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农产品品质的战略思考
农村发展农产品品质提升策略
![农村发展农产品品质提升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a86f3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6.png)
农村发展农产品品质提升策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日益关注,农产品品质提升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了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农村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
本文将重点探讨几个有效的策略。
首先,提升农产品品质需要加强科技支撑。
农村发展必须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提升农业生产力和效率。
例如,推广高效水肥一体化技术,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改善土壤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科技支撑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其次,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是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关键。
农村发展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农业生产队伍,提高农民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帮助农民学习新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市场运作能力。
同时,加强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推动农民组织自主合作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指导,促进农产品品质的提升。
第三,加强质量认证和标准体系建设是提高农产品品质的重要保障。
农产品质量认证可以通过认证机构的审核和监督,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建立健全的质量标准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等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和监督,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此外,加强对农产品的溯源管理,确保农产品的追溯能力,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第四,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在农产品的销售环节,通过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农村电商、与城市超市和餐饮企业合作等方式,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同时,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策划,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加工农产品,开发农产品的深加工产品,延长农产品的供应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的收益。
最后,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提升农产品品质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产品提质增效的政策扶持。
农村经济的农产品品质提升
![农村经济的农产品品质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a2e781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a.png)
农村经济的农产品品质提升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日益重要。
而在农村经济中,农产品作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其品质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如何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改良品种选育良种的选育是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基础。
农民可以通过引进高产、抗病虫、适应性强的良种,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与此同时,加大对良种选育的科研力度也是关键。
政府可以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农业科研机构进行良种选育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资源支持,以加速良种选育的进程。
二、优化土壤环境土壤是农产品生长的基础,优化土壤环境对于提升农产品的品质至关重要。
农民可以通过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肥力和水分含量,提高土壤的肥沃度和质量。
此外,合理的轮作休耕制度也能帮助土壤恢复生机,降低土壤退化的风险,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三、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产品的品质与其安全生产密切相关。
农民应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管理,严格按照使用标准施用,避免药害和肥害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此外,农业部门可以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监管,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同时,对于违规生产和销售的农产品要进行严厉打击,加大惩罚力度,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四、提高农民技术素质农民技术素质的提升是农产品品质提高的必要条件之一。
农民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学习资源,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
五、加强品牌建设品牌的建设是提升农产品品质的有效手段之一。
农产品的品牌化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政府和农业合作社可以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营销推广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帮助农民打造自己的品牌。
同时,加强品牌保护,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的行为,保护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六、改善农产品流通环节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改善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品质保持能力。
关于提升农产品品质的战略思考
![关于提升农产品品质的战略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617b318b7360b4c2e3f64ec.png)
关于提升农产品品质的战略思考曹国选摘要:中部地区的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基础厚实,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较高。
但是,该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优势,究其原因,农产品品质不优是制约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造成农产品品质不优的根本原因又是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笔者通过对郴州市农产品生产经营现状的调查研究,试图就我国、特别是中部地区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的政策与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产品环境对策1,农产品品质的优劣,影响到国计民生1.1,农产品品质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效益。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强。
但农业大国的优势长期并未显示出来,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一些农产品价格在工业产品持续上扬的情况下,不仅未涨反映下跌,农业经济效益一直不景气。
如笔者所在地郴州市,近几年来粮食收购价格平均下降9%,烤烟收购价下降约40%,牲猪上市价下降约28%,呈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这种局面的形成,重要一方面就是农产品品质偏低,优质品少,大路货多,名而不优,优而不多,且优质产品基地规模较小,有展品无商品,有产量无批量的矛盾相当突出。
生产成本显得更高,导致种植(养殖)农产品几乎无利可图,农业经济效益差,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十五”期末,郴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两者差距比为2.8:1;“十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到10.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仅为6.9%,两者相差3.2个百分点;“十五”期末与“九五”期末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值增加36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净值仅为970元,两者差距比为3.74:1。
农村经济实力不强,致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甚至倒退,城乡差距更加拉大。
郴州市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大部分消失,80%以上的人没有医疗保障;原有的乡镇文化站或完全消失,或有名无实;80%的村不通自来水,10%的村不通公路,50%的村不通电话,90%左右的村电视信号微弱,乡村的电价是城镇的近2倍。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产品品质提升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产品品质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382ae72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d.png)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产品品质提升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不仅仅是满足基本需求,还需要更高的品质要求。
而新农村建设在推动农产品品质提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生态环境、产品加工技术等多个方面分析,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产品品质提升。
一、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产品品质提升的关键。
