性取样:
• 尽可能将站位附近出现的 动植物种类收集齐全。
生物样品采集
生物样品的淘洗
• 人力操作,费时费力。 为了方便淘洗和减少 样品的搬运,断面应 力求布设于近水源处。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 淘洗后的余渣全部装瓶,加入5%的甲醛固定。 • 为方便标本鉴定,对一些受刺激易引起收缩或自
• 基础(背景)调查应按季节一年调查4次。 • 监测性调查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时间进行调查。
采样工具和设备
• 采泥器、铁锨、定量 框、漩涡分选装置、 筛子及其他外业调查 常用设备(如镊子、 洗瓶、水鞋等)
• 定量取样:
• 滩涂定量采样样方数每站 通常8个,若滩面沉积物、 类型较一致,生物分布较 均用,可取4个样方;
潮间带的划分
断面和取样站的布设
• 断面的布设应选取不被或少被人为破坏、具代表 性的地段布设调查断面;
• 每一调查地点,通常要设主、辅两条断面,若生 境无大差异,可只设一条断面;
• 依据潮间带的划分,各潮区均应布有取样站位。
调查时间
• 潮间带采样受潮汐限制,为获得低潮区样品,须 在大潮期间进行。若断面或站数较多,可在大潮 期间调查低潮带,小潮期间调查高、中潮带。
潮间带生物样品采集
什么是潮间带?

潮间带即间的
海岸,也就是海水涨
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
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
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
• 半日潮
• 高潮带:最高高潮线 至小潮高潮线之间的 地带;
• 中潮带:小潮高潮线 至小潮低潮线之间的 地带;
• 低潮带:小潮低潮线 至最低低潮线之间的 地带
切的种类(如腔肠动物、纽形动物),宜先用水 合氯醛或乌来糖少许进行麻醉后再行固定;某些 多毛类(如沙蚕科、吻沙蚕科),可先用淡水麻 醉,然后用镊子轻夹头部使吻伸出,再加固定液。

海洋调查之海洋生物调查讲稿解析PPT课件

海洋调查之海洋生物调查讲稿解析PPT课件

海洋生物调查
• 1 浮游植物 • 2 浮游动物 • 3 底栖生物 • 4 潮间带生物 • 5 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 6 游泳动物
第4页/共53页
1、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
• 浮游植物:硅藻、甲藻、绿藻、金藻和蓝藻等。 • 浮游植物调查,一般只需采水样。 • 定性: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自海底至水面作垂
浅水II型浮游 140 生物网 cm
31.6c m
0.08
网衣:孔径0.160
浅水III型浮 游生物网
140 cm
37cm
0.1m2
JF62或 JP80(0.077)
第13页/共53页
第14页/共53页
第15页/共53页
• 2.2 样品处理和分析 • 采用湿重法、使用感量0.01克的电子天平
称量。 • 总生物量测定时,分离出直径或高度大于
第18页/共53页
第19页/共53页
• 3.2 样品处理和分析 • 采泥和拖网样品,按类别使用不同的固
定液。 • 海上暂时性保存使用5%~7%中性甲醛
溶液; • 室内分析后应用75%乙醇保存样品。测
定湿重生物量精密度为0.01g。 • 定性底栖动物拖网的站位根据具体的要
求布设实施。
第20页/共53页
●网口内径:37cm,面积0.10㎡,
网口圈采用ф10mm圆不锈钢条 ●网上部为上口部:长5cm用细帆布 ●网中部为过滤部:长130cm用JF62
或JP80筛绢 ●网下部为网底部:下口直径9cm,长
5cm用细帆布,用于采集浮游植物样品。
第33页/共53页
底栖生物调查:采泥器
第34页/共53页
阿氏拖网 (定性调查)
250、500、1000和大于1000(个/m3)。

潮间带生物调查取样(1)

