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和反思
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
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思想史研究更是对教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进行探讨。
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起始于20世纪初。
在那个时期,中国正经历着传统的封建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
西方的教育思想开始涌入中国,对传统的师生关系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思考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教育模式,其中包括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自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初至中叶,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教育起步的阶段。
此时,师生关系的思想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儒家教育思想也在这个阶段逐渐被淡化。
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中叶至8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开始注重“因材施教”。
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开始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的是一种“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关系模式。
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开始追求“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在师生关系上,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
这种师生关系思想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追求的是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
当前中国师生关系思想的现状是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在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的“教师权威”模式,而是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师生关系也开始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当前社会文化背景下,师生关系开始更加注重平等和尊重,追求的是一种“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
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
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导言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的重要事业。
而师生关系作为教育的核心,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百年来,中国的师生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受到了不同的思想和影响,本文将探讨这一时期内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历史。
第一部分:传统教育思想下的师生关系中国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儒家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领域占主导地位。
在传统教育思想下,师生关系被视为一种尊师重道的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学者,受道弟子之负者也。
师生之间往往存在着严格等级关系,师者有义务传授知识和道德规范,而学生则要以尊敬和服从的态度对待老师。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对师生关系思想的影响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入中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和教育领域。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主张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而互动的。
师生关系不再是仅仅传递知识的关系,而是共同探索和思考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倡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发展自己的能力,不再仅仅依赖于老师的教导。
第三部分:文化大革命对师生关系的冲击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的教育体制和师生关系。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师生关系被完全颠覆,老师被批斗、揭发,学生以革命武斗为主。
这种状况下师生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衡,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该时期的师生关系强调斗争和对立,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使命。
第四部分:改革开放后的师生关系变革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逐渐摆脱文化大革命的阴影,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师生关系也开始得到重视与调整。
尊师重教的思想逐渐恢复,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同时,师生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尊重的观念也开始流行起来。
教育的目标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结论百年来,中国的师生关系经历了从尊师重道到平等互动的演变过程。
传统教育思想对师生关系的塑造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使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开始重新审视和重建师生关系。
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
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一、本文概述《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学前教育课程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和变革。
