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编组站

合集下载

铁路线路与站场(a) 项目9编组站 电子教材9.2 编组站布置图分析(14页)

铁路线路与站场(a) 项目9编组站 电子教材9.2 编组站布置图分析(14页)

PAGE119.2编组站布置图分析根据编组站所处的路网位置、衔接干支线的数目、运量及车流性质、车站作业特点、城市规划要求及工程条件等不同因素,在满足上述配置要求的前提下,根据编组站各项设备相互位置的不同,可构成不同的配置图形。

编组站的车场、调车设备和其它各项设备的相互配置,在满足需要的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营支出的前提下,应符合下列要求:(1)车站各组成部分工作上的协调性;(2)车站作业的流水性和设备使用的灵活性;(3)减少进路交叉和作业干扰;(4)缩短机车车辆的走行距离和在站停留时间;(5)便于采用现代化技术装备。

编组站图形可分为单向和双向两类。

凡上、下行改编车流共用一套调车设备完成解编作业的编组站图形,称为单向布置图。

凡设有两套调车设备分别承担上、下行改编车流解编作业的编组站图形,称为双向布置图。

按车场相互排列位置的不同,编组站图形又可分为横列式、混合式和纵列式三种。

上、下行到发场与调车场并列配置的称为横列式布置图。

所有主要车场顺序排列的称为纵列式布置图。

部分主要车场纵列、另一部分车场横列的称为混合式布置图。

习惯上,把编组站图形称为“几级几场”布置图。

所谓“级”是指在车站中轴线上纵向排列的车场数。

所谓“场”是指全站主要车场的总数。

一、单向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1.设备布置特点单向一级三级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图8-1)的基本特征是上、下行到发场并列在共用调车场的两侧。

一般是由横列式区段站改进而来的图形,其布置特点如下:图8-1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1)两到发场分设在调车场两侧,三场横列,避免了列车到发与车列牵出或转线造成的交叉。

(2)正线外包,消除了横列式区段站图形的客、货交叉。

(3)上、下行通过车场设在到发场外侧,无改编中转列车接发与改编列车转线互不干扰,且与尾部牵出线连通,便于进行成组甩挂和坐编作业。

为了增加线路使用的机动灵活性,减少定员,节省开支,常将通过车场和到发场合并在一起,使用时,一般尽量将无改编中转列车接在靠近正线的车场外侧,以保持上述优点。

《编组站》复习提纲

《编组站》复习提纲

第一章编组站与调车驼峰1、编组站的定义;编组站设置地点;编组站主要作业。

在铁路网中,凡用于办理大量货物列车解体和编组作业的,并为此设置专用调车设备的车站一般设在有大宗车流集散和需要整理的地方,如大城市,和海港口,几条铁路干线交汇地点改编货物列车作业,无改编中转列车作业,货物作业车作业,机车整备和检修,车辆检修等2、编组站一般设置哪些车场?编组站按车场数量和配置可分为哪六种?横、纵列式车场配置有何优缺点?编组站的“级”和“场”是怎么定义的?“场”指车场数;“级”指纵向车场排列形式到达场,调车场,出发场,编发场,到发场,交换场,机务段,车务段单向横列式、单向纵列式、单向混合式、双向横列式、双向纵列式、双向混合式横列式车场配置有何优缺点(造价低,占地省,便于管理缺点:机车车辆调车走行公里长,调车效率低)纵列式车场配置有何优缺点(调车效率高,利于实现编组站现代化缺点:占地多,工程投资大)“场”指车场数;“级”指纵向车场排列形式3、编组站主要作业过程货车信息管理,作业过程控制两大过程4、调车驼峰纵断面包括哪三部分?调车推送部分设置压钩坡的目的是?驼峰的推送部分指的是哪些区段?为什么要设置推送部分?峰顶平台指的是哪一部分?为什么要设置峰顶平台?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峰顶平台使车钩压紧,以便提钩经驼峰解体的车列第一钩车位于峰顶时,车列全长范围内的线路区段得到必要的驼峰高度,并使车钩压紧,以便提钩推送部分与溜放部分连接处的一段平坦地段连接两个不同方向的反坡竖曲线,并保证不降低驼峰的计算高度差5、驼峰的溜放部分指的是哪些线路区段?6、根据编组站在整个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如何对编组站分类?7、调车设备按调车场纵断面不同,如何进行分类?8、驼峰为什么要确定一个计算点?机械化驼峰的计算点是如何规定的?什么是驼峰的峰高?能高的概念是什么?便于确定驼峰的计算高度和峰高,以及进行车组的溜放参数计算溜放线后分路道岔警冲标后方100m处峰高:驼峰与选用调车线计算点之间的高度差能高:把使车辆溜放的能量和溜放消耗的能量看作假想的高度9、驼峰解体作业时,为什么有时要进行二次解体?一列或几列车解体完毕后需要对溜错股道的车辆进行纠错,所以要进行二次溜放10、车辆溜放时,受到的作用力有哪些?车辆本身重力的分力、调车机车的推力、车辆运行阻力、调速工具的调速力11、什么是溜放车辆的基本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车辆在平直线路上自由溜放时,除风和空气阻力之外所受的阻力轮轴与轴箱之间的摩擦,车轮与钢轨的摩擦,车辆与轨缝的撞击及振动12、“能高线原理”是什么?根据能量守恒,将溜放过程中的各种能量转换成高度之后,画在一张图上,便于研究能量的变化和速度的变化关系13、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按作业内容可以分成哪几个子系统?简述各子系统主要内容货车信息处理子系统,溜放过程作业控制,到发线调车进路联锁控制14、影响车列推送速度的因素有主要有哪些?第二章驼峰调车指挥系统1、驼峰主体信号是几灯位几显示;其显示内容及意义。

9第九章_列车调度指挥和调度集中.

