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作业要求
《第11课 问题的抽象》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五年级上册
《问题的抽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问题抽象的含义和作用;2. 学习并掌握问题抽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能够运用问题抽象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学习并掌握问题抽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学生从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选取一个具体问题,如家中灯泡不亮、文具丢失等;2.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将该问题抽象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问题;3. 将抽象后的计算机问题转化为程序代码,实现问题的解决。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2. 作业中需要使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如Microsoft Word、Excel等;3. 提交作业时需附上问题来源、抽象过程和代码实现等说明文档;4. 作业完成后,请学生注意保存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文档和代码进行评分,评价内容包括问题抽象的准确性、步骤的完整性、代码的正确性等方面;2. 学生互评也是作业评价的一部分,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参考之一。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完成作业后,如有疑问或发现新的问题,可以向教师提出,教师会及时给予解答;2. 教师将定期收集学生反馈,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作业内容及步骤如下:一、课前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课本中关于问题抽象的内容,了解其基本概念和步骤。
二、课堂导入: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抽象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三、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课本中的步骤和方法,从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选取一个具体问题,进行问题抽象的实践操作。
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学生完成问题抽象后,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分享问题抽象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提出疑问或建议,展示学生可以进行解答或说明。
五、评价与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文档和代码,以及课堂展示的表现,给出评价。
同时,教师也会收集学生反馈,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Lesson 11》 作业设计方案
《Lesson 11》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的目标本次《Lesson 11》作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巩固:通过作业,让学生对《Lesson 11》中的重点词汇、语法和句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2、技能提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特别是阅读和写作能力。
3、思维拓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创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学习习惯养成:帮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认真思考、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作业内容设计(一)基础知识巩固1、词汇练习要求学生背诵《Lesson 11》中的重点词汇,并进行拼写和词义的默写。
给出一些词汇填空练习,让学生在句子中正确运用所学词汇。
2、语法练习针对本节课的重点语法点,如某个时态或句型,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让学生用所学语法点进行造句,以加深对语法的理解和运用。
3、句型练习让学生背诵《Lesson 11》中的重点句型,并进行英汉互译练习。
给出一些情景,要求学生运用重点句型进行对话编写。
(二)阅读拓展1、布置一篇与《Lesson 11》主题相关的英语短文阅读,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如理解主旨大意、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
2、让学生总结短文的主要内容,并找出其中的好词好句进行积累。
(三)写作训练1、给出一个与《Lesson 11》内容相关的写作话题,如“描述一次难忘的经历”,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想法,写一篇不少于 80词的英语短文。
2、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如语法错误、词汇运用不当、逻辑不清晰等,并给出修改建议。
(四)口语练习1、让学生录制一段自己用英语讲述《Lesson 11》主要内容的音频或视频,要求发音清晰、语言流畅。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口语交流,让他们用英语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或对某个话题的看法。
《第11课 主动学习 高效学习》作业设计方案-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023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主动学习高效学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主动学习和高效学习的概念,掌握主动学习和高效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业内容1. 小组讨论:讨论什么是主动学习和高效学习,分享自己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主动学习和高效学习的经验和方法。
2. 个人实践:为自己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时间安排、学习方法、自我评估等。
要求在一个月后对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行反思和总结,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3. 案例分析:收集一些成功主动学习和高效学习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的成功因素,并尝试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应用这些成功因素。
4. 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学习主题,共同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时间安排、学习方法、资源共享等。
要求在两周后对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内容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依赖他人完成。
2. 时间限制:按时提交作业,逾期提交将影响最终成绩。
3. 反馈交流:提交作业时需附上对作业的反思和总结,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4. 质量要求:作业内容应符合主题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字数符合要求。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作业内容的质量、完成情况、反思总结的深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分组评价: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内成员互评作业,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教师评价: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给出相应的分数。
