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

合集下载

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与康复

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与康复

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与康复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与康复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

而在脑卒中的康复过程中,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关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与康复的要点。

一、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对于采取正确的处理和康复措施至关重要。

指南建议采用一系列的吞咽评估工具,包括临床吞咽评估、影像学吞咽评估和触诊吞咽评估等。

通过综合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二、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1. 早期处理:在脑卒中的急性期,特别是在吞咽障碍严重的情况下,需要立即采取非口服进食的方式,如经鼻胃管喂食等,确保患者的营养需求。

同时,采取保持舌头湿润和嘴巴清洁的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口腔感染等。

2. 康复处理:根据吞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包括吞咽肌力训练、吞咽协调性训练和改善咀嚼及咽喉协调能力等。

康复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进食情况和进食后的反应,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脑卒中后的吞咽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

康复期间需要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监测,以确保康复效果的达到。

另外,家庭环境的改善和饮食的调整也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方面。

1. 家属参与:家庭成员应参与到患者的吞咽康复中,了解合适的饮食和喂食技巧,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鼓励。

2. 饮食调整:根据患者的吞咽障碍类型和程度,调整饮食的质地和方式,如软饮食、液体饮食、小碎颗粒饮食等。

在饮食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性和舌面感知的训练,以提高吞咽效能。

3. 康复训练:康复期间需要坚持吞咽肌力和协调性的训练,并逐步引入实际饮食,以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预防和常规措施除了吞咽障碍的处理和康复,预防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也十分重要。

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年版)

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年版)

(二)筛查 筛查可以初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吞咽障碍以及障碍 的程度,如咳嗽、食物是否从气管套管溢出等。其主要目 的是找出吞咽障碍的高危人群,决定是否需作进一步检 查。…。建议在一些常见疾病和特殊人群,如脑卒中、气管 切开患者等人群中,常规开展吞咽障碍的筛查…。。 筛查方法包括量表法和检查法。量表法主要筛查患 者是否有吞咽障碍的常见表现,了解出现症状的频率。 通用的筛查量表是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一10(eating
disorders,swallowing
disorders)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 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输送到 胃内的过程…。广义的吞咽障碍概念应包含认知精神心 理等方面的问题引起的行为和行动异常导致的吞咽和进 食问题,即摄食吞咽障碍。本共识主要讨论的是狭义的 吞咽障碍,行为和行动异常导致的摄食障碍暂不列入本 共识讨论范围。 (二)引起吞咽障碍的疾病 吞咽障碍为症状诊断,而非疾病诊断。多种疾病状态
・916’
主生塑垄堕堂皇盎复苤查!!!!生!!旦箜!!鲞笙!!塑
垦!!!!坠!!堕塑垦尘生!:旦竺!竺!里!!!!!!!!:!!!堕!:!!
.专家共识.
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年版)
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组
吞咽障碍是临床上多学科常见的症状,世界卫生组织 已将其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略对吞咽功能的改善作用”。。专家推荐使用的主要有视 频透视吞咽检查(videon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 endoscopic evaluation
和纤维内镜吞咽功能检查(fibreoptic
of
swallowing,FEES)两种临床上成熟的方法,咽腔测压和 1.VFSS:此项检查是在实际进食时,在x线透视下,

脑卒中住院患者吞咽障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脑卒中住院患者吞咽障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脑卒中住院患者吞咽障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脑卒中住院患者吞咽障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引言: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液供应中断而引起的脑功能异常或死亡的病症,由于脑卒中致残率高、病情复杂,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接受全面的护理。

在脑卒中的恢复过程中,吞咽障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因此,对脑卒中住院患者吞咽障碍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改进护理质量的措施。

一、脑卒中住院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现状1. 吞咽障碍的定义:吞咽障碍是指由于神经肌肉功能受损或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在进食和饮水过程中出现困难或危险的现象。

2. 吞咽障碍的分类:吞咽障碍可分为口腔期吞咽障碍、咽喉期吞咽障碍和食管期吞咽障碍。

根据吞咽障碍的不同类型,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措施。

3. 吞咽障碍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掌握吞咽障碍的护理技巧,例如改变患者的体位、适当调整进食和饮水的方式和速度等。

同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吞咽过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二、脑卒中住院患者吞咽障碍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构建1. 护理操作规范性:评价指标应包括护理人员对吞咽障碍护理的操作规范性,是否符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要求。

2. 护理操作技能:评价指标应衡量护理人员对吞咽障碍的护理技能水平,例如对进食和饮水方式的熟练掌握以及对不同类型吞咽障碍的处理能力。

3. 监测和观察能力:评价指标应考察护理人员对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过程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并记录可能的并发症,例如吞咽困难或误吸等。

4. 护理效果评估:评价指标应评估护理措施对吞咽障碍的改善效果,例如观察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和饮食摄入状况。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指标1. 护理操作规范性指标:依据相关操作规程和操作要求,评估护理人员对吞咽障碍护理的操作规范性,包括个人卫生、环境整洁、食物和饮水的准备等。

2. 护理操作技能指标:评估护理人员对吞咽障碍的护理技能水平,包括正确使用吞咽辅助器具的能力、掌握不同进食和饮水方式的能力等。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膳食营养管理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膳食营养管理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膳食营养管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膳食营养管理对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以及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膳食营养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制定合适的食物种类、控制食物的质地和温度、增加食物的口感和吸引力、定时定量、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教育和指导患者及家属以及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1、制定合适的食物种类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选择易消化、低糖、高蛋白的食物,同时应经常更换食物种类以避免营养不良。

建议选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低脂奶制品等。

2、控制食物的质地和温度食物的质地和温度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至关重要。

建议使用糊状、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避免食用硬质、干燥或温度过高的食物。

为患者提供适当的进食环境,如确保食物温度适宜,避免食物过烫或过冷。

3、增加食物的口感和吸引力为提高患者的食欲,可以在食物中添加一些调味品或蔬菜,增加食物的颜色和口感。

避免过度使用调味品,以免影响患者的饮食习惯。

同时,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选择,避免食物单调乏味。

4、定时定量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需要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

