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预制梁(板)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1混凝土预制梁(板)(模板与支架、钢筋、混凝土)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承接的城市桥梁工程中混凝土预制梁(板)制作、安装的施工及验收。
1.2 参考标准及规范
本标准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JJ2-2008、《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GJJ99-2003、J281-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等的要求进行编制。
在工程施工时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标准(规范)的相应规定。
2 术语
2.0.1混凝土预制梁(板)
指桥梁上部结构梁(板)在专门场地进行钢筋混凝土的预制施工,然后运至桥位进行安装的结构。
3 基本规定
3.0.1 预制梁(板)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并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3.0.2 预制梁(板)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3.0.3 预制梁(板)采用胶囊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胶囊上浮。
3.0.4 预制梁(板)在吊出预制底座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的吊装强度;梁(板)在安装时,支承结构(墩台、盖梁、垫石)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0.5 预制梁(板)安装前,墩台支座垫板必须牢固。
3.0.6 预制梁(板)就位后,梁两端支座应对位,梁(板)底与支座以及支座底与垫石顶必须密贴,否则应重新安装。
3.0.7 两梁(板)之间接缝填充材料的规格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0.8 雨期应避免在雨中进行预制混凝土浇筑。
4 施工准备
4.1 技术准备
4.1.1 认真审核设计图纸,编制专项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并报业主及监理审扣
4.1.2 进行钢筋的取样试验、钢筋放样及配料单编制工作。
4.1.3 对模板进行进场验收。
4.1.4对混凝土各种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1.5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向班组进行交底。
准备各种原始记录表格。
4.2 材料准备
4.2.1 按结构工程量按计划准备模板、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进场。
4.2.2 准备电焊条、氧乙炔等加工材料。
4.2.3 其他材料:模板、方木(型钢)、氧气、乙炔、塑料布、阻燃保水材料(混凝土养护用)、木塞、脱模剂等。
4.3 主要机具
4.3.1 钢筋施工机具: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韧
4.3.2 模板施工机具:电锯、电刨、手电钻等。
4.3.3 混凝土施工机具:预拌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泵车、混凝土输送泵、汽车吊、混凝土振捣器等。
梁场应设不少于120m3/h混凝土拌合站一座,并配置输送距离长短不同及与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要求相应的混凝土输送泵。
4.3.4 吊装作业设备:龙门吊、汽车吊、卷扬机等。
生产区应设至少2台60t左右龙门吊(双线布置)。
4.3.5 工具:扳手、撬杠、直尺、限位板、卡尺等
4.3.6 制梁生产台座、存梁台座应满足粱场供粱能力的要求,
4.4 劳动力组织
依据工程规模、作业环境、工期要求等综合考虑人员数量。
4.5 作业条件
4.5.1 预制场地已具备三通一平,满足施工要求并有防才
4.5.2 材料按需要已分批进场,并经检验合格。
5 质量、技术要点
5.1 材料要求
5.1.1 预制构件要有出厂合格证,几何尺寸、强度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5.1.2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
5.1.3 砂: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的河砂。
5.1.4 石子:应采用坚硬豆石,石子粒径不得大于15mm。
5.1.5 外加剂: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使用前应复验其效果,确认合格后使用。
5.1.6 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火山灰质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等,掺合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和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质量检测报告,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
5.1.7 水:宜采用饮用水。
5.1.8 电焊条:进场应有合格证。
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并与母材相适应。
5.2 技术要求
5.2.1 预制梁段在浇筑过程,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既要对钢筋进行修正,又要对预埋件进行看护、校正,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毕时,对预埋件进行复查其准确性。
