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贴合屏幕技术解析
【经验】全贴合技术介绍及设计规范
【经验】全贴合技术介绍及设计规范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LCD与TW之间也逐渐有分离式变成了全贴合式,与壳体装配方式也由分开独立装配变成了模组统一组装;自从进入2013年以来,“全贴合”这个名词就伴随着各款新手机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只要你是今年发布的产品,如果你的产品简介中没有提到“OGS”、“全贴合”等几个关键词,那么你都不好意思说是刚刚推出的新手机。
本文就介绍一下全贴合工艺及设计规范;一、全贴合简介:全贴合(Full lamination)也称之为non-airgap。
从屏幕的结构上看,我们可以把屏幕大致分成3 个部分,从上到下分别是保护玻璃,触摸屏、显示屏;全贴合一般又称为面贴,即是以水胶或光学胶将显示面板与触摸屏完全紧密贴合在一起。
所谓口字胶贴合又称为框贴,即简单的以双面胶将触摸屏与显示面板的四边固定,工序简单良率较高,但因为显示面板与触摸屏之间存在空气填空的空隙,在光线折射后导致显示效果变差。
而全贴合由于光学双面胶的特殊光学性能,TW和LCD贴合在一起后能降低空间层的反射,使LCD显示效果提升;二、全贴合与口子胶贴合的优缺点全贴合的优点很多,主要优点能降低模组厚度、强光如太阳光下显示效果更好、颜色更加纯正、杜绝灰尘进入等;缺点是制程复杂造成的贴合成本高;口子胶的优点是成本低,工艺制程简单;但是对于尺寸大的模组,边框越窄、双面胶越窄,可靠性越差;并且TW和LCD如果收到挤压,双面胶的支撑无法恢复就会产生贴合牛顿环,造成显示不良;下面是全贴合相对于口子胶贴合的优异之处:三、全贴合和口子胶贴合工艺流程介绍:目前,在行业内主要有两种贴合方式:全贴合方式和口子胶贴合方式.其中,全贴合按照又分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贴合和LOCA(Liquid Optical Clear Adhesive)贴合。
为保证装配平整度、避免贴合模组翘曲度引起的装配上显示水波纹、贴合黄块等问题,建议LCD厂商贴合,贴合工序如下:TW和LCD玻璃先贴合、贴合后再组装背光,这样不仅能保证良好的贴合良率,又能保证贴合模组的平整度。
OCA全贴合材料工艺技术解析
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是⼀层⽆基材光学透明的特种双⾯胶,属于压敏胶的⼀类。
什么是O CA全贴合技术?全贴合技术是⽬前⾼端智能⼿机与平板电脑⾯板贴合的主流发展趋势。
将⾯板与触摸屏以⽆缝隙的⽅式完全粘贴在⼀起,可以提供更好的荧幕反射的影像显⽰效果。
杜绝屏幕灰尘,⽔汽屏幕隔绝灰尘和⽔汽,普通贴合⽅式的空⽓层容易受环境的粉尘和⽔汽污染,影响机器使⽤,⽽全贴合OCA光学胶填充了空隙,显⽰⾯板与触摸屏紧密贴合,粉尘和⽔汽⽆处可⼊,保持了屏幕的洁净度。
O CA光学胶性能1、⾼的粘接和剥离强度,适⽤于将许多透明薄膜基材粘接到玻璃上,耐⾼温、⾼湿度和耐UV光。
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固化收缩率⼩。
2、受控制的厚度,提供均匀的间距;⼿机屏幕的组成致3个部分分别为保护玻璃、触摸屏、显⽰屏。
贴合的⽅式可以分为全贴合和框贴第⼀步将OCA膜贴在sensor上,俗称软贴硬。
⼈⼯放置sensor到设备台⾯上,⼈⼯撕除OCA上层的隔离纸(可⽤⼀⼩段胶带粘下来,较⽅便),设备⾃动对位后完成贴附。
硬贴硬⼈⼯将盖板玻璃和贴过OCA的sensor玻璃放到设备相应的台⾯上,CCD⾃动对位完成后,在真空腔内进⾏加压贴合。
全贴合O CA技术选型技术解析O CA产品结构⽬前,市场上常见的OCA产品结构有以下⼏种,取决于TP⼚的装配设计。
结构⼀:⼤品牌⼿机的TP⼚使⽤此种结构的⽐较多,像TPK、奇美等。
此种结构,需要换膜,对结构⼀:材料和环境的要求更⾼,成本也会更⾼。
结构⼆:结构⼆:和结构⼀⼀样,都需要换膜,对材料和环境有同样⾼的要求,区别只是重离型膜不⽤切断,不需要载带。
OCA不同的厚度会有⼀个对应的硬度值,太硬或太软都会影响全贴合的使⽤,⼀般的硬度控制值O CA⼯艺缺点OCA胶膜表⾯带有粘性,剥离离型膜时表⾯容易留痕,贴合时易产⽣⽓泡。
易吸附尘埃和杂质造成⼆次污染。
OCA胶膜与FILM贴合的过程中,⼿⼯贴压⼒不均易褶皱产⽣⽓泡,对与G+G贴合⽤垂压式组合机,⽽且加热加压下的空⽓难排除,这样⾮常容易产⽣⽓泡,⽽且脱泡机的作⽤也不⼤。
屏幕全贴合生产工艺
屏幕全贴合生产工艺屏幕全贴合(Fully Laminated)是一种屏幕生产工艺,也被称为全贴合屏。
屏幕全贴合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将显示屏、触摸层和保护玻璃三层材料紧密地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单元。
相比传统的屏幕工艺,全贴合工艺有以下优势:首先是厚度薄。
传统屏幕工艺中,屏幕、触摸层和保护玻璃是分开制作的,它们之间需要加入空气或其他胶水来固定位置,因此屏幕整体厚度较厚。
而全贴合工艺将三层材料紧密粘合在一起,屏幕的整体厚度显著缩减,使得设备更加轻薄。
