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资统考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这导致了下列哪种现象?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形状的变化D. 海洋潮汐的变化2、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貌D. 人类活动3、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区域特征,通常采用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 案例分析法B. 演示教学法C. 比较分析法D. 实地考察法4、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项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A. 让学生阅读地图B. 让学生观察地球仪C. 让学生进行地理实验D. 让学生分析地理数据5、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哪项不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A、人地协调观B、综合思维C、地理技能D、区域认知6、在人类地理学中,以下哪项理论认为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A、马尔萨斯人口理论B、扩散理论C、兰恰诺理论D、麦金德心脏理论7、在教育教学中,关于地理学科知识的传授,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地理学科知识仅限于地图和空间信息的传授B. 地理学科知识应以地名、人名和事件为主要内容C. 地理学科知识应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D. 地理学科知识的教学应以学生兴趣为中心,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8、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课堂讨论的有效性,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B. 课堂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C. 课堂讨论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技巧D. 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9、关于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地壳运动是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内力作用之一B. 流水侵蚀可以形成峡谷和瀑布等地貌特征C. 冰川侵蚀只能在极地地区发生D. 风化作用能够改变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10、在研究一个区域的气候类型时,以下哪个因素通常不会被考虑?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起伏D. 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11、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以下哪种分析方法是错误的?A. 分析该地区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B. 分析该地区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C. 分析该地区历史、文化、政策等人文条件D. 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12、在讲授“中国地理”课程时,教师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传统的讲授法B. 创设情境教学法C. 案例分析法D. 课堂讨论法13、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列哪一项不是必修课程应包括的内容?A、自然地理B、区域可持续发展C、地理信息技术应用D、世界地理14、在地理教学中,下列哪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达到学习目的?A、案例教学法B、讨论法C、情景模拟法D、讲授法15、在我国的地理教育中,强调培养学生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下哪种教育活动最能体现这一观念?()A、地理知识竞赛B、实地考察实践C、课本知识讲解D、单元测试16、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形成原因时,以下哪种方法最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A、采用图表展示法B、组织课堂讨论法C、直接给出结论法D、单纯案例分析法17、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最慢B. 地球两极点上的自转角速度最快C. 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最快D. 地球各纬度上的自转线速度相同18、关于地球的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哪个陈述是错误的?A. 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并撞入欧亚板块,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B. 板块漂移是由地球内部的热对流所驱动的C. 海底扩张是在大洋中脊处新地壳形成的过程D. 太平洋板块是一个完全由大陆地壳组成的板块19、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创新能力B. 研究能力C. 实践能力D. 分析能力 20、以下哪项不属于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A. 以学生发展为本B. 注重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C. 强调人文关怀D.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1、下列我国遗产中属于文化景观的是()。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自然现象B、人地关系C、地表形态D、人类活动2、下列关于地理教师知识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理专业基础知识是地理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B、教育教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C、地理教育教师不需要掌握地理学以外的知识。

D、地理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地理学研究方法知识。

3、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引导学生进行地理观察与分析?A. 演示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D. 观察法4、在地理教学设计中,以下哪个环节不属于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A. 教学目标的确立B. 教学内容的安排C. 教学方法的选用D. 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5、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功能的是:A. 数据采集与处理B. 空间分析和模拟C. 地理编码与地址匹配D. 地理制图与输出6、关于“世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B. 地理环境整体性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C. 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对稳定性D. 地理环境整体性强调地理环境的整体演变规律7、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GPS、GIS和RS。

请问下列哪一项是地理信息系统?A、RS(遥感技术)B、GIS(地理信息系统)C、GPS(全球定位系统)D、海洋学8、在地理学科中,通过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这一主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哪些知识点?A、气候系统的组成B、碳循环C、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D、温室效应的原理9、关于地理信息的获取,以下哪种方法最适合用于获取某地区不同高度空气温度的分布数据?A. 实地考察B. 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C. 卫星遥感D. 历史统计资料 10、以下哪个概念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A. 地形坡度B. 地域发展不平衡C. 气候带D. 水资源分布11、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地图的运用应遵循以下哪种原则?A. 地图内容复杂,便于学生理解B. 地图内容简洁,便于学生记忆C. 地图内容全面,便于学生掌握D. 地图内容新颖,便于学生创新12、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于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A. 讲授法B. 问题发现法C. 案例分析法D. 实验法13、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的地方时是:A、东六区区时B、东七区区时C、东八区区时D、东九区区时14、下列哪种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地层的新老关系呈倒转状态?A、背斜B、向斜C、断层D、地堑15、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A. 传统的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提问引导法D. 直接演示实验法16、在地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师应该采取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图片展示法B. 角色扮演法C. 探究式学习D. 讲授法17、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时,以下哪种方法最符合学生认知特点?A. 直接给出地图,让学生自己观察B. 逐个讲解地图上的各个要素C.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不同地图D. 让学生先描述地图,教师再进行纠正18、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项内容不属于地理学科的基本内容?A. 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B. 地理环境的演变规律C. 地理环境的分布特征D.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19、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高中地理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地理学科研究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仅限于自然地理现象的探究和解释B、侧重于社会空间组织结构和演变过程的研究C、主要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和表现D、主要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的分布规律和成因2、下列关于地理教学行动的基本特征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注重言语表达,减少实践活动B、注重学术研究,缺乏应用性C、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境化学习D、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3、下列不属于地理环境要素的是()。

