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预算法解读

合集下载

新预算法解读与预算管理应对

新预算法解读与预算管理应对

新预算法解读与预算管理应对主讲老师张国杰课程说明及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作为安排国家财政收支的法律,它是经济领域的“亚宪法”。

新《预算法》对现行财政预算管理从理念到操作、从方式方法到程序、从决策到执行、从管理到监督等各方面都作出深刻变革和调整。

因此,准确、完整地学习和掌握新《预算法》的每一个条款,是贯彻落实《预算法》的重要保证。

学习《预算法》应与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预算法实施条例》)相结合,应与学习预算会计核算制度以及政府会计准则相结合。

第一节新《预算法》解读一、新《预算法》出台背景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预算是财政的核心。

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随着预算管理环境的变化,我国的《预算法》于2014年8月进行了有史以来的最大的修改,并于2015年1月1日开始施行。

自1994年《预算法》颁布实施至2014年,它在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二十年来出现了新形势、产生了新问题和提出了新要求,这些都需要《预算法》予以规范和应对。

(一)新形势近二十年来,财政预算管理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

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改革、财政收支分类改革等出现,形成了财政预算管理的新形势。

(二)新问题随着我国新的财政政策、新的财政管理办法和管理措施的出台,以及分税制改革、财政管理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新的财政预算管理的形势下也产生了一系列新问题。

(三)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因此在财政法制、政府间财税关系调整、预算管理改革、财政透明度提高、实现政府绩效管理等诸多领域方面需要新的《预算法》予以规范和约束。

二、新《预算法》重点内容解读新《预算法》集中反映了《预算法》实施二十年来财政改革发展成果,彰显了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方向,为建立现代预算制度提供了系统完整、规范科学的法律依据和制度基础。

《预算法》逐条解读

《预算法》逐条解读

《预算法》逐条解读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解读:这一条是《预算法》的总则,明确了制定该法的目的和依据。

它强调了预算制度的重要性,要求政府收支行为必须规范,预算必须受到严格的约束和管理。

同时,该法还强调了预算的公开透明性,以确保公众对预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第二条: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

解读:这一条规定了国家的预算级次和各级预算的设立。

它明确了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预算,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

第三条:各级预算应当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贯彻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

解读:这一条规定了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的原则。

它强调了收支平衡的重要性,要求各级政府在编制预算时必须考虑到收入和支出的平衡。

同时,该法还强调了略有结余的原则,以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稳定。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当依法编制预算草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后执行。

解读:这一条规定了各级政府编制预算草案的程序和要求。

它强调了人民代表大会对预算草案的审查批准权,以确保预算的合法性和民主性。

第五条: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解读:这一条规定了预算的组成。

它明确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四种预算类型,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

第六条: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解读:这一条规定了一般公共预算的定义和用途。

它强调了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并指出一般公共预算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解读[推荐五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解读[推荐五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解读[推荐五篇]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解读(2015年3月9日)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人民日报评论称:“这部法律的修订,对于构建法治政府,推动治理现代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新《预算法》出台的背景新《预算法》的出台,经历了漫长的酝酿和修改过程。

原预算法于1994年3月22日经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对规范预算管理,推进依法理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原《预算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尤其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有必要全面修改。

2013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

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有效监督,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新《预算法》修订的认识关于《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经过法定程序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预算关系的法律。

现行《预算法》于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法是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是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大法。

此后,历经四次审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2014年8月31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并决议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新《预算法》解读(PDF X页)

新《预算法》解读(PDF X页)

