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精选5篇)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以学生相对熟悉的故事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写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葬身东海,化为精卫鸟,每天口衔树枝和石块填海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精卫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极富传奇色彩。
【设计理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读正确、流利,获得初步的文言语感;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下,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故事,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展开想象感受神话的神奇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喜欢文言文,热爱文言文。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少”。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与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重难点】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过程】(一)温旧识,引课题1、我们学过哪些文言文?2、这些文言文有什么特点?你们是运用什么方法学习文言文的?3、揭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的方式再一次勾起孩子们的文言文的认识,回顾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温故知新,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
】(二)扫字词,读流利1、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表示人物称谓的词:少女、女娃、精卫。
强调“少”字多音字的读音,弄清三个词语之间的关系。
有关精卫填海教案3篇

有关精卫填海教案3篇精卫填海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领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读基础上,学生能够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
2、学生能借助“小卡片”,了解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的内容,形成自己的感受。
3、借助温馨点击,学生能感受到神话故事精卫鸟的.精神魅力,受到人格的浸染和熏陶。
4、借助活动广角,让学生读诗,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讲故事。
学习重点:1、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
2、了解精卫事迹的同时,感悟她不屈不挠的精神魅力。
学习准备:老师需要广泛阅读精卫与《山海经》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好课件。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走近《山海经》1、同学们,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特别爱读书,大家知道的故事可多了。
现在,我来考考你,你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生说。
师:你们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直接告诉他们。
2、简介《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3、联系自己读的神话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
师:大家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你觉得它与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生说,教师引导。
(出示课件:让我告诉你。
)小结: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感受故事语言的韵味。
二、初读《精卫填海》,了解神话故事。
1、自由朗读,读准确。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20页,借助文中注音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把句子读通顺,感觉难读的地方就反复多读几遍。
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解决生僻字的读音。
(3分钟左右)师:同学们,读完了吗?你读了几遍?这些文字都是几千年前的语言,那时的语言显然不同于我们现在的话,谁来说说你在读这段文字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生谈,难读,生字多)师:我们都感到了它的生硬、艰涩,难读,这么难读的古文,谁来试一试?指名读,引导大家注意倾听并纠正读音。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标:1.会写“帝、曰”等5个生字,读准“少”这个多音字。
2.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读通课文。
3.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5.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讲故事。
教学重点:1.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感受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2.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讲故事。
课前准备:课前预习(1)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认读、理解生字。
(2)借助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熟。
(3)查阅资料书或上网搜集有关《山海经》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下面就请两位同学来展示一下,看谁读得好。
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2.上节课我们读熟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篇简短的古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内容1.请同学们读课文,划出表示人物称谓的词语,随机介绍“炎帝、精卫”;找出表示地名的词语“西山、东海”,并告知学生这是神话故事中的地名,与今天所指的地名有区别。
课件出示:炎帝女娃精卫西山东海2.生读课文,并疏通文义。
教师引导:在疏通文义的时候,要注意特殊句式。
课件出示:女娃游于东海,以堙于东海。
老师指导:在疏通文义的时候,这样的句式会让我们觉得有些难以理解。
这是因为这些句子的顺序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句子的顺序不一样。
“女娃游于东海”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女娃于东海游”;“以堙于东海”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于东海堙”。
把语序调整过来后,疏通文义就简单多了。
3.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概括课文大意,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或补充。
4.课文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少女”二字古今异义,这也是古文与今天现代文的'区别,这种语言现象叫“古今异义”。
《精卫填海》优秀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

《精卫填海》优秀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我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中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积累带有生字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3、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大海和精卫的头饰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说说你喜欢看什么动画片?(我喜欢看七龙珠)(我喜欢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节课,支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看的动画片。
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课件: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 这茫茫的大海上,一只小鸟弃而不舍地向大海投石子,扔树枝。
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精卫填海]教学评析:为了能够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中,通过课件演示,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很快地走进课文情境中去,教学效果较好。