建议制定合理的进食计划,每日定时进食,避免过度饱食或饥饿。

同时,应注意不要一次喂食过多,以免引起呕吐。

5、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在患者进食的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呛咳或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进食,并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口腔干燥或喉咙疼痛等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6、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对于身体状况较为虚弱的患者,可以考虑给予其营养支持,如静脉输液、胃管喂食等。

在进行营养支持时,应注意避免过度营养,以免对患者造成负担。

同时,应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营养需求和目标,以便制定合适的营养支持计划。

7、教育和指导患者及家属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和指导,提供相关的知识和建议,使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饮食治疗。

中国卒中患者营养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卒中患者营养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卒中患者营养管理专家共识关键词:专家共识卒中防治营养治疗吞咽障碍近年来,我国对卒中的防治从宏观策略到具体思路和模式正在走向国际化。

但是临床医生在卒中整体治疗的管理中往往会忽略营养状态,对患者施行营养治疗的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更缺乏有关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的多中心研究及相关数据。

为统一和规范卒中治疗中营养管理的认识,中华内科杂志组织全国神经和营养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卒中患者营养管理的专家共识,以期进一步规范卒中治疗。

卒中的发生和转归是多因素的,卒中后脑损害的恢复是建立在人体内环境稳定的基础上,其中机体营养状态直接影响卒中的转归。

一些欧美国家所颁布的卒中管理指南和专家共识都推荐对所有卒中患者进行营养基线评定并采取措施纠正或改善卒中患者的营养障碍[1-2]。

为了统一和规范卒中与营养管理的认识,关注卒中患者的营养管理,神经和营养专家提出了营养治疗的实施方法,呼吁建立营养评估和干预的体系,培训营养管理人员,确保对卒中患者营养的评估、治疗、检测、跟踪采访以及处理与饮食相关的吞咽障碍。

一、卒中营养支持的证据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FOOD试验【3-5】对卒中患者基线营养状况与卒中结局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发现3012例急性卒中患者中279例(9%)存在营养不良;与无营养不良者相比,其6个月病死率或严重残疾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5]高(OR 2. 08,95%CI 1. 50~2. 88),肺部感染、褥疮、胃肠道出血、深静脉血栓及其他并发症亦显著增高。

研究认为卒中合并营养不良是导致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同时,试验不支持对营养状况良好且无吞咽障碍的卒中患者施行常规营养补充。

管饲饮食可以降低吞咽障碍患者6个月的病死率以及不良转归的风险;卒中后2-3周内不能正常饮食者,接受鼻饲管途径喂养比采用经皮内窥镜胃造癣术的转归更好。

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的前瞻性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在卒中急性期,16%一35 %患者有营养不白并且与卒中的不良结局密切相关[6-7 ]。

最新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支持(1)课件ppt

最新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支持(1)课件ppt
9、化工厂原计划9天生产香皂630箱,实际每天的 产量是原计划的1.5倍,实际几天完成任务?(实际 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10、化工厂原计划9天生产香皂630箱,实际提前3 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BR>多少箱?(实际 每天增产多少箱?)
❖ 11、水泥厂原计划上半年生产水泥66万吨,实际5 个月就完成任务。实际每月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万 吨?
02
鼠李糖杆菌、乳双歧杆菌
改善胃肠道微环境,修复胃肠免疫屏障
03
小麦低聚肽
高含量(28%)天然谷氨酰胺
低脂——产品成分&特点
低脂——临床作用
王林力;李红梅。低脂饮食干预对冠心病合并 I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体质量的影响。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0.20。
低脂——临床作用
低脂饮食为限制脂肪摄入人群降低胆固醇达到标 准值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面积问题
❖ 1.一个平行四边形 四条边长度都是5厘米 高 是3厘米 求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
❖ 2. 一个长方形 长是18厘米 宽是长的一半多2 厘米 求这个长方形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支持 (1)
目录
01 吞咽障碍定义及病因 02 吞咽障碍临床表现及危害 03 吞咽障碍患者的食物选择及营养要求 04 各类营养制剂的选择
吞咽障碍的定义
吞咽障碍的定义: 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由于摄食-吞咽过程中一个或多个阶段受损而 导致吞咽困难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吞咽障碍的发生情况: 脑血管急性期的吞咽障碍的发生率30%~50%。 随着病情的推移,百分比逐步下降。 与病变部位有关,集中在脑干部的病变居多。
竭、高脂血症、胆道疾病等 ➢ 肥胖
低脂——小结

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康复专家共识解读(50页)

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康复专家共识解读(50页)

VitalStim吞咽治疗仪电刺激
促进功能恢复的方法
7.食管扩张术
(1)改良的导管球囊扩张术:
1)经鼻球囊扩张 2)经口球囊扩张 3)主动球囊扩张 4)被动球囊扩张
(2)内镜下直接扩张术: (3)胃咽橡胶梭子扩张术: (4)记忆合金食管支架扩张术:
8. 针刺治疗 9. 通气吞咽说话瓣膜 10.其他:TMS, tDCS等
强调吞咽障碍为功能学诊断(症状),多种疾病均 可引起。
3.临床表现和后果 4.评估与治疗
概述
3.常见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临床表现:流涎、呛咳、进食时哽噎… 并发症: 误吸、营养低下、心理社会交往障碍
4.评估与治疗
评估流程:筛查-临床功能评估-仪器检查 治疗:多方位,多层面干预, 提高自身吞咽功能,代偿方法
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 康复专家共识 解 读
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 康复专家共识
共识出台背景
文章数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中文吞咽障碍相关文献(含会议录)年度数量情况 中国知网检索“吞咽障碍”关键词
临床功能评定
2. 进食时的评估:
1)进食姿势: 2)对食物的认知: 3)放入口的位置: 4)一口量: 2-4ml开始评估 5)进食吞咽活动需要的时间: 6)呼吸情况: 7)适合患者安全吞咽的 食物形态及质地: 8)分泌物情况: 9)口服药物评估:
临床评估方法
容积-粘度吞咽测试(V-VST)
V-VST的意义
1.口腔感觉运动训练 :
1) 2) 3)

