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劳动关系导论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劳动关系学(第一章)

劳动关系学(第一章)
有严格的界定),但这点在中国并不清晰; ▪ 非常强调对工会的研究(也有人称之为集体劳动关系)。因为即使工会
势力不大,也会对劳动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
− 通过集体谈判确定就业待遇和就业条件,并且可能对非工会会员,或者无工会的组 织产生影响。工会在国家层面的活动更是影响几乎所有的工人
▪ 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是社会经济关系
服从单位工作规则 服从单位指示和命令 接受监督检查的义务 接受制裁的义务
生产组织属于雇主所有 工具或设备属于雇主 原料由雇主提供 责任和风险由雇主承担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四、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
(一)集体劳动关系
集体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通过行使团结权,组 成工会来实现自我保护,进而平衡和协调劳动关系。
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 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双方以集体协议或劳动合同的形式,甚至是以一种 心理契约的形式,规定彼此的权利义务、是非曲直。
劳动关系双方选择合作还是冲突,取决于双方的 力量对比。
力量分为劳动力市场的力量和双方对比关系的力 量。
劳动力市场力量,反映了工作的相对稀缺程度, 是由劳动者在劳动力 市场供求中的稀缺性决定的。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四、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
(二)非文化因素的解释: 1、“客观”的工作环境 2、管理政策和实施 3、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四、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 (三)冲突和合作的根源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任何文化的和非文化的因素都只能影响冲突和合作 的程度与表现形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关系的本质 属性------冲突和合作的存在。
▪ 产业关系 (industrial relations)
中文又译为工业关系。 原义为区别于前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 本特征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关系。 产业关系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同于劳资关系 ,主要指劳动者及工会与雇主之间的关系。 广义则指产业及社会中管理者与受雇者之间的所有关系, 包括了雇佣关系的所有层面,以及相关的机构和社会、经济环 境。 就主体而言,这一关系不仅包括劳资双方,而且还包括政 府一方,是所谓三方关系。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劳动关系是企业运转和社会运行过程中员重要的社会关系。

它既决定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又关乎社会和谐和稳定。

因此,对劳动关系的研究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和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

我国已经进入体制转轨、结构升级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传统的劳动关系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因此,重视劳动关系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章学习要点;1.劳动关系的概念与特征2.劳动关系的产生机制3.劳动关系理论的溯源第一节劳动关系概念与特征(一)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劳动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关系,包括劳动者的雇佣关系、劳动力的使用关系、劳动管理关系、劳动服务关系、劳动保障关系等。

狭义的劳动关系是指在就业组织中由雇佣行为而产生的,以实现劳动为实质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是用人单位或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利关系的总和,它受制于一定社会中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劳动关系作为最一般的社会关系,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

但是,由于各国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各不相同,对劳动关系的称谓也不同,有的就直接称为劳资关系、雇佣关系,有的称为劳工关系、劳使关系,也有的称为产业关系。

劳资关系本质上是指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是统一的,资本所有者同管理方没有区别,这时劳资关系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一致的,都表现为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资本所有者与管理方逐渐分离,劳资关系和劳动关系的侧重点也发生了一定偏移。

劳资关系强调雇主与雇员之间的雇佣关系(地位不平等),劳动关系则强调管理方与员工之间的分工关系(地位相对平等);劳工关系更加强调作为劳动关系其中一方的劳动者;劳使关系这一称谓来自日本,主要是为了更准确地说明劳动关系是劳动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产业关系,也称劳动一管理关系,源自美国,在欧美国家使用比较广泛。

劳动关系学--------课程知识点

劳动关系学--------课程知识点

《劳动关系学》课程知识点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第一节劳动关系概述1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是劳动者(雇员)与雇主(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我国劳动关系的概念: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2 劳动关系的本质: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劳资双方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的相互交织。

3 劳动关系的主体——雇员、雇员团体、雇主、雇主组织、政府4 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的特点个别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的基本形态,是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劳动合同,来确定和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