9第九章_列车调度指挥和调度集中.

自动绘制实际运行图
系统根据自动采点得到的列车运行到发点数据,自动 生成列车实际运行线并进一步形成列车实际运行图。
自动生成行车日志
在车站,系统可以自动生成行车日志,减轻了车站值 班员的工作量。
调度命令、阶段计划通过网络自动下达
3)车站TDCS功能
接收调度员下发的阶段计划、调度命令; 向调度台上报列车运行实际点; 采集站场设备状态; 显示本站与邻站站场调监画面; 接收无线车次号信息; 发送无线调度命令; 发送列控临时限速命令。
K3次:8:50由A站出发,9:09到达B站停车,9:18分由B 站出发,9:35分到达C站停车,9:39分由C站出发,9:48分 到达D站;
1202次:8:00由C站出发,8:14分到达B站停车,8:26分 由B站出发,8:38分到达D站;
T22次:8:56分由D站出发,9:03分经过C站,9:13分经 过B站,9:22分到达A站。
2、调度集中系统的发展
铁路行车调度指挥系统采用CTC已有漫长的 历史。美国1927年开发了第一套CTC系统,以 单线无人站为控制对象,以增加区间列车运行 数为目标,到1955年所有干线基本实现了CTC 化。欧洲(1943)、日本(1954)开始采用 CTC系统,其目标是实现车站的无人化和经营 的效率化。
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国铁路 系统内有关列车运行、数据统计、运行调 整及数据资料共享、自动处理和查询,提 高了运输生产效率、改善了劳动条件。
传统方式
一支笔、一把尺、一张纸和一部电话; 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容易出错。
第三节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1、TDCS系统的结构层次
我国铁路调度指挥管理以行车为核心,以车站 为基础,实行铁道部、铁路局、基层站段三级 调度管理体制。 TDCS设计为三层网络体系结构。

编组站复习资料

编组站复习资料

1、编组站的定义:在铁路网中,凡用于办理大量货物列车解体和编组作业的,并为此设置专用调车设备的车站。

编组站设置地点:一般设在有大宗车流集散和需要整理的地方,如大城市,和海港口,几条铁路干线交汇地点。

编组站主要作业:改编货物列车作业,无改编中转列车作业,货物作业车作业,机车整备和检修,车辆检修等。

2、编组站一般设置哪些车场:到达场,调车场,出发场,编发场,到发场,交换场,机务段,车务段编组站按车场数量和配置可分为哪六种:单向横列式、单向纵列式、单向混合式、双向横列式、双向纵列式、双向混合式横列式车场配置有何优缺点:造价低,占地省,便于管理缺点:机车车辆调车走行公里长, 调车效率低纵列式车场配置优缺点:调车效率高,利于实现编组站现代化缺点:占地多,工程投资大 级与场的定义: “场”指车场数;“级”指纵向车场排列形式5、调车驼峰纵断面包括(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峰顶平台)调车推送部分设置压钩坡的目的是(使车钩压紧,以便提钩)驼峰的推送部分指的(经驼峰解体的车列第一钩车位于峰顶时,车列全长范围内的线路区段) 设置推送部分(得到必要的驼峰高度,并使车钩压紧,以便提钩)峰顶平台指的是(推送部分与溜放部分连接处的一段平坦地段)为什么要设置峰顶平台(连接两个不同方向的反坡竖曲线,并保证不降低驼峰的计算高度差)6、驼峰的溜放部分指由峰顶(峰顶平台与溜放部分的变坡点)到计算点的线路范围7、根据编组站在整个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路网编组站,地区编组站,辅助编组站)8、调车设备按调车场纵断面不同(平面牵出线,特殊断面牵出线,驼峰)9、驼峰为什么要确定一个计算点?便于确定驼峰的计算高度和峰高,以及进行车组的溜放参数计算。

驼峰的峰高(峰顶与难行线计算点之间的高度差)能高(把使车辆溜放的能量和溜放消耗的能量看作假想的高度)10、驼峰解体作业时,为什么有时要进行二次解体(一列或几列车解体完毕后需要对溜错股道的车辆进行纠错,所以要进行二次溜放)11、车辆溜放时,受到的作用力有哪些(车辆本身重力的分力、调车机车的推力、车辆运行阻力、调速工具的调速力)12、什么是溜放车辆的基本阻力(车辆在平直线路上自由溜放时,除风和空气阻力之外所受的阻力)与(车辆类型,重量,轴承结构,线路状态,气象)等有关1、驼峰主体信号是四灯位八显示一个绿稳:准许机车车辆按规定速度向驼峰推进;一个绿闪:准许加速向驼峰推进;一个黄闪:准许减速向驼峰推进;一个红闪:指示机车车辆自驼峰后退;一个月白色闪光:指示机车车辆去禁溜线取送车;一个月白稳定:指示机车到峰下;一个红稳:不准许机车车辆越过该信号机;一个黄稳:准许向驼峰预先推进,但不能越过该信号机。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电子教材9.1 编组站的认知3》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电子教材9.1 编组站的认知3》

编组站的认知所谓编组站,就是在铁路网上办理货物列车解体、编组作业,并为此设有比拟完善的调车设备的车站。

编组站和区段站统称为技术站。

如果仅从技术作业上看,编组站和区段站都要办理列车的接发、解编、机车的供给或换挂,列车的技术检查及车辆的检修等。

其实,编组站和区段站在作业的数量和性质以及设备的种类和规模上均有明显的区别。

区段站以办理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为主,办理少量区段、摘挂列车的改编作业。

而编组站以办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为主,编解包括小运转列车的各种货物列车,负责路网上和枢纽中车流的组织,其调车场和调车设备的规模和能力均比区段站大得多。