其次是透光性好。
全贴合工艺中,屏幕、触摸层和保护玻璃之间没有了空气或其他胶水层,光线不会经过介质的折射和反射,因此屏幕的透光性得到了大大提升。
这意味着屏幕可以显示更鲜明、细腻的图像,而不会出现反射或光晕。
再次是触控灵敏度高。
全贴合工艺中,触摸层直接贴合在屏幕上,不会有空气层间隔,提高了触摸信号的传输速度和灵敏度。
触摸层的粘贴方式更加紧密,可以更准确地感受到用户的操作。
这使得触摸屏幕的使用更加顺滑和流畅。
此外,全贴合工艺还可以提高屏幕的耐用性和抗污性。
因为所有层材料都被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避免了在传统工艺中,不同层材料之间的空隙可能导致的灰尘、水分等物质渗入。
全贴合屏幕通常也覆盖了一层防指纹、防划痕等特殊涂层,进一步提高了屏幕的抗污性和耐用性。
在制造全贴合屏幕时,需要先将显示屏、触摸层和保护玻璃按照特定的工艺步骤粘合在一起。
这个过程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技术,以确保不会出现气泡和其他缺陷。
因此,全贴合屏幕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
总的来说,屏幕全贴合工艺是一种将显示屏、触摸层和保护玻璃紧密粘合在一起的先进工艺。
它可以实现屏幕的厚度薄、透光性好、触控灵敏度高、耐用性强和抗污性好等优点。
全贴合屏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显示和操作体验。
全面讲解TP行业贴合技术
全面讲解TP行业贴合技术手机屏幕的贴合技术可分为G P、G G、G F、全贴合。
对他们最简单的了解就是,G P、G G和G F是早期的屏幕贴合技术,会有进灰现象,而最新的全贴合技术的屏幕不会进灰。
下面我们分别看一下这几种贴合技术。
G P我们首先要了解,电容触摸屏主要是有下部的传感器玻璃层和上部盖板两个部分组成,而G P的意思是传感器玻璃(GLASS)塑料(PET)盖板结构,简称G P。
最早期的全触屏智能手机,好多都是采用的这种贴合技术。
G P电容屏的优势是成本低、工艺简单,但是缺点也非常突出,不耐磨、不耐腐蚀、透光率差、操控手感粘滞、可靠性差。
G FG F贴合技术的外部是玻璃盖板,中间的传感器为一层薄膜(Film),这层薄膜其实是ITO sensor(ITO就是氧化铟锡,一种透明导电材料,ITO按照特定的图案,涂在玻璃或者塑料薄膜上,然后贴在一层厚的保护玻璃上,就是ITO sensor);一层Film只能实现单点触摸,G FF表示2层Film,因为Pet(塑料物质)不能像玻璃那样2面做线路,需要2层Film才可以实现多点触控。
G GG G贴合技术比前两者高级些,跟G F的不同点就是中间触摸感应层换成了玻璃材质。
相比下来G G电容屏的优势就是坚硬耐磨、耐腐蚀、高透光率、操控手感顺滑、高可靠性,但是比前两者技术加工难度大、成本高一些。
以上三种屏幕贴合方式,他们的触摸屏与显示屏之间都是用的框贴。
如图,利用框贴的方式,两层之间是有空隙的,所以我们的屏幕会遇到进灰现象。
为了将解决这种现象,就产生了一种更高级的贴合方式,叫做全贴合。
如上图,采用全贴合的方式,两层之间不会产生缝隙,屏幕更薄,且不会进灰。
由于少了空气层,减少光线的损耗,在同等亮度需求下会更加省电;同样,全贴合会减少反光量,入射光线反光变少,屏幕会更加清晰。
在全贴合技术下,可分为三种:OGS、ON-CELL、IN-CELL!OGSOGS技术就是把触控屏与保护玻璃集成在一起,在保护玻璃内侧镀上ITO(氧化铟锡,一种透明导电材料)导电层,直接在保护玻璃上进行镀膜和光刻,由于节省了一片玻璃和一次贴合,触摸屏能够做的更薄且成本更低。
全贴合OGS,GF,GFF等介绍
2. 贴合技术的介绍: G1F1、GF2
CG或者PMMA
BM(黑色或白色
)
上ITO
OCA
下ITO
Film
CG或者PMMA
BM(黑色或白色
)
OCA_1
上ITO
Film 下ITO
保护膜
G1F1 GF2
FPC
ACF
IC
Connector FPC
IC ACF
3. 技术对比
G/F/F
2. 贴合技术的介绍: OGS
2.1.1 OGS技术,也称为TOL技术
(两者工艺流程有很大差别,TOL质量更好但成本高),现在主要由触控 屏厂商主导并发展,触控模组厂商或上游材料厂商则倾向于OGS,即 将触控层制作在保护玻璃上,主要原因是该技术具备较强的制作工艺 能力和技术。
2. 贴合技术的介绍: OGS
2.2.1 GG技术分解 即cover glass + glass sensor
特点:一层glass sensor,ITO为菱形或矩形,支持多点触控。
优点:准确度高,透光性好,支持真实多点触控 缺点:开模成本高,打样周期长,可替代性差;受撞击Glass sensor 易损坏,并且Glass sensor 不能做异形;厚度较厚, 一般厚度为1.37mm
缺点:以单点为主,不能实现多点触 控,抗干扰能力较差
2. 贴合技术的介绍: GFF
2.4.1 GF技术分解 即:双层film
特点:此结构使用两层Film Sensor ,ITO 图案一般为菱形和 矩形 ,支持真实多点。
优点:准确度较高,手写效果好,支持真实多点;sensor 可 以做异形,开模成本低,时间短;总厚度薄,常规厚度为 1.15mm ;抗干扰能力强。
全贴合工艺介绍