特点:第一,人格上的从属性。

主要表现为:①劳动者要服从用人单位的工作规则;②劳动者要服从用人单位的指示和命令;③接受监督、检查的义务;④劳动者有接受制裁的义务。

第二,经济上的从属性。

劳动者的劳动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从属他人,为实现他人目的而劳动。

集体劳动关系——现代劳动法研究的重点集体劳动关系是劳动者通过行使团结权,组成工会来实现自我保护,并进而平衡和协调劳动关系。

其特点是:独立自主性。

明确的团体意识5 劳动关系的特点:个别性与集体性;平等性与隶属性;对等性与非对等性;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第二节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1 合作的根源:“被迫”和“获得满足”2 冲突的根源:根本根源和背景根源根本根源:异化的合法化;客观的利益差异;雇佣关系的性质背景根源: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状况;工作场所的不公平;工作本身的属性3 冲突的表现形式(1) 明显的冲突:罢工(2) 不太明显的冲突:各种“不服从”行为;怠工;辞职;权利义务的协商。

4 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文化因素非文化因素:“客观”的工环境;管理政策和实践;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冲突和合作的根源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法律和制度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第二章劳动关系理论第一节劳动关系理论五大理论学派及其观点与典型模式:新保守派也称新自由派或新古典学派,基本由保守主义经济学家组成。

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劳动关系课程

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劳动关系课程

三、劳动关系主体
劳动关系主体
劳动关系主体
立法的制定者 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公共部门的雇主 有效服务的提供者
政府
四 、劳动关系的特点
(一) (三) (五) (七)
(二)
(四)
(六)
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
一、合作的根源 被迫:雇员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合作。 获得满足:建立在员工对雇主信任的基上工作 有积极的一面管理方努力使雇员获得满足
劳动关系定义
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报酬、福利 契约形式,清楚 心理契约 社会层面彼此的人际、情感、道义关系,传 统、习惯、默契等 工作预期和理解;工作保障;晋升机会 “公平合理的安排”理解不同 复杂性、模糊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经济社会 法律关系。 未满16周岁不能就业。 劳动关系就其构成形态而言,可以 分为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
二、冲突的根源
(一)冲突的根本根源
(二)冲突的背景根源
三、冲突与合作——(一)劳资目标的冲突
企业的目标 生存和保持竞争力 发展和繁荣 从投资中获得有利的回报 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 员提供工作安 吸引、保持和激励员工 保护管理方制定决策和保持 灵活性的权利从工会获得 议期限内不得举行罢工承诺 工会的目标 在企业生存和保持竞争力的同 时,维持 工会的生存与安全 企业与工会都能够发展和繁荣 企业从投资中获得有利的回报, 并向雇 员支付“公平”的工资和 企业在合同规定和政策范围内 有效地使 用人力资源,并为工会成 全和雇佣机会 企业在合同规定和政策范围内 吸引、保持和 激励雇员 通过谈判签订集体协议保护工 会和雇员的权 利从管理方获得承诺,在集体 协议期限内不得闭厂
主讲:孙春吉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第一章-劳动关系概论PPT课件

