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太原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太原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太原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太原调查队2009年是太原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来之不易成绩的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转型”目标,以坚定的信心积极应对,努力推动转型发展、和谐发展。
经过一年的奋力拼搏,经济下行的趋势得到有效遏止,经济发展总体回升向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民生得到较好保障,城市建设取得新成绩,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统计,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45.24亿元,比上年增长2.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10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675.54亿元,下降6.2%;第三产业增加值838.60亿元,增长10.2%。
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52.30亿元,增长33.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4.70亿元,增长0.4%;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256.10亿元,增长15.0%;房地产业增加值42.50亿元,增长4.1%。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4319元,比上年增长1.9%,按2009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6488美元。
产业结构:2009年三次产业比重依次为2.0%、43.7%、54.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2.9和5.4个百分点。
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4.1个百分点。
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6%,非食品价格下降1.3%。
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6%。
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9%。
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10.9%。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4.8%。
表1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指标比2008年上涨(+)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0.1食品2.6其中:粮食6.6肉禽及其制品-11.3蛋1.3水产品-2.5鲜菜16.9鲜瓜果16.6烟酒及用品4.4衣着-4.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其中:西药1.3中药材及中成药5.2医疗保健服务0交通和通信-2.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0.4居住-2.0其中:水、电及燃料0.9建房及装修材料-1.2租房0就业: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67.33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18.06万人,农村从业人员49.27万人。
山西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西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山西省统计局【发布日期】2009.04.01【实施日期】2009.04.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山西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4月1日山西省统计局)2008年,是山西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省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针对山西实际,采取有效举措积极应对和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推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加快新基地、新山西建设,全省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938.73亿元,比上年增长8.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2.48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4265.77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2370.48亿元,增长10.6%。
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89.76亿元,增长7.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76.52亿元,增长4.4%;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21.82亿元,增长12.9%;房地产业增加值168.99亿元,增长6.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两万元,达到20398元,按2008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2937美元。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3%、61.5%和34.2%。
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7.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7.9%。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7.2%。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3.3%。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2.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3.0%,生活资料价格上涨8.3%。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8.3%。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9.1%。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8.7%。
房屋销售价格上涨4.6%,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5.0%,二手住宅价格上涨5.8%,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4%。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山西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山西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5.31•【字号】晋政发[2009]22号•【施行日期】2009.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山西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晋政发[2009]22号)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各大型企业:我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根据工作进度分别下达,请各有关部门按此安排工作。
2009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2009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导向性指标: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以内。
以上指标是预期性和导向性的,可以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行适当调整。
约束性指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6%;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2.6%和3.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等安全生产指标严格控制在国家核定的控制目标之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为实现200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全省各级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要求,围绕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做好“三农”工作,抓好安全生产,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大同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大同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2月22日)2009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
