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共识”的理论悖论与当代金融危机

合集下载

从金融伦理视角看美国金融危机的问题与启示

从金融伦理视角看美国金融危机的问题与启示

从金融伦理视角看美国金融危机的问题与启示耿传辉【摘要】金融伦理在狭义上是指金融机构、金融从业人员以及金融市场在金融交易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必须有强大的金融业,而强大的金融业除了具备金融资产规模质量效益的硬实力,还要不断提升金融软实力,积淀深厚的金融文化,那么处理好金融伦理问题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

美国金融危机未见缓解,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整个欧元区面临着解体的考验,而金融领域的危机也已开始向实体经济传导,而导致这场危机的几个重要原因是对金融伦理的违背。

这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长久而深重的,中国金融业当务之急是重视欧美金融危机的前车之鉴,同时大力加强金融伦理建设,全面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

%Finance ethics refers to the behavior norms and moral rule observed by finance organization,employee and market in finance exchange.If a country wants to live and develop,it has to have powerfulfinance.However,powerful finance possesses hard power that finances assets quality and efficiency,besides it has to promote soft power and accumulate finance culture.So how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finance ethics cannot alone.American finance crisis hasn't been resolved,euro zone sovereign debt made euro zone face the test ofdisintegration.However,som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crisis of finance have spread to economics go against finance ethics.The crisis would affect China for a long time.The most important for Chinese finance is that studies the experience of Europe and American crisis and strength theconstruction of finance ethics and then promote the core competition of finance.【期刊名称】《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5页(P8-12)【关键词】金融伦理;次贷危机;主权债务危机;金融衍生品【作者】耿传辉【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28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吉林长春13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99《孙子兵法》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论转轨经济学的“华盛顿共识”与“后华盛顿共识”

论转轨经济学的“华盛顿共识”与“后华盛顿共识”

论转轨经济学的“华盛顿共识”与“后华盛顿共识”一、前言1990年代经济学界对发展中国家及转型经济体转型期进行了广泛研究,世界银行根据这一研究成果,提出“华盛顿共识”,并形成了一套发展模式和思想路线。

但是,“华盛顿共识”在实践中却遭遇到一些问题和质疑,因此后来又出现了“后华盛顿共识”,成为经济专家们研究转型经济体发展的新思路。

作为一名经济专家,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分析“华盛顿共识”与“后华盛顿共识”的特点、优缺点以及案例分析。

二、“华盛顿共识”的特点及优缺点1. “自由市场原则”“华盛顿共识”认为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的经济体制,主张自由市场原则。

即市场的自由和竞争可以充分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

然而,在实践中,这种自由市场的理念并不总是完美体现。

例如,在1980年代智利的军事政变中,市场自由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政府对市场的操纵,不同产业的集中度高,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

2. “财政健康原则”“华盛顿共识”主张国家财政的稳健和透明。

即政府应根据国际标准来制定预算、审计、税务等财政措施。

但是,很多国家并没有完全适用这一原则,导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和财政混乱等问题。

例如,阿根廷危机就是因为国家的财政混乱和债务过多而爆发的。

3. “私有化原则”“华盛顿共识”主张私有化能够激发经济的生产活力,推动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但是,在实践中,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的特殊性,这种私有化的改革并不总是完美的。

例如,在俄罗斯的私有化改革中,由于资本家和寡头的垄断使得资源分配不公,并且贫富差距加大,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4. “资本市场开放原则”“华盛顿共识”主张对外资进行开放式政策,以加强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促进外部资本流入和扩大对外开放。

但是,在实践中,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激烈竞争,加剧了由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的压力。

同时,由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许多国家对外资的开放程度并不同,产生了政治上的问题。

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1989年所出现的、一整套针对拉美国家和东欧转轨国家的、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

当华盛顿共识逐渐走向失败,宏观经济理论界提出了与此相对的北京共识。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约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对拉美国家的国内经济改革提出了已与上述各机栄达成共识的10条政策措施,称作华盛顿共识。

