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24课赏析示例六国论教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课赏析示例六国论
北宋建国后的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于是北宋采取了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这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重蹈覆辙。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作家作品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博辩,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著有《嘉祐集》十五卷。

2.背景解读
北宋建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

这样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颓。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

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西夏交纳大量的银、绢。

这样贿赂的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针对这一现实,苏洵撰写了《六国论》。

3.文体知识

论是议论,它是以论证为主的说理方式,论的任务主要是论证某一问题、某一人物、某一事理的是非得失。

它的特点是:要有明确的论点,有可信的论据,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

政论、文论、史论、学术论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4.文化常识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故事】先例。

除此之外,在古文中一般也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

例如: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1.字音识记
①弊在赂.秦(lù) ②洎.牧以谗.诛(jì)(chán )
③暴.霜露(pù)
2.辨形组词 ①⎩⎪⎨⎪⎧ 赂贿赂洛洛阳 ②⎩⎪⎨⎪⎧ 嬴嬴政赢输赢 ③⎩⎪⎨⎪⎧ 谗谗言搀搀扶
3.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通“曝”,冒着) (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通“毋”,不要)
(4)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
4.一词多义
(1)非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动词,不是)
觉今是而昨非.(形容词,错误的)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副词,无,没有)
(2)或
或.未易量(副词,或许)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代词,有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副词,有时)
(3)得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动词,得到)
此言得.之(形容词,适宜,得当)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动词,捕获)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动词,看到)
诚不得.已(动词,能够)
(4)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副词,互相)
誓天不相.负(代词,偏指一方,相当于“你”“他”等,此处代“你”) 伯乐相.马(动词,观察,辨别,鉴定)
(5)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亲近)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和,同)
与.战胜而得者(介词,跟,同,表示比较的对象)
(6)欲
暴秦之欲.无厌(名词,欲望)
鱼,我所欲.也(动词,想要得到,需要)
(7)暴
暴.霜露(动词,读pù,通“曝”,冒着)
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读bào,凶暴的)
(8)事
以地事.秦(动词,侍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9)终
终.继五国迁灭(副词,最终,终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底)
(10)始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副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
(11)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连词,假使)
并力西向.(动词,对着,这里是对付的意思)
(12)故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形容词,旧的,过去的)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连词,所以)
(13)为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动词,治理)
至丹以荆卿为.计(动词,作为)
邯郸为.郡(动词,成为)
(14)兵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