A.气候系统B.岩石圈C.宇宙环境D.人文系统4、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A.地核-地幔-地壳B.地壳-地幔-地核C.地壳-地核-地幔D.地幔-地壳-地核5、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B. 地球自转的地轴是倾斜的,并与轨道平面垂直C. 日夜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D. 地球自转对大气环流有重要影响6、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A. 讲授法B. 互动讨论法C. 实验法D. 案例教学法7、下列关于城市化进程表述中,错误的是()A、城市化进程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B、城市化进程伴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C、城市化进程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8、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将盆地分为亚热带季风盆地、温带季风盆地等类型。

从空间形态来区分盆地,可以根据盆地是否被地形分割以及盆地的边缘形态进行分类,对盆地形成类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下列关于盆地空间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若盆地底部被地形屏障分割,形成多个独立的凹陷,则为多分盆地B、若盆地边缘形态光滑,则为半封闭型盆地C、若盆地边缘形态呈阶梯状,则为丘陵型盆地D、若盆地狭长且呈南北走向,则为条状盆地9、下列关于地理周期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A、在农业生产中,土地生产力的周期性变化体现在耕地的利用效率上。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

B、地球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

C、地球自转周期为一个月。

D、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2、岩石圈是指:A、地壳和软流层组成的圈层。

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的圈层。

C、仅指地壳部分。

D、地壳和地核组成的圈层。

3、题干: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这一概念,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演示法B. 案例分析法C. 讨论法D. 虚拟现实技术4、题干:在地理课程设计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认识,决定实施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 知识传授型B. 技能培养型C. 情感陶冶型D. 问题解决型5、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D. 城市化水平6、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矢量数据主要用来表示什么类型的地理现象?A. 连续变化的现象B. 面积广阔的自然景观C. 具有明确边界的地物D. 气候模式的变化7、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地图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哪种能力?A. 空间想象力B. 分析问题能力C. 观察力D. 记忆力8、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于教授“地球自转”这一地理概念?A. 演示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实验法9、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地形坡度大,有利于排水,但可能不利于耕作B. 地形平坦,有利于耕作,但可能排水不畅C. 地形陡峭,不利于耕作,但有利于保持水土D. 地形起伏小,有利于保持水源 10、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利用地图进行教学,以下哪种地图最适合展示城市功能分区?A. 行政区划图B. 气象图C. 经济图D. 地形图11、题干: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呈现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 地球公转周期为24小时C. 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D. 地球公转速度恒定不变2.下列关于大气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最厚的一层B. 平流层是大气层中温度最低的一层C. 电离层位于对流层之上D.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之下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4.下列关于气候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B.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C.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D. 极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5.在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6.关于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一天B.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周C.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D.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反7.下列哪一项不是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A.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 气候系统C. 人口迁移D. 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变化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利用地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A. 使用传统的纸质地图,仅进行文字讲解B. 使用多媒体展示电子地图,辅以动画和视频C. 只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地图,不进行互动D. 只使用实物地图进行实地考察9、在地理学研究中,区域综合分析的重要内容包括()。

A.地形地貌特征、气候条件以及文化特色B.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及人口结构特点C.历史沿革、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导向D.所有以上内容都是区域综合分析的重要方面 10、地理教学过程中对于“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态变化”的理解和应用中,关键在于()。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影响我国夏季风强弱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热力差异B.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C. 地形地势D. 纬度位置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影响我国夏季风强弱的主要因素。

选项A,海陆热力差异是影响我国夏季风强弱的主要因素。

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因此形成了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海陆热力差异越大,夏季风越强,故A正确。

选项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主要影响的是全球的季风和信风,而非特指我国的夏季风,且其对我国夏季风强弱的影响相对较小,故B错误。

