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域铁路规划图
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二期建设规划
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二期建设规划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二期建设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旨在满足浙江省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加强城市间的联系和互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随着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间的交通联系需求也日益增长。
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二期建设规划的提出,是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交通布局,提高城市间的通达性和便捷性。
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二期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建和扩建现有的铁路线路,涉及的城市包括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绍兴等地。
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浙江省的交通网络,提高城市间的通达性和便捷性,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支持。
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二期建设规划的建设意义十分重要。
首先,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城市间的联系和互动,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流动,形成更加紧密的城市群。
其次,该项目的建设将促进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最后,该项目的建设将改善人们的出行条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未来,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二期建设规划的建设将对浙江省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该项目的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该项目的建设将提高城市的交通承载能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支持。
综上所述,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二期建设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对于促进浙江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信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该项建设规划一定能够顺利实施,为浙江省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铁路建设环境保护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寻求和谐发展的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渐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然而,在推动铁路建设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双重目标。
本文将探讨铁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温州市瓯海分区规划--三溪片规划说明
第一章前言1.1 瓯海区分区规划编制背景1.1.1. 温州市发展概况1.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历史上经济不甚发达。
2.改革开放后温州人锐意进取,创造了著名的“温州模式”,经济持续实现跳跃式增长。
3.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进步,市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正在编制中。
4.为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温州的产业升级提供物质条件和发展空间,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二次创业”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方向发展,温州进行了一系列大的举措,包括瓯海区的建设、区划调整等。
1.1.2 宏观经济背景1.进入WTO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问题3.农村城市化道路和人居环境问题4.城市化必要性、进程1.1.3 编制分区规划的背景1.瓯海区调整后面临着新的区位和发展条件2.瓯海区发展战略研究结论:强化中心、扩展两翼产业结构布局:相对集中,促成升级开发建设模式:绿色生态、有分散的集中、人居环境良好3.瓯海区经济发展迅速、生产活跃;城镇蔓延,问题很多;土地资源缺乏;城镇规模偏小,重复建设严重,形不成地区中心等故需编制瓯海区分区规划。