一、编组站的作业编组站主要办理以下几项作业:1 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包括解体列车的到达作业和解体作业,始发列车的集结、编组作业和出发作业。

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是编组站最主要的作业。

2 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主要是换挂机车和列车技术检查作业。

3 局部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局部改编中转货物列车除进行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的作业外,有时还要变更列车重量、变更列车运行方向或进行成组甩挂等少量调车作业。

4 本站作业车的作业本站作业车〔地方作业车〕是指到达本枢纽或本站货场及工业企业线进行货物装卸或倒装的车辆,其作业过程较有调中转车增加了送车、装卸和取车等内容,其中重点是取送车作业。

本站作业车的取送有编开枢纽小运转列车和调车取送两种方式。

一般而言,当编组站设有货场并有工业企业线连接且货运量较大时,固定配属专用调机,担当取送作业。

当本站货运量很小,枢纽内货运站运量较大且装卸车作业点多而分散时,主要采取枢纽小运转列车进行取送。

5 机务作业编组站的机务作业和区段站一样,包括机车出段、入段、段内整备及检修作业。

6 车辆检修作业编组站的车辆作业包括列车技术检查及不摘车的经常维修、轴箱及制动装置的经常保养,摘车的经常维修,货车的段修等三类。

7 其它作业根据当地需要,编组站有时还需要办理以下作业:〔1〕客运作业,包括旅客乘降及换乘;〔2〕货运作业,包括货物装卸、换装,保温车加冰、加盐,牲畜车上水、除粪便,鱼苗车换水等;〔3〕军运列车供给作业。

第九章 编组站

第九章 编组站

梅河口编组站
4.机务段设在接发列车较多方向的到发场出口咽喉处, 以方便该方向列车本务机车及时出入段,另一方向列车的本务 机车经机走线由机务段另一端出入段。这样,可减少机车出入 段与其它作业进路的交叉干扰,并使各方向机车在站内的总走 行距离最小。
5.车辆段一般设在调车场尾部附近的适当地点,以方便 取送检修车。站修所一般应设在调车场外侧的线路上。 6.调车场两端各设两条牵出线,驼峰的位置根据主要改 编车流方向及进一步发展条件确定。为了改编车列转场,两到 发场和调车场之间铺设4条连接线。
宝鸡东站编组场
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
武威南编组站
3.办理上、下行无调中转列车作业的通过车场或线路,可 分别设在两出发场的外侧。这样,不仅可以利用调车场尾部 牵出线进行成组甩挂作业,而且和出发场在一起,增加线 路活用的机动性。
4.机务段一般设在靠近到达场顺驼峰方向的右侧,这样, 除顺驼峰方向无调中转列车和自编列车外,其他大部分本 务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都比较短,作业量大时可修建峰下 走行线,如图9-3(a)中虚线所示,以解决顺驼峰方向本务 机车入段横切到达场出场咽喉、干扰驼峰作业的问题。反驼峰 方向改编列车机车由到达场进口咽喉机待线入段,它平衡了到 达场两端咽喉的负担,减少走行距离,推迟修建峰下走行线的 时间,增加车站与机务段联系的灵活性。 该图型其他设备的位置与单向横列式图型相同。
二、编组站的分类
编组站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位置、作用和所承担的作业量, 可分为路网性编组站、区域性编组站和地方性编组站。 (一)路网性编组站 路网性编组站位于路网、枢纽地区的重要地点,是承担大 量中转车流改编作业、编组大量技术直达和直通列车的大型编 组站。路网性编组站一般衔接3个及以上方向或编组3个及以上 去向列车,编组2个及以上去向的技术直达列车或技术直达和直 通列车去向之和达到6个,日均有调中转车达6000辆,设有单 向纵列式、双向纵列式或混合式的站场,其驼峰设有自动或半 自动控制设备。

编组站

编组站

(3)驼峰的平、纵断面 驼峰的范围是指峰前到达场(在不设峰前到达场时为牵出线)与调
车场之间的一部分线段。如图所示:

推送部分:是指经驼峰解体的车列其第一钩车位于峰顶时车列全长 所在的线路范围。设置这一部分的目的是为了使车辆能到必要的驼峰高 度,并使车钩压紧,便于摘钩。
溜放部分:从驼峰峰顶到调车场计算点之间的区段,叫溜放部分。 在这段范围内设有调速设备(车辆减速器),以便调整钩车溜放速度, 并且设有分路道查以控制钩车的溜放速度。
减速顶对低于临界速度的车辆不起减速 作用,而对高于临界速度的车辆才起减速作 用。
习题
1、编组站最主要的任务是: A.办理客、货运业务 B.接发列车 C.解体、编组各类型的货物列 车 D.机车车辆的检修 2、请列车的解编作业的5个步骤顺序写出。 3、驼峰的作用是什么,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驼峰有哪几类调速工 具,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当在铁路网上,需要修建几个专业车站以及连接这些车站的联络线、 进站线路等设备时,即形成了三角形、十字形、顺列式、并列式、环形、 混合形和尽端式铁路枢纽等。上图为混合式铁路枢纽示意图。
铁路枢纽站一般由一 个综合性车站和3~4条引 入线路组成,是铁路枢纽 布置图型中最简单的一种 结构形式,通常位于中等 城市。
计算停车点:确定驼峰的高度时,保证难行车在溜车不利条件下溜 到调车场难行线某处停车或具有一定速度的地点。
峰顶平台:推送部分与溜放部分的连接处,设有一段平坦地段,叫 做峰顶平台。它位于驼峰的最高处,并通过两条竖曲线将两个不同方向 的反坡(压钩坡和加速坡)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保证驼峰的必要高度, 又可以防止车辆经过峰顶时折断车钩。峰顶平台的长度取决于车辆的构 造情况和压钩坡的陡度,一般10m左右。
中能力驼峰:日均解体车数2000~4000辆,调车线在16条以上,设 1~2条溜放线,宜设有推峰机车遥控、钩车溜放速度和溜放进路自动控 制系统。建在区域性或路网性编组站上。