通过对历史背景的梳理,我们可以理解学前课程如何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相应的变革。
本文还将分析这些变革对中国学前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它们如何塑造当今的学前教育体系。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从学前教育课程的萌芽期开始,逐步过渡到其逐步成熟和多元化的阶段。
在每个阶段,我们都会详细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教育政策、教育理念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学前课程的内容、形式和实施方式。
文章还将关注学前课程变革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以及它们对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贡献。
在总结部分,本文将对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的历程进行反思,探讨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以期为未来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建议。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同时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二、中国学前课程的历史发展中国学前课程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其演变过程深受社会文化、教育理念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
从清末的蒙养院制度开始,学前课程经历了不断的变革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
清末时期,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我国开始尝试建立学前教育机构,蒙养院便是其中的代表。
蒙养院的课程主要注重儿童的德育和智育,强调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和基础知识。
这一时期,学前课程的内容相对简单,但已经开始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
进入民国时期,我国学前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将蒙养院改名为蒙养园,并将其纳入小学教育体系。
此时的学前课程开始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和社会性培养,强调游戏和活动在儿童学习中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前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了学前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
百年教育看今朝——例谈教育事业的兴衰更替和历史变迁
文史进智百年大党初心不变,百年教育风华正茂。
100年来,晋中人民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伴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告别旧制度旧模式的束缚,低谷中崛起、徘徊中探索、改革中奋进,在创新中铸造着时代的辉煌,实现了“从上学难到有学上”“从有学上到免费上”“从免费上到上好学”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改革发展之路,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晋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特征,谱写了百年大党兴办百年教育的世纪华章和世界奇迹。
如今,晋中教育已经成为与晋商文化相映成辉的亮丽品牌,享誉三晋,知名全国。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晋中教育同全国一样,在党的领导下,把创立和发展新民主主义教育摆在重要位置。
经过28年的探索,形成了以工农为基本教育对象,以唤醒工农觉悟和培养其实践斗争能力为基本内容的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
当时,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服务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本刊面向全省教育工作者开展了“百年逐梦,立德树人”主题征文活动。
现特开设专栏,择优刊发征文来稿中的部分作品,工作者对党的百年教育事业的思考与感悟。
百年教育看今朝Thinking ·思考征文作品选登左权县的孩子们﹃人人会唱革命歌,人人会做花戏操﹄———例谈教育事业的兴衰更替和历史变迁68. All Rights Reserved.SHANXI EDUCATION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17年间,晋中教育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以改造旧教育为方向,积极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着力推动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特别是为工农服务、为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晋中教育在“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文教总方针指引下,一手抓普及教育,一手抓扫盲教育,原晋中地区的平定县神峪口小学教师张瑾瑶艰苦办学、发展山区教育的先进经验在全省范围推广,晋中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神峪口式学校和张瑾瑶式老师,曾一度时期为普及地方文化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与反思
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与反思一、本文概述《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与反思》一文旨在深入剖析中国教育史研究领域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其中的高潮阶段,并对这些阶段进行系统的反思。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教育史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其在历史学和教育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随后,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文章详细回顾了中国教育史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进展。
