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柯立芝繁荣”到空前危机
美国大事年表
美国大事年表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美国大事年表一、独立战争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6年潘恩《常识》发表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美国独立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大陆会议通过《邦联条例》1781年美国打败英国殖民军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建立邦联制国家1786年美国发生“谢司起义”1787年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麦迪逊)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它是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总统,第一届国会选举产生,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
1791年宪法的前十条修正案——“权利法案”生效1799年华盛顿去世19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1807年富尔敦发明蒸汽轮船1825年欧文建立“新和谐公社”1828年民主党正式组成1837年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1853年“黑船事件”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1854年共和党成立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驴)和共和党(象)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1856-1860年美国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天津条约》1860年共和党开始执政1861年林肯为总统二、美国内战1861-1865年美国内战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1879年碳丝灯泡(爱迪生)三、殖民战争1898年美西战争,美国获胜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9世纪末美国出现爵士乐,并在一战后受到空前欢迎1900-1901年美国参与八国联军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升入天空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导演《一个国家的诞生》1914-1919美国与日本加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四、一战1917-1918年美国参加一战1919-1922年美国参加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1924-1929美国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史称“柯立芝繁荣”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有声电影1929-1933年美国进入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新政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
[1933,年经济危机简要分析]1929
1929 - 1933 年经济危机简要分析一、1929 - 1933 年经济危机的背景说到1929 - 1933 年经济危机的背景,就不得不提到柯立芝繁荣。
柯立芝繁荣是1929 - 1933 年经济危机的前奏,也被认为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柯立芝繁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 19231929 年) ,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然而柯立芝繁荣在表现出空前繁荣景象的同时,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首先,柯立芝繁荣是少数人的繁荣,这一时期的财富分配是严重不均衡的。
1920 年因瘦经济危机影响,国民收入下降到578. 84 亿美元,但到1929 年国民收入总值上升到828. 1 亿美元。
然而迅速上升的财富只是在少数人手中,占人口1%的最大资本家占有财富达59%,占人口总数12%的小资本家占有财富达33% 。
这样我们不难算出,在这1%和12%之外87%的普通人,知占有可怜的8%的财富,差距竟然有倍之多。
财富占有多少的巨大差异,反映出的是当时美国社会财富分配严重的不公平。
大量的财富虽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是这一小步分人的购买力是有限的,庞大的财产不可能都用来消费,然而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虽然看上去是庞大的消费群体,但由于财富有限,也不能使他们的购买里的到百分之百的发挥,这样一来,繁荣的景象无法带来更加繁荣的消费刺激,反而导致国内市场的萎缩。
其次,财富分配不公平现象的存在,必然导致社会矛盾的产生,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
这一时期,疯狂的经融投机也为灾难埋下了伏笔。
投机是由于预期某种东西将来会涨价而以低价买入,而投机过程中没有实质性的财富增加,只是预期本身而已。
这一时期完美的繁荣景象,使人们对投机充满信心和乐观的估计,于是更加不顾后果的进行。
美国经济学家福克纳说: 投机增长,特别是股票投机的增长,从来不是所谓景气时代的特征。
这在20 年代并不例外。
美国的金融危机与金融改革
美国的金融危机与金融改革摘要: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然而,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带来了各种风险。
纵观世界金融发展史,它既是一部危机史,也是一部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史。
本文以美国为例,主要探讨美国1907年、1929-1933年、2008年这三场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及其之后金融改革,并总结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趋势,以便更好地把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向,给我国的金融改革提供相关的经验教训和启示借鉴。
关键词:美国、金融危机、金融改革一、1907年美国金融危机1907年的金融危机是美国在国民银行时期(1864-1913年)经历的最后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它在美国金融史上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正是这场危机直接促成了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
<1>发生原因:1.休克前的经济繁荣与缺乏监管的信托机构:20世纪初的美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迅速上升时期,经济的大繁荣让企业对资本的需求如饥似渴,也促使美国机构与个人投资者过度举债。
这一时期,很多个人企业转变为股份公司,发行掺水股票,从中谋取暴利。
大量欧洲资本通过提供短期信贷来资助创业投机。
信托公司享有许多商业银行不能经营的投资业务却极其缺乏政府监管,导致信托公司可以没有限制地过度吸纳社会资金,投资于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和股市。
1906年,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信托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
2.金融机构第一个倒下:1907年10月中旬,美国第大三信托公司尼克伯克信托投资公司(Knickerbocker Trust)对联合铜业公司(United Copper)收购计划失败。
市场传言尼克伯克信托投资公司即将破产,第二天这家信托公司遭到“挤兑”。
尼克伯克与现在的雷曼兄弟一样,成为倒下的多米诺第一张骨牌。
3.银行“惜贷”利率冲天:尼克伯克倒闭后,银行对于信托业产生强烈不信任感,银行要求信托公司立即还贷,收到两面催款的信托公司只好向股票市场借钱,借款利息一下冲到150%的天价。
1929到1933经济危机
②时间特别长:从1929-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③破坏性特别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了2\3;
④遭受灾难的人数特别多:全世界失业人数高达3000万人以上。
5深刻影响国际关系
编辑本段对美国的影响
①金融、货币和信用危机;②工农业生产遭到巨大损失倒退;③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急剧下降;④国民收入减少,贫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⑤美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
效果和影响:
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大胆借鉴社会主义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罗斯福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各行业企业指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
1929到1933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它表现为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信用关系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和瘫痪。1825年,经济危机第一次在英国爆发一后,每隔 8~10年重演一次。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空前的大危机。
②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强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的争夺,各国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
参考资料
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暂的经济繁荣(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是一种虚假繁荣)。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 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致残。1928年任纽约州长。 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执政后,以“新政”对付 经济危机,颇有成效,故获得1936年、1940年、 1944年大选连任。
身残志坚
乐观而充满信心
“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 国人民实行新政” --1932年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竞选词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的泛滥
从材料看出,繁荣背后潜伏着怎样的危机?