5.2.2 模板的拆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井减少模板破损。
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5.2.3 模板拆除后,及时在梁(板)两侧横隔板下加支撑以防倾覆。
5.0.4 预制梁(板)起吊装车前,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强度
5.2.5 构件移运时的起吊(支承)点位置应符合设计给定位置不得随意变更其位置,如需变更必须同设计协商确定。
``
5.2.6 构件运输时的支承位置应与吊点位置一致。
5.2.7 构件的堆放场地应排水良好。
5.3 质量要求
5.3.1 钢筋焊接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JGJ18的有关规定,机械连接接头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的有关规定。
5.3.2 钢筋保护层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宜采用塑料垫块作钢筋保护层垫块。
5.3.3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固中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自高处倾卸混凝土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
5.3.4 混凝土浇筑过程应按一定厚度分层浇筑,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预埋件。
5.3.5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宜采用塑料膜进行覆盖严密养护,保证膜内有足够的凝结水。
5.4 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5.4.1 电气焊作业工人应戴防护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穿水鞋,戴
防护手套等。
5.4.2 做好防病治病及监督卫生和环境卫生工作。
5.5 环境要求
5.5.1 在城市施工要做好交通疏导方案,应根据场地情况合理安排运输方式。
5.5.2 夜间施工,施工场地应安装照明设施,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6 施工工艺
6.1 工艺流程
6.1.1 混凝土预制梁(板)制作工艺流程
预制场地→底模安装→钢筋绑扎→侧模、端模安装→绑扎顶板钢筋→混凝土浇筑→养护→拆侧模→起吊、运输→存放
6.1.2 混凝土预制梁(板)安装工艺流程
架桥机安装及验收或吊机就位→支座安放→第一片梁试安装→逐跨预制梁架设→架桥机拆除→湿接缝及横隔板施工
6.2 操作工艺
6.2.1 预制场地
预制场地采用推土机推土、刮平机刮平、压路机压实。
制梁生产台座、存梁台座应进行加固处理,靠近梁端部位的台座基础进行特别加固,因梁体张拉后跨中上拱,质量集中在梁体端部。
预制厂生产场地地面宜采用全部硬化处理,先将场地平整,用300mm厚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碾压密实,压实度不低于96%,其上浇筑200mm厚的C25混凝土。
6.2.2 底模安装
底胎模采用钢筋混凝土,上铺5mm厚的钢板与基础混凝土预埋件焊接。
胎模的起拱/设计规范规定。
6.2.3 钢筋绑扎
1 用龙门吊机将钢筋骨架吊装人模,绑扎隔板钢筋,埋设预埋件,,先安装端模,再安装涂有脱模剂的钢侧模,统一紧固调整和必要的支撑后交验。
2 绑扎时注意确保定位网格位置的正确。
当其他钢筋与定位网筋相碰撞时应调整其他钢筋,不得改变定位网的位置。
预留吊装孔处加强钢筋等附属筋不得遗漏。
3 由于钢筋骨架高,绑扎时采用自制马凳,马凳应与钢筋分离,不得依靠在钢筋上;横隔板处钢筋骨架自重较大,为确保其位置正确,需用自制支架支撑。
4 为保证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且必须保证在混凝土表面看不到垫块痕迹,因此采用塑料垫块,以增加混凝土表面的美观性。
6.2.4 侧模、端模安装
1 外恻模采用大刚度定型钢模板与台座配套设计,在工厂分节加工侧模板,在现场用螺栓连接组装后焊接成整体侧模板。
若外模考虑倒用方式,宜采用整体滑移式装置,侧模在台座之间通过整体滑模轨道和卷扬机实现纵向移动。
钢模设计应验算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梁(板)各部位形状。
尺寸准确,拆装容易,操作方便。
2 端模为钢模,主要由紧贴梁端面板及端模骨架组成,安装时连在侧模上。
3 模板安装前,在混凝土底胎模上弹线确定每块模板的位置,然后用龙门吊将模板按对应的编号吊装在基本准确位置,用螺旋千斤顶、撬棍等工具将模板调至侧准确位置,井加楔块支撑。
在侧模板均准确就位后,穿人上下两道对拉螺栓对模板进行加固。
模板安装完毕后,绑扎梁翼缘钢筋。
6.2.5 混凝土工程
1 浇筑工艺及顺序
1) 浇筑方向从粱的一端开始,循序进展至另一端,浇筑方法采用竖向分层、水平分段、连续浇筑。
一气呵成。
灌注时间控制在4-6h之内。
2) 分段长度以4-6m为宜,前段混凝土初凝前必须灌注下段混凝土,分段之间斜向接缝,上下层接茬错开。
3) 分层下料并振捣,在中间节段第一层厚度以300-400mm为宜下层振捣密实后再投上层料,上下层之间灌注时间间隔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2 混凝土振捣
1) 混凝土振捣采用附着式振捣器侧震,插入式、平板式共同配合进行振实。
2) 侧振采用1.5kW附着式振捣器,间距不超过1.75m,位置尽量布置在抽拔棒部位,两边侧板对称布置。
在使用附着式振捣器时,每次用8台(每侧4台)在混凝土浇筑处同时开启,振动时间以30~40s为宜,最多连续振捣时间不超过1.5min.一次振捣不密实,可多次启动振捣。
3) 插入式振捣棒振动时,注意预埋件周围不要距离太近,件移位或变形。
顶板以插入式振捣棒为主,为保证顶板混凝土表面平整,振捣器。
插入式高频振捣棒应垂直点振,不得平拉,并应防止过振、漏振。
以免钢筋、预埋可以使用平板振