编组站

编组站

编组站一、编组站的作业改变中转货物列车作业;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本站作业车的作业(调机取送和枢纽内开小运转车);机务作业;车辆检修作业;其他二、编组站的编组站的设备调车设备----调车设备是编组站的核心设备,包括调车驼峰、调车场(线)、牵出线、调车机车等几部分。

行车设备 -----行车设备即接发货物列车的到发线。

机务设备 -----编组站一般均设机务段,而且规模较大。

车辆设备-----车辆设备是指供到发的车辆进行检查和修理的设备。

有列检所、站修所、车辆段货运设备-----整倒装设备、加冰设备、牲畜、鱼苗车的上水换水设备、货场其它设备-----客运设备、站内外连接线路设备。

三、编组站的分类1)根据编组站在路网中的位置、作用和所承担的作业量分类:①路网性编组站----是位于路网、枢纽地区的重要地点,承担大量中转车流改编作业,编组大量技术直达和直通列车的大型编组站。

一般衔接3 个及以上方向,日均出、入有调中转车达6000辆,设有单向或双向纵列式和混合式的站场,自动或半自动控制的驼峰。

②区域性编组站 ----是位于铁路干线交会的重要地点,承担较多中转车流改编作业,编组较多的直通和技术直达列车的大中型编组站。

一般衔接3 个及以上方向上方向列车,日均出、入有调中转车达4000辆,设有单向混合式、纵列式和双向混合式的站场,半自动或自动控制设备的驼峰。

③地方性编组站----是位于铁路干支线交会点和铁路枢纽地区港口、工业区,承担中转、地方车流改编作业的中小型编组站。

一般为编组两个及以上去向的直通和技术直达列车,日均出、入有调中转车达2500辆,设有单向混合式、横列式布置的站场,半自动驼峰。

2)在一个铁路枢纽内若设有两个或以上的编组站时,根据作业分工和作业量分类:①主要编组站主要担当路网上中转车流的改编任务,以解编直达、直通列车为主的车站。

②辅助编组站协助主要编组站作业,以解编地区小运转车流为主。

编组站级场的划分课件

编组站级场的划分课件
方便管理原则
编组场的划分应方便管理,根据车站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合理划分 各作业区域的管理范围和职责,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编组场划分方案
按作业性质划分
根据车站的作业性质和作业量,可以将编组场划分为到达场、出发场、编组场、解体场等 不同的作业区域,每个区域承担不同的作业任务。
按车流特点划分
根据车流的特点和车流走向,可以将编组场划分为直通场、直达场、零担场、集装箱场等 不同的车流走向区域,每个区域承担不同的车流作业任务。
的安全性。
作业流程
XX编组站的作业流程一般包 括列车到达、解体、编组、 出发等环节,通过优化作业 流程和提高设备利用率,实 现了高效运输。
XX编组场划分方案及与其他场站关系分析
编组场划分
XX编组站根据作业需要划分为多个场区,每个场区承担不同的作业任务,如到达场、出发场、编组场等。
场站关系
XX编组站与其他车站、货场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合理的场站布局和高效的作业流程,实现了货物的快速集 散和中转。
功能差异
编组站的主要功能是解体和编组列车,对列车进行重新组 合以满足运输需求;而区段站则主要负责列车的中继和会 让作业,保障列车正常运行。
协作关系
编组站与区段站之间存在紧密的协作关系,编组好的列车 需经由区段站发送至目的地。
编组站与中间站关系
地理位置
编组站通常位于铁路干线的交汇点或运输网络的枢纽位置,而中间 站则主要位于铁路沿线,为列车提供中途停靠和会让作业。
按设备类型划分
根据设备的类型和用途,可以将编组场划分为调机运用区、驼峰解体区、峰尾调车区、机 械化或半自动化驼峰解体区等不同的设备运用区域,每个区域承担不同的设备作业任务。
编组场划分影响因素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课件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课件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编组站概述 • 调车驼峰简介 •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的关联 • 调车驼峰的优化策略 •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的安全管理 •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的未来发展
01 编组站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编组站是铁路枢纽内组织列车编解作业的车站,主要负责将到达的货物列车进 行解体,将到达的车流按去向重新编组成新的列车,并组织开往目的地。
发展趋势
自动化
绿色环保
随着技术的发展,编组站将逐步实现 自动化,包括自动化驼峰调车、自动 化编组、自动化信号控制等方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编组站将注重环保节能,采用清洁能 源和绿色建筑,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高效化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编组站将采用先 进的调度系统和运输组织方式,缩短 列车在站停留时间,提高货物运输效 率。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的协同工作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的协同工作是实现铁路货运高效、安全运输的关键。通过协同工作,编组站和调车驼峰能够充分发挥各自 的功能,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协同工作的实现需要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作业计划的协调,确保驼峰作业的有序进行;二是优化设备和线路配置,提高 作业效率;三是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实时掌握作业进度和车辆动态;四是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作业人员的技能和素 质。
03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的关联
编组站在调车驼峰中的作用
编组站是铁路货运组织的重要节点,负责列车解体、编组、 转场等作业。调车驼峰是编组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将 到达的列车进行解体,并将编组好的列车推送至出发场的功 能。
编组站在调车驼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 理安排驼峰作业计划,确保驼峰作业的有序进行;二是优化 驼峰线路布置,提高作业效率;三是加强驼峰设备维护和安 全管理,保障作业安全。