目前采用In-Cell 技术有苹果的iPhone 5/5s,还有诺基亚的Lumia系列高端手机。
In Cell技术屏幕层数:Incell的屏幕由表层玻璃粘合LCD层(触屏在LCD层上),
共2层。
Sensor
CG
Sensor
CG
CF CF
TFT
TFT
Hybridincell
Full Incell
2.Oncell 技术
优点: 更佳的显示效果。全贴合技术取消了屏幕间的空气,能大幅降低光线反射、 减少透出光线损耗从而提升亮度,增强屏幕的显示效果。
屏幕隔绝灰尘和水汽。普通贴合方式的空气层容易受环境的粉尘和水汽污染, 影响机器使用;而全贴合OCA胶填充了空隙,显示面板与触摸屏紧密贴合,粉 尘和水汽无处可入,保持了屏幕的洁净度。
Full Lamination Introduce
什么是全贴合?
从屏幕的结构上看,我们可以把屏幕大致分成3个部分,从上到下分别是保护玻璃, 触摸屏、显示屏。而这三部分是需要进行贴合的 ,按贴合的方式分可以分 为全贴合和框贴两种。
框贴又称为口字胶贴合,即简单的以双面胶将触摸屏与显示屏的四边固定 ; 显示屏与触摸屏间存在着空气层 。
LOCA贴合
液态光学透明胶,英文名称为:Liquid Optical Clear Adhesive,是一款主要用于透 明光学元件粘接的特种胶粘剂。 无色透明,透光率98%以上,粘接强度好,可在常温或中温条件下固化。且同时具 有固化收缩率小,耐黄变等特点。
主要适用于大尺寸贴合,曲面或者较复杂结构贴合,较高油墨厚度或不平整表面贴 合。
减少噪声干扰。触摸屏与显示面板紧密结合除能提升强度外,全贴合更能有 效降低噪声对触控讯号所造成的干扰,提升触控操作流畅感。
全贴合工艺介绍电子教案
TFT
3.OGS /TOL技术
OGS技术就是把触控屏与保护玻璃集成在一起,在保护玻璃内侧镀上ITO 导电层,直接在保护玻璃上进行镀膜和光刻,由于节省了一片玻璃和一次 贴合,触摸屏能够做的更薄且成本更低。
现在主要由触控屏厂商主导并发展 ,国内手机品牌中nubia Z5 mini、中兴 GEEK、华为荣耀3C等都采用了OGS技术。不过OGS仍面临着强度和加工 成本的问题,均需要通过二次强化来增加强度。
优点:可以粘接曲面或者不平整表面材料,对油墨厚度不敏感,易返工,成本较 OCA低。
对比项 库存管理 缝隙填充性 工艺复杂性 贴合成品率 应用范围 材质要求
On Cell是指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法, 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相比In Cell技术难度降低不少。
目前,On Cell多应用于三星Amoled面板产品上,技术上尚未能克服薄型化、 触控时产生的颜色不均等问题。 三星、日立、LG等厂商在On-Cell结构触摸屏上进展较快。
全贴合技术即是以水胶或光学胶将显示屏与触摸屏无缝隙完全黏贴在一起 。
目前高端智能手机像苹果iPhone、三星S系列、米2、Nexus 7、Ascend D1 四核、 koobee i90、酷派8730、华为荣耀2都采用了全贴合技术 。
双面胶
CG
OCA/LOCA
CG
TP
TP
LCM
LCM
框贴
全贴合
全贴合工艺对比传统框贴工艺
LOCA贴合
液态光学透明胶,英文名称为:Liquid Optical Clear Adhesive,是一款主要用于透 明光学元件粘接的特种胶粘剂。 无色透明,透光率98%以上,粘接强度好,可在常温或中温条件下固化。且同时具 有固化收缩率小,耐黄变等特点。
OCA全贴合材料工艺技术解析
OCA全贴合材料工艺技术解析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是装配工艺技术中非常关键的一步,主要用于消除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的空气间隙,提升显示屏效果。
接下来,我们将对OCA全贴合材料工艺技术进行解析。
OCA全贴合技术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等大尺寸显示屏上。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在显示屏表面上覆盖一层OCA胶水,然后将触摸屏贴合在上面。
在贴合过程中,OCA胶水会自动填充空气间隙,并且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
另一个OCA全贴合技术的好处是增强了触摸体验。
较薄的OCA层可以减少触摸反应时间,提高触摸屏的灵敏度。
此外,OCA还提供了更好的触觉反馈,使用户在触摸操作时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屏幕上的反馈。
在实际的OCA全贴合工艺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点:首先,选择合适的OCA胶水。
OCA胶水的特性会直接影响到贴合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选择合适的类型和规格。
一般来说,OCA胶水需要具有高透明度、低黄变、低胶水残留和良好的粘接性能。
其次,保证胶水的均匀涂布。
在涂布OCA胶水时,需要注意保持均匀的厚度和无气泡的贴合。
