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春晓》赏析

合集下载

春晓古诗鉴赏 春晓孟浩然古诗赏析

春晓古诗鉴赏 春晓孟浩然古诗赏析

春晓古诗鉴赏春晓孟浩然古诗赏析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充分展示了孟浩然诗歌“清淡”的特色。

但“清淡”未必平淡,整首诗前后起伏,相互冲突,在解读的过程中,无论是表层含义,还是内层深义,可谓众说纷纭。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

“晓”没有疑问,解释为:破晓。

“不觉”,有人理解为“不知不觉”,大脑有意识,但未主动去“觉”;有人理解为“不知道”,大脑无意识。

前面“眠”字点明是在睡觉,那么大脑肯定对“晓”没有意识,所以应当解释为:不知道。

《诗经》云:“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由此可知古人鸡鸣天亮即起,诗人不知道天已破晓,肯定是睡了懒觉,因而大部分人将此句理解为“春天里很适合睡觉”,这显然是有违逻辑的,如果在春天里睡觉很香的话,怎么会听到夜间的风雨呢?王士源称孟浩然“文不按古,匠心独妙,五言诗天下称其尽善”,他肯定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逻辑错误。

正确的逻辑应该是:昨晚的风雨交加之声使诗人没有睡好觉,才使得今晨睡了一个大懒觉。

错误的理解一是割裂了与第三句的联系,二是将“春”字的概念扩大了,这首诗是写特定的一天,“春”字不能指代整个春天,“春眠”不能理解为“春天里的睡眠”。

这一句应当解释为:春天里某一个早晨睡了懒觉,都不知道天已经破晓。

第二句——处处闻啼鸟。

“处处闻”解释为:到处听见。

“啼鸟”有人解释为:“鸟啼之声”。

这里把“啼鸟”换成了“鸟啼”,偷换了概念,理解是错误的。

对比孟浩然的《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两见夏云起,再闻春鸟啼”中的“鸟”与“啼”的位置,《寒夜张明府宅宴》:“醉来方欲卧,不觉晓鸡鸣。

”中“鸡”与“鸣”的位置,可知“啼鸟”的文本结构与“鸟啼”、“鸡鸣”不同,含义当然也不一样。

诗人把“鸟”放在“啼”的后面,意在突出鸟,声音是其次的,“啼”是修饰语,“鸟”才是中心语。

纵览孟浩然同时期有关“啼鸟”的诗歌,例如杜审言的“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

孟浩然《春晓》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孟浩然《春晓》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孟浩然《春晓》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名浩,以字行,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曾隐居鹿门山。

