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体表溃烂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大鲵感染虹彩病毒的诊断和治疗

大鲵感染虹彩病毒的诊断和治疗贾秋红(黄河水产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86)摘要:2021年7月,陕西省汉中某大鲵养殖场发生以大鲵体表和四肢多处溃烂并伴有出血为特征的疾病,染病大鲵大量死亡。
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测,最后确诊病原为大鲵虹彩病毒。
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养殖场大鲵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大鲵虹彩病毒;诊断;防治基金项目:陕西省科学计划项目(2021K01-18)。
作者简介:贾秋红(1977-),女,水产养殖工程师,从事水产养殖与鱼病学研究。
jiaxiu_001@DOI:10.3969/j.issn.1004-6755.2021.12.015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有尾两栖动物,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很重要的科研价值及药用和营养价值。
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养殖不断发展,各种疾病也不断暴发,尤其是病毒性疾病,给养殖户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2021年7月,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某大鲵养殖场发生了以大鲵体表和四肢多处溃烂、充血及出血为特征的疾病,经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为大鲵虹彩病毒。
现将诊治结果报道如下。
1基本情况及临床症状2021年7月,陕西省商洛某大鲵养殖场大鲵突发异常,行动缓慢,摄食减少,前、后肢严重肿胀、溃烂且局部出血,采用肌肉注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头孢噻吩以及中药浸泡等治疗措施均无效,并在治疗过程中陆续死亡,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死亡数量越来越大。
2病理剖检对病死大鲵进行病理剖检,其结果如下:病死大鲵头部、前、后肢、尾部严重溃烂、肿胀,颈部、腹部、下颌均有大量出血点,腹腔内有淡黄色的积水,肝脏肿大且松软无弹性,胆囊充盈,脾脏、肾脏肿大有白点。
3实验室检测3.1患病大鲵虹彩病毒的细胞扩增检测取病死大鲵的肝、肾组织各0.5 g于研磨器中加入2 mL无菌水在低温下研磨制成悬液,转移至15 mL离心管,放入-80 ℃反复冻融3次,然后转移至1.5 mL离心管中,12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作为病毒提取液备用。
大鲵烂肢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防治

支8 0 毫克) ,一 日一次 0 . 3 毫升 ,连 用 5 天 ;用二氧
化 氯 泡腾 片 剂 ( 1 片) 加5 升 水药 浴 5 ~6 分钟 ,超过 6 分钟 ,大鲵 出现 活动加剧 ,张嘴 吞水 、吐水 、打嗝 现 象。连续药浴 5 天;用 金霉素软膏涂抹大鲵 体表 溃 烂处 ,一 日一 次 ,连用 5 天 。病 鲵溃 烂部 位 逐渐 恢
害最常见 ,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重要原因。 目前 ,大 鲵病害繁多 ,在养殖各时期都会出现疾病 ,其 中腐皮 病是 当前 出现最多 、危害最大的鲵 病之一 ,通常轻度
的感 染表现为体 表皮肤 的溃烂 ,烂尾 、烂肢 等症状 。 重度 的感 染表 现 为腹 中积 水 、肝脾 肾 内脏 组织 病变
蛋 白胨 l O 克,酵母 膏
5克 ,N a C I l O克 , 琼 脂粉 1 5 克,溶于8 0 0 毫 升 水
中 ,用 N a O H 调p H 到7 . 0 ,定容 到 1 0 0 0 毫升 ,1 . 0 5 千
大鲵 的皮肤 溃烂 组织 中成 功地分 离 出 了嗜 水气 单胞 菌 ,并确定该菌为大鲵腐皮病 的病原菌 ,为在生产 中
l 拦 旦 塑旦 夔
场 附近地 区做 售后服 务期 间,遇 到一起草 鱼死 亡现象 ,现将情 况介 绍一 下,供广 大水产 朋友
三 、讨 论
形态学 的特征和细菌生理生化实验 得到该病 原菌 的鉴 定结果 ,结合药敏实验结果进行药物治疗 。
一
1 . 大鲵烂肢病 ( 腐皮病) 致病菌的分析 目前 ,对
、
材料和方法
大鲵 腐皮病 的病原菌研究报道可能 为 3 种 :维 氏气 单
胞菌 、嗜水气单胞菌和点状产气 单胞菌 。本实验从信 阳市现代渔业 生物工程研究 中心大鲵体表及附肢溃烂 处分离 得到其病 原菌样 本 ,将 其在 L B固体 培养基 上