新农村建设应当注重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引导农民适应科技创新的需求。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如合理施肥、农作物良种的引进等。
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将使农产品生产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并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
二、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产品品质提升的基础。
新农村建设应注重保护农田生态环境,避免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污染。
建立农田生态系统,采取绿色生态种植方式,不仅可以改善农产品的品质,还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口感。
农产品的环境友好型生产,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质量监管是农产品品质提升的重要保证。
新农村建设应当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和检验工作,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管体系。
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监管,规范产品加工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农产品走向市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影响力。
四、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是农产品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
新农村建设应注重推动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提高加工工艺和设备水平。
通过加工技术的改进,能够更好地保留农产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训与引导,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推广优质农产品的加工技术。
五、农产品营销渠道农产品营销渠道是农产品品质提升的重要条件。
新农村建设应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营销网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农产品展销会等方式,推动农产品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和利润。
同时,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宣传和推广,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认知。
农产品质量提升建议
![农产品质量提升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fea9e5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6.png)
农产品质量提升建议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农产品质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药残留、食品安全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
一、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农药使用管理。
首先,加强对农药的登记和审批工作,确保农药的质量符合标准。
其次,加强对农药使用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对农药使用的正确性和安全性的认知。
同时,建立农药残留检测和监控体系,加强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测,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关键。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农产品市场的监测和检查力度,对违规销售农产品的经营者进行处罚,提高违规成本,加强市场的自律。
同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追溯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及时排查和处理存在质量问题的农产品,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改进农产品加工环节也是影响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应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改进,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质量。
首先,加强对加工设备的更新和改进,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其次,加强对加工工艺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加工工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同时,建立农产品加工质量监控制度,加强对加工环节的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品质。
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
可以通过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
同时,鼓励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与附加值。
综上所述,要提升农产品的质量,需要从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改进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入手。
只有全面加强管理和创新,才能够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c99e61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f.png)
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我国农产品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为了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战略思考:
一、提高农产品质量
高品质的农产品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我国应该加大农产品品质提升的力度,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加强质量监管,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二、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仍然相对狭窄,需要拓展海外市场。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和贸易洽谈会,提高农产品出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还需要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准化,打造“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品牌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我国应该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推行“品牌战略”,通
过培育一批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
四、加强农产品国际化营销
农产品国际化营销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产品国际化营销的支持力度,提供市场信息和营销渠道,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同时,还需要加强农产品文化推广,提高消
费者对中国农产品的认知和认可度。
总之,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拓展出口市场、加强品牌建设和国际化营销,才能使我国农业走向世界,实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乡村振兴战略农产品品质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农产品品质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fb20714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a.png)
乡村振兴战略农产品品质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当前的发展重点之一,而农产品的品质提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关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论述如何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产品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种植技术、优良品种选育等途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例如,引进先进的农业装备和技术,提高农产品的整体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同时,对农产品进行绿色、有机种植,避免使用农药和化肥,保证产品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友好性。
二、培育农产品品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农产品具备较高的附加值,而品牌建设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
通过农产品的品牌化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关注度,从而实现农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例如,可以采取地理标志认证的方式,保护特定地域农产品的品牌价值,有效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三、发展农村电商,拓展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品质提升需要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和营销渠道。
发展农村电商,将农产品直接推销给消费者,能够有效缩短农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提高产品的销售效率和附加值。
农村电商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产品销售的渠道,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品牌效应和溢价能力。
例如,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农民可以直接销售自己的农产品,消费者也能够直接购买到从农田到餐桌的新鲜农产品,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使用体验。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农产品品质还需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和控制。
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农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使消费者能够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情况,加强对农产品的选择和消费的信心和保障。