一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科学研判形势,着力化危为机,积极决策应对,抓住国家和省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机遇,开工建设了一大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有效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全面回升,实现了由下滑到增长的重大转折,企稳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圆满完成了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9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84.34亿元,同比下降1.6%;第三产业增加值281.16亿元,增长6.5%。
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28%、-33.53%、125.25%。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1∶47.7∶4 7.2。
2009年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705元,比上年增加853元,增长1.8%。
价格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6%。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3.6%,烟酒及用品上涨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3%,居住下降1.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1.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1.7%,交通和通讯下降2.3%,衣着下降10.5%。
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5%;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4.2%;原材料购进价格总水平上涨7.01%。
就业: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9221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088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6988人,转移输出劳动力3.19万人;创业就业人数12872人,扶持创业人数1264人;全年共提供市及外地就业岗位13.6万个,介绍成功6336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197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低于4%的控制目标。
2009年山西省各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
侯兴山(化二院,教授级高工)收集整理
2009年山西省各市单位GDP能耗
根据国家有关制度规定,现将2009年各市单位GDP能耗、单位GDP 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公报如下。
2009 年各市能耗情况
附件:
通报数据的说明
1、计算公式
2、GDP和工业增加值均是按2005年价格计算的可比价格。
3、2009年能源消费量(等价值)、国内生产总值、电力消费量均为全社会口径,电力消费量由省电力公司提供。
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统计范围是: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企业,由于每年规模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自然变动,故2009年发布的规模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对比基期和上年发布的不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采用指数法计算。
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2009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上升0.8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2.4%。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6.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
农产品(13.51,0.02,0.15%)生产价格下降2.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5%。
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1.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2.4%;房屋租赁价格下降0.6%。
表1: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指标全国城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0.7 -0.9 -0.3食品0.7 1.0 0.1其中:粮食 5.6 5.7 5.5肉-8.7 -8.5 -9.2禽及其制品油脂-18.3 -17.9 -18.81.5 1.32.0鲜蛋15.4 15.0 16.7鲜菜9.1 9.0 9.5鲜果烟酒及用品 1.5 1.7 1.3衣着-2.0 -2.2 -1.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0.2 0.3 0.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2 1.1 1.5交通和通信-2.4 -2.7 -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0.7 -1.2 0.6居住-3.6 -4.6 -1.5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5万人。
山西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西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2010年2月24日)2009年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来之不易成绩的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迎难而上、危中求机、奋力拼搏,努力推动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全年全省经济实现由下滑到较快增长的重大转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7365.7亿元,比上年增长5.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6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021.2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2867.0亿元,增长10.3%。
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351.6亿元,增长22.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13.4亿元,增长3.2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57.9亿元,增长17.1%;房地产业增加值173.3亿元,增长5.7%。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544元,按2009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3154美元。
图1 2005-200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亿元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5%、54.6%和38.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3%、 22.2%和72.5%。
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8%。
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9%。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9%。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8.0%,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8.3%,生活资料价格下降2.3%。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3.4%。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0.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6%。
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0%,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1.1%,二手住宅价格上涨0.6%,房屋租赁价格上涨0.7%。
表1 2005-2009年主要价格指数就业:年末全省就业人员1630.6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2.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40万人)的105.5%。
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doc
潮州市统计局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9年3月22日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上下一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促进一保持”的要求,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有效遏制经济增长下滑态势,力促经济形势企稳向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经济形势企稳向好,第三产业贡献率明显提高。
