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及举例

合集下载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 E C D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中的LECD各指:
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
D=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此法简单易行。

它是用和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即D=LEC其中: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代表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L、E、C三种因素取值及D危险性等级划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表。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

附录A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LEC)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简称LEC)。

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

D值越大,说明该作业活动危险性大、风险大。

表A.1 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表A.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判断准则
表A.3 发生事故事件偏差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判别准则
表A.4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D)。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中的LECD各指: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D=L×E×C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危险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此法简单易行。

它是用和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即D=LEC其中: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 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代表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L、E、C三种因素取值及D危险性等级划分见表1~4。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0.5可以设想,但很不可能6相当可能0.2极不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0.1实际不可能1可能性极小,完全意外表2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与潜在危险环境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表3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7严重,重伤,或较小的财产损失40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3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15非常严重,1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的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进行定性评价的一种方法。

它是由美国的格雷厄姆(K.J.Graham)和金尼(G.F.Kinnly)提出的。

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E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用公式表示:D = L E C式中: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用L、E、C三种因素的乘积D = L E 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中的LECD各指:
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
D=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此法简单易行。

它是用和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即D=LEC其中: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代表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L、E、C三种因素取值及D危险性等级划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表。

风险评价方法scl、jha、lec)说明与举例

风险评价方法scl、jha、lec)说明与举例
4
吊装
场地狭小,设备吊至地面过程中可能碰撞管路、设备和人员
VCM气体外泄污染环境,机械伤人,物体打击
作业区域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专人监护,防止行人随意走动,办理吊装作业证
1.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1.2.1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和评审。
(1)定义: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和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相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2)特点: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潜在隐患的一种实用而简单可行的定性分析法。
①事先编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至于漏掉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
巨大风险
20~25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重大风险
15~16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中等风险
9~12
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交流
可接受风险
4~8
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定期检查
可忽略风险
<4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保存记录
2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及作业风险等级判定
3
拆除管子工作
盲目拆除,安全带不挂
Cl2中毒,高空坠落
(1)项目负责人确认管路中无Cl2,可在取样管中观察或取样分析(2)安全带挂好
4
拆除
管路中剩余气体挥发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1评价方法简介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是作业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进行作业时的一种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

它是由美国人格雷厄姆(K.J.Graham)和金尼(G.F.Kinney)提出的,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L、E、C的分值分别见表5、表6、表7。

用这三个因素分值的乘积D=L×E×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见表8)。

D值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越大。

表1-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表1-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表1-3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表1-4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以类比作业条件进行比较为基础,由熟悉类比作业条件的专家按规定标准给L、E、C分别打分,计算出危险性分值(D)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等级。

2评价内容及评价结果汇总根据格雷厄姆—金尼法纪采用的评价程序和原则以及生产装置的具体情况,对各单元操作作业及安装、维修、高处等一个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见表4-5。

2-1 生产装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汇总3评价小结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小结:根据对恒盛药化生产装置各单元操作及其他通用作业等21项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属比较危险的19项;稍有危险的2项。

①由于生产装置原料及产品等具有的易燃、易爆性,并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明火等引起火灾、爆炸、中毒,装置重点应防止其泄漏。

②贮存区的原料,均为易燃、易爆。

甲、乙类物质甲醇、乙醇、甲苯等如有泄漏,一旦遇高温、明火,会引起燃烧,有爆炸危险。

因此,要提高有关人员对这类危险物品危害特性的认识。

③生产过程中人工作业多,使用的原料硫酸、盐酸、液碱、氨水等须严格要求操作人员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同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各类人身事故的发生。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中的LECD各指:
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
D=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此法简单易行。

它是用和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即D=LEC其中: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代表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L、E、C三种因素取值及D危险性等级划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表。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中的LECD各指:
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
D=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此法简单易行。

它是用和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即D=LEC其中: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代表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L、E、C三种因素取值及D危险性等级划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表。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及举例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及举例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及举例LEC法是常用于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一种方法,全称为“Loss of Life Expectancy(寿命损失预期)法”。