亮点 四 : 规 范 地 方 政 府 债 务 管理 , 严 控 债 务
NI . 险
建 设楼 堂馆 所 的 , 责令改正 , 并 对 负有 直 接 责任 的主 管人 员 和其 他直 接 责任 人 员给 予撤 职 、 开 除
原《 预 算 法》 规定 “ 地 方 各 级 预 算 按 照 量 入 为
绩 效 评 价 在 有 关 预 决 算 审 查 的 章 节 中 , 明 确 要 求 人 大 负 责 审 查 年 度 预 算 如 何 提 高 绩 效 以 及 重
亮点= F r : 首 次 规 定 财政 转 移 支 付 制 度 。 推 进
基本 公 共服务 均等化
国 家 现 行 财 政 转 移 支 付 制 度 ,是 5 - ) - 税 财 政体 制改革 中的成功 经验 , 对 于 缩 小 地 区 间 财 力差 距 、
腐 败
公 开 透 明是 现代 财 政 制度 的基本 特征 , 也是
党 的十 八 届 三 中全 会 对 财 税体 制 改 革 提 出 的一
项 基 本要 求 。新 《 预 算 法》 明确 要 求 “ 经 本 级 人 大 或者 常委 会 批准 的预 算 、 预 算调 整 、 决算、 预 算执 行情 况 的报 告及 报 表 , 经 本 级 政 府 财 政 部 门 批 复
出 、 收 支 平 衡 的原 则 编 制 , 不 列赤 字 ” 。但 实 际 上 ,
处分” 。这 些 规 定 从 预 算 的 编 制 环 节 、 预 算 执 行 环
节 、监督 环 节等 进 一步 明确 硬 化预 算支 出约 束 , 为 随意 、 任 意 调 整 预 算 行 为 打 上 了句 号 。
结 构 、 明 确 管 理 制 度 等 四 方 面 作 出 了 规 定 。这 些 规 定 为 进 一 步 完 善 分 税 制 、建 立 事 权 与 支 出责 任 相 适 应 制 度 奠 定 了法 制 基 础 ,有 利 用 于 优 化 转 移 支 付结 构 , 提 高 转 移 支 付 资 金 分 配 的科 学 性 、 公 平 性 和公 开性 , 缩 小地 区间财 力差距 、 推 进 基 本 公 共 服 务均 的等化 、 促进 区域协调 发展。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
• (2)在预算的透明度方面,之前我国的预算只有功能分类和部门分 类。经济分类则将支出分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 支出等较容易为公众理解的事项。对于机关运行经费安排(“三公经 费”)、政府采购等公众关心的事项应当公开并说明。公开透明是现 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需要。 • (3)一经人大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种支出必 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即便人大同意调整,也要在二十日内向社 会公开并做出说明,造就了社会协同监督的氛围。
6、立法宗旨的不足之处:
• (2)“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 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 最终目的:应当是在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上,做 出公平、公正、有效率的安排,使财政资金的来源者(纳 税人)和受益者也即老百姓的社会公共需要、财政福利得 到最优化的实现。 • 落脚点在“人”
• 3、评价:新预算法对转移支付的规定,有利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提高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公开性,有利于减少“跑 部钱进”现象和中央部门对地方事权的不适当干预。
(五)地方债
1、以前:现有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过去融资主要依托土地财政、地方 性融资平台等模式,隐性担保体系将违约风险逐级向上转嫁,冲击中央 财政安全和宏观经济稳定,造成地方债务隐患。 2、现在:形成“自上而下”地方债预算程序。新预算法侧重公共服务和 保障民生的公共服务型预算,强化财政收支审查监督力度,从源头上严 控地方政府举债权。

(二)财政专户:
1、“财政专户”(各级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及其他金 融机构开设的资金账户),沉淀的资金量堪比另一个国库 • 财政专户甚至成了部门的“小金库”,助长了财政管 理上的权力寻租,可能滋生腐败。因此改为,“依照国务 院的规定在国库下设立财政专户”。 •

新预算法解读(ppt文档可编辑修改)

新预算法解读(ppt文档可编辑修改)
• (四)强化政府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
• (五)严格预算执行,规范预算调整,完 善预算审查监督。
• 预算法修订是敏感问题?
• 在目前不断深化的改革过程中,经济体制 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间的联结点就是财政 体制改革。
• 财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预算体制改革(预 算法修订)
• 预算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 如何解决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是改革的 关键。
• 修订预算法实际上就是把过于集权行政 运作的体制分散在一部预算中,让其妥 善处理各级政府间、政府与部门、政府 与人大间的权力配置关系,同时允许更 多的公民参与到预算决策和预算监督的 过程中。
• 这实际上是分权的过程,关进笼子的过 程,是法治化的过程。
《预算法》修订解读
《预算法》修订解读
一、预算与预算法 二、新预算法的修订为何一再推延 三、新预算法修订的主要问题 四、新预算法的修改的主要内容 五、新预算法下行政事业单位如何进一步 做好预算工作
引言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 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以 下简称《决定》),并重新颁布修订 后的预算法,《决定》自2015年1月1 日起施行。
三、预算法修订的主要问题
• 中国预算管理主要存在“三不”问题, 即不完整、不规范、不严格 。
• 现有政府收支未能全部纳入政府预算, 而且已经纳入预算的政府收支也并未 全部受到同样严格的预算管理与控制。
• 预算法的修订,将重点解决预算管理 的统一完整性、预算执行的严格规范 性以及预算监督的严肃有效性三大关 键问题。
• 会议确定预算法修订基本原则
• (一)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完整性和透 明度。各级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要 纳入预算。除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外, 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预算、决算都要依 法向社会公开。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第一章规定了预算的范围和编制。

