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促进理解的化学教学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忆”不是理解 “知道”不是理解 “照本解释”不是理解 “照本运用”不是理解 理解应该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思考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能以多 种不同的方式重新呈现,且在适当的情境中 正确的应用,从而使认知结构得到扩展和提 高的过程。
理解的特征
理解的基础是:已有知识经验; 理解的过程是: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 理解的结果是:个体认知结构的丰富和发展; 理解的实质是:认识事物的联系及其本质。
第一节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一、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分类 二、如何探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三、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设计教学
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哪些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如何探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如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教学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 “学习不应该 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 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主动的建构活动”。 也就是说,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 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 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 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 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 识经验。
新知识在包容与概括程度上高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时,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构成上位关系,这时新知识 的学习称为上位学习。上位学习是一种注重归纳方法的 学习。
烷烃
CH4 CH2CH3 CH3CH2CH3 CH3CHCH3CH3
★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是并列的
有时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既不能产生上位关系 也不能产生下位关系,但是新知识可能与学生已有的知 识经验有某种吻合关系或者类比关系,这时新知识的学 习为并列结合学习。
(1)陈述性组织者
当学生遇到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原有认知 结构中缺乏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上位观念,便 可以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 新材料的组织者,这就是陈述性组织者。学 生先学习陈述性组织者,以获得一个可以同 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 如高中化学在分散系的基础上,引出溶液、 浊液、胶体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胶体的概 念和有关知识。
①有利于新知识学习的Hale Waihona Puke Baidu识经验
这类知识经验是正确的,能够为新知识的获得提供有利 的支撑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新旧知识的关系来看,有利于新知识学习的知识经验 与新知识可构成以下三种关系:
★已有知识经验是上位的,新知识是原有知识的下位知识 ★已有知识经验是下位的,新知识是原有知识的上位知识 ★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是并列的
《教育心理学》中对理解的解释:“理解就是个体 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 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的史密斯(Edward L.Smith) 对科学中的理解提出了两条标准:联系性和在一定 社会环境中的实用性。概念被理解应表现在,学习 者会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概念并能与其他概念相联系, 特别是与学习者自身原有的知识和观念相联系。概 念被理解的程度表现在,学习者能运用概念成功地 完成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任务。 根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我国中学化学教学目 标分类体系中对“理解”这一目标层次的要求是: “懂的‘为什么’。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涵 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思考与讨 论
如何探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2)探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的方法:
★诊断性测验 ★布置作业 ★课堂提问

诊断性测验
诊断性测验也称为摸底考试或准备性考试,是指 在新学年新学期开始,或者一个知识单元或教学模 块的教学之前进行的测验,其目的在于摸清学生对 即将学习的化学新内容具有的预备知识和认知能力 状况。 诊断性测验不是按照教学目标面面俱到,而是在 日常观察的基础上,经精心筛选、设计的有针对性 的测试。题目应以教学重点、难点、疑点为核心, 以知识的“反例”、“特例”和平时练习及测验中 学生的典型“错例”为素材编制而成的。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 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 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 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要探明这一点, 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 ———奥苏贝尔
(1)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分类
按照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 即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来分类, 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两类: ①有利于新知识学习的知识经验 ②不利于新知识学习的知识经验
对教师而言,完成了探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的任务; 对学生而言,激活了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知 识经验,让学生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三、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设计教学
教师一旦探查出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后续教学计 划的制定和开展就有了科学的依据。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新知识 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通过相互作用,建立 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就 是新旧意义的同化,其结果是新知识获得意义,原 有认知结构发生改组。 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起 决定作用。
研究资料
Griffths和Preston(加拿大)调查了12年级的学生对 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他们在研究中共发现了52种生 活概念,几乎半数学生都认同下列5种生活概念: ①分子比它实际的大小大许多; ②同种物质的分子大小可能不同; ③同种物质的分子在不同状态下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在不同状态下的质量是不同的; ⑤原子是有生命的。
第四章 促进理解的化学教学策略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构建学生合理的认知结构
请思考: 什么是理解?