2013年吞咽功能障碍与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2013年吞咽功能障碍与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aspiration or after showing intolerance to gastric
feeding.
(Grade: C)
高误吸风险或胃喂养不耐受病人可启动小 肠喂养。
中国: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共识2011
短期(<4周)肠内营养患者首选鼻胃管喂养(A级推荐),不耐 受NGT喂养或有反流和误吸高风险患者选择鼻肠管喂养(B 级推荐)。
卒中后营养不良的影响
与营养正常的患者相比,营养不良的患者其6个月病死率或严重残疾 率(mRS 3-5)更高,
• Stroke. 2003;34:1450-1456
神经内科患者低蛋白血症发病率高
数据来源:Jan.2006 肠内与肠外营养杂志
卒中患者白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 严重程度相关
白蛋白中位数41 g/L
被欧洲推荐为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评定的首选工具。 2008年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
临床指南及规范操作”所推荐
2013年吞咽功能障碍与营养管理 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六:
• 不推荐对吞咽障碍的卒中患者早期应用经皮内窥镜
胃造瘘术(PEG)。
(A类推荐,1a级证据)
• 如果需要长期(>4周)肠内营养,可根据实际情况
体格检查:人体测量学
• 体重 • 体质指数 (BMI) • 上臂围 • 三头肌皮褶厚度
……
体格检查: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
BMI = 体重 ( kg ) 身高2 ( m2 )
亚太地区标准 ( WHO, 2000 年 ):
< 18.5
体重过低
18.5~22.99
正常
养风险。
( 2b级证据,B级推荐)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全文)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全文)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全文)卒中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卒中的发生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躯体、精神和经济负担。

吞咽障碍是卒中后最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其不仅可以导致患者误吸、肺炎、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障碍的发生,而且大大增加患者死亡和不良预后的风险。

尽管临床医师逐渐意识到吞咽障碍评价和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的操作规范,我国许多医院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诊断、评价和干预仍然存在不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卒中学会组织相关资源,制订了该临床指导共识,以提高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管理水平,从而为改善患者的预后贡献力量。

1、吞咽功能生理与病理生理1.1 吞咽活动的神经控制吞咽反射的神经控制通常包括3个部分:(1)传入神经:包括第Ⅴ、IX和X对颅神经的感觉传入纤维,提供吞咽的感觉传入。

(2)吞咽中枢:脑干吞咽中枢或称为“中枢模式发生器”,位于双侧延髓背侧,能反射性地协调吞咽;大脑皮层,包括额叶皮质在内的更高级中枢启动和调节自主吞咽活动。

(3)传出神经:包括第Ⅴ、IX、X和XII对颅神经的运动传出纤维,支配吞咽肌群,进行吞咽活动。

1.2 吞咽生理吞咽是人体最复杂的躯体反射之一,每天平均进行有效的吞咽600余次。

正常吞咽是一个感觉、运动事件顺序发生的过程,完成将食物从口腔到胃内的转移,同时保护气道。

这一复杂动作的完成可以人为地按照吞咽的时期与解剖部位分为“感知阶段”、“口阶段”、“咽阶段”和“食管阶段”等数个阶段,实际上这些阶段是一个整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调节下,吞咽器官的活动相互之间密切、精确配合,共同完成一个有效的吞咽。

1.2.1 口阶段口阶段分为口准备阶段和口自主阶段。

口准备阶段是指摄入食物至完成咀嚼,为吞咽食物做准备的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咀嚼食物,将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团,使食物适合吞咽。

口自主阶段是舌推进食团开始向后运动到进入咽部之前的过程。

1.2.2 咽阶段咽阶段是指食团从进入口咽部到通过食管上括约肌进入食管的这一阶段。

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年版)

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年版)
手持式电棒结合感应电刺激ꎬ通过移动电极刺激舌内
肌群、软腭、咽肌等传统电刺激无法刺激的部位ꎬ能改
善患者的舌骨运动范围和降低误吸风险ꎮ 目前ꎬ感应
电移动刺激法在国内的主要应用对象是以肌力下降为
主的真性球麻痹患者( 包括延髓麻痹和鼻咽癌放疗后
吞咽障碍的患者) ꎬ以及吞咽延迟或吞咽反射消失等
假性球麻痹患者 [77] ꎮ
合障碍、张口障碍、舌无力无法伸出唇外、软腭上抬幅
度不足等运动障碍ꎻ②口腔感觉障碍ꎻ③流涎、食物在
口腔弥散不能形成食团、食物无法被运送到咽部等口
腔期吞咽障碍ꎮ 强化感觉刺激通过增加脑干吞咽中枢
的感觉信息输入ꎬ更早触发吞咽活动 [63] ꎬ对吞咽的启
动和调节至关重要ꎮ
( 三) 气道保护方法
共识十三:气道保护方法旨在增加患者口、咽、舌
是对于反流误吸严重的患者ꎬ推荐使用高能量密度肠内
营养[52] ꎮ
共识十一:营养管理非常重要ꎮ 推荐成立营养管
理小组ꎬ并有专业营养师参与ꎻ对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
的管理不仅需要考虑营养的量ꎬ而且需要考虑营养的
供给方式、食物的性状、膳食的合理调配等内容ꎮ
二、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此类方法旨在通过改善生理功能来提高吞咽的安
膜诱发吞咽反射ꎬ提高口咽腔黏膜敏感性ꎬ加快吞咽启
动 [58 ̄59] ꎮ 与电刺激相比ꎬ气体刺激患者无不适感ꎬ且
无误吸风险ꎬ安全性高ꎬ尤其适用于因严重认知障碍不
能配合其他治疗的成人及儿童患者ꎮ
6. 冰酸刺激:吞咽前在腭舌弓给予冰酸刺激ꎬ可
以提高口咽对食团知觉的敏感度ꎬ减少口腔过多的唾
液分泌ꎬ并通过刺激脑干的激活系统ꎬ提高对食物的感
国内外的报道ꎬ结合中国的文化ꎬ留置鼻胃管超过 4 周