2009年,潮州经济经历了“触底反弹—企稳向好—稳步回升”的一系列过程,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65.9亿元,增长10.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拉动经济增长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78.8亿元,增长16.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3%,拉动经济增长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提高。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2.7%,批发零售业增长25.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5.3%,金融业增长14.5%,房地产业增长19.3%,其他服务业增长10.9%。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由上年的7.8:56.3:35.9调整为7.4:55.4:37.2。
人均生产总值18681元,比上年增长11.9%。
物价下降。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CPI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7个百分点。
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一升七降,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7%,食品类价格下降1.4%,衣着类下降2.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2%,居住类下降8.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1%,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6.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7%。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下降3.3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2009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11.5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5%,年末城乡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登记户数共52267户,比上年末减少234户,其中,私营企业增加952家,个体工商户减少1186户。
山西省统计局关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山西省统计局关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统计局•【公布日期】2006.06.11•【字号】•【施行日期】2006.06.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山西省统计局关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6年6月11日)2003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等困难,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创近19年来最高水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国民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
初步统计,全年全省共完成生产总值24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增幅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是1985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3.3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400.1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832.2亿元,增长8.6%。
2003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7402元,比上年增加1256元,增长12.4%。
图1 全省生产总值增速创1985年以来最高水平绝对量(亿元)增长速度(%)市场物价稳中有升。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8%,其中城市上升1.6%,农村上升2.5%。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0.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下降1.6%,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升12.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升7.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上升2.9%,房屋销售价格和租赁价格总水平分别上升2.8%和0.5%,土地交易价格总水平上升8.6%。
表1 2003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劳动就业工作基本稳定。
2009年全国31个省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和排名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西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20 山西省
5033.5 38.5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黑龙江省 2009 年国民经 21 黑龙江省
5029.1 37.6%
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天津市 2009 年国民经济 22 天津市
5006.32 47.1%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 2009 年国民经济 23 北京市
379.42 22.4%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个省( 2009 年全国 31 个省(市、区)固定资产投资额 排 名 省 市 自治区 山东省 固定资产投资 额(亿 元)
19031
比上年 数 据 来源 增长 山东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23.3%
1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苏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2 江苏省
18751.6 24.5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南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3 河南省
2438.18 30.8%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宁夏 2009 年国民经济和 28 宁夏
1119.14 30.3%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海南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29 海南省
1002.5 41.4%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青海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30 青海省
800.51 37.5%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藏 2009 年国民经济和 31 西藏
13704.65 30.6%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东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4 广东省
13353.15 19.5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辽宁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5 辽宁省
13074.9 30.5%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北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6 河北省
山西省运城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西省运城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运城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运城调查队(2010年3月15日)2009年,是撤地设市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困难最大、经受考验最多的一年,也是全市上下奋力拼搏,共克时艰,并取得来之不易成绩的一年。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省委提出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决策部署,结合运城实际,提出了“抓好一产、三产补二产”的工作思路,及时采取保增长促发展十项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努力化解制约和影响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市经济增长速度实现了由负转正的重大转折,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一、综合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28.0亿元,比上年增长6.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7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325.8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287.5亿元,增长10.4%。