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预算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中央预算根据国务院的决定进行编制,地方预算则由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上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进行编制。

编制预算需要进行综合预测,考虑经济发展趋势、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等因素。

预算编制需要经过科学论证和政府决策的程序,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二章详细规定了预算的审定程序。

根据法律规定,预算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查、研究和讨论,经过国务院、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才能生效。

预算的审定程序包括初步审核、初步决策、初步公布、体现人民代表大会的决策、参与预算会议等环节。

预算的审定过程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公众利益,确保各项政策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

第三章规定了预算的执行和监督。

预算的执行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不能擅自调整和违法改变。

同时,各级财政部门需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正确性。

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违法行为,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追责,保证预算执行的规范和效果。

第四章规定了预算审计和评价。

预算审计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终审,需要对预算的财务状况、经济业绩、社会效益等进行全面评估。

预算审计的结果应当反映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预算评价是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和评价,需要对预算的落实情况、政策效果、资源利用效率等进行评估,为预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章规定了预算的公开和信息化管理。

预算信息的公开是提高政府透明度和民众参与度的重要举措。

预算信息应当公开发布,方便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方了解和监督政府财务状况。

同时,预算信息的管理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总结来说,《预算法》是我国财政管理的基本法律,对预算的编制、审定、执行、监督、审计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是保障预算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法规。

通过预算法的实施,可以提高政府财政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加强对财政资源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增强社会公众对财政活动的信任和参与度。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首先,新《预算法》强调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根据该法律,各级政府在编制预算时必须遵循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坚持综合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预算收支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此外,法律还规定了预算编制的具体流程和标准,包括信息公开、民主参与和政策评估等方面,为预算编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其次,新《预算法》强调了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该法律规定,政府应当按照预算法规定的程序和权限,使用预算资金,确保预算执行的合法性和效益性。

预算执行过程中,政府应当及时、完整地公开预算信息,接受财政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这一规定有助于避免财政资金的滥用和浪费,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

再次,新《预算法》强调了预算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根据法律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财政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复核评估,审计机关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这种多方面的监督机制有助于增强预算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确保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和公正性。

最后,新《预算法》强调了预算信息的公开和公民的参与。

根据法律规定,政府应当及时将预算信息公开给社会公众,接受公民的监督和参与。

同时,政府还应当建立健全预算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制度机制,保障公众对预算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这一规定有助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增强公众对预算决策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总体来说,新《预算法》是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一次完善和升级,对于建设现代财政制度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部法律通过强化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规定,保障了财政收支的合理性和透明度,促进了政府的公正决策和财政资源的有效利用。

同时,该法律还规定了公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了公众对预算决策的信任和满意。

不过,新《预算法》还需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确保其贯彻执行的效果和效力。

新预算法解读范文

新预算法解读范文

新预算法解读范文新预算法是指国家对财政预算的编制、审核、执行等进行规范和监督的法律和法规。

新预算法的出台,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财政管理体系,提高财政预算的科学性、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有力推动了财政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以下将对新预算法进行详细解读。

一、修订背景和意义新预算法在我国财政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我国财政预算规模日益庞大,存在着预算执行不规范、公款滥用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现代化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另一方面,新预算法的出台也是顺应全球财政趋势,加强国家治理能力,提高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和公开透明度。

二、主要内容和亮点1.财政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新预算法明确了财政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要求,要求编制预算需要充分论证和依据相关政策、规划和数据,确保预算科学合理。

2.财政预算的公开透明度新预算法进一步加强了财政预算的公开透明度,要求将财政预算的主要内容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并且规定了相关财政信息的披露和公示制度,提高了财政预算的公开度和公众参与度。

3.财政预算的程序和规范新预算法对财政预算的审核程序和财政绩效管理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各级政府和部门在预算编制、审核、执行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改善了预算管理的程序和规范性。