在回顾过程中,文章重点关注了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形成原因、主要特征和影响,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中教育史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文章还对中国教育史研究在方法论、资料收集、理论构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讨论。
通过对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文章旨在揭示教育史研究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在反思部分,文章将对中国教育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发展方向。
这些建议旨在推动中国教育史研究更加全面、深入和系统地发展,为理解中国教育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走向提供更为坚实的学术基础。
二、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教育史研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其中不乏高潮与低谷的交替。
回顾过去百年,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育史研究在中国社会变迁和学术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在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兴起,中国教育史研究开始摆脱传统经史之学的束缚,逐渐走向现代化。
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如胡适、陈独秀等,开始运用西方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对中国古代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批判。
他们的工作不仅为中国教育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教育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期。
在这一时期,教育史学者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国古代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分析。
他们不仅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开始关注教育的内部规律和特点。
对当今教育史学科危机及出路的思考
对当今教育史学科危机及出路的思考作者:朱季康胡金平来源:《现代大学教育》2014年第01期摘要:当今教育史学科隶属于教育学学科体系,目前的教育史学科存在着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危机。
其危机表现是课程危机,但实质是由于其学科的学术危机而引发。
热衷于理论而不善于与实际结合;研究者的实证史学功力与运用明显不足;制度化、模式化、概念化教育研究一家独大,缺少历史学研究的细致与多样;对分析的教育历史学与教育史概念的混淆等。
对实践性的单纯追求不是解决教育史学科危机的根本办法,只有重视作为教育史学科的双重属性之一的历史学属性,解决教育史学科的学术危机,才有可能解决教育史学科的全面危机。
关键词:教育史学科;学术危机;历史学属性;出路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1-0026-06在中国高校学科体制内,教育史学科隶属于教育学学科体系。
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教育史学科的诞生有两个标志:一是学校中有了中国教育史课程;二是有了专业的教育史学术研究。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规定教育史成为中国师范类学校的必修课程,而1901年创刊的《教育世界》杂志的创刊与随之黄绍箕提出设想、柳诒徵撰成的《中国教育史》乃至1914年郭秉文的《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等学术著作的相继问世,标志着教育史作为一门学科建立起来,随之得到了蓬勃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当整个教育学科不断蓬勃发展时,教育史学在教育学科体系中反而呈现出令人担忧的下降趋势,教育史学与其他历史学学术研究水平之间也出现了差距。
”[1]59所谓的教育史危机成为理论与现实中不争的现实。
教育史学科的危机内涵究竟是什么?具备历史学与教育学双重属性的教育史究竟该如何突围与前进?笔者拟一阐己见。
学界普遍认为:教育史的危机在课程上的体现为师范类学校的教育史课程的合并与课时的压缩;在学术上表现为研究范式与成果的相对落后。
实际上,中国教育史学科自成立那天开始,就与危机相伴随,它至今没有建构起独立的学科研究根基,仅依靠课程与教学的强制要求而存在。
中国幼教发展历程回顾与思考
第 二 阶段 , 儿 教 育 在 学 制 中合 理 地 位 的确 立 国共 产 党开辟 革命 根据 地 坚 持 斗 争 , 特 定 的环 境 幼 在 幼 在 及 各种 幼儿 教育 思潮 的出现 , 幼儿 教 育 中 国化 、 对 科 和条 件 下 , 儿教 育得 到 了特别 的关 注 和 发展 , 尝
国幼 儿教 育是 中 国教 育 史 上 重 要 、 彩 的篇 章 。从 的做法也 开 始影响 到 中国 。 精
幼教 观念 到幼教 形 式 , 内涵 变 化 广泛 深 刻 。2 其 O世
蒙 养 院是 中 国最 早 出 现 的学 前 教 育 机 构 , 是 它
纪 中国幼儿 教育 发展 的最 重要 特点 就 是对 西方 幼 儿 与 中国近代新 学 校 体 系 同时 产 生 的 。1 0 年 , 张 93 由 教育设 施及 幼 儿 教 育 思 想从 消 极 引进 到 积 极 会通 、 之洞等 人制 定 的《 奏定学 堂 章程 》也 叫《 卯学 制 》 ( 癸 ) 融合 , 现幼儿 教育 中 国化 、 实 科学 化 的过程 。
回顾 , 尝试 分析 了未 来 中国幼儿教 育建设 和发展 的基 本取 向 。 并 [ 关 键 词] 中国 ; 儿教 育 ;回顾 ;思考 幼 [ 中图分类 号]G4 —9 00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0 —0 4 2 1 ) 50 8 —4 0 28 6 ( 0 10 —0 60
中国建 立 以后至 今是第 三 阶段 。
鉴 日本 的特 点非 常 明显 ,其 中关 于 保 育教 导宗 旨与 “
第 一 阶段 , 方 幼儿 教 育 思 想 的引 进 是 一 项 重 科 目、 养 院 设 备 等 方 面 的 规 定 基 本 上 是 对 日本 西 蒙
中国幼教百年观后感
中国幼教百年观后感近百年来,中国的幼教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走过了一段充满曲折与变革的历程。
作为孩子教育的起点和基石,幼教的质量和成效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曾有幸深入了解中国幼教的历史和现状,这让我对中国幼教的发展轨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中国幼教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回顾百年来的历史,中国的幼儿园从最初简单的托儿所发展到现在的普及化、综合化的幼儿园体系,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
在过去,幼教资源匮乏,许多孩子无法享受到优质的幼教资源,而今天,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多的优质幼儿园得以建立。
这一进步是中国整体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其次,中国幼教的改革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