大鲵烂鳃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大鲵烂鳃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贺胜英;叶华;游玲【摘要】为了确定导致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烂鳃病的主要病原菌类型,从而为大鲵烂鳃病的确诊和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从细菌性感染病鲵的鳃、肝、肾及血液中分离到两株细菌,经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鉴定、16S rDNA 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和栗褐芽孢杆菌(Bacillus badius )。
人工感染试验证实栗褐芽孢杆菌(Bacillus badius )为主要致病菌。
两种病原菌对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比较敏感,可作为首选药物治疗该病。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y of two trains isolated from gill,liver,kidney and blood of A.davidianus infected with gill rot disease were identified to determin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types of A.davidianus gill rot disease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diagnosis and scientific control of A.davidianus gill rot disease.Two stains were identified as B.cereus and Bacillus badius based on 16S rDNA gene sequencing analysis.The artificial infection test confirms that Bacillus cereus is the dominant pathogenic bacteria.Enrofloxacin and CPFX can be used as first choice drugs to control gill rot disease in artificial breeding of A.davidianus.【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109-112)【关键词】大鲵;烂鳃病;病原菌;分离鉴定;药敏性【作者】贺胜英;叶华;游玲【作者单位】宜宾学院实验与教学资源管理中心,四川宜宾 644007;宜宾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四川宜宾 644007;发酵资源与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宜宾 644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1大鲵俗称娃娃鱼,为我国所特有,故又称中国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珍贵两栖动物。
看图识病:大鲵虹彩病毒引起的溃疡病

1个 m 1 ;随 』 9 『 4 l I I I i n .5 5 I : I I 1 1 i l l ,
7 2 :l I / l i l 1 ,3 5个 j 1 : ; 然 7 2 I : 7 1 I 1 _ f 1 :
最 4 保濉 将 I { 扩 增 再 送洲 n 。
由 于 尚 几 有 效 的 药 物 控 制 病
毒病 的 . 此 案 例 巾提 爪
养殖 r I・ 疗面 以 后 做 好 I J 1 种
时 的 隔离 观 察 以 及引 种 检测 , 防止 , 』 1 种 带 来 的 疾 病 ;另 一
疗而 要 做 女 r 引 种 后 的抗 成 激
201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 t , - I 、忡 、 f f f i ' j f l
J 浆液 I - 5 , + j . t ) 互 补
到C t n绷【 J j 也 j i - 捉l l V .  ̄ 0 . i 十 : l _ f ' l I 进f I ( : l {
扩增片段
将 扩 增 的 DN A片
段 测 序结 果 经 B I A S T比 对后 得… I I 1 : 沦 ,为大鲵 虹彩病 毒
综合分析 :
随 荇 大 鲵 姚 模 化 和集 约
化 发 眨 .大 鲵 小 断 爆 发各 种
闺4 . 錾病 大观 1 . 7
疾 病 , 近 今 年 也 有 研 究 者 相 继 报 道 r大鲵感 染虹 彩 病 毒 ,
. .