第一章-劳动关系概论PPT课件
2、 劳动力与支配权不同。劳动关系劳动支配权归掌握劳 动;劳务关系不存在此关系。
3、 风险责任不同。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承担风险;劳务 关系是由提供劳务的劳动者自己承担。
4、 劳动报酬的性质不同。劳动关系的劳动报酬是分配的 性质,是定期的;劳务关系是商品价格的一次性支付。 劳动纠纷属《劳动法》调整;劳务纠纷《民法》调整。
9
1、秘书交付的是著作成果,与出版社形成 的是出版关系。
2、秘书的著作成果如同为本单位撰写工作 总结,交付的是物化的劳动,与单位是劳 动关系。
3、为劳动者支付的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而 不是劳动产品成果,双方形成的不是劳动关 系。
10
1、2 劳动关系与事实劳动关系
什么是事实劳动关系? 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既无劳动合同又
问题:孙某与研究院是否存在劳动法律关系?
20
21
答案要点: 龙某与钟某之间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
系。钟某并非龙某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平 时不接受龙某的管理,双方约定的报酬方式 也是一次性的,与工资报酬关系的持续性支 付不同。钟某在为龙某提供劳务时死亡,应 依《民法通则》处理,即按民事纠纷处理。
劳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概论
1
学习目标 了解劳动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劳动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相互关系
劳动关系与事实劳动关系及劳务关系的联 系和区别
2
熟知如何界定事实劳动关系 掌握劳动争议中的举证责任问题
3
引例: Andy----有理,说不能清 Andy能否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23
24
问题:龙某与钟某的关系是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 系?
19
2001年3月某科学院为配合北京大学生运动会召开,决定 对院内环境进行整顿,院内需拆除几处房屋建筑,研究院 即与某劳动服务公司签订承包合同,有劳动服务公司负责 组织人员拆除,研究院支付劳动服务公司劳务费用10万元。 某劳动服务公司雇佣了5名工人工作,并签订了劳动合同。 在拆除房屋过程中工人孙某不慎从房顶坠落受伤,需住院治 疗,医院要求支付住院押金1万元,研究院垫付。后孙某住院 期间的医疗费及仍需继续治疗的费用,劳动服务公司与研究 院都不同意支付。劳动服务公司对孙某说,你是为研究院拆 房时受伤的,应由研究院为你支付医疗费。该名工人即以研 究院为被告,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认 定为工伤,并享受工伤待遇。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劳工关系(台湾地区、海外华人学者):
这一概念在于突出劳动关系是劳工为重点和核 心的关系,强调劳工的地位特别是劳工团体,更注 重集体的劳动关系,也比较强调工会与雇主之间的 互动过程,尤其是集体协商的过程。我国台湾地区 和海外华人学者,更多使用这一概念。
劳使关系(日本)
是日本人所创造的一个日语汉字名词,意为劳动者和劳 动力使用者的关系。就字义而言,劳使关系更能准确地表述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的关系的内涵。这一新概 念的用意并不是只从语义的准确性考虑,而且还有用一个中 性的、更温和的名词来替代劳资关系这个具有对抗意味的概 念的意义。在日本的劳动法学著述的具体行文中,劳使关系 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指集体的或团体的劳动关系。
争议处理制度 和机制
矛盾处理方式和 程序
授课方式
• 内容研究 • 案例分析 • 课堂讨论
课程要求
• 保证上课出勤 • 提前准备、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 认真及时完成作业
• 关注相关新闻
课程时间分布
• 课程时间分布:
本学期17周
参考书:
• [美]丹尼尔·奎因·米尔斯,《劳动与雇主》(第5版)李丽 林 李俊霞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
政府援助型劳动关系
政府主导型劳动关系 计划经济体制的劳动关系 市场经济体制的劳动关系
不同的经济体制
划分劳动关系的主要标准及类型
1.2劳动关系理论:各学派
在国外,对劳动关系的研究已有多年,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 五大学派,按照从政治趋向上的保守到激进的顺序依次为:
• 新保守派 • 管理主义学派 • 正统多元论学派 •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
劳动关系的相关概念
劳资关系:突出劳资区别
一般是指私有制的企业中的劳动关系,所 体现的是雇佣工人和企业主(雇主)的关系。 这一关系即包括劳动者个人与雇主的关系,也 包括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团体的关系。这是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最为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其特 点是突出劳资的区别,主体明确,关系清晰, 但具有某种对抗的意义。

重庆科创学院教案劳动关系导论

重庆科创学院教案劳动关系导论
3、力量
是影响劳动关系结果的能力,是互相冲突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决定力量,分为劳动力市场的力量和双方对比关系的力量。
(1)劳动力市场力量,反映了劳动力的相对稀缺程度,是由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稀缺性决定的。
(2)双方对比关系力量,是指劳动者进入就业组织后,所具有的能够影响雇主行为的程度,尤以退出、罢工、岗位三种力量最为重要。
6、政府
三、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
1、合作
就是指在就业组织中,双方共同生产和服务,并在很大程
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
2、冲突
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不可能完全一致,经常会出现分歧
(1)对于员工和工会来说,形式有罢工、矿工、怠工、抵制等,辞职有时也被当作一种冲突形式;
(2)对用人方而言,有关闭工厂、惩处或解雇不服从领导的员工(如黑名单、排工等)。
工会承认方式:自愿承认与法定承认
工会化原因:1、对就业条件及管理方提供的待遇感到不满2、认为建立工会是表达这种不满的一种有效方式3、对劳工运动有所了解
雇员在工会组织运动时是否参加取决于多方面因素1、初始倾向2、工会组织过程3、宏观条件雇员加入工会的原因:1、借助工会对抗雇主2、参加工会活动3、扮演心理角色4、社交压力雇员不加入工会原因:1、反对工会的态度2、社交压力3、工作满意4、加入工会的成本5、工会间的敌对或工会的冷漠
4、权力
指代表他人做决策的权利,管理方的权利:对员工指挥和安排的权力,影响员工的行为和表现的各种方式,其他相当广泛的决策内容。
小结:雇员与雇主之间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是劳动关系。
作业:简述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
旁批:
思考:
劳动关系和劳动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劳动关系以及劳动法?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课程第一章导论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课程第一章导论