我曾拜访过一些基层幼儿教育机构,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他们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逐渐引入幼教教学中,如情感教育、素质教育等,使得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更加全面和多元化。
这种改革让我深感中国幼教师生们的辛勤付出和热爱教育的精神。
然而,中国幼教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许多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感到困惑。
一些家庭选择富有资源的私立幼儿园,而一些家庭可能只能将孩子送到条件较为艰苦的公立幼儿园。
这不平等的现象需要得到更好的改善,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良好的幼教资源。
其次,一些家庭缺乏对于幼教的正确认知和重视程度,把重点放在了应试教育上。
这导致了一些孩子过早地接触到繁重的学业负担,幼儿园变成了应试培训班的代名词。
我认为,幼教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和兴趣爱好,而非过分追求成绩。
因此,我认为中国幼教未来的发展应继续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于幼教事业的投入,提高公立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以便更多的家庭能够选择优质的公立幼儿园。
对中国近代医学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上)
学 教育 体 系的建 立 ” 一章 , 从宏 观 上 阐述 了以公
立( 国立 ) 的西 医学 校 、 私 立 的西 医 学 校 和教 会
章, 梳 理 了从 鸦 片 战 争后 晚 清 时期 至 民 国的
医学教 育发 展历 程 , 主要 论述 了 医学教 育机 育 为基 础 而 逐 步 建立 起 来 的 中国 近代 医学 教育体 系 的发展 过 程 。李经
纬 主编 的《 中外 医学 交 流 史 》 “ 近 代 医学 教 育 与
医学 教 育体 制 、 中 医教 育 、 高校医学教育、 根 据
地 医学 教育 等 。 [ 5 ]
1 . 1 . 2 论 文 方 面
人 才 培养 ” 一节 , 从 总体 上 介 绍 了晚 清 、 民 国时
期 国人举 办 的学 校 医学教 育 。 何 小莲《 西 医东
向 深入 。
关键词 : 近代 中国; 医 学教 育 ; 教 会 学校
中 图号 : R - 0 9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3 2 2 2 { 2 0 1 3 ) O 1 —0 0 5 1 — 0 6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及心得体会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一读起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
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
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产生之时,便寻思着构成框架的经、纬与血脉该是什么。
于是,史便成为一条清晰经线存在。
二读法之悟曾计划着,按照以往的看书习惯的话,估计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读完,还会剩下一百多页。
没有想太多,或许就是因着一种喜欢的缘故,便只管看了开来。
没有想到,提前完成阅读任务。
想起曾经和同事开玩笑地说“要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才能看更多自己想看的好书。
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专攻的缘故,这一想法有希望成为可能。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没有如以前一样同时读几本。
而是在看此书很累或没有感觉之时,看一些别的书,这样的阅读体现了主次分明。
以一本书为主要内容之时,睡觉前思考与醒来时在被窝里的闲暇便成为了了消化与思考的时间。
把一本教材当作小说来阅读,虽然这样的阅读过程会丢失好多,不过,在以理解为主要记忆方式的我而言,或许,这便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最好吸收方式。
不为着什么,只为着自己喜欢,只为着想了解自己想知道的。
或许,这样的放松状态下的阅读,因为着专一,而成为一个思考的整体,或许已在大脑中进行了相关的储存。
三在读之思1 换一种眼光看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
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赖、影响与制约。
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历史,可以看以曾经使中国一度兴盛,一度又因为宋朱理学的灭人欲的极端而成为中国的桎梏。
于是,以太平天国的代表的便举着灭孔反儒的旗帜试图把天下大同的理想实现。
在事实的不断证明中,作为封建统治代表思想的儒家思想却又被搬了出来。
两次鸦片战争的外来侵略,使得清末的洋务运动一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文献综述
《中国教育制度的演进》文献综述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着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
在这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的教育制度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向前推进,构成了中国教育制度的演进历史。
中国古代四次教育思想创新都经历了由现实批判到理论反思到提出新的人性论再到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全面创新的过程。
创新首先是对现实的否定,现实批判是思想创新的生命源泉。
现实批判往往出于一种正义感、一种激情,激情不能代替思考。
创新的逻辑起点是理论反思,是对已有理论的重新认识,特别是要发现已有理论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教育所面对的是人,全部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对人的思考之上,人性论是一个教育发展周期整个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石。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创新总是出现在衰乱之世,衰乱之世人心惟危,使得深刻的教育思想往往隐藏于隐喻中,并且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和道德主义的色彩。
要改变总是在乱世中创新的周期性循环,克服理想主义的弊端,就要为自由的创造提供制度的。
关键词:中国教育演进发展引言:中国的教育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的向前推进,从上古时代到夏商周三代时期,我国的教育制度的雏形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动荡和奴隶制度被封建制度的取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呈现出空前的活跃。