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一)爆发原因
①根本原因: ②具体原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供需矛盾,生产相对过剩
表现: 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活动过度; 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
③ 直接原因:
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
相对稳定 时期
经济危机前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
“世界最高水准的生活” 20年代美国街头的宣传画 “美国方式,独一无二!”
汽车长龙
电气业
建筑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 速的发展。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 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 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 约。当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
Franklin•Roosevelt
• 富兰克林· 罗斯福(1882—1945) D· 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 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 最受民众期望和受爱戴的总统, 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总 统的人,从1933年3月起,直到 1945年4月去世时为止,任职长 达12年。 罗斯福出生于纽约。父亲是 一个百万富翁。罗斯福曾就读于 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新运用。” 1、材料中“任何彻底革命计划指什么?” ——罗斯福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年代的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用这种方法来刺激 消费市场。 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至 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 拉机已经用坏,还没付清赊购的钱。 有的家具店对年轻的新婚夫妇说:“分期付款,你负 责打扮姑娘,我们来布置新房。” 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 责料理后事。”
由资本主义 11、第11次经济危机(1890-1893年) 基本矛盾 12、第12次经济危机(1900-1903年) 决定 13、1929—1939年经济危机
14、„„ „„ „„ „„
10、第10次经济危机(1873—1879年)
生产的社会化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市场狭小
生产迅速发展 工人购买力低
银行贷款和分期付款,造成虚假繁荣, 企业盲目扩大生产,加剧了产销矛盾。
股市是:
●公司发行股票的目的是? 募集资金 ●购买股票的动机有哪两类? 投资性 投机性 ●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 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
晴 雨 表
股票投机
20世纪20年代初,股票 投机成风。人们不但把自己 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 行贷款购买股票,造成这一 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 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 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 20倍的价格卖出。每天,大 批市民挤在交易所内,观看 着行情显示屏。人们问得最 多的一句话是:“今天又涨 了多少?”
1、 1788年经济危机
2、 1793年经济危机
3、 1797年经济危机
4、 1810年—1814年经济危机
5、 1816年第5次经济危机 6、 1819—1822年经济危机 7、 1825年经济危机
世界上的历次经济危机
1929-1933经济危机
1.内容
“新政”的主要内容有: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贬值美元,刺激出口;恢复 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农业 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兴办公共工程(如田纳西水利工 程),减少失业(以工代赈),扩大消费需求;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回收 大企业、银行:《全国工业复兴法》(National Industrial Recovey Act)是整个 新政的核心和基础。该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 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 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设最低工资和最高工资。.
疯狂的股票投机终于引发一场经济大灾难。1929年10月24日, 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地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 股票,整个交易所大厅里回荡着绝望的叫喊声。这一天成为可 怕的“黑色星期四”(Black Thursday),并触发了美国经济 危机。
2.“大萧条”时期
而“黑色星期四”仅仅只是灾难的开始。29日,交易所股价再度狂跌。一 天之内1600多万股票被抛售,50种主要股票的平均价格下跌了近40%。一 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全面的金融危机接踵而至:大批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 品价格下跌,很多人濒临破产。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美国历 史上的“大萧条”时期到来。
政府加强对 经济的干预
2.好处
“新政”是在维护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是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局部调整。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 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 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柯立芝繁荣是虚假繁荣吗?
