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共59页
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PPT课件
经皮脉氧饱和度(SpO2)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 经皮氧分压( TcPO2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PCO2)
44
45
心血管系统监护
血压监护:新生儿MAP正常值基本同胎龄
46
中枢神经系统监护
1.体检:意识、反应、头围、囟门、瞳孔、肌力、肌 张力(NS核心)、反射。
肤色异常:青紫/发绀 表现异常:呻吟、鼻煽、三凹征
31
呼吸系统监护
表现异常
三凹征:膈肌牵拉及肋间肌收缩 呻吟:呼气时声带关闭以增加PEEP。 鼻煽:减少鼻腔的阻力。 呼吸过慢或节律异常是病情危重的信号
32
呼吸系统监护
心肺监护仪可实时监测心率、呼吸频率和呼 吸暂停的发生。
17
6.惊厥
可能的原因有:窒息后引起的HIE、产伤性颅内出血、 化脑、宫内感染、代谢异常、核黄疸、先天性脑发 育不全等。
18
即刻处理
建立静脉通路,按日龄、窒息补液 最初12小时禁食 若血糖<2.6mmol/l ,给予处理 正发作或前一小时曾发生惊厥,止惊 惊厥伴中心性青紫或呼吸困难,中流量氧
腹胀、反复呕吐、血尿或皮肤明显发黄等情况
25
新生儿出现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危险症状或体征, 都表明病情危重,应给予及时处理
如果条件限制,无法作进一步处理,应立即转往上 级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26
危重新生儿监护内容
新生儿各系统发育未成熟,代偿能力差、病情变化 快,易导致死亡。--------NICU
、高频通气,甚至ECMO。
57
常见新生儿纠纷
与医疗有关的纠纷
开错药 服务态度不好
窒息复苏后多器官功能损害
高危儿识别与管理PPT课件精选全文
2024/9/28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与管理
新生儿科
1
高危新生儿的定义
• 定义: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
这些婴儿中部分出生时已有威胁生命的病症存在,部分则处于潜 在危险状态中,必须要有经验的医师、护士及一定设备条件的婴儿室 或监护中心密切观察及监护,早期识别及时处理高危新生儿是降低围 产儿死亡率及减少存活儿后遗症发生率最有重要的手段。
2024/9/28
16
2024/9/28
谢谢聆听!
17
早产儿
窒息
颅内出血
低体温
呼吸暂停 感染
2024/9/28
出血
NRDS 喂养困难
NEC ROP
18
孕周胎龄关系曲线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四)、新生儿体格检查 ⑴首次检查
生后在分娩室及手术室进行,主要识别任何明显畸形、胎龄评估、 活力、营养状况及从宫内向宫外转变情况。 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命体征参考值:腋下体温36.5-37.3℃,心率100180次/分(清醒)80-160次/分(睡眠),呼吸40-60次/分。
⑵第2次全面检查
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医学PPT课件
3
异常分娩史
胎儿窘迫、手术助产(胎吸或产钳)、出生窒息 选择性剖宫产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4
异常新生儿
早产 HIE、颅内出血 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出血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外科疾病
5
新生儿常见危险症状或体征识别
6
死亡原因:前6位
新生儿窒息与并发症,33.5% 呼吸系统疾病,21.8% 感染,14.2% 严重先天畸形,11.3% 产伤,6.3% 硬肿症,5.8% 以上六类疾病与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93%
3. 体温
发热超过38℃ ,或体温低于35.5℃,经保温1小时 仍未回升。 常表示有严重感染、硬肿症等可能
12
4.精神状态
意识状态正常:新生儿易被唤醒,且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清 醒 嗜睡:容易唤醒,但仅能保持短暂的清醒 意识迟钝:可以唤醒,但醒来迟且不能保持清醒状态 浅昏迷:嗜睡,仅疼痛刺激可引起缩腿反应 昏迷:疼痛刺激也不能引起任何反应
20
即刻处理
无呼吸 ,尤其刺激后无呼吸
呼吸困难(呼吸暂停、三凹征、呻吟)
RR<20次/分或>60次/分
------正压人工呼吸
高流量氧(5L/min)
21
8.呕血和便血、出血
首先应排除母血咽入综合征和口鼻、咽喉出血吞入。 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原因有:新生儿出血症、应急性 溃疡、急性胃肠炎、NEC、严重感染致DIC、血液系 统疾病及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15
6.惊厥
A B C D E
轻微型 强直型 多灶性阵挛型 限局性阵挛型 全身性肌阵挛型
16
6.惊厥
对惊厥记录的注意点 1)惊厥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2)能否自行缓解 3)是否伴有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的改变等
高危儿定义、管理制度
高危儿定义:在胎儿期、分娩期、新生儿期以及幼儿期存在高危因素的小儿,称为高危儿。
胎儿期高危因素:母亲孕早期先兆流产,孕期感染(如TORCH感染、乙型肝炎、HIV感染),孕期接触放射线、有害化学物质或药物,母妊高症,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功能不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离、脐带高危绕颈,遗传因素(染色体病、基因病),其他(如不良环境、孕母贫血、肝肾疾病、吸毒、不良情绪、未进行产前保健)等。
分娩期高危因素:产时窒息、难产、剖宫产、产伤等。
新生儿期高危因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病理性黄疸(黄疸过深、时间过久),严重感染性疾病、寒冷损伤等。