它是根据作业条件对人类寿命的影响进行评估,并用数值化的方式表示出来。

下面将介绍LEC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说明其应用。

LEC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潜在事故对人的影响进行估算,确定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等级。

该方法主要包含三个步骤:确定伤害害、估算伤害后果、计算损失寿命。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伤害害确定伤害害主要包括确定危险源、伤害机理和伤害效应。

危险源是造成伤害的条件,伤害机理是危险源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过程,伤害效应是人体受到伤害后的生理或心理影响。

第二步:估算伤害后果估算伤害后果主要包括伤害概率和伤害严重程度。

伤害概率是指发生事故的概率;伤害严重程度是指发生事故后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

第三步:计算损失寿命计算损失寿命是将伤害后果转化为对人的寿命影响,一般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

根据损失寿命的计算结果,可以评估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等级。

下面通过两个实际案例来具体说明LEC法的应用:案例一:厂房火灾1.确定伤害害:危险源是火灾,伤害机理是火灾对人体造成烧伤和中毒,伤害效应是烧伤后导致伤残或死亡。

2.估算伤害后果:伤害概率根据过去的统计数据和安全措施的有效性来确定,伤害严重程度可以通过火灾的热能和烟雾浓度等指标来估算。

3.计算损失寿命:根据伤害后果的数据计算出每个可能的结果对人的寿命影响,然后加权求和得到总的损失寿命。

最后,根据损失寿命的数值,评估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等级。

案例二:工业装置泄漏1.确定伤害害:危险源是装置泄漏,伤害机理是泄漏物对人体造成中毒和烧伤,伤害效应是中毒和烧伤后导致伤残或死亡。

2.估算伤害后果:伤害概率可以通过泄漏的频率和装置的可靠性来确定,伤害严重程度可以通过泄漏物的毒性和燃烧性来估算。

3.计算损失寿命:根据伤害后果的数据计算出每个可能的结果对人的寿命影响,然后加权求和得到总的损失寿命。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危险源的危险度通过此法来计算,即把危险源诱发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三种因素的量化值之乘积,作为该危险源的危险度,即:危险度D= L×E×C(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L、E、C赋值标准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例子:
某工厂冲床无红外光电等保护装置,而未设计使用安全模,也无钩、夹等辅助工具,因此操作时可能发生冲手事故,发生事故的危险度计算方法:
1、确定分值:
L值:属于相当可能,6
E值:属于每天作业,6
C值:致残、严重伤害,3,7
D值:108,25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样模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样模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样模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不同频繁程度;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我们将评价单元划分为钠法甲醇钠装置、碱法甲醇钠装置、乙醚装置、乙醚车间仓库、卧式原料储罐区、立式甲醇储罐区、危险化学品仓库七个评价单元。

A)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B)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时间越多,受到的伤害可能性越大,相应的危险性越大。

C)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范围变化很大,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

把需要治疗的轻重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事故或财产重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00,其它情况的分数在1~100之间。

D) 危险性等级划分根据经验,危险性在20分以下的为低危险性;如果危险性分值在70~160之间,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采取措施整改;如果危险性分值在160~320之间,有高度危险性,必须立即整改;如果危险性分值大于320,极度危险,应立即停止作业,彻底整改。

E) 评价小结:本章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该公司的工作环境危险性进行了半定量评价,通过评价可知,钠法甲醇钠装置、碱法甲醇钠装置、乙醚装置、乙醚车间仓库、卧式原料储罐区、立式甲醇储罐区显著危险,需要整改;危险化学品仓库单元有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根据评价结果,建议控制措施如下:危险化学品仓库单元有高度危险,主要是因在地下库储存甲类危险物品,与锅炉房安全距离不足等,建议半地下库不储存甲类危险物品。

钠法甲醇钠装置、碱法甲醇钠装置、乙醚装置、乙醚车间仓库、卧式原料储罐区、立式甲醇储罐区各单元有显著危险。

建议依据《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管理,增强职工素质,搞好个体防护,完善各岗位操作规程、工艺指标,并严格执行;保证安全间距,减少危险化学品储量;按规定设置消防灭火器材;采用先进的自控、报警装置等。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 E C D)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中的LECD各指:
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
D=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此法简单易行。