建立劳动关系的条件
(二)雇主(用人单位)资格 1、用人权力能力 (制约用人权力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职工录用基本条件; 工资总额和最低工资标准; 工作时间和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社会责任。SA8000
建立劳动关系的条件--雇主资格
2、用人行为能力 制约用人单位用人行为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①、财产因素; ②、技术因素; ③、组织因素。
(二)称谓:劳动关系在不同的国家称谓不同 产业关系、劳资关系、雇佣关系、劳工关系、劳使关系
导论
(三)主体 狭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员工及以工会为主要形式的员工团体 另一方面是:管理方以及雇主协会组织。 由劳动关系主体双方所组成的组织就是称谓的就业组织。 广义讲:劳动关系还包括政府。 传统的劳动关系的内容:员工在管理方的指挥下从事劳动并 取得报酬。 现代劳动关系的领域扩大了,但其基本形式没有变。
建立劳动关系的条件--雇主资格
3、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力和义务 权力:①、录用职工方面的权力;
②、劳动组织方面的权力; ③、劳动报酬分配方面的权力; ④、劳动纪律方面的权力; ⑤、决定劳动关系存续的权力。 义务:①、付酬义务; ②、保护义务; ③、培训义务; ④、使用义务; ⑤、帮助义务。
导论
三、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
劳动关系是经济关系,又是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双方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的相互交 织。力量、权力、合作与冲突共同构成了劳动关系的表现 形式。
(一)合作:是指在就业组织中,双方共同生产产品和服 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
(二)冲突: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不可能完全一致, 相反,经常会出现分歧,甚至背道而驰。
职数。) 2、劳动行为能力 (制约劳动者行为能力的主要因素有:①、年龄状况;

1章 劳动关系导论 第一节概念t

1章 劳动关系导论 第一节概念t

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第一节概念一,劳动关系的定义1劳动关系是在就业组织中由雇佣行为产生的关系,以研究与雇佣行为为管理有关的问题为特殊对象。

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利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社会上的一些影响,对劳动关系的调整是加强和巩固伙伴关系为原则,以双赢为目标,使劳动关系良性发展。

1概念:劳动关系它是由雇员与雇主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统称,劳动关系在不同国家不同体制下又称劳资关系,劳工关系,劳使关系,产业关系,雇员关系等。

1劳资关系:是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含有对立意味,所展开的关系中包含一致性与冲突性。

2劳工关系:强调以劳动者为中心展开,以劳动者为本位进行思考,强调公会与雇主之间的互动过程,尤其是集体谈判。

3劳使关系: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之间的关系,中性温和的名词代替劳资关系这个具有对抗意味的概念。

4产业关系:又称工业关系,狭义的产业关系指的是:主要包括劳动者,公会与雇主之间的关系。

广义的产业关系:指的是产业及社会中管理者与受雇者之间的关系,包含雇佣关系的所有层面,主体包括劳资双方和政府。

二,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者称为劳动主体,用人单位称为用人主体,狭义讲一方是雇员以及公会为主要形式的雇佣团体,另一方是雇主以及雇主协会。

广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还包括政府2,雇员:在就业组织中,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利并从属这种权利的工作者,又称为员工,劳动者,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获取报酬的工作者。