大家齐读课题(生:精卫填海)读过课题之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我想知道精卫是谁呀?精卫是和我们一样大的小学生吗?精卫从哪里来呀?精卫要填哪里的海呀?它把大海填平了吗?精卫用什么填海呀?……)(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真好,真聪明!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吧!边读边圈画不认识的生字、新词。
(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生字的?(有不会的生字我们可以问问老师或者同学我有不会的生字就我们小组的学习组长学习好,有不会的生字我就问他不会的生字还可以到书后的查字表中查……)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呀!选择你最喜欢、最熟悉的识字、记字的方法,以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
一会汇报,看哪一小组汇报的生字最多。
(生以组为单位自学生字)教学评析:通过分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发现难认字小组同学一起想办法解决,这样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又扩大了学习的参与面。
《精卫填海》语文教案优秀5篇

《精卫填海》语文教案优秀5篇《精卫填海》教案1教学分析:本篇课文是中国神话故事的经典之作,这个故事围绕精卫及其子孙日日夜夜填海的事,让人感受到其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品格。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介绍精卫填海的原因。
第二段讲精卫用什么填海。
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主要讲述了海神和精卫之间的对话。
这段文字与课文中的插图相呼应,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海神的样子是愤怒的,感受到这种情绪,应注意在读这一段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从精卫平静、坚定的表情中能感受到读精卫的话时要用坚定的语气来读,在朗读中体会精卫那种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四段写的是精卫的子孙们日夜坚持填海。
从“不管多大的浪,仍日日夜夜地填海”可以体会到精卫的子孙们坚忍不拔的精神。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字,会写7个字。
2、注意积累词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神话故事,感受精卫及其子孙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10个字,会写7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受精卫及其子孙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课本剧头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本课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趣导入,释题1、出示词语:神话誰认识这个词,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同学们知道这个词什么意思吗?我们一起到字典中查找一下神话:远古人们集体创作的神导故事大家说一说你们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神话故事——精卫填海2、读课题,释题精卫:神话传说中的小鸟相机学习生字“精、卫”那么,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神话故事吧!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生画出生字,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纠正字音4、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和生词认读(指名读、领读、齐读)传、淹、夺、勇、传说、淹没、夺去、勇敢、精卫(2)分析字形并结合字义组词左右结构的字:传、精、淹上下结构的字:夺、勇独体字:卫5、写字指导勇:第四笔是横折、不是横折钩完成课后题(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作业: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故事的内容?②写生字、生词。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和场景。
视频播放
02
播放精卫填海的动画或影视片段,增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
受。
课件制作
03
制作精美的课件,将故事内容、人物形象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呈现出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05 评价方式与标准设定
过程性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小组合作等方面,以了解学 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能力。
02 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
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
学生年龄阶段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9-12岁之间 。
认知水平分析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能够初步理解文言文大 意,但对文言文的深层含义、文化背景和人物形象等方面仍 需进一步引导。
学生学习需求与兴趣点挖掘
学习需求分析
学生需要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 巩固文言文阅读技能,提升对传 统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辅导。
将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 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
进步。
评价标准明确、公正、客观
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以 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在评价过程中,遵循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和解释,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并鼓励其继续努力。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元发展,为 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建议和指导。
让学生完成与《精卫填海》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巩固所学知识 和技能,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分享拓展资源
向学生分享与精卫填海相关的拓展资源,如其他神话故事、文化背景等,丰富学生的知识 储备和视野。
《精卫填海》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

《精卫填海》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感受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寓言的深刻内涵。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
二、教学重点1.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梗概。
2.分析精卫这一人物形象。
3.领悟故事所传达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心理。
3.深入挖掘故事的寓意。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精卫填海》原文及注释、PPT、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精卫填海》原文,准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精卫填海》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简要介绍精卫的传说,引发学生思考。
2.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精卫填海》原文,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在旁边辅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分析故事情节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关键细节。
分析精卫为何要填海,以及她面对困难时的态度。
4.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描述精卫的形象,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分析精卫的性格特点,如坚韧、勇敢、毅力等。
5.探讨故事寓意让学生思考《精卫填海》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享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经历和感悟。