《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家庭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精简版》要点

《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家庭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精简版》要点

老年吞咽障碍(Dysphagia)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吞咽的协调障碍导致进食困难和营养不良。

为了提高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管理水平,中国专家共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点。

以下是《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家庭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的精简版要点。

1.评估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吞咽功能,包括体重、BMI、营养摄入量等指标。

可采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病理生理学检查等方法。

2.确定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目标,个体化营养干预计划。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状态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营养摄入量和饮食结构。

3.给予老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优质、易于进食和消化吸收的食物。

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优化饮食结构和口感。

4.针对吞咽功能障碍,采取相应的饮食和饮水措施。

如选择软糊状食物、切碎食物、将食物纳入新鲜的果汁中,限制纤维摄入,避免粘稠、干燥等食物。

5.在进食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如提供足够的时间、用餐欢乐的环境、适当的餐具和辅助用具,鼓励患者多嚼食物,慢慢吞咽。

6.定期监测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吞咽功能。

通过测量体重、记录饮食摄入量和进食情况,评估饮食状况和疗效。

7.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综合治疗老年吞咽障碍。

与康复科、营养科等专科医生合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追踪疗效。

8.提供适当的营养教育和指导。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老年吞咽障碍的相关知识,如饮食原则、进食技巧以及吞咽功能锻炼方法。

9.加强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家庭支持与护理。

家人应关注患者的饮食和吞咽情况,提供必要的照护和支持,保证饮食安全。

10.加强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管理团队合作。

包括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员的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和执行个体化的营养管理计划。

以上是《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家庭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的精简版要点,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提高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第二版)解读

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第二版)解读

• 欧洲重症协会胃肠障碍工作组于 2013年提出急性胃肠损伤概念,并推出急性胃肠损 伤分级(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评估标准,AGI分级越高,病情越重, 死亡率越高 (HR=1.65,95% CI:1.28-2.12;P=0.008)。
3、能量与基本底物供给需要计算吗?
• 2018 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神经疾病营养支持学组等学会,根据最新研 究结果,推出第二版(2019)《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 相 对 于 2 0 11 年 神 经 营 养 共 识 , 新 增 、 更 新 、 修 正 部 分 推 荐 意 见 和 证 据 ( 表 1 ) :
6. 10 对病情复杂患者,根据主要临床问题进行营 养 配方选择与搭配
A级;专家共识
推荐等级由D→A
7、如何选择肠内营养输注通道?
• 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通道选择:短期(2周内)首选鼻胃管,短期且具有高误吸 风 险 者 , 选 择 鼻 肠 管 ; 长 期 则 选 择 经 皮 内 镜 下 胃 造 口 。 相 对 于 2 0 11 版 共 识 调 整 长 短 期 的时间界限,由4周→2周;增加对痴呆晚期患者的推荐意见。
2、神经营养疾病患者需要营养风险筛查吗?
•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要营养风险筛查。相对于2011版共识,新增吞咽障碍评估和胃肠 功能评估。
• 推荐使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神经系统疾病住 院患者
•应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2~3级证据,B级推荐)
伴有神经性球麻 痹症状住院患者 *
10、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需要调节吗?
• 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呕吐、腹胀、腹泻调整肠内营养输注速度与输注量,根据患者是否 出现便秘、上消化道出血、胃动力不全等不良事件,补充水分或联用改善不良事件的 药物1。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引言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特征之一便是引发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即卒中患者在进食或饮水时面临的困难。

在中国,卒中患者数量日益增长,因此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全面介绍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的相关内容。

1.卒中吞咽障碍概述卒中吞咽障碍是指由脑卒中引起的吞咽困难,包括吞咽过程异常、食物或液体进入呼吸道等问题。

卒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无力、咀嚼困难、食物滞留、咳嗽、呛咳等症状。

吞咽困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卒中吞咽障碍的营养管理由于卒中吞咽障碍对患者的正常进食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营养管理成为卒中患者的重要问题。

2.1 早期营养支持早期营养支持是指在卒中发生后尽早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以保证其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通常情况下,早期营养支持可以通过静脉营养或肠内营养来实现。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患者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并帮助患者更快康复。

2.2 吞咽功能评估与康复训练为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吞咽功能,吞咽功能评估与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评估,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案。

康复训练通常包括吞咽肌肉锻炼、姿势调整、改变饮食质地等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提高吞咽效率。

2.3 饮食调整与营养补充对于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来说,饮食调整非常关键。

在评估吞咽功能后,医护人员可以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方案。

通常,饮食可以分为软食、刮碎食、半固态食等几个阶段,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选择适当的饮食质地。

由于卒中吞咽障碍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问题,医护人员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营养补充品,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3.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为了提高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的效果,中国相关专家们联合撰写了《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