≮ f
一
≯ 函
湃 与 趋
传播 价值 资讯 聚 焦行 业 热点
交流 实 用技 术 共享创 富 智慧
2次 自传 后 .C P E逐 渐 叫 加 快 ,细胞 单层 …现
大鲵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大鲵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摘要:张红星王启军,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A. veronii)、点状气单胞菌(A. punctata)、杀鲑气单胞菌(A. salmonicida)均能引起大鲵患该病[8,13-15],养殖过程应遵守“三巡”(上午、下午、晚上巡池)、“三看”(看大鲵、看饵料、看粪便)、“三动手”(动手呵护大鲵、动手处理饵料、动手打扫养殖池),注重预防为主,综合防治[33]张晗邓捷赵虎孔飞马红英姜维张红星王启军摘要:为深入了解和治疗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细菌性疾病,针对已知的大鲵细菌性疾病的致病病原菌、发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防治措施进行了简单概述,并提出了相应研究展望。
关键词: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细菌性疾病;防治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隶属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Caudata)、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因其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成为陕西、湖北等省份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动物品种[1-2]。
随着大鲵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展,细菌性疾病,例如:腹胀病、败血病等,严重威胁养殖个体的健康,甚至引起养殖群体的大量死亡,造成养殖企业亏损,已成为大鲵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本文从致病菌的分类及主要特征、大鲵发病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防治措施几个方面对大鲵细菌性疾病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相应研究展望,以期为大鲵产业发展和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基本资料和参考[3-5]。
1 致病细菌分类及主要特征引起大鲵细菌性疾病的致病菌主要包括8个属的13种细菌,具体分类及主要特征见表1。
其中,在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中,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与嗜水气单胞菌(A. hydrophila)的区别要点在于前者生化特性方面对七叶苷和水杨苷的分解不明显;豚鼠气单胞菌(A. caviae)与同属上述两种菌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生化特性方面的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大鲵腐皮病的防治

大鲵腐皮病的防治
代邦元
【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
【年(卷),期】2002(38)1
【摘要】@@ 大鲵又名娃娃鱼,是我国濒临灭绝的国家二级珍稀保护动物.不少地方已在渔政部门的许可下,开始娃娃鱼的养殖.目前,已发生多起娃娃鱼腐皮病病例,需特别引起注意.rn1 症状病鲵体表粘液脱落,身体上有许多呈油菜籽或绿豆大小的白色小点和白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进一步腐烂成溃疡状,可见到带红色的肌肉,尤以四肢严重.病鲵口腔、尾柄、头部稍充血.患腐皮病的大鲵,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严重时引起死亡.剖检死鲵,肝脏肿大,呈现紫红色,胃、肠道充血,胆囊大、呈绿色,心脏色泽变淡,肺紫红色.
【总页数】1页(P41-41)
【作者】代邦元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四川,广安,638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
【相关文献】
1.大鲵腐皮病的防治 [J], 戴邦元
2.中国大鲵胃出血病和继发细菌性腐皮病的病理特征观察 [J], 郑佳瑞;成奇;王旨;林启存;潘连德
3.一例大鲵腐皮病的诊断与防治 [J], 陈德芳;汪开毓;黄凌远
4.大鲵腐皮病的防治试验总结 [J], 向静
5.大鲵腐皮病的病原分离与病理观察 [J], 解宜兴;何平;毛盼;邓智勇;钟蕾;杨淑如;张贵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例大鲵“大脚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0年6月,江苏省句容市某大鲵养殖场发生了以大鲵出现大脚、皮肤溃烂及四肢红肿为主要症状的疫病,经过临床诊断为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混合感染。
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该大鲵养殖场的“大脚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床诊断6月9日,句容市某大鲵养殖场的大鲵在移入新的水泥养殖池后20天发病,发病个体规格为250~750克。
发病早期大鲵食欲减退、行动迟缓,7天后病鲵腹部、背部及脚面的皮肤出现溃烂现象,部分病鲵出现“大脚”。
6月17日,发病大鲵共16尾,尚未出现死亡。
二、病理剖检取两尾病情严重的大鲵进行病理剖检,病鲵的腹部、背部及脚面的部分皮肤出现溃烂,四肢红肿;解剖发现肝脏、脾脏肿大,肠道无食物,出现血红色腹水。
三、实验室检测1.细菌检测(1)细菌的分离与培养。