6.小组讨论1.你认为精卫为什么要填海?2.精卫的精神品质有哪些值得你学习?3.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困难吗?你是如何克服的?8.课后反思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故事情节、探讨人物形象和故事寓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精卫填海》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言文阅读水平。
同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会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
但本节课在时间分配上稍显紧张,部分学生可能未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注意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与反思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故事内容,体会精卫坚韧执着的精神。
3、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精卫填海的行为,体会其坚韧执着的精神。
2、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理解古人创造神话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与大海有关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海的广阔和波涛汹涌。
提问:同学们,面对如此广阔的大海,你们觉得人力能够与之抗衡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看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与大海较量的。
2、初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重点指导“溺”“堙”等字的读音。
3、理解文意学生对照注释,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教师讲解重点词句,如“炎帝之少女”“溺而不返”“故为精卫”等。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和纠正。
4、深入探究思考讨论: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理解精卫填海的原因是她在海中溺亡,心中充满了怨恨。
探讨:精卫填海的行为可能吗?她的精神有什么可贵之处?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归纳,强调精卫坚韧执着、不畏艰难的精神。
5、感受神奇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体现神话神奇之处的描写,如精卫的化身、填海的行为等。
让学生交流自己对神话神奇之处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神话的兴趣。
6、朗读背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精卫的坚定和决心。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如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等。
让学生尝试背诵课文,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7、拓展延伸介绍其他神话故事,如《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激发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
布置作业:让学生把精卫填海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精卫填海优秀教学设计 2篇

精卫填海优秀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会写“帝、曰”等5个生字,读准“少”这个多音字。
2.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读通课文。
3.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5.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讲故事。
教学重点:1.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感受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2.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讲故事。
课前准备:1.课前预习(1)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认读、理解生字。
(2)借助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熟。
(3)查阅资料书或上网搜集有关《山海经》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下面就请两位同学来展示一下,看谁读得好。
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2.上节课我们读熟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篇简短的古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内容1.请同学们读课文,划出表示人物称谓的词语,随机介绍“炎帝、精卫”;找出表示地名的词语“西山、东海”,并告知学生这是神话故事中的地名,与今天所指的地名有区别。
课件出示:炎帝女娃精卫西山东海2.生读课文,并疏通文义。
教师引导:在疏通文义的时候,要注意特殊句式。
课件出示:女娃游于东海,以堙于东海。
老师指导:在疏通文义的时候,这样的句式会让我们觉得有些难以理解。
这是因为这些句子的顺序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句子的顺序不一样。
“女娃游于东海”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女娃于东海游”;“以堙于东海”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于东海堙”。
把语序调整过来后,疏通文义就简单多了。
3.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概括课文大意,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或补充。
4.课文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少女”二字古今异义,这也是古文与今天现代文的.区别,这种语言现象叫“古今异义”。
《精卫填海》 教学设计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精卫坚韧执着的精神。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读懂故事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体会精卫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丰富故事内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海浪拍打海岸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感受大海的广阔和力量。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大海能被填满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神话故事,讲的就是一个试图填满大海的神奇角色,它的名字叫精卫。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结合注释,理解“炎帝”“少女”“溺”“故”“堙”等词语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精卫是谁?她为什么要填海?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明确: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她去东海游玩,不幸溺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木石,想要填平东海。
4、引导学生体会精卫填海的艰难。
提问:大海如此广阔,精卫用小小的木石去填海,能成功吗?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感受精卫填海的决心和坚持。
如“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四)深入探究,体会精神1、思考:精卫填海的行为体现了她怎样的精神?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精卫填海体现了她坚持不懈、勇敢无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五)讲述故事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2、先在小组内讲述,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讲述。
3、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评价讲述者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交流自己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简单介绍故事内容。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卫填海》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卫填海》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分析在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本节课《精卫填海》是一篇著名的古代寓言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理解和品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表达能力和价值观念。