1.2 瓯海区分区规划编制依据瓯海区分区规划以下列法律法规和基础资料为依据编制: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3.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0—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00.124.温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01.075.温州市城市电网发展规划6.温州市瓯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01.027.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简要本,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01.058.瓯海区1999年统计年鉴, 温州市瓯海区统计局编9. 瓯海区三溪片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997—2010)1.3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主要包括娄桥、潘桥、郭溪、瞿溪四镇,共42村,总面积约158.9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
温州市域铁路发展与思考
温州市域铁路发展与思考丁建宇【摘要】市域铁路因具有优化城市布局及串联城市组团等特点,日渐受到国内各大城市重视.结合温州城市特点、新型城镇化建设介绍了温州市域铁路TOD发展理念;从线网规划、建设进展两方面介绍了温州市域铁路规划建设情况;从技术标准、机电四大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投融资模式等方面,介绍了温州市域铁路创新实践.温州市域铁路发展经验表明:市域铁路的概念、服务范围、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等,是当前阶段发展市域铁路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保证轨道交通投资科学性的关键.【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年(卷),期】2018(031)004【总页数】6页(P6-10,15)【关键词】温州;市域铁路;国家示范;轨道交通【作者】丁建宇【作者单位】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9温州有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水系和众多山体,山水阻隔,土地稀少,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
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温州人口、经济与产业成组团式分布,城市空间布局也是呈组团式、分散式、块状式。
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城市外围组团正逐渐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1]。
组团借助自身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口、商业、金融及其他产业,同主城区及其他组团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建设市域轨道交通(市域铁路),串联城市组团,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之一[2-3]。
温州以新型城镇化为动力,优化城市总体空间布局:构建以温瑞平原一体化为主中心,以乐清和平(阳)苍(南)为副中心,以永嘉、文成、泰顺县城为山区发展带动极,以中心镇为城市化重要节点的“一主两副三极多点”大都市区布局。
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具有“高强度、多样化、高频次、强时效”的特征。
温州新型城镇化建设迫切需要市域铁路,构建温州大都市区“一主两副三极多点”组团型的空间发展格局,优化大都市区城镇等级结构,促进市域城镇协调发展,推进人口市民化进程。
温州市域铁路客运S1线项目情况说明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项目选址调整情况说明2011年10月26日,省住建厅颁发温州市域铁路S1线工程选址意见书(浙规选字第[2011]147号)。
规划选址后,项目工程建设单位多次工程现场踏勘、选址线位地质条件勘探、线位进一步论证,以及与沿线各区、功能区衔接后,发现原规划选址线位在局部地区存在工程可实施性差、地质条件差等问题。
设计部门根据新的情况对选址线位进一步优化,已完成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2012年11月19日,省发改委批复《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年6月10日,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抄告单[2013]10号意见和市政府6月5日第23次常务会议通过初步设计,温州市发改委对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批,设计线位与《温州市域铁路S1线工程建设项目选址审查意见》批复内容相比,主要存在选址线位局部调整、项目用地功能和建设规模调整的问题。
根据浙江省建设厅《浙江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规范要求,为了更好地衔接规划实施,本次针对市域铁路S1线调整内容进行规划选址的补充论证。
一、项目概况、规模和技术标准调整后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西起瓯海区潘桥镇,向北经沿海铁路温州南站后,折向东上跨沿海铁路至温州西站,沿既有金温铁路廊道至温州东站,折向南沿龙湾区南洋大道、前房路经奥体中心至永强机场,出机场后向北跨越瓯江南口至灵昆半岛,线路全长53.507 km,其中地面线3.029 km、高架线(桥梁7座)39.112 km、越岭双线隧道2座1.323 km、地下线10.043 km,桥隧比94.34%。