该共识包括十个方面:①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②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③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④实施利率市场化;⑤采用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⑥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⑦放松对外资的限制;⑧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⑨放松政府的管制;⑩保护私人财产权。

美国著名学者诺姆·乔姆斯基在他的《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中明确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一系列理论,它们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所制定,并由它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实施”。

编辑本段影响按照美国学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概括,“华盛顿共识”的教条是“主张政府的角色最小化、快速私有化和自由化”。

最初,斯蒂格利茨对“华盛顿共识”提出过尖锐的批评。

他在1998年的著名文章中提出,“华盛顿共识”作为一种智力型的教义,它的“成功”在于简单明了、重点突出、便于操作。

只要掌握了几个最主要的经济指标,例如通货膨胀率、货币增长率、利率、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便能做出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华盛顿共识”对经济转轨国家所产生的误导表现在哪些方面?理论误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盛顿共识”和“休克疗法”政策的得与失、利与弊、激进与渐进孰优孰劣等,始终是国际学界和俄罗斯精英们争议的焦点。

实际上,它涉及的是转型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路径、道路的理论论争。

华盛顿共识的兴衰

华盛顿共识的兴衰

华盛顿共识的兴衰作者: [美]斯蒂芬·哈珀来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中图分类号:D8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55(2012)04-0128-09[美]斯蒂芬·哈珀,程早霞,宋伟译摘要:西方的政策制定者们基于80年代的国际政治臆断,在金融援助中,利用胡萝l、加大棒的方法引诱发展中国家按照西方的标准和制度来发展。

接受援助的国家将实行亲西方的经济与政治改革,以此回馈西方国家的经济支持。

但当这些国家接受并实施美国开出的千篇一律的药方:“结构性调整计划”或简称赛普斯(SAPs)亦即“华盛顿共识”时,这些国家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与政治问题。

世界上80010的人口包括墨西哥、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家都卷入其中。

与此相反,至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在发展规模和速度方面已经成为除西方以外的世界发展的象征性领导者。

因此可以认为,“华盛顿共识”已走向衰落;而与此相反,“北京共识”逐渐被世界所接受。

关键词:华盛顿共识;弗里德曼;结构性调整计划(SAPs);经济和政治自由为了理解中国软实力日益增强的吸引力及其选择的发展模式,我们必须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即西方发展经济学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在日益减弱。

如同许多娱乐故事一样,这个问题也是起始于剑桥大学的。

好像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并没有想过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什么特别的东西。

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凯恩斯想经营一家铁路公司,因为他认为这个工作容易做。

当他没能如愿从事铁路生意后,他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在这个常被忽略的人生履历中,他的经济学考试得了个最低分。

凯恩斯很快被派往印度办事处,在那里他整天忙于杂乱的微不足道的琐事(他曾说自己最大的成就是向孟买出口了一头纯种牛),不久他就辞职不干了。

回到英国后,他在英国上层社会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为剑桥的杂志撰稿,作为布卢姆茨伯里派( BloomsburyGroup)的一员活跃于伦敦的社交场合。