婴幼儿期高危因素:颅内感染、颅外伤、颅内出血、中毒以及缺乏刺激,生活环境不良、缺乏刺激、反复感染等。
高危儿管理常规:高危儿专案管理是指对在胎儿期、新生儿期以及日后发育期(一般指幼儿期)内,存在对生长发育和机体功能有高度危险因素(高危因素)的小儿均应列入专案管理,加强访视、重点治疗、护理,这是降低幼儿死亡率,提高儿童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儿童系统保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危儿范围: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中度以上肥胖症、中度以上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甲状功能低下症、苯丙铜尿症、听力障和精神发育退滞的息儿,均属高危儿范畴二、立案:一经发现高危儿均应及时专册登记,列入专案管理,同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的标识。
根据每个高危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并做好管理和治疗记录。
三、管理方法(一)预约:约定时间来保健门诊诊治。
(二)(二)随访:因患病情或其他原因未按预约时间前来诊治的,要上门进行随访、治疗,并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护理和喂养。
凡属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活动期佝偻病的患儿,每月至少随访一次,其他高危儿视病情而定。
中度以上肥胖症,每季度随访1-3次。
高危生儿的识别和处理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和处理高危儿:指已发生(当时情况并不一定危重)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减少存活儿后遗症的发生率,在于早期识别及时处理高危新生儿。
高危儿虽与婴儿本身的先天缺陷及其所患疾病有关,但很大程度上与高危妊娠对婴儿的威胁,与婴儿出生体重、妊娠周龄、出生体重与妊娠周龄间偏离等有关,这些婴儿中部分出生时已有威胁生命的病症存在,部分则处于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必需要有经验的医师、护士及有一定设备条件的婴儿室或监护中心密切观察及监护,观察、监护时间自生后数天至数周不等,但一般为数天。
一、高危儿范畴(高危儿发生高危病症者约占5%左右)1、妊娠周龄<37周或>42周;2、出生体重<2。
5kg或>4kg者;3、出生体重与妊娠周龄有偏离者(或小于第10百分位或大于第90百分位者);4、出生时Apgar评分1分钟为0-4分需进行复苏者;5、以往有异常妊娠、胎儿畸形、新生儿死亡或血型不合者;6、母亲有妊娠毒血症或其他内科疾病(如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高血压、慢性肾炎等时婴儿有产时窒息及小于胎龄可能,母患糖尿病婴儿有大于胎龄儿可能);7、母于孕早期有出血(胎儿畸形可能);8、母孕期有剧烈呕吐及营养不良时(婴儿有可小于胎龄儿可能);9、母初产年龄>35岁者(婴儿有染色体病可能);10、母年龄<16岁(婴儿常有早产可能);11、长期不孕后怀孕者(胎儿有畸形可能);12、妊娠多于4次或二次妊娠间隔小于6月者或多胎妊娠;13、母有药物嗜好(新生儿会产生撤药综合征),母大量吸烟者(婴儿有小于胎龄儿可能);14有产科并发症需手术产或剖宫产者(新生儿有产伤可能,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剖宫产者婴儿有贫血、窒息可能);15、羊水过多、过少或胎盘、脐带有畸形者(胎儿有畸形可能);16、母有感染、或羊水早破超过24小时者(新生儿有感染可能);17、母于妊娠期内经受意外事故者。
高危儿的识别转诊与管理ppt课件
预防接种
按照免疫计划接种疫苗,降低感染和 疾病的风险。
合理喂养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生长需求,提供适 当的母乳或配方奶,确保营养充足。
早期干预与康复训练
早期筛查
定期进行神经发育筛查, 及早发现发育异常或迟缓, 采取相应措施。
康复训练
针对宝宝的特定问题,如 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 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全面 发展。
详细描述
高危儿的常见病因有多种,其中遗传因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此外,母体疾病、孕期不 良习惯、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等也是导致高危儿出现的重要原因。例如,母体孕期患有 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或者有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都可能增加胎儿的危险因素。
高危儿的症状与表现
总结词
高危儿可能出现的症状与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残疾等,以及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嗜睡 等。
转诊流程
家长或医护人员发现符合转诊标准的新生儿后,应立即联系上级医疗机构,同 时将患儿情况及就诊资料整理齐全,以便上级医疗机构快速了解病情。
转诊的注意事项与要求
注意事项
在转诊过程中,应注意患儿的生 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 通畅,避免过度摇晃和颠簸,确 保患儿安全转运。
要求
转诊时应提供详细的病史、诊断 和治疗方案,以便上级医疗机构 快速了解患儿病情,制定更为精 准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过程中或新生儿早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危险因素的婴儿。这些危险因 素可能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可能导致婴儿的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 下、残疾等。
高危儿的常见病因
总结词
