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

合集下载

基坑支护监测记录

基坑支护监测记录

基坑支护监测记录时间:2024年10月1日地点:XX市工地基坑一、监测目的:本次监测旨在对工地基坑的支护情况进行了解和记录,以保证基坑的安全施工。

二、监测内容:1.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情况的监测。

2.支护结构变形、开裂等情况的监测。

3.排水系统的监测和运行情况。

4.监测员现场记录。

三、监测方法:1.地表沉降监测:采用水准测量法,选择周围固定控制点,结合全站仪进行测量。

2.支护结构监测:采用变形监测仪和裂缝计进行监测。

3.排水系统监测:结合现场巡查,观察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

4.监测员现场记录:记录现场施工情况,包括气候、设计高程、设备使用情况等。

四、监测结果:1.地表沉降监测结果:根据水准测量数据,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情况较为平稳,变化范围小于2cm,符合设计要求。

沉降主要集中在基坑周边10米范围内,较远处地表沉降明显减小。

2.支护结构监测结果:支护结构变形监测数据显示,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未发现明显变形情况。

裂缝计监测结果也显示,支护结构表面未出现裂缝变形现象。

3.排水系统监测结果:排水系统正常运行,未发现堵塞或漏水情况。

现场巡查显示,水位稳定,没有积水或渗漏现象。

4.监测员现场记录:施工过程中,天气晴朗,温度适宜,无明显气候变化。

工人按照设计要求使用设备,操作规范。

监测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未发现异常情况。

五、结论:基坑支护监测结果显示,基坑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未发现明显变形和裂缝情况。

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地表沉降较小。

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未出现异常情况。

基于以上监测结果,认为基坑支护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可以继续进行后续施工。

六、建议:在后续基坑施工中,继续加强对支护结构和排水系统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推荐在重点部位增加监测点,加强对支护结构的监测和分析,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七、备注:。

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记录表【范本模板】

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记录表【范本模板】
基坑内作业人员设安全立足点;垂直作业上下设隔离防护措施;设置足够照明,光线充足。
检查人员(签名): 年 月 日
核查意见:
安全负责人: 年 月 日
核查结论:
核查人(签名): 年 月 日
此表一式二份,工程结束后一份交业主,一份施工单位存档。
坑壁支护
坑槽开挖设置安全边坡符合安全要求;特殊支护的作法符合设计方案;支护设施产生局部变形立即采取措施调整。
4
排水措施
基坑施工设置有效排水措施;深基础施工采用坑外降水,采取防止临近建筑物危险沉降措施。

坑边荷载
积土、料具堆放距槽边距离不小于设计规定;机械设备施工与槽边距离符合要求并有措施.
6
一般项目
上下通道
人员上下设专用通道;设置的通道符合要求。
7
土方开挖
施工机械进场经过验收;挖土机作业位置牢固、安全;挖土机作业时,不得有人员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内;按照规定程序挖土或超挖;司机持证作业.
8
基坑支护
变形监测 按照规定进行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按照规定对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和道路进行沉降观测。
9
作业环境
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记录表
工程名称: 检查部位: 编号: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标准
检查情况
整改结果
1
保证项目
施工方案
基础施工时有具体的支护方案,支护设计及方案经过上级审批;施工方案针对性强能指导施工;基坑深度超过5M设有专项支护设计.
2
临边防护
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设有临边防护措施;临边及其它防护符合要求。
3

基坑支护验收记录

基坑支护验收记录

基坑支护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东辉建筑工程
工程名称: 建成自有生活区住宅改造14#楼
工程面积:26015M2,
层数:15
结构形式:框架
二零零五年度
市城乡建设安全监察站印
基坑支护及边坡检查验收表
基坑支护验收记录施工单位:中民建筑工程工程名称:丰和园住宅小区
市城乡建设安全监察站监印
基坑支护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东辉公司工程名称:建成14#楼哈建安验表7
市城乡建设安全监察站监印
基坑支护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东辉公司工程名称:建成14#楼哈建安验表7
市城乡建设安全监察站监印
基坑支护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东辉公司工程名称:建成14#楼哈建安验表7
市城乡建设安全监察站监印。