从华盛顿共识的失败

从华盛顿共识的失败

逻辑斯蒂增长,技术新陈代谢 与熊比特的”创造性毁灭”
2.5
2
1.5
1
0.5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股票市场指数(S&P500)的色混沌运动 的色混沌运动 股票市场指数
从新古典的自给经济到 工业化的复杂分工
市场经济是天然稳定?线性到非线性供求曲线 金融是有效市场还是生机市场?> 从完全市场到开 放市场,从完全竞争到适度竞争, 从知识积累到新 陈代谢,从过度投资到创造性毁灭 市场局限,政府局限,与三方搏弈》“社会资本”, 民间社会,与非赢利非政府事业的发展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知识经济的崛起》从均衡定 价到差别定价,信息战与信用战,企业集团与区域 整合的发展》产权的稀释和合作的增加
规模递增效应路径依赖市场竞争可能逆向淘汰实验经济学市场行为取决于游戏规则挑战产权学派的科斯定理非线性经济动力学非线性供给曲线与市场的多均衡经济波动于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发现经济混沌与经济复杂现象从均衡经济学到复杂经济学经济复杂性的发现否定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推翻计量经济学的噪声驱动模型集合模型与大数原理否定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及微观基础论发现金融中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演化生物学与实验心理学的发现否定微观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人是心理矛盾个性复杂的社会动物既要个人生存也要集体温情和社会和谐信号处理和时间序列分析的突破经济运动的非线性非稳态与多关连的分析否定计量经济学的线性回归方法发展非参数的滤波方法提取有用信息整合局部片面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为概括物理学化学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与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复杂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创新经济学文化经济学pddssq非线性需求曲线beckerpddq非线性劳力供给曲线stiglitzwpsshq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失败个人利益之和不等于整体利益放开价格能否迅速趋于均衡产业链与产品周期收敛发散振荡工资是否具有弹性生存线下收入效应抵消替代效应个人理性无法取代社区保障均衡利率是否等于有效资本价格高地租高利率均衡陷阱不存在社会调整期的帕累脱最优牺牲穷人利益还是限制富人产权国际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还是垄断竞争金融强权下国家对民族工业的保护是适度还是放弃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保护产权还是保护创新破产效率与专利期限反垄断法与累进税金融创新与政策信贷竞争能力的提高有无学习机会与历史过程路径依赖与历史机遇非必然结果逻辑斯蒂增长技术新陈代谢与熊比特的创造性毁灭0100200300400500005115225股票市场指数sp500的色混沌运动从新古典的自给经济到工业化的复杂分工市场经济是天然稳定线性到非线性供求曲线金融是有效市场还是生机市场从完全市场到开放市场从完全竞争到适度竞争从知识积累到新陈代谢从过度投资到创造性毁灭市场局限政府局限与三方搏弈社会资本民间社会与非赢利非政府事业的发展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知识经济的崛起从均衡定价到差别定价信息战与信用战企业集团与区域整合的发展产权的稀释和合作的增加改革与教学中国实践与西方教学中国经验的研究中国经济学家的歪打正着与国外观察家reno的新发展物理学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态度中国学界的热门与拉美印度的批判中国人能否自己总结中国经验并上升为国际主流历史教训从马克思到拉斐尔ma

“华盛顿共识”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服务于其全球战略的攻击性武器

“华盛顿共识”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服务于其全球战略的攻击性武器

“华盛顿共识”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服务于其全球战略的攻击性武器1、案例呈现:“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是一种以自由贸易、财经纪律和国有企业私有化为基础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

“华盛顿共识”主要有十点内容:实行紧缩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削减公共福利开支、金融和贸易自由化、统一汇率、取消对外资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以及国有企业私有化、取消政府对企业的管制等。

“华盛顿共识”的核心为“自由市场和币值稳定”。

“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是新自由主义。

有西方学者把“华盛顿共识”称作市场原教旨主义,“主张政府的角色最小化、快速的私有化和自由化”。

“华盛顿共识”的目的是把发展中国家拉入自己控制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使拉美各国的经济在自由主义的迷人幌子下,一步步地陷入依附美国不能自拔的困境。

在“华盛顿共识”精神的指导下,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拉美国家开始大刀阔斧的结构改革。

80年代中后期,一批在西方接受过教育的新领导人上台,在拉美改革中积极推行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

当时拉美新一代的领导人如墨西哥的萨利纳斯、巴西的科洛尔·德梅洛、阿根廷的梅内姆、智利的艾尔文等,大多都有接受美国高等教育的背景,深受芝加哥学派等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他们上台后纷纷在本国加快新自由主义改革步伐和力度。

加上新闻界和学术界的积极宣传,促进了新自由主义的传播,并在拉美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至于实施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国家普遍陷入乌云密布的萧条状态和金融危机之中,国民经济遭受到巨大破坏。