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19.4亿元,增长9.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1.0亿元,增长5.4%;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4.9亿元,增长18.6%;房地产业增加值20.0亿元,增长5.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316元,按2009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2096美元。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8%、44.7%和39.5%。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6%、33.4%和55.0%。
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1.4%。
其中,食品价格下降 4.1%。
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9.6%。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0.6%,生活资料价格下降9.6%。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4.8%。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4%。
就业: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64.2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4.49万人)的113.6%。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达到1.35万人。
朔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朔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s图8 2005-200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s 社会保障: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9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32.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2.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10.0万人,其中参保农民工5.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4.6万人。
全年全市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6.2万人,比上年增加0.6万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1亿元,比上年增加0.6亿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4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0.6亿元,比上年增加0.2亿元。
全年全市共发放低保资金1.7亿元,比上年增加0.8亿元。
年末全市各类福利院床位数2781张,收养各类人员1835人。
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80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6个。
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235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300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443.4万元。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资源:全年全市实际建设占用耕地54.2公顷。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39.1公顷。
当年净增加耕地77.9公顷。
全年全市水资源总量达8.3亿立方米。
全年平均降水量319.1毫米,比上年减少24.5%。
年末全市共有6座中型水库、54座小型水库,水库蓄水总量2276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1243万立方米。
年末全省农村饮水安全未达标人口33.5万人,当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3.03人。
全市自然保护区总数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7.2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0.7%。
环境: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40天,比上年增加22天,大气综合污染指数由上年的2.42下降到1.75,下降27.7%。
市区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年末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3%,比上年提高个1.9百分点;污水处理率达到88.17%,提高7.4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28.8%,提高10.3百分点;集中供热面积1481.9万平方米,增长18.5%,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9.2%,提高6.6个百分点。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太原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太原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6.12•【字号】并政发[2009]29号•【施行日期】2009.06.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太原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并政发〔2009〕2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三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太原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太原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有关专业计划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根据工作进度分别下达,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二○○九年六月十二日太原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9年,全市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现代宜居城市目标,坚持创新型城市建设主战略,深入推进绿色转型,以八个功能区建设为总抓手,以优质项目群建设为载体,加大投资保增长,以人为本保民生,构建和谐保稳定,调整结构促转型,深化改革增活力,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推进三城联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安全和谐发展。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导向性指标: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以内。
约束性指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2%;按照国家新的污染物减排核算体系,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继续保持下降,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减排任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等安全生产指标严格控制在省核定的控制目标之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关于大同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关于大同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2010年4月8日在大同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大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安全各位代表:受市政府委托,现将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09年是我市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一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市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决议,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把抢抓机遇、争取投资作为重要抓手,把基础建设、城市创新作为战略重点,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作为根本途径,把改善民生、共享成果作为强大动力,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在逆势中追赶前进,在困境中奋力崛起,计划执行情况比预想的要好。
全市在内需扩大,消费和投资的有效拉动下,经济呈“V”型反转,地区生产总值一季度下降到-8.1%,二季度升到-2.9%,三季度-1.2%,年底增长2.3%,由负转正,总额达到596.1亿元,完成计划的97.55%,呈现出企稳向好的势头。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20.9亿元,为计划的91.54%,比上年下降1.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7.6亿元,为计划的94.37%,增长2.0%。
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可喜局面。