柯立芝繁荣是虚假繁荣吗?作者:蒋薇薇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4年第09期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叙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前美国经济状况时用“虚假‘繁荣’的幻灭”来表述。
这里所说的“繁荣”显然是指1923—1929年美国柯立芝任总统期间出现的经济繁荣景象,即历史上的“柯立芝繁荣”。
那么,柯立芝繁荣果真是“虚假繁荣”吗?恐怕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卡尔文·柯立芝,美国共和党人,律师出身。
1920年作为哈定的竞选伙伴,当选美国第29届副总统,1923年,哈定总统死在任上,按美国宪法,柯立芝以副总统身份继任为总统。
1924年,他大选成功连任,成为美国第30任总统。
柯立芝的治国理念与他的前任威尔逊、哈定一脉相承,都主张“小政府、大市场”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奉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者,在战争中大发横财,由战前的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黄金储备占全世界的近60%,纽约成为与英国伦敦并列的世界金融中心。
在哈定任总统期间,美国经济经历1920年中到1921年底的短暂萧条后,逐渐复苏并渐趋繁荣。
柯立芝担任总统的那几年,美国经济继续着这种发展势头,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高速发展。
1919到1929年,工业产值增长近一倍,占资本主义世界的48.5%。
国民收入从650.9亿美元增加到828.1亿美元。
增长最快的是汽车工业、电气工业、建筑业、钢铁工业四大支柱产业。
全美汽车产量从1919年的187.6万辆增加到1929年的560万辆,平均每5人拥有1辆汽车。
美国生产的汽车总量占西方国家的81.7%。
家用电器逐渐进入家庭。
建筑业的产值从1919年的120亿美元增长到1928年的175亿美元。
钢铁产量从1919年的3500万吨增加到1929年的5700万吨。
失业率长期保持在低水平,除1924年和1926年这两年外,其余年份均在3%和4%之间。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表现: 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汽车工业,电器业
和建筑业发展,商品丰富,物资充足
繁 荣 时 期 的 汽 车 长 龙
思考:为什么说在“柯立芝繁荣”表象背后隐藏着 严重的危机?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②国民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购买力; ③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烘托出市场 的虚假繁荣; ④资本家为追求眼前利润而盲目扩大再生产, 更加剧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1929-1933年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背景:柯立芝繁荣 (1)原因:
①物质基础:在一战中大发横财 ②技术基础:技术革命 ③市场:战后和平环境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④资金:分期付款的推动及股票投机的刺激 ⑤政策:自由放任政危机首先表现为 ( ) A.金融危机 B.通货膨胀 C.产品过剩 D.市场萧条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 B.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C.资本主义生产和市场的矛盾 D.无限制的股票投机
A
股市: 晴 雨 表
1929年 8月
1929年 10月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1929年10月24日, 纽约股票交易所 上市的各种股票 狂跌,共下降450 亿美元左右,这 一天被称为“黑色 星期四”。 - Black Thursday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1929-1933年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3、胡佛的反危机结果
——危机加剧,政策失败。
人们把纸板和粗麻布搭起来的棚户叫"胡佛村";失业 者手里提的盛破烂的口袋叫"胡佛袋";乡村平民把汽车 前部锯掉,套上骨瘦如柴的骡子,叫"胡佛车";在公园长凳 上过夜的人用以裹身取暖的旧破纸,叫"胡佛毯",用以充 饥的长耳野兔叫"胡佛猪",胡佛的声望一落千丈,被人 们称为“饥饿总统”。
一战后经济的繁荣与大危机的到来
一战后经济的繁荣与大危机的到来一、柯立芝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1923—1929年),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一)繁荣的表现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过1920年中至1921年末短期经济萧条后,经济开始复苏,并逐渐趋于繁荣,其时间从1923年直到1929年,每年生产率增长进4%。
这一时期,美国工业生产增长近一倍。
国民总收入由1919年的650.9亿美元增至1929年的828.1亿美元。
人均收入从1919年的620美元增至1929年的681亿美元。
美国这次经济繁荣的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的膨胀,特别是汽车、电气工业、建筑业和钢铁工业生产的高涨。
(二)柯立芝繁荣的原因:1.无为而治的政府(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完美的。
(2)自身具有调节能力不需要人为干预。
(3)鼓吹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
柯立芝认为无为而治的政府才是好政府,反对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干预。
2.一战大发战争财(1)战争期间对英法贷款,进行商品输出。
战争初期美国没有参战,大量的生产军工出口英法,对英法贷款战后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2)储备黄金,控制国际金融。
战争结束后到1924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占世界储备的1/2,在世界金融市场占据霸主的地位,成为世界金融的中心。
3.技术革命(1)更新陈旧设备,掀起热潮。
战争初期,忙于生产重工和军工产品,参战后又忙于战争,无暇顾及陈旧设备的更新,战争结束后,随着新技术的突破,美国掀起了更新设备的热潮。
汽车工业、电气工业、钢铁工业和建筑业大发展。
(2)工业生产合理化运动A.泰罗制①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率。
②制定工作定额。
③选择最好的工人。
④实施标准化管理。
⑤实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
⑥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
⑦主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⑧实行职能工长制。
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B.福特制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形成的流水线作业及其相应的工作组织,通过大规模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标准化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五四制 世界历史第二册)
材料 研读
材料: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 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 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 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 急状态一样。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罗斯福认为,要使美国走出经济大危机,就要 先解决美国人民的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对经 济的干预,推行“以工代赈”。