2、案例讨论:(1)如何认识“华盛顿共识”的实质?(2)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要借助于“华盛顿共识”作为其全球战略的攻击性武器?3、案例点评:(1)从“华盛顿共识”主要内容看,其实质是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拉入自己控制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使拉美各国的经济在自由主义的迷人幌子下,一步步地陷入依附美国不能自拔的困境。

(2)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阶级分析方法。

:从政治经济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从政治经济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黑博士:从政治经济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角度分析美国金融危机【解题思路】1.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华尔街金融危机表明,美国为代表的经济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根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可以通过改革和调整一次次缓和这些矛盾,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矛盾,反而使这种矛盾扩及全球范围,具有传播更快、周期更短、破坏性更强的特点。

2.华尔街金融资本家贪婪与欺诈的根源:华尔街危机突显了金融资本的贪婪和欺诈,攫取最大利润是由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本性所造成的,华尔街金融资本的贪婪与欺诈从根本上讲是由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本性所决定的,而不是什么“道德批判”的问题。

3.美国金融危机宣告了“华盛顿共识”的失败,都是“华盛顿共识”惹的祸:“华盛顿共识”:1990年,由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牵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讨论80年代中后期以来拉美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研讨会,参加者来自拉美国家、美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

会议提出了指导拉美经济改革的10条政策主张,被称为“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就是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要观点:①主张非调控化,推崇市场原教旨主义,反对国家干预,过分纵容投机。

②主张私有化,宣扬“私有产权神话”的永恒作用,反对公有制。

③主张全球自由化,维护美国主导下的自由经济,反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主张福利个人化,强调保障的责任由国家向个人转移,反对福利国家。

美国过分崇拜市场自由,反对国家干预市场,放任过度的市场投机,是导致华尔街危机的直接原因。

格林斯潘在任职美国联邦银行储备局主席期间,始终认为银行家们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自然可以形成市场有序化,拒绝对金融创新进行监管,除了利率调整以外,反对政府以其他手段干预市场。

格林斯潘公开认错,同样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失败。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与双重作用:(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由于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与强化,导致在所有制实现形式上、运行机制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7-形势与政策-第七章美国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

7-形势与政策-第七章美国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

第三节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 后金融危机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二、中国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措施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警示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面临的经济形势比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爆 发时更加严峻,一方面,美金融危机向全球实体 经济扩散,各国均受其害,中国经济面临改革开 放30多年来最严峻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中国 经济调整正处在关键时刻,国际金融动荡带来的 风险也要关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 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 ,把大量实体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比如拉美、东 南亚等国家,而把美国本土打造成贸易、航运和金融等 服务业中心。
同时,在里根及其后续继任者的极力推动下,以私有化 、市场化和自由化为目标的“华盛顿共识”在拉美和西 方国家迅速推行。然而,在政府监管放松的条件下,市 场过度自由的结果就是经济局部泡沫问题严重,比如 2000年美国高科技泡沫,以及最近由于房地产泡沫破灭 所引发的金融危机。
原因
1.金融创新过分强调利润和收益,而对风 险的控制认识不足
2.金融监管相对滞后 3.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助长了美国金融
危机 4.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
四、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全 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信心信用危机严重 影响世界经济正常运行,并逐渐影响到实体经济 ,发达国家经济体陷入衰退边缘,发展中国家普 遍受到波及,未来新兴经济体受打击的程度可 能要甚于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未来经济增长前 景堪忧,世界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6.对楼市的影响
➢ 我国楼市受次贷危机的直接影响较小,主 要是次贷危机使流入我国楼市的热钱短期 迅速撤回,直接导致了珠三角地区的房价 快速下跌。

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百科名片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1989年所出现的、一整套针对拉美国家和东欧转轨国家的、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

当华盛顿共识逐渐走向失败,宏观经济理论界提出了与此相对的北京共识。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约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对拉美国家的国内经济改革提出了已与上述各机栄达成共识的10条政策措施,称作华盛顿共识。