4.财政预算的执行和监督新预算法进一步强化了财政预算的执行和监督,要求预算执行要坚持严格控制总量和提高质量效益相结合,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监督制度,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监督。

5.争议和解决机制新预算法为财政预算的争议和纠纷提供了解决机制,规定了相关申诉和法律救济的程序和途径,保障了各方的合法权益。

三、对我国财政管理的影响新预算法的出台将对我国财政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1.提高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新预算法的科学性要求和规范编制流程,将有助于提高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公款滥用和资源浪费。

2.增强财政预算的公开透明度新预算法要求公开财政预算信息,接受公众监督,有利于提高财政预算的公开透明度,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提升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度。

2023新预算法解读

2023新预算法解读

随着2023年新预算法的出台,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以更好地理解其影响和意义。

新预算法在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等方面都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范,旨在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加强预算的约束力,促进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新预算法强调预算的全面性。

它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将所有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不得有遗漏。

同时,预算必须按照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进行细化,使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政府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去向。

其次,新预算法加强了对预算执行的监督。

它规定各级政府必须定期向社会公布预算执行情况,接受社会的监督。

同时,各级人大对于预算的审批和监督也更加严格,对于预算的调整和变动必须经过人大的审查和批准。

此外,新预算法还注重预算的可持续性。

它要求各级政府在编制预算时必须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安排财政支出,避免出现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

同时,对于一些重大项目的投资,必须进行科学论证和风险评估,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2023新预算法的出台对于规范各级政府的财政行为、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促进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相信,在新的预算法下,各级政府将更加注重财政的可持续性和规范性,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新预算法解读 PPT课件

新预算法解读 PPT课件

• 全口径预算体系,从横向上来讲,即预算 的组成,是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 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 金预算在内的“四本预算”;从纵向上来 讲,就是每一级政府一级预算,预算层级 包括中央、省、市、县、乡的“五级预算”
(二)财政管理体制:“进与退”
• 财政管理体制是规范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和 财力分配关系的制度,是国家财政的基本 制度,与政府预算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是 预算收入和支出管理的基础。只有明晰政 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理顺中央和地方收 入划分,实现上下级政府的财力余缺的有 效调节,才能实现财政预算制度的有效运 转。
• 当前,财政转移支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模过 大、项目繁杂、配套过多、资金下达不及时 等问 题。为此,新预算法从三个方面对规范了财政转 移支付制度。一是明确了转移支付的功能定位, 即以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 一般性转移支付 为主体。二是规范了专项转移支 付,要求设立要有法律依据、运行要有定期评估 和退出机制、资金配套要有严格限制。三是规范 了转移支付的预算,要求编制要符合 规定的标准 要求,下达时间要符合规定的时限等。
一、预算与预算法
(一)预算是什么? •简言之:预算是法定的国家财政收支 计划。
对预算的深入理解
1、预算不只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 问题
• “国家的钱袋子” • 政治权力的核心 • 国家政治体制的血液循环系统 2、预算是连接政府与国民的纽带,
是社会各阶层、各集团的利益中枢 利益博弈与分配
——了解一个国家看预算就可以
(一)全口径预算体系:“横与纵”
• 预算的完整性,就是要把所有的政府收支统一纳 入预算管理,这是政府预算管理一项基础性要求。 为此,新预算法删除 了预算外资金的相关内容, 代之以全口径预算,明确要求政府的全部收入和 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第四条),各级政府、各 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 为依据, 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第十三条),从而在法 律层面上确立了全口径预算体系。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首先,新《预算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财政预算制度。

该法律明确了预算编制原则,强调必须坚持均衡、可持续、公开透明的原则。

这有助于解决以往财政支出过度、预算执行不透明等问题,强化了财政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其次,新《预算法》强化了财政预算的公开透明要求。

根据该法律,各级政府在编制、执行预算过程中,必须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这样做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促进政府的依法行政,提高政府负责任的水平。

另外,新《预算法》增加了对政府债务的监管和管理。

该法律规定,各级政府举债需经过预算决策程序,并公开债务信息。

这使得政府债务的增长有了更加科学和规范的制约,有助于预防和化解债务风险,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

此外,新《预算法》加强了对政府预算执行的问责机制。

根据该法律,各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应当向上级政府和人大财经委报告,接受监督和审计的检查。

