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早期探索之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

一、空前民族危机下的救亡改革运动

(一)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

戊戌维新是在甲午战争后中国遭到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马关条约》、租借地、势力范围、瓜分危机)的背景下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马关条约》使清政府割地赔款,(日本割取了台湾,赔款2.315亿两)引发了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参与对中国的抢夺。他们强驻港湾,最早是德国抢占了胶州湾,然后是俄国抢占了大连、旅顺,法国抢占了广州湾,英国抢占了威海卫,中国沿海好多港湾都被列强抢走。然后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机。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中华民族开始觉醒,正如梁启超所说:中国人做了四千余年的大梦这个时候才开始醒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这时也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通过维新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一些自己的一些改革要求。他们提出,要救亡图存,就只有维新,要维新就必须向外国学习。像日本就是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从维新思想的提出到最后发展成了一场维新变法的政治运动。

(二)戊戌变法的主要代表人物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下面四个: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的领袖,他为维新变法出了理论、纲领和一些具体的要求。梁启超,是维新变法运动中的一个活跃的宣传家,也是一个启蒙思想家,他写了很多文章,还主持了报纸《实务报》。谭嗣同,积极参加变法的活动,当时担任军机处章京,光绪皇帝的许多变法措施他也参与制定了,戊戌政变后被清政府杀害。严复,是一位翻译家,也是中国近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翻译了许多西方政治、社会理论的书籍,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三)维新运动主要方式

维新派的活动方式比较多,如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设立学堂、介绍外国变法经验、参与新政等等。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向皇帝上书

公车上书

维新运动开始于1895年于北京发生的公车上书。当时齐集在北京参与科举会试的十八省举人,收到《马关条约》中,中国割去台湾及辽东,并向日本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动,4月,康有为、

梁启超作成上皇帝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及变法的主张,得到一千多人连署。5月2日,康、梁二人,十八省举人及数千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要求代奏。因为外省举人到京是由朝廷的公车接送,事件亦被称为公车上书。虽然公车上书在当时没有得到直接实质的後果,但却形成了国民问政的风气,之後亦催生了各式各样不同的议政团体。当中由康、梁二人发起的强学会最为声势浩大,更曾一度得到帝师翁同龢、南洋大臣张之洞等清朝高级官员的支持。

2、著书立说

康有为当时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对传统儒家思想和文化的权威提出挑战,他认为孔子是改革的,我们也可以改革,称

为“托古改制”,以此来宣传变法思想。梁启超写了《变法通义》,详细论述了变法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变法思想。谭嗣同的《仁学》也是一本重要的哲学性的著作,批判了封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思想。

3、翻译西方的政治学说书籍,介绍外国的变法经验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当时非常有名,该书利用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思想,认为不但自然界是的,人类也是进化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个民族要自强起来才能生存下去,否则要遭到淘汰。这本书对启蒙思想起到很大作用,当时很多年轻人都读此书,受到其影响。

因为光绪皇帝已经同意变法了,到底怎么变呢,中国古代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有学习外国。他们通过介绍外国的变法经验来鼓动光绪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康有为专门写了好几本书,如《俄彼得变政记》,用彼得大帝的变法决心和经验来鼓动光绪皇帝下决心变法;《日本变政考》让光绪皇帝学习日本明治天皇,用明治维新经验来进行变法,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主张和建议,该书成了光绪皇在帝百日维新中的一个指南。

4、办学会

当时办的强学会、保国会,还有在湖南办南学会等。

5、办学堂,培养变法人才

当时康有为在广州办了一个“万木草堂”,在此讲学,讲述变法思想,梁启超等成为其学生。后来梁启超在湖南主持了“时务学堂”也培养了许多变法人才。

6、办报刊

如梁启超的《时务报》、严复在天津主持的《国闻报》、还有湖南的《湘报》等。

(四)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当时维新派与守旧派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大论战,这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的第一次交锋,论点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教材里讲得很多。

在此简章提一下。

1、要不要变法

守旧派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维新派提出:变则古今之公理。

2、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守旧派反对,认为民权兴则国乱。维新派主张,应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而且应给资产阶级以政治权利(即“绅权”)。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

维新派提出要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大办提倡西学。则守旧派则反对。

二、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戊戌变法开始,以后相继颁布了许多改革的命令,到1898年9月21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是一个年轻的、爱国的、希望改革的皇帝,但是他没有真正掌握实权,实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和王公贵族派手里,他们是不允许改革触动其既得利益的。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一)政治方面,改革官制

撤销闲散衙门,准许百姓上书言事,让旗人自谋生计,不由国家供养。(二)军事方面,训练新军等。

裁掉过去旧式的御用兵,采用西洋的兵制和训练方法,训练新军。(三)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工商业等。

当时发布了一些命令,采取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如设立了一些机构(如农工商总局、铁路矿务局),修铁路,办邮政等。

(四)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设立京师大学堂,各设立中小学堂等。

不考八股,而考策论(作一篇论文,回答一个问题)。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的前身(校牌现在还放在北京大学校史馆里),京师大学堂不仅是最高学府,而且是管理全国教育的一个机构。在各省还设立了一些中小学堂。另外设立印书局,派一些出国留学生,奖励办报,开学会等等。

以上改革内容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虽然是一个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但是由于守旧势力的抵制,这些命令大多数都没有付诸实施,很多地方官僚都没去执行。而且新旧矛盾尖锐,最后顽固势力进行反击,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恢复训政,将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的赢台,后来转移到颐和园。康、梁逃亡海外,谭嗣同等“戊戌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