选项C,地形地势主要影响的是局地的小气候,对大范围的夏季风强弱影响有限,故C错误。

选项D,纬度位置主要影响的是气候带的分布,而非夏季风的强弱,故D错误。

2、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下列关于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弱B. 劳动力数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逐渐增强C. 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D.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减弱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变化。

选项A,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保鲜技术的进步,农产品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运往市场,因此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实际上是越来越强,而非减弱,故A错误。

选项B,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越来越依赖机械化和自动化,劳动力数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逐渐减弱,故B错误。

选项C,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地域化,因此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故C正确。

选项D,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水源等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始终是基础性的,不会因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减弱,故D错误。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我国,以下哪一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青藏高原B、华北平原C、云贵高原D、塔里木盆地答案:B解析:华北平原位于中国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青藏高原属于高原气候,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因此,正确答案为B。

2、以下哪一地理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A、昼夜更替B、四季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D、海陆分布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时差等。

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海陆分布则与地球的倾斜角度和地理位置有关。

因此,正确答案为A。

3、关于板块构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表层由七大板块组成。

B. 板块边界不会产生地震活动。

C. 海底扩张理论认为海洋地壳在海岭中轴处形成并向两侧扩张。

D. 火山爆发只发生在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C 【解析】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面主要由多个大大小小的板块构成,而非仅七大板块;板块边界是地震频发地带;海底扩张理论正确描述了海洋地壳的形成过程;火山不仅出现在生长边界,也出现在消亡边界以及热点地区。

4、全球气候变暖对极地冰盖的影响表现为:A. 极地冰盖面积持续增加。

B. 极地冰盖融化速度加快,导致海平面上升。

C. 气候变暖对极地冰盖没有显著影响。

D. 南极洲冰盖整体稳定不变。

【答案】B 【解析】随着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极地尤其是北极地区冰盖正在经历加速融化的过程,这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虽然南极某些地区的冰盖有所增长,但总体趋势是减少的。

5、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以下哪种方法最符合区域认知的教学原则?()A. 举例说明法B. 比较分析法C. 案例分析法D. 直观演示法答案:B解析: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比不同区域的地域特征,帮助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联系,符合区域认知的教学原则。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是一个完美的正球体B.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C. 赤道半径比极地半径短约21千米D. 地球的最大周长位于北极圈答案:B解析:地球并非一个完美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选项A错误;地球的平均半径确实大约为6371千米,因此选项B正确;赤道半径实际上比极地半径长约21千米,而非更短,所以选项C错误;地球的最大周长是在赤道处,而不是在北极圈,故选项D错误。

2、下列有关大气环流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三圈环流模型适用于解释低纬度地区的风带形成B. 副热带高压带通常位于南北纬30°附近的区域C. 极锋出现在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D. 热带辐合带(ITCZ)全年稳定不动,位置固定答案:B解析:三圈环流模型不仅解释了低纬度地区,也包括中高纬度地区的风带形成,因此选项A表述不够准确;副热带高压带确实通常位于南北纬大约30°附近,这使得选项B成为正确答案;极锋实际上是出现在极地冷气团和较暖的中纬度气团相遇的地方,即副极地低压带附近,而非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因此选项C错误;热带辐合带(ITCZ)并不是全年固定不动的,它会随着季节变化而移动,通常夏季时移向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所以选项D错误。

3、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常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案例分析法B. 模拟实验法C. 角色扮演法D. 图表分析法答案:D解析:图表分析法通过展示地形对气候的具体影响,如山脉对气候的屏障作用、地形高度对气温的影响等,能够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地形与气候关系。

案例分析法适合于具体案例的讨论;模拟实验法适合于模拟自然现象;角色扮演法适合于培养学生的情景意识和表达能力。

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干: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B、地球自转速度在两极处最快C、地球自转速度在春分时最快D、地球自转速度在秋分时最快2、题干:在地球五带中,属于北温带的是()A、北极圈B、热带C、南温带D、副热带高压带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描述,正确的是:A. 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B. 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六大地理区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西南高原、青藏高原C. 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八大地理区域: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华南、西南、西北、台湾D. 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九大地理区域: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华南、西南、西北、台湾、香港4、以下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错误的是:A. 可以用于城市规划和管理B. 可以用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C. 可以用于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D. 可以用于人口普查和统计数据5、以下哪个地理现象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D、地转偏向力6、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提高学生的绘图技能B、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C、加强学生的记忆力D、增强学生的观察力7、以下哪项不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A. 人地协调观B. 地理信息技能C. 地理实践能力D. 地理政治素养8、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实验法D. 讨论法9、以下哪个地理现象属于气候现象?A. 雨水侵蚀B. 地震C. 洪水D. 温带季风气候 10、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哪些能力培养?A. 理解和记忆B. 观察和思考C. 分析和解决问题D. 交流和合作1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城市热岛效应”,教师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效?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实验法D. 角色扮演法12、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操作技能,通常会采用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 传统地图教学B. 利用GIS软件进行模拟实验C. 线上地理知识竞赛D. 地理游戏化教学13、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一幅中国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C. 我国海陆兼备,东临太平洋,有众多的港湾和优良的港口,便于海上贸易往来D. 我国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理解。