开元十六年(728),至长安应试,落第回乡。

开元十七年至二十年,漫游吴越等地。

二十五年,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不久即辞归养病。

二十八年,友人王昌龄自岭南赦还,相见欢饮,食鲜疾发而卒,年五十二。

两《唐书》有传。

孟浩然可谓一生布衣,过的虽是隐居与漫游生活,但并未忘情仕进。

他和王维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并称“王孟”。

许《彦周诗话》云:“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

”他的诗风格冲淡清幽,但“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卷五引《吟谱》)。

尤工五言诗,谢榛云:“浩然五言古诗近体,清新高妙,不下李、杜。

”(《四溟诗话》卷二)现存诗二百六十余首,有《孟浩然集》传世。

【原文】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 。

夜来风雨声 [2] ,花落知多少?【注释】[1]“春眠”二句:谓春睡中不知天已明,是处处鸟鸣使人惊醒。

[2]夜来:昨夜。

【译文】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解读】春晓,春天的早晨。

诗中所写,乃隐居情事,可推测或是孟浩然四十岁以前隐居襄阳时所作,也可能是开元二十六年(738)辞幕还家到二十八年去世这一段时间内所写。

诗中两用倒装手法,而能自然无痕。

首句写春睡甜酣以至不知天明,紧接着又“处处闻啼鸟”,乃鸟啼惊梦之意,却并无惊破好梦的嫌恶之情,似是不觉中自己醒来,闻鸟鸣而悟天明,实则“闻”在前,“悟”在后。

此处为倒装一也。

第三句“夜来风雨声”,既然有“春眠不觉晓”之甜酣,又何从知夜来风雨,似乎突兀;第四句“花落知多少”,想来定是起床后见花落满地,始悟一夜风雨。

至此,方知首句“不觉晓”之甜酣为真实。

此处为倒装二也。

而此诗又岂仅卖弄精巧之作,赞春眠之酣,惜春归匆匆,幽居自适,忧乐自为。

春晓的古诗赏析

春晓的古诗赏析

春晓的古诗赏析
春晓的古诗赏析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春晓:春天的旱晨。

参考翻译: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

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悠远深沉,韵味无穷。

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传之千古,光彩照人。

《春晓》原文和赏析

《春晓》原文和赏析

《春晓》原文和赏析《春晓》原文和赏析【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声,花落知多少。

【出处】唐·孟浩然《春晓》【译文1】晨鸟鸣啁啾,佳梦惊休。

春睡醒来迟,红日已上枝头,想昨夜,风雨潇潇,有谁知,花落多少?【译文2】春睡正酣不觉已经拂晓,处处都有鸣声啁啾的啼鸟。

听到昨夜的风声雨声,被打伤吹落的花朵不知有多少?【意思1】经过一夜风雨,诗人一醒来就挂念着花的命运。

它描绘了美好而饶有生气的春天早晨的情景,表达了对春芳的珍、关心之情。

此诗极其明白晓畅,而又相当委婉含蓄。

【意思2】春季夜短,不知不觉便睡到了天亮,这时候,室外处处都有鸟儿鸣噪。

昨夜阵阵风雨,不知道究竟打落了多少花朵。

四句诗流露出了一种惜春情绪。

【全诗】《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题解】《春晓》这首诗,语浅意浓,自然而极富韵致。

诗人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从听觉着笔,写鸟啼声、风声、雨声,以屋中耳闻,引读者去屋外那浓浓的春意,构思十分巧妙。

首句破题,渲染出春意醉人的情调;次句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缘由;三句转为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

诗意回环曲折,把一个变化着的春天景色和诗人复杂的感受,表现得细致入微、悠远深厚。

【全鉴赏诗】古诗写春晓者多矣,如孟浩然此诗可谓清妙而别致。

关键在于诗人抓住清早刚刚睡醒的刹那的感受,提供给读者的主要是听觉的形象,春鸟的啼声,和回忆中夜里的风雨声,正如“荷风动香气,竹露滴清响”两句,可谓找准了感觉。

春天的鸟语花香,微风细雨,是大自然的音乐,和大自然对人的一种抚慰,它们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审美境界。

据说有人尝试用带有雨声的枕头,或鸟语啁啾的录音来治疗神经衰弱等由文明带来的病症,实际上也就是让病人在啼鸟声、风雨声中复返自然,放下精神上的负担,得到心理上的解脱。

所以《春晓》一类诗具有永恒的魅力。

但诗中表现的是否就是对社会人生漠不关心的疏淡心情呢?恐未必然,诗中至少含有惜花的意思。

《春晓》古诗原文和赏析

《春晓》古诗原文和赏析

《春晓》古诗原文和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春晓》古诗原文和赏析,欢迎大家参考!【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处】唐·孟浩然《春晓》【意思】昨夜传来阵阵风雨声,不知花儿又飘落了多少。

【鉴赏】《春晓》这首诗是孟浩然的代表作。

他只用二十个字,即深刻鲜明地表达出春日早晨的景色。

昨夜的风声雨声,曾使诗人失眠,他惦记着庭院的花儿不知又凋谢了多少,顿生一片惜春情绪。

人们常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两句诗,来形容大好春光的消逝无踪;有时也用来形容佳人无法承受岁月的无情摧折。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风雨过后落花满地的景色或表达惜春怜花之情。

