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13祸兮福兮优化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祸兮福兮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B.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C.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D.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解析:A项,“垢”通“诟”;B项,“建”通“健”;D项,“盈”通“呈”。

答案:C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形成)
不自伐,故有功(夸耀)
B.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勤劳)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破旧,坏)
C.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器皿)
善贷且成(施与)
D.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承受)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失去)
解析:A项,“形”,在比较和对照中显现出来。

B项,“勤”,努力,尽心尽力。

C项,“器”,才能。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B.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C.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D.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解析:A项,古义:最方正的东西;今义:①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②(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

B 项,古义:大的形象;今义:动物的一种。

C项,古义:行事;今义:①投身到(事业中去),②(按某种办法)处理。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祸兮,福之所倚
B.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天下莫柔弱于水
解析:A项,为判断句式,其他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答案:A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且君子得其
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
岁而霸王者出焉。

”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

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

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
自正。

(选自《史记·列传第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修道德 修:修行。

B.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盛:高尚。

C.因家于齐焉家:安家,居住。

D.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绌:排斥。

解析:A项,“修”,研究。

答案:A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将问礼于老子
假仕于汉孝文帝
B.{居周久之,见周之衰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
C.{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其乘风云而上天
D.{去子之骄气与多欲
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解析:A项,介词,向/介词,在。

B项,助词,无实义/代词,指代后面所说的内容。

C项,连词,表修饰。

D项,连词,和/介词,和。

答案:C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前往周地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诉孔子要抛弃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
的志向,这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

B.孔子问礼归来,告诉自己的弟子,老子是一条龙,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C.老子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

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

D.《史记》上记载说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


解析:D项,“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中的“史记”一词应理解为“史书记载”,而不能理解
为司马迁的《史记》。

答案:D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2)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3)“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参考答案:(1)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

(2)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

(3)“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
姓自然趋于“化”;统治者带头清静,那么整个国家也就不扶自正了。

参考译文: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

老子说:“您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

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

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
得像愚钝的人。

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
身都是没有好处的。

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

”孔子离开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

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
的可以用箭去射它。

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

我今天见到老子,好像就是龙吧!”
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

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

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

”于是
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开,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有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

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

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

”有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

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

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

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
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

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居住在齐地。

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排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排斥老子学说。

“主张不同的人,
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统治者带头清静,那么整个国家也就不扶自正了。

三、语言运用
9.根据句子内容,在横线处补上恰当的内容。

《道德经》是世界经典中最短的一本书,它文约辞要,五千至言取之不尽;它又是经典中最长的一本书, , ;它又是经典中最厚的一本
书, , 。

解析:答题时注意抓住语境中“最长”(历史之久远)、“最厚”(思想内容之厚重)对《道德经》进行阐释。

答案示例:它深邃浩渺 两千多年传之不衰 它博大精深
几十亿人思之不透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礼记·曲礼上》)
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谏若不入,起①敬起孝,说则复谏。

(《礼记·内则》)
注:①起:更加。

简述以上两则材料内容的联系,并就其中一则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文化经典的研读能力。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3 000多年前的
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文本的含意,理解两则材料之间
的联系。

答案要点提示:两则材料的内容都是子女侍奉父母的行为规范,都体现了古代的伦理道德及其所蕴
含的人文精神。

第一则材料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把对父母的尊重落实于外出道别、回家告知等细节之中,努力使父母宽怀、愉悦。

在当代社会,做子女的应该更多关注、理解、尊重父母包括精神情感在内的多方面需求,并以不断完善自我来宽慰父母。

或:第二则材料告诉人们,面对父母的过失,子女不应阿顺曲从,而应该和颜悦色地坚持规劝,帮助父母改正。

当今社会,人们很有必要从古人的行为规范中汲取智慧,努力构建既明是非、讲原则,又知礼节、重亲情的和谐亲子关系。

11.阅读下面的故事,联系上下文内容,在文中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内容,使故事情节完整合理,要求每空不得超过30字。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① ;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穿针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世事大抵如此,② 。

可惜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时才寻求弥补。

弥补得好,当然是声名鹊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为时已晚。

参考答案:①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能铲除病因,防患于未然,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
②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