局限性: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无法避免新的危机。 启示:根据国情制定恰当的政策,将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结合。关注民生
夯实基础
1.罗斯福在给国会的年度国情咨文中说:联邦政府必须停止这种救济。我不
希望我们的人民再进一步减少活力?…我们不仅要让那些失业者摆脱贫因,肉
体上得以生存,更要让他们保持自尊、自立、勇气和决心。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华尔街崩溃时在纽约证券 交易所对面聚集的群众
美国银行不开门
时代广场买面包的长队
失业工人
求职者
美国人排队领取救济金
遮遮掩掩等待救济的人们
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 (1929—1933)
现在,我们美国人距最终战胜贫困是 如此之近,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在这方 面都无法与我们相比。……如果我当选, 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 一辆汽车。
②为转嫁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③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
我坚信市场 的自我调节 能力,自由
放任好!
胡佛 罗斯福 1575万票—2280万票
我要实行新 政,政府应 全面而积极 干预经济!
漫画《胡佛失意— —罗斯福得意 》
02
二、罗斯福新政
富兰克林·罗斯福
○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 (1933、影响: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1、爆发背景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暂的经济繁荣(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是一种虚假繁荣)。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20世纪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兴起投机狂潮,“谁想发财,就买股票”成为一句口头禅,人们像着了魔似地买股票,梦想着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
2、爆发原因●根本原因: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之所以空前严重,根本原因是经过工业革命后,以生产力为中心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生产关系等方面没有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得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极度扩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指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化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以及生产能力无限扩大的趋势和购买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这些矛盾使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定期发生经济危机。
●具体来看,首先,工业革命后,大量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但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生产力发展创造出来的巨大财富绝大部分流入到垄断资本手中,工人收入的增加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增长,贫富差距更加悬殊,结果,生产能力无限扩大的趋势和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更加突出。
同时,垄断组织的产生和管理革命加强了企业内部生产组织的程度,但是企业内部组织性越强,企业规模越大,也就越加重了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出现了相对稳定时期,许多工业革命的成果在这一时期得到普及,带动了经济的繁荣。
在经济发展的背后,孕育着更大的经济危机,各国没有意识到隐藏的矛盾,沉浸在表面的繁荣中。
●其次,工业革命以来,流行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是自由放任。
这种理论和政策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愿望,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是最完美的,即使发生经济危机也可以自行恢复,政府不必插手经济,以便资本家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
其实,工业革命后,经济规模急剧扩大,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初期,经济危机的破坏力也不可同日而语,传统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思维导图_免费思维导图分享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1区别点人口结构不同人口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也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大萧条期间的人口年龄较轻,中等收入者比重偏低,受教育程度也不高。
而本次危机发生的时候,人口的年龄已大大提升,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进入老龄化社会[注释],中等收入者比重上升,受教育程度提高,福利化制度和人口年龄因素造成劳动力的市场适应性减弱,人们更乐于维持现状而不是变革技术条件不同大萧条发生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之后,而本次危机发生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在两次技术革命之后,人类技术进步的程度大大提高。
特别是在军事领域,核武器的发展使得主要国家具有相互制衡的能力,鲜有国家寄希望于通过世界战争解决国家利益的争端。
相反,核力量造成的“恐怖平衡”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同时,本次金融危机是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达条件下产生的,这会加重风险的扩散和共振,使这次危机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且市场同步波动更明显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发生了进化大萧条后,资本主义国家吸收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保障制度在发达国家普遍建立,宏观经济管理制度从无到有而且日趋完善,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了稳定器和刹车系统。
另外,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基于对上次大萧条的认识,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都对经济进行了快速的直接干预,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了经济自由落体的状态。
因此,本次危机对经济和社会的短期损害还没有达到上次大萧条的程度全球化的程度不同在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框架下,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大大提高[注释]。
目前全球的货币制度以纸币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替代了传统的金本位制度,资本市场开放的程度大大提高,跨境投资现象比较普遍[注释],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使得单个国家的利益和其他国家的利益更加交融。