它是用和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即D=LEC其中: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代表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L、E、C三种因素取值及D危险性等级划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表。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中的LECD各指:
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
D=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此法简单易行。

它是用和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即D=LEC其中: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代表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L、E、C三种因素取值及D危险性等级划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表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LEC评价法应用介绍

LEC评价法应用介绍

二、如何使用LEC评价方法
20—70
如果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取C =15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三、LEC评价方法应用举例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LEC评价法举例
背景:某涤纶化纤厂在生产短丝过程中有一道组 件清洗工序,为了评价这一操作条件的危险度,确 定每种因素的分数值为:
THE END
经常”,其分数值L = 3。
二作、业如 条何件使危用险性LEC评评价价法法(LEC法)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清洗人员每天在此环境中工作,取E =6
清洗人员每天在此环境中工作,取7E 0=6—160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背景:某涤纶化纤厂在生产短丝过程中有一道组件清洗工序,为了评价这一操作条件的危险度,确定每种因素的分数值为:
以10和1为参考点,在这两者之间再根据在潜在 危险作业条件中暴露情况进行划分,相应地确定几 个中间值。如表2所示。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表2 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分值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3
每周一次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3)事故一旦发生时可能产生的后果(D)
造成事故或危险事件的人身伤害或者物质损失可 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以工伤事故为例,可以从轻微 伤害到死亡,范围非常宽广。因此将需要救护的轻 微伤害的分值定为1,把可能造成多人死亡的可能结 果定为100.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1一、背景介绍在各种行业中,进行危险性评估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环节。

评估作业条件的危险性是评估安全风险的常见方式之一。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1是一种高效的评估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工作场所。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1的详细信息。

二、评估方法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1中,评估过程如下:1.列出所有与作业条件相关的危险因素在列出危险因素时,要考虑各种潜在的风险。

通常,这些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电气等因素。

2.评估每个危险因素的危险性在评估每个危险因素的危险性时,要考虑危险因素的可能性和影响。

危险因素的可能性通常指发生该危险事件的概率,而影响通常指危险事件发生时所造成的损失或伤害的程度。

3.对评估结果进行加权在将评估结果进行加权时,会给出每个危险因素的分数。

这个分数是通过乘以每个危险因素的可能性和影响来得到的。

4.计算总分在计算总分时,将每个危险因素的分数相加。

得到的总分越高,表示该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越高。

5.制定改进计划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每个危险因素的优先级,并制定改进计划以降低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三、应用案例下面是一个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1的实际案例:作业场所一家工业公司的生产车间。

危险因素列表1.使用大量的化学制品2.高温设备3.高噪声水平4.高压5.粉尘和烟雾6.强光照射7.色彩鲜艳的物品8.电气故障9.液体泄漏危险因素评估1.3(可能性)× 4(影响)= 122.4(可能性)× 3(影响)= 123.4(可能性)× 3(影响)= 124.3(可能性)× 4(影响)= 125.4(可能性)× 3(影响)= 126.3(可能性)× 2(影响)= 67.2(可能性)× 2(影响)= 48.3(可能性)× 3(影响)= 99.3(可能性)× 4(影响)= 12加权计算进行加权计算,评估结果如下:•作业条件危险性总分:91改进计划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危险因素的优先级,并制定改进计划以降低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完整版)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及举例

(完整版)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及举例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论 (LEC 法)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论职工在拥有潜伏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论方法。

它是由美国格雷厄姆 (K.J.Graham) 和金尼 (G.F.Kinney) 提出的。

他们以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要素主要包含:L——发惹祸故的可能性大小( liable )E——人体裸露在这类危险环境中的屡次程度( equency)C——一旦发惹祸故会造成的损失结果( consequence)D=L*E*C——危险性以现场作业条件(或类比作业条件)为基础,由熟习作业条件的人员构成专家组,按规定标准给L、E、C分别打分,取三组分值的均匀值作为L、E、C的计算分值,用计算的危险性分值(D)来评论作业条件的危险等级。