4. 优秀作业展示:评选出若干份优秀作业,在班级内进行展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提高学习效果。
五、作业反馈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主动学习和高效学习的概念和方法,掌握制定学习计划、分析成功案例、合作学习的技巧,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效率。
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本次作业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和高效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1课 问题的抽象》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五年级上册
《问题的抽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抽象的重要性,掌握问题抽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布置一个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设计一张班级活动的海报,要求他们将问题进行抽象,列出关键问题和需要的信息。
2. 学生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问题抽象:a. 明确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明确的问题陈述,例如:“如何设计一张吸引人的班级活动海报?”b. 识别关键问题:列出与问题相关的关键因素,如海报的主题、颜色、尺寸、内容等。
c. 确定所需信息:列出完成海报所需的信息和资源,如设计软件、图片、文字等。
3. 学生完成后,提交一份问题抽象的报告,包括问题的陈述、关键问题和所需信息。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报告应清晰、简洁地描述问题抽象的过程和结果。
2. 学生应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或他人协助。
3.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报告进行评估,主要关注问题抽象的准确性、关键问题的识别和所需信息的确定。
2. 评价标准包括:问题陈述是否明确、关键问题是否突出、所需信息是否充分、报告的清晰度和完整性等。
3. 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将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和建议,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问题抽象的能力。
4. 学生可以通过反馈,了解自己在问题抽象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和提高。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评价结果,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包括问题抽象的技巧和方法、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等方面。
2. 学生可以就教师反馈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提高问题和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
3. 学生也可以就自己在问题抽象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与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更好地理解问题抽象的重要性,掌握问题抽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为后续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1课《岳阳楼记》作业设计
《岳阳楼记》作业设计一、作业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古代诗文语言简洁、音韵和谐、意境深远的特点,并熟读成诵。
2.积累文言常用实词,注意其古今意义的不同以及一些特殊用法;积累常见文言虛词,注意其在表达语气、关联文意方面的作用;积累古代散文中的成语。
3.赏析古代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总结写景的方法和技巧,体会景和情的关系。
4.以读促写,以课文内容为抓手,学会运用绘景技巧,并结合海南的地域特色,提升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加强情感教育。
二、作业类型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及统编版语文教材内容体系,以落实学科素养为目标,结合初中语文学科的具体教学实际,从实用、易操作的角度考虑,将本课作业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基础型作业该类作业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奠定语文基础。
(二)提升型作业该类作业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独立阅读、整体把握、理解作品、鉴赏创造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学会鉴赏文学作品,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注重情感体验,培养理性思维,丰富精神世界。
(三)拓展型作业该类作业主要围绕写作训练展开。
以真实活动为情境,以丰富多样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为载体,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帮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培养写作和审美等能力素养。
三、作业内容(一)基础巩固训练【必做】1.名句小书签亭台楼阁是我国古代建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沉淀,更是悠久历史的印记。
古人喜爱登临亭台楼阁,欣赏自然山水,抒发情感抱负,撰写诗文名篇。
请补全名言小书签。
①若夫,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②日星隐曜,;商旅不行,;薄暮冥冥,。
③则有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不以物喜,。
⑤;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⑥,后天下之乐而乐。
⑦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作业设计意图】本课要求朗读并背诵,本次任务意在让学生熟读成诵,能够正确书写文言文,体会其中的语言之美。
《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六年级上册
《废旧物的“新生命”》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并认识到废旧物利用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通过创意实践,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和理解将废旧物变成新物品的过程。
二、作业内容1.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废旧物: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寻找身边的废旧物品,如废弃的纸箱、瓶罐、旧衣物等,并对这些物品进行简单的分类和筛选。
2. 创新设计废旧物:鼓励学生利用这些筛选出的废旧物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新的物品或艺术品。
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考虑物品的实用性、美观性和环保性。
3. 动手制作: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动手制作出新的物品或艺术品。