虽然会有保护主义的思潮和损人不利己的种种行为出现,但是这些做法将损害本国政府、企业和居民利益,因此将是短命的新兴国家崛起和全球经济格局不同上次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欠发达国家受到严重的外部震荡,但只有消极接受的无奈,没有力量拉动全球经济回升。
1929美国经济大萧条
1929美国经济大萧条大背景19世纪中期以来,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不断发展,美国二十年代经济处于虚假繁荣中,证券股票市场过度膨胀,社会矛盾十分尖锐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逐步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其原因应包括:国内的技术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推动;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在经济繁荣的背后,美国长期盲目投资,经济比例失调,农业不景气,失业人员增加。
日益膨胀的供应量大大超过国内外的支付能力,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到2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出现危机、萧条,1929年~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②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金融市场不稳定③直接原因:纽约股票市场崩溃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误:第一,美联储实行高利率,抑制了投资。
第二,美联储没有采取措施制止银行破产,使货币供应量减少。
假如美联储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如通过买进大量债券,或积极鼓励各成员银行通过贴现进行借贷,必可以大大加强银行系统的清偿能力,各个银行也就可以使用源源不断的流动资金去满足储户的挤兑要求,从而有效地遏制金融危机的蔓延。
然而,面对金融危机,美联储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实质上是“大撒手的货币政策”,相当于没有货币政策,任凭银行倒闭和引起恐慌。
美联储之所以没有起到“消防队”的作用,部分原因是它对初始的金融危机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它认为把那些业务状况虚弱的银行淘汰掉是一件好事,而低估了这样做会引起的连锁反应。
根本原因是美联储对它的货币政策的估计是错误的,它自认为它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是宽松的。
第三,美联储在美国1931年宣布放弃金本位制之后,把贴现率从1.5%提到3.5%,收紧了对银行的放款,进一步削弱了银行的清偿能力。
其实,当时美国有足够的黄金来支持比现有数量大得多的货币及金融资产,主要问题不是阻止黄金外流,而是想办法保障银行的清偿能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优质教案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表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学难点: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对其的评价。
【学情分析】对经济大危机,教师可从爆发的原因、表现、影响等方面逐一讲解、归纳;对罗斯福新政,教师可从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明确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之间的内在联系。
【新课导入】教师幻灯片出示图片: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的总统问题:华盛顿和林肯为什么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被称为“合众国之父”;林肯在美国内战中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
教师过渡:有人说华盛顿使美国获得新生,林肯拯救了美国,而罗斯福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
罗斯福是如何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他对美国的主要贡献。
【讲授新课】一、从繁荣到危机教师幻灯片出示图片,介绍“柯立芝繁荣”。
柯立芝总统时期出现了“柯立芝繁荣”。
在这一时期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渗透到无线电产品、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的生产中,这些产品的低廉价格使得它们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美国在西方各国中率先迎来大众消费的曙光。
问题:(1)这一繁荣局面出现在何时?(2)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3)这种繁荣局面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吗?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8的内容进行思考。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20世纪20年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美国在一战中大发横财。
(3)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因为在经济繁荣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教师过渡:锃亮的汽车、种类繁多的电器产品,一切都显得那么富足和舒适。
一时间,乐观主义情绪弥漫在整个美国上空。
1929年初,新总统胡佛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
”真的如胡佛总统所说,美国的未来是光辉灿烂,充满希望的吗?当时哪些矛盾的存在已经使危险即将降临美国了呢?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8的内容,解释“繁荣的表象下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学思之窗】
20世纪20年代的分期付款方式对美国经济产 生了哪些影响?
分期付款最初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经济 的发展和繁荣,但当分期付款过度发展后,造 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为经济危机埋下重 大隐患。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 矿工人家的场景:
A A整.世个界资本市主场义的的作损用失比一战的破坏还要严重。
材B料.资3:本一主般义的在经全济球危机占持据续优一势年最多不过两年, C而.美30年国代是初头的号危资机本持主续义了长大达国4年之久,有的国 D家.经甚济至更规长律一在点起。作用
三、经济危机的影响 p81
1.加深资本主义各国内部的社会矛盾
①美国在一战中大发横财,从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②柯立芝实施自由放任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 ③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迅猛发展。
合作探究:阅读课本79页,分 析归纳1929—1933年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爆发
的原因有哪些?
一、经济危机的爆发
1、背景——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2、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 占有制的矛盾
四、胡佛“无为而治”的失败
亡羊补牢乎?
我养了很多羊
狼来了? 这幅漫画讽刺了当时的胡佛政府面对 危机的政策是什么?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管了,睡觉要紧
四、胡佛“无为而治”的失败
无为而治的“自由放任” 政策 (理论来源?思想家?)
