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练习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1)将Fe放入CuSO4溶液中,铁表面覆盖一层 红色物质,证明铁比铜活泼。
(2)将Ag 放入Cu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证 明铜比银活泼。 (3)综上所述,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Fe ﹥ Cu ﹥ Ag
Fe + CuSO4 = FeSO4 + Cu
2、从下面指定的药品中,从中选择三种药 品,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及有关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药品:① Fe ② Cu ③ Ag ④ FeSO4溶液 ⑤ CuSO4溶液 ⑥ AgNO3溶液 方法1:Cu、FeSO4溶液 、AgNO3溶液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熊河中学 李昌春
【学习目标】
1、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3、判断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4、培养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自主完成下面的1—3小题)
一、目标导学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方法2:CuSO4溶液、Fe、Ag
Fe > Cu > Ag 三取中
2、从下面指定的药品中,从中选择三种药 品,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及有关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药品:① Fe ② Cu ③ Ag ④ FeSO4溶液 ⑤ CuSO4溶液 ⑥ AgNO3溶液
方法1: 药品:Cu、FeSO4溶液 、AgNO3溶液
(1)将铜放入FeSO4溶液中,
方法1:(要求用一种酸溶液) (或稀盐酸) 操作:取样,将样品放入稀硫酸 中, 现象:有 气泡 产生。 Zn + H2SO4 或 (Zn + 2HCl = ZnSO4 + H2↑
九年级化学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专题复习

九年级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专题复习【复习要点】:1.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Na __ Al Fe Sn Pb(H) Cu ___ Ag Pt Au2.应用:金属与酸发生反应(1)金属应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
(2)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
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只生成二价亚铁盐。
【典型题例】例1:为测定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将金属a、b、c分别放入稀硫酸中,b 溶解并产生气泡,a、c不反应;另将a放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c。
据此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b、a、c B.c、b、a C.b、c、a D.a、b、c例2:向含有AgNO3、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是()A.Ag、Zn、Fe B. Ag、Zn C. Zn、Fe D. Ag、Fe例3:(C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和抗腐蚀性,常用来镀在其他金属的表面上,铜、铬锰、镍组成合金可以制成各种性能的不锈钢。
某校化学研究小组对Cr、Al、Cu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作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是:①②③[查阅资料]你认为该研究小组必须查阅的资料是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①Cr、Al、Cu三种金属的密度②Cr能否与酸反应③Cr、Al、Cu三种金属的导电性[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控制实验条件]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纱布将其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 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B. 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C. 使金属温度相同,易反应[记录现象][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①、②或③)。
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

Fe+CuSO4=Cu+FeSO4 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谢谢大家
金属跟酸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
反应物中单质金属要排在盐中金属元素前面。
1. 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
Fe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属才能置换酸中的氢,金属越活泼,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确定方法
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金属跟盐溶液反应规律:
3. Fe跟酸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绝对值/金属原子量
变形三:等质量的钠、镁、铝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比为: 变形二:足量的镁、锌、铁三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比为:
结论1: 产生等体积H2时, 金属化合价绝对 值/原子量的比值越小, 消耗的金属越多.
结论2:消耗等质量金属,金属化合价绝对值 /金属原子量的比值越大,产生的氢气越多.