编组站

编组站

(2)从车站设备上比较 编组站的设备一般与区段站一样,即客货运运转、 客货运业务、机务、车辆等设备。但某些编组站,例如
位于大城市郊区的编组站,可能不设客、货运设备;而
且,作为编组站主要设备的调车场和调车设备的规模和
能力比区段站大得多。 (3)从地理位置上比较
编组站通常设在几条主要干线的汇合处,也可设 在有大量货运量的大城市、港口或大工矿企业附近。
4
编组站与区段站的异同
(1)从技术作业上比较 编组站和区段站都要办理列车的接发、解编, 机车的供应或换挂,列车的技术检查及车辆的检 修等。但是,区段站主要是办理中转列车的作业,
解体和编组的列车数量少,而且大多是区段列车
或摘挂列车。编组站的主要作业则是大量办理列
车的解体和编组,其中多数是直达列车和直通列
规模和能力往往比区段站大得多。
3 编组站布置图及主要类型
编组站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列车的解编作业,而列车的到达、解体、集结、编组和 出发等一系列作业过程,又是在编组站的各个车场上完成的。因此,到达场、调车场、出 发场就成为列车改编作业的主要场地。调车设备是编组站的核心设备。调车设备的数量与
规模及各车场的相互位置,就构成了编组站不同形式的布置图。
3
4
编组站常用的几种站场布置图形。
5
(4)改编车流在站内的解编作业流程
到达、解体、集结、编组、出发。
出发 到达
解体
集结
编组
车辆在一级三场编组站作业流程 车辆在二级四场编组站作业流程
纵列式布置三级三场编组站改编车流作业流程图
车辆在三级六场编组站作业流程
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配置
该类型编组站的到达场、调车场和出发场是依次纵列配置的。其在作业上的主要特 点是:所有衔接方向到达的改编列车都接入一个共同的到达场;列车的解编作业集中在 一个共同的调车场;发往各个方向的列车,也是在一个共用的出发场上办理。Leabharlann 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优缺点

《编组站》复习提纲资料

《编组站》复习提纲资料

《编组站》复习提纲资料第一章编组站与调车驼峰1、编组站的定义;编组站设置地点;编组站主要作业。

在铁路网中,凡用于办理大量货物列车解体和编组作业的,并为此设置专用调车设备的车站一般设在有大宗车流集散和需要整理的地方,如大城市,和海港口,几条铁路干线交汇地点改编货物列车作业,无改编中转列车作业,货物作业车作业,机车整备和检修,车辆检修等2、编组站一般设置哪些车场?编组站按车场数量和配置可分为哪六种?横、纵列式车场配置有何优缺点?编组站的“级”和“场”是怎么定义的?“场”指车场数;“级”指纵向车场排列形式到达场,调车场,出发场,编发场,到发场,交换场,机务段,车务段单向横列式、单向纵列式、单向混合式、双向横列式、双向纵列式、双向混合式横列式车场配置有何优缺点(造价低,占地省,便于管理缺点:机车车辆调车走行公里长,调车效率低)纵列式车场配置有何优缺点(调车效率高,利于实现编组站现代化缺点:占地多,工程投资大)“场”指车场数;“级”指纵向车场排列形式3、编组站主要作业过程货车信息管理,作业过程控制两大过程4、调车驼峰纵断面包括哪三部分?调车推送部分设置压钩坡的目的是?驼峰的推送部分指的是哪些区段?为什么要设置推送部分?峰顶平台指的是哪一部分?为什么要设置峰顶平台?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峰顶平台使车钩压紧,以便提钩经驼峰解体的车列第一钩车位于峰顶时,车列全长范围内的线路区段得到必要的驼峰高度,并使车钩压紧,以便提钩推送部分与溜放部分连接处的一段平坦地段连接两个不同方向的反坡竖曲线,并保证不降低驼峰的计算高度差5、驼峰的溜放部分指的是哪些线路区段?6、根据编组站在整个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如何对编组站分类?7、调车设备按调车场纵断面不同,如何进行分类?8、驼峰为什么要确定一个计算点?机械化驼峰的计算点是如何规定的?什么是驼峰的峰高?能高的概念是什么?便于确定驼峰的计算高度和峰高,以及进行车组的溜放参数计算溜放线后分路道岔警冲标后方100m处峰高:驼峰与选用调车线计算点之间的高度差能高:把使车辆溜放的能量和溜放消耗的能量看作假想的高度9、驼峰解体作业时,为什么有时要进行二次解体?一列或几列车解体完毕后需要对溜错股道的车辆进行纠错,所以要进行二次溜放10、车辆溜放时,受到的作用力有哪些?车辆本身重力的分力、调车机车的推力、车辆运行阻力、调速工具的调速力11、什么是溜放车辆的基本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车辆在平直线路上自由溜放时,除风和空气阻力之外所受的阻力轮轴与轴箱之间的摩擦,车轮与钢轨的摩擦,车辆与轨缝的撞击及振动12、“能高线原理”是什么?根据能量守恒,将溜放过程中的各种能量转换成高度之后,画在一张图上,便于研究能量的变化和速度的变化关系13、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按作业内容可以分成哪几个子系统?简述各子系统主要内容货车信息处理子系统,溜放过程作业控制,到发线调车进路联锁控制14、影响车列推送速度的因素有主要有哪些?第二章驼峰调车指挥系统1、驼峰主体信号是几灯位几显示;其显示内容及意义。

编组站

编组站

第四节编组站—、编组站的作用及任务编组站是铁路网上办理大量货物列车解体和编组作业,并设有比较完善调车设备的车站。

编组站是按照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编解各种类型的列车,而且多数是直达列车和直通列车,为合理的车流组织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讲,编组站实际上就是一个编组列车的工厂。