美国政府的初步应对—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1.实质: 政府不直接干预经济
2.结果: 没有克服危机,美国经济更加恶化。
材料一:1929年——1932年美国全国各地罢工达 2700次,参加罢工的人数超过350万。农村中的抗议浪潮 也高涨起来,参加农民运动的约有200万。
自由放任的美国
愤怒的人们把胡佛作为嘲讽的对象,称他为“饥饿总 统”。凄凉敞陋的贫民窟、旧报纸、乞讨袋、破汽车被人们 称作“胡佛村”、“胡佛被”、“胡佛袋”、“胡佛车”。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
变卖家产的失业者
等待救济的失业者
胡佛政府的措施为何会使美国的危机程度进一步加深?
由于胡佛政府遵循传统的经济学自由放任 理论, 执行自由放任政策,不能解决生产与消费 之间的矛盾,所以加重了生产相对过剩 的危机。
人的提名,获胜。1929年胡佛上台 后,正赶上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 国经济坠入深渊。
胡佛政府的政策
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1、坚信资本主义制度的自行调节功能,主 张经济“自我治疗” 2、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推行“自愿联合” 政策
3、大幅度提高关税,实行借贷救济等紧缩 政策
胡佛措施的效果
小结:加剧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危害,美国不但没 有摆脱危机,经济反而跌到了“谷底”。
Empire State Building
“自由放任”的美国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既经历了战后的迅速恢复繁荣—— 柯立芝繁荣(1923-1929),又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 条(1929-1933)。十年间,美国可谓经历了“冰火两重 天”。
自由主义给美国带来繁荣,同时也带 来了隐患……
胡佛总统 (1929.3-1933.3)
有限的政府权力;政府保障公民 的权利
柯立芝总统 (1923.8-1929.3)
-保障自由贸易、支持私人企业的 市场经济
政府尽量不要对市场经济进行指 导和干预
帝国大厦是位于美国纽约 汽车工业、电器业 市的一栋著名的摩天大楼, 和建筑业等工业部 共有102层,1930年动工, 门显示出蓬勃生机 1931年落成,只用了410天。 地上建筑有381米高的美国 帝国大厦,自1931年以来, 雄踞世界最高建筑的宝座 达40年之久,直到1971年 才被世贸中心超过。如今 仍然和自由女神一起作为 纽约永远的标志,象征美 国工商业文化。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时期。
1924年至1929年,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经济,从而使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较快,出现了一时的“繁荣”。
美国的汽车工业、电气工业、钢铁工业和建筑业的生产都出现高涨局面。
20年代的美国、收音机相当普及。
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电话,开始进入富人家庭。
有声电影也问世了。
因这一时期,正是美国柯立芝总统在任期间,因而把这时期的美国,称为“柯立芝繁荣”。
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宣扬资本主义已取得“永久的稳定”,实际上,在“繁荣”的背后,经济危机的萌芽正暗中滋长。
1928年,胡佛竞选美国第三十一任总统,胡佛当时竞选时保证,不久之后就会使每个工人锅里都有一只鸡,每间汽车房间里都有一辆汽车的预言。
但不久,经济危机就粉碎了他美好的预言,胡佛也被嘲讽为“饥饿总统”。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也是美国历史上空前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这次经济危机是从美国的股票交易所开始的。
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价格暴跌,股票大量抛售,美国股票市场崩溃,宣告经济危机的到来。
经济危机从这里开始,迅速蔓延美国,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在1929至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3000万人。
美国失业者的队伍越来越大。
1933年初,完全失业的工人总数达到1500至1700万人。
此外还有很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
为了找到职业,失业者通宵达旦等侯在职业介绍所门前。
他们忍着饥饿、寒冷,希望找到一份工作。
但找工作谈何容易,他们往往不能如愿。
a.那时,在纽约百货公司开电梯要求有学士学位。
b.有人故意放火,目的是让人雇他当救火员。
c.穷人家为省钱度日,费尽了心机。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吸烟的人买不起烟,就自己动手卷。
很多人排长队等待救济面包和稀粥,艰难度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柯立芝繁荣”到空前危机一战结束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经济繁荣一时。
而美国除了1921年短暂的经济低迷,整个20年代,特别是1923——1928年,经济飞速发展,因为恰好在柯立芝总统任期内(1923——1928),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1920年,共和党候选人沃伦·G·哈定当选为总统,在其之后,柯立芝、胡佛都属共和党,开启了共和党长达12年的执政,历史上称为“共和党的十年”。
美国在政治上趋于保守,经济上无论是哈定的“恢复常态”,还是柯立芝的“小政府、大市场”都坚持自由放任政策并将其发展到极致。
据统计,从1923年直到1929年,美国每年生产率增长近4%。
国民生产总值从1919年的约742亿美元增长到了1929年的1031亿美元,10年内增长了28.4%。
国民总收入由1921年的594亿美元增长到了1929年的872亿美元,8年内增长了31.9%。