(一)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
全市农村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农业现价总产值55.8亿元,增长2.74%;增加值30.54亿元,较上年略有增长。
种植业受春夏连旱的影响,粮食产量52.57万吨,比上年减产19.27%。
畜牧业持续发展。
新建规模养殖小区107个。
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3.6万吨、4万吨和15万吨,分别增长19.9%、16%、22.6%。
2009年龙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龙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龙泉市统计局2009年,面对世界经济领域的“特大地震”,全市上下积极应对,破解难题,以“保增长、保民生、保和谐”为重点,以“项目双进年”为载体,以“双百献礼大行动”为契机,积极推进“暖冬行动”,帮扶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最大力度培育经济增长积极因素,民生得到持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年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1.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1.2%(见图一)。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7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84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工业增加值16.97亿元,同比增长15.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49亿元,同比增长10.4%。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3:42.0:40.7调整为17.1:42.8:40.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图一)户籍人口人均生产总值17855元,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19360元,按现行年平均汇率计算的户籍人口人均生产总值接近2614美元,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2834美元。
二、农业2009年我市继续围绕“大力发展竹产业、提升发展食用菌、特色发展茶蔬果”的发展战略,按照“产业上山、农民下山,生态创业”的工作思路,着力“六大体系建设”,实施“六大提升行动”,加快农业主导产业培育和产业化经营步伐,农业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局面。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3.7亿元,同比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
其中:农业产值9.1亿元,同比增长12%;林业产值3.0亿元,畜牧业产值1.4亿元,渔业产值0.1亿元。
实现粮食播种面积27.74万亩,总产量10.42万吨,我市再次被列入全省10个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县之一。
食用菌产业稳中求进。
全市食用菌实现产值4.45亿元,同比增长19.0%。
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达40个,标准化示范村6个,标准化菌种场7家;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率达35%。
山西省2009年全省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2009年全省财政收支执行情况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团结拼搏、扎实推进各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决策部署,宏观经济逐步回暖复苏,在此基础上,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始终不渝坚持“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不断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全省财政总收入一举扭转下滑局面、实现正增长,重大财政政策落实得到有力保障、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财政总收入虽未完成计划,但是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双双实现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超额完成全年任务,财政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全省财政收支基本情况据财政收支月报统计:2009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共完成1537.46亿元,为年度计划的93.65%,短收104.21亿元,同比增长1.28%,增收19.44亿元。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05.8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1.9%,超收15.03亿元,同比增长7.74%,增收57.92亿元。
分征收系统看,国税系统完成827.97亿元(包括财监办办理的增值税退税49090万元),为年计划的84.49%,短收152.02亿元,同比下降7.98%,减收71.76亿元;地税系统完成485.57亿元,为年预算的100.64%,超收3.08亿元,同比增长11.16%,增收48.73亿元;财政系统完成223.92亿元,为年预算的124.96%,超收44.73亿元,同比增长23.41%,增收42.47亿元。
分税收类型看,国内流转税完成909.36亿元,同比下降6.56%,其中增值税完成702.43亿元,同比下降10.89%,所得税完成313.81亿元,同比增长12.24%,资源类税收完成57.08亿元,同比增长2.11%。
分预算级次看,省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6.79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0.11%,超收0.22亿元,同比增长4.7%,增收9.29亿元;市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99.01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2.53%,超收14.8亿元,同比增长8.83%,增收48.63亿元。
忻州市2009年统计公报解读
忻州市2009年统计公报解读来源:忻州市统计局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2日忻州市统计局《2009年忻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全面、系统、翔实的数据盘点了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历数了过去一年里忻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应对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力推动全市经济尽快走出低谷。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忻州经济下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回升向好的局面基本形成。
一、GDP增速稳步回升,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已扭负为正,保持了正增长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46.5亿元,比2008年生产总值351.3亿元,减少4.8亿元,但由于大多数行业的价格指数均小于100(以上年同期为100),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0.2%。
这是忻州市GDP继一季度下降9.6%、上半年下降3.9%、前三季度下降1.3%后首次回归正增长区间。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8亿元,同比增长3.4%,向上拉动GDP0.4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40.8亿元,同比下降8.4%,向下拉动GDP4.7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65.9亿元,同比增长7.3%,向上拉动GDP4.5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同期的9.7:47.6:42.7调整为11.5:40.6:47.9。
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的调整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的不景气所致,另一方面是今年国家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的政策引导使得我市的服务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农业生产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取得较好收成,有力保证了农村经济稳定增长2009年我市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的旱灾、雪灾以及病虫害的影响,但在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取得较好的收成,粮食总产量达到22.8亿斤,虽然比大丰收的去年减少2.56%,仍是一个中等偏上的年景。
由于国家粮食直补等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了进一步提高,2009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到625.72万亩,增长2.47%,占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9.45%,比重比去年提高了1.33个百分点。