选项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这一描述准确反映了我国的海陆位置,故A正确。

选项B,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这一描述准确反映了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气候带分布,故B正确。

选项C,我国海陆兼备,东临太平洋,有众多的港湾和优良的港口,这样的地理位置便于海上贸易往来,体现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故C正确。

选项D,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而不是漠河本身,因此D项描述错误,故D错误。

2、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是( )。

A. 纬线圈B. 经线圈C. 回归线D. 极圈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地球仪上纬线圈的理解。

选项A,纬线圈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一点,即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故A正确。

选项B,经线圈是由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的圆圈,与赤道并不平行,故B错误。

选项C,回归线是指地球上南、北纬23°26′的两条经纬圈,与赤道并不平行,故C错误。

选项D,极圈是指地球上南、北纬66°34′的两条纬线圈,同样与赤道并不平行,故D错误。

3、我国南方地区在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条件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这种土壤被称为(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关于地球的形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B.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C. 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的平面D. 地球的形状完全规则,没有地形起伏2、在下列气候类型中,哪个是由海陆位置因素引起的?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高山气候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长江流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系B、黄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内流区C、珠江流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分布区D、珠江流域是我国最大的外流区4、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较少B、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C、我国河流众多,大部分属于外流区D、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较高5、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地区最快B、地球自转速度在两极地区最快C、地球自转速度在不同纬度相同D、地球自转速度在低纬度地区最慢6、下列哪一种地貌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A、火山锥B、冰川谷C、岩浆房D、火山口7、题干: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位教师在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时,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为合适?A. 演示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投影法8、题干: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时,一位教师在进行“河流对地区的影响”的教学活动前,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 学生年龄特点B. 河流类型C. 教学资源D. 教学法案要求9、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厚度不均,海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较厚。

B.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核心之上,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

C. 外核和内核均为液态,主要成分是铁和镍。

D. 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水圈和地壳上部,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2、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至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B. 最南端位于海南省曾母暗沙C. 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D.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乌苏镇3、地理环境对于某一区域的教育资源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地理位置影响教育资源的分布和数量B. 地形地貌决定教育设施的规模和类型C. 气候环境直接决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D. 所有地理环境因素都对教育资源无直接影响4、在地理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主要侧重哪些方面?()A. 加强学生对地理概念和原理的掌握B. 强化学生对地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C. 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实验技能D. 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定位能力5、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地球运动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B.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C. 地球自转的同时,地球也在公转D.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周6、高中地理课程中,对地形地貌的教学目标,以下哪项表述最恰当?A. 帮助学生认识地形地貌的基本形态特征B. 使学生掌握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C. 引导学生了解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 培养学生运用地形地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在地理学中,下列哪个因素对全球气候系统影响最大?A. 太阳辐射B. 大气环流C. 海陆分布D. 地形起伏8、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描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B. 地幔是岩石圈的一部分C. 地核是岩石圈的一部分D. 地核是岩石圈的一部分9、我国的人口问题在过去经历了转变过程,针对新时代的新国情制定合理的人口发展战略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地理教育中,对气候的探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下列关于气候描述正确的是:A.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的长期天气状况B. 气候变化只与太阳辐射有关C. 海洋性气候指热带地区常年湿润的气候特点D. 不同纬度气候的形成是地球上温度、大气运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2、关于地质构造与地貌关系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所有山脉都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B. 断裂构造不会形成地貌C. 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较小D. 地壳的运动与地貌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3、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塑造者是内力作用还是外力作用?A. 内力作用B. 外力作用C. 内外力作用共同D. 无法确定4、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5、根据题干要求,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

A. 土壤类型B. 水源分布C. 气候条件D. 地形地貌6、分析某一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A. 土壤贫瘠B. 水源匮乏C. 气候干旱D. 地形平坦7、以下哪种地貌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A.平原B.丘陵C.火山D.峡谷8、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转导致了昼夜更替B.公转导致了四季变化C.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D.自转周期比公转周期长9、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_____ 。

A.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B.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C.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D.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48小时 10、下列关于气候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_____ 。