制作过程中,需注意安全,合理使用工具。
4. 艺术表现与记录:要求学生以照片、文字、小故事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制作过程与创作感想,展现对作品的创作理念及个人艺术思考。
三、作业要求1. 学生要全程参与制作过程,亲手实践和感受从废旧物到新生命的转变。
2. 作品需体现环保理念,尽可能使用可回收或可降解的材料。
3. 作品应具有创意和实用性,能够展示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4. 记录部分需真实反映制作过程和创作感受,鼓励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达。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作品的创意性、实用性和环保性进行评价。
2. 评价将结合学生的制作过程和记录情况,综合考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 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和交流,分享创作经验和心得。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完成作业后,需将作品和记录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2. 教师将针对学生的作品和记录给予详细的评价和反馈,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 鼓励学生将作品带到家中与家长分享,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增进亲子间的交流与互动。
4. 教师将收集学生的作品和记录,进行整理和归档,作为学生美术学习和成长的重要资料。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美术创作活动,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废旧物再利用的技巧,培养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第11课 陶泥的世界》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上册
《陶泥的世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基本的陶泥制作技巧;2. 培养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3. 体验陶泥制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
二、作业内容:1. 制作一个简单的陶艺作品,如小茶杯、小碗等;2.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掌握陶泥的揉捏、拍打、修整等技巧;3. 作品完成后,需要进行烧制,观察其成品效果。
三、作业要求:1. 按照教师所教授的陶泥制作方法进行操作,确保作品符合要求;2. 作品要有创意,体现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3. 按时提交作业,如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
四、作业评价:1. 作品完成度:评价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了陶艺作品,作品是否符合标准;2. 技术水平:评价学生在陶艺制作过程中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技巧和方法;3. 创意性: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具有创意,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4. 态度表现:评价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态度和积极性。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给出反馈意见;2.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3. 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提高教学效果。
具体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教师提前准备好陶泥、工具、样品等材料,并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人数根据班级人数而定。
二、实践操作阶段: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和步骤进行陶艺制作,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三、作品展示阶段: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比,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四、作业反馈阶段: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根据评价标准进行批改和反馈,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和展示。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
五、课后拓展阶段: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了解陶艺文化,参加相关活动和课程,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陶艺制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评比,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培养他们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和爱好。
《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方案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作业内容1. 小组讨论:选择一个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或科技成就,如农业、手工业、商业或科技发明等,进行深入讨论,包括背景、发展过程、对社会的影响等。
要求: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一份讨论报告,内容包括选择主题的原因、背景、发展过程、影响及启示,并制作PPT进行全班展示。
2. 作业思考:在宋元时期,哪些文化现象与其经济、科技发展有密切关系?请列出至少三个例子,并尝试解释其原因。
要求:思考并总结,形成一份书面报告,字数不少于300字。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作业,按照要求认真讨论和思考;2.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作业任务;3. 作业内容要真实、客观,符合历史事实;4. 展示时要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观点。
四、作业评价1. 小组互评:小组展示完成后,其他小组可提出质疑和建议,锻炼学生的表达和应对能力;2.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讨论报告的质量和展示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反馈;3. 评价标准包括:内容真实客观、讨论深入、PPT制作精美、展示清晰有条理等。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根据教师和小组的评价,对作业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2. 教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提高自己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深入理解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特点;2. 掌握宋元时期的重要经济政策、科技成就和文化影响;3. 提高历史分析能力,能够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出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使学生能够了解西汉建立的背景和意义,掌握基本的历史事件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2. 通过“文景之治”的深入学习,认识其政治经济上的政策与成果,形成初步的历史意识与国家意识。