采用无菌操作,用接种环刺取病鲵的肝脏、脾脏组织,同时用接种环蘸取腹水接种在灭菌的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28℃恒温培养24小时进行增菌;取出增菌液后,用接种环在增菌液中蘸取1环,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于28℃恒温培养24小时;挑取单个菌落划线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于28℃恒温培养24小时获得细菌的纯培养物,经分离培养得到两株细菌,分别标注为DN-1、DN-2。
两株细菌革兰氏染色均为阴性,氧化酶试验为阳性。
(2)细菌鉴定。
将两株细菌用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BBL Crystal)进行鉴定,鉴定结果DN-1为温和气单胞菌、DN-2为嗜水气单胞菌。
(3)药敏试验。
将两株细菌用药敏分析试剂盒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两株细菌对硫酸新霉素、恩诺沙星较敏感。
2.虹彩病毒检测目前人工养殖的大鲵易感染虹彩病毒,因此取患病大鲵的肝脏进行虹彩病毒检测,经检测确定患病大鲵未感染虹彩病毒。
四、诊断结果经临床诊断、病例剖检分析及实验室细菌、病毒的检测,该大鲵养殖场发生的“大脚病”主要是大鲵感染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导致。
五、治疗措施根据诊断结果立即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将剩余的14尾发病大鲵全部捞出放入塑料盆中进行隔离治疗。
娃娃鱼感染烂尾、肠炎和水霉病的原因分析

娃娃鱼感染烂尾、肠炎和水霉病的原因分析
娃娃鱼烂尾病主要感染1~2千克的成鲵;肠炎病发病季节多在4~9月;水霉病一年四季节均可发生。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娃娃
鱼感染烂尾、肠炎和水霉病的原因,供参考。
1、娃娃鱼烂尾病
娃娃鱼烂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大鲵机体受伤,感染病菌致病。
大鲵患此病初期,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常出现红色小点或红色斑点状,周围组织充血发炎,表皮略呈灰白色,当病期过长,形成疮样病灶。
病灶处常粘附大量病原菌及杂物,严重时病灶部位出现肌肉坏死;病鲵食欲减退或停止进食,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尾部摆动无力,不久
便会死亡。
2、娃娃鱼肠炎病
发病原因主要是对饵料常不消毒,如将鱼类、蛙类等活饵料直接放入大鲵养殖池。
由于这些饵料来自富营养化水体,携带致病菌的几率大,大鲵摄食后感染病菌而患病。
其次是水体受污染,导致大鲵养殖水的病菌较多。
再次是管理不到位,如没有及时对养殖池消毒,对大鲵饵料投喂过多,导致大鲵消化不良。
经过研究,大鲵肠炎病的病原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
3、娃娃鱼水霉病
发病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工搬动、运输或其它机械损伤时,致使大鲵表皮损伤,给水霉菌可乘之机。
此外,大鲵在越冬期,机体活动明显减少,从水中带来的一些杂物如藻类等很容易沉积在机体上,容易引发水霉菌在上面繁殖,进而侵入大鲵机体。
在用药物对大鲵池消毒时,由于药物浓度配制过高,如高锰酸钾具有腐蚀作用,浓度过高,会造成大鲵体表皮肤的损伤而感染水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The changes of the skin,muscle,liver,spleen,lung,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kidney of A竹一 dri口s dd铆idin咒“s with natural rotten—skin disease were pathohistologically observed using the pathologic examination and the HE staining technique.In result,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appeared in the mu— cous,submucosa and serosa,and many mucosal epithelial ceUs necrosed.Obvious d订ation and blood stasis were in the central vein of 1iver.The hepatocytes swelled with seVerely vacuolar degeneration.IⅥany inflam— matory cells including lymphocytes and monocytes existed in the liver stromal,and the renal interstitial hemorrhage appeared.Some of the renal tubular epithelium necrosed.The renal capsule expanded slightly and many protein—like substance appeared in the renal capsule.Parenchymal ce儿of spleen diffusely ne— crosed.The interstitial edema appeared in the muscle tissue,the distance of muscle fibers was widened, some of the muscle cells were strongly positive for eosin and the muscle plasma curdle and some muscle plasma disappe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sides the skin and muscle,the liver,spleen and kidney of the diseased giant salamanders had pathohistological lesions.