归纳起来,编组站在路网上和枢纽中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如下:1 、解编各种类型的货物列车;2 、组织和取送本地区的车流——小运转列车;3 、设在编组站的机务段,还需供应列车动力,以及整备、检修机车;4 、设在编组站的车辆段及其下属单位(站修所、列检所)还要对车辆进行日常维修和定期检修等。

二、编组站在作业和设备上的特点编组站和区段站同属技术站。

从技术作业上看,编组站和区段站都要办理列车的接发、解编,机车的供应或换挂,列车的技术检查及车辆的检修等。

但是,区段站主要是办理中转列车的作业,解体和编组的列车数量少,而且大多是区段列车或摘挂列车。

而编组站的主要作业是大量办理列车的解体和编组,而且其中多数是直达列车和直通列车。

编组站通常设在几条主要干线的汇合处,也可以设在有大量装卸作业地点的大城市、港口或大工矿企业附近。

编组站的主要设备:为了完成编组站主要作业,编组站应有相应的主要设备。

1 、调车设备,包括调车驼峰、调车场、牵出线、辅助调车场等机部分,用以办理列车的解体和编组作业。

该项设备是编组站的核心设备,无论在数量上和技术装备上,规模都比较大和更为完善。

2 、行车设备,即接发货物列车的到发线,用以办理货物列车的到达和出发作业。

根据其作业量的大小和不同的作业性质,可设置到发场或到达场、出发场(包括通过车场)。

3 、机务设备,即机务段。

编组站一般应设机务段,且规模比较大,供本务机车和调车机车办理检修和整备作业。

为了减少另一方向列车机车出入段走行公里,必要时,还可修建第二套整备设备。

4 、车辆设备,包括列检所,站修所和车辆段。

编组站的设备,从种类上看,一般与区段站一样,也有旅客和货物运转、客货运业务及机务、车辆等设备。

完整版铁路线路及站场第九章编组站

完整版铁路线路及站场第九章编组站

3.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除进行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的作 业外,有时还要变更列车重量、变更列车运行方向或进行成 组甩挂等少量调车作业,一般在到发场或通过车场进行。 4.本站作业车的作业 本站作业车是指到达本站及工业企业线或段管线内进行 货物装卸或倒装的车辆。其作业过程比改编中转列车增加了 送车、装卸及取车三项作业,其中重点是取送车作业。 5.机务作业 这项作业与区段站相同,包括机车出段、入段、段内整 备及检修作业。
6.车辆检修作业 编组站上的车辆作业包括在到发线上进行的车列技术检查 及不摘车维修;在列检或调车过程中发现车辆损坏需摘车倒装 后越往车辆段或站修所进行修理(即站修);根据任务扣车送车 辆段维修(即段修)。 7.其他作业 (1)客运作业,主要是旅客乘降。 (2)货运作业,包括货物装卸、换装、保温车加冰加盐、 牲畜车上水、清除粪便,鱼苗车换水等。 (3)军运列车供应作业。 为了减少对编组站解编作业的干扰,确保主要任务的完成, 应尽量不在编组站上办理或少办理客、货业务。
第九章 编组站
第一节 编组站概述
一、编组站的主要作业及设备
编组站是铁路网上办理货物列车解体编组作业,并为此设 有比较完善的调车设备的车站。
编组站和区段站统称为技术站。它们办理的技术作业种类 大致相同,都办理列车的接发、编解、机车乘务组的更换、机 车整备及车辆检修等作业。但二者又有区别,区段站以办理无 调中转车流为主,改编车流较小,办理少量区段列车和摘挂列 车的改编作业,而编组站按照编组计划要求,除办理通过车流 外,主要是解体和编组直达、直通、区段、摘挂及小运转等各 种货物列车。车辆经过编组站改编后,又重新组成各种列车开 出,故编组站有“列车工厂”之称。
二、编组站的分类
编组站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位置、作用和所承担的作业量, 可分为路网性编组站、区域性编组站和地方性编组站。