通过采用涂布机或真空吸附等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涂布过程中的厚度和质量。
最后,进行适当的压合和固化。
在贴合过程中,需要使用适当的压力将触摸屏固定在显示屏上,并确保OCA胶水充分固化。
过高或过低的压力都会导致贴合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OCA全贴合材料工艺技术在现代消费电子产品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提高显示屏的视觉效果和触摸体验,还可以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OCA全贴合技术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液晶模组全贴合方案
液晶模组全贴合方案1. 概述液晶模组全贴合方案是一种将液晶显示面板与触摸层或玻璃表面紧密贴合的技术。
此技术能够提高显示效果,并增加触摸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介绍液晶模组全贴合方案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的优势和注意事项。
2. 原理液晶模组全贴合方案的原理是利用光学胶水将液晶显示面板和触摸层或玻璃表面紧密结合。
这种结合方式可以消除光学间隙,并降低光的折射损失,从而提高画面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在贴合过程中,首先将光学胶水均匀涂布在液晶显示面板上,并确保没有气泡和灰尘进入其中。
然后将触摸层或玻璃表面轻轻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上,并进行压力均匀分布的处理。
最后,将整个模组加热,使光学胶水固化,完成贴合过程。
3. 应用领域液晶模组全贴合方案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适用于以下场景:3.1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液晶模组全贴合方案可以提供更好的触摸体验,减少光学畸变,并降低反光和眩光。
同时,这种贴合技术还可以使设备更加轻薄,增加电池容量和续航时间。
3.2 汽车导航系统液晶模组全贴合方案在汽车导航系统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显示屏的可视性和抗干扰能力。
全贴合技术可以消除反射和光折射,保证驾驶员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都能清晰地看到导航信息。
3.3 工业控制面板液晶模组全贴合方案在工业控制面板中的应用能够提高触摸的精准性和稳定性。
全贴合技术可以减少双层结构中的光学误差,确保工业控制面板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稳定工作。
4. 优势液晶模组全贴合方案相比传统的液晶模组结构具有以下优势:•更好的显示效果:全贴合技术能够消除光学间隙,提高画面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更好的触摸体验:全贴合技术可以减少触摸面板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空隙,提高触摸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较低的反射和眩光:全贴合技术可以消除光折射和反射问题,提供更好的可视性和舒适性。
•更轻薄的设计:全贴合技术可以减少屏幕结构的厚度,使设备更加轻薄和便携。
•更高的可靠性:全贴合技术可以减少灰尘、水汽等外界因素对液晶模组的影响,提高其耐用性和可靠性。
全贴合屏幕的好处与缺点
全贴合屏幕的好处与缺点:
优点:降低屏幕厚度,减少反光,不会进灰
缺点:一经破碎,普通屏幕只需更换外面摔坏的触控面板,而全贴合屏幕需要触控面板及液晶屏一起更换
关于全贴合屏幕:
手机屏幕从结构上分为三层(保护玻璃,触摸屏,显示屏),一般需要两次贴合。
普通的框贴,是将触摸屏与显示屏的四周固定,中间有层空气,进灰也一般是此处,另外光线在空气层折射后,显示效果也受影响。
市场上全贴合一般有In Cell/On Cell和OGS,简单理解构造:
In Cell/On Cell:将触控屏嵌入显示屏中,位置稍有不同;
OGS:将保护玻璃与触控屏集成在一起;
不管哪种方案,都省略了一次贴合步骤,有各种好处,但集成在一起的部分也不容易分离,因此在屏幕损坏时要根据屏幕所用的技术,进行整体更换。
贴合屏幕技术原理
贴合屏幕技术原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到了各种屏幕设备,如手机、电视、电脑等。
在这些设备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贴合屏幕,它是一种现代屏幕技术。