目录来源内容名人评论展开编辑本段来源1989年,陷于债务危机的拉美国家急需进行国内经济改革。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的研究人员,以及拉美国华盛顿共识家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研讨会,旨在为拉美国家经济改革提供方案和对策。

1990年由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出面,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讨论80年代中后期以来拉美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研讨会。

会上,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约翰?威廉姆逊说,与会者在拉美国家已经采用和将要采用的十个政策工具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

由于国际机构的总部和美国财政部都在华盛顿,加之会议在华盛顿召开,因此这一共识被称作“华盛顿共识”。

该共识包括十个方面:?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实施利率市场化;?采用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放松对外资的限制;?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放松政府的管制;?保护私人财产权。

美国著名学者诺姆?乔姆斯基在他的《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中明确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一系列理论,它们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所制定,并由它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实施”。

编辑本段内容1. 财政政策1. 加强财政纪律;2. 把政府支出的重点转向经济回报高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基本医疗保健、基础教育和基础设施;3. 改革税收,降低边际税率和扩大税基;2. 货币政策1. 利率自由化;2. 采用具有竞争性的汇率制度;3. 贸易和资金政策1. 贸易自由化;2.资本准入、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进入自由化;4. 宏观产业政策1. 私有化;2. 放松政府管制,消除市场准入和退出的障碍;3. 保护产权编辑本段名人评论赵晓: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所谓“北京共识”,相对应的是“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的理论悖论与当代金融危机

“华盛顿共识”的理论悖论与当代金融危机

“华盛顿共识”的理论悖论与当代金融危机作为新自由主义的完成形态,“华盛顿共识”有些主张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总体上看,“华盛顿共识”迎合国际垄断资本向全球扩张的需要,鼓吹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

“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不仅自身存在严重缺陷,而且相互之间以及理论与现实之间都充斥着矛盾和冲突。

美国在全球范围推行“华盛顿共识”的过程中,不仅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改革误入歧途,接连引爆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而且使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整个世界经济体系陷入日益严重的失衡,最终引发当前仍在持续的国际金融危机。

[关键词]“华盛顿共识”;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中图分类号]F83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2-0078-06赖风(1971―),男,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邮电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江苏苏州215123)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金融危机研究”(批准号:09AKS002)的成果。

当前仍未见底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各国学者不再停留在技术操作层面研究危机之源、寻求应对之策,而是深入反思在西方主导话语权近三十年的新自由主义范式。

“华盛顿共识”是新自由主义范式化的标志,研究其理论悖论,对于深刻认识当代金融危机,有效规避和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华盛顿共识”:源起与内容从20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开始由国家垄断阶段向国际垄断阶段过渡。

资本主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理论。

如果说国家垄断阶段需要的是凯恩斯主义;那么,国际垄断阶段需要的则是新自由主义。

为了促进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为了加速用新自由主义统一全球意志,从而更好地为国际垄断资本开辟全球空间,国际垄断资本迫切需要炮制并出笼具有更强操作性和迷惑性的工具。

1990年,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在华盛顿牵头召开了一个研讨会。

出席会议的有美国财政部等部门的官员、金融界和企业界人士,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华盛顿共识”耽误 拉美经济

“华盛顿共识”耽误  拉美经济

“华盛顿共识”耽误拉美经济凄凉的“周年纪念”说拉美经济改革,不能不提到“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是冷战结束前后,以华盛顿为组织总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向许多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轨国家硬性推出的一套经济改革政策。

它一般包括三大内容:“财政紧缩、私有化、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

这种政策建议得到美国财政部和华尔街的大力支持,在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在拉丁美洲推广开来。

在其中的一些国家,该“共识”曾经取得非凡的成就。

然而,拉美国家却积累起成堆的经济、社会问题,导致最近阿根廷和巴西等接近经济崩溃的边缘,社会动荡加剧。

今年,拉丁美洲遇上了一个倒霉的“周年纪念”:25年的经济增长尝试失败。

至少在刚过去的一个世纪,世界上别的地方还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时期(包括1960-1979的“大萧条”)——这些国家的经济都实现了不错的增长比率。