潮间带生物调查取样(1)
游泳动物调查起放网
操作程序
拖网采样
1)放网
在距标准站位位置2~4 nmile时放网,经1h拖网后正好到达标准站位位置或附近。
放网前测定船位,放网时间以曳纲开始受力时为准。
2)拖网
曳网方向朝着标准站位,记录鱼群映象拖网速度的改变情况,要注意周围船只动态和调查船的曳网是否正常等。
3)起网
起网前测定船位,两船的卷网速度要一致,起网时间以起网机开始卷收曳纲的时间为准。如遇严重破网应重新曳网。
e)体盘长
自吻端至胸鳍后基的长度
胸鳍扩大与头相连构成体盘的鳐属、魟属等
(2)体重
a)体重
鱼体的总重量
b)纯体重
除去内脏及体腔内脂肪层的鱼体重量
(3)年龄样品
a)未掌握年轮形成时间的鱼种,周年逐月采集样品每月样品
不同体长组,每体长组10ind~30ind,从网次渔获物中随机取样
b)用年龄介质测定鱼类年龄
4)记录
把每站渔捞要素记录在表。
鱼类生物学测定
(1)长度
a)全长
自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
如鳎类、犀鳕类等
b)体长
自吻端至尾椎骨末端的长度
石首鱼科、鲷科、鲆科、鲽科等
c)叉长
自吻端至尾叉的长度
马鲛鱼、鲳鱼、鲐鱼等鲱科鱼类及其他尾叉明显的鱼类
d)肛长
自吻端至肛门前缘的长度
尾鳍、尾椎骨不易测量的海鳗、带鱼和鲨鱼等
a) 头足类的雄性个体具有茎化腕
乌贼类的茎化部分为:吸盘骤然变小或消失,茎化腕为左侧第4腕
b) 柔鱼和枪乌贼类的茎化部份为吸盘变为肉突状
柔鱼类的茎化腕多数种类为右侧第4腕。枪乌贼类为左侧第4腕
c)蛸类为右侧第3腕
茎化部分为:在茎化腕的顶部形成端器

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PPT课件

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PPT课件
第2页/共32页
细菌异养活性 异养细菌进行生理代谢活动的能力。 细菌生产力 单位时间内、单位水体所产生的细菌生物量。 浮游生物
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没有或只有微弱的运动能力,悬浮在 水层中,常随水流移动的生物群。 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依个体的大小浮游生物可分 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3页/共32页
说可以利用但未完全查明,是制定渔业长期发展规划的重 要依据。
3) 查明的渔业资源。是潜在渔业资源的组成部分,它已经查明, 可以列入开发计划,是制定近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4 )确定的渔业资源。是指查明的渔业资源的一部分,从经济上 看可以在不损害其再生能力的情况下开发利用,并且是安排年 度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
1、技术设计 根据调查任务进行技术设计,其内容包括调查计划编制 及项目、要素、设站、方法、时间、次数、专业配置、 人员素质、船只、器材设备、预期成果等。
2、 调查要求 1) 调查项目 叶绿素,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微生物,微微型、微型 和小型浮游生物,大、中型浮游生物,鱼类浮游生物,大 型底栖生物,小型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污损生物和游 泳动物。必要时,应包括渔业资源声学调查与评估。
食性鱼类、地方性鱼类。 2) 按鱼类洄游途径及性质分。如溯河性鱼类、降河性
鱼类、大洋性鱼类。 3 )按水层划分。如底层鱼类、中下层鱼类、上层鱼类。
第7页/共32页
(二)按开发利用程度 1) 枯竭的渔业资源。指资源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恢复到
正常水平。 2) 过度利用的渔业资源。是指资源已经衰退,但采取保护 措施尚能恢复。
粒径大于20mm的称巨型浮游生物; 粒径为2000µm20mm的称大型浮游生物; 粒径为200µm2000µm的称中型浮游生物; 粒径为20µm200µm的称小型浮游生物;