吞咽障碍评估

吞咽障碍评估
吞咽障碍患者的评估
不容忽视的吞咽障碍
1、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达37%-78%。 2、脑干卒中康复期患者吞咽障碍仍高达40%-81%。 3、临床初步筛查: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为37%-45%。 4、吞咽造影检查(VFSS):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64%-78%。 5、研究表明45%-65%的脑卒中患者在卒中后的前6个月出现吞咽障碍,大部分患者吞咽功能可恢 复,但6个月后仍有11%患者仍存在吞咽障碍。
为什么要进行吞咽障碍的评估呢?
• 明确吞咽障碍是否存在; • 评估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 • 确定患者有无误吸的风险; •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食物改进 及康复训练。
吞咽障碍的评估流程
第一步:问卷筛查 吞咽困难的评估:早期筛选出风险人群 的吞咽困难问题(EAT-10、饮水试验)
第二步:风险评估 口咽吞咽障碍的评估 V-VST评估
正常——30秒内吞咽≥3次并喉结上下移≥2cm 异常——30秒内吞咽≤3次并喉结上下移<2cm
一般有吞咽障碍者,即使第1次吞咽动作能顺利完成,接下来的吞咽动 作会变得困难,或者喉头尚未充分上举就已下降。
吞咽筛查--洼田饮水试验
1、饮水实验:由日本人洼田俊夫在1982 年设计后提出,目的是通过饮用30ml水 来筛查患者有无吞咽障碍及其程度。 观察记录:饮水时间、有无咳呛。 2、改良试饮水实验:用注射器抽1、3、 5ml水放入患者口中嘱其吞咽预测试,如 无咳嗽再进行洼田饮水试验,目的降低因 筛查带来的误吸风险。 观察记录:有无呛咳,如有明显呛咳为5 级,无需再做洼田饮水试验。
常规进行吞咽障碍的筛查,发现高危人群
• 加拿大卒中实践指南(2015最新版)指出 ----应尽早评估卒中病人吞咽、营养及水份的摄入,在入院当天完成,使用通过验证的筛 查工具。 • 美国国防部卒中康复指南指出 ----所有急性脑卒中患者经口进食水前,均应在24小时内完成吞咽功能筛查。 • 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版) ----建议在常见疾病和特殊人群如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老年虚弱等人群常规开展吞咽 障碍的筛查。 ----对于疑似有吞咽障碍的患者或老年人,应进行吞咽障碍的筛查。 ----筛查一般由护士完成,其他专业人员也可以参与。 ----筛查与评估不只是筛查有无吞咽障碍,更重要的是评估吞咽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风 险及其程度。

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年版)