此外:还要注意金属与酸的用量问题 会判断图像问题、天平平衡问题
二、置换反应
以下反应是置换反应吗?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CO+ CuO 加热 Cu + CO2
越剧烈。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专题练习

初三化学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专题练习一、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第一组判断反应能否发生(未知金属不是K、Ca、Na)1. 下列物质能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是( )(A) 硫酸铜 (B) 氯化铁(C) 硫酸锌 (D)氯化汞2.下列不能用于制取氯化锌的一组原料是( )(A)锌和盐酸 (B)锌和氯化银(C)锌和氯化铜(D)硫酸锌和氯化钡3.下列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又能置换出硝酸汞溶液中汞单质的金属( )(A) Cu (B) Na (C) Fe (D) Ag4.已知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 > Y > Z ,则下列反应一定能发生的是( )(A) Y和盐酸 (B) Z和稀硫酸 (C) Y和X盐的溶液 (D) X和Z的盐溶液5.有X、Y、Z三种金属,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排列为Z、X、Y,•则下列方程式一定正确的是( )(A) Y+Z(NO3)=Y(NO3)2+Z (B) X+H2SO4=XSO4+H2↑(C) X+Y(NO3)2=X(NO3)2+Y (D) Z+2HCl=ZCl2+H2↑第二组:已知某反应能进行,判断未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未知金属不是K、Ca、Na)6.有A、B、C三种金属,将C和B浸入稀盐酸中,B溶解而C不溶解,将C浸入A的硝酸盐溶液中,其表面有析出的A,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 A > B > C (B) B > A > C (C) B > C > A (D) C > B > A7.有下列在溶液中能发生的置换反应: A + R(NO3)2 = R + A(NO3)2, M + A(NO3)2 = A + M(NO3)2, 由此判断A、R、M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A > R > M (B) R > M > A (C) M > R > A (D) M > A > R8.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Cl2溶液中,溶液质量增加; 把X投入Z(NO3)2溶液中,溶液质量减少. 金属X、Y、Z依次是( )(A)Zn Ag Cu (B)Cu Zn Hg (C)Hg Cu Mg (D)Fe Mg Cu9.X、Y、Z三种金属。
金属的活泼性(原卷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精讲精练(浙教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精讲精练2.2.1 金属的活动性—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质考点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引申】(1)金属活动性是指金属原子在溶液中失去电子的能力。
(2)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4)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置换出来。
(5)极活泼的金属(K、Ca、Na)与可溶盐溶液或酸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是碱与盐或酸反应。
【考点练习】【例1】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含有Fe(NO3)2和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液仍为浅绿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滤液中一定有Zn2+、Fe2+②滤液中可能有Ag+③滤渣中一定有Ag, 可能有Fe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考点2.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湿法炼铜的原理第一步:先将铜矿中的铜转变为硫酸铜①2Cu+O2 2CuO ②CuO+H2SO4=CuSO4+H2O第二步:再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
Fe+CuSO4=Cu+FeSO4【考点练习】【例2】商代的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如图,标志着我国在3000年前青铜器铸造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西汉时期,我国首开“湿法炼铜”之先河,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已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试回答下列问题:(1)青铜属于_________(选填“单质”或“合金”).;(2)“湿法炼铜”的原理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3)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为:Fe________Cu(选填“>”或“<”)考点3.实验验证金属活泼性的强弱1.两种金属活泼性验证:Fe与Cu活泼性的验证方法一:如图,将铁丝伸入CuSO4溶液中,若有红色金属出现,则Fe的活泼性强;反之Cu 的活泼性强方法二:如图,将铁片与铜片伸入稀硫酸溶液中,若铁片有气泡产生,铜片没有气泡产生,则铁的活动性强;反之,铜的活泼性强2.三种金属活泼性比较如图,若铁片有红色金属产生则铁的活泼性比铜强;同理,铜的活泼性比银强【考点练习】【例3】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考点4.常用的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及应用课堂例题笔记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及应用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氢后的金属则不能。
3.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他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注:①置换时如有铁参与,铁在生成的化合物中显+2价,例②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时,金属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一般不会生成金属。
例: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③若盐溶液中含有许多溶质,而某金属又能同时置换此盐溶液中的多种金属时,按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依次置换。
例:当把铁投入到含有溶质AgNO3和的溶液中时,由于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因此铁先置换银,把银置换完后再置换铜。