五、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农产品品质提升离不开对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
![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f610b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d.png)
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提高农产品质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提高农产品质量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探讨。
提高农产品质量对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农产品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提高农产品质量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优质的农产品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乡村产业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而且,提高农产品质量还可以改善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绿色发展。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部分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如使用农药过量、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
这些问题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也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形象和信誉,严重影响了乡村振兴的实施。
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使得部分农产品不能延长保质期,不能提高附加值,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生产主体单一,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在这些问题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制定应对策略呢?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推动农产品质量标准的严格执行,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力度,惩治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扶持力度,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
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产业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农村,带动乡村产业升级。
而农民和农产品生产主体也应该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民和农产品生产主体还应该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引进现代化种植技术和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和市民对农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共同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
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
![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94555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b.png)
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产品质量和乡村振兴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农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健康和经济发展,而乡村振兴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
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并以此推动乡村振兴,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
提高农产品质量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农产品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但由于长期以来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农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民和农业企业的难题。
提高农产品质量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稳定的经济基础。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投入,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技术水平,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提高农产品质量需要加强质量监管和标准建设。
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管制度和标准体系,完善质量检测手段和技术,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还需要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和管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
只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机制,才能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提高农产品质量需要培育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理念。
农产品的质量受到生产环境和生产理念的影响,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理念是保证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在生产环境方面,需要加强对土壤、水质和空气等方面的保护,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减少化肥、农药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在生产理念方面,需要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和生产技术水平,引导农民树立绿色生产理念,扩大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提高农产品质量需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品牌建设,可以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强化农产品的地理标志和认证保护,推动农产品品牌国际化和市场化。
提高农产品质量建议
![提高农产品质量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2bf207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7.png)
提高农产品质量建议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1.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水平。
2. 加大对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用品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农产品残留物的检测和监控,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
二、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质量1. 加强科研力量,在农业技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的品质。
2. 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智能化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和认证体系建设1.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产品质量标准,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2. 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的建设,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信任度。
四、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1.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 建立健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机制,提高农产品的溯源能力,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五、加强农民培训,提升农产品质量意识1. 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质量意识,增强他们对农产品质量的重视。
2. 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示范基地,让他们亲身感受到高质量农产品的重要性和市场需求。
六、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消费者认知度1. 支持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推广,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加强农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认知度,鼓励他们选择优质农产品。
七、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提升农产品产销一体化水平1. 积极组织和推广农业合作社的建设,促进农业产销一体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 支持农业合作社与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合作,形成有效的农产品供应链。
总结:提高农产品质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只有加强监管、推进科技创新、建立健全的认证体系、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合理培训农民、加强品牌建设以及推进农业合作社建设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产品质量提升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产品质量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349aa1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5.png)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村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提高农产品质量。