基坑变形监测的内容

基坑变形监测的内容

基坑变形监测的内容基坑变形监测是指对工程基坑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过程。

基坑变形监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地面开挖和支护施工会引起周围土体的变形和移位。

这些变形和移位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陷、周围建筑物的倾斜甚至坍塌等严重后果。

因此,基坑变形监测必不可少。

基坑变形监测的常用方法包括测量法和监测仪器法。

测量法是指通过测量基坑周围建筑物、地面和地下水位等参数的变化来判断基坑的变形情况。

监测仪器法则是通过安装各种监测仪器,如倾斜仪、位移计、应变计等来实时监测基坑的变形情况。

基坑变形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基坑周围建筑物的倾斜监测、地面沉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以及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监测等。

这些监测内容可以通过测量法或监测仪器法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基坑周围建筑物的倾斜监测是基坑变形监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在建筑物上安装倾斜仪或激光测距仪等仪器,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物的倾斜情况。

如果发现建筑物倾斜超过安全范围,就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固建筑物或调整施工方案。

地面沉降监测是基坑变形监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地面沉降是指地面由于基坑开挖和土体变形等原因而发生的下沉现象。

通过在地面上设置沉降点,并使用沉降仪进行测量,可以实时监测地面沉降情况。

如果发现地面沉降过大,就需要及时采取补充土方案或加大支护措施。

地下水位监测是基坑变形监测中的重要环节。

地下水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基坑周围土体的稳定性。

通过在基坑周围设置水位监测点,并使用水位计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如果发现地下水位过高或过低,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水或补水措施,以保证基坑的稳定施工。

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监测也是基坑变形监测的重要内容。

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直接关系到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在支护结构上安装位移计、应变计等监测仪器,可以实时监测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

基坑支护变形测量监测方案

基坑支护变形测量监测方案

基坑支护变形观测方案Xx有限公司xx年xx月xx日1、工程概况Xx项目基坑支护项目位于xxxxxx,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沿基坑四周布设水平及竖向位移观测点SS1--SS26共计26个、沉降观测点C1--C9共计9个。

2、执行的标准和技术依据①《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②《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③《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④《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⑤《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⑥《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⑦《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⑧委托人及设计单位有关技术要求;⑨项目技术设计书。

3、监测实施方案3.1、监测流程本工程监测工作按以下流程进行。

3.2、实施方案3.2.1、监测点位埋设本工程的基坑监测共需埋沉降观测基准点3个,位移观测基准点3个,基坑观测点详见《基坑支护变形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3.2.2、监测频率与周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按以下频率进行监测。

①基坑开挖前,各监测点采集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少于2次;②每层土方开挖后监测一次,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2~5天监测一次,半个月后5天监测一次,以后每15天观测一次。

③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进行加密监测,观测时间间隔现场定;④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进行连续监测。

3.2.3、信息反馈在工程的监测过程中,监测数据报送的的及时性是发挥监测工作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监测快报、周报、月报等。

(信息反馈流程图)具体各监测报告按以下要求进行报送。

3.2.4、检查验收(1)、实行二检一审制度1)、一级检查包括监测过程中作业组内的自检、互检技术负责人组织的队级质量检查。

对于本工程,作业组必须有至少另外一个技术人员的独立数据处理文件并进行比对方可提交二级检查和审定,独立数据处理人员需承担该工程技术负责人技术责任的50%,且在审核意见处理表上需两人共同签名确认。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是指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对基坑支护体进行变形监测的过程。

基坑支护是为了保证土方开挖过程中土体的稳定性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基坑支护体变形监测是对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保障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1.监测目的:需要明确该次监测的目的以及所要达到的效果。