[例]只见雨后湿湿的草坪和沿街,满地落红,树上的花朵一瓣一瓣地飘落,整个城市铺满了残芳。

独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的时候,觉得很美。

在那花下重读着一样的诗句,却使我疼惜得落下泪来。

(曹蓉《花下心事》)二、用以比喻经过动乱、劫难,事物或人遭受摧残和创伤。

[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夜,这些被劫来的姑娘必将遭匪徒们摧残,而自己被囚于此无法相救,想到这里,他的心都要碎了。

(何畏《塞外的雪》)【全诗】《春晓》[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全鉴赏诗】这是一首春晨即兴之作。

诗人通过对春天风、雨、花、鸟的具体感受,描画出了一幅明媚优美的春晓图,表现了对春光的珍惜,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诗人没有运用奇特的构思,诗中也没有惊人的警句,而是以寻常的口语入诗,用朴素的字词点染,把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写得生趣盎然。

首句“春眠不觉晓”,写春天气候和暖,觉也睡得格外香甜,不知不觉天色已经破晓。

“不觉晓”,既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共同感受,也表现了诗人生活和心境的闲适。

春晓古诗如何赏析

春晓古诗如何赏析

春晓古诗如何赏析鉴赏一首诗歌,能让我们对这首诗歌充分的理解。

那么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来赏析《春晓》这首古诗吧。

春晓古诗如何赏析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解】1、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2、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3、啼鸟:鸟的啼叫声。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释义】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赏析】《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优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

作者以“不知——知;知——不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

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顾,却不知道落英多少。

诗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

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畅晓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关于春天的概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多)步(走)于庭,被发缓形(意喻不受束缚),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阳:因春天阳光温和明媚,令人神往陶醉,故而得名;陈子昂诗"白日每不归,春阳时暮矣"。

就是描写春阳的诗句。

阳春:春天的美称。

唐朝诗人李白诗中就有"阳春召我以烟景"的诗句。

芳春:因春天草木萌动,百草新生,大地草绿如茵,繁花似锦,故而得名。

陆机诗"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

将芳春的特点,写得入景入神。

蠢:古时"春""蠢"同音同意,春来虫动,形声兼会。

青春:因春天草木青青而得名。

杜甫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艳阳:因春季阳光灿烂而得此荣名。

清代华广生辑俗曲集《白雪遣音·艳阳春》有句云:"艳阳天,和风荡荡,杨柳依依"。

孟浩然《春晓》》赏析

孟浩然《春晓》》赏析

孟浩然《春晓》》赏析
孟浩然《春晓》》赏析
导语:《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春天、春光的美好心情。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孟浩然《春晓》》赏析。

欢迎阅读及参考!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赏析
孟浩然的诗主要表达了一种伤春之情,这从末句就可以直接体现出来。

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表现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

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不知不觉的又来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落。

思想着这一年一度的春色,人生的感慨便会油然而起,或淡或浓地萦回心头。

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却韵味无穷,全诗行文如流水,自然平易,内蕴深厚。

【孟浩然《春晓》》赏析】。

《春晓》古诗鉴赏(最新7篇)

《春晓》古诗鉴赏(最新7篇)

《春晓》古诗鉴赏(最新7篇)赏析篇一《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

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

《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孟浩然的《春晓》赏析篇二【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处】唐·孟浩然《春晓》【意思】春夜熟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后,听见处处都有鸟叫。

晓:天亮。

啼鸟:鸟叫。

【鉴赏】诗人在春日里畅然而眠,若不是听到了窗外的声声鸟鸣,根本无法觉察到天已破晓。

诗句描写以听觉为主,加之内心的揣测,春日清晨的明丽与生机跃然纸上。

首句中的一个“眠”字本就显出了几分慵懒,更何况诗人有意无意地完全关闭了感官中最为重要的视觉,而且自始至终,他的双眼似乎从未睁开过。

此时此刻,帘幕仍闭,锦衾尚温,却能闻得窗外鸟声轻啼。

可以想见,诗人该是何等闲适与惬意。

读之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睡醒后听到群鸟争鸣欢叫的情景。

[例]抓好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北京的鸟儿还是会重新增多起来的。

人们多么希望有朝一日醒来,又能重温“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诗境。

(黎先耀《寻鸟启事》)二、前一句用以形容春困难耐或酣睡不醒。

[例]这边几个托腮凝神,那边几个已伏案而睡,正是“春眠不觉晓”呵。

(吕金铃《请推开这扇窗》)【全诗】《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全鉴赏诗】孟浩然有些写景抒情的小诗,风格闲淡清远,含蓄爽丽,耐人玩味。