增多。目前,大鲵烂尾病[7]、腹水病[81、腐皮病‘引、毛 细线虫病[1引、水霉、肠炎、烂尾病[111、迟钝爱德华氏 菌感染【123及温和气单胞菌感染[133等疾病陆续发生, 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次发现的大鲵 体表溃烂病以体表皮肤,特别是足部皮肤、肌肉溃烂 为主要特征,死亡率虽然不高,但由于大鲵高昂的价 格,同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肝:眼观可见点状出血及斑状出血,并可见灰白
万方数据
色或灰黄色坏死灶。镜下可见肝中央静脉扩张淤 血,肝细胞肿胀,体积增大,胞浆内充满大小不等的 空泡,部分肝细胞胞浆及胞核淡染、溶解、消失,只剩 下细胞轮廓。肝间质充满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等炎性细胞(见图lC)。
肾:肾体积增大,颜色加深,充血、出血。镜下可 见肾间质出血,大量红细胞浸润。肾小球毛细11lL管 严重扩张、充血,肾小囊扩张,部分肾小囊内可见均 质红染的蛋白样物质。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 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溶解、消失,管内有大量 管形出现(见图1D)。
胃肠道:胃肠黏膜肿胀,湿润,潮红,充血。胃肠 腔内有淡黄色黏液样物质充盈。镜检可见胃内充满 大鼍渗出的红细胞(见图1G);胃黏膜下层毛细血管 淤血并有轻微水肿;肠道黏膜层、黏膜下层及浆膜层 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肠黏膜层黏膜上皮细胞大量 坏死。
皮肤肌肉:下颌部和足部皮肤肿胀,局部区域皮 肤出现溃烂,严重者波及肌肉,露出骨骼。镜下可见 间质水肿,问隙增宽,肌肉纤维零星分布。部分肌细 胞和肌浆凝固,红染,有的则肌细胞浆成蜂窝状,甚 至胞浆溶解、消失,只剩下肌膜(见图lH)。
摘要:通过病理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自然发生体表溃烂病大鲵的皮肤、肌肉、肝、脾、肺、胃肠道、肾 等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肠道黏膜层、黏膜下层及浆膜层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黏 膜上皮细胞大量坏死;肝中央静脉扩张淤血,肝细胞肿胀,体积增大,部分肝细胞胞浆及胞核淡染、溶解、消 失,只剩下细胞轮廓,肝间质充满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炎性细胞;肾间质出血,大量红细胞浸润,肾小球 毛细血管严重扩张、充血,肾小囊扩张,部分肾小囊内可见均质红染的蛋白样物质,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 性,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溶解、消失,管内有大量管形出现;脾实质细胞弥漫性坏死;肺泡腔内充满数量 不等的红细胞;肌肉可见间质水肿,间隙增宽,肌纤维零星分布;部分肌细胞肌浆凝固、红染,有的肌细胞胞浆 溶解成蜂窝状,甚至胞浆大量消失,只剩下肌膜。表明,患病大鲵除体表皮肤肌肉变化外,肝、脾、肾等重要器 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关键词:大鲵;体表溃烂;病理观察
PathohistologicaI obserVation 0f the rotten—skin disease in A聆d,.Z口s dnyfdf口聆Ms
HUANG Xiao一1i1,WANG Kai—yu3,CHEN De-fan93,HUANG Jin—lu3,DENG Yong—qian92,LI Kai—yon91 (1.DP户口rfmP挖f D,Aq‘‘nf“f£“rP,I[为zzPgP o,A以i,撇Z SfiP押cP&1-c^竹DZogy,Sif^“口靠Agric“Zf“,.nZ L7确i伽rsify,Y.n’n以 625014,C^i撇;2.Si施加咒Pro秭"f缸Z CP咒£Pr/’or A卵im口Z Dis阳sP P朋w以£i鲫口竹d CD九£rDZ,Cll2P咒gd“610041,C^i咒口; 3.C机如gP o,%£Pri咒n删M甜如i咒P,Si娩l‘口靠Agr幻群缸甜mZ Uhiw珊i砂,y矗’口珂625014,(浼i押口)
患病大鲵全身皮肤肿胀,特别是四肢肿胀;下颌 部皮肤充血,四肢皮肤充血、出血;部分患病大鲵患 病部位肢体皮肤发白,或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溃烂, 形成溃烂灶,严重者皮下肌肉暴露,甚至骨骼暴露 (见图1A)。剖检见肺部分区域充血发红;肝肾肿 大,胆囊肿大(见图1B);胃肠道黏膜严重充血、出 血,部分区域呈一片红染。 2.3病理组织学变化