随着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焚书坑儒的实行,教育制度的发展则处于低迷的时期。
但是秦朝的覆灭,汉朝的建立,儒家大一统思想地位的确立,封建统治者为了控制人民的思想,将教育的内容限制在儒家的经典中,但是这样教育的形式和相关的教育各个方面就能够得到较快的发展和不断的完善,在以后的历代中国的教育制度日趋完善。
到了近代,清政府由于腐败被列强用武力打开国门,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思想犹如潮水般涌入了我们国家,由于受到西方的办学理念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中国的教育制度借鉴西方的教育制度,建立起了具有现代化一样的教育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经验,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至此,中国教育制度的演进完成。
图书馆学研究三次高潮的历史检视和当代启示
·专题: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图书馆学研究三次高潮的历史检视和当代启示储流杰(中共安庆市委党校 安徽安庆 246052)〔摘 要〕文章对百年来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三次高潮进行了历史检视,对影响图书馆学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理性反思,提出四点有益启示:不忘学科初心方能砥砺前行,理论创新是图强和强图的唯一选择,学术多元化是理论创生的必要条件,汲取前辈精神力量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关键词〕图书馆学研究 历史检视 三次高潮 三代学人 当代启示〔中图法分类号〕G250〔引用本文格式〕储流杰.图书馆学研究三次高潮的历史检视和当代启示[J].图书馆,2018(1):12—22.1 三次高潮的历史检视在西学东渐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诞生于西方的图书馆学传入中国,但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既有阶段性的高潮期,也有因战乱、政治运动导致的阶段性曲折甚至停滞,还有1990年代以来网络信息技术冲击而导致的困境和危机。
一般认为我国图书馆学发展经历了上世纪20—30年代、50—60年代和80—90年代三次高潮[1-4],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不少学者对百年发展历程作了比较全面的历史回顾、学术梳理和理性思考,值得一提的是黄宗忠先生从中外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全视角[5]、霍国庆先生从大陆和台湾图书馆学史的学术总评[3]、李刚先生从学科建制角度[6]、韩继章先生从思想启蒙视角[7]、范并思先生从基础理论体系演绎[8]、王子舟先生从学术主体层面[4]做了学术检视和深度探析。
三次高潮产生了三代图书馆学家群体,为学科建设和学科理论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图书馆学面临困境和危机的当下,回顾百年发展的风雨历程,反思影响和束缚学科理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继承和弘扬先贤学术遗产,对于巩固和深化学术成果,推动学科和理论的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次图书馆学研究高潮的学科贡献是创立了现代图书馆学[9],完成图书馆学学科建制[2],“奠定了图书馆学在人文学科的明显地位”[10],以自己的学术品格和学术地位赢得了学术界的承认[9]。
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与反思
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与反思摘要:中国教育史研究经历了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来的两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奠定了教育史学科的基本体系,第二次研究高潮是恢复性的,促进了教育史学理论的发展。
在第二次研究高潮中,研究者只有提高理论素质,突破历史、教育学科界限,从历史学走向社会学,教育史学科才能真正取得长久发展。
关键词:中国教育史;学科;研究高潮;史学理论从甲骨文对中华民族教育活动的记载开始,中国教育史学便开始漫长的孕育时期。
由于中国教育一直依附于政治,未出现学科专业分化,教育史学一直未能成为一个专门学科。
19世纪后半叶,随着近代西方学科分类方法的传入,尤其是20世纪初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新式学堂中有了专门的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教育学科才呼之而出。
在建立近代教育制度过程中,为满足1904《癸卯学制》中“大学堂、进士馆、师范学堂课程中必需设教育史科”的需要,一大批传统学人,在新史学思潮启迪及日本学者对中国教育史研究热潮的带动下,开始第一次致力于中国教育史的研究。
1901年,史学大师罗振玉、王国维在上海创办中国近代最早的教育杂志——《教育世界》,并陆续发表有关教育史、学术史的论文,开学人研究中国教育史之先河。
1910年湖北学使黄冯箕提出设想、后由两江师范学堂课务柳诒徵著成的《中国教育史》则标志着中国教育史学科在学术界地位的最终确立。
从1904年至今,中国教育史研究已走过了近百年历程。
百年以来人们在对中国教育史不断深入研究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历史研究本身历史、即中国教育史学史的关注。
中国教育史学史发展的近百年可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回顾近百年以来这一学科研究高潮的特点对于今天教育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民国时期教育史研究第一次高潮的出现及特点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第一时期从1904《癸卯学制》颁布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结束。
在这段时间中,中国教育史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启蒙、发展、兴盛到停滞的过程,并形成了教育史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中国教育学百年
中国教育学百年在过去的百年里,中国教育学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变革。
这段历史既包含了许多困难与挑战,也孕育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回顾这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以期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学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中国教育学在百年时间内,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如“五四”新文化运动、建国后的教育改革以及改革开放后的教育崛起等。
本文将围绕这些事件,探讨中国教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胡适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大力倡导西方文化,抨击封建主义思想,强调科学与民主。
这种思潮也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教育学。