这样做有利于加强政府行为的规范性,防止预算执行中的滥用职权和挥霍浪费。

最后,新《预算法》强调了财政资金使用的精细管理。

该法律规定,政府在使用财政资金时,要根据预算安排,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使用。

这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遏制住财政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新《预算法》的出台和实施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一步,对于建立健全预算制度,推动财政公开透明,提高财政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这将有助于推进我国财政的深入发展,提高财政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同时,新《预算法》的实施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落实,以确保法律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

编 制 原 则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包括中央各部门预算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 转移支付预算。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地方本级支出、对 上级政府的上解支出、对下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 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以收定支。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 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 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
建立预决算公开透明制度
建立预决算公开透明制度 强化法律责任制度
完善预决算审查监督制度
1、明确预算法的本质
新修改的预算法将原法“强化预算分配和监督
职能”修改为“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 束”,将“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修改为“加强 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预算法从过去的政府管理 法转变为规范政府法、管理政府法,从过去“帮助 政府管钱袋子”转变为“规范政府钱袋子”,政府 从管理监督的主体,同时也转变为被管理、被监督 的对象。这是一个重大变化。
1
预算是财政的核心,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 的基础。预算法是财税领域的“龙头法”,这部法律的 修订,对于构建法治政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 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突破口。 因此,修改预算法,是规范预算行为,推进预算管理科
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迫切需要,是深化预算制度改
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提高 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举借债务只能采取发行 地方政府债券的方式,不得 采取其他方式筹措;
3、明确举债方式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地方政府不得在法律规定 之外以其他任何方式举借 债务;
不得为任何单 位和个人的债务 以任何方式提供 担保。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预算反映整个国家的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预算法是规范政府预算行为、为人民监督好“钱袋子”的基本法律制度,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

至此,历经十年修改、进行四次审议后,预算法终于以“焕然一新”的正式面貌正式亮相,并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内容提要一、增强预算的完整性与透明度二、改进预算的控制方式三、政府债务管理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五、预算执行规范性六、加强人大对预算的审查监督七、法律责任八、实施预算法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增强预算的完整性与透明度(一)增强预算的完整性第一、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老法规范的范围仅涉及预算内资金,政府掌握着大量预算外资金并纳入老法的规范范围,这就带来了政府预算缺乏完整性的问题,不符合现代财政的要求。

针对这个情况,提出本项要求。

第二、对政府预算体系也做出了规定,即第五条,政府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这四本预算保持相互的完整和独立,同时后三本要和第一本衔接。

(1)政府性基金预算考虑到政府性基金预算按照法定支出挂钩、按照项目相关法的规定,对教育、农业、科技的投入,有的要与国民收入挂钩,有的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例如土地出让金等大型预算都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会使得基数太大,于是自2009年就把政府性基金预算剥离出一般公共预算。

按照四中全会的决定和新预算法的规定,政府性基金中可以用于统筹的资金应当逐步纳入一般公共预算,这是一个趋势。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三种全会中有如下规定: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到2020年提高到30%,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为了体现三种全会的要求,需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而其中的30%这个数字代表了两层比例关系,第一层指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财政的比例需达到30%,上缴财政进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那么第二层就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达到30%。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
、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基本原则 统筹当前长远。 坚持问题导向。 实施滚动调整。 强化约束机制。
新预算法解读
、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涵盖范围: 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
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主要内容: 现行财政收支政策及测算。 现行政策问题分析。 财政收支政策改革方案。
新预算法解读
(七)规范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
新预算法解读
规范预算编制方面: 、取消挂钩支出。、按经济分类编制预算。 严格预算执行方面: 、强化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开展绩效评价。 、严格限定支出用途。、超收收入不再安排使用。 完善人大监督方面: 、第条新增项人大审查预算的重点内容。 、第条新增了项决算草案审查的重点内容。 、强化了初审制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机制
新预算法解读
预算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全面推进预算公开 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 制 严格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新预算法解读
(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新预算法解读
、基本情况 财政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初步形成了由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 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
新预算法解读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年月三审。 年月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 四审并通过了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
新预算法解读
第四部分 预算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新预算法解读
章节结构没有变化。原预算法共章条,新修改的 预算法共章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预算管理职 权,第三章预算收支范围,第四章预算编制,第 五章预算审查和批准,第六章预算执行,第七章 预算调整,第八章决算,第九章监督,第十章法 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