例如,是否为了评估施工前后地下水位变化对支护体的影响,或者评估施工过程中支护体的变形情况等。

2.监测方法:记录使用的监测方法,包括监测设备、监测点布置和监测周期等。

常用的监测方法有测量孔法、全站仪法、倾斜仪法等。

3.监测过程:详细记录监测过程中的操作步骤、监测点的选择和布置情况、监测设备的使用情况等。

同时,还需记录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如监测点测不出数据、设备故障等。

4.监测数据:将监测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包括监测点的测量数据和变形量计算结果等。

对于监测点,需要记录测量时间、测量参数、测量值、测量精度等。

5.数据处理与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包括数据的平滑处理、趋势分析、变形特征分析等。

根据分析结果,评估支护体的变形情况以及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一步指导施工工艺的调整和优化。

6.结论与建议: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给出本次监测的结论和建议。

结论应明确地评估支护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否需要调整支护体结构或施工工艺等。

建议可以包括加强支护措施、改进施工方法或者增加监测频率等。

7.监测报告:将监测记录整理成监测报告,报告中应包含本次监测的目的、方法、过程、数据、分析结果、结论和建议等。

监测报告是对监测工作的总结和总结,并提供给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监测记录,可以实时了解基坑支护体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是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交流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经验。

因此,对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的编写和整理要严谨,尽量详细和准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完整版)基坑监测报告(模板)

(完整版)基坑监测报告(模板)

*********基坑变形监测报告2018年10月**********基坑变形监测报告工程名称:******工程地点:******监测日期:2018年X月X日~2018年X月X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监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监测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监测点布置和监测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监测工序和测点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报警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监测时长和频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监测成果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附表、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概况工程场地地处*******,北池一路西首路南侧,文昌馨苑居住区西侧。

拟建*****及地下车库概况如下:表1 工程概况基坑平面尺寸:89.1m(东西最大尺寸)×80.1m(南北最大尺寸)基坑支护深度:3.9-5.0m二、监测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2016)。

5. 基坑支护方案、施工方案。

三、监测内容1.基坑顶部竖向位移;2.基坑顶部水平位移;3.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4.基坑周边地表裂缝;5.周边临时建筑物裂缝;6.地下水位;四、监测点布置和监测方法4.1监测点布置4.1.1监测点位的选择基坑变形观测点设立在基坑坡度边缘处,首次开挖共计布设观测点23个(其中基坑监测点*个,编号J1-J*;原有建筑物*个,编号Y1-Y*);详见基坑监测点布设示意图。

基坑变形监测的内容

基坑变形监测的内容

基坑变形监测的内容基坑变形监测是指对基坑周边土体和基坑结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一项工作。

基坑变形监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和预测基坑变形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基坑变形监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地表沉降监测。

地表沉降是指基坑施工过程中地表下沉的现象。

地表沉降监测可以通过测量地表标志物的高程变化来进行。

常用的监测方法有水准测量和全站仪测量。

监测结果可以反映基坑施工对周边土体的影响程度,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二、地下水位监测。

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基坑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下水位监测可以通过安装水位计或压力计等设备来实现。

监测结果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调整基坑降水量,防止因地下水位过高而导致基坑失稳的风险。

三、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

基坑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变形情况需要密切关注。

通过安装倾斜仪、位移计等设备来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可以反映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建筑物产生过大的变形导致安全隐患。

四、支护结构变形监测。

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直接关系到基坑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安全性。

通过安装应变计、位移计等设备来对支护结构的变形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五、地下管线变形监测。

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也需要进行监测。

通过安装位移计、应变计等设备来对地下管线的变形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避免施工对管线造成损害。

基坑变形监测是基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和预测基坑变形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地表沉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和地下管线变形监测等内容的监测,可以全面了解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3—2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

3—2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项目(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施工(基坑支护)单位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监测单位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监测人:
年月日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
工程名称:电土施工记录表式3—2
单位工程名称
基坑支护部位
支护方案编号
支护日期
验收日期
监测开始日期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监测单位
支护验收结果
设计方案规定控制变形值(mm)
变形监测记录(实际变形值)(mm)
监测人员签字
监测次数
测量时间
A
B
C
D
EFΒιβλιοθήκη 1234
5
6
7
8
9
监测点简图:
实际变形值必须控制在设计控制值内,如发生超出控制值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必须达到正常情况后再继续施工。