2024年山西省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2024年山西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综合知识》(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历史类型划分标准的是()。
A.法的历史渊源B.法的阶级本质C.社会生产力水平D.法的外部特征【答案】:B2.王羲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代表作诸多,其中被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A.《兰亭序》B.《中秋帖》C.《二谢帖》D.《快雪时晴帖》【答案】:A3.我国现有文献中最早引用勾股定理的是()。
A.《庄子算经》1/ 11B.《九章算术》C.《孙子算经》D.《周髀算经》【答案】:D4.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
A.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B.假公济私,以权谋私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D.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答案】:D5.市场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是由供给与()共同决定的。
A.经济政策B.需求C.国际形势D.消费者【答案】:B6.(单选题)我国医学在古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孙思邈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全身麻醉技术进行外科手术的人B.《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C.《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所著D.《黄帝内经》编制于战国时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答案】:A7.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下面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A.四面出击,全面突破B.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C.为官发财,应当两道D.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答案】:B8.李军在某服装店挑选衣服,店主向其推荐了一款风衣。
李军试穿后觉得不合适,脱下风衣后准备离开,店主却强追李军买下了这件风衣。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结果的通告-晋政发[2010]13号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结果的通告正文:----------------------------------------------------------------------------------------------------------------------------------------------------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结果的通告(晋政发〔2010〕13号)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总体部署,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十一五”时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方案(试行)的意见》(晋政发〔2008〕34号,以下简称《意见》),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领导组及办公室组织协调各市人民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强化统计基础,加强数据质量监控,严格按照考核评价办法进行了考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09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结果通告如下:一、全省“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程度评价以2005年为基期,2009年全省“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程度累计达到87.88%,比2008年的实现程度81.79%提高6.09个百分点(即当年实现程度)。
其中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五个方面的实现程度累计分别达到84.61%、98.68%、63.50%、98.80%和79.62%,比2008年分别提高5.86、1.27、1.03、20.70和1.81个百分点。
具体评价结果如下:全省“十一五”规划目标累计实现程度2009年2008年2009年比2008年提高百分点综合实现程度(%)87.8881.796.09一、经济增长方面84.6178.755.86二、社会发展方面98.6897.411.27三、科技进步方面63.5062.471.03四、资源环境方面98.8078.1020.70五、人民生活方面79.6277.811.81二,11个省辖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按照《意见》确定的市级考核方案,采用结构优化、民生改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39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全省11个省辖市发展水平评价结果依次为:太原、晋城、朔州、长治、阳泉、大同、晋中、运城、临汾、吕梁、忻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2010年2月24日)2009年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来之不易成绩的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迎难而上、危中求机、奋力拼搏,努力推动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全年全省经济实现由下滑到较快增长的重大转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7365.7亿元,比上年增长5.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6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021.2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2867.0亿元,增长10.3%。
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351.6亿元,增长22.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13.4亿元,增长3.2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57.9亿元,增长17.1%;房地产业增加值173.3亿元,增长5.7%。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544元,按2009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3154美元。
图1 2005-200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亿元%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5%、54.6%和38.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3%、 22.2%和72.5%。
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8%。
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9%。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9%。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8.0%,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8.3%,生活资料价格下降2.3%。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3.4%。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0.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6%。
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0%,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1.1%,二手住宅价格上涨0.6%,房屋租赁价格上涨0.7%。
表1 2005-2009年主要价格指数就业:年末全省就业人员1630.6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2.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40万人)的105.5%。
应届高校毕业就业12.7万人,就业率81.1%。
下岗再就业人数达到17.7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数5.1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6%,控制在了4.2%的目标范围之内。
二、农业种植面积:全年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369.21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92%。
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14.67万公顷,增长1.14%;油料种植面积16.99万公顷,减少5.15%;棉花种植面积7.02万公顷,减少2.12%。
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45.12万公顷,增长5.27%;小麦种植面积72.75万公顷,增长4.31%。
粮食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942万吨,比上年减产8.37%。
其中,玉米654万吨,减产4.2%;小麦211.11万吨,减产16.5%。