他的五绝《春晓》就流传极广,也最为脍炙人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孟浩然《春晓》原文、注释及解析

孟浩然《春晓》原文、注释及解析

孟浩然《春晓》原文、注释及解析
〔原文〕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②,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本篇选自《孟浩然集》。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已明亮。

〔解析〕
这是一首广为传诵的五言绝句,也是唐诗中的名篇。

那么,这首用词平易、总共又只有二十个字的小诗到底好在哪里呢?
也许当我们读过无数首笔调华美、用词艳丽的咏春诗作后,再来读这首《春晓》时,首先喜欢的,还是它的平易。

春天是个懒洋洋的季节,你偶尔睡了个懒觉,醒时不觉天早已放明。

这时屋外传来各处的鸟叫,唧唧喳喳,好似催你快起。

而你却还想着昨夜那场不大不小的风雨,惦记着院子里的春花又被吹落了多少。

还有什么比这种生活化而又充满人情味的描写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呢?
但是,要是让一位诗歌评论家来分析这首诗,或许他还会告诉你,这首诗之所以好,还因为它平中有奇。

写春眠而用“不觉”二字来表现天色渐明,不是很有回味吗? 而啼鸟唤起,除了其本身字面的意义外,还孕含着一层呼唤、迎接春天到来的意思。

后两句是用了一种转折的笔法,它写出了一觉醒来之后的主人公由落花而伤春、惜春的心情:那是一种淡淡的忧愁,是一丝不易被人觉察的感伤。

这首诗之所以好,也就在于它用平易而又平静的语句,深刻地描写了人们对于春天的感受和情绪,既不夸张过火,也非淡而无味。

至于诗的平仄运用恰当,读来琅琅上口,那是无须赘言的——只要你开口朗诵一遍就明白了。

幼儿唐诗《春晓》原文译文鉴赏

幼儿唐诗《春晓》原文译文鉴赏

幼儿唐诗《春晓》原文|译文|鉴赏《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

《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幼儿唐诗《春晓》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及注释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注释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赏析《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

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

《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

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

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

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

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

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

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

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全诗翻译赏析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全诗翻译赏析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全诗翻译赏析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1.春晓:春天的早晨。

2.晓:天亮。

3.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4.闻:听。

5.闻啼鸟:听见鸟叫。

译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译文二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背景: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

《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赏析〗《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

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

唐代诗人。

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

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不知不觉的又来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落。

思想着这一年一度的春色,人生的感慨便会油然而起,或淡或浓地萦回心头。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