雇员范畴不包括自由职业者,自雇佣者和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劳动力。

3,雇员团体:因共同利益,兴趣目标组成的组织,。

主要目标是代表其成员争取利益和价值。

4,雇主:拥有法律赋予的对组织的拥有权,拥有经营决策权,雇佣他人并支付报酬的法人和自然人。

5,雇主组织:主要形式是雇主协会,任务是代表工人进行集体谈判,支持在劳动争议中的组织成员,参与与劳动关系有关的政治,选举,理发改革。

劳动关系chap1解析

劳动关系chap1解析

三、劳动关系主体
狭义:一方是雇员以及工会为主要形式的雇员团体,另一 方是雇主以及雇主协会。
广义:除了以上两方,还包括政府,政府通过立法介入和 影响劳动关系,其调整、监督和干预作用不断增强。
(一)雇员
包括蓝领工人、医务人员、办公室人员、教师、警察、社 会工作者,其他在西方被认为是中产阶级的从业者和低层 管理者。
二、冲突的根源
(一)冲突的根本根源
1. 异化的合法化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化,前者 拥有并控制生产工具,而后者则一无所有,只能考出卖劳 动力市场谋生,这种阶级地位的差别决定了现代资本主要 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大多数劳动力市场的参与者都在为他 人工作。
2. 客观的利益差异
小李是自营车主,公司临时请小李拉一批货,公司只对 小李是否按要求完成货物运输进行管理,至于公司内部 的车辆、货运方面的规定,对小李并没有约束力。给小 李交待工作的是公司的业务人员,此人与小李之间没有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小李工作的报酬按双方约定的方 式结算。
(二)雇员团体
因为共同利益、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组织,包括工会 和类似于工会组织的雇员协会和专门的职业协会。
(五)实力的差异性
实力的差异性收到工作性质、雇佣时间和雇佣关系有效期 的影响,也是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讨价还价能力的体现。 权力是劳资关系中的基本要素,对劳资关系的管理及其结 果都有重大影响。
(六)冲突的影响性
劳资冲突的影响并非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常常会波及劳动 者家属、顾客、社会大众权益,加之劳动者占有较高的人 口比例,劳资冲突常衍生成社会重大问题。
6. 支付报酬
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具有行使工资、奖金等 方面的分配权利。分配关系通常包括表现为劳动报酬范 畴的工资和奖金,以及由此派生的社会保险关系等。用 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应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 的原则,必须遵守当地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而在 劳务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支付的报酬由完全由 双方协商确定,当事人得到的是根据权利义务平等、公 平等原则事先约定的报酬,没有最低标准的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理解并熟悉劳动关系的概念和实质 • 理解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 • 描述冲突的根源和背景 • 理解合作的根源 • 掌握冲突与合作的表现形式 • 了解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因素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概述
一、概念
劳动关系的词源
“劳动关系”是由英文“labor relations”一词翻 译而来,是雇员与雇主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 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其在不同国家和体制下有 不同的称谓。如“劳资关系”、“雇佣关系”、 “劳使关系”、“劳工关系”、“产业关系”等。 相应地,对于劳动者的称谓也有不同。
经当地政府,大连市开发区管委会和总工 会的介入协调,最后,日方妥协同意加薪,工 人复工。东芝员工罢工加薪成功的先例,启发 了大连市开发区其他企业的员工,开始罢工。
公司与劳动者在许多问题上有不同的利益, 如何处理劳动关系问题,需要从劳动关系基本理 念入手,分析劳动关系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通 过本章学习,你需要达到以下目的:
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于这种权力的工作者。范围 主要包括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者。
劳动关系中的雇员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 行为能力,由雇主雇佣并在其管理下从事劳动 以获取工资收入的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
含义:①被雇佣的人员;②在雇主管理下从 事劳动的人员;③以工资为劳动收入的人 员;④法定几种不属于,如公务员、军人、 农业工人、佣人、高管等。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引导案例 2005年,大连发生了日资企业罢工事件,
