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第八章_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刘宋文章的总体特征
密丽而不乏疏朗之致。
(三)齐梁文学的新变与美文的鼎盛
1.永明声律说的兴起 永明声律说对诗体转变的影响特著,形成 了所谓“永明体”;而对文章的韵律之美 也起着强化的作用,文章写作更注重声调 谐和之美。
2.文笔之辨的深入
随着宋齐以来美文的衍化, 笔与文既有 区别又有沟通。 梁萧绎:“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 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金 楼子·立言篇》) 追究 “文”的实质, 是兼容文笔而言, 如任昉、陆倕之笔就被视为上乘之“文”。
《水经注》的成就
1.《水经注》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 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地志) 2.对山水之美作出了亲切生动的描述,以北 方本土作家的身份创作“六朝地志之大成。”(清陈运
熔 《〈荆州记〉序》

所记大小河流1252条,记述时间上起先秦,下 至南北朝约2000多年。记述内容包括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山川胜景、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人 物掌故、神话故事等等。 3.清朗疏朴的文风,对于唐以后古文家的游 记文影响极大。
二、陆机《文赋》中的文学体裁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 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 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 畅。奏平彻以间雅,说炜晔而谲诳。 诗、 赋、 碑、 诔、 铭、 箴、 颂、 论、 奏 、说 十种
三、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文学体裁
《文心雕龙》设立专篇系统阐述的文体就 有三十三类,即 诗、乐府、赋、颂、赞、祝、盟、铭、箴、 诔、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 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 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 加上《辨骚》中的骚体,则为三十四类。
文笔之辨的实质
文笔之辨的实质是对文学特质的探求。 有韵与否是当时通行的一个文学特征和标 准,从有韵无韵到多方面的标准,表现出 六朝文学观念的不断进步 。
第Hale Waihona Puke Baidu节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
别开生面:改造旧体载,强化应用文的文 学性 一、应用文气爽才丽 二、抒情小赋繁盛 三、论辩文勃兴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王粲《登楼赋》
滞留荆州,登当阳城楼 怀乡思归,渴望太平 建功立业,怀才不遇
曹植 《洛神赋》
主题构思与 宋玉《神女赋》不同,是对传 统题材加以转换的典范。 《神女赋》借再现襄王梦中艳遇的经历, 意在讽喻君王不可贪变美色 《洛神赋》描绘对洛神的追求与幻灭过程, 借以抒发作者个人政治上的失意和理想的 破灭
3.不拘常体的呼声
萧子显《南齐书· 文学传论》 :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 张融《门律自序》: “夫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政当使 常有其体。”
4、齐梁美文的兴盛
(1)齐梁前期 :江淹、任昉等 江淹《别赋》《恨赋》 任昉《奏弹刘整》 孔稚珪的《北山移文》 :俳谐性的代表 刘勰《文心雕龙》
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
伽蓝是梵文Samgharama音译的略称,意为 “众园”或“僧院”,即佛教寺院。 杨衒之自序: “京城表里,凡有一千馀寺,今日寥廓, 钟声罕闻,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 伽蓝象征着故都。
永宁寺
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 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见金盘炫目,光照 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 实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 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 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 日。