全线近期设置桐岭、潘桥、温州南、温州西、德政村、龙霞路、温州站、府东路、上江路、龙腾路、温州大道、南洋大道、奥体中心、永强、机场、灵昆、半岛一站共17座车站(地面车站2座、高架车站12座、地下车站3座),预留下斜、文昌路、半岛二站共3座车站;近期平均站间距3.13km,远期平均站间距2.73km;于桐岭站位置设桐岭车辆段一处,半岛二站东端设灵昆停车场(预留检修基地)一处,温州站附近设控制中心。
温州市域铁路S1线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温州市域铁路S1线运输组织模式研究闵国水【摘要】According to the alignments, and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Wenzhou urban railway line S1, based on in-depth analysis of its passenger flow features, the paper discusses different traffic organization modes on the line S1 of running express trains with stops at the major stations. In-depth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are carried out by studyingthe time target value adaptability, the through capacity impact, and engineering investment, and reasonable traffic organization modes are put forward.%根据温州市域铁路S1线线路走向及功能定位,在深入分析其客流特征的基础上,对S1线不同运输组织模式即是否开行大站快车,从时间目标值适应性、通过能力的影响、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比选,并提出了合理的运输组织模式方案。
【期刊名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4页(P91-94)【关键词】市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研究【作者】闵国水【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站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湖北武汉45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2.41 温州S1线概况1.1 线路概况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为东西走向,西起温州南站南端潘桥镇,东至灵昆半岛,远期至洞头岛,是构建未来温州大都市核心区两大中心——中心城和瓯江口新城的快速联系通道,承担都市区范围内东西向组团间快速交通联系,串联瓯海中心区、中心城区、龙湾中心与永强机场和半岛,并服务高铁站和永强机场。
温州综合交通规划.pdf
目 录1概要 (1)第一部分城市及交通发展现状 (1)2城市及交通发展现状 (1)第二部分交通发展战略 (4)3城市及交通发展趋势 (4)4区域及对外交通发展战略方案 (6)5都市区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方案 (8)6推荐都市区交通发展战略 (11)第三部分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15)7中心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5)8中心城市公交系统发展规划 (18)9中心城市客运枢纽布局规划 (21)10货运发展规划 (22)11内外交通衔接系统规划 (23)12中心城市停车发展规划 (23)第四部分交通发展实施规划 (25)13整体交通系统实施规划 (25)14旧城重点地区近期交通改善规划 (25)15中心城市近期交通建设规划 (26)温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1概要1.1规划范围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确定规划及研究范围:✧交通发展战略层面核心规划范围——温州都市区;✧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层面核心规划范围——中心城市;✧近期交通改善核心规划范围——旧城重点地区;✧扩展研究范围——温州市域及交通体系影响范围。
1.2规划年限综合交通规划年限保持与城市总体规划远期2020年目标年限的一致;重要交通系统规划和交通设施布局超越总体规划的年限,以适应城市远景的进一步发展需求。
为便于城市发展进程分析和交通发展推进策略制定,进行近期(2005-2010年)、中期(2010-2015年)、远期(2015-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四个阶段年限划分。
1.3规划目标从保障温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城市规划目标实现、适应城市交通发展需求等方面,综合交通规划主要从三个目标层次展开:✧目标一:构筑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宏伟目标;✧目标二:实现温州都市区一体化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长远目标;✧目标三:协调2005-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的阶段目标。
第一部分 城市及交通发展现状2城市及交通发展现状2.1城市布局及土地利用现状1)都市区范围内产业带动下的乡、镇城市化特征明显,三个主要城区尚未建立起必要的功能联系与系统组织。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第⼀章总则根据《中华⼈民共和国TRANBBS城市TRANBBS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温州市市域范围内城市建设的指导性⽂件。