那么,贴合屏幕的原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贴合屏幕技术是指将触摸层与显示屏紧密地贴合在一起的一种技术。
它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触摸层和显示屏的贴合,以及触摸信号的感应和传输。
贴合屏幕技术的第一个原理是触摸层和显示屏的贴合。
触摸层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如ITO(铟锡氧化物)膜。
而显示屏则是由液晶或OLED等技术制成的。
在贴合过程中,首先要将触摸层和显示屏分别制作成适当的形状和尺寸,然后将它们粘合在一起。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整体,触摸层与显示屏之间没有空隙,能够保证触摸操作的准确性和显示质量的清晰度。
贴合屏幕技术的第二个原理是触摸信号的感应和传输。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触摸层上的导电材料会感应到电流的变化,并将这个信号传输到触摸控制器。
触摸控制器是一种硬件设备,能够解读触摸信号,并将其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指令。
通过触摸控制器,我们可以实现触摸操作,如点击、滑动等。
触摸信号的传输通常是通过导线或柔性线路实现的,这些线路被嵌入在贴合屏幕的边缘或背面。
贴合屏幕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更好的触摸体验和显示效果。
由于触摸层与显示屏贴合在一起,用户在触摸屏幕时感觉更加自然和灵敏,没有明显的延迟或误差。
此外,贴合屏幕技术还能够减少反射和散射,提高显示的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使图像更加清晰和真实。
贴合屏幕技术在现代屏幕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和电脑显示器都采用了贴合屏幕技术。
这不仅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也推动了屏幕技术的发展。
贴合屏幕技术是一种将触摸层和显示屏紧密贴合在一起的技术。
它的原理包括触摸层和显示屏的贴合,以及触摸信号的感应和传输。
贴合屏幕技术能够提供更好的触摸体验和显示效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屏幕设备中。
手机屏幕全贴合技术
OGS TOL两个是叫单玻璃解决方案,就是触控层和保护玻璃是一起的。
OGS
这种技术是将屏幕与保护玻璃和触控层完全贴合。
问题来了。如果整块保护玻璃和触控层做在一起,那么保护玻璃强度将必然不行,所以先把触控层整块强化,然后再切割,可是这样触控层旁边就可能出现边缘裂化,边崩的情况,所以需要再次强化一遍。这样就成了OGS单玻璃全贴合。目前所知,米3米2以及绝大部分旗舰机型均采用割。这边TOL就简单解释了,TOL就是先切割把小块强度做高,再做成一个大块,这样强度也就比OGS强度更高。这是一个小而美的全贴合技术。虽然说TOL强度比OGS高,但是该碎还是碎,其实只是一种工艺的领先,而且工艺的复杂也导致TOL的产能不如OGS,所以绝大部分厂商还是只用OGS来满足他们巨大的出货量。使用机型:魅族MX3,大牛。
GFF(Glass+Film+Film)
GFF这个也是全贴合,触控层,保护玻璃之间那就真正是用胶水粘在一起的,虽然也是全贴合,可惜中间多出了两层触控层,也就是Film,也就是感应层,这样就导致屏幕的透光性和亮度都要妥协。 所以这是一种工艺最简单,也是良品率最高,成本最低的一种全贴合解决方案,比单玻璃的通透性和工艺难度来说不在一个档次上。 使用机型:红米Note,荣耀4X畅玩版,Vivo Xplay
OCA全贴合材料工艺技术解析
OCA全贴合材料工艺技术解析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是光学清晰胶黏剂,在手机维修行业广泛应用于手机的液晶屏幕维修中,它通过将液晶屏幕和触摸屏的OCA 层黏合在一起,达到修复屏幕的效果。
OCA相对于传统的胶水或者胶带有很多优点,首先是它的透明度非常高,可以达到99%以上,几乎看不到任何的光反射和折射,使得屏幕的视觉效果更加清晰明亮。
其次,OCA的黏合性能非常好,不易脱落或者产生气泡,确保屏幕贴合紧密,触摸灵敏。
此外,OCA具有较高的抗压性能和耐候性,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使用寿命较长。
OCA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OCA材料放入特定的真空机器中,去除气泡和灰尘,以确保材料的纯净度。
然后,通过滚压机器,将OCA均匀地涂布在透明基片上,形成透明的OCA膜。
接下来,将OCA膜剪裁成与触摸屏尺寸相匹配的形状。
最后,将OCA膜与液晶屏幕或者触摸屏幕黏合在一起,通过特定的加热和压力处理,使其紧密贴合。
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制作OCA膜和黏合过程都需要在无尘的环境中进行,以避免杂质进入材料,影响屏幕质量。