2. 教学目标•理解《精卫填海》的寓意和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精卫填海》的寓意和主题•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能力难点:•将故事的寓意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4.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导入:呈现故事主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故事《精卫填海》,理解故事内容及寓意•分组讨论:探讨《精卫填海》中的道理和启示•课堂小结:总结故事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第二课时:•复习上节课内容•分角色表演《精卫填海》故事情节•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及行为•提出问题:为什么精卫要填海?意义何在?5.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提问引导6. 教学手段•教科书•录音机•角色扮演道具•小组活动工具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活动形式,如阅读、讨论、表演等,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理解故事,感受其中的寓意。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部分学生表达能力不够强,需要更多的指导和训练;另外,在讨论环节有些学生参与度不够,需要引导更多学生积极参与。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
同时,在教学设计中增加更多形式新颖、活动丰富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也深刻感受到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设计的作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精选16篇)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精选1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篇1活动目标1.在看看、听听、说说、演演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精卫鸟的由来,能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大海和精卫不同的角色形象,感受精卫鸟不怕辛苦、坚持不懈的精神。
3.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坚持不懈做过的事情。
4.欣赏并理解故事,能在集体前复述故事。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师:在蔚蓝的大海上,有一只小鸟,它从哪来?它在大海上飞来飞去干什么?(引导幼儿猜测)师: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二)看PPT课件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1.欣赏故事第一段,了解精卫鸟的由来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精卫是谁?它从哪来的?师:看到精卫鸟每天飞这么远去衔石头和树枝填海,你想对它说什么?2.欣赏第二段,理解大海和精卫鸟的对话师:大海是怎么说的?师:大海为什么嘲笑精卫?谁来用嘲笑的语气学一学大海说话?(鼓励幼儿说出“嘲笑”的语气)师:精卫鸟听了大海的嘲笑有没有停下来?对,它继续这样做着,它怎样对大海说的?师:精卫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它很坚定、自信,我们也来用精卫这种坚定自信的.语气说说看!(鼓励幼儿用坚定的语气自信地说)师:请男孩子来做大海,女孩子来做精卫,我们来说说看!(交换角色说一次)3.理解故事中精卫的坚持不懈师:精卫每天早起飞去衔石填海,都来不及喘上一口气,它这样做累吗?会厌烦吗?(引导幼儿体验精卫衔石填海的辛苦)师:可是精卫鸟为了能把大海填平,它有没有因为累或厌烦而放弃呢?师: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精卫鸟的这种精神?师:是的,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停息,明明知道很难实现还要坚持去做,这就叫“坚持不懈”。
(三)迁移经验,说说自己坚持做过哪些事情师:你平时做事情会坚持吗?你做过什么事情是像精卫这样坚持不懈的?(请个别幼儿来说自己坚持做的事情)师:把自己坚持做过的事情讲给听课的老师听一听!(幼儿下去讲)师:有一句话叫“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如果你们做任何事情都能像精卫鸟这样坚持,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四)完整讲述故事,结束活动师:让我们回去把这个《精卫填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他们也知道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道理,好吗?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在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领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读基础上,学生能够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
13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3 精卫填海教学目标: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填、帝”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4.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并能说出心中的精卫形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一起来读课题。
【板书:13 精卫填海】2.这篇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神奇色彩的著作,全书现存18篇,保存了像《夸父逐日》、《嫦娥奔月》这样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
二、梳理课文内容。
1.从课题中我们可以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精卫,一起来看看图片,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我发现精卫来是一只漂亮的鸟,精卫叼着石块飞翔在大海上空。
)2.课文的注释也介绍了“精卫”,自己读一读。
3.从注释中知道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帝”这个字中间是点横钩,下面是个巾。
4.“炎帝”是谁?炎帝是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5.认识了精卫,再来读读课题和上节课学习的《盘古开天地》比一比,从题目中你发现了什么?(预设:这两篇神话故事的题目都说清楚了“谁干什么”,《精卫填海》可能就写了他为什么填海和怎样填海的故事。
)小结:这两个课题就是课文内容的简要概括。
6.今天要读的这个故事是一篇文言文。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请同学们先读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边读边想,每一句句子是什么意思。
三、学习课文。
(一)理解字意。
1.文中有两个多音字,应该读什么?2.课文中标注了“少”读第四声。
我们现在将年轻的女子称为少女,在这里少女之小女儿,炎帝之少女就是炎帝的小女儿。
3.这个字可以读以为的为,也可以读为什么的为。
在字典中分别有这样几种常见的意思。
想一想,它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预设:联系上文,课文应该是说女娃溺水后变成了精卫鸟,所以这里读“为”是变为、成为的意思。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2篇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2篇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
3、体会精卫不畏困难,意志坚决的`品质。
教学重点:1、认识10个生字,学会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神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精卫不畏困难,意志坚决的品质教学准备:准备生字卡片,课本剧头饰课时分配: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词语:神话。
谁认识这个词,读给大家听听。
2、同学们知道这个词什么意思吗?我们一起到字典中查找一下。
神话:远古人们集体创作的神异故事。
大家说一说你们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要学_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3、读课文,释题。
精卫:神话传说中的小鸟。