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

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

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

《春晓》诗词及鉴赏

《春晓》诗词及鉴赏

《春晓》诗词及鉴赏《春晓》诗词及鉴赏1古诗原文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

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

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

译文翻译我家就住在往来长信宫的大道旁,小燕子双双在如烟的花草见穿梭。

出入都是油壁香车,金犊牵挽,室内陈设着流苏宝帐,鸡鸣正叫早。

天气已经回暖,笼中的娇鸟暖还在昏睡,门帘外的落花闲来也不扫。

看到暮春一树衰桃,临池倒影,不禁叹息,人也如桃花般红颜易衰。

注释解释长信:本指长信宫,汉长乐宫殿名。

汉太后入居长乐宫,多居此宫殿。

后亦为太皇太后的代称。

拂:一作“掠”。

草:一作“早”。

油壁车:古人乘坐的一种车子。

因车壁用油涂饰,故名。

晓:一作“暖”。

暖:一作“晓”。

衰桃:花已凋败的桃树。

红:一作“容”。

镜:指池塘的水面如镜。

创作背景此词是作者为闺中女子代言之作,反映其闺情生活。

这在温庭筠诗词中甚为常见。

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

诗文赏析古人好春怨秋愁,这是典型的宫怨(闺怨)诗。

一般的宫怨(闺怨)诗多以凄清秋景作背景,借以烘托失宠宫嫔之寂寞凄凉心境。

此首却以春晓鲜妍明丽的景物作背景,借以反衬宫嫔失宠的命运与惋惜红颜易老的心理,别具匠心。

开头两句写春景。

“家临长信”“乳燕双双”有所暗示。

汉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汉成帝刘骜微服巡行,经过阳阿公主家,见歌女赵飞燕艳丽非常,便召她入宫,极为宠幸。

不久,成帝又将其妹赵合德召入宫中,封赵氏姊妹为婕妤,从此赵氏姐妹贵倾后宫。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宫中的地位,赵飞燕又诬告许皇后、班婕妤有邪媒之道。

许皇后被赵氏姐妹诬陷后,班婕妤见情势危急,便请求去长信宫侍奉皇太后。

这里借用“长信宫”来暗喻班婕妤失宠后自避长信宫的典故,使诗歌表达闺怨之旨突显出来,内中隐含着失意的忧伤。

接着两句写用品、陈设的富贵华美,隐隐透漏出一种慵懒无奈之感。

家宅临近皇居,出入乘油壁香车,金犊牵挽,室内陈流苏宝帐,有春鸡报晓。

不言富贵,而诗中人之豪奢自现。

春晓诗词解释及赏析

春晓诗词解释及赏析

春晓诗词解释及赏析《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该诗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深刻的意境而备受赞誉。

在这首诗中,孟浩然以自然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首先,让我们来解释一下《春晓》这首诗的内容。

诗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清晨,他在床上醒来,却不知道已经是早晨了,四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啼鸣。

夜里刚刚经历了风雨,花儿也已经落了不少。

这些景象都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其次,让我们来赏析一下《春晓》这首诗的意境。

诗中的春天景象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勃发和万物的生机。

春天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季节,而诗人在这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首诗中,诗人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丰富。

这种意境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舒适,也让人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再次,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春晓》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清新淡雅的风格而著称。

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通过春眠与晓、风雨与花落等对比,表现了春天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

诗人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这种艺术特点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经典之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最后,让我们来思考一下《春晓》这首诗的意义。

这首诗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通过欣赏和解读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这首诗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舒适,也让人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总之,《春晓》是一首充满了生命力和希望的诗歌,它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唐·孟浩然《春晓》原文及赏析

唐·孟浩然《春晓》原文及赏析

唐·孟浩然《春晓》原文及赏析唐·孟浩然《春晓》原文及赏析《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孟浩然《春晓》原文及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处】唐·孟浩然《春晓》【意思】春夜熟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后,听见处处都有鸟叫。

晓:天亮。

啼鸟:鸟叫。

【鉴赏】诗人在春日里畅然而眠,若不是听到了窗外的声声鸟鸣,根本无法觉察到天已破晓。

诗句描写以听觉为主,加之内心的揣测,春日清晨的明丽与生机跃然纸上。

首句中的一个“眠”字本就显出了几分慵懒,更何况诗人有意无意地完全关闭了感官中最为重要的视觉,而且自始至终,他的双眼似乎从未睁开过。

此时此刻,帘幕仍闭,锦衾尚温,却能闻得窗外鸟声轻啼。

可以想见,诗人该是何等闲适与惬意。

读之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睡醒后听到群鸟争鸣欢叫的情景。

[例]抓好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北京的鸟儿还是会重新增多起来的。

人们多么希望有朝一日醒来,又能重温“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诗境。

(黎先耀《寻鸟启事》)二、前一句用以形容春困难耐或酣睡不醒。

[例]这边几个托腮凝神,那边几个已伏案而睡,正是“春眠不觉晓”呵。

(吕金铃《请推开这扇窗》)【全诗】《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全鉴赏诗】孟浩然有些写景抒情的小诗,风格闲淡清远,含蓄爽丽,耐人玩味。