《文心雕龙·物色》论心物之关系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 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 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 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 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 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 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 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 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
三、 魏晋论辩文的勃兴
魏晋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形成继春秋战国 以后又一个高峰期。各种思想交锋争辩, 成为一时风尚。谈辩之风影响于文章,便 是论辩文的勃兴。
魏晋论辨文勃兴的表现
(一)主题广泛
研寻哲理、衡论宗教、品藻人物、箴贬风俗、讨论 礼制等
(二)名家辈出 正始名士: 何晏、王弼等,“并师心独见, 锋颖精密,盖人伦之英也”。 竹林名士:阮籍、嵇康等,
四、南朝的“文笔之辩”
1.刘宋颜延之: “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 记则笔而非言。” 2.刘勰《文心雕龙· 总术》 :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 文也。” 3.梁· 萧绎《金楼子· 立言篇》: “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 会,情灵摇荡。”
1.骈文的特征
对仗 (四六) 声律 藻饰 用典
2.南朝骈文名家名篇
江淹《别赋》 丘迟《与陈伯之书》 吴均《与宋元思书》 萧纲《与萧临川书》 萧绎《荡妇秋思赋》 徐陵《玉台新咏序》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水经注》序: “……昔《大禹记》著山海,周而不备; 《地理志》其所录,简而不周。《尚书· 本 纪》与《职方》俱略,都赋所述,裁不宣 意。《水经》虽粗辍津绪,又阙旁通。所 谓各言其志,而罕能备其宣导者矣。…… 窃以多暇,空倾岁月,辄述《水经》,布 广前文。 ……“
(2)齐梁后期的诗体赋
诗体赋是对赋的抒情化或诗化的进一步尝 试。如沈约《愍衰草赋》 萧悫与庾信的《春赋》
(3)赋题材的宫体化
宫体:轻艳丽靡 萧纲《舞赋》 徐陵《玉台新咏序》
二、南朝骈文的成熟
骈文又称骈体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 体。骈文起始于东汉,形成于魏晋,盛行 于南朝。 1.骈文的特征 2.南朝骈文名家名篇
永宁寺的毁灭
永熙三年二月,浮图为火所烧。……火初 从第八级中平旦大发,当时雷雨晦冥,杂下 霰雪,百姓道俗,咸来观火,悲哀之声,振 动京邑。时有三比丘赴火而死。火经三月不 灭。有火入地寻柱,周年犹有烟气。其年五 月中,有人从东莱郡来,云:见浮图于海中, 光明照耀,俨然如新,海上之民,咸皆见之。 俄然雾起,浮图遂隐。至七月中,平阳王为 侍中斛斯椿所使,奔于长安。十月而京师迁 邺。
1.宋文帝立玄、儒、文、史、四学,文学的独立性地 位更加明确。 2.史传文学的骈化 晋陈寿《三国志》 “质而不野” 刘宋范晔《后汉书》:骈文论史 3.骈俪句法在刘宋文章中的运用。 傅亮、元嘉三大家
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近振旅河湄,扬旍西迈。将届旧京,威怀司雍。 河流遄疾,道阻且长。加以伊洛榛芜,津途久废。 伐木通径,淹引时月。始以今月十二日,次故洛 水浮桥。山川无改,城阙为墟。宫庙隳顿,钟虡 空列。观宇之馀,鞠为禾黍。廛里萧条,鸡犬罕 音。感旧永怀,痛心在目。
《水经注· 卷二十六》青州临朐

巨洋水自朱虚北入临朐县,熏冶泉水注之。水 出西溪,飞泉侧濑于穷坎之下。泉溪之上,源麓 之侧,有一祠,……水色澄明而清泠特异,渊无 潜石,浅镂沙文,中有古坛,参差相对,后人微 加功饰,以为嬉游之处。南北邃岸凌空,疏木交 合。先公以太和中作镇海岱,余总角之年,侍节 东州。至若炎夏火流,闲居倦想,提琴命友,嬉 娱永日,桂笋寻波,轻林委浪,琴歌既洽,欢情 亦畅,是焉栖寄,实可凭衿。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文体观念
“文章各体,至东汉而大备。”(刘师培《中国中古文 学史讲义》
一、曹丕《典论·论文》中的文学体裁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夫文本同而末异,盖 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 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盖文章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 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四科八体