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年版)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年版)作者: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组作者单位:刊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年,卷(期):2013,35(12)1.窦祖林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 2009ngmore SE;Terpenning MS;Schork A Predictors of aspiration pneumonia:how important is dysphagia 19983.Vivanti AP;Campbell KL;Suter MS Contribution of thickened drinks,food and enteral and parenteral fluids to fluid intake in hospitalised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20094.Hays NP;Roberts SB The anorexia of aging in humans 20065.Berzlanovich AM;Fazeny-D(o)rner B;Waldhoer T Foreign body asphyxia:a preventable cause of death in the elderly 20056.Ekberg O;Hamdy S;Woisard V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burden of dysphagia:its impact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20027.Barbosa C;Vasquez S;Parada MA The relationship of bottle feeding and other sucking behaviors with speech disorder in Patagonian preschoolers 20098.Logemann JA;Veis S;Colangelo L A screening procedure for oropharyngeal dysphagia 19999.Boddice G;Brauer S;Gustafsson L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Stroke Management 2010 201010.陈艳秋;俞中异;谢华EAT-10在中国老年住院患者吞咽障碍筛查中的信度、效度研究 201211.Belafsky PC;Mouadeb DA;Rees CJ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Eating Assessment Tool (EAT-10) 200812.Oguchi K;Saitoh E;Mizuno M The repetitive saliva swallowing test (RSST) as a screening test of functional dysphagia:(1) normal values of RSST 200013.王剑;李五一;张竹花吞咽障碍的临床评估 201214.Gross RD;Mahlmann J;Grayhack JP Physiologic effects of open and closed tracheostomy tubes on the pharyngeal swallow 200315.Gross RD;Steinhauer KM;Zajac DJ Direct measurement of subglottic air pressure while swallowing 200616.Stanniland C;Taylor D Tolerability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200017.Bennett B;Howard C;Barnes H Medication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dysphagia:a service evaluation 201318.Threats TT Use of the ICF in dysphagia management 200719.Paciaroni M;Mazzotta G;Corea F Dysphagia following stroke 200420.Logemann JA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swallowing disorders 199821.Costa MM Videofluoroscopy:the gold standard exam for studying swallowing and its dysfunction 201022.Gates J;Hartnell GG;Gramigna GD Videofluoroscopy and swallowing studies for neurologic disease:a primer 200623.Bingjie L;Tong Z;Xinting S Quantitative videofluoroscopic analysis of penetration-aspiration in post-stroke patients 201024.Nativ-Zeltzer N;Kahrilas P J;Logemann JA Manofluor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oropharyngeal dysphagia 201225.Hoffman MR;Mielens JD;Ciucci MR High-resolution manometry of pharyngeal swallow pressur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effortful swallow and the Mendelsohn maneuver 201226.Leder SB;Murray JT Fiberoptic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 200827.Cohen MA;Setzen M;Perlman PW The safety of flexible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 with sensory testing in an outpatient otolaryngology setting 200328.Fox MR;Bredenoord AJ Oesophageal high-resolution manometry:moving from research into clinical practice 200829.Mielens JD;Hoffman MR;Ciucci MR Automated analysis of pharyngeal pressure data obtained with high-resolution manometry 201130.Bogte A;Bredenoord AJ;Oors J Relationship between esophageal contraction patterns and clearance of swallowed liquid and solid boluses in healthy controls and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201231.Fujii N;Inamoto Y;Saitoh E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 using 320-detector-row multislice CT.Part Ⅰ:single-and multiphase volume scanning for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ical and kinematic analysis 201132.Inamoto Y;Fujii N;Saitoh E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 using 320-detector-row multislice CT.Part Ⅱ:kinematic analysis of laryngeal closure during normal swallowing 201133.Berkhout AJ Ultrasonic medical imaging,current techniqu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198634.Mckay E;Simula M Oropharyngeal scintigraphy:a reliable technique for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oral-pharyngeal swallowing 200435.Hiss SG;Huckabee ML Timing of pharyngeal and 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 pressures as a function of normal and effortful swallowing in young healthy adults 200536.姚云海;顾旭东;李亮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H}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1(12)37.Siddique R;Neslusan CA;Crown WH A national inpatient cost estimate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associated aspiration pneumonia 200038.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神经疾病营养支持学组神经系统疾病营养支持适应证共识(2011版)[期刊论文]-{H}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1(11)39.王娜;祖艳红;于春艳舌肌训练器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舌肌训练的护理体会[期刊论文]-中国当代医药 2010(8)40.祖艳红;白丽;于春艳应用舌肌训练器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6)41.王娜;祖艳红;白丽改良压舌板舌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困难30例[期刊论文]-{H}中国药业 2009(19)42.Kojima C;Fujishima I;Ohkuma R Jaw opening and swallow triggering method for bilateral-brain-damaged patients:K-point stimulation 200243.Julie A;Frank B;Amy M Oropharyngeal stimulation with airpulse trains increases swallowing frequency in healthy adults 200544.S(o)r(o)s P;Lalone E;Smith R Functional MRI of oropharyngeal airpulse stimulation 200845.赵建华;王南;尹德铭多种感觉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期刊论文]-{H}中国康复 2008(5)46.尹伟华;郭永禄;郭锐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期刊论文]-{H}中国康复 2012(3)47.Logemann JA;Rademaker A;Pauloski BR A randomized study comparing the Shaker exercise with traditional therapy:a preliminary study 200948.Shaker R;Kern M;Bardan E Augmentation of deglutitive 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 opening in the elderly by exercise 199749.Mendelsohn MS;Martin RE Airway protection during breath-holding 199350.朱士文;江平胤;党红梅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期刊论文]-{H}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8)51.罗君;魏汉菊;张宇虹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201352.Malhotra S;Rosewilliam S;Hermens H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surface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pplied early after acute stroke:effects on wrist pain,spasticity and contractures 201353.Ludlow CL;Humbert I;Saxon K Effects of surfac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oth at rest and during swallowing in chronic pharyngeal dysphagia 200754.郭钢花;宋垒垒;李哲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慢性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201355.窦祖林;万桂芳;王小红导尿管球囊扩张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2例报告[期刊论文]-{H}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3)n Y;Xu G;Dou Z Biomechanical changes in the pharynx and 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 after modified balloon dilatation in brainstem stroke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201357.胡佑红;卫小梅;窦祖林导管球囊扩张治疗环咽肌功能障碍的机制[期刊论文]-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1(1)58.吕小平;姜海行;唐国都内镜下探条扩张术治疗食管狭窄的疗效分析[期刊论文]-{H}中国内镜杂志 2007(1)59.张宏博;毕锋;韩英消化道吻合口狭窄原因及内镜球囊扩张疗效分析 200460.唐红娟;刘玉伶;王冰球囊扩张和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比较[期刊论文]-{H}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28)61.于洋;郭玉娟;张琳瑛球囊扩张术治疗老年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疗效观察 201362.刘铭惠;牛红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期刊论文]-{H}针灸临床杂志 2011(8)63.刘志顺;刘保延;张维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临床研究[期刊论文]-{H}中国针灸 2002(5)64.窦祖林;万桂芳;谢纯青吞咽说话瓣膜在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期刊论文]-{H}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1(12)65.万桂芳;窦祖林;丘卫红说话瓣膜的应用对气管切开并吞咽障碍患者渗漏和误吸的影响[期刊论文]-{H}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10)66.万桂芳;窦祖林;王辉佩戴说话瓣膜对吞咽障碍患者渗漏和误吸影响的研究 201267.Debra M;Gary H;Pamela W Effects of cuff deflation and one-way tracheostomy speaking valve placement on swallow physiology 200368.Barwood CH;Murdoch BE rTMS as a treatment for neurogenic communication and swallowing disorders 201369.Michou E;Mistry S;Rothwell J Priming pharyngeal motor cortex by repeated paired associativestimulation:implications for dysphagia neurorehabilitation 201370.卫小梅;窦祖林经颅磁刺激在吞咽障碍中的研究及其应用[期刊论文]-{H}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9(12)71.Yang E J;Baek SR;Shin J Effects of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 on post-stroke dysphagia 201272.Atherton M;Bellis-Smith N;Cichero J Texture-modified foods and thickened fluids as used for individuals with dysphagia:Australian standardised labels and definitions 200773.Park BH;Seo JH;Ko MH Effect of 45° reclining sitting posture on swallowing in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201374.Logemann JA;Kahrilas PJ;Kobara M The benefit of head rotation on pharyngoesophageal dysphagia 198975.Ohmae Y;Ogura M;Kitahara S Effects of head rotation on pharyngeal function during normal swallow 199876.Brady M;Furlanetto D;Hunter RV Staff-led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oral hygiene in patients following stroke 200677.陈锋;林静茹适时口腔护理对预防老年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期刊论文]-{H}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7(4)78.万桂芳;窦祖林;丘卫红小组工作模式对吞咽障碍评价与治疗的作用[期刊论文]-{H}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3(9)79.Ferris FD Last hours of living 200480.Martino R;Silver F;Teasell R The Toronto Bedside Swallowing Screening Test (TOR-BSST):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dysphagia screening tool for patients with stroke 200981.Cichero JA;Heaton S;Bassett L Triaging dysphagia:nurse screening for dysphagia in an acute hospital 200982.Smith Hammond CA;Goldstein LB Cough and aspiration of food and liquids due to oral-pharyngeal dysphagia:ACCP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200683.Griffith R Best practice guideline for medication-related dysphagia 200884.丘卫红;窦祖林;万桂芳球囊扩张术治疗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H}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12)85.魏鹏绪;鲍瑞雪;张通刺激下肢穴位对吞咽中枢--岛叶皮质的激活效应: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研究[期刊论文]-{H}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1(12)86.张盘德;姚红;周惠嫦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期刊论文]-{H}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11)87.Robbins J;Gensler G;Hind J Comparison of 2 interventions for liquid aspiration on pneumonia incidence:a randomized trial 200888.窦祖林;郭铁成关注吞咽障碍的临床康复与研究[期刊论文]-{H}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9(12)89.方文兵;杨敏;王丹运动想象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H}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1(12)90.李利红;党宇生;叶天申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期刊论文]-{H}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2(4)91.Carlaw C;Finlayson H;Beggs K Outcomes of a pilot water protocol project in a rehabilitation setting 2012引用本文格式: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组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年版)[期刊论文]-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3(12)。