高危儿的常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母体疾病、高危儿的症状与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残疾等。此外,高危儿还可能 出现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嗜睡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宝宝的疾病或发育不良有关。对于出现这些 症状的高危儿,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的治疗和管理,以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
PRT SIX
定期产检: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并进行干预 孕期保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早期筛查: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筛查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并进行干预 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高危儿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定期筛查:对新生儿进行定期 筛查及早发现高危因素。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进行早期 干预包括营养、运动等方面。
分类:高危儿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高危儿需要不同的护理和 治疗措施。
预防:对于高危儿早期发现和干预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早期教育、营养补 充等方式进行预防和改善。
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窒息儿 病理性黄疸儿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或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发育障碍或 生命危险的婴儿。
早产 多胎妊娠
低出生体重 出生窒息
收集信息:了解高危儿的情况包括出生史、家族史、母亲孕期情况等。 观察症状:注意高危儿的症状表现如黄疸、呼吸困难、喂养困难等。 检查体征:进行体格检查评估高危儿的发育情况。 辅助检查:根据需要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如头颅影像学检查、遗传代谢病筛查等。
PRT FOUR
,
汇报人:
CONTENTS
添加目录标题 高危儿概述
高危儿识别
高危儿管理
高危儿护理与 康复
高危儿预防与 控制
PRT ONE
PRT TWO
定义: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或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侵害可能导致发 育障碍或疾病风险的儿童。
特点:高危儿可能存在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行为问题、学习困难等问题需要 特别的关注和护理。
康复治疗:根据高危儿的具体情况采取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康复治疗方法改善其功能 状况。
家庭康复:家长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巩固康复治疗效果。
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课件
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
28
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
29
基本监护
体温:保持适中温度 • 血糖:实验室、快速纸片 • 低血糖: 继发性癫痫、精神运动迟缓
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
16
6.惊厥
对惊厥记录的注意点 1)惊厥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2)能否自行缓解 3)是否伴有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的改变等
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
Hale Waihona Puke 176.惊厥• 可能的原因有:窒息后引起的HIE、产伤性颅内出血、化脑、宫 内感染、代谢异常、核黄疸、先天性脑发育不全等。
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
音调一般不高。 • 病理现象:痒、痛,皮肤褶烂,肠绞痛、头痛、耳痛时的疼痛感。
时间长、躁动不安。
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
8
哭声
• 突然的短促的尖声哭叫(脑性尖叫)、阵发性哭叫伴面色苍白、 持续哭吵且无法安慰、哭声无力或哭不出声,哭声低微或呻吟均 提示病情严重。有以下可能:HIE、颅内出血、化脑、败血症等。
• 输O 型或Rh 阴性血 • 高流量氧(5L/min) • 保暧
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
24
9.其他
• 腹胀、反复呕吐、血尿或皮肤明显发黄等情况
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
25
• 新生儿出现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危险症状或体征,都表明病情危 重,应给予及时处理
• 如果条件限制,无法作进一步处理,应立即转往上级有条件的医 院治疗
肠炎、NEC、严重感染致DIC、血液系统疾病及先天性消化道畸 形。
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
22
即刻处理出血
• 重新结扎脐带 • 维生素k1 1mg im/iv • 查血型、血红蛋白、交叉合血 • 出血的一般处理
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