陶渊明的辞赋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抒写他辞官归田的喜悦心 情和生活乐趣。语言清新流利,抒情色彩 浓厚,富有诗意。 《闲情赋》 与同时代相一致的文采
魏晋辞赋的创作特点
魏晋辞赋内容丰富,作家往往集诗人与小 赋作者于一身,辞赋创作日益抒情化、小 品化,辞赋的功能从 “体物” 逐渐转向 “体物写志”,标志着诗赋交融的深化。 写作上更加骈偶化,讲究辞藻。如潘岳、 陆机等人的辞赋。《文赋》(骈文的基础)
(三)曹植的散文
慷慨任气,文采焕然 散文:《与吴季重书》 《求自试表》、 《求通亲亲表》、《与杨德祖书》
(四)建安诸子及其他散文名篇
建安时期善为书表之文的,还有陈琳、阮瑀、繁 钦、吴质、应璩等人。其共同特点为: “以情纬文,以文被质”(沈约)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繁钦《与魏文帝笺》 吴质《答东阿王书》、 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 建安文章写作趋势:增加了用典和骈偶的成分, 显得文采斐然。
第三 节 南朝美文的衍化
一、南朝文坛的逐丽之风与文章的骈化 二、南朝骈文的成熟
一、南朝文坛的逐丽之风与文章的骈化
(一)魏晋以来文章追新逐丽的趋向 (二)刘宋文坛对文学辞采的回归 (三)齐梁文学的新变与美文的鼎盛
(一)魏晋以来文章追新逐丽的趋向
曹植的文学创作 阮籍的辞赋散文 太康文风
(二)刘宋文坛对文学辞采的回归
一、气爽才丽的建安散文
(一)曹操的教令 (二)曹丕的书札 (三)曹植的散文 (四)建安诸子及其他散文名篇
(一)曹操的教令
曹操教令的特点:随意、洒脱 《让县自明本志令》 《求贤令》 《举贤勿拘品行令》 《遗令》
(二)曹丕的书札
曹丕书札的特点:清新、活泼 代表作: 《与朝歌令吴质书》 《又与吴质书》
“(阮)籍少时尝游苏门山,苏门山有隐者, 莫知姓名,有竹实数斛,臼杵而已。籍 从之,与谈太古无为之道,及论五帝三 王之义。……籍乃假苏门先生之论以寄 所怀。” (《三国志· 魏书》卷二一注引《魏氏春秋》 )
嵇康的论辨文的成就
《声无哀乐论》 《养生论》 析理绵密,辞喻丰博,通脱恣肆
其他散文名篇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王羲之《兰亭集序》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个人性情与情趣的展示,充分显示了魏晋 时代的审美精神。
二、 魏晋抒情小赋的繁盛
王粲 《登楼赋》 曹植《洛神赋》 向秀《思旧赋》 阮籍《猕猴赋》 刘伶《酒德颂》 嵇康《琴赋》 潘岳《秋兴赋》、《闲居赋》 陶潜《归去来兮辞》
正始名士的论辨文
何宴《无名论》 王弼《周易》注
阮籍《大人先生传》
论辨色彩浓厚的赋体散文
关于大人先生 “登,字公和,不知何许人。无家属,于汲县北 山土窟中得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 好读易鼓琴,见者皆亲乐之。每所止家,辄给其 衣服食饮,得无辞让。”(《三国志· 魏书》卷二 一注引《嵇康集》 )
《宋书》本传 :“表、策、文、诰,皆亮辞也”
元嘉三大家的华丽文风
谢灵运:富丽 《岭表赋》、《长谿赋》、《山居赋》 颜延之:典丽 《赭白马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陶征士诔》、《宋文元皇后哀策文》 鲍照 :奇丽 《芜城赋》与《登大雷岸与妹书》
《陶征士诔》(节选)
…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指 达。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愈见其默。 …… 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絇纬萧,以充 粮粒之费。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 就成省旷。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欤!
《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注》
《水经注》中关于江南水道风景的描摹,文学意味更为 浓郁 。如取自(刘宋)盛弘之《荆州记》中的一段文 字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 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 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间,清荣俊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 者歌曰:“巴东三峡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