3. 提升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知识学习部分1. 学生需认真阅读课本,梳理西汉建立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如秦朝的灭亡、刘邦的兴起及汉朝的建立等。
2. 小组讨论并归纳“文景之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政策及其影响,例如:重农抑商政策、均输平准等。
3. 每个小组选择一至两点政策,从不同角度探讨其对后世的影响及对今天社会的启示。
(二)实践操作部分1. 制作时间线:学生需制作一个西汉时期的时间线,标明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
2. 角色扮演:以小组形式模拟文景时期的君臣对话或朝廷决策,了解“文景之治”期间国家治理的关键决策。
3. 图文分析:绘制并说明“文景之治”的时局图和主要政策分布图,增强学生的图像理解和分析能力。
三、作业要求1. 知识学习部分:必须阅读课本内容,积极完成课本习题;每组必须撰写详细的讨论总结,突出关键事件及对历史的解读。
2. 实践操作部分:制作时间线应详实、条理清晰;角色扮演时要求积极参与,理解当时历史情境;图文分析要能反映出相关政策的背景与效果。
3. 作业提交时需为每个小组的讨论总结、时间线、角色扮演记录及图文分析提供详细的说明和证据支持。
4. 作业需按时提交,逾期未交者需按班级规定处理。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内容准确性、条理清晰度、证据支持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鼓励自评与反思。
3. 评价结果: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将作为学生期末总评的重要参考。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2. 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与表扬,树立学习榜样。
《第11课 废旧物的“新生命”》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六年级上册
《废旧物的“新生命”》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提高学生对于废旧物的认识,了解废旧物的种类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废旧物再利用的方法。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二、作业内容:1. 创意手工制作: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废旧物(如废旧纸盒、废旧布料、废旧塑料瓶等),通过创意设计,将其制作成一件具有实用或观赏价值的手工作品。
例如,可以制作一个环保购物袋、一个小摆件、一个小玩具等。
2. 观察记录:要求学生回家后,寻找身边的废旧物,并记录下它们的种类、来源和再利用的可能性。
通过观察和记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废旧物的价值和环保意义。
3.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废旧物的再利用方法,并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方法,如废旧纸箱制作收纳盒、废旧布料制作抱枕等。
同时,小组内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手工作品,展示创意和成果。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代写。
2. 创意手工制作需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作品应具有实用或观赏价值。
3. 观察记录需真实、详细,并注明时间、地点和来源。
4. 小组讨论需积极参与,讨论内容不得涉及歧视、谩骂等不良行为。
四、作业评价:1. 创意手工制作:评价标准包括作品的创意、实用性、美观性和创新性等。
评价方式可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观察记录: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将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评价方式可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的方式进行。
3.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参与程度、总结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以及分享作品的创意和成果将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
评价方式可采用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的方式进行。
五、作业反馈:1. 学生需在完成作业后,提交一份作业反馈报告,包括作业完成情况、收获和不足等。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反馈报告进行批改和回复,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2.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反馈报告,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第11课 有序的世界》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四年级上册
《有序的世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有序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增强学生对有序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2. 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包括文档编辑、图片处理和表格制作等。
3.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观察记录:要求学生选取日常生活中或学习中的一个有序现象,如排队购物、课程表、时间规划等,用图片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2. 制作文档:在Word 文档中,将记录的有序现象进行描述和整理,可以添加图片或图表以增强说明性。
每个学生需要制作一份关于自己选取有序现象的文档。
3. 表格制作: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有序世界中的数量关系,设计一个包含几个变量的表格,学生需将此表格转换为图表(例如饼图或柱状图),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描述要清晰、准确,图片和图表要清晰美观。
3. 按时提交作业,文档和图表要保存为电子版,并发送至教师指定的邮箱。
4. 作业中的问题可以向老师提问,老师会提供指导。
四、作业评价:1. 作业提交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
2. 根据作业完成情况、技术掌握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分数。
3. 作业评价将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评价结果,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可根据反馈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
3. 学生也可就作业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寻求帮助和支持。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1. 深入了解有序世界的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提高信息技术技能,掌握文档编辑、图片处理和表格制作等基本技能。
3. 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次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11课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作业设计方案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1. 理解和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明确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3. 培养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分析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1)小红和小明是邻居,他们共同拥有一栋房屋,小红对房屋进行装修时,小明是否享有知情权?为什么?(2)请简要阐述小红和小明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特点。