温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含开发区)内的⼀切规划、TRANBBS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本规划。
规划期限:近期 2003~2007年中期 2008~2012年远期 2013—2020年远景 2020年以后⽂本中粗体字条⽂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为,应依法进⾏查处。
本规划⾃浙江省⼈民政府批准之⽇起,由温州市⼈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章城市发展⽬标总⽬标:将温州建设成为国际性轻⼯城及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业、商贸、⾦融、港⼝、旅游城市,实施“⼀港三城”发展战略,加快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的发展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全⾯、协调、可持续发展,进⼀步加强⽣态城市建设,为提前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形成现代化⼤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综合实⼒,到规划期末国内⽣产总值和三次产业结构接近国内⼀流⼤城市的相应⽔平。
形成具有现代化⽔平的温州都市区,到规划期末温州的城市化、⼯业化⽔平达到国内先进⽔平,确⽴影响全国、辐射浙南闽东的中⼼城市地位。
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宏观管理制度,形成统⼀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逐步向资源配置市场化、合理化,经济运⾏规范化、法制化⽅向发展。
形成现代化温州都市区基础设施的构架,到规划期末,建成现代化的城市综合TRANBBS 交通、公⽤设施、环境保护、抗灾防灾等基础设施系统,在数量和质量上满⾜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和⼈民⽣活的需要。
形成以促进⼈的全⾯发展为核⼼的社会发展体系和⼈与⾃然和谐共存的⽣态环境,社会风⽓良好、公共秩序井然、⽣活环境优美为重要标志的城乡⽂明程度显著提⾼。
温州市域铁路S2线一期工程沿线服务业规划研究
李微晓 温州市铁路建设办公室摘要:温州市域铁路S2线一期工程至北向南途径的乐清市、洞头区、龙湾区、瑞安市,涉及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浙南沿海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等产业功能区,是温州大都市区沿海区域南北走向骨干快速联系通道,是构建温州市域铁路网“十”字骨架系统的南北主要干线。
加快S2沿线开发建设,有利于加速城市东拓步伐、带动城市功能提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土地利用价值。
关键词:温州市域铁路;S2线一期工程;沿线服务业;规划中图分类号:U45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4-0466-02一、S2沿线开发建设现状1.沿线区域建设现状。
市域铁路S2线穿越乐清市、洞头区、龙湾区、瑞安市4个行政区,所经大部分路段为城镇的边缘地带,现状沿线大部分为空地或较为零散的村镇用地,未形成城镇空间布局,尤其是项目途径乐清南段、温州南段、瑞安北段区域,城市空间出现碎片化发展状态。
S2线贯穿16个镇(街道),涉及常住人口合计145万人(户籍人口93.6万人)。
沿线除规划4个枢纽站外,其余站点周边普遍无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商业设施、居住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看站点周边区域建设几乎空白。
表:沿线乡镇街道人口数据县市区乡镇街道六普人口数据户籍人口乐清市城东街道9490036199城南街道37463垟盆街道21743翁垟街道5688764434柳市镇327800224664洞头区灵昆街道2156422478龙湾区海滨街道7001431693永兴街道5279838482沙城街道630418247天河街道5179027541海城街道5215733527瑞安市塘下镇312080174901汀田街道7347651214莘塍街道14908777999上望街道6820654074东山街道561893180914499899364682.沿线产业发展现状。
S2线涉及的“四个行政区”,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989.6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6%; S2线沿线东侧区域,是全市主要传统产业集聚区,也是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区,全线涉及6个重大产业平台,即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区2个国家级平台,瑞安经济开发区、乐清经济开发区2个省级工业园区,全线涉及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浙南沿海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温州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车站广告灯箱制作与安装项目用户需求书目录1 工程概况 (1)1.1总概况 (1)2 工程范围 (4)3 灯箱工作条件 (5)4.2 面板技术要求 (9)4.3 光源及电器配件 (11)4.4 线缆及配件要求 (13)4.5 固定锚栓要求 (14)4.6 制作工艺要求 (15)4.7 维修要求 (17)4.8 灯箱安装设计的要求 (18)4.9 灯箱荷载标准 (18)4.10 