A.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B.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 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全年严寒11、下列哪一项不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土壤12、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A. 实地考察B. 多媒体教学C. 讨论与合作学习D. 讲授法13、以下哪种地貌形成与冰川作用无关?A. 冰蚀湖B. 冰蚀谷C. 海蚀洞D. 河口三角洲14、下列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必须考虑区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的综合作用B. 可以只关注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C. 需要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促进区域发展D. 应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15、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地理事象的空间想象能力?A. 演绎法B. 归纳法C. 讨论法D. 案例分析法16、高中地理课程中,关于地球运动的几个重要概念中,哪一个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 日出和日落B. 昼夜交替C. 四季变化D. 海洋潮汐17、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更替B.四季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变化D.昼夜长短变化18、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壳是由单一坚硬的岩石层组成B.板块边界不活动,无火山地震发生C.板块内部地形稳定,无地质活动D.板块相互碰撞和分离导致地形地貌变化19、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 地球公转周期大约是365天C.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其赤道半径会逐渐增加D. 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但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 20、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不是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中可能出现的内容?A. 全球气候系统B. 人口迁移C. 城市化进程D. 环境保护21、关于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基础工具B. 地图可以帮助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C. 地图只能用于课堂教学,不适用于户外教学D. 地图可以帮助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22、关于地质地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B. 地质构造决定了地貌的形成C. 地貌不会随时间发生变化D. 地貌对自然环境有重要影响2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高级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高级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哪些地理观念?A. 地球观念B. 地理区域观念C. 人地协调观D. 以上都是2、以下哪项不属于地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实证法3、题干: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这种教学方法属于以下哪一类?A. 案例分析法B. 观察法C. 讨论法D. 模拟实验法4、题干:以下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与管理B. 可以用于环境监测与评价C. 可以用于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D. 可以用于历史地理研究5、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B、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通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C、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密度通常较大D、人口稀疏的地区往往自然环境优美,人类活动较少6、在以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地理单元教学中,最不能忽视的内容是()。

A、地区经济结构变迁B、高新技术对地区的影响C、人口与环境关系D、地域文化差异7、问题:在地理教学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学目标中的认知领域?A. 知识(理解)B. 技能(应用)C. 评价(分析)D. 态度与价值观8、问题: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A. 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B. 用视频代替口头讲解,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C. 创设虚拟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地理知识D. 设置与地理无关的背景音乐,增加课堂氛围9、在地理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应采取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 重复讲解地图知识,强化记忆B. 引导学生观察和解读各类地图,培养空间想象力C. 纯粹进行理论讲解,不涉及地图应用D. 仅让学生进行地图绘制,忽略解读与分析 10、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A. 传授式教学,教师主导讲解B. 问答式教学,教师提问学生回答C. 探究式教学,学生自主探究问题D.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11、地球上的水循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其中水汽主要来自?A、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B、降水C、地下径流D、海洋蒸发12、以下哪项不是构成岩石圈的主要岩石类型?A、沉积岩B、变质岩C、玄武岩D、火成岩13、以下哪个不属于高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B. 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C. 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D.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14、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亚洲地理知识时,下列哪种教学策略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A. 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按部就班地讲解亚洲地理概况B. 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亚洲各国的风光片,让学生欣赏C. 举办亚洲地理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比拼D. 让学生自行查找亚洲地理资料,制作小论文进行分享15、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A. 演示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野外考察法16、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下哪项内容不属于“人口”这一章节的教学重点?A. 人口分布B. 人口增长C. 人口迁移D. 人口政策17、高中地理课程的主要特点是()。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哪个概念是地理学专业术语,不属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组成部分?A. 地图投影B. 地理编码C. 数据挖掘D. 空间索引2、任意一个地理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用地理坐标系中的“()”来表示?A. 经纬度B. 方位角C. GPS坐标D. 高低程3、地球表面的凹凸不平是由地壳中的哪些结构所决定的?A、地幔圈B、板块构造C、岩层D、土壤类型4、以下哪个因素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A、土壤性质B、气候条件C、政治法律环境D、市场价格5、下列关于纬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纬度以赤道为零度,北回归线为23.5度,南回归线为23.5度B. 纬度是连接地球上任何两个相同纬度的经线C. 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纬度都介于0°到90°之间D. 纬度越大,昼夜时间差异越小6、以下关于自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描述,正确的是 ( )A. 自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生物多样性、食物网复杂性等多种因素B. 自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人工干扰越容易恢复平衡C. 自发生态系统恢复处于稳定的过程,需要无限长的周期D. 自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内源性杂质积累越快7、火山喷发的类型有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两种,下列火山中属于裂隙式喷发的是()。