表2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其中:夏粮212.9 -16.4秋粮729.1 -5.7油料17.0 -11.0棉花8.4 -21.5甜菜15.4 -34.2蔬菜893.1 4.7园林水果382.6 12.6畜禽及水产品产量:全年全省猪牛羊肉总产量61.1万吨,比上年增长11.7%。
其中,猪肉产量50.7万吨,增长11.5%;牛肉产量4.8万吨,增长14.6%;羊肉产量5.6万吨,增长10.4%。
牛奶产量72.5万吨,增长6.3%。
禽蛋产量75.3万吨,增长22.2%。
水产品产量3.1万吨,增长1.0%。
林业生产:年末全省森林面积221.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4.1%。
全年木材产量5.7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1.9%。
全年完成造林35.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7.5%。
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配套荒山荒地造林面积3.6万公顷。
全年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面积7.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97.5%。
农业机械: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265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5.8%。
机械耕地面积236.8万公顷,机械播种面积199.0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86.1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8.6%、12.7%和15.4%。
全省农机化经营总收入达到87.6亿元,同比增长11.0%。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551.9 亿元,比上年下降0.2%,在二产中所占比重为88.3 %,比上年减少2.9 个百分点。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379.2亿元,比上年增长 2.5%。
图2 2005-200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亿元 %表3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全社会原煤产量6.15亿吨,比上年下降6.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5.94亿吨,比上年增长4.8 %;焦炭产量7649.3万吨,比上年下降5.0 %;钢材2288.4万吨,比上年增长16.1%。
表4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9060.1亿元,比上年下降9.1%。
其中,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57.0亿元,下降11.3%,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83.8亿元、1086.4亿元、1889.1亿元和897.8亿元,分别增长-1.2%、-28.8%、-21.9%和10.9%;新兴产业中,装备制造业和医药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1.2亿元和67.6亿元,分别增长-0.3 %和1.7%。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093.4亿元,比上年下降20.2 %;实现利润428.4亿元,下降25.9%。
表5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指标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428.4 -25.9 规模以上工业292.5 -0.6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3.3 -36.9其中:集体企业250.7 -33.4 股份制企业68.6 29.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43.7 -75.3其中:私营控股企业建筑业:全年全省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69.3亿元,比上年增长28.2%。
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8亿元,增长28.8%;上缴税金51.4亿元,增长17.9%。
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33.5亿元,比上年增长38.5%。
按城乡分,城镇投资4599.9亿元,增长39.5%;农村投资433.6亿元,增长28.8%。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220.2亿元,增长96.6%;第二产业投资2155.1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投资2658.2亿元,增长60.7%。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投资2487.8亿元,增长51.4%;非国有投资2545.7亿元,增长27.8%。
图3 2005-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亿元%图4 2005-2009年国有、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表6 2009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行业投资额比上年增长%4599.9 39.5 总计147.9 120.3 农、林、牧、渔业648.8 36.1 采矿业857.1 8.0 制造业527.3 10.8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1.5 27.4 建筑业754.4 103.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6.4 27.7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76.8 53.8 批发和零售业40.6 66.8 住宿和餐饮业1.9 150.2 金融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5983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62%;新增固定资产2204.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47.9%。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77.3亿元,比上年增长45.5%。
按工程用途分,住宅投资379.5亿元,增长65.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2.6亿元,增长9.2%。
表7 2009年全省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五、能源能源生产:全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5.25亿吨,比上年下降6.0%;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2.67亿吨,下降4.4%。
能源外调:全年全省向省外运输煤炭4.46亿吨,比上年下降16.4%,外运煤炭占原煤产量的比重为72.47%;向省外输送电力641.17亿千瓦小时,增长32.0%,外输电量占发电量的比重为34.22%;向省外运输焦炭5413.1万吨,下降15.7%,外运焦炭占焦炭产量的比重为70.25%。
能源投资:城镇投资中,能源工业投资完成12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
其中煤炭工业投资600亿元,增长29.3%;焦炭工业投资101亿元,下降0.4%;电力工业投资405亿元,增长4.9%。
煤炭资源整合:2009年全省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截至2009年底,全省矿井数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70%的矿井规模达到年产90万吨以上,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
六、国内贸易消费品零售: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9.0亿元,比上年增长19.2%。
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783.5亿元,增长18.9%;县消费品零售额561.3亿元,增长19.8%;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64.2亿元,增长19.7%。
表8 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9.0 19.2 分地域:市1783.5 18.9 县561.3 19.8县以下464.2 19.7 分行业:批发业299.2 16.8 零售业2071.3 19.1住宿和餐饮业362.3 23.3其他76.2 12.7图5 2005-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亿元 %表9 2009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指标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汽车类232.2 58.3 石油及制品类248.4 26.4七、对外经济进出口贸易:全年全省海关进出口总额85.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0.6%。
其中,进口额57.1亿美元,增长11.1%;出口额28.4亿美元,下降69.3%。
表10 2009年海关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 6.9 -45.8 进口额57.1 11.1 其中:一般贸易53.3 41.1 加工贸易 3.6 -71.2 其中:机电产品9.6 14.7 高新技术产品 2.6 -23.5 其中:国有企业39.1 15.9 外商投资企业9.4 -0.1图6 2005-2009年海关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亿美元 %全年出口煤炭159.9万吨,比上年下降62.6%,出口金额19875万美元,下降71.7%;出口焦炭22.7万吨,下降96.6%,出口金额9460万美元,下降97.1%;出口镁及其制品7.3万吨,下降56.2%,出口金额19915万美元,下降70.3 %;出口机电产品11.1亿美元,下降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