随着大鲵人工养殖的发展,大鲵的疾病也逐渐
第2期
黄小丽等:大鲵体表溃烂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187
图l大鲵体表溃烂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di辩黜in Fig。l The pathOhistologic observation of the rotteI卜s“n
And一口s dn“df删H墨
C:400×,D:100×;E:100×,F:200×IGll00×lH:100X
收稿日期:2009一09—29;修回日期:2009—12—20 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IRT0848) 作者简介:黄小丽(1979一),女,重庆铜梁人,讲师,博士。*通讯作者,Tel:0835—2885910,E-mail:kywang@sicau.edu.cn
2 结果
2.1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 2008年6月,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和广元市等
地的大鲵养殖场人工养殖的大鲵相继发病。大鲵体 长23~30 cm,病程多为5~10 d,发病时水温22~ 25℃。发病初期,患病大鲵体色发黑,四肢轻微发 红,食欲减退,随着病程发展,全身特别是四肢水肿, 下颌部及四肢皮肤充血严重,大鲵食欲极度减退或 食欲废绝;到后期,四肢出现溃烂,溃烂面积大小不 一,严重者露出骨骼,甚至死亡,死亡率可达10%, 给养殖户带来了惨重的经济损失。 2.2病理剖检
1材料与方法
1.1患病大鲵来源 患病大鲵选自四川省绵阳北川大鲵养殖场自然
发病的大鲵,为患病濒死或刚刚死亡的个体,体重 1 000~1 500 g。 1.2剖检及切片制备
对患病大鲵进行详细的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调 查,并对症状明显的患病大鲵进行解剖,观察其大体 病理变化。同时取患病大鲵的心、肝、脾、肺、肾、皮 肤、骨骼肌等组织,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学变化。
万方数据
186中国兽医科学Fra bibliotek第40卷
赏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1。3]。近年来,人工养 殖大鲵的人陆续增多,随着集约化人工养殖的出现, ~些疾病也困扰着大鲵养殖者[4],如大鲵腹胀病、脊 椎弯曲病、腐皮病、烂尾病、皮肤溃烂病等疾病的出 现,给我国的大鲵养殖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5]。 2008年6月,在四川省多处大鲵养殖场均出现一种 以体表,特别是四肢溃烂为主要症状的大鲵大规模 发病死亡,给大鲵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试验旨在对患病大鲵的各器官组织发生的病理变 化进行显微观察,为掌握患病大鲵死亡的发病机理 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3讨论
大鲵为我国特有物种,又因其叫声酷似婴儿,也 常被叫做娃娃鱼。因其野生资源遭到剧烈破坏,现 被我国林业部门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的心 脏构造特别,具有很强的科研应用价值,其在美食、 保健、医药、观赏等方面均具有开发利用的前景,因 而颇受关注[6]。虽然大鲵的养殖具有重要意义,但 是目前我国的大鲵养殖基本上还处于试验研究阶 段,规模养殖场很少,养殖户的养殖经验不足,所以 成功的规模养殖还未见[4]。因而,人工养殖大鲵的 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大鲵已成为争相追捧的养殖 对象。
由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患病大鲵的主要症状 除皮肤、肌肉的病损外,在肺、肾、脾以及胃肠道等重 要功能性内脏器官也有病理改变。患病大鲵最终可 能由于肺、肾、脾等多个器官组织实质细胞的大量变 性、坏死导致其功能丧失而引起死亡。贺路等[1妇怀 疑大鲵皮肤溃烂病与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奇异 变形杆菌或鲁氏耶尔森氏菌的感染有关。但本病例 的具体死亡原因和致病机理还有待进一步进行微生 物学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