解读新预算法

解读新预算法

解读新预算法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细化预算编制随着这几年的发展,预算管理体制得到了全面的优化,国内预算方案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调整,一些项目规划方案已经完全被政府预算所控制,受到有关部门的监督与管理。

这一点与现代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联系,实现了全方位预算改革的调整。

所以,新预算制度除了有关预算外资金的内容,又做了新的规定:全部收入纳入国家财产,任何机构都没有权利对其加以利用,这样被认为“腐败温床”的小金库就再也无藏身之地。

对于相关科目的划分,要遵循一定的经济性的原则。

只有按经济分类才有助于公众知晓资金用处,并方便对政府支出进行经济分析和行使监督权。

二、确定了全新的预算口径在新预算法中,还明确规定了全口径预算体系的建立。

在该体系中,主要包括了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以及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一般的公共预算这四项内容,同时,也进一步对着四本预算之间的功能与关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此外,新预算法还进一步把从中央到乡五级的政府预算体系进行了完善的规定,将其中不具备设立条件的相关预算设立条文删除掉了,以此来充分的体现出了现代化预算的完整性要求,也在此基础上来实现了全口径预算建立改革方向的优化完善,使得预算范围实现了全面的扩大,并更好地提升了预算的完整性。

三、增加了预算公开透明度实现预算工作的公开性,对于确保群众对财政预算的各项权利,具有积极的影响。

新的规章制度将“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纳入了规则总体系。

实现了相关规定的科学化。

制度条列明确提出“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允许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必须要在获得肯定之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调整,并将其转给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审核,然后再具体投入使用中,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对外进行公开,同时要根据涉及到的标准要求,将上述规范标准公开,牵涉到国家相关机要文件的必须要严格考核。