只有通过提升农产品质量,农村经济发展才能迈上新台阶。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谈谈农村经济发展中如何提升农产品质量。
一、农业科技的应用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是农业科技的应用。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农业科技也可以解决土壤污染、病虫害等问题,进一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
例如,改善灌溉设施、农田水利设施等,可以保证农产品的灌溉水质量和土壤营养充足,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三、农业生产全程的质量监控农产品的质量提升需要从整个生产过程中进行监控。
从农产品的种植到采摘、加工、销售,都需要进行全程的质量监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农民素质的提升提升农产品质量还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
农民应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
通过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五、农产品品牌的打造提升农产品质量还需打造农产品品牌。
农产品品牌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六、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建立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基础。
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才能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和监控。
七、农村金融的支持提升农产品质量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提供农产品质量提升所需的资金支持。
通过发展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可以为农产品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八、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升也至关重要。
只有有市场需求,才能推动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因此,农产品的市场推广、品牌营销十分重要。
九、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政府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测。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品质提升策略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品质提升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e2e6ae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b.png)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品质提升策略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逐渐缩小,农村经济成为了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农产品,如何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品质提升策略。
一、提高农产品种植技术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品质首先要从农业生产环节入手。
农民应当注重学习和积累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确保农产品无公害、绿色环保。
同时,农业技术专家应加强对农民的指导和培训,传授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率和农产品的品质。
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品质提升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农民合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农业科技人员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农产品品质。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的质量监管是提升农产品品质的关键环节。
相关部门应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质量问题的检测力度。
同时,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督,打击农产品质量不合格的行为,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安全。
四、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提升农产品品质的重要路径。
通过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农业产业化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五、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是提升农产品品质的有效途径。
农产品品牌是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重要参考依据,良好的品牌形象不仅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还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建立自己的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是农产品品质提升的关键环节。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和销售网络的建设力度,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农村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品质提升
![农村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品质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de7bffb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6.png)
农村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品质提升在当今社会,农业生产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农村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福祉。
如何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质,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品质提升。
一、农业科技的应用现代农业生产将科技应用到生产当中,是提升农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配比肥料、科学施肥、科学灌溉等方式,增加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对农产品进行科学防病防虫,进一步保证了农产品的品质。
二、农产品品质控制农产品品质控制是提升农产品品质的关键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建立健全的品质检测体系,对农产品从播种、施肥、防病防虫等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农产品的品质达到标准要求。
只有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才能提升农产品的品质。
三、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提升也是提升农产品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可以有效保留农产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还可以改善农产品的外观和口感,使其更受消费者欢迎。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产品品质提升的前提。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施肥、施药,杜绝使用有害化学品,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此外,农产品的采摘、包装、运输等环节也需要严格遵守规定,杜绝不良加工行为,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五、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品质提升需要建立农产品品牌。
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消费者更加信任农产品的品质。
同时,农产品品牌的建设还可以推动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农产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
六、农产品种类多样化农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也是提升农产品品质的重要途径。
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在不同地区生长,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通过推广种植多样化的农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
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e11591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1.png)
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随着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提升。
下面是几点战略思考。
一、提高农产品质量
质量是农产品竞争力的核心。
我国应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品牌建设,以提升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度。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和智能化。
二、加强农产品营销
农产品营销是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我国应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渠道开发,通过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模式,拓展国际市场。
同时,还应加强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和贸易保护措施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农产品创新
农产品创新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我国应加强农产品科技创新和研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还应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创新能力。
四、加强农产品出口贸易合作