4) 在机械不易涉入的角落(如横隔板处等),采用插钎人工辅助捣固。
5) 一般以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显著气泡上升,混凝土襄面出现薄层水泥浆均匀的外观和平面为止。
3 混凝土养护
1) 当气温较高,混凝土强度增长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即混凝土养护4-5d强度达到50MPa 以上时,采用自然养护。
梁(板)顶面混凝土初凝时,覆盖塑料布、用进水性土工布洒水养护;侧面及横隔板处由于所处位置及形状特殊,不便采用洒水和覆盖养护,可在其表面涂混凝土养护剂养护。
2 )当外界气温不能满足工程进度要求时,则采用蒸汽养护。
粱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用帆布覆盖,静停4h后,开始通气升温蒸养。
升沮速度不超过20ºC/h,恒温养护最高温度不超过80 ºC,恒温时间由同条件养护的试块确定。
当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即可停止养护。
降温速度不得超过20 ºC/h,以避免混凝土产生表面裂缝。
6.2.6模板拆除
1 当粱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粱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大于15 ºC,且能保证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模板,拆模时,首先拆除模板顶面连接平台(灌注混凝土时的操作平台),其次拆除端模,最后拆除侧模。
2 模板拆除。
拆模板时先敲去模板支腿下楔块,一般情况下,模板靠自重可自行脱落,如不能脱落,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之与混凝土脱离。
退出后,用龙门吊将其吊离.模板板面清理涂脱模剂后备用。
3 模板拆除后,及时在梁(板)两侧横隔板下加支撑以防倾覆,
6.2.7 预制梁(板)移运
预制梁(板)的场内移运吊装采用龙门吊,运粱采用轮胎式配套运梁车,运粱车行走道路:基底换填夯实,然后浇筑至少300mm厚的C20混凝土。
构件的堆放场地应宽敞,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排水良好。
7 质量标准
7.1 主控项目
7.1.1 结构表面不得出现超过设计规定的受力裂缝。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或用读数放大镜观测。
7.2 一般项目
7.2.1预制梁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7.2.1预制梁、板允许偏差
注:表中L为构件长度(mm)
7.2.2混凝土表面应无空洞、露筋、蜂窝、麻面和宽度超过0.l5mm的收缩裂缝。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读数放大镜观测。
8 成品保护
8.0.1 预制梁段在浇筑过程,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既要对钢筋进行修正,又要对预埋件进行看护、校正,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毕时,对预埋件进行复查其准确性。
8.0.2 模板的拆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井减少模板破损。
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8.0.3 模板拆除后,及时在梁(板)两侧横隔板下加支撑以防倾覆。
8.0.4 预制梁(板)起吊装车前,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强度
8.0.5 构件移运时的起吊(支承)点位置应符合设计给定位置不得随意变更其位置,如需变更必须同设计协商确定。
``
8.0.6 构件运输时的支承位置应与吊点位置一致。
8.0.7 构件的堆放场地应排水良好。
9 安全、环保措施
9.1安全措施
9.1.1 龙门吊必须经过有关部门验收后方可使用。
龙门吊的电缆应悬挂在钢丝绳上,严禁拖
拽电缆线。
9.1.2. 拆除模板时,按顺序分段拆除,不得留有松动或悬挂的模板,严禁硬砸或用机械大面积拉倒。
9.1.3. 操作现场周围不应有闲杂人员。
9.1.4. 所选用的电缆线应完好无损,以防漏电伤人。
9.1.5. 混凝土养护用水,应经过沉淀处理后,方可排入市政管道。
9.2 环保措施
9.2.1 施工垃圾及时清理到分拣站后统一运往处理站处理。
现场设置排水沟、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9.2.2 杜绝人为敲打、叫嚷、野蛮装卸噪声等现象,最大限度减少噪声扰民。
电锯、电刨、搅拌机、空压机、发电机等强噪声机械必须安装在工作棚内,工作棚四周必须严密围挡。
9.2.3 对施工场地内的临时道路器按要求硬化或铺以炉渣、砂石,并经常洒水压尘。
对离开工地的车辆要加强检查清洗,避免将泥土带上社会道路,并定时对附近的社会道路进行洒水压尘。
9.2.4 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库内放或严密遮盖。
10 施工及质量记录
10.0.1水泥、砂子、石子、掺合料、外加剂等材料试验报告,水质化验报告,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的产品合格证及出厂检测报告。
10.0.2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申请单及报告单、混凝土开盘鉴定、商品混凝土合格证。
10.0.3 电焊条合格证。
10.0.4 预检工程检查记录。
10.0.5 混凝土浇筑记录。
10.0.6 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记录。
10.0.7 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10.0.8 构件吊装记录,构件出厂合格证。
10.0.9 工序质量评定。
10.0.10预制梁(板)工地吊装记录。
10.0.11预制梁(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