就人均收入而言,1900年仅有480美元,到1929年已增加到681美元,增长了28.9%。
①1929年时,美国工业产值占全世界工业总产值的48.5%,超过了当时世界3个主要工业国家英、法、德的总和,以致柯立芝总统声称,美国人民已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幸福境界”。
20年代的经济繁荣以汽车、电机和建筑三大产业为支柱,但其他产业也发展很快。
例如化学工业,兴起于19世纪,20世纪20年代末以发展为庞大的部门,产值高达40亿美元,雇佣工人达到28万以上。
普通的美国人在20①数据来自何顺果著《美国历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页。
年代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条件和待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娱乐生活丰富多彩,食品多样化。
在当时,收音机相当普及。
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电话,开始进入富人家庭。
有声电影也问世了。
那么,柯立芝繁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是大战的影响。
战争初期,美国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利用交战双方对军需物资的大量需求,充当双方的兵工厂,迅速扩大军工生产和重工生产;此外,美国还在战争期间对英法贷款,并乘欧洲交战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减弱的良机,扩大工农业生产,进行商品输出。
战争结束时,美国已从战前一个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更主要的因素还是国内的技术革命:福特制和泰勒制。
1913年,亨利·福特首创“传送带生产线”,即“流水装配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T型汽车系列产量大增,1927年达到1500万辆,福特也被称为“汽车大王”。
而大规模生产也传播到其他领域,加上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概念的提出及广泛应用,企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据统计,20年代的10年中,美国人均每小时的产出平均增长40%。
第三,20年代出现企业兼并的浪潮,政府未加阻止甚至推波助澜,1919至1929年间,工矿业约有8000家独立的公司合并为1268家联合公司,有49家大公司通过股票或购买等方式同其他大公司合并。
①不仅如此,美国利用一战中扩张起来的经济实力和欧洲各国战后经济尚未恢复之机,以及西欧各国在财政上对美国的依赖,积极夺取海外市场,在国内,为了刺激消费,广告迅速盛行,产①数据来自刘绪贻、李存训:《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美国通史》第五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页。
生了分期付款等方式刺激超前消费。
此外,企业的繁荣,生产的大幅提高等推动了股票价格的上涨。
当投资变为了投机,泡沫被越吹越大,股市的繁荣在这种泡沫上危险的高涨。
眼前的虚假繁荣蒙蔽了人们的双眼,忽略了繁荣背后潜藏的巨大危机。
首先是资本的高度集中造成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
20年代的立法降低了高收入者的纳税负担,1929年工人平均工资却低于1920年,潜在资本越来越多,消费支出却越来越少,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第二,产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业长期处于萧条状态。
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产量增加,但世界市场对美国农产品的需求缩小。
农产品价格低迷影响了农民的购买力。
除此以外,有些诸如纺织的工业发展缓慢。
第三,分期付款等超前消费模式,人为地扩大了消费品市场。
1924—1929年间,分期付款销售额的增长率高达75%。
①这就导致如果不增加信贷的供应,消费品市场会急剧萎缩。
第四,股票投机的盛行。
对此,美国国内很多人发出警告,却无人关注。
《纽约时报》资深财经编辑亚历山大·挪伊斯预言不断上涨的股票和经济的繁荣将会崩溃时,被人谴责为“试图玷污或停止美国的繁荣”②。
最严重的是政府的不作为,对经济繁荣的估计过于乐观。
胡佛虽意识到了股市背后隐藏的购买力不足、农民和工人的收入低下、私人债务积聚、银行系统疲软等稳定,却为采取有效行动。
危机已然不可避免。
1929年10月中旬,美国前总统胡佛向无限乐观的美国人民宣布:①何顺果:前引书,第214页,文字稍有改动。
②余志森主编:《崛起和扩张的年代1898——1929》,(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美国通史》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75页。
征服贫穷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我们有机会沿袭过去8年的政策继续向前,在上帝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就会看到,把贫穷从这个国家驱逐出去的日子就在前头。
”言犹在耳,10月下旬纽约股市的崩溃,却将美国从“永久繁荣”的美梦中惊醒,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突如其来,将人们推入了恐惧与绝望的深渊,漫长而又痛苦的大萧条时代(the Great Depression)到来。
1929年10月23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行情急转直下,第二日凌晨,一些银行家紧急开会,为防止股票市场崩溃,保护其贷款投资,商定共同以高价收购股票以稳定市场秩序。
但当天出现了一阵空前猛烈的抛售风,一天之内有1200多万股票易手,迫使行市进一步惨跌,中午趋于崩溃,11个著名投资家自杀。
①下午,一批银行巨头拿出2.4亿美元的联合基金购买股票,情况稍有稳定。
财政部官员、经济学者、银行家以及各大报纸都向公众保证情况良好。