1.长白山天池2. 日本富士山3. 南美洲安第拉山脉4. 非洲乞力马扎罗山A. 1 3B. 2 4C. 1 2D. 1 48、以下海洋成因说法的正确的是()。

1.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地表岩浆从源地转移到洋盆中部是海洋扩张的最主要方式。

2.大洋板由于密度小,因此易离大陆板扩散出去。

3.大陆板底面密度大,重力作用致使它向外俯冲到海洋板之下,造成陆地下沉而洋盆扩张。

A. 1B. 2C. 3D. 1 2 39、下列关于气温的概念,哪一项是正确的?A. 气温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天中所测量到的最高温度B. 气温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段内空气的平均温度C. 气温是指大气中的热空气D. 气温是指大气垂直递减率 10、影响不同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纬度因素B. 地形因素C. 海陆分布D. 人口数量11、下列哪种地理现象与地球板块运动密切相关?()A、高海拔雾区形成B、火山地震的发生C、平原沉积的形成D、河流侵蚀的深度12、在综合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跨学科整合?()A、利用历史地理的知识分析区域发展问题B、结合物理地理的基础知识进行生态环境问题论述C、以生命科学的视角探究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D、从地理地理角度探讨数学中的空间模型13、下列关于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大B. 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大,角速度越小C. 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角速度除极点外都相等D. 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大,角速度除极点外都相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的描述。

选项A,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但角速度也越小,而非越大,A选项错误。

选项B,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角速度也越小,而非线速度越大,B选项错误。

选项C,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这是因为纬度越高,纬线圈的半径越小,所以线速度就越小。

而角速度,除了极点外,由于地球自转是刚体转动,各点的角速度都是相等的,C选项正确。

选项D,纬度越高,线速度并非越大,而是越小,D选项错误。

2、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岩石圈是地壳的组成部分B.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C.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 岩石圈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岩石圈的概念。

选项A,岩石圈不仅仅是地壳的组成部分,它还包括了上地幔的顶部,因此A选项错误。

选项B,岩石圈虽然包括地壳,但并不只是地壳和上地幔,它还包括了上地幔的顶部,所以B选项错误。

选项C,岩石圈的定义就是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这两个部分合在一起被称为岩石圈,C选项正确。

选项D,虽然岩石圈主要由坚硬的岩石组成,但这一描述并不全面,它没有包括岩石圈的全部内容,如岩石圈还包括了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因此D选项错误。

3、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C. 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D. 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于我们来说具有无限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的叙述。

选项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而非核裂变反应,A 选项错误。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目:下列哪位地理学家被誉为“现代地理学之父”?A. 卡尔·索尔(Karl Sauer)B. 伊曼纽尔·李特尔(Immanuel Kant)C. 阿尔弗雷德·韦格纳(Alfred Wegener)D. 马西亚瓦·贝洛米诺(Marcia Velasco)2、题目:在山区的亚热带森林内,植被随海拔升高通常会发生哪些变化现象?A. 首先出现高寒荒漠带,其次是针叶林带,再向上是常绿阔叶林带B. 首先出现低海拔的常绿阔叶林,其次是针叶林带,再向上是高寒荒漠带C. 首先出现低海拔的常绿阔叶林,其次是针叶林带,再向上是灌木林和竹林D. 首先出现高寒荒漠带,其次是战胜适应性强的植物物种,再向上是针叶林带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4.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至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B. 最南端位于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C. 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D.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黑瞎子岛5、“数字、”下列关于地理课程改革中“自然地理与环境保护”模块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模块主要面向初中教育阶段B. 该模块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基础知识C. 该模块强调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D. 该模块内容完全不涉及传统的人文地理内容6、“数字、”在学习“气候的分类”这一知识点时,高中学生理解“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和特征,有助于提高()。

A. 抽象思维能力B.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 地理鉴赏能力D.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7、下列有关对地貌景观进行分类的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根据成因,可分为作用机制、物质组成和形成时期等类型B. 根据地形特征,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台地、盆地等类型C. 根据空间分布,可分为沿海、内陆、山地、高原等类型D. 根据景观的价值,可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景观等类型8、以下关于人文地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文地理研究人类在空间中的活动模式和影响B. 人文地理包括城市地理、人口地理、农业地理等分支学科C. 人文地理研究主要依靠自然地理要素的解释和分析D. 人文地理研究着重于人类与自然之间互动的空间关系9、陆地自然带中,从赤道向极地的分布规律主要是受到以下哪种环境因素的影响?A. 地形类型B. 水体循环C. 热量条件D. 降水情况 10、下列哪项活动不属于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应用?A. 城市规划地图的制作B. 农田灌溉区域的水文分析C. 地震发生后的震害快速评估D. 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的解译11、下列哪个湖泊被誉为“地球之肾”,对调节全球气候和水循环有重要作用?A、里海B、贝加尔湖C、死海D、坦噶尼喀湖12、在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中,下列哪种现象不会被观察到?A、北半球白昼时间延长B、全球气温普遍下降C、南极洲出现极昼D、北极圈附近出现极夜13、下列关于岩层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本生岩形成于地表,例如沙岩。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A. 案例教学法B. 情境教学法C. 项目式学习法D. 以上都是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 。