相机学_生字"精、卫"那么,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神话故事吧!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纠正字音。
5、学_生字。
(1)出示生字和生词认读。
(2)分析字形并结合字义组词。
6、写字指导。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学_了《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你们都知道了什么?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学这篇课文,说不定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理解课文,学_生字1、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①精卫是谁②她为什么要填海③她是怎样填海的。
2、围绕三个问题讨论学_。
(1)她是炎帝的小女儿,淹死后变成一只小鸟。
(2)精卫淹死在东海。
(3)读二、三自然段。
3、再读课文,说一说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4、编成课本剧来演一演。
三、作业四、练_精卫填海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统编教材后的新选课文,是一篇讲述神话故事的文言文,课文选自《山海经》,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
课文是文言文,寥寥数语,仅用35个字,就将这个传奇的神话传说写得非常清楚。
它与单元中的其他几篇课文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学习神话故事提供了语言范本。
1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一、教学目标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4.能感受文中神奇的想象和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份三、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四、教学难点能感受文中神奇的想象和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
五、课型新授课六、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1.播放视频音乐,师在音乐中诵读《精卫填海》原文的开头部分:“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2. PPT出示以上文段和精卫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老师刚才吟诵的这段文言文写的是什么吗?(精卫。
)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用文段中的词语回答。
)3.出示精卫图片,了解精卫,简介《山海经》。
4.提出疑问,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13 精卫填海)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在设计旨在通过视频和教师的配乐朗诵,创设文言文学习的情境,了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的韵律美。
】(二)初读课文,把握节奏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钟)2.检查汇报。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指读生字,指导读准“帝、曰、溺、返、衔”等生字的读音。
(3)指读多音字“少”。
(出示拼音)(4)提问:文中的“少女”是什么意思?你是从哪知道的?(引导学生学会借助注释理解意思。
)“少女”在古代是指”小女儿“,在现代是什么意思?(思维导图展示“少女”的古今不同意思,了解古今异义。
)(5)再读句子,引导学生比较“曰”和“日”两个字的不同。
3.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1)给第一句话加上节奏线,学生尝试读出节奏。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老师读,边在书上划节奏线。
《精卫填海》 教学设计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使学生理解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3、引导学生感受精卫坚韧执着的精神,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和背诵文言文。
(2)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内容。
2、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精卫填海所展现的精神内涵,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受到启发。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文意。
2、讲解法: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精卫填海的精神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与神话故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其他神话故事,引导学生说出精卫填海。
2、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停顿。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3、理解文意(1)结合注释,让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遇到不懂的字词,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重点讲解“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中的重点字词,如“少女”“溺”“故”“堙”等。
(3)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派代表全班分享。
4、深入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精卫为什么要填海?(2)讨论:精卫填海的行为体现了她怎样的精神?(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从精卫填海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5、拓展延伸(1)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坚持不懈的故事或人物。
(2)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的神话故事,如《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
6、背诵课文(1)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背诵准备。
(2)采用小组背诵、个人背诵等形式检查背诵情况。
7、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重点字词、故事内容和精神启示。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及反思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帝、曰”等5个生字,会写“帝、曰”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体会精卫不畏艰难、坚持不
懈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背诵课文,讲述故事。
2.教学难点:体会精卫精神。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精卫填海的图片或动画片段,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精卫填海故事的了解。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圈出生字。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纠正字音。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精读课文
(1)结合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精卫的形象和行为,体会其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魅力。
4.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自己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坚持。
5.书写指导
(1)观察“帝、曰”等字的结构和笔画。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
教学反思:图片或动画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在体会精卫精神方面,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感悟。
拓展环节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决心书,表达向精卫学习的决心。
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教案、教学设计

6.情感教育,渗透价值观:通过故事中精卫鸟不屈不挠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时勇敢、坚定的品质。