胡佛表示“形势很好”。
政府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到10月29日,股票价格再次惨跌,一天之内抛售近1641万股,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暴跌22%……就这样,金融危机形成不可逆转之势。
此后3年内,股市价格继续下滑,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各类股票的价值共下降了450亿美元左右。
正如文学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所言:“宛如地裂天崩,到了世界末日。
”股市是整个经济的晴雨表,股市危机波及到其他领域。
最先受影响的便是银行。
它们因借贷方无力还债而陷入困境,因作为贷款担保①刘绪贻、李存训:前引书,第9页。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认为,从当天的纷扰、恐惧、慌乱来看,10月24日应被看作1929年恐慌期第一天。
的证券价值又往往低于贷款。
1930年倒闭的银行达1000家以上。
到1933年,因这种损失而倒闭的银行达5100家,储户的损失亦达到几十亿美元。
农业更加雪上加霜,农业产量稳定甚至有所提高,但农产品价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低。
因此,1929年至1932年间,农场平均净收入从962美元降为288美元,农民纯收入由162美元降为48美元,农业总收入从119亿多美元降为53亿美元。
工商业也受到严重打击。
从1929年到1932年春,工商企业破产的达109371家,其负债额近30亿美元,而全部私营公司纯利润,则从1929年的84亿美元降为1932年的34亿美元。
①作为20年代经济繁荣支柱的钢铁、汽车、建筑等业衰退情况,更是惊人。
劳动者的情况更为悲惨。
经济萧条冷落,失业人数猛增:1930年达420万,1931年攀升近一倍,1932年达1200万人,1933年美国失业人数为1700万人。
半失业者无法计算。
幸而找到工作的人也为工资削减而苦。
对于黑人来说,总是“最后受雇,最先解雇”。
穷人的生活更加拮据。
很多人都依赖救济机构过活。
“胡佛村”越来越多,面包线②越来越长……在国际上,共和党力图维持贸易顺差,实行高关税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债权国地位,意图转嫁危机,引起欧洲报复。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以邻为壑的手段,实行贸易壁垒使形势更加严峻;而苏联的存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使转嫁危机愈发困难。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不同以往,有着如下特点:第一,涉及范围特别广,影响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①数据来源于刘绪贻、李存训:前引书,第13—14页。
②面包线指排长队领救济食品的行列。
金融部门的全面危机,甚至影响到了对外贸易;第二,持续时间比较长,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年陷入萧条,危机不断;第三,破坏性特别大,生产倒退、失业和贫穷比以往更为严重,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第五,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动荡,阶级斗争尖锐化,遍及全国,右翼势力活动猖獗,知识分子向左转,倾向于共产主义。
总之,这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基本矛盾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发展到极端尖锐程度的产物,①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
政府在此时扮演什么角色呢?三十年时间胡佛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孤儿靠个人奋斗青云直上,这样的经历使他深深的崇拜个人主义,曾于1922年发表《美国个人自由主义》,反对联邦政府直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主张自愿主义或联邦政府鼓舞下有组织的公民集团的合作。
罗森曾说:“大萧条的原因太过复杂,不能只归罪与赫伯特·胡佛或他的经济思想的作用,但断言胡佛在任商业部长和总统时的政策刺激了大萧条、后来又加速了经济螺旋线的下降,似乎也是公平的。
”②那么,事实到底如何呢?农业不景气使中西部和远西部日益背叛共和党,胡佛上台后通过了农产品销售法,为了争取参院支持成立联邦农业局,以便通过大规模市场活动来稳定农产品价格,由于外贸锐减以及胡佛勉强的态度,①关于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源,以往教科书都采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矛盾一说,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吴敬琏教授根据国内外观点,总结了现有的几种理论,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奥地利学派主义等。
本文仍沿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②埃利奥特·A·罗森:《胡佛、罗斯福和智囊团:从大萧条到“新政”》,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77年,第53页。
1932年夏农业局停止活动,胡佛稳定农业价格计划失败。
1930年6月17日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高关税引起其他国家报复,加剧了农业的萧条。
1929年10月到1931年末,胡佛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工商企业的措施,诸如减税政策,维持生产和现行工资,却说劳动者放弃提高工资的要求等。
由于胡佛坚持自愿原则,仅通过呼吁和劝说,效果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