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4.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 。

A. 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B. 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C. 2000多年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实行郡县制D. 1982年,宪法规定全国分为25个省级行政区域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我国的高级中学教育是()。

A、义务教育B、非义务教育C、全日制教育D、半日制教育6、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来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A、观看地理影像资料B、绘制地图C、实地考察D、分析地理图表7、中国人口稠密的地理区域主要是哪一带?A. 中部地带与南部沿海地带结合区域B. 沿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分布C. 沿黄河中游地区分布D. 沿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分布8、下列关于世界气候类型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出现在干旱的沙漠地区。

B. 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 极地气候区全年温度较低,降水稀少。

D.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分布。

但冬季较冷。

9.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 10.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学生视角”倡导的教学设计理念中,强调教师要致力于成为学生学习的()A. 学习者B. 指导者C. 同行D. 管理者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某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来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讲授法B. 观察法C. 合作学习D. 案例分析法3、影响我国南方的汛期比北方长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环境容量B. 降水、流域面积C. 气候、降雨量D. 植被、蒸发量4、中纬度西风带内,一定有()A. 冷锋B. 暖锋C. 反气旋D. 气旋5.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岩石层B.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由硅酸盐矿物组成C. 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分为外核和内核D.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6.下列关于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B.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C.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欧洲南部D.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7、某中学教师在教授“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时,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学生用一个转盘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转盘上的小球代表地球,并设置了北半球和南半球的边界线。

这个实验的目的不包括以下哪一个选项?A、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原理B、使学生能够形象地观察到地球表面不同纬度的昼夜变化C、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体会到地理规律的实践意义D、通过实验观察加深学生对地理课本概念的理解8、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大气受热过程”这一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A、引导学生观察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B、开展关于温室效应的辩论赛C、播放卫星云图的视频讲解D、让学生阅读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图9、下列关于地理学科的内容描述,不正确なのはどれ?A. 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球地理实体及其时空变化的科学B. 地理学科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关系C. 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二者的绝对分离D. 地理学科通过空间分析和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地球的复杂现象 10、高中地理教学中,下列哪些方法更能够促进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A. 演讲、问答B. 观察图、谱、表,并进行分析讨论C. 图文阅读、课堂笔记D. 填空式练习、默写习题11、在教育地理学领域,费德林研究下列哪一主题?A.教育的不平等问题B.教师职业发展C.学生的学习过程D.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12、在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中,下列哪一问题需要借助模型来解答?A.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B.如何计算某地区的年降水量?C.涎湖是如何形成的?D.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有哪些?13、下列关于地理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中,不属于自然地理要素的是:A. 地形B. 生物C. 水D. 气候14、以下关于农业区位的描述,哪一项不符合实际?A. 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合发展灌溉农业B. 地形平坦地区有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C. 土壤肥沃地区适合种植经济作物D. 远离市场的小城镇适合大规模种植业15.[数字]在探讨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时,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能B. 地球表面的水主要来源于彗星和小行星的撞击C. 人类活动不会影响水循环的任何一个环节D. 水循环过程中,海洋是唯一的淡水储存库16.[数字]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关于地球运动的几个重要概念中,下列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 地球的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B.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因此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会发生变化C. 地球上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共同造成的D.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而地球的公转则导致了四季更替17、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个正球体B、地球是一个扁球体C、地球是一个扁平体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旋转椭球体18、下列关于地球上气候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气候复杂多样B、气候具有一定的规律性C、气候变化异常D、气候周期性显著19、下列关于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特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化率高B.基础工业发达,优势产业依托传统C.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D.物质消费水平较高,数量巨大的市场 20、运用“地形画”、“风景画”等地图类型,可以更直观地展现地理景观的()E.空间分布规律 B. 时间变化趋势F.对比差异特征 D. 形成发展历程21.地理教学中角色扮演法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 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理解地理概念B.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C. 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D. 教师在此方法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22.地理教师在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时,最不适宜的做法是A. 结合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数字化资源B. 将各种数字化资源内化,设计教学活动C. 根据教学内容创制多媒体课件D. 在设计和使用教学资源时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23.题目: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岩石层B.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厚度约为1000kmC. 外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具有液态特征D. 内核温度极高,压力巨大,但缺乏矿物质24.题目: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深远,但不具有可逆性B.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而减弱C.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正面效应D.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25、下列关于地理学习中的“地图”的应用描述,错误的是()。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地球表面形态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表面形态包括平原、丘陵、盆地、高山、大洋B. 地球表面形态包括平原、丘陵、盆地、高原、山地C. 地球表面形态包括平原、丘陵、高原、山地、大洋D. 地球表面形态包括丘陵、盆地、高山、大洋、平原2、下列关于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B.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C.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沿海地区D. 极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3、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主要体现在()A.气温高低不同B.降水季节分配不同C.降水量的多少不同D.光照时间的长短不同4、以下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说法,错误的是()A.恒星日表示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B.太阳日表示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加上太阳在公转过程中的时间差造成的昼长夜短现象的时间差之和C.地球自转周期的单位是小时或角秒等时间单位D.由于存在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差异,地球自转周期存在变化性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6.()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北寒带气候为主B.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C. 高原气候显著D. 所有选项都正确7、下列关于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背斜处常形成山岭,向斜处常形成谷地B. 断层现象只存在于沉积岩中,其他岩石中不存在C. 河流地貌的形成与地壳运动无关D. 所有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岩浆岩都会变成变质岩8、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地理信息技术主要的作用是:A. 辅助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向规划制定B. 代替政府决策和监督管理职责的实施C. 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和交流提升社会意识D. 为农业发展提供专门化的技术服务支持9.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教资统考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
案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0分,27小题14分,共24分)
26.参考答案
(1)热力环流示意图
(2)教学讲解要点:
①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