同时,OCA材料对温度和湿度都非常敏感,温度过高会导致材料熔化,温度过低会导致材料变硬,而湿度过高会导致材料吸湿变软,这些都会影响OCA的固化效果和使用寿命。
总之,OCA全贴合材料技术借助OCA的优越性能,能够在手机维修行业更好地实现手机屏幕的修复。
通过制作透明的OCA膜,并将其与液晶屏幕或者触摸屏幕黏合在一起,可以确保屏幕的透明度、贴合性和耐用性,使得修复后的手机屏幕效果更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然而,由于OCA材料本身的敏感性,制作和运用都需要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进行,以确保质量和效果。
揭秘OCA压屏机贴合屏幕技术
揭秘OCA真空全贴合屏幕技术目前,众多手机越来越亲睐全贴合屏幕,像iPhone系列产品、三星S系列小米手机、Nexus、Ascend、华为荣耀2等都采用了全贴合屏幕技术。
接下来展望兴科技真空贴合机将为您解读全贴合屏幕技术。
压屏机全贴合即是以水胶或光学胶将面板与触摸屏以无缝隙的方式完全黏贴在一起。
相较于框贴来说,可以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
与框贴相比,全贴合从荧幕反射的影像就可以很明显看得影像的差异。
这是目前高端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面板贴合的主流发展趋势。
全贴合有以下几个优点:1)更佳的显示效果。
全贴合技术取消了屏幕间的空气,能大幅降低光线反射、减少透出光线损耗从而提升亮度,增强屏幕的显示效果。
2)屏幕隔绝灰尘和水汽。
普通贴合方式的空气层容易受环境的粉尘和水汽污染,影响机器使用;而全贴合OCA胶填充了空隙,显示面板与触摸屏紧密贴合,粉尘和水汽无处可入,保持了屏幕的洁净度。
3)减少噪声干扰。
触摸屏与显示面板紧密结合除能提升强度外,全贴合更能有效降低噪声对触控讯号所造成的干扰,提升触控操作流畅感。
4)使机身更薄。
全贴合屏有更薄的机身,触摸屏与显示屏使用光学胶水贴合,只增加25μm-50μm的厚度;较普通贴合方式薄0.1mm-0.7mm。
更薄的模块厚度为整机结构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更薄的机身提高产品档次,彰显技术含量。
5)简化装配。
全贴合模块与整机的装配可以直接采取卡扣或者锁螺丝的方式固定,减少了贴合偏差带来的装配问题,同时简化为组装工序,降低组装成本。
全贴合模块不用考虑防灰尘水汽,所以CTP LENS边框不用考虑贴合宽度,可以实现更窄边框,同时因不用考虑双面粘贴合强度,也有助于窄边框设计,边框可以做到更窄。
虽然说全贴合的优势巨大,但众多因素导致良品率相对较低。
因为良率不佳而造成的表面玻璃和甚至面板于贴合过程中的消耗、报废,必然会造成成本的上升,因此脱泡与贴合良率的控制就会成为比材料成本更重要的因素。
好消息是随着全贴合机技术的普及,展望兴科技经过努力专研,对真空贴合机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进。
显示屏全贴合技术工艺流程及常见问题解析
一、概述1.1 简介显示屏全贴合技术1.2 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二、显示屏全贴合技术工艺流程分析2.1 材料准备2.2 真空吸附2.3 UV固化2.4 清洗与检测2.5 成品包装三、显示屏全贴合技术常见问题解析3.1 气泡问题分析与解决3.2 灰尘和杂质问题分析与解决3.3 触摸不灵敏问题分析与解决3.4 其他常见问题解析四、结论4.1 显示屏全贴合技术的发展前景4.2 总结本文的重点内容五、参考文献一、概述1.1 简介显示屏全贴合技术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显示屏的贴合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全贴合技术是一种将触控面板与显示屏幕上的透明导电层以及其他功能层等各种薄膜贴合得非常均匀、牢固,以保证显示屏清晰度和灵敏度的技术。
该技术在智能无线终端、平板电脑、汽车导航系统等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2 本文的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对显示屏全贴合技术的工艺流程和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从事相关行业的工程师和研发人员提供参考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一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显示屏全贴合技术工艺流程分析2.1 材料准备在全贴合技术中,材料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包括触控层、导电层、绝缘层等材料的选择和质量均会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还需要进行材料的预处理,如去除杂质、清洁表面等工作。