他的五绝《春晓》就流传极广,也最为脍炙人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春眠不觉晓”是说,人们已经习惯了冬季的生活,对春天的到来,一时还不大适应,所以多为春气所困,酣眠而忘晓。

这是人们几乎都有的但未能以诗的语言道及的经历和感受,一经诗人道出,即能心领神会,感到异常亲切自然。

这是一层意思。

再者,由于夜间风雨,诗人担心春花被摧残、打落,或者为这场“随风潜入夜” 的“好雨” 的降临而欣喜,一直未能安枕,直到雨止天晴才朦胧入睡,所以酣眠而不知晓。

《春晓》原文及赏析

《春晓》原文及赏析

《春晓》原文及赏析各位朋友,今天咱们一起来瞅瞅孟浩然这首特别有名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啊,简直就是一幅生动的春天早晨的画卷。

先来说说“春眠不觉晓”这一句。

哎呀,春天里睡觉可真是太舒服啦,暖洋洋的,不知不觉就睡过了头。

我就想起有一年春天,我去乡下踏青,住在一个农户家里。

那晚上,窗户开着,微风轻轻吹进来,带着花香和泥土的气息,我躺在床上,感觉特别放松,一下子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第二天早上,要不是公鸡打鸣,我估计还在睡呢!这不就跟诗里说的一样嘛,春眠就是让人不知不觉就睡过头。

“处处闻啼鸟”呢,想想看,早上迷迷糊糊醒来,就听到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叫,那声音清脆又欢快,好像在说:“春天来啦,快起来玩耍!”我记得有一次在公园里,也是春天,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花朵争奇斗艳。

我坐在长椅上,闭上眼睛,仔细听着鸟儿的叫声。

有的声音高,有的声音低,有的急促,有的悠扬,真像是一场大自然的音乐会。

“夜来风雨声”,诗人在睡梦中听到了夜里的风雨声。

这让我想起有一回,晚上下了一场春雨,雨滴噼里啪啦地打在窗户上。

我躺在床上,听着那雨声,心里还在想,明天早上的花会不会被打落不少呢。

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诗人在想经过昨夜的风雨,不知道有多少花儿被吹落了。

这一句特别有意思,有一种淡淡的惋惜在里面。

就像我有一次去果园,前一天还看到满树的桃花开得特别灿烂,结果夜里下了一场雨,第二天再去,地上落了好多花瓣,看着真让人心疼。

整首诗语言特别简单,但是却把春天早晨那种慵懒、惬意、又有点小遗憾的感觉写得特别到位。

孟浩然没有用什么华丽的词藻,就是平平常常的几句话,却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变化。

它就像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虽然色彩不浓烈,但是韵味无穷。

读这首诗,就好像我们自己也在那个春天的早晨,睡眼惺忪地听着鸟儿叫,想着昨晚的风雨和那些飘落的花儿。

所以啊,《春晓》这首诗能流传这么久,真的是有它的魅力所在。

春晓古诗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春晓古诗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春晓古诗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注释1、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闻:听见。

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3、夜来:昨夜。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知:不知,表示推想。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他以清淡秀丽的诗句,着意描绘自己熟悉的田园和山水,自然明快,给唐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

李白、杜甫等人对他毫不吝惜美誉之辞,李白称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杜甫赞其“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

孟浩然的山水诗往往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

如“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彭蠡湖中望庐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等等。

但他更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不过是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各种感觉写得细腻入微,诗意盎然。

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以五言擅长的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正是这样的一首诗。

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任何奇绝的手法,只是淡淡地说来、静静地描述,从全诗的字句无须注释就可见诗句是何等的平易与质朴,却最能体现孟浩然诗“其淡如水,其味弥长”的艺术特色,也最为历代人们津津乐道而至今盛传天下。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喜爱它、赞美它,从初读似乎的平淡无奇,越读越觉得诗中别有天地,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诗人描写的是春天。