农产品出口贸易合作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合作,通过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拓展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
同时,还应加强对外贸易的政策协调和信息交流,提高出口贸易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营销、加强农产品创新和加强农产品出口贸易合作等措施,才能真正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如何提高农村地区的农产品质量
![如何提高农村地区的农产品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cddf620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e.png)
如何提高农村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优质农产品不仅可以提升农民的收入,还能增加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并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农村地区通常面临着技术不足、设施落后以及市场信息不畅等问题,限制了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从农村地区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以及需要关注的挑战进行探讨。
一、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农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经济利益。
提高农产品质量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还能够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农村地区在发展农产品产业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食用安全度和外观品质,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1. 强化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农村地区需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从农田管理、种植技术、灌溉排水到农产品采摘、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监管和控制。
通过落实农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农产品质量抽检和监测,规范农业生产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农村地区需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例如,通过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农药农薬合理使用和无公害农产品种植等方式,减少农产品的污染和残留,提高产品质量。
3.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品牌化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推动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农产品品牌,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品牌溯源、产品包装和营销推广等手段,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引导消费者选择优质农产品。
三、需要关注的挑战1. 技术和设施支持不足农村地区通常缺乏农产品质量提升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这限制了农产品质量的改善。
当地政府应加强技术培训和设施建设投入,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技术和设备,并积极引导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
2. 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渠道农民缺乏市场信息,无法准确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导致农产品的销售困难。
关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建议
![关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ffdbd5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4.png)
关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建议农产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高农产品质量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我认为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农民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首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农产品质量的提高需要依靠科技的支持。
相关部门应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通过研发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从而达到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目标。
其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农产品质量监管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关部门应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同时,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的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监管水平。
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严惩不贷。
只有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第三,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
品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重要手段。
农民要积极参与到农产品品牌建设当中,通过优质的农产品种植和加工,打造自己的品牌。
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扶持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
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第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
提高农产品质量需要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
通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和媒体宣传,引导消费者选择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投诉和监督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购买环境。
总之,提高农产品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农民、相关部门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这些都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品质提升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品质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fa13a12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7.png)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品质提升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日益增加,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农村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成为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产品品质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一、科学耕作与土壤改良要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关键在于科学耕作和土壤改良。
农民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土壤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种植方式和施肥方案。
同时,通过科学施肥和合理轮作,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和结构,增强土壤的吸收能力,提高农产品的养分含量和口感。
二、品种选择和良种繁育在农产品品质提升中,良种繁育和品种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民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通过培育适应不同季节和市场需求的农作物,提高农产品的丰产性和商品性。
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农产品生产全过程中不使用禁止物质和高毒农药的产品。
农民应注重环保意识,减少对农药的使用,采取物理和生物等非化学手段来防治病虫害。
无公害农产品的推广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还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四、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产品质量不仅与种植过程有关,还与贮藏和加工环节密切相关。
科学合理的农产品贮藏和加工措施可以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口感,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五、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在农产品品质提升的过程中,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
农民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渠道,进行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六、农村经济与农业科技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支持。
农村科技的进步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持。
农民应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学习新的农业技术,通过合理运用农业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七、农村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合作社是农产品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
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建议