罢工波及了包括三菱、东芝、日新工机和旭染 织毛巾等在内的十几家日资企业,参与人数达 3万余人。
大罢工的起因是东芝大连有限公司发生的 罢工事件。2005年7月27日,东芝公司一个生 产马达的流水线停工,该车间数百名员工罢工, 提出要涨工资。闻讯赶来的日方管理人员宣称, 将解雇参与者,重新招聘人。双方形成对峙。 3小时后,全厂停工。
二、劳动关系的本质
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 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 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 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劳资双方合作、冲突、力量 和权力的相互交织。
三、劳动关系主体(广义和狭义)
(一)雇员: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
(二)雇员团体:因为共同利益、兴趣或目标而组 成的雇员组 织,包括工会和类似于工会组织的 雇员协会和专门的职业协会。
(三)雇主:也称管理方或资方,指雇佣他人为其 工作,并须支付工资或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四)雇主组织:主要形式是雇主协会,以行业或 贸易组织为纽带,一般不直接介入雇员与雇主 的劳动关系事务中。
经济上的从属性 ➢ 集体劳动关系:一方是工会,另一方为雇主或雇主组织,
是团体对团体的关系。双方主要通过集体谈判和集体协议 的形式来体现其构成和运行。 特征:独立自主性
明确的团体利益
五、劳动关系的特点:
个别性与集体性 平等性与隶属性 对等性与非对等性 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
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 与合作
我国劳动关系的概念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关系具体 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 用人单位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
“劳动”专指劳动者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 动义务的、有组织的、岗位相对固定的集体劳动。
可见,劳动关系中的劳动具有以下特征:
➢ 主体上:以职工(雇员)身份从事的劳动 ➢ 目的上:作为谋生手段的职业劳动 ➢ 性质上:履行劳动法律义务 ➢ 形式上:用人单位内部有组织的集体劳动
一、合作的根源 合作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生
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 度和规则的行为。 (一)被迫:雇员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合作。 (二)获得满足:建立在员工对雇主信任的基础上
大多数工作都有积极的一面 管理方努力使雇员获得满足
二、冲突的根源: (一)根本根源①异化的合法化
②客观的利益差异 ③雇佣关系的性质 (二)背景根源:①广泛的社会不平等 ②劳动力市场状况 ③工作场所的不公平
④工作本身的属性
案例
智利埃斯康迪达铜矿工人消极怠工为加薪
2006年6月6日智利埃斯康迪达铜矿公司工会 领袖马林(Pedro Marin)宣布工人已经开始消极怠 工以抗议资方5日提出的合同加薪幅度,并预测将 最多造成10%产量损失。不过必和必拓智利外部 事务经理伍德表示产量没有受到影响,必和必拓 是埃斯康迪达铜矿公司控制性营运股东。 埃斯康迪达铜矿公司5日向工会提出增加1.5%工 资,而工会要求加薪13%,理由是铜价大幅上涨。 合同谈判预定于下周进行,工会预计28日对资方 最终加薪方案进行投票。马林表示工会并不排除 采用其它抗议形式,比如工人驾驶装载铜矿的卡 车以最慢的速度开往加工厂。此外工人表示如果 合同到期后谈判仍然陷于停滞,他们准备于8月进 行罢工。
第二,因此工资应进行相应调整。工会表示其要
埃斯康迪达铜矿公司在03年合同谈判时也向工会 提出1.5%的加薪幅度,当时平均铜价为66美分/ 磅。但随着05年平均铜价达到1.67美元/磅以及1 至6月达到2.75美元/磅,工会要求加薪13%,并 要求向每位员工发放1600万智利比索(2.9299万美 元)奖金。代表2055名工人的埃斯康迪达铜矿公司 工会表示安托法加斯塔在智利国内消费水平排名
(五)政府:主要承担以下四种角色,立法的制定 者、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公共部门的雇主、有 效服务的提供者。
四、劳动关系的构成形态
劳动关系按构成形态可以分为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 动关系: ➢ 个别劳动关系:(基本形态)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通过 书面或口头劳动合同,确定和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特征:人格上的从属性(体现在两个服从,两个义务上)
第一单元劳动关系导论
本书总体框架
劳 动 关 系 学
第一讲 劳动关 系理论 (1-2)
第二讲 劳动关系 的历史和 制度背景
(3)
第三讲 劳动关系
主体 (4-6)
第四讲 劳动合同
(7)
第五讲 集体协商
机制 (8-10)
第六讲 劳动争议
处理 (11)
第七讲 当代劳动 关系发展
(12)
第一讲 劳动关系基本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