考点1:判断金属是否能与酸溶液或盐溶液发生反应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不能发生反应的说明原因,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1)铁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铜和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铜和氯化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铁和氯化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位于氢的后面,因此,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3)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位于锌的后面,因此铜不能和氯化锌反应。
(4)。
考点 2. 根据几种不同金属与酸溶液、盐溶液反应的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例:现有X、Y、Z三种金属,只有X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Y、Z则不能,但有下列反应关系:,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A. Z>Y>XB. X>Z>YC. X>Y>ZD. Z>X>Y解析:只有金属X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只有金属X的活动性位于氢前。
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同步测试:金属活动性顺序(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2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
下列常见金属的元素名称、符号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均正确的一组是()A.金(Au)>银(Ag)>铜(Cu)B.钾(K)>钙(Ca)>钠(Na)C.锌(Zn)>铁(Fe)>贡(Hg)D.铝(Cl)>镁(Mg)>锌(Zn)2.甲、乙、丙、丁四种金属。
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乙、丙、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丁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但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丁>丙B.丙>丁>乙>甲C.丙>乙>丁>甲D.乙>丁>丙>甲3.下图所示反应,有关说法错误的是()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A.铝丝需要砂纸打磨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Cu+AlSO44.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D.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5.★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Z、Y、XB.X、Y、ZC.Y、X、ZD.X、Z、Y6.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滤液M中一定存在Zn2+B.滤液M的颜色呈蓝色C.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D.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7.为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提供的试剂有:Zn、Cu、稀硫酸、ZnSO4溶液、CuSO4溶液。
专题2.2-2金属的化学性质(二)金属活动性顺序(原卷版+解析)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2.2-2 金属的化学性质(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目录 (1) (2) (4) (4)【基础巩固练】 (4)【发散思维练】 (8)【核心素养练】 (10)【中考提分练】 (11)1.金属活动性顺序【注意】金属活动性是指金属原子在溶液中失去电子的能力。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金属活动顺序的主要应用(1)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应用广泛,例如帮助我们对以下问题做出判断:①不能用锡壶装酸性物质。
因为锡排在氢的前面,会腐蚀锡壶。
②不能用铁制的容器配制浸种用的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排在铜的前面,能把铜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使药效降低。
(2)湿法炼铜的原理先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转变成可溶性的硫酸铜,再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此过程中金属铁失去电子的能力比铜强,变成亚铁离子进入溶液,而铜离子得到电子变成了金属铜。
1.金属活动性的实验验证方法首先应对金属活动性顺序有清晰的记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作为金属能否与不同物质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同时也帮助我们确定了金属的活动性。
(1)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设计如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方法1:取活动性居中的金属单质,如取Cu丝,而Cu两边的金属取其盐溶液,如ZnCl2溶液和AgNO3溶液,然后将Cu丝分别伸入两溶液中,通过是否有金属被置换出来而确定金属的活动性。
即“中间的金属,两端的溶液”的方法。
方法2:将金属活动性居中的金属的盐溶液,例如取CuSO4溶液,而Cu两边的金属取其单质,如Zn 片和Ag片,然后分别将Zn片和Ag片放入CuSO4溶液中,根据是否有紫红色的铜被置换出来确定金属的活动性。
即“中间的溶液,两端的金属”的方法。
(2)比较四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设计如验证Mg、Zn、Cu、Ag的活动性。
一般情况下四种金属可分成两类:一类氢前金属,一类氢后金属,所以通常先取四种金属的单质和盐酸或稀硫酸,然后分别将四种金属放于盐酸或稀硫酸中,根据是否有气泡产生,来确定Mg、Zn比Cu、Ag 活泼,同时又可根据产生气泡速率的快慢来确定Mg比Zn活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练习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1.下列可用于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一组药品是( )
①Cu、Zn、FeSO4溶液
②Cu、Fe、ZnSO4溶液
③Zn、FeSO4溶液、CuSO4溶液
④Fe、CuSO4溶液、ZnSO4溶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有金属丙析出,乙表面没有任何变化。
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 B.丙>甲>乙 C.乙>甲>丙 D.甲>乙>丙