![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93b5a2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1.png)
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建议尊敬的读者:推动农业现代化并提高农产品质量是确保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旨在加强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科研人才。
同时,鼓励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机制和标准体系。
加强对农药、化肥和兽药使用的监管,确保农产品绿色生产。
同时,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农田水土保持和农业废弃物治理的力度,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和有机农业模式。
同时,加强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治理,降低化肥、农药和兽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农产品储存和运输设施等。
优化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环节,提高农产品的多样性和附加值。
五、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政府应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导和支持,推动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经营。
加大对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六、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服务农民培训和技术服务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科学种植水平。
建立健全的农技推广和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技术咨询和服务支持。
七、完善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农产品质量评价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建立行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
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
![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6aada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f.png)
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农产品质量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一大关注焦点。
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不仅关乎农民的利益,也关系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成为当下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和市场导向等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政策扶持政策是推动农产品质量提升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应当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技术,严格把关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质量安全。
要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农业技术指导,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和安全水平。
应当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奖励机制,对质量安全达标的农产品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激励农民积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信贷支持等多种方式,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提供更多的财政扶持,降低其生产成本,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
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很多新技术和新方法正在不断涌现,这为农产品质量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应当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加强科研合作,加快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应当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产品质量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和信息化管理,提升农产品的信誉度和竞争力。
三、市场导向市场是农产品的最终归宿,因此也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推动力量。
要推动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好农产品销售问题。
当前,农产品销售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价格低、质量差、渠道单一等,要想提高农产品质量,首先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强化对农产品质量的保障和把关,增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农业发展中的农产品品质提升与品牌打造
![农业发展中的农产品品质提升与品牌打造](https://img.taocdn.com/s3/m/5132fd6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7.png)
农业发展中的农产品品质提升与品牌打造农业是我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也是亿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品质的关注度提高,农业发展中农产品品质提升与品牌打造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业发展中农产品品质提升与品牌打造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并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首先,农产品品质提升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农产品种植过程中使用过多化肥农药,导致产品中残留物超标;部分农产品包装不合理,容易被保鲜剂覆盖,降低了产品的自然态和品质感。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知识和意识,并且实施科学规划,推动农业生产逐步向绿色、有机化方向发展。
其次,品牌打造是农产品走向市场、提高附加值的一种重要手段。
品牌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可信、高品质的产品,并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当前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不足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一方面,在品牌建设方面,农产品产地品牌较少,知名度不高,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缺乏合作互动;另一方面,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不够,消费者对于优质农产品的认知度较低,导致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
为此,需要注重农产品品牌培育,加强品牌建设,做好农产品的宣传与推广工作,提高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最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增加品牌价值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农业生产中的化肥使用和农药残留问题需要加强规范与监管,推动农业绿色化发展。
此外,农产品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也需要与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的耐病虫害能力和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实现农业发展中农产品品质提升与品牌打造,政府、农民和企业需加强合作,形成良好的供应链和合作机制。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提升农产品品质的战略思考曹国选摘要:中部地区的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基础厚实,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较高。
但是,该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优势,究其原因,农产品品质不优是制约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造成农产品品质不优的根本原因又是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笔者通过对郴州市农产品生产经营现状的调查研究,试图就我国、特别是中部地区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的政策与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产品环境对策1,农产品品质的优劣,影响到国计民生1.1,农产品品质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效益。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强。
但农业大国的优势长期并未显示出来,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一些农产品价格在工业产品持续上扬的情况下,不仅未涨反映下跌,农业经济效益一直不景气。
如笔者所在地郴州市,近几年来粮食收购价格平均下降9%,烤烟收购价下降约40%,牲猪上市价下降约28%,呈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这种局面的形成,重要一方面就是农产品品质偏低,优质品少,大路货多,名而不优,优而不多,且优质产品基地规模较小,有展品无商品,有产量无批量的矛盾相当突出。
生产成本显得更高,导致种植(养殖)农产品几乎无利可图,农业经济效益差,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十五”期末,郴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两者差距比为2.8:1;“十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到10.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仅为6.9%,两者相差3.2个百分点;“十五”期末与“九五”期末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值增加36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净值仅为970元,两者差距比为3.74:1。
农村经济实力不强,致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甚至倒退,城乡差距更加拉大。