1、取值标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裸露于危险环境的分数值事故造成的分数( L)屡次程度( E)结果( C)值完整会被预想到10 连续裸露10 十人以上死亡100 相当可能 6 每日工作时间内裸露 6 数人死亡40 可能,但不常常 3 每周一次或有时裸露 3 一人死亡15完整不测 , 极少可能 1 每个月裸露一次 2 严重伤残7能够假想 , 很不行能每年几次裸露 1 有伤残 3 极不行能特别稀有地裸露小伤,需救护 1 实质上不行能2、危险等级区分标准危险性分值危险程度危险元分级≥ 320 极度危险,不可以持续作业一级≥ 160~320 高度危险,需要立刻整顿二级≥70~160 明显危险,需要整顿三级≥20~ 70 比较危险,需要注意四级< 20 稍有危险,能够接受五级举例说明作业场序所或类号别1234某施工场所578高处焊接作业辨别结果作业可能致使风险评论( LEC 法现有等级安全危险要素L E C D活动的事故举措未穿工作其余损害6 3 3 54 四级服(灼烫)未戴绝缘触电 6 3 3 54 四级手套未系安全高处坠落 6 3 7 126 三级带未戴安碰伤 6 3 7 126 三级高处全帽电焊无工作平高处坠落 6 3 7 126 三级作业台焊接时产生有毒气尘肺病、3 3 3 27 四级体、粉尘锰中毒未戴口罩电焊火花火灾、烫6 37 126 四级伤。

风险评价方法(SCL、JHA、LEC)说明与举例

风险评价方法(SCL、JHA、LEC)说明与举例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危害发生
可能性/L
危害后果
严重性/S
风险度
R=L×S
建议改进/控制
风险措施
分析人员: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评价表
部门:工段:工作任务:编号:№: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人、物、作业环境、管理)
主要后果
以往事故发生频率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危害发生
可能性/L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1.2.2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
表2
S值
人员
财产损失/万元
停车
其它
5
造成人员死亡
二、方法介绍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定义: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2)特点:
①.是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
②简单易行,操作性强。
③分解作业步骤,比较清晰。
④有别于掌握每一步骤的危险情况,不仅能分析作业人员不规范的危害,而且能分析作业现场存在的潜在危害(客观条件)。
风险管理——评价方法说明
一、选定的方法
序号
适用范围
选用评价方法
对 象
1
人员作业活动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检维修作业
2
有危险源、人员暴露的危险环境(火灾、爆炸、中毒)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对于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采用格雷厄姆——金尼法(也称LEC法)进行评价。

根据此方法,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包括: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2)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3)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

用公式表示为:D=L*E*C 式中 D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为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为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根据现场检查的情况,分别给L、E、C赋予不同的分值,然后再根据三者的乘积确定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以下为L、E、C取值表及危险性分值表: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
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率分值(E)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结果的分值(C)
危险性分值(D)。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连续暴露与潜在危险环境
2
每月一次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0.5
非常罕见的暴露
表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分数值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分数值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7
严重,重伤,或较小的财产损失
40
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
触电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15
90
变压器及配电装置
火灾
1
6
15
90
硝酸铵
火灾爆炸
1
3
40
120
过氧化氢
火灾爆炸
1
3
40
120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中的LECD各指:
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
D=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此法简单易行。它是用和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即D=LEC其中: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代表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L、E、C三种因素取值及D危险性等级划分见表1~4。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的暴露
表1-3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
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员工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

它是由美国格雷厄姆和金尼提出的。

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主要包括:
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iable)
E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quency)
C ——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consequence)
D=L*E*C ——危险性
以现场作业条件(或类比作业条件)为基础,由熟悉作业条件的人员组成专家组,按规定标准给L、E、C分别打分,取三组分值的平均值作为L、E、C的计算分值,用计算的危险性分值(D)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等级。

1、取值标准
2、危险等级划分标准
举例说明
高处焊接作业辨识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