第九章 编组站

第九章 编组站

区域性编组站
(三)地方性编组站 地方性编组站一般是位于铁路干支线交汇、铁路枢纽地区 或大宗车流集散的港口、工业区,承担中转、地方车流改编作 业的中小型编组站。它一般编组2个及以上去向的直通和技术 直达列车,日均有调车达2500辆,设有单向混合式、横列式布 置的站场,其驼峰设有半自动或其他控制设备。 若在一个铁路枢纽内设有两个或以上的编组站,则根据作 业分工和作业量,可将其分为以下两类: 1.主要编组站 主要编组站主要担当路网上中转车流的改编任务,以解编 直达、直通列车为主。 2.辅助编组站 辅助编组站协助主要编组站作业,以解编地区小运转车流 为主,个别情况也编组少量直达列车。 编组站还可根据布置图型的不同分为若干类型。
郑州北编组站
(一)编组站主要作业 根据编组站在路网和枢纽内的作用和所承担的任务以及其 作业对象,编组站主要办理以下几项作业: 1.改编货物列车作业 这是编组站最主要作业,包括解体列车的到达作业和解体 作业、始发列车的集结、编组作业和出发作业。这几项作业的 数量既多而又复杂,是分别在相应不同地点和车场办理的。 2.无调中转列车作业 这种列车作业比较简单,其主要作业是换挂机车和列车的 技术检查,时间短,办理地点只限于在到发场(或专门的通过车 场)。
3.下行到发场两端咽喉区作业进路。该车场内机车走行 线可布置在办理无调中转列车和改编列车的两组线路之间,以 便与该场咽喉区进路相配合。这种布置虽然会使机车出入段与 改编列车进路有交叉,但可以避免与解体车列的牵出转线作业 相互干扰。 下行到发场进场咽喉一般应有下列三条平行进路: (1)列车到达进路。 (2)机车出(入)段。 (3)解体车列的转线作业。 下行到发场出场咽喉也应保证有三条平行进路: (1)列车出发进路。 (2)本务机出(入)段(经由尽头线)。 (3)自编车列的转场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除进行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的作 业外,有时还要变更列车重量、变更列车运行方向或进行成 组甩挂等少量调车作业,一般在到发场或通过车场进行。 4.本站作业车的作业 本站作业车是指到达本站及工业企业线或段管线内进行 货物装卸或倒装的车辆。其作业过程比改编中转列车增加了 送车、装卸及取车三项作业,其中重点是取送车作业。 5.机务作业 这项作业与区段站相同,包括机车出段、入段、段内整 备及检修作业。
第九章 编组站
第一节 编组站概述
一、编组站的主要作业及设备
编组站是铁路网上办理货物列车解体编组作业,并为此设 有比较完善的调车设备的车站。 编组站和区段站统称为技术站。它们办理的技术作业种类 大致相同,都办理列车的接发、编解、机车乘务组的更换、机 车整备及车辆检修等作业。但二者又有区别,区段站以办理无 调中转车流为主,改编车流较小,办理少量区段列车和摘挂列 车的改编作业,而编组站按照编组计划要求,除办理通过车流 外,主要是解体和编组直达、直通、区段、摘挂及小运转等各 种货物列车。车辆经过编组站改编后,又重新组成各种列车开 出,故编组站有“列车工厂”之称。
6.车辆检修作业 编组站上的车辆作业包括在到发线上进行的车列技术检查 及不摘车维修;在列检或调车过程中发现车辆损坏需摘车倒装 后越往车辆段或站修所进行修理(即站修);根据任务扣车送车 辆段维修(即段修)。 7.其他作业 (1)客运作业,主要是旅客乘降。 (2)货运作业,包括货物装卸、换装、保温车加冰加盐、 牲畜车上水、清除粪便,鱼苗车换水等。 (3)军运列车供应作业。 为了减少对编组站解编作业的干扰,确保主要任务的完成, 应尽量不在编组站上办理或少办理客、货业务。
济南西编组站双向二级六场
2.按照每一套系统内车场的相互位置和数目分类 (1)横列式编组站,上、下行到发场与调车场并列配置。 (2)纵列式编组站,到达场、调车场、出发场等主要车场 顺序纵向排列。
(3)混合式编组站,到达场与调车场纵列,出发场与调车 场并(横)列。 我国编组站布置图的基本类型,归纳起来有下列六种:单 向横列式、单向混合式、单向纵列式、双向纵列式、双向混合 式、双向横列式。其他类型都是在这些图型基础上派生的。 此外,我国铁路现场对编组站图型,在习惯上称为“几级 几场”。“级”,是指同一调车系统中到、调、发车场纵向排 列(纵向数),一级式就是指车场横列,二级式就是指到、调纵 列,而三级式是指到、调、发车场顺序纵列。“场”是指车场, 车站有几个车场,就叫做几场。例如“一级三场”、“三级三 场”、“三级六场”等。
宝鸡东站编组场
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
武威南编组站
3.办理上、下行无调中转列车作业的通过车场或线路,可 分别设在两出发场的外侧。这样,不仅可以利用调车场尾部 牵出线进行成组甩挂作业,而且和出发场在一起,增加线 路活用的机动性。
4.机务段一般设在靠近到达场顺驼峰方向的右侧,这样, 除顺驼峰方向无调中转列车和自编列车外,其他大部分本 务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都比较短,作业量大时可修建峰下 走行线,如图9-3(a)中虚线所示,以解决顺驼峰方向本务 机车入段横切到达场出场咽喉、干扰驼峰作业的问题。反驼峰 方向改编列车机车由到达场进口咽喉机待线入段,它平衡了到 达场两端咽喉的负担,减少走行距离,推迟修建峰下走行线的 时间,增加车站与机务段联系的灵活性。 该图型其他设备的位置与单向横列式图型相同。
2.上行到发场两端咽喉区作业进路。该车场靠机务段一 端出场咽喉,作业比较繁忙,而且解体车列的牵出线以及本 务机车出入段与到发场内侧股道的自编列车出发进路间彼此 有交叉干扰。 上行到发场出场咽喉一般应有三条平行进路: (1)部分列车出发进路。 (2)本务机车出(入)段。 (3)解体车列的转线作业。 上行到发场进场咽喉一般应保证下列两条平行进路: (1)列车到达进路。 (2)自编车列的转场作业。
如前所述,编组站的主要任务是办理列车的到达、解体、 编组及出发作业,而这些作业是分别在编组站上的各有关车场 完成的,因此,编组站各车场的相互位置是否符合车流作业要 求,决定了编组站作业效率的高低,特别是决定了编组站的改 编能力。所以,分析研究编组站的图型,主要就是研究各车场 的相互位置。 此外,编组站的其他设备,如机务段、车辆设备以及进站 线路疏解等的布置,也对上述各项作业效率有很大影响。 现介绍五种编组站图型。