灯箱测试要求 (18)4.11包装、运输、安装、成品保护 (19)5 供货范围 (20)5.1 备品备件 (20)5.2 灯箱材料及器件产地 (20)5.3 供货时间、方式 (21)5.4 服务项目 (21)6 工期和进度 (21)6.1 项目计划和进度控制 (21)6.2 工程执行计划时间表 (22)7 项目管理 (22)7.1 项目管理 (22)7.2机构和人员要求 (23)7.3.2 人员配置要求 (25)8 责任范围 (27)8.1 总则 (27)8.2 卖方责任 (27)8.3 买方责任 (30)8.4 与其它标段的接口 (32)8.5 现场服务 (33)9 试验、检验及验收 (34)9.1 基本要求 (34)9.2 样机制造与检验 (34)9.3 出厂检验及测试 (36)9.4 到货检查 (36)9.5 安装检验、调试 (37)9.6 初步验收(或称预验收) (38)9.7 最终验收 (38)10 工程资料结算提交 (39)11 设计联络 (39)11.1 概述 (39)11.2 设计联络费用 (39)11.3 设计联络详表 (39)12 设备监造 (40)13 培训 (41)13.1 概述 (41)13.2 培训材料 (41)13.3 培训教材的基本内容 (42)13.4 培训设施 (42)13.5 培训时间、地点要求 (42)13.6 培训费用 (42)13.7 培训效果与考核要求 (42)13.8 培训内容及计划 (42)14 质量体系及质量保证 (43)15 技术文件及图纸、手册 (43)15.1 概述 (43)15.2 图纸 (44)15.3 手册 (44)15.4 技术文件 (46)16 附图 (46)1 工程概况1.1总概况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为东西走向,连接沿海铁路温州南站、温州站、永强站、机场站,是构建未来温州大都市核心区两大中心—中心城和瓯江口新城的快速联系通道,承担都市区范围内东西向组团间快速交通联系,串联瓯海中心、中心城区、龙湾中心与灵昆半岛。
温州市域铁路系统制式研究
0 引言每个城市各具特色,城市规模、结构、发展方向不同,交通需求也不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同。
不同的城市结构、功能区域和服务对象,需要不同的轨道交通服务层级和制式体系。
各层级轨道交通间良好地衔接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轨道交通网络的整体服务效益。
轨道交通系统制式较多,制式的选择决策是一项多因素、复杂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一座城市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功能定位和服务水平。
科学合理地选择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对建设节约、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提高轨道交通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市域铁路作为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层级,近年得到快速发展,很多城市正进行市域铁路建设。
但对市域铁路制式选择决策方面的研究仍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市域铁路制式选择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制式选择的原则每种轨道交通都有其特定技术特点和适应条件,需要依据城市规模、城市空间结构、人口规模、城市交通特征、环境影响、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各条线路的客流特征、线路长度、工程手段、技术经济等诸多因素来确定交通系统制式[1-3]。
市域铁路制式选择是为寻找符合城市特征和客流需求并经济合理的轨道交通方式,温州市域铁路系统制式研究宋唯维1,余攀2(1.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系,浙江 嘉兴 314000;2.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线路站场设计研究处,湖北 武汉 430063)第一作者:宋唯维(1982—),男,高级工程师,硕士。
E-mail:***************摘 要:科学合理地选择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对建设节约、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提高轨道交通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介绍市域铁路制式选择的原则和方法,以温州市域铁路S3线为例,从线网规划、客流分析、速度目标值等方面提出合理的系统制式备选方案;从工程造价、旅客换乘、线网资源共享等方面对制式备选方案进行综合对比,得出温州市域铁路S3线应选择方案1的结论,即线路采用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制式,车辆采用国产交流市域铁路车辆。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龙湾隧道贯通
坊 东 至 新 机 场 段 ,而廊 坊 东 至 首都 机 场段 还 没 有 更 多消 息 , 近日 城际铁 路联络线首都 机场至 廊坊东 ( 不 含 ) 段 勘 察 设 计 中 标 公 告 发 布 ,廊 坊 至 首 都 机 场 这 一 段 线 路 即将 进
管理和操作经验,推进连徐铁路箱梁预制工序优化、工艺改 进和工序 的标准 化操作。 目前 ,从连云港到徐州火车 出行时
政 府 丝绸 之 路 经 济 带 甘 肃 段 “ 6 8 7 3 ” 交 通 突 破 行 动 实施 方
案》 中的高速铁路通道之一 ,是一条西北起甘肃省兰州市 ,
东 南 至 陕 西 省 汉 中 市 的 西 北 一 东 南 向 高 速 铁 路 干 线 。 本 线 是 甘 肃 省 客 运 网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线 路 起 自 兰 州 市 ,经 定 西 市 的 临 洮 、 渭 源 、 陇 西 县 , 天水 市 的 武 山 、甘 谷 县 , 东