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

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

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包括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方法。

一、综合评估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需要通过全面的评估来确定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评估:通过观察患者在进食过程中是否出现吞咽困难、咳嗽或呛咳等症状,以及检查有无吞咽肌力减退等情况,评估吞咽障碍程度。

2. 影像学评估:通过鼻咽镜或X线摄影等技术,观察食物进入食管的情况,判断食物通过食管是否顺畅。

3. 体格检查:包括面部肌力和感觉的评估,以及颈部、喉咙和喉咙周围的神经和肌肉的观察。

4. 食物过程评估:观察患者在进食过程中的吞咽动作,以及对不同食物的反应,评估吞咽功能。

二、吞咽功能恢复训练在评估过程中确定了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后,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吞咽功能恢复训练。

1. 防止误吸:对于患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在进食时需要采用饮食辅助措施,如调整饮食姿势、减少固体食物、异位吞咽姿势等,以防止误吸的发生。

2. 吞咽功能锻炼:针对各种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可以采用各种物理疗法进行恢复训练,如咀嚼和吞咽动作训练、口腔肌肉运动训练等。

3. 并发症处理:对于已经发生吞咽障碍并导致并发症的患者,需要及时处理,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有食物堵塞的患者,可以进行抽吸操作;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进行气管插管等紧急处理。

三、膳食治疗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患者需要在饮食上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管理。

膳食治疗的目标是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并减少吞咽困难和误吸的发生。

1. 食物质地: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可以适当调整食物的质地,如研磨食物、液体饮食等,以降低食物的吞咽难度。

2. 膳食摄入: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吞咽障碍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

3. 饮食辅助:对于吞咽障碍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饮食辅助器具,如吸管、奶瓶等,帮助患者进食。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
摘要:
一、卒中吞咽障碍的定义和影响
二、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
三、吞咽障碍的营养管理
四、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五、吞咽障碍的并发症管理
六、总结
正文:
一、卒中吞咽障碍的定义和影响
卒中吞咽障碍是指在脑卒中后,患者出现吞咽过程的异常,不能将食物或液体从口腔安全送至胃内而没有误吸。

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是指不能将食物或液体从口腔安全送至胃内而没有误吸,也包括口准备阶段的异常,例如咀嚼和舌运动异常等。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达37%-78%。

吞咽障碍不仅显著增加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二、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
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包括视频x 线透视吞咽检查(VFSS)、纤维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等。

VFSS 是评价吞咽功能的金标准,能直观地观察到吞咽过程中咽喉部的运动,但其价格昂贵且不便于携带。

FEES 也是吞咽功能检查的重要客观手段,因其价格便宜、便于携带、结果可靠,可以作为VFSS 的
替代方法。

在检测渗透、误吸和滞留方面,该方法与VFSS 同样有效。

对吞咽障碍、呛咳严重因而不适于VFSS 的患者,可以应用FEES 进行吞咽功能检查。

三、吞咽障碍的营养管理
卒中后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显著增加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因此,对吞咽障碍患者的膳食营养管理十分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摘要】 卒中后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显著增加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自2007年《中国卒中患者营养管理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1]颁布以来,临床医生逐渐增加了对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及营养风险管理的意识,但临床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实际困难和认识误区。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近发表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国际指南,并结合中国国情及医疗现状,对旧版《共识》进行修订,并更名为《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以期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水平,进一步规范临床实践。

本共识的推荐意见分级采用牛津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和推荐级别(表1)[2]。

【关键词】 吞咽障碍;卒中;营养;评价;治疗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中国专家组作者单位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通信作者王拥军y o n g j u n w a n g 1962@ 赵性泉zxq@ 王少石wangshaoshi@1 基本概念吞咽障碍(dysphagia):是指吞咽过程的异常。

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是指不能将食物或液体从口腔安全送至胃内而没有误吸,也包括口准备阶段的异常,例如咀嚼和舌运动异常等。

营养风险(nutritional risk):是指现存的或潜在的营养和代谢状况对疾病或手术有关的不良临床结局的影响。

该定义所强调的营养风险是指与营养因素有关的出现不良临床结局(比如并发症、住院日等)的风险,而不是出现营养不良的风险。

该概念2002年由欧洲学者提出。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我国肠内肠外营养学会的定义是:因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度,导致机体功能乃至临床结局发生不良影响,包括营养不足和肥胖。

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SPEN)对营养不良的定义是: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指南与共识·表1 牛津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和推荐级别(2009年3月)[2]注:同质性:指包括在一个系统综述中的各项研究,其结果的方向和程度一致;RCT :随机对照研究,由Bob Phillips,Chris Ball,Dave Sackett,Doug Badenoch,Sharon Straus,Brian Haynes,Martin Dawes1998年制作。

2009年3月由Jeremy Howick更新注意:使用者可增加一个“-”来表明不能提供一个肯定结论的水平,包括:一个单个结果,但可信限宽;或者:同质性有问题的系统综述。

因此这些证据是非结论性的,因此只能给予D级推荐推荐级别:A:同1级研究一致;B:同2或3级研究一致,或者来自于1级研究的推导;C:同4级研究一致,或者来自2或3级研究的推导;D:同5级证据,或者任何水平的研究的结果,但这些研究有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或无法得出肯定结论性营养状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营养过剩或者营养不足,导致机体成分改变以及功能减低,伴或不伴炎症活动[3]。

营养不足(undernutrition):通常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指能量或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造成特异性的营养缺乏症状。

营养风险筛查(n u t r i t i o n a l r i s k screening):是临床医护人员用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全面营养评定和制订营养治疗计划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营养评定(nutritional assessment):由营养专业人员对患者的营养代谢、机体功能等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用于制订营养治疗计划,考虑适应证和可能的副作用。

营养支持(nutrition support):是指经口、肠道或肠外途径为患者提供较全面的营养素。

目前临床上包括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 s uppleme nt,ONS)、肠内营养(e nt er a l nutr 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 l nutrition,PN)。