春天万物萌生,百花齐放,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

描写春天的诗不计其数,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等。

孟浩然古诗《春晓》原文赏析

孟浩然古诗《春晓》原文赏析

孟浩然古诗《春晓》原文赏析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注释】①春晓:春天的清晨。

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译文】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

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赏析一: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

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

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

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赏析二:《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

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古诗《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1《春晓》原文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解释1、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闻:听见。

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3、夜来:昨夜。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知:不知,表示推想。

《春晓》翻译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春晓》赏析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他以清淡秀丽的诗句,着意描绘自己熟悉的田园和山水,自然明快,给唐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

李白、杜甫等人对他毫不吝惜美誉之辞,李白称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杜甫赞其“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

孟浩然的山水诗往往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

如“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彭蠡湖中望庐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等等。

但他更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不过是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各种感觉写得细腻入微,诗意盎然。

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以五言擅长的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正是这样的一首诗。

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任何奇绝的`手法,只是淡淡地说来、静静地描述,从全诗的字句无须解释就可见诗句是何等的平易与质朴,却最能体现孟浩然诗“其淡如水,其味弥长”的艺术特色,也最为历代人们津津乐道而至今盛传天下。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喜爱它、赞美它,从初读似乎的平淡无奇,越读越觉得诗中别有天地,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诗人描写的是春天。

春天万物萌生,百花齐放,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

描写春天的诗不计其数,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等。

孟浩然《春晓》的意思及赏析

孟浩然《春晓》的意思及赏析

孟浩然《春晓》的意思及赏析孟浩然《春晓》的意思及赏析春晓①孟浩然春眠不觉②晓,处处闻啼鸟③。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

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一声。

闻,听到;啼,鸣叫。

春夜适合酣眠,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醒来听见窗外一片愉快的鸟叫。

昨晚似乎有一一夜的风雨,料想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了缤纷的落花吧。

【凋零之美】春宵梦酣,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了。

这时诗人的心中所想的,不是春游之乐,也不是春景之盛,而是在暗自揣测:昨天夜里的那场风雨,应该打落了不少花一瓣吧。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联系诗的前两句,可以想见夜里的那一阵风雨不是急风暴雨,当是轻风细雨,才能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

但是它毕竟带走春一光,诗人的一句疑问,隐含一着他对春一光流逝的淡淡哀愁和惋惜。

【赏析】“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是值得反复朗诵的作品。

它看起来朴实无华,但品起来却是别有意趣。

用坦承直白的语言,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所起到的效果反而比一精一心雕琢更经得起玩味。

如果你曾为了写一篇一鸣惊人的文章而绞尽脑汁,不如学一学孟浩然的朴实自然吧。

【启示】我们常常想着在一件事情上出新出奇,以赢得别人的肯定。

如果能有创新和突破固然很好,但做事情最需要的其实就是一颗真诚的心。

只要表达了自己的真实心意,不论用怎样的方式都是不错的。

就像孟浩然的平淡闲适,不用刻意地修辞和装饰,也能打动人心。

我们与亲友相处、学一习一生活,最需要的不是多么了不起的天才,而需要真诚的心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浩然《春晓》赏析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1],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晓:天刚亮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中并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奇特的技法,刚开始读会觉得平淡无奇,但是反复去读就会体会到其中的韵味。

整首诗如行云流水一般,质朴自然,而又妙藏其中,意味深远,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

虽然是描写春天的早晨,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去描绘眼前的春景,而是记下了自己早上一觉醒来时的感受和联想。

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春光的怜爱都得到了深深的体现。

前两句中作者写自己一觉睡到天
亮了还不知,只听到外面到处是鸟儿在欢快地鸣叫。

第三、第四句是作者的联想:昨夜我朦朦胧胧听到一阵风雨声,不知道庭中的花被摇落了多少?这两句与前两句衔接得很好,被鸟儿唤醒之后想起了昨夜的风雨,因而又想到了庭院中的花。

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更是隐含着作者对春光逝去的留恋和淡淡哀愁。

除了朗朗上口、意味深长以外,贴近生活、情景交融也是人们对这首诗格外喜爱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