城 际 铁 路 联 络 线
展开。连徐铁路是连云港至乌鲁 木齐铁路的重要组成部 分,
辐射范围覆盖 了 “ 丝 绸 之 路 经 济 带 ”和 “ 2 1世纪 海 上 丝 绸
之 路 ” 的交 会 区域 , 同时 也是 江 苏 省 实现 “ 1 . 5小 时 交通 圈 ”
廊 坊至 首 都机 场段 进入 勘 察设 计 阶段
k m,其 中甘 肃省境 内约 4 3 3 k m。是西北 沟通华 中 、西南
的最 快 捷 高速 铁 路 通 道 ,设 计 速 度 为 3 5 0 k m/ h ,全 程 采 用 客 运 专 线 级 别 的 双 线 电气 化 铁 路 设 计 。 项 目总 投 资 约 6 1 2
亿 元 ,其 中甘 肃省 境 内约 5 2 0亿 元 ,计 划 2 0 1 9年开 建 ,
市域铁路S1线建设对温州城市发展的影响
市域铁路S1线建设对温州城市发展的影响摘要:轨道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过来又可带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地铁建设外部性与产业带动性,能够吸收多元化的投资,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建设。
文章探讨了市域铁路S1线建设对温州城市发展的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建设;S1线;城市发展引言轨道交通是现代化城市中便捷、快速、高效的交通工具,是国家综合国力、城市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及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轨道交通不仅是交通运输工具,也是一个产业、一种经济。
在这个产业链中,轨道交通经济发展,是伴随轨道交通运营的一个最有前景、最广阔的永不落幕的部分,蕴含着惊人的商业价值和经济、社会效应。
众所周知,地铁所到之处,交通缓解、楼宇兴旺、土地增值、人口增加,居住、产业、文化、社会等社区功能迅速形成。
在最近十几年间,正处于加速发展期的中国也兴起了地铁建设热。
一、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的作用意义分析轨道交通从规划、设计、开发到建设、制造、运营,是一个复杂、庞大、多行业、多专业的系统工程和完整的产业链。
轨道交通工程为沿线商业效益显著、区域关联程度高的轨道交通经济打造强力辐射和拉动作用,进一步激活了城市资源。
1、区域经济效益区域经济效益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的建成通车,能对周边地区经济开发产生波及和促进效应,区域经济效益主要有:(1)沿线不动产增值的效益。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成通车,一方面可以提高沿线居民和企业的可达性,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其他居民和企业入住,增加城市轨道交通周边房产的需求,从而使沿线的不动产增值。
(2)节约用地的效益。
由于轨道交通具有大运量的特点,吸引大量居民选择乘坐地铁,从而可减少地面道路建设,明显地节约土地。
这对目前土地越来越稀少的城市更加重要。
(3)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效益。
城市轨道交通因其准时、高速的特点,以及大运量的承载吸收了大量乘客,大大地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
对城市公共交通部门来说也减少了对公交的配套设施费和道路维护费等大量费用。
温州市域铁路客运S1线项目情况说明
温州市域铁路客运S1线项目情况说明一、项目概况、规模和技术标准1、线位情况温州市域铁路客运S1线西起南过境线南侧潘桥动车停车场,东至半岛二站,串联瓯海中心、中心城区、龙湾中心与瓯江口新城,并预留向洞头延伸条件,线路全长51.9km,其中潘桥动车停车场至叶焦路段位高架线,叶焦路至瓯海大道段为地面线,瓯海大道至南塘大道段为高架段,南塘大道至温州站东侧200米处为地面线,温州站东侧至茅竹岭隧道均为高架线,茅竹岭隧道以东至滨海大道与纬三十路路交叉口为地下线,滨海大道至灵昆岛环岛南路为高架线,环岛南路至灵昆大道为地面线,灵昆大道以北均为高架线,其中地下线13.38km,地面线4.06km,高架线34.46km。
线路主要参数:铁路等级为I级,正线数目为双线,速度目标值,120km/h(局部地段限速),正线线间距4.0m,最小曲线半径为一般地段800m、困难地段700m,限速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和速度时间曲线模拟确定,最大坡度为一般地段20‰、困难地段30‰。
2、用地情况项目总用地面积需349.41公顷,其中项目线位用地面积为114.41公顷,停车场及牵引变用地面积60.82公顷,车站配套设施用地约127公顷(包括梁场临时用地,需要在站点周边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中落实),拆迁安置需47.18公顷用地。
3、项目控制要求地下线路区间段:两侧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宽度宜大于50米。
地上线路区间段:两侧用地红线按轨道边线两侧各30米控制。
站点段:普通铁路站点按两侧宽度各60米,沿铁路线240米长度控制;轨道线网换乘站点,如永庆街站、温州站、温州大道站、机场站和灵昆站,根据交通换乘需求划定站点控制范围。
线位控制保护地界内线路两侧8米范围内现状建筑拆除处理,保护地界内线路两侧8米外用地原则上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建筑。
二、本项目与相关规划衔接(一)沿线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1)《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批复成果)本项目建设能够打通温州老城区与西部瓯海中心区、东部龙湾中心区、瓯江口新城联系,为温州由“沿江城市”向“滨海城市”提供交通保障,符合总体规划的城市发展目标。
温州轨道交通