人们开始西方教育学理论和实践,提倡面向现实、社会,强调实用主义教育,这也为中国的教育学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对旧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
在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模式,实行“老解放区”教育经验,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然而,这种模式后期也导致了教育过于政治化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学迎来了发展的高峰。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反思以往的教育模式,提倡素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
同时,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也再次进入中国,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在这个阶段,教育公平和普及成为的焦点,各种新的教育实践和理论应运而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等重要举措纷纷出台,推动了中国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回顾百年来的中国教育学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有经验也有教训。
面对未来,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和融合全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以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现代化。
同时,我们也需要当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努力为构建公平、高效、创新的中国教育学做出贡献。
在总结中国教育学百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教育学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吸收和借鉴全球先进经验,也需要扎根于本土文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和实践。
教师历史学家的历史教学心得与反思
教师历史学家的历史教学心得与反思我是一名历史学家兼教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历史教学工作。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我总结出了一些历史教学心得和反思。
首先,历史教学要注重启发式教学。
历史是一门关于过去的学科,而过去的事件和人物往往并不直接与学生的生活相关。
因此,教师需要善于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历史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其次,历史教学要注重多元化教学手段。
历史可以通过课堂讲授、讨论、阅读、实地考察等多种不同方式来传达。
我常常尝试用多媒体资料、历史影视作品等来加强学生的历史感知和理解,也积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历史主题进行研究和分享。
再次,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历史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事实和日期,更重要的是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通过历史的镜头审视现实和未来。
因此,我会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和推理,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最后,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
历史是一门充满人文情怀的学科,它不仅是科学知识,更是一种对于人类生活、命运和情感的关怀。
我常常用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来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怀,引导他们正视历史,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总的来说,历史教学是一门庞大而又丰富的教育工程,需要教师用心去体会和思考。
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将继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让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启发学生的意义。
很多年前,我曾经在大学历史系就读,并且在历史学领域取得了博士学位。
在接受了正规专业的历史学教育后,我一直怀着激情和热情投身于历史教育工作。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兼教师,我坚信历史的重要性,也充分认识到好的历史教学不仅能够传授历史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和深刻理解。
让我认为历史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历史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集,而是我们的生活和世界的缩影。
通过历史教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并理解过去,洞察现在,规划未来。
因此,我一直努力使我的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以便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
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引言:学前教育是指针对3-6岁儿童实施的早期教育,它以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其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百年的历史角度出发,回顾中国学前课程的发展与变革,并针对现阶段的挑战,提出相关思考。
一、学前课程的发展阶段1. 起步阶段(20世纪初)中国的学前教育起步较晚,早期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学前教育主要以传统的家庭教育为主,缺乏系统的课程和教学模式。
2. 初创阶段(20世纪20-30年代)在这个时期,学前教育开始受到国内教育改革的重视。
一些进步教育家开始尝试建立学前教育的课程体系,并引入了一些西方教育理念,如发展幼儿感官教育和动手能力培养等。
3. 发展与推广阶段(20世纪50-80年代)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增加,学前教育开始迅速发展。
在这个阶段,课程内容以生活实践为主,培养儿童的日常生活能力成为重要目标。
此外,政府还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加强了学前教育的规范和管理。