2.2 真空吸附真空吸附是将各薄膜材料贴合在一起的关键步骤。
通过控制真空度、温度和时间等参数,确保各层之间均匀粘结,杜绝了气泡和杂质的产生。
2.3 UV固化UV固化是在真空吸附后,利用紫外线照射使各层材料结合更牢固、更坚硬的过程。
也能使材料在光照后的维持性更好。
2.4 清洗与检测在显示屏全贴合技术中,清洗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清洗工艺可除去工艺中产生的杂质和残留物,确保产品表面的干净。
而检测方面,包括外观检测、功能测试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2.5 成品包装在工艺流程的需要对成品进行包装。
包装工艺可以保护产品不受外界影响,确保产品在运输和使用中安全。
触摸屏全贴合技术介绍
触摸屏全贴合技包含:In-Cell技术、On-Cell技术、OGS /TOL技术等。
触摸屏In-Cell技术:指将触摸面板的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技术,即在显示屏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功能,因此原本3层的保护玻璃确虫摸屏+显示屏变成了两层的保护玻璃+带触控功能的显示屏,这样能使屏幕变得更加轻薄。
这一技术主要由面板生产商所主导研发,门槛相对较高。
In Cell技术屏幕层数:In-Cell的屏幕由表层玻璃粘合LCD层(触屏在LCD层上),共2层。
触摸屏On-Cell技术:On-Cell是指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相比工n-Cell技术难度降低不少。
On Cell多应用于三星AMOLED面板产品上,技术上尚未能克服薄型化、触控时产生的颜色不均等问题。
On Cell技术屏幕层数:由表层玻璃粘合触屏、LCD层,共3层。
触摸屏OGS /TOL技术:OGS技术就是把触控屏与保护玻璃集成在一起,在保护玻璃内侧镀上工TO导电层,直接在保护玻璃上进行镀膜和光刻,由于节省了一片玻璃和一次贴合,触摸屏能够做的更薄且成本更低。
TOL是指OGS的小片制程,即将白片玻璃钢化好后在做边框BM与功能电极。
其产品的强度均高于大片制程的OGS,但因制程效率低故成本也较高,国内手机品牌有不少都采用了OGS技术。
不过OGS仍面临着强度和加工成本的问题,均需要通过二次强化来增加强度。
OGS技术屏幕层数: 由OGS层粘合LCD层,共2层。
触摸屏其他传统全贴技术GG、PG、GF、 G1F、 GF2、GFF等均需两次贴合,厚度比较厚,良率不高。
屏幕的通透性:OGS是最好的,In-Cell和On-Cell则次之,GFF最差。
轻薄程度:In-Cell最轻最薄这也是为什么i Phone和P7等手机能做得比较轻薄的原因之 一,OGS和On-Cell次之,GFF最差。
屏幕强度:GFF>On-Cell>OGS>In-Cell。
In-Cell、On-Cell及OGS全贴合屏幕技术
In-Cell、On-Cell及OGS/Tol全贴合屏幕技术一、什么是全贴合?智能手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许多厂商都希望通过硬件的差异化来凸显自己,什么IPS、SLCD、视网膜、ClearBlack等新名词不断的出现,很多时候在我们还未理解新技术的时候新的技术名词又诞生了。
最近又有不少手机厂商开始以“全贴合”这一技术来给自己的手机增加卖点?究竟这是什么,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1、屏幕的结构从屏幕的结构上看,我们可以把屏幕大致分成3个部分,从上到下分别是保护玻璃,触摸屏、显示屏。
而这三部分是需要进行贴合的,一般来说需要两次贴合,在保护玻璃与触摸屏之间进行一次贴合,而另一次的贴合则是在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
按贴合的方式分可以分为全贴合和框贴两种。
2、框贴所谓框贴又称为口字胶贴合,即简单的以双面胶将触摸屏与显示屏的四边固定,这也是目前大部分显示屏所采用的贴合方式,其优点在于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但因为显示屏与触摸屏间存在着空气层,在光线折射后导致显示效果大打折扣成为框贴最大的缺憾。
3、全贴合全贴合即是以水胶或光学胶将面板与触摸屏以无缝隙的方式完全黏贴在一起。
相较于框贴来说,可以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全贴合屏幕主要是以原有触控屏厂商为主导的OGS方案,以及由面板厂商主导的On Cell 和In Cell 技术方案。
全贴合优点:全贴合技术取消了屏幕间的空气,这有助于减少显示面板和玻璃之间的反光,可以让屏幕看起来更加通透,增强屏幕的显示效果。
目前一些手机像iPhone 4S、米2、Nexus 7、Ascend D1 四核也都采用了全贴合技术。
另外苹果最新推出的iMac也采用了全贴合的技术。
采用全贴合技术的iMac反光可以减少75%全贴合技术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屏幕再也不会进灰了。