基坑支护水平位移监测记录

基坑支护水平位移监测记录
十、基坑支护水平位移监测记录
在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使用期间,应按设计或规范规定对支护结构进行监测,并做变形记录。
(一)资料表格形式
基坑支护水平位移监测记录
编号:XXX
工程名称
XX技术创新中心大厦
监测项目
XXX
工程地点
XXX
监测仪器及编号
全站仪NTS-342仪器号42031
日期
第1次
测点
初测值/mm
数值记录/mm=9 393.527
X=9 393.529
2
2
Y=12 034.678
Y=12 034.678
沉降报警值
40mm
监测单位
XX建设公司
监测人
XXX
项目技术负责人
XXX
监理单位意见:
监测点设置、监测方法等符合施工方案及相关规范要求。
符合程序要求(✔)。
不符合程序要求,请重新组织观测( )。
监理工程师(签字):XXX 2015年2月20日
(二)相关要求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附监测点布置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2)测点编号按布点图填写。
(3)工程状态。挖土或垫层浇筑完成或底板浇筑完成。
(4)超过报警值应采取的措施。报警、加强监测、加固、应急措施。
本次位移值/mm
累计位移值/mm
S1
X=9 412.164
X=9 412.162
2
2
Y=12 009.658
Y=12 009.658
S2
X=9 414.154
X=9 414.153
1
1
Y=12 022.791
Y=12 022.791
S3

基坑支护验收记录 12-03

基坑支护验收记录 12-03
基坑支护验收表
工程名称
漯河市郾城区小李庄城中村改造项目
架体名称
基坑临边防护架
搭设高度
1.2米
验收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验 收 内 容
验 收 要 求
验收结果
1
施工方案
专项施工方案
设计计算书
内容具体,手续完备、指导施工坑5米深单项设计
2
临边防护
临边防护
其它防护
有措施,两道栏杆,埋深50cm,距坑边1m、按方案措施执行
有施工人员专用通道或梯子
7
土方开挖
施工机械进场
挖土作业
机械验收,司机有操作证、施工人员离开作业机械的半径
8
变形监测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毗邻建筑等监测
基坑支护变形有记录,有措施对附近建筑物观察有记录,有措施
验收签字
搭设负责人: 使用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验收结论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3
坑壁支护
坑槽边坡
深坑支护
支护设施
开挖坡1:3,按设计执行、按方案执行、有观测记录,整改措施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排水措施
排水措施
防临边建筑沉降措施
有排水措施,设施有效、有沉降防护措施,观察记录
5
坑边荷载
积土、料具堆放
机械设备与坑边距离
1m以外堆放高度不超过1.5m、机械设备与基坑边的距离5m以上,要有加固措施
6
上下通道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基坑支护)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基坑支护)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
工程名称:编号:
危大工程名称
基坑支护
施工单位
巡视检查情况:
1.是否有按程序审批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是□否
2.开挖程序、分层开挖的深度是否符合方案及设计要求。□是□否
3.坑槽开挖边坡是否正确。□是□否
4.边坡支护施工是否符合设计及方案要求。□是□否
5.积土、机具设备、临时设施等荷载与坑边距离是否符合要求。□是□否
巡查人员(签字):
年月日
注:1、本表用于现场监理人员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的专项巡视检查。
2、本表一式一份,项目监理机构留存。
13.作业人员是否已接收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是□否
14.基坑四周是否按要求设有二道防护栏杆。□是□否
15.基坑四周是否设置安全立网或挡脚板。□是□否
16.作业人员上下是否已搭设专用通道。□是□否
17.基坑内作业人员是否有安全立足点。□是□否
18.坑内作业是否有充足照明。□是□否
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
6.基坑施工时是否有有效的降、排水措施。□是□否
7.降水时是否有防止临近建筑物等沉降的措施。□是□否
8.坑边是否有护壁措施。□是□否
9.是否按规定进行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是□否
10.有沉降场是否已报验通过。□是□否
12.特种作业是否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是□否