4. 多元化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的学前教育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
学前课程开始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等,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二、学前课程的变革与挑战1. 内容变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学前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变革。
传统的注重个体技能培养的课程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而需要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思维能力等品质。
2. 教学模式变革传统的学前教育注重灌输式教学,忽视儿童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而现代学前课程则注重以儿童为中心,倡导幼儿自主学习和多元发展。
3. 师资队伍不足学前课程发展不仅需要优质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还需要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然而,目前中国学前教育领域仍存在师资不足、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和反思摘要:中国教育史研究经历了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来的两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奠定了教育史学科的基本体系,第二次研究高潮是恢复性的,促进了教育史学理论的发展。
在第二次研究高潮中,研究者只有提高理论素质,突破历史、教育学科界限,从历史学走向社会学,教育史学科才能真正取得长久发展。
关键词:中国教育史;学科;研究高潮;史学理论从甲骨文对中华民族教育活动的记载开始,中国教育史学便开始漫长的孕育时期。
由于中国教育一直依附于政治,未出现学科专业分化,教育史学一直未能成为一个专门学科。
19世纪后半叶,随着近代西方学科分类方法的传入,尤其是20世纪初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新式学堂中有了专门的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教育学科才呼之而出。
在建立近代教育制度过程中,为满足1904《癸卯学制》中“大学堂、进士馆、师范学堂课程中必需设教育史科”的需要,一大批传统学人,在新史学思潮启迪及日本学者对中国教育史研究热潮的带动下,开始第一次致力于中国教育史的研究。
1901年,史学大师罗振玉、王国维在上海创办中国近代最早的教育杂志——《教育世界》,并陆续发表有关教育史、学术史的论文,开学人研究中国教育史之先河。
1910年湖北学使黄冯箕提出设想、后由两江师范学堂课务柳诒徵着成的《中国教育史》则标志着中国教育史学科在学术界地位的最终确立。
从1904年至今,中国教育史研究已走过了近百年历程。
百年以来人们在对中国教育史不断深入研究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历史研究本身历史、即中国教育史学史的关注。
中国教育史学史发展的近百年可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回顾近百年以来这一学科研究高潮的特点对于今天教育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民国时期教育史研究第一次高潮的出现及特点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第一时期从1904《癸卯学制》颁布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结束。
在这段时间中,中国教育史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启蒙、发展、兴盛到停滞的过程,并形成了教育史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五四运动”后,王朝更迭的政治动荡开始折射于中国学术界。
中国教育史研究除继续翻译日本着作外,开始学习美国,出现了以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研革史》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史专着。
民国《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后,上海商务印书局、中华书局竞相出版师范学校教育史课本,教育史研究初次形成热点。
这为1920年到1937年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第一次研究高潮打下了基础。
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被梁启超称之为“全民族人格觉醒的新时期”。
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界全面觉醒、社会革命风起云涌,形成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个思想最为自由的时代”。
得益于时代熏陶,中国教育史学科在这一时期也摆脱了简单模仿日本和欧美教育史研究的模式,开始在学理上走向成熟,其中不少研究成果时隔半个世纪依旧为教育史研究者所重视。
以民国第二次学制改革为契机,研究者迎来了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第一个研究高潮。
这—高潮酝酿于20年代前半期,20年代后半期大量成果开始出现。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记载,仅各类出版着作即达60部以上,其中既有教材亦有专着,既包括通史,也有编年和史料研究;表现在研究方法上,运用西方教育科学和史学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专着均有发表。
总体来看,中国教育史理论的提出、教育史资料的整理、研究领域的开拓都是这—时期的显着特点。
而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学界社会史论战在教育史学界引起的震荡、对中国近代教育70年历史、30年新学制发展的反思无不刺激着研究者敏感的神经,时代感与忧患意识成为了近代教育史研究的另一鲜明特点。
“欲通今则必先知古”,陈宝泉的《中国近代学制制度变迁史》是有感于“切合国情之新教育一时无由而发的”,而陈启天的《中国新教育思潮小史》则认为“一种新教育必有一种新思潮为之先导与后盾,应注意教育变迁,更应注意思潮”。
面对现实,从传统入手探索现实教育发展的出路,这一特点是此前中国教育史研究所没有的。
教育通史究始终是衡量中国教育史研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王凤喈着的《中国教育史大纲》是中国的第一部教育通史着作。
该书自中国教育起源起、止于当代,以教育制度及教育学说为主要研究内容。
由陈青之着、1936年出版的《中国教育史》是一部内容更详尽,体系更宏大,理论色彩更浓厚的中国教育通史着作。
另外,余家菊的《中国教育史要》、周谷城的《中国教育小史》、陈东原的《中国教育史》也为此时之代表作。
中国教育断代史研究的开创标志着教育史研究的深入,30年代后始有着述出版。
在古代教育史方面有毛邦伟着的《中国教育史》、陈东原着的《中国科举时代之教育》。
而陈翊林的《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和为数不少的近代教育专史论文,则使中国近代成为教育史关注的一个热点,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就是舒新城。
