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灌注混凝土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下灌注混凝土也称导管混凝土,是将混凝土通过竖立的管子,依靠混凝土的自重进行灌注的方法。适用于灌注围堰、沉箱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桩基础等水下或地下工程。混凝土从管子底端缓慢流出,向四周扩大分布,不致被周围的水流所扰动,从而保证质量。采用此法时,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含砂率在40~50%之间,粗骨料宜用不大于3.8厘米的卵石,水灰比控制在0.44左右,混凝土中可掺入缓凝、塑化等外加剂。

基本简介

基本原理

灌注混凝土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步骤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灌注顺利结束

基本简介

基本原理

灌注混凝土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步骤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灌注顺利结束

基本简介

导管直径一般为最大石子粒径的8倍,管子间距一般为4.5米。施工时,为防止水流、杂物进入导管,下管前可将管子底端塞住,借第一罐混凝土的重量把塞子冲开,使混凝土灌注就位,深水作业时要防止管子浮起,下管时可将管子充水,在管顶装一紧贴管壁的橡胶球,然后灌入混凝土,将球顺管子压出,即可进行灌注。随灌注随将管子缓慢提起,每次提升幅度约为15~60厘米。灌注时应防止导管摆动,以免混凝土产生空洞。导管法适于灌注水下混凝土。养护条件良好时,28天强度一般可达28~56兆帕。

现阶段桩基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的施工通常采用导管法进行施工。

基本原理

其原理混凝土拌和物是在一定的落差压力作用下,通过密封连接的导管进入到初期灌注的混凝土下面,顶托着初期灌注的混凝土及其上面的泥浆逐步上升,形成连续密实的混凝土桩身。导管法施工技术要求非常严格,为使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得以保证,必须要从施工设备、混凝土配制、灌注等几方面加以控制,以提高水下施工质量。

灌注混凝土前的准备工作

(此为监理需要检测的内容也是施工单位需要做的内容)

成孔检查

施工单位在桩基钻挖孔成孔后首先进行成孔的自检,主要检测内容有:成孔的孔口标高,孔底标高,孔的倾斜度,实际孔深,直径,护壁高度,清空情况,孔底沉淀层厚度,孔内渗水情况,然后将自检报告呈递给监理单位,测量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检测,合格以后批准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序。

钢筋笼绑扎情况的检查

成孔满足设计要求后,在施工单位已经呈递钢筋笼绑扎情况自检报告以后,监理工程师或者监理工程师指派相应监理员到现场进行钢筋笼绑扎情况的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有:钢筋笼的高度是否满足要求,主筋根数是否正确,箍筋间距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加强筋根数,间距

是否正确,焊接接缝是否满足设计规范(机械连接的接口是否规范),钢筋笼直径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各种钢筋的标号是否正确,钢筋的锈蚀情况是否严重。如果满足要求批准施工单位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钢筋笼定位情况的检查

钢筋笼下放到桩孔后,进行钢筋笼的定位,钢筋笼的定位目的是:保证钢筋笼外侧有足够厚度的混凝土保护层,以及保证钢筋笼的竖直度。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定位钢筋的位置是否正确(定位钢筋一般为十字形排列),定位钢筋的长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笼安放是否竖直,当检查无误后批准施工单位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序。

套筒的水密性检查

由于水下灌注混凝土要求套筒必须在较大气压下有良好的水密性,因此套筒的水密性现场试验检查也变得尤为重要。现场做套筒的水密试验,将套筒连接好(套筒的连接长度与灌注时需要的套筒长度一致或稍长)将套筒底部封堵,向套筒内注满水,套筒用吊车吊起,保持竖直,观察套筒的漏水情况,如无或极轻微漏水现象则套筒的水密性满足要求,此时监理方批准施工单位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套筒下放到孔内以后的检查

套筒下放安置委托以后,接受监理员的检查。主要的检查内容有:套筒底部距离孔底的高度(设计规范要求30-40厘米),套筒是否竖直。漏斗的大小是否满足要求(要求漏斗第一次下料封底,能够埋住套筒1米以上)套筒是否清洗干净(无粘杂泥土)。当检查合格后,批准施工单位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首灌混凝土

首灌在水下灌注混凝土中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直接关系到整根桩的质量。混凝土运到现场以后,按照事先的计算,得出首灌混凝土量,然后将足够量的混凝土盛放到漏斗中(一般在套筒内事先放置一个直径略小于套筒的皮球,目的是保证首灌混凝土能够顺利封底),开始灌注时,漏斗阀门迅速全开,让混凝土以很大的冲力落下,以保证压力足以把套筒内的水完全压出并中和水的压力使混凝土顺利封底,达到埋管一米以上的要求),首灌混凝土顺利灌注以后,以后的灌注过程可以适当的根据设备和条件限制进行适当的调节。

作为现场监理员需要在现场记录套筒底部距离孔底高度,套筒总长度,套筒节数,套筒每节长度,套筒顶部距离孔口的高度,开灌时间,首灌混凝土量,埋管深度,灌注混凝土高度。灌注过程中的要求

首灌混凝土顺利灌注以后,接下来的灌注可以根据施工设备,施工环境进行适当的调节,但是灌注过程中不允许有长时间的停滞,灌注的时间必须保证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之内灌注。再灌注过程中要保证埋管的深度在2~6米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混凝土不会接触水致使混凝土离析,影响桩的质量,同时也保证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能够顺畅的流下。

现场监理员要做好记录工作,主要记录的内容有:每次次拔管的时间,拔管后混凝土的埋置深度,混凝土已经灌注的高度,剩余套筒的节数,剩余套筒的长度。

灌注水下混凝土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或者施工主管因素,经常会导致混凝土堵管现象。堵管即混凝土在套筒内不能顺利的流下而导致灌注暂停。

导致堵管现象的常见的两个原因:一是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混凝土不能及时的运送到现场,致使已经灌注的混凝土由于较长时间没有翻动而渐渐开始初凝,致使再次灌注混凝土的时候

混凝土的冲力不足以冲击套筒口的混凝土。二是由于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比较干燥(设计要求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塌落度保证在18-22),在套筒内不能够顺畅的流下,底部的混凝土由于流动性差导致混凝土拥堵。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用吊车吊住套筒左右轻轻摇动,切记不能摇动过大导致套筒偏位不在中心位置(如果套筒不在中心位置容易导致桩基一侧密实,另一侧松散,从而影响桩基质量),上下轻轻提,切忌不能拔出套筒过多,在活动套筒也要保证套筒埋深在2~6米之间。用锤子敲击套筒,振动套筒内的混凝土,使套筒内的混凝土能够在受到振动后可以流下。

现场监理要详细的记录下发生堵管现象的时间,堵管原因,堵管时混凝土灌注的高度,在活动套筒使混凝土下落过程中套筒拔出的高度,套筒是否仍在中心位置,暂停灌注的起止时间。

如果在以上措施下仍不能使混凝土顺利下落,现场监理员应通知监理工程师,然后让监理工程师决定是否要求其停止灌注。根据渗水情况以及灌注情况,进行决定是否进行第二次灌注或者重新清孔,捡孔。重新关注。

灌注顺利结束

当灌注接近设计要求的灌注高度时,进行详细测量,然后在设计基础上多灌注50厘米左右,以用来凿毛,衔接桩基上部的系梁,承台,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