潘桥站以山水的跌宕起伏为设计灵感。玻璃幕墙与铝板材料形成虚实对比,衬映出山水相连的构思。温州南 站造型力求现代新颖,简单的建筑形体,与立面竖向肌理形成有机整体,加上轨道的引入,使站房具有了延展性。
温州轨道交通车站周围及出入口附近设有导向标识,找到正确的路线和方向,依次进入车站。 龙霞路站
温州轨道交通起步价2元可乘坐4千米(含4千米),4至28千米(含28千米)每1元可乘4千米,28至64千米(含64 千米)每1元可乘6千米,64千米以上每1元可乘8千米。
1.离休干部、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因公致残人民警察、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荣 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的献血者、重度残疾人、温州市户籍持证残疾人、消防救援人员凭本人有效证件免费乘车。
建设规划
《温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规划(修编)》远景推荐方案根据《温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规划(修编)》,温州 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线由3条通勤快线、3条轨道交通线组成,线总规模235.29千米,其中市域快线总长度 155.26千米,轨道交通线总长度80.03千米。远景线在2020年线的基础上延伸形成,由3条市域快线、4条轨道交 通线组成,线总规模381.51千米。其中,市域快线总长度257.48千米,轨道交通线总长度124.03千米。
通勤列车车头造型借鉴海豚的特征曲线,而非“子弹头”模样。车厢延伸波纹特征,采用河流、近海、远海 的不同蓝色,意在体现温州由近海走向深海、走向世界的美好愿景。列车采用4辆编组,最大载客量达1328人。 每节车每侧设有4对1.3米大开度气密性双向塞拉门,在超员情况下,可以在29秒以内快速完成乘降,适应停站时 间短的运营要求。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与灵昆南堤交叉段实施方案安全影响分析
根据铁路桥梁计算 结果交叉段桥桩 的最大位移见表 4 。
4 . 2 . 2 桥 梁 变 形控 制 指 标
根据 T B 1 0 6 2 1 -2 0 0 9《 高速铁路设 计规范 ( 试行 ) 》 …第 7 . 3 . 1 0 条 :墩 台基 础 的沉 降应按 恒 载计 算 ,其 工 后沉 降量
果 进行坐标转换 ,转换 后的 x向为顺 桥 向,Y向为横 桥 向,
z向不变。在研究海堤 时仍 采用原始坐标 系。
4 . 2 . 1 交 叉段 桥 桩 的 最 大位 移
式 中:£为桥梁跨度 ,i n ,当为不等跨时采 用相邻跨 中 的较小跨度 。当 L<2 5 . 0 0 m时 , 按2 5 . 0 0 m计 ;为墩 台 顶面处顺 桥或横桥方 向的水 平位移 ,n l m,包 括 由于墩 台身 和基础的弹性变形 以及基底土弹性变形 的影 响。 ( 2 )应对桥上 钢轨 的附加 应力 和列 车制动力 作用 下梁
与堤身整体 沿垂 直堤 防轴线 方 向的最 大水 平位 移与 只建 堤 防方案 时的最 大水平位移相差不 超过 0 . 5 0 c m,沿堤轴线 方 向最大水平 位移只建堤 防方 案 时的最 大水 平位 移相 差不 超 过0 . 1 0 c m,框架部分 的最 大竖 向沉 降 为 3 . O 0 c m左右 ,较 只建堤 防时减小 4 . O 0 ~5 . O 0 c m ;先桥后堤方案 下交叉段 堤 防的各 向位移变 化 与先堤 后桥 方案 差别 不大 ,除竖 向沉 降
不应超 过表 5中的限值 。
轨间的相对 位移 进行 检算 ,并 根据 检算结 果控 制墩 台顶纵
向水平 线刚度。
4 . 2 . 3 影 响 分 析
通过表 4中的数 据分 析可知 不 同方案下 桥梁 在施 工完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车站广告灯箱制作与安装项目用户需求书目录1 工程概况 (1)1.1总概况 (1)2 工程范围 (4)3 灯箱工作条件 (5)4.2 面板技术要求 (9)4.3 光源及电器配件 (11)4.4 线缆及配件要求 (13)4.5 固定锚栓要求 (14)4.6 制作工艺要求 (15)4.7 维修要求 (17)4.8 灯箱安装设计的要求 (18)4.9 灯箱荷载标准 (18)4.10 灯箱测试要求 (18)4.11包装、运输、安装、成品保护 (19)5 供货范围 (20)5.1 备品备件 (20)5.2 灯箱材料及器件产地 (20)5.3 供货时间、方式 (21)5.4 服务项目 (21)6 工期和进度 (21)6.1 项目计划和进度控制 (21)6.2 工程执行计划时间表 (22)7 项目管理 (22)7.1 项目管理 (22)7.2机构和人员要求 (23)7.3.2 人员配置要求 (25)8 责任范围 (27)8.1 总则 (27)8.2 卖方责任 (27)8.3 买方责任 (30)8.4 与其它标段的接口 (32)8.5 现场服务 (33)9 试验、检验及验收 (34)9.1 基本要求 (34)9.2 样机制造与检验 (34)9.3 出厂检验及测试 (36)9.4 到货检查 (36)9.5 安装检验、调试 (37)9.6 初步验收(或称预验收) (38)9.7 最终验收 (38)10 工程资料结算提交 (39)11 设计联络 (39)11.1 概述 (39)11.2 设计联络费用 (39)11.3 设计联络详表 (39)12 设备监造 (40)13 培训 (41)13.1 概述 (41)13.2 培训材料 (41)13.3 培训教材的基本内容 (42)13.4 培训设施 (42)13.5 培训时间、地点要求 (42)13.6 培训费用 (42)13.7 培训效果与考核要求 (42)13.8 培训内容及计划 (42)14 质量体系及质量保证 (43)15 技术文件及图纸、手册 (43)15.1 概述 (43)15.2 图纸 (44)15.3 手册 (44)15.4 技术文件 (46)16 附图 (46)1 工程概况1.1总概况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为东西走向,连接沿海铁路温州南站、温州站、永强站、机场站,是构建未来温州大都市核心区两大中心—中心城和瓯江口新城的快速联系通道,承担都市区范围内东西向组团间快速交通联系,串联瓯海中心、中心城区、龙湾中心与灵昆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