潮汐现象和引潮力PPT讲稿

潮汐现象和引潮力PPT讲稿
海面在引潮力作用下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 作相应的上升或下降,直到在重力场和引潮力 场中达到新的平衡位置为止,考虑引潮力后的 海面变成了椭球形,称之为潮汐椭球,并且它 的长轴总是指向月球。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表面相对于椭球 形运动,造成了地球表面上的固定点发生周期 性的涨落而形成潮汐。
考虑引潮力后的等势面
– 唐《海涛志》:“月与海相推,海与月相期”, “盈于朔望,……虚于上下弦”。

观钱塘潮的六和塔

钱塘江入海口位置图
为什么要研究潮汐?
• 防止涨潮海水倒灌; • 研究风暴潮; • 为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上运输业服务; • 为海洋军事服务; • 潮汐发电等。
什么是潮汐?
• 潮汐的定义: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
潮和两次低潮,从高潮到低潮和从低潮到 高潮的潮差几乎相等,叫正规半日潮,也 简称半日潮。
• 正规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有—次高潮
和一次低潮,叫作正规日潮,有时也称之 为全日潮。
• 混合潮:分为不正规半日潮、不正规全日
潮两种。
• 图b是不正规半日潮过程曲线,在一个月中
的大多数日子里,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但当月赤纬较大的时候,第二次高潮很小, 半日潮特征就不显著。

引力势:
1
L
fg
• dL
KM L
离心力势:
2
r
0 fc • dr
KM D2
r cos
引潮力势:
2
ψ1 ψ2
KM D
KM ( 1 L
1 D
1 D2
cos )
引潮力势
• 什么是潮汐? • 潮汐的形成与引潮力 • 潮汐静力学理论
潮汐静力学理论
• 假定:

潮间带生物调查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潮间带生物调查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种类分布 水平分布:
开敞断面(153种)>半隐蔽断面(135种)>隐蔽断面(88-98种)。 垂直分布,
隐蔽断面: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 半隐蔽断面: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 开敞断面: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
2. 2数量构成与分布 数量构成:夏、冬两季平均生物量为1 365. 09g/m2,
其中藻类为21. 46g/rn2,多毛类3. 34g/m2, 软体动物645. 97g/m2,甲壳动物654. 45g/m2, 平均栖息密度为3 l l0个/m2,
5.4.2 标本鉴定 a) 优势种和主要类群鉴定到种,疑难者暂以SP1、SP2、
SP3……表达,再行分析、鉴定;
b) 鉴定时若一瓶中有两种以上生物,应分出另编新号, c)种类鉴定成果若与原标签初定种名不符,更改标签。
5.4.3 标本保存
鉴定、登记后旳标本,应按调查项目编号归类,
建立制度,定时检验、添加或更换固定液。
高度,并进行样品旳采集。
5.2 技术要求和调查要素 技术要求
A 地点、断面选择 a) 地点和断面,根据调查目旳而定,选择均匀、无人为扰动。 b) 不同生境旳潮间带断面
每条断面不少于5个站,
岩石岸每个站2个定量样方 泥滩、泥沙滩不少于4个定量样方 沙滩不少于8个样方。 断面位置:走向应与海岸垂直。成与分布 岩相潮间带生物已鉴定有276种, 种数以藻类占第一位,软体动物居第二位。
隐蔽断面:软体动物、多毛类、甲壳动物。 半隐蔽断面:软体动物、多毛类、藻类。 开敞断面:藻类、软体动物、多毛类。
优势种:按数量和出现频率,珊瑚藻、无柄珊瑚藻、羊栖菜 鼠尾藻等
经济种:初步估计有经济种53种。 主要有:红毛菜、细毛石花 菜、小石花菜、鸡毛菜 等

《潮间带生态简介》课件

《潮间带生态简介》课件

爬行动物如海蛇、海龟和来自蜥蜴等。这些 爬行动物通常在潮间带的岩石和 沙滩上活动,利用这些地方作为
庇护所和繁殖场所。
潮间带植物多样性
01
红树林
一种适应潮间带环境的植物群落,能够抵御海水和风暴的冲击。红树林
是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并为沿海地区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如防
风固沙、净化水质等。
02
藻类
包括绿藻、褐藻和红藻等。潮间带的光照、盐度和水流的条件适合多种
强执法力度。
建立保护区
设立自然保护区,对潮间带生 态系统进行就地保护,禁止或
限制人类活动。
生态修复
采取人工增殖、底栖生态修复 等措施,恢复潮间带生态功能