3.现有三种金属X、Y、Z,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Y+X(NO3)2=X+Y(NO3)2,X + ZCl2=Z + XCl2.问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
A.Z>Y=X B.X<Y<Z C.Y>X>Z D.X>Z>Y
4.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锌比银活泼的是()。
A.Zn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
B.Zn能与稀H2SO4反应,Ag则不能
C.Zn的熔点为420℃,Ag的熔点为962℃
D.自然界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Zn,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Ag
5.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A.Mn+2HCl =MnC12+H2↑
B.Mg +MnSO4= MgSO4+Mn
C.Mn+Cu(NO3)2=Mn(NO3)2+Cu
D.Fe+MnSO4 =FeSO4+Mn
6.下列四种离子:Fe2+、H+、Cu2+、Hg2+,在溶液中转变成原子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Fe2+>H+>Cu2+> Hg2+ B.Hg2+>Cu2+>H+> Fe2+
C.H+> Fe2+> Hg2+>Cu2+ D.Cu2+> Hg2+> Fe2+>H+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2MnO4、KMnO4、MnO2三者中Mn元素的化合价逐渐升高
B.硫酸、NaCl、NaOH三者溶液的pH逐渐变大
C.NH4NO3、NaCl、CaO三者放入中水后,所得溶液的温度逐渐降低
D.金、银、铜金属活动性顺序逐渐减弱
8.下列金属的活动性最弱的是()
A.银 B.铜 C .铝 D.钠
9.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丙>甲>乙
10.有X、Y、Z、W四种金属,已知用X制的容器不能盛Z的盐溶液,X跟Y的盐溶液不反应;只有W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Z>Y>X>W B.X>Z>Y>W C.Y>X>Z>W D.Y>Z>X >W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①Cu、Zn、FeSO4溶液:将铜、锌分别插入硫酸亚铁的溶液中,锌能置换出铁,而铜不能,可以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②Cu、Fe、ZnSO4溶液:将铜、铁分别插入硫酸锌的溶液中,都不能置换出锌,不能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③Zn、FeSO4溶液、CuSO4溶液:将锌分别插入FeSO4溶液、CuSO4溶液中,都能置换出金属,
不能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
④Fe、CuSO4溶液、ZnSO4溶液:将铁分别插入CuSO4溶液、ZnSO4溶液,铁能置换出铜,不能置换出锌,可以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选A。
2.答案: A
解析:由于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有金属丙析出,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丙强;乙表面没有任何变化,说明乙的活动性比丙弱,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有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丙>乙,故选A.
3.答案: C
解析:置换反应的规律是:金属活动性强的置换出金属活动性弱的.由反应可知:
①Y+X(NO3)2═X+Y(NO3)2金属活动性:Y>X
②X+Z(NO3)2═Z+X(NO3)2金属活动性:X>Z
由①、②可知:金属活动性:Y>X>Z
故选:C.
4.答案: C
解析: A.锌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锌比银活泼,故不符题意;
B.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锌排在氢之前,银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银排在氢之后,所以能证明锌比银活泼,故不符题意;
C.锌和银的熔点比较与金属活动性没有关系,不能说明锌比银活泼,故符合题意.
D.天然物质中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锌,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银说明锌比较活泼,银不活泼,故不符题意;
故选C
5.答案: D
解析: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铝、锰,锌,A、锰排在氢前,所以反应Mn+2HCl =MnC12+H2↑正确,B、镁排在铝前面,自然也排在锰前面,所以反应Mg +MnSO4= MgSO4+Mn能发生,正确,C、锰排在铜前面,所以反应Mn+Cu (NO3)2=Mn(NO3)2+Cu能发生,正确,D、锰的活动性锌前面,所以自然比铁的活动性强,所以
反应Fe+MnSO4 =FeSO4+Mn不能发生,错误,故选D
6.答案: B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离子的能力也就越强,其离子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能力就越弱,故Fe2+、H+、Cu2+、Hg2+,在溶液中转变成原子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g2+>Cu2+>H+> Fe2+。
7.答案: B
解析: K2MnO4、KMnO4、MnO2三者中M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6、+7、+4,不是逐渐升高,故A 错;酸的pH<7, NaCl的pH=7、NaOH的pH>7, 所以三者溶液的pH逐渐变大,故B正确;NH4NO3溶于水时吸热,会引起温度降低,NaCl溶于水时无明显的吸放热现象,CaO放入水中后,放热会引起温度升高,所得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故C错误;金、银、铜金属活动性顺序逐渐增强,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 A
解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故金属性最弱的为银,选择A。
9.答案: A
解析: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说明甲、丙的活动性比铜强,乙的活动性比铜弱;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强于丙,,所以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甲、丙、乙,所以选择A.
10.答案: C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从非氧化性的酸溶液中置换出酸中的氢,反之不能发生反应;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根据题意,X 能与Z的盐溶液反应,说明X>Z;X不能与Y的盐溶液反应,说明Y>X;而只有W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W最不活泼,所以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