郴州市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大部分消失,80%以上的人没有医疗保障;原有的乡镇文化站或完全消失,或有名无实;80%的村不通自来水,10%的村不通公路,50%的村不通电话,90%左右的村电视信号微弱,乡村的电价是城镇的近2倍。
1.2,农产品品质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产品品质的优劣,不仅事关农业经济发展本身,而且事关第二、三产业、内外贸易经济的发展速度与效益。
随着国内经济、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的消费需求正在由寻求温饱向力求改善衣食住行品质的方向转化,国内市场需求对各种农产品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人类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追求,刺激着国内外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出现前所未有的旺势,交易价格大大高于普通农产品,国际市场有机产品价格要高出普通农产品的60%,甚至数倍,给农业大国的我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商机。
但由于我们大多数农产品品质不优,只能望洋兴叹。
不仅如此,世界各国为抢占战略制高点,竞争相当激烈,国际市场的需求对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增添了巨大的压力,也给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轻纺、制造工业及第三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一些国际贸易组织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限制进口,如在农产品方面,欧盟对大米检验指标由56项增加到104项;茶叶检验指标由29项增至62项,日本则多达77项。
郴州市2004年送检170万亩农产品,被认定合格的只有30万亩,仅为送检数的17.6%,市场竞争力相当脆弱。
1.3,农产品品质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改革以来短短20多年时间,我国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实现了“小康型”。
进入新世纪后,人们需求迎合国际大趋势,生活方式正在向着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态型”过度,追求的首要目标是生活质量的改善、生存环境的安全,崇尚绿色、追求健康成为时尚,与生活质量习习相关的农产品安全因而成为质量评价的首要指标。
人们经济收入越高,生活水平越高,更加关爱生命健康,所谓“人有钱了,命更值钱了”。
对生活必需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欲望越来越强烈。
人们在购买生活必需品时,首要目标已不再是价格,而是质量,关注的食品不仅是美味营养,首要保证的是质量安全,宁愿出高价购买有机食品,可谓“花钱买健康”,“花钱买生命”。
因此,人们对假冒伪劣产品深恶痛绝,对有毒有害产品格外警觉。
某一处发生食物中毒现象,该一地区则引起恐慌;某一地出现严重不合格产品,整个社会都不得安宁;某一国引发食品安全事件,全世界都不得安宁,如日本的“雪印事件”,英国的“疯牛病”,我国的“瘦内精”猪肉、“有毒猪油”、“非典”等,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世界各地的严正关注。
调查得知,当前不少农民只保持耕种一块“自留地”,生产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农产品,所谓“种田为吃饭,养猪为过年”。
抛荒现象相当严重,即使不抛荒,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绝不自己食用,因为他们心知肚明这些产品的品质。
各地时有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十有八九属于农产品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引发的。
上世纪末,郴州市安仁县两所学校一月内先后发生3起砷中毒事故,658名师生员工出现砷中毒现象,就是因为食用了含砷毒的大米饭。
2,影响农产品品质的主要杀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2.1,工业点源污染的影响。
农业生产是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动植物产品的过程,都离不开其外界的水、土、气、光等必备自然因素。
农产品不优、甚至退化的根本原因,并不完全是农产品品种的品质不优,而在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土壤变质劣化、农用灌溉水污染严重,空气污染影响农作物光合作用等外界自然因素。
一是大气污染影响到农林作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
我国烟尘每年排放总量超过1000万吨,二氧化硫年排放超过2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已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81%,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直接影响到农林作物生长发育和产品品质。
如郴州市工业经济以矿产资源的采选、冶炼为主,由于有色金属矿都伴生着硫铁化砷元素,采选、冶炼活动带来的二氧化硫和砷烟污染给局部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致使这些地方不仅生产不出优质农产品,甚至种不出农林作物,现有的绿色植被都出现荒芜现象。
二是水体污染影响到农林牧渔业的健康发展。
全国工业废水年排放总量已达450亿吨左右,含有多种有毒有害元素的工业废水与相当的城市生活废水进入环境,形成区域性、流域性的积累性污染,导致78%的城市河段已不宜作直接饮用水源。
郴州市的主要江河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个别区段已经丧失了灌溉能力;全市11个县(市、区)其中9个被国家列为酸雨控制区;且由于历史地理原因,辖区内土壤中砷元素本底值高于全省全国,直接影响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用这些水直接浇灌农林作物,致使土壤中的砷污染雪上加霜,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
三是固体废弃物给农业生产留下了长期的污染隐患。
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已达近2000万吨,其中有3000吨危险废物未经任何处置排放环境,加上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增,无害化处理率偏低,这些固体废弃物污染直接且长期影响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以及大气环境质量,从而影响到农产品品质。
2.2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
现代农业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无机化学肥料取代了农家有机肥,饲料添加剂成为畜牧水产业的必要手段,农药的使用更是防治农、林、牧、渔业病虫害的普遍方式。
如郴州市桂阳县2005年与1986年相比较,虽然农药施用总量减少了81.20%,而化肥施用总量(折纯)却增加了56.22%,单位面积平均化肥用量由318.42公斤/公顷增加到480.14公斤/公顷,增幅达50.79%;这些无机化学合成的物质和基因工程的产物、衍生物,不仅直接造成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而且由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形成的面源污染呈积累状,严重影响到土壤的肥力和品质。
加之水土流失造成土壤中的水、肥等因子的损失,降低了土地的生产力。
郴州市每年损失有机质约6.5万吨,大大超过了全市化肥施用补充量,导致地力不断下降,土壤贫瘠,沙化严重。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农药化肥在其降解过程中,会形成各种中间体,其中某些中间体的分子结构与运动体的雌性激素十分相似,是很有可能导致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雄性退化的重要原因。
2.3,农村环境管理和环保投入严重滞后。
我国由于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管理制度,再加上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建设投入得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投入相对不足,对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更是微乎其微。
近些年来,我国切实加大了工业污染与城市污染的治理力度,有意无意地忘却了农村的环境保护,乡村无环境管理机构人员,环保基础设施几乎为零,农村环境存在无人管、无法管、管不了、管不好的状况,加之农民生产生活观念意识与行为方式根深蒂固,因而农村环境质量还不可能在短时期得到改善,土壤质量和肥力的恢复更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因此,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还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3,提升农产品品质的关键:发展环境友好农产品3.1,强化农村环境意识,奠定发展环境友好农产品的思想基础。
一是强化农村环境经济意识。
农业经济基础优于西部地区、工商贸易经济弱于东部地区的中部地区,更要注重教育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彻底改变重产量轻质量、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树立发展环境友好农业、打造现代农业品牌的经济理念,把农业产业化、有机化、绿色化当作本地区的品牌战略,大量发展环境友好产品,促进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才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满足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制高点、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的必由之路。
二是强化农村环境科技意识。
要切实改善和提高农产品品质,培育更多更优的农产品精品,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既要尊重经济规律,更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研究市场需求,又要研究市场供给,既要大力研究振兴农业经济的高新技术,又要努力探讨高新技术应用的科学方法;既要研究促使农产品高产的科学技术,又要研究农产品优质的实现途径;既要研发优质高产新品种,又要努力探讨恢复、改善、建设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新策略,真正走出一条“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型现代农业之路。
三是强化农村环境保护意识。
中部地区更要充分认识、认真分析当前本地区农村环境状况,特别防止污染企业梯度转移带来新的污染危害,加速农村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
要从维护、改善和提高本地区环境质量的目标出发,切实增强保护家园、保卫家园、恢复和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增强抵制外来污染、防范内在污染、维护自身生存权健康权发展权的积极性,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为发展环境友好农产品提供良好的保障条件。
3.2,认准农产品发展目标,创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模式。
一是认准农产品流通国际化。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GDP总量已经居世界第6位,拥有世界第二多的外汇储备。
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国际化轨道,融入全球经济大家庭,外国逐步认识大中国,青睐农业大国的优质产品,促使我国外贸增幅已经高于经济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