环境教育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潮 间带生态保护的意识,倡导绿
色生活方式。
潮间带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维护
潮间带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海洋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维护 地球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过度捕捞和无序采挖导致潮间带生物 资源枯竭,破坏生态平衡。
围填海工程
大规模围填海工程导致潮间带生境丧 失,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 酸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潮间带 生态造成严重威胁。
潮间带生态保护措施
01
02
03
04
立法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限制 对潮间带生态的破坏行为,加
2023-2026
ONE
KEEP VIEW
《潮间带生态简介》 ppt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潮间带生态概述 • 潮间带生物多样性 • 潮间带环境与生态过程 • 潮间带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潮间带生态研究与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
a) 固定装置,连结装置和抽水机; b) 调节分流器水压使涡流适中, c) 约经10min涡动,轻、柔软的生物截留于套筛上。 d) 排出余渣(网筛孔径2mm); e) 将余渣中生物挑拣干净。
.
21
底栖动物漩涡分选装置
1 生物收集器 2 筒体 3 分流器 4 漩涡发生器 5 支架 6 余渣收集
.
25
称重、计算 a) 定量标本须固定3d以上方可称重, b) 称重时,吸干体表水份。
c) 感量0.01g的电子天平等。计算各种生物的个体数; d) 将称重、计数结果填入表中,并注明湿重、干重; e) 依据取样面积,换算(ind/m2)和 (g/m2)。
混合潮类型 a) 高潮区:高高潮线至低高潮线之间的地带; b) 中潮区:低高潮线至高低潮线之间的地带; c) 低潮区:高低潮线至低低潮线之间的地带。
.
6
.
7
5.1.2 生物垂直分布带划分法 生物群落在潮间带的垂直分布划分 通常岩石岸大体分为: 滨螺带;藤壶——牡蛎带;藻类带。 根据群落优势种命名。
第五章 潮间带生物调查
潮间带生物 生活在潮间带底表的植物和底表与底内的动物。
.
1
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即由海洋向陆地的过渡 地带。
现代海岸带包括现代海水运动对于海岸作用的最上限
及其邻近的陆地,以及海水对于潮下带岸坡剖面冲淤变化 所影响的范围。由3个基本单元组成:①海岸。平均高潮 线以上的沿岸陆地部分,通常称潮上带;②潮间带。介于 平均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③水下岸坡。平均低潮线 以下的浅水部分,一般称潮下线。
.
17
.
18
2 水质和沉积物样品采集
a 水样采集 断面调查同时:高平潮和低平潮时各采一次水样。
河口区增加一次。 岩沼和滩涂水洼采样。 取样站穴内积水 底质间隙水采样分析。
.
19
b 沉积物取样 与生物定量取样同步, 表、底层沉积类型有明显差异时,分层取样 样品编号与生物样品编号一致。
5.3.3 样品的处理与保存 1 生物样品的淘洗 A 漩涡分选装置淘洗法 B 过筛器淘洗法
专供淘洗泥样及分选标本。
.
22
2 生物样品的处理与保存 a) 标本经洗净,按类别或大小及个体软硬分装. b) 未处理的余渣,装瓶,回实验室挑拣; c) 按站或样方装瓶后,将标签分别投入各瓶中;
海区 断面
站位
样方 潮区
底质
取样时间______________
种名 _____________
.
23
d) 加固定液。余渣染色剂固定液;
泥、沙等底质: 25cm×25cm×30cm。 包括框架和挡板 配套工具是平头铁锨。
岩岸:25cm×25cm的定量框。 计算覆盖面积 配套工具:小铁铲、刮刀和捞网。
.
14
2 漩涡分选装置和过筛器 a) 漩涡分选装置 用于生物样品淘洗,配备抽水机; b) 过筛器 不宜漩涡分选,用过筛器。网目1.0mm。
.
9
中部 海区
北部 海区
南部海区
.
10
.
11
B 取样站布设 高潮区 2站、中潮区3站、低潮区1站或2站。 滩面较短:高潮区1站、中潮区3站、低潮区1站。
C 调查时间 a) 大潮期间进行。或大潮期间进行低潮区取样,
小潮期间高、中潮区的取样; b) 基础调查:通常按季度月调查。
专项调查:选择春、秋季两个季度月进行调查。
外侧沿岸和岛屿 生物种类的分布超过高潮区时,应测量生物带的
高度,并进行样品的采集。
.
8
5.2 技术要求和调查要素 5.2.1 技术要求 A 地点、断面选择 a) 地点和断面,根据调查目的而定,选择均匀、无人为扰动。 b) 不同生境的潮间带断面
每条断面不少于5个站,
岩石岸每个站2个定量样方 泥滩、泥沙滩不少于4个定量样方 沙滩不少于8个样方。 断面位置:走向应与海岸垂直。
.
12
D 采样面积 硬相:用25cm×25cm。取2个样方; 软相:用25cm×25cm×30cm,取4~8个样方。 并进行定性取样观察。
5.2.2 调查要素 不同生境的底栖生物: 种类组成 数量:栖息密度、生物量 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
.
13
5.3 采样 5.3.1 采样设备 1 采样器和定量框
世界海岸线全长44×104km,它是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 由于潮位变化和风引起的增水-减水作用,海岸线是变 动的,水位升高便被淹没、水位降低便露出的狭长地 带即是海岸带。
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大约 长18400公里,岛屿海岸线长约14000公里
.
3
5.1 潮间带的划分
依据
潮汐水位参数 岸滩生物的垂直分布
古海岸带则是已脱离波浪活动影响的沿岸陆地部分。 此外,海岸带还包括河口和港湾。
中国在进行海岸带调查时,规定调查范围为:由海岸线向 陆方向延伸10公里左右,向海至水深10~15米等深线处; 在河口地区,向陆延伸至潮区界,向海方向延至浑水线或 淡水舌。
.
2
海岸带是临海国家宝贵的国土资源,亦是海洋开发、 经济发展的基地,以及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纽带, 地位十分重要。