2. 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三项你参与的民事活动,并分析其中涉及的法律关系。
3. 思考并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依法从事民事活动?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2. 结合教材和实际生活,用实例说明问题;3. 字迹工整,语言流畅。
四、作业评价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2.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3. 优秀作业将进行展示,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批改完作业后,将反馈意见发送给学生,提醒学生注意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2.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在下次上课时向教师反馈改进情况。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2. 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3. 学会分析常见的民事法律行为;4. 培养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某学生在网上购买了一部手机,双方签订了电子合同。
之后,手机寄到了学生的住处。
然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手机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无法正常使用。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西汉建立及“文景之治”的学习,加深对西汉初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理解,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能力及批判性思维,同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预习西汉建立的历史背景及刘邦的统治。
学生需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秦朝灭亡后社会动荡的背景,以及刘邦如何通过一系列战争最终建立西汉政权。
2. 探究“文景之治”的内涵及意义。
学生需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文景之治”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政策,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尝试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3. 小组合作完成时间线制作。
每组学生需合作绘制一幅关于西汉初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线,时间线应包含重要时间节点和主要事件,标注清楚年份和事件名称。
4. 写作作业:编写短文《从“文景之治”看西汉初期的治国策略》。
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文景之治”时期的治国策略,并结合实际谈谈个人看法。
三、作业要求1. 预习部分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教材,掌握基本知识。
2. 探究部分要求学生在查找资料时注重准确性,客观分析事件意义。
3. 时间线制作要求组内成员分工合作,确保时间线清晰、准确、完整。
4. 短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字数不少于800字。
5. 所有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2. 探究部分评价标准包括资料准确性、分析的客观性和深度。
3. 时间线制作评价标准为清晰度、准确性和完整性。
4. 短文写作评价标准包括观点明确性、论据充分性、逻辑清晰度和语言表达等。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
2. 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共性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3.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 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重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11课 有序的世界》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四年级上册
《有序的世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有序的世界的概念,了解有序的排列方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排序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任务一:制作班级座位表要求:学生根据座位表上的编号,按照从左到右、从前往后的顺序排列座位。
可以使用表格或图形方式呈现。
任务二:排序数字游戏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可以使用鼠标拖拽的方式进行操作。
任务三:有序的物品摆放要求:学生根据物品的种类和大小,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摆放,如按照大小顺序或颜色顺序。
可以使用图片或实物进行摆放。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的任务,不可抄袭或参考其他来源的答案。
2. 交流分享:学生可以与同伴交流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分享好的排序方法,相互学习。
3. 格式规范:作业表格或图形要规范,标注清楚各个元素的位置;数字排序游戏需注明排序的规则;物品摆放任务需按照要求进行摆放并拍照上传。
四、作业评价1. 任务完成情况: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是否有创意和独特的方法。
2. 逻辑思维: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否表现出清晰的逻辑思维,是否能解决复杂的问题。
3. 创新能力:是否有新的方法和思路来解决问题,是否有所创新。
4. 作业提交:是否按时提交作业,作业格式是否规范。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可以就作业难度、完成情况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以上三个任务,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排序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有序的世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此外,通过交流分享和评价反馈,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有序排列的理解,提高对数字和信息的认识。
《第11课 横长竖短,横短竖长》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书法湘美版六年级上册
《横长竖短,横短竖长》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横长竖短的书写规律,了解不同笔画在汉字中的重要性。
2. 通过临摹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作业内容1. 临摹练习:选择一组包含横长竖短的汉字,让学生进行临摹练习。
教师提供范本,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书写作业:学生需在课后自行选择合适的纸张,书写一篇包含横长竖短的汉字短文。
三、作业要求1. 作业书写规范,笔画清晰,字迹工整。
2. 临摹练习需认真观察范本,掌握笔画特征,力求与范本相似。