触控模块也因为与面板紧密结合让强度有所提升,除此之外,全贴合更能有效降低显示面板噪声对触控讯号所造成的干扰。
虽然说全贴合的优势巨大,但良品率相对较低,因为良率不佳而造成的表面玻璃和甚至面板于贴合过程中的消耗、报废,必然会造成成本的上升,因此脱泡与贴合良率的控制就会成为比材料成本更重要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贴合屏幕技术解析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许多手机厂商都希望通过一些产品特色的差异化来凸显自己。
例如,苹果早期推出的视网膜屏幕,vivo首推的2K屏幕以及ClearBlack屏幕技术等等。
这些新名词的不断出现,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让不少消费者应接不暇,有时我们还未理解新技术的同时,另一种新技术名词又诞生了。
“全贴合屏幕”可以说就是近一年来各大手机厂商热炒的话题之一,那么“全贴合”技术拥有什么特点,对于用户来说,又能带来什么体验,相信大家也都非常关注,因此,本期的疯狂百科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下全贴合屏幕技术。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屏幕的结构,手机屏幕的组成可分为大致3个部分,分别为保护玻璃、触摸屏、显示屏。
而这三部分是需要进行贴合的,一般来说是需要两次贴合,在保护玻璃与触摸屏之间进行一次贴合,而另一次的贴合则是在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
按贴合的方式可以分为全贴合和框贴两种。
框贴又称为口字胶贴合,即简单的以双面胶将触摸屏与显示屏的四边固定,这也是目前大部分显示屏所采用的贴合方式,其优点在于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但因为显示屏与触摸屏间存在着空气层,在光线折射后导致显示效果大打折扣成为框贴最大的缺憾。
而全贴合技术即是以水胶或光学胶将面板与触摸屏以无缝隙的方式完全黏贴在一起。
相较于框贴来说,可以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
全贴合技术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屏幕再也不会进灰了。
触控模块也因为与面板紧密结合让强度有所提升,除此之外,全贴合屏幕相比传统屏幕还拥有更超薄的特性。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全贴合屏幕主要是以原有触控屏厂商为主导的OGS方案,以及由面板厂商主导的On Cell和In Cell 技术方案。
OGS是目前大多数厂商采用的一种全贴合方案,也是目前最主流的全贴合技术。
OGS技术就是把触控屏与保护玻璃集成在一起,在保护玻璃内侧镀上ITO导电层,直接在保护玻璃上进行镀膜和光刻,由于节省了一片玻璃和一次贴合,触摸屏能够做的更薄且成本更低。
而目前市面采用OGS全贴合技术的国产手机又nubia Z5 mini、中兴GEEK、华为荣耀3C等等。
I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即在显示屏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功能,这样能使屏幕变得更加轻薄。
同时In-Cell屏幕还要嵌入配套的触控IC,否则很容易导致错误的触控感测讯号或者过大的噪音。
因此,对任一显示面板厂商而言,切入In-Cell/On-Cell式触控屏技术的门槛的确相当地高,仍需要过良品率偏低这一难关。
目前采用
In-Cell 技术除了苹果的iPhone 5,还有诺基亚的Lumia920。
On Cell则是指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相比In Cell技术难度降低不少。
三星、日立、LG等厂商在On-Cell结构触摸屏上进展较快,目前,On Cell多应用于三星Amoled面板产品上,技术上尚未能克服薄型化、触控时产生的颜色不均等问题。
总结:随着如今智能手机越做越薄的趋势,传统屏幕将会被逐渐淘汰,而全贴合屏幕则会成为主流。
目前市面上所采用的三种全贴合技术中,In-Cell相对要好一点,但也是技术最复杂的一个,由于良品率原因,也仅被部分厂商应用于旗舰机型。
其次是On Cell,虽然相比In Cell技术难度降低不少,但在色颜方面却存在不均问题,如果这一问题不被解决,在未来或许会被In-Cell所代替。
而最后也是目前被广泛应用最主流的OGS屏幕,相对前两者,虽然在工艺以及效果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在技术方面OGS要更加成熟以及拥有更低的制作成本,而这也正是被广大厂商所推广的主要原因。
不过在未来,In-Cell技术成熟之后,或许会取代OGS、On Cell这两项技术,并成为最终的主流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