5.1.1 潮汐水位参数划分法
半日潮类型 a) 高潮区:最高高潮线至小潮高潮线之间的地带; b) 中潮区:小潮高潮线至小潮低潮线之间的地带; c) 低潮区:小潮低潮线至最低低潮线之间的带。
.
4
.
5
日潮类型 a) 高潮区:回归潮高潮线至分点潮高潮线之间的地带; b) 中潮区:分点潮高潮线至分点潮低潮线之间的地带; c) 低潮区:分点潮低潮线至回归潮低潮线之间的地带。
5.3.2 样品采集 1 生物样品采集 a) 滩涂取样用定量框,每站4个8个。 观察表面生物及数量 视底质分层情况确定分层取样
.
15
.
16
b) 岩石岸:用定量框,每站取1个或2个。 可采用10cm×10cm的定量框。 先计数易碎生物, 优势种的覆盖面积。 将框内所有生物刮取净。
c) 生物栖息密度很低,可采用大面积计数。 d) 每站定量取样时,采定性样品、分装。 e) 优势种的垂直分布高度和滩面宽度。
e) 易收缩或自切的种类,麻醉后再行固定。
5.4 样品分析(室内) 5.4.1 标本整理
核对 a) 按地点、断面、站号,将定量和定性标本分开。 b) 核对各站取得的标本瓶数。
.
24
分离、登记
a)按站进行标本分离,若有余渣带回,将标本拣出归入; b) 初步鉴定,以种为单位分装,加入固定液。
c) 按分类系统依次排列、编号,写好标签分投本瓶中; d) 按新编序号分别将定量和定性标本登记于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