出于强烈的时代感,这一时期中国教育史资料的搜集、整理成为教育界的自觉意识,涌现出了积累教育史资料的大量着述,一些教育杂志也经常编辑若干年教育回顾之专刊。
如《申报》编辑的《最近之五十年》、商务印书馆35周年纪念刊《最近三十五年之教育》都把教育史资料的整理放在当前问题的关注上。
从1925年起,舒新城以10年的研究对中国近代60年的新教育进行了反思。
他以“存中国新教育之文献”为目的,从收集整理近代教育史资料入手,写出了《近代中国教育史料汇编》、《中华民国之教育》两书,开创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教育史史料学。
在书中,他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近代留学教育、近代教育思想史都进行了全面探索。
他认为中国选择近代教育是被迫的,是表面上学取西学而内地里排斥的结果,走过的道路不算成功。
他企图通过自己的研究,使人们知道教育与社会组织的深层关系,启发人们注重传统文化并重建中国教育。
专题史研究方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以陈宝泉《中国近代学制制度变迁史》为代表的学制史;(2)以陈启天《中国新新教育思潮小史》为代表的思想史;(3)以教育行政管理史、书院制度、女子教育、科技教育、地方教育史为专题的专门史研究;(4)教育家思想研究等。
此间的教育史面对现实、反思新教育、探索教育出路,不少专着虽显得粗疏,却创下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多个“第一”:第一部近代学制史(陈宝泉),第一部教育行政管理史(薛人仰),第一部女子教育史(程谪凡),第一部书院制度史(盛郎西),其开拓之功难以磨灭。
回顾教育史第一次研究高潮时期的特点,从其发展逻辑过程来看,通史研究到一定程度必然引发专史研究,而独特的社会环境又使这一时期的专史研究带有鲜明时代气息。
此间的学者多为大师级人物,不仅具有厚实的中国传统文史根底,而且深受现代西方特别是美国教育史学理论之熏陶,在研究方法上引入了实证主义及分析批判主义的教育史观。
舒新城、方与严、姜琦、陈东原、盛郎西都明显的打下了这一烙印。
而周予同、杨贤江、陈青之等人则进一步接受了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史观,杨贤江的《教育史ABC》是第一本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史观撰写而成的着作。
从“五四运动”后期到抗战爆发的十余年时间中,广大教育史学者有感于动荡时局而对中国教育史未来发展道路进行思索。
在近20年探索中,他们对中国引进西方近代教育制度60年和新学制30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出现了一大批绚丽多姿、时隔半世纪后至今仍具有灿烂生命力的代表性成果,基本奠定了中国教育史学史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形成了第一代中国教育史学家群体。
这种高潮迭起的研究热情直至抗战爆发才被突然打断中止。
从中国有了教育史学科到1949年共和国建立,中国教育史学科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
在45年时间中,这一学科一度达到辉煌,其中不少研究成果甚至在五十年之后仍显示出理论价值。
正如有的学者指出:“中国教育史学者,以要求改革的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主,始终与近代新教育发展和改革相结合,积极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批判地分析中国封建主义教育,在中国教育史料搜集整理方面做出了成绩,并在史学理论上对诸如教育史学科内容体系、社会功能和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注当前教育问题、有强烈的现实感始终是前45年中国教育史研究的最大特点。
但也应当指出,先后经历了“五四”时期思想大解放和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社会史问题大论战,中国教育史研究虽有所触动,却未能真正介入并在其思想交锋中受到深层次洗礼。
与国内学术大潮若即若离的表现的确影响了中国教育史学科自身的理论建设水平。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使当时中国教育史学者的研究势头突然停止,并在以后战乱中难竟其业。
然而,薪尽火传,中国教育史研究第一次高潮时期培养的一大批青年学生,却在这种环境熏陶下成为20年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教育史研究者。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史研究二次高潮的方兴未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教育史学科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历程。
在建国后到80年代初的30多年中,教育史研究走过了起步、展开、歧路、恢复的四个阶段。
中国教育研究的第二高潮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并一直延续至今。
这次研究高潮是基于二三十年代以来中国教育史研究成果和建国后引入苏联教育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艰辛曲折的回复和重建。
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确立了理论主导地位,各个领域都掀起了一股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唯心史观的思想运动。
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同时,教育界还聘请了苏联专家来华帮助建立新中国的教育理论。
凯洛夫的《教育学》和米丁斯基的《世界教育史》都在教育界产生巨大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从旧中国走出的第一代教育史研究者大多在这一时期接受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洗礼。
从1956年文教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后来“反右扩大化”、“大跃进”的兴起,中国教育史研究在暗流中前进,“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势头进一步进入到中国教育史学研究领域。
1963年,随着教育界对“母爱教育”和凯洛夫《教育学》的批判,中国教育史研究终于失去环境。
官方及苏联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使建国后学术研究一开始就纠缠于阶级属性、政治立场及思想倾向。
“文革”的中后期,在“批林批孔”及“反击右倾翻案风”带动下,建国后近二十年教育史研究领域的种种偏颇观点最后终于积累爆发,从而演化为“文革”中教育史界的种种偏激及荒诞见解。
1976年“文革”结束,中国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随着全国“真理问题的讨论”的展开,在教育基本理论界和历史学界的推动下,中国教育史学界思想进一步开放。
1979年全国性教育理论刊物《教育研究》创刊,1980年12月全国教育史研究会就“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问题进行了讨论,而这则标志着教育史界科学精神的全面复苏。
1979年底,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毛礼锐的《中国古代教育史》、陈景磐的《中国近代教育史》、顾树森的《中国历代教育制度》、孟宪承的《中国古代教育文选》等凝结了中国教育史界前辈学者心血的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