7.课后拓展,巩固提高: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7.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描绘精卫填海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通过学生的回答,自然引出今天要学习的《精卫填海》这一神话故事。接着,我会简要介绍精卫填海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故事情节:精卫填海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人物形象:精卫鸟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3.价值观:学习精卫习《精卫填海》,提高阅读理解、表达和写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4.精讲精练,提高能力: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提高表达能力。
5.课堂小结,情感教育: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精卫填海的精神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课后作业,拓展延伸: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情节,把握精卫鸟的形象特点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第【1】篇〗精卫填海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北山经》,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
此文言文言简意赅,通过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精卫鸟的精神魅力,受到人格的浸染和熏陶,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联想等多种方法,在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精卫填海”这一成语来自神话故事,体现学习的延展性。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1.收集有关《山海经》的资料。
2.熟读课文,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图导入,走进《山海经》1.激趣:同学们,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特别爱读书,大家知道的故事可多了。
现在,我来考考你们!2.课件出示题目及图片:(看图片猜故事,依次出现图片:《嫦娥奔月》《夸父逐日》)3.导思: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1)出示《山海经》书的图片。
(2)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4.导入: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精卫填海》,感受古文语言的韵味。
(相机板书:精卫填海)设计意图:猜图导入,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二、初读古文,识字读文1.引导学生交流识字、读文的方法。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学习方法。
学习小助手(1)借助文中注音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把句子读通顺,感觉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将字条中的生字逐一读给小组同伴听,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3)请小组同伴当小老师,教你读准圈出的生字。
精卫填海优秀教学设计 3篇

精卫填海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生字。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和趣味,力求熟读成诵。
3.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4.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展开想象讲故事,感受精卫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
5.通过学习文言文,丰富人文底蕴,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2.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课时1~2课时教学过程一、观看视频,揭示课题1.观看介绍《山海经》的视频资料。
同学们,刚才视频里说《山海经》不但内容涉及广泛,关键还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的汇编,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出自这本书,且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精卫填海》,齐读课题。
2.精卫是一只鸟,它长什么样呢?(课件出示精卫鸟的图片及原著中描述外形的文言文)在《山海经》中是这样描述精卫鸟的: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学生自读这段话,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1.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帮助学生明确生僻字的'读音。
2.生认读生字新词:炎帝、名曰、溺而不返、衔、堙。
3.了解炎帝:炎帝是一个怎样的传奇人物?他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课件出示炎帝的资料,学生自读后谈认识)4.学习衔”字。
(1)课件展示:“衔”字的变形过程。
明确古意:“衔”指的是为了控制马匹的行进速度,横在马嘴里,两端系着缰绳的小铜棒。
(2)读文中句子:常衔西山之木石。
句子中的“衔”是什么意思?(口里含着)5.在田字格里书写课文中的五个生字。
三、反复诵读,读出韵味1.指名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后,全班按照节奏再读课文。
3.课件出示:金文版《精卫填海》。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这些历史故事刚开始是口口相传,后来就有了文字的记载,这是用金文记载的《精卫填海》,同学们都来读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古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巫术、医药、民俗等方面的内容,也保存了不少的神话。
学情分析:
我们班的学生已经接触了一学期的小古文,有了一定的古文基础。
教学目标:
培养孩子古文兴趣,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复述出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复述出来。
难点,培养孩子古文兴趣。
教学方法:新授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有这样一只鸟,他外形像乌鸦,白色的嘴,红色的爪子,这只小小的鸟却有一个大愿望——他想把大海填平!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只鸟叫什么?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只精卫鸟为什么想把大海填平呢?
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
自读古文,注意字音。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多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āo )。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wèi)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 )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重点指正字音:
发鸠山(jiū)柘木(zhè)白喙(huì)自詨(xiāo)
少女(shào)溺(nì)衔(xián)堙(yīn)
再读古文,试着理解古文文意
三、再读古文,解析文义
重点字词:
文:花纹(纹)首:头(昂首阔步、首饰)喙:鸟兽的嘴詨:呼叫是:这,指精卫鸟少女:小女儿溺:淹没故:所以为:变成堙:填塞
译文:又(再)向北二百里,有座叫发鸠的山,它的上边长着很多柘树;在这座山上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有花纹的脑袋,白色的嘴,赤色的脚,名字叫“精卫”,它的叫声很象自己在呼叫自己。
这种鸟原本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女娃到东海去游玩,溺水淹死而没有返回,所以就成为精卫鸟。
精卫坚持衔西山的树枝和石块,决心用来填平东海。
漳水河从发鸠山流出,向东一直流入黄河。
(然后再流入东海。
衬托精卫填海,路途遥远)
四、我是故事小能手
精卫填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
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
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名珠。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
可是因为父亲忙于公事:太阳升起时来到东海,直到太阳落下;日日如此,总是不能带她去。
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
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
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
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
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