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方案

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方案

目录摘要 (I)Abtract.............................................................................................................................................. I I1 工程概况 (1)2 监测目的 (2)3 编制依据 (3)4 控制点和监测点的布设 (4)4.1 变形监测基准网的建立 (4)4.2 监测点的建立 (4)4.3 监测级别及频率 (5)5 监测方法及精度论证 (6)5.1水平位移观测方法 (6)5.2沉降观测方法 (8)5.3基坑周围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9)6 成果提交 (10)7 人员安排及施工现场注意事项 (11)8 报警制度 (13)9 参考文献 (13)附录1 基准点布设示意图 (15)附录2 水准观测线路设示意图 (16)附录3 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监测报表 (17)附录4 巡视监测报表样表 (18)附录5 二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手薄 (19)附录6 水平位移记录表 (20)1 工程概况黄金广场6#楼基坑支护工程位于合肥市金寨路和黄山路交口西南角,基坑开挖深度为12.4m~13.3m,为临时性工程,为一级基坑,重要性系数1.1,基坑使用期为六个月。

由于多栋建筑物与基坑侧壁距离较近,均在基坑影响范围内。

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强制性条文,“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为了及时和准确地掌握基坑在使用期间的变形情况以及基坑相邻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沉降变化,需对基坑进行水平位移(或沉降)变形监测,并对相邻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

为此,编制以下检测方案。

2 监测目的在基坑施工期间,由于坑内土体开挖,会引起基坑底面的回弹;在外侧土压力的作用下,会引起围护结构内力发生变化,同时产生变形;如果围护结构强度和刚度不足,将导致支护桩倾斜,甚至坍塌等严重事故;同时由于基坑降水,水位的下降会引起坑外土体的固结,使地面发生沉降,特别是如果支护防渗系统存在缺陷,将会发生渗漏,流沙等现象,结果导致地坪开裂以及周围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

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实例分析

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实例分析

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实例分析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在介绍深基坑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从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锚索应用监测及周围环境监测等方面探讨了深基坑变形监测工作,为类似工程变形监测作参考。

标签:深基坑;变形监测;实例分析隨着我国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建筑空间逐渐向地下室发展,基坑的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对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到地质条件、周边环境、降水不到位和施工环境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基坑施工必然会影响到周围建筑物、地下设施和周围环境,因此,施工人员有必要加强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工作,通过运行专业的仪器和各种方法对深基坑变形进行监测,能够准确掌握深基坑工程施工情况和预测基坑施工未来发展的趋势,对确保深基坑工程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基坑变形监测的内容深基坑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沉降监测、应力监测,及地下水位监测、护坡监测和周围环境监测等,一般通过设定监测项目的报警值来保障基坑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在监测过程中,不仅要提供精确的监测数据,还应加强对基坑水文地质的了解与分析、基坑与周边相邻建筑物关系的分析研究。

2.1围护结构的监测(1)水平位移监测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是围护结构变形最直观的体现,是整个监测过程的重点。

围护结构变形是由于水平方向上基坑内外土体的原始应力状态改变而引起的地层移动。

(2)沉降监测基坑围护结构的沉降多与地下水活动有关。

地下水位的升降使基底压力产生不同的变化,造成基底的突涌或下陷。

通常使用精密电子水准仪按水准测量方法对围护结构的关键部位进行沉降监测。

(3)应力监测基坑稳定状态下,侧壁受主动土压力,围护结构受被动土压力,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之间成动态平衡。

随着基坑的开挖,平衡被破坏,基坑将发生变形。

2.2周围环境监测(1)邻近建筑物沉降监测当软土地区开挖深基坑时,基坑周围土体塑性区比较大,土的塑性流动也比较大,土体从围护结构外侧向坑内和基底流动,因此地表产生沉降,这是沉降产生的主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