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科学课的开放式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科学课的开放式教学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学则是教育的基本活动。实践证明,实施开放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科学课如何实施开放式教学?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笔者的做法和体会。

一、教材的开放

科学《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熟悉的科学事物、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体现“学习生活中的科学”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科学”。也就是说教学可以突破教材的束缚,使教材由主导地位转变为辅助地位,教材将作为主要的“教学参考书”。因此,科学教师可以在兼顾课程共性的前提下开发个性化课程,使科学课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例如,“我身边的环境污染与治理建议”“诗词、成语、谚语中的科学知识”,结合有机化学的学习,可安排“厨房中的科学知识”“食品与人类健康”等内容,结合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可安排“伊拉克战争中的科学知识”等开放性课程。

当然,要突破教材的束缚,进行开放式课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首先,需要教师学习和熟悉信息技术,将通过网络采集到的最新的“活”的信息及时补充到课程教学中。第二,教学演示工具不能局限于黑板和粉笔,还要有计算机媒体,要求用动态的动画、电影等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情景,因此需要教师自己制作一些课件。第三,要求教师熟悉相关的网站,并能在授课的适当时机进行链接。

二、教学空间的开放

通常的教学组织过程以上下课铃声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结,教学中的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在课堂中。这是一种“封闭”形式的组织过程。而开放的教学过程“没有”起点和终点的。事实上由于新课程中设计了讨论、研究性课题等,仅仅依靠课堂45分钟是根本解决不了的,需要课前课后的投入。例如,课前教师即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可先通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预习新课。也不是所有的问题一定得在课堂中解决,可以把问题带出教室、带向生活,然后求得解决。这就是开放式教学。因此,下课铃声绝不是教和学的休止符,而应成为继续探究的新起点。

毫无疑问,教室是我们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但如果每一节课都把学生封闭在教室里,不仅让学生感到无新鲜感,而且也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抑制了个性特长、禁锢了学生思想。让科学课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进社会是学生的呼唤,给学生一片蓝天、草地,还学生一方自由活动的空间应该更符合科学课的课程特点。笔者认为,实验室、电脑房、图书馆、博物馆、科技宫、科研院所、居民小区、工厂、农村、广阔的大自然都可以成为科学课的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中,学生们可以获得更为生动、扎实的科学知识。例如,讲授“探究电池的危害”时,我没有直接向学生传授本课的教学内容,而是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材料并将过程制成PPT。

全班在5个小组长的带领下明确分工、密切合作:从收集废干电池到制作网页,各项工作配合默契、有条不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也不直接告诉学生解决方法,而是先引导他们去看书开展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们对于这种学习方式很欢迎,就是平时在课堂上不爱听讲、不守纪律的“捣乱分子”也非常投入,乃至于课后很多同学还加班加点美化他们的作品。实践证明,学生自己动手获得的知识才记得更牢。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

本文所谓的开放教学过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善于打破原有的教学设计,不断创造条件和机会,设计教学情景和开放性问题,不对学生思维预设任何框框。形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发现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么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学生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表达,畅所欲言,勇于对某个科学问题或观点进行争辩和发表不同见解。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信息社会里,教师的学识不可能包罗万象,学生的信息和智慧完全有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老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和权威观念,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进行自学、商讨、辩论、参观、调查、访问等,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鼓励、引导学生对教师、书本质疑,允许学生突发奇想,提出一些不合常理、稀奇古怪的问题,努力营造“敢想、敢说、敢问、敢试”的学习氛围,从而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给每一个学生有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四、教学方法的开放

开放式科学教学打破了以布置“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教学模式。它根据科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校条件可以选择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探索知识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较完美的认知状态。在学习“环境保护”时,我们重新组合了内容,分专题学习,把全班分成四个组,每组学生分角色扮演土管局长、气象局长、水利局长、环保局长、工农业局长、村民等,分别就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展开讨论和辩论,收效甚好。实践证明,采用对话讨论式、参与体验式、演讲辩论式、问题情景式、角色扮演式、分组活动及演示实验等各种方式进行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一般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因而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开放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它更重视学生的发现、发展能力,强调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去。

当然,采用什么形式的开放教学方法要结合学科、学生、学校条件等实际。教师也要定期检查。对于学生研究出的好成果,要鼓励指导学生写成小论文、调查报告、实施报告或制成多媒体。

五、教学评价的开放

开放式科学教学评价应该强调既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开放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革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开放式教学允许并尊重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开放式教学评价由于重视了改进、激励功能,重视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因此,在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们的学识、能力和心理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