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③热力环流的判读技巧: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高压和低
压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对比);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同一水平面上);凹凸定律。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④热力环流的表现: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27.参考答案
(1)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地理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能否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运用价值。

(2)科学精神与态度
评价学生在观察、调查、实验和报告撰写中是否精确、严谨,是否具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
评价学生是否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否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是否养成了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

观察是评价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8小题16分,29小题16分,30小题20分,共52分)
28.参考答案
(1)从北海市向西边沿海地区扩张;从南宁-贵港向上游河谷地区扩张;由南部地区向北部地区扩张(6分)
(2)季风气候显着,雨热同期,适合甘蔗生长;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种植规模大;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量大(4分)
(3)问题:甘蔗品种单一、栽培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压力大、种植分散生产规模小。

措施:加大科研力度,培育改良品种;提高耕作技术;延长产业链实施标准化经营,整合产业基地;建立完整信息平台,实现生产销售信息化。

(6分)
29.参考答案
(1)纲目式板书、图表式板书、图解式板书
(2)作用
纲目式板书:能够把地理教材中的内容纲目化,使之提纲挈领、条理分明、层次清晰、言简意赅、重点突出。

图表式板书:这种板书形式简明扼要、对比性强,尤其适用于教材内容比较复杂、地理事物或者地理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的地理知识的教学。

图解式板书:这种板书的特点能形象地反应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点、成因和分布,使地理信息富于启发性和表现性。

图解式板书形象直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30.参考答案
(1)地图法、谈话法、多媒体演示法
地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地理读图素养、推动学生的地理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特色
谈话法:沟通师生教与学的中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实现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基本途径
多媒体演示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形象直观的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2)问题
①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②大气中什么物质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③大气中什么物质对太阳辐射有吸收作用?
④大气中什么物质对太阳辐射有散射作用?
(3)晴朗无云的夜晚比阴天的夜晚气温要低很多;农民伯伯在深秋或者初冬在农田燃烧秸秆,使农田上方笼罩着一层烟雾;大棚蔬菜的种植。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题,共24分)
31.参考答案
(1)教学目标(9分)
①知识与技能:说出区位的定义,举例说明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事物的分析,了解区位的概念及区位的变化发展,提高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产业活动的区位及发展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2)教学过程(15分)
①导入新课
我国每个地方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属于当地的特色产业,为什么会有这些特色产业形成?有何什么有关?今天一起探究。

【设计意图】利用当地特色产业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②新课讲授
a.区位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什么叫做区位?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材料
【教师总结】生产活动的地点。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b.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存在差异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教材,分小组讨论,不同产业活动(农业、工业、矿业、商业、服务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是什么?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表达。

【教师总结补充】农业活动离不开自然条件,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矿业的发展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还受到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少,主要受到市场、原料、劳动力、能源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关系不大,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师生共同总结】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不同,产业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区位条件会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自己身边的案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③巩固提高
【问题】结合教材阅读材料分析,深圳崛起的主要原因。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④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知识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
作业:分析自己家乡特色产业崛起的原因。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提高搜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