郑州北编组站
(一)编组站主要作业 根据编组站在路网和枢纽内的作用和所承担的任务以及其 作业对象,编组站主要办理以下几项作业: 1.改编货物列车作业 这是编组站最主要作业,包括解体列车的到达作业和解体 作业、始发列车的集结、编组作业和出发作业。这几项作业的 数量既多而又复杂,是分别在相应不同地点和车场办理的。 2.无调中转列车作业 这种列车作业比较简单,其主要作业是换挂机车和列车的 技术检查,时间短,办理地点只限于在到发场(或专门的通过车 场)。
襄樊北站为单向三级四场编组站
中国铁路编组站按站型分类统计:
调车系统 车场配列 三级六场 数量 8 站 名
哈尔滨南、沈阳南、丰台西、石家庄、郑州北、 株洲北、南仓、徐州北
三级五场
二级六场 双向 二级五场 二级四场
2
2 5 4
南翔、广州北
济南西、包头西(预留) 山海关、向塘西、四平、青岛西、贵阳南 哈尔滨、牡丹江、通辽南(预留)沈阳西
(二)作业进路 1.无调中转列车和改编列车在站内作业流程如图9-2所示。 由图可见,上、下行无调中转货物列车作业方便,在站内走行 距离短。由于调车场和上、下行到发场并列布置,因此,任何 一个方向的改编车辆在站内都有折返走行,走行距离相当于车 站长度的两倍,从而增加了车辆在站内的停留时间,而且在车 列转线时,驼峰(或牵出线)作业中断,影响车站解编能力。
二、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图型
(一)设备相互位置 1.衔接各方向线路的共用到达场与调车场纵列布置,上、 下行出发场分别并列在调车场的两侧,如图9-3所示。 2.到达场与调车场之间设有驼峰,担当上、下行全部改 编列车的解体作业。调车场尾部设有两条牵出线,通常配备两 台调机,担负编组作业,并预留有加铺一条牵出线的位置,如 图9-3(a)中虚线所示,必要时增加牵出线和辅助调机。
区域性编组站
(三)地方性编组站 地方性编组站一般是位于铁路干支线交汇、铁路枢纽地区 或大宗车流集散的港口、工业区,承担中转、地方车流改编作 业的中小型编组站。它一般编组2个及以上去向的直通和技术 直达列车,日均有调车达2500辆,设有单向混合式、横列式布 置的站场,其驼峰设有半自动或其他控制设备。 若在一个铁路枢纽内设有两个或以上的编组站,则根据作 业分工和作业量,可将其分为以下两类: 1.主要编组站 主要编组站主要担当路网上中转车流的改编任务,以解编 直达、直通列车为主。 2.辅助编组站 辅助编组站协助主要编组站作业,以解编地区小运转车流 为主,个别情况也编组少量直达列车。 编组站还可根据布置图型的不同分为若干类型。
(二)编组站主要设备 1.调车设备 调车设备,包括调车驼峰、调车场、牵出线、辅助调车场 等几部分,用以办理列车的解体和编组作业。 2.行车设备 行车设备,即接发货物列车的到发线,用以办理货物列车 的到达和出发作业。根据其作业量的大小和不同的作业性质, 可设置到发场或到达场、出发场(包括通过车场)。 3.机务设备 机务设备,即机务段。编组站一般均设机务段,且规模比 较大,供本务机车和调车机车办理检修和整备作业。双向编组 站为了减少另一方向列车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必要时,还可 修建第二套整备设备。
4.车辆设备 车辆设备,包括列检所,站修所和车辆段。 5.货运设备 货运设备,编组站一般不设专门的货运设备,按照具体情 况可设零担中转站台、冷藏车加冰设备以及牲畜车、鱼苗车的 上水设备。 6.其他设备 (1)客运设备。编组站的客运业务很少,一般利用正线办 理旅客列车到发(通过)。旅客列车较多时,也可以设置1~2条 到发线及1~2个旅客站台。 (2)站内外连接线路设备,如进出站线路、站内联络线和 机车走行线等。 此外,编组站还必须有信联闭、通讯和照明的设备。
梅河口编组站
4.机务段设在接发列车较多方向的到发场出口咽喉处, 以方便该方向列车本务机车及时出入段,另一方向列车的本务 机车经机走线由机务段另一端出入段。这样,可减少机车出入 段与其它作业进路的交叉干扰,并使各方向机车在站内的总走 行距离最小。
5.车辆段一般设在调车场尾部附近的适当地点,以方便 取送检修车。站修所一般应设在调车场外侧的线路上。 6.调车场两端各设两条牵出线,驼峰的位置根据主要改 编车流方向及进一步发展条件确定。为了改编车列转场,两到 发场和调车场之间铺设4条连接线。
Hale Waihona Puke 一级四场合计 三级四场 单向 三级三场
1
22 5 4
长春
南京东、襄樊北、昆明东、阜阳北、江岸西 鹰潭、衡阳北、柳州南、兰州西
二级四场
9
三间房、太原北、大同西、宝鸡东、西安东、 武昌南、淮南西、怀化南、武威南
(2)双向编组站, 有两个调车场,上、下 行各有一套调车设备。 一般情况下,两系统的 调车驼峰应朝向各自的 上行和下行调车方向。
石家庄卫星地图下的路网性编组站
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
(二)区域性编组站 区域性编组站一般位于铁路干线交会的重要地点,是承担 较多中转车流改编作业、编组较多的直通和技术直达列车 的大中型编组站。它一般衔接3个及以上方向或编组3个及 以上去向列车,编组3个及以上去向的技术直达和直通列 车,日均有调中转车达4000辆,设有单向混合式、纵列 式或双向混合式的站场,其驼峰设有半自动或自动控制设备。
3.下行到发场两端咽喉区作业进路。该车场内机车走行 线可布置在办理无调中转列车和改编列车的两组线路之间,以 便与该场咽喉区进路相配合。这种布置虽然会使机车出入段与 改编列车进路有交叉,但可以避免与解体车列的牵出转线作业 相互干扰。 下行到发场进场咽喉一般应有下列三条平行进路: (1)列车到达进路。 (2)机车出(入)段。 (3)解体车列的转线作业。 下行到发场出场咽喉也应保证有三条平行进路: (1)列车出发进路。 (2)本务机出(入)段(经由尽头线)。 (3)自编车列的转场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