3. 短文书写内容应符合实际,符合汉字书写规律。
4. 作业需按时提交,教师将在下一课时进行批改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书写规范、笔画清晰度、字迹工整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
3. 对于书写优秀的同学,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下一课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2. 学生应认真听取教师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书写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3.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书法水平。
4. 对于在作业中遇到困难的同学,教师应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具体作业内容及要求如下:一、抄写练习(共30分)学生需要选择一篇短文,按照书法的规范进行抄写。
在抄写过程中,要注重笔画的变化和字形的结构,体现出书法的韵味。
同时,要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保持字迹的整洁美观。
教师将对抄写作业进行评分。
二、书法作品展示(共70分)学生需要准备一张空白的书法作品纸,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幅具有书卷气息的书法作品。
作品的主题可以是古诗、名句或者名言等。
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所学的笔画和字形结构知识,力求展现出书法的艺术魅力。
作品完成后,学生需要在指定位置签上自己的名字和创作日期。
《第11课 横折》作业设计方案
《横折》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横折的书写方法,包括横折的起笔、折处和收笔;2. 培养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技能;3. 激发学生书法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作业内容1. 抄写一个横折的字例,要求:(1)字例为规范的横折字体,字迹端正,结构紧凑;(2)每个字抄写3遍,注意横折的书写过程,掌握折处的轻重变化;(3)使用硬笔,纸张不限,但要保持整洁。
2. 完成一份综合练习,包括以下内容:(1)至少写两个横折组成的字,如“山”、“出”;(2)至少选择两种不同的书写风格,包括规范的横折字体和稍显随意的字体;(3)练习纸为A4纸,书写格式为竖写,注意保持字距与行距适中。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作业,建议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以便教师及时指导;2. 书写姿势正确,握笔适中,保持字迹清晰;3. 严格按照规定的字体和格式完成作业,不得随意更改;4. 作业完成后,请在家长的监督下进行自我评价,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向老师反馈。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书写姿势、笔画规范、字迹端正等方面进行评价;2. 教师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3.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改进书写技巧。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完成作业后,将作业交给教师进行批改;2.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相应的反馈意见和建议;3.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4. 对于存在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示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横折的书写技巧。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横折的书写方法,培养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习惯,同时激发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抄写字例和综合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横折的书写技巧,提高自己的书写技能。
同时,作业评价和反馈机制也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并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第11课 拟人的形象》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四年级上册
《拟人的形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创造拟人化形象的能力。
2. 通过作业,使学生理解拟人化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二、作业内容1. 创作一幅拟人化的形象画,要求形象具有鲜明的特征和个性,能够表达一定的情感或主题。
2. 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如彩笔、油画棒、水彩、纸张等。
3. 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具有独特个性和情感色彩的形象,使其具有生命力。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使用他人作品。
2. 作品应符合拟人化形象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情感表达。
3. 绘画完成后,学生需在作品上注明自己的姓名和班级。
4. 作业应按照时间要求上交,逾期不候。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符合拟人化形象的特征,是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情感表达。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意性。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3. 评价结果:对于优秀的作品,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对于不足之处,将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应就本次作业的完成情况、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反馈。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向,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本次作业的布置和指导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开展今后的教学工作。
3. 家长反馈:请家长对本次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更好地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拟人化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反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拟人形象设计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2. 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设计出具有个性的拟人形象;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第11课 陶泥的世界》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上册
《陶泥的世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陶泥的基本制作技巧,如揉泥、塑形、切割、粘合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热爱,体验创造美的乐趣。
二、作业内容1. 制作一个简单的陶艺作品,如小茶杯、小碗等。
2. 要求作品形状自然、流畅,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作品颜色以本色为主,不提倡使用过多的彩釉等材料,以保持陶艺的原始美感。