通过这些规范,进一步实现公开化与透明化,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年月,预工委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组建起
草组。 采用修订的形式。
新预算法解读
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年月,预工委和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重新启
动。采用修改决定的形式。 年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预算法修
正案(草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审议。 年月初审。 年月二审。
新预算法解读
(二)全面推进预算公开
新预算法解读
、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基本情况
中央财政预算公开步伐明显加快。 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地方财政预算公开工作稳步推进。 存在问题 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社会公众的 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新预算法解读
、新修改的预算法有关规定 写入立法目的。新修改的预算法在第一条就
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这轮改革要想在深水区 有所推进,必须先行修改预算法。
新预算法解读
第二部分 预算法修改的基本原则
新预算法解读
(一)坚持现代国家治理理念。 (二)坚持从国情出发。 (三)坚持与改革协调推进。 (四)坚持前瞻性与渐进性相结合。
新预算法解读
第三部分 预算法修改的过程
新预算法解读
(原预算法第条)。 新增加了条内容(第一章总则第,,,,
条)。 第条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
新预算法解读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的措施 ()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
统筹力度。 一是从年起,将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用于
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以及主要用于人员和机 构运转的项目收支列入一般公共预算。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
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和在建项目后续资金。 降低政府利息负担。 妥善偿还存量债务。 确保在建项目资金。
新预算法解读 (五)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新预算法解读
、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逐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的转移支 付制度框架。 转移支付与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结合的不够 紧密 一般性转移支付均等化功能弱化
新预算法解读
(八)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违法违纪 责任追究。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重新梳理了违法违纪情形,由原来的种扩展 到种,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第、、、条详细规定了 法律责任)。
新预算法施行后有四个方式处理,最轻微的降级,第 二撤职,第三开除,第四坐牢。
谢 谢!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交流学 习!
新预算法解读
、新修改的预算法有关规定 转移支付设立的原则、目标(第条) 转移支付编制方法、提前下达(第条) 转移支付正式下达时限(第条)
新预算法解读
、完善转移支付的措施 结合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优化转移支付结 构。 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 从严控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分配和使用
新预算法解读
(七)规范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
新预算法解读
规范预算编制方面: 、取消挂钩支出。、按经济分类编制预算。 严格预算执行方面: 、强化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开展绩效评价。 、严格限定支出用途。、超收收入不再安排使用。 完善人大监督方面: 、第条新增项人大审查预算的重点内容。 、第条新增了项决算草案审查的重点内容。 、强化了初审制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机制
明确提出“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 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 度,…,制定本法”。 新增加了对预算公开的主体、范围、时限等
新预算法解读
、推进预算公开的思路 基本原则:全面公开、强化责任、促进改革。 重点工作:主动公开、扩大范围、全面公开、
细化内容、加快进度、规范程 序、
回应关切、完善考核。
新预算法解读
、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基本原则 统筹当前长远。 坚持问题导向。 实施滚动调整。 强化约束机制。
新预算法解读
、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涵盖范围: 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
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主要内容: 现行财政收支政策及测算。 现行政策问题分析。 财政收支政策改革方案。
(一)修改法律的形式
新预算法解读
修改形式: 修正案:单独适用。用于宪法、刑法修改 修订:改变章节结构。重新公布新文本。施行时
间重新规定。 修改决定:不改变章节结构。单独公布修改决定。
施行时间仍按原法时间,修正部分按新日期。 预算法修改采用修改决定的形式。
新预算法解读
(二)预算法修改的过程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年月三审。 年月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 四审并通过了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
新预算法解读
第四部分 预算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新预算法解读
章节结构没有变化。原预算法共章条,新修改的 预算法共章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预算管理职 权,第三章预算收支范围,第四章预算编制,第 五章预算审查和批准,第六章预算执行,第七章 预算调整,第八章决算,第九章监督,第十章法 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
新预算法解读
(三)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 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新预算法解读
、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顺周期调节:收过头税或“藏税于民”
新预算法解读
、新修改的预算法有关规定 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
一是审查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 硬化支出预算约束,人大审查预算的项 重点内容涉及支出的有项(第条),预 算调整由打破平衡状态种情形扩展到种 情形(第条) 。 二是收入预算由约束性转向预期性。各 级政府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的措施 ()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
的统筹力度。 一是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 二是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与一般 公共预算支出的统筹使用。
新预算法解读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的措施 ()加强一般公共预算各项资金的统筹使用。
结合税费制度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逐步取消城市维护建设税、排污费、探矿 权和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专款 专用的规定,统筹安排这些领域的经费。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出台背景 预算法修改的基本原则 预算法修改的过程 预算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新预算法解读
第一部分 新预算法出台的背景
新预算法解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财税体 制改革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全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 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 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 度保障”。
新修改的预算法与原预算法相比,条款上保留了 条,减并了条,修改了条,新增了条。
新预算法解读
预算法修改内容主要体现三方面要求: 深化财税改革。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衔接 严格预算管理。涉及日常预算管理的问题作出具体严
格的规定。如强化支出预算约束、扩大预算调整范 围等。 强化审查监督。进一步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职能
新预算法解读
(六)坚持厉行节约 硬化预算支出约束
新预算法解读
、厉行节约 作为原则:明确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 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 的原则(总则第条)。 严格控制各部门、各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和 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第章预算编制
新预算法解读
、硬化预算支出约束 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总则第条) 限制年中出台收支政策(第条) 严格规范支出预算调整(第条) 限定预算批准前的支出(第条) 限制权责发生制列支(第条)
新预算法解读
、存在问题 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较多,与一般公共预算 交叉重复,缺乏统筹安排使用。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不完整,支出安排不 够合理,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力度有待加大。 一般公共预算中部分资金安排采取专款专用、 以收定支的做法。
新预算法解读
、新修改的预算法有关规定 删除了原预算法中有关预算外资金的内容
经常性支出。 规模:由国务院报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
新预算法解读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赋予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权限。 明确举债主体。 规范举债方式。 控制举债规模。 严格举债程序。
新预算法解读
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 限定债务用途。 纳入预算管理。
新预算法解读
认真落实地方政府偿债责任。 划清偿债责任。 建立风险预警。 完善应急处置。
新预算法解读
(四)严格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新预算法解读
、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大多数债务未
纳入预算管理 原预算法规定地方没有举债权。 债务管理“借、用、还”脱节。 融资成本高企。
新预算法解读
、新修改的预算法有关规定(第、条) 举债主体: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
辖市可以举借债务。 用途: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
新预算法解读
、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编制主体和程序: 财政部牵头编制全国中期财政规划。 中央各部门编制本行业和本部门中期财政规
划。 地方财政部门编制本地区中期财政规划。
新预算法解读
、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工作要求 《财政部关于实行中央部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
意见》 (财预[]号) 《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 推动地方
新预算法解读
预算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全面推进预算公开 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 制 严格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新预算法解读
(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新预算法解读
、基本情况 财政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初步形成了由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 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