什么是“理解”
《辞海》中对理解的解释:“理解是通过揭 露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 《心理学大辞典》中对理解的解释:“个体 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以认识事物的联系、 关系直至其本质、规律的思维活动。”“关 于理解的实质,认知学派认为,个体在认识 过程中,把新事物同化于已有的认知结构, 或是改组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把新事物包 括进去,这样的心理活动就是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教授新知识之前首先为学生设 置一个能把握所授知识本质、对新知识具有 引导性、起到纲举目张作用的知识构架—— “组织者”,因为组织者必须在正式教授新知 识之前呈现给学生,因此称为“先行组织 者”,它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奥苏伯尔提出并 大力推广的一种教学策略。
1.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而呈现给 学生的引导材料,其抽象概括水平高于新知 识,同时又能清晰地同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 系,作为架设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 先行组织者一般由教师在课的开始提供给学 生并贯穿于教学始终,不断为新的学习提供 “固着点”,发挥定向引导作用。
完成教学任务要涉及一个问题是“怎么教”,即教师采用何种手段, 学生在此条件下采用何种学习形式,这就是教学策略的内涵。 对于化学教学来说,最基本的教学策略(方法)有: 讲述法——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反应现象、物质的用途及化学史实 等的描述,一般采用讲述法。 讲解法——在讲述与解释化学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说明与解释概 念、原理时,一般采用讲解法。 谈话法——教师通过与学生相互交谈进行教学。 讨论法——师生或学生之间,对一些有教学价值的问题展开研讨,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演示法——教师配合讲授、谈话或讨论,向学生演示实验,展示实 物标本、模型、挂图以及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用以说明或印证 知识的方法。 练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熟练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 方法。
(2)比较性组织者
当学生遇到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备了 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但该观念不清晰、不牢固,学生难 以应用,或者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这时便 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即比较性组织者。 学生先学习比较性组织者,以用于新、旧概念的整合或辨别。 例如:在学习碱性氧化物时,以酸性氧化物作为比较性组织 者。 如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可由初中化学中得失氧的 观点引伸到得失电子的观点、深入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已有知识经验为上位的,新知识是原有知识的下位知识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包容程度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 学习的知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构成下位关系,这时 新知识的学习称为下位学习。下位学习是一种注重演绎方 法的学习。
原有的上位概念 烃
新学习的下位概念
芳香 烷 烃 烃
烯 烃
炔 烃
★已有知识经验是下位的,新知识是原有知识的上位知识
教师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进行教学的 步骤
①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首先从学生已有 的知识经验出发,结合新材料和学生实际设 计适当的先行组织者作为引导材料。 ②向学生讲清引导材料,将新知识的上位概 念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③按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有层次地呈现教材, 传授新知识。 ④巩固新知识,强化认知结构。
2.概念转变教学策略
所谓概念转变是指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 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 大改变。 概念转变不同于概念的“丰富与发展”,它是 对学生现有的理解、解释做出的调整和改造, 是由学生的生活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原有的知识 酸性氧化物 新学习的知识 碱性氧化物
②不利于新知识学习的知识经验
这类知识经验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它 们与科学知识、科学概念不相一致,与新知 识存在着矛盾冲突,会阻碍新知识的获得,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它们的存在会影响学生 对新知识、新概念的正确理解,从而造成学 生学习上的困难。
学生在正式学习科学知识之前, 往往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或实 践,获得了一些经验性的知识, 这些经验性的知识被称为个人概 念、生活概念或前科学概念。
先行组织者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新知识 的学习效果。通过先行组织者,可人为地将最 能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的观念,以学生易于接受 的方式“移植”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确保 新旧知识建立实质性联系,将有利于学生对新 知识的理解,实现重难点实破,并逐渐构建可 兼容更多新知识的开放的知识框架。在设计时, 教师应分析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及深刻剖析新旧 知识间的联系,而后对新旧知识进行加工、提 炼或延伸,形成组织者。
通过下面的两个图可以看出,有些学 生认为加热时分子会膨胀,这也是普遍 存在的一个生活概念。


学生的生活概念有一些是正确的,与科学概念 相一致;而有一些则是错误的,与科学概念不 一致。学生已有的生活概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 科学概念的理解,特别是那些错误的生活概念 在学生头脑中往往是根深蒂固的,会对学生理 解科学概念起到阻碍、消极的作用。 因此,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经 知道了什么,特别是要找出学生头脑中存在的 错误的生活概念,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 施,帮助学生澄清头脑中的错误概念,建立起 科学的概念。即实现学生头脑中的概念转变。
教师 灌输
学生头脑是空白的
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研究表明,学生并不是空着大脑走进化 学课堂的,在学习新的化学知识之前,学 生已经具备了与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 一些经验和看法。学生头脑中的这些已有 的知识经验不仅引导着学生对化学知识的 解释,还影响着学生对教师和教材提供的 信息的理解。可以说,学生已有的知识经 验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和决定着对化学新知 识的学习。
例如《化学2》(人教版, 2004年5月第1版)里, 在学习“化学键”知识前,先以一小段文字开 篇:“从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 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然而,由这一 百多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却数以千万计。 那么,元素的原子通过什么作用形成如此丰富 多彩的物质呢?”这段文字作为先行组织者,以 疑问的口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对新 学习材料即化学键知识的注意。
布置作业
化学作业是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和理论联系 实际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师探测学生的 知识经验的方法之一。
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提 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实现教学反馈的一 种重要方法,它具有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 生思维、反馈教学信息和检验教学效果等功 能。
探究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具有双重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