4. 作业时间为2小时,期间教师进行指导答疑。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品,不得抄袭或他人协助。
2. 作品大小适中,易于操作,避免安全事故。
3. 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废弃材料需妥善处理。
4. 按时完成作业,如有特殊情况需延长完成时间需向教师申请。
四、作业评价1. 作品质量:形状是否自然流畅、色彩是否适宜、实用性如何等。
2. 创新性: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与常规陶艺作品有所区别。
3. 技能掌握:学生是否掌握了揉泥、塑形、切割、粘合等基本技巧。
4. 安全意识:是否遵守安全规定,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品后,教师将对作品进行评分,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表扬。
2.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将在下次课程中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
3. 对于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教师将进行单独辅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有所收获。
4. 学生可针对作业过程和结果向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总之,陶泥制作是小学美术课程中一项非常有趣且实用的活动。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陶艺制作技巧,还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陶泥的制作技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挥想象的能力。
《第11课 陶泥的世界》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上册
《陶泥的世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陶泥的基本制作技巧,了解陶泥的特点和用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作业内容1. 制作一个简单的陶泥作品,如小茶杯、小碗等,要求作品比例适当、造型美观。
2.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搓、揉、捏、切等基本陶泥制作技巧。
3.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具有个性的陶泥作品。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完成后,学生需提交一份完整的作业报告,包括作品名称、制作过程、心得体会等。
2. 作品应注重细节,不得使用模具制作,需由学生亲手完成。
3. 作业报告字数不少于XX字。
4. 作业提交方式:以电子版形式提交至班级QQ群或微信群。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品质量、技巧掌握程度、创意性。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根据评价标准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打分。
3. 评价时间:作业提交后一周内完成评价。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需在提交作业报告的同时,将书面反馈意见提交给教师,包括对本次作业的满意度、对陶泥制作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等。
教师将对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
2. 教师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以及改进建议反馈给学生。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将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同时,教师也将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陶泥制作作业,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陶泥制作技巧,了解陶泥的特点和用途,同时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具有个性的陶泥作品。
通过作业评价和反馈,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陶泥制作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陶艺作品。
《第11课 儿歌变画》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儿歌变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1. 理解儿歌与绘画的结合方式;2. 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3. 培养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绘画主题:以儿歌中的形象或场景为灵感,创作一幅画作。
2. 绘画材料:彩色画笔、绘画纸。
3. 作业要求:(1)学生需选择一首熟悉的儿歌,理解儿歌中的内容,根据儿歌中的形象或场景进行创作;(2)画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得当,体现出儿歌的意境;(3)作品完成后,学生需在作品上注明所选儿歌名称及创作灵感来源。
三、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1)创意性:作品是否体现出儿歌的意境,是否有独特的创意;(2)技术性:绘画技巧是否熟练,画面布局是否合理,色彩搭配是否得当;(3)完成度:作品是否按时完成,是否有遗漏或错误。
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
四、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给予反馈;2. 反馈内容包括对作品的评价和建议,以及鼓励和指导;3. 学生根据反馈进行改进,并在下次课时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同学交流学习。
五、课后延伸1.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其他儿歌进行创作,丰富自己的作品库;2.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优秀作品的展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六、教学反思1. 本次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有哪些亮点和不足?原因是什么?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是否需要调整?3.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反馈是否充分?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提高?4.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是否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帮助?是否需要改进?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学生对儿歌的再次解读,理解儿歌所传达的情感和寓意;2. 提高学生绘画技能,运用儿歌元素进行绘画创作;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儿歌转化为具象的艺术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作业
1、使用坐席接听数据,制作呼入通话时长的范围-线图,横坐标显示日期数值,纵坐标为呼入通话dd长,范围要求显示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筛选出工号为20002875员工,分析说明,导出图像。
(分析说明:该员工的呼入通话时长基本都在平均值偏上,距离最大呼入通话时长相对较远。
)
2、使用“各省售量数据”制作各省售电量当期值与同期值变化情况的倾斜图,需要在便签中显示出排名、省份、累计值,其中累计值以M 作为单位显示格式,分析数据,导出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