肠内营养:是指经消化道给予营养素,根据组成不同分为大分子聚合物(整蛋白)型和小分子聚合物(氨基酸、短肽)型。

根据给予途径的不同,分为口服和管饲。

肠外营养:是经静脉为无法经胃肠道摄取或摄取营养物不能满足自身代谢需要的患者提供包括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在内的营养素,以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并维持结构蛋白的功能。

所有营养素完全经肠外获得的营养支持方式称为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2 卒中后营养不良和吞咽障碍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卒中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危群体,由于评价手段和评估时机各异,卒中后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1%~62%[4]。

卒中患者入院时约5%患者存在营养不良,14%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5]。

卒中后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多种,包括高龄,机体高分解状态,脑干、下丘脑功能紊乱所致神经内分泌和胃肠动力学异常等均是卒中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的重要原因[6]。

营养不良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肺炎及肺部感染、褥疮、胃肠道出血、深静脉血栓及其他并发症)显著高于营养正常者。

卒中后伴发的营养不良可以增加患者各种感染的发生率、卒中复发率和病死率,是导致卒中后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7]。

研究表明营养状态与卒中患者的长期临床结局相关[8]。

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达37%~78%[9]。

尽管部分患者吞咽困难可在卒中后1个月内恢复,但是卒中早期的吞咽障碍将明显增加患者误吸及肺炎的风险,减少经口进食的量,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增加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和不良预后[10]。

卒中后吞咽障碍是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11]。

共识1 吞咽困难及营养不良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b级证据),显著增加卒中患者不良预后风险(A类推荐,1a级证据)。

3 卒中后吞咽障碍筛查、评估及治疗3.1 吞咽障碍筛查及评估 筛查,从根本上说,不同于全面的临床评估,后者要求检查吞咽困难的症状体征,并以制订治疗方案为目的。

筛查是一项以通过或失败的方法,发现那些要求进一步全面吞咽功能评估或者请其他专业人员和(或)医疗服务的个体[12]。

筛查要求简单、准确、可靠、安全、经济,有高敏感性,阴性预测值,低似然比[13],目前还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吞咽困难筛查方法。

吞咽障碍筛查往往是由饮水试验和一些提示误吸的危险因素所构成。

有多种方法见于文献报道,例如可以由未经吞咽相关知识培训的临床医生完成的改进的Mann吞咽能力评估(modified Mann assessment of swallowingability,MMASA)[13]。

其他还有需要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完成的筛查,例如Gugging吞咽筛选(Gugging swallow screen)[14]、多伦多床旁吞咽筛查试验(Toronto bedside swallowing screening test,TOR-BSST)(敏感性91.3%,阴性预测值93.3%)[15]、床旁吞咽评估(bedside swallowing assessment)[16]、Burke吞咽困难筛选试验/3盎司饮水试验(Burke dysphagia screening test/3-oz water swallow)[17]、50 ml饮水测试(50 ml drinking test)[18]等。

床旁吞咽筛查具有较好的评定者间信度和预测效度[19]。

一个近期的系统综述表明有4个筛选流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但是仍需要进一步对这些筛选路径的花费效益比、对死亡率、住院日等指标的影响进行阐明[20]。

另外一个系统综述给出文献当中提到的42项预测误吸的指标或流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及可信区间,这些项目均是以仪器评估作为标准,可供临床参考应用[21]。

目前,饮水试验是最多应用的较为有效的方法[22]。

吞咽筛查应该有以证据为基础的工具。

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可降低肺炎风险,降低致死性并发症[23]。

一项研究纳入146例急性卒中合并中重度吞咽障碍的患者,试验组(n=58)接受早期筛查和口腔护理,院内对照和院外对照各58例和30例,结果发现试验组的肺炎发生率(7%)显著低于院内对照组(28%,P<0.01)和院外对照组(27%,P<0.05),提示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可降低肺炎发生的风险[24]。

来自美国Paul Coverdell国家卒中登记的数据显示未进行吞咽困难筛查的患者,其在院期间的肺炎发生率要高于通过筛查的患者[23],这些结果提示对所有患者进行筛查可降低肺炎总体发生率,所有卒中患者在进食或饮水之前应该常规进行吞咽困难的筛查[25]。

吞咽困难筛查是医疗卫生组织认证联合委员会要求的初级卒中中心的必备条件[26]。

尽管2010年联合全美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由于缺乏有证据支持的好的筛选方法而将吞咽筛选撤出,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筛选。

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选择有效特异的筛选方法[27]。

如果筛查结果显示患者无吞咽异常,方可进食水。

如果筛查结果异常,应进一步请专业人员进行全面专业评估,包括临床床旁评估(clinical bedside assessment,CBA)以及仪器评估。

2个系统综述验证了床旁评估的敏感度和特异度[28-29]。

目前尚缺乏统一或标准化的床旁评估方法。

但通常床旁评估[28]应该包括:①吞咽困难的相关主诉;②吞咽器官的感觉、运动、反射、结构的体格检查;③试验性吞咽:令患者吞咽不同量及黏度的食物,通常包括水、稠糊状、固体这三种黏度的食物,观察吞咽过程。

由于床旁评估存在局限性,仪器评估可帮助进一步明确诊断[30]。

改良的吞钡试验,也称为电视透视检查吞咽评估(videofluoroscopy swallow study,VFSS),可以动态地、全面地评估口、咽和食管上部吞咽功能,能明确患者是否发生误吸及其原因,是吞咽困难评估的金标准。

纤维光学内镜吞咽评估(fiberoptic endoscopic examination of swallowing,FEES)是采用柔软鼻内镜经鼻腔及腭帆上方进入咽部进行吞咽评估。

FEES价格便宜、便于携带、检查结果可靠,可作为吞钡试验的替代方法,在检测喉穿透、误吸和滞留方面,该方法同吞钡试验同样有效[31]。

专业人员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方法。

共识2 卒中患者在进食或饮水前应常规进行吞咽障碍筛查(A类推荐,1a级证据)。

筛查结果异常的患者,应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一步全面评估(B类推荐,2a级证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