人均收入增长了80%。

尽管当时拉美收入的分配是世界上最不平衡的,但足以基本改善大多数人口——包括穷人的生活水平。

但另一方面,拉美经济状况恶化,并且由于鼓吹“华盛顿意识”而变得更糟。

从1980年到1999年,人均收入仅增长11%。

上个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拉美的“迷途的十年”,这个地区的人均收入实际上下降。

上个世纪90年代仅产生了有限的增长,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目前的经济情况也很不乐观。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划,新的十年的前5年,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大约只有1%。

墨西哥的问题照理说,墨西哥应该不是这种情况。

拉美地区已进行了25年的经济改革——开放国际贸易和投资;推进国有企业私有化;执行预算和货币纪律,以及采取其他的经济改革措施。

改革造成了某些痛苦和混乱——这在该地区的国家都有反映。

这个问题受到如此少的注意的事实,甚至更使人震惊。

应该记得,2004年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十周年。

然而,尽管发表的报告列举了大量数据,欢呼在过去的10年内,墨西哥的贸易额和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却很少提及经济增长率有多么低。

金融深化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研究——“华盛顿共识”的悖论的开题报告

金融深化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研究——“华盛顿共识”的悖论的开题报告

金融深化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研究——“华盛顿共识”的悖论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深化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发展中国家在金融领域的深化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如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监管体系的不健全、金融文化的欠缺等。

因此,在发展中国家中运用金融深化理论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然而,过去发展中国家在金融领域的改革往往受到西方“华盛顿共识”的影响。

这种理论要求国家采取放开市场,减少政府干预,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和私有化。

然而,研究表明,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这种理论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因此,在发展中国家中如何运用金融深化理论,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究金融深化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以及“华盛顿共识”的悖论。

具体的研究目的包括:1.分析金融深化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和局限性;2.探讨“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效果;3.分析发展中国家中金融深化和“华盛顿共识”之间的关系;4.提出进一步运用金融深化理论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并梳理金融深化理论与“华盛顿共识”的相关文献;2.根据金融深化理论和“华盛顿共识”,筛选出适合用于案例分析的发展中国家;3.结合选定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运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对金融深化理论和“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效果进行分析;4.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运用金融深化理论的建议和政策推荐。

三、预期研究结果和意义本文预计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预期研究结果和意义:1.对金融深化理论和“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效果进行分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指明方向;2.研究金融深化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3.深入分析发展中国家中金融深化和“华盛顿共识”之间的关系,为其他类似国家的金融改革提供借鉴;4.提出进一步运用金融深化理论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建议,为有关部门提供可操作的政策建议和选项。

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是指在1990年代中期,多位学者和政府官员在华盛顿特区一起召开的一系列会议所达成的一种经济政策框架。

这个框架主要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等机构提出的,旨在解决新兴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增长问题。

华盛顿共识被誉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经济政策框架之一,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盛顿共识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建议,其中包括了市场化改革、财政纪律、开放市场、私有化、外国直接投资等。

这些政策被认为是实现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关键。

然而,华盛顿共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批评者认为,这些政策过于注重市场化和自由化,忽视了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资源的过度开采。

华盛顿共识的提出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当时许多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经济危机和财政困境。

在此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开始积极介入,为这些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和经济建议。

华盛顿共识则是这些机构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经验和经济政策框架。

华盛顿共识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提供了一种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路径,帮助许多国家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其次,它强调了财政纪律的重要性,推动了许多国家进行财政改革和财政紧缩,实现了财政可持续性。

此外,它鼓励了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增长。

然而,华盛顿共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学者和政府官员认为,它过于强调市场化和自由化,忽视了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他们认为,这种政策框架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此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境内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破坏等原因,也对华盛顿共识持有批评态度。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一些国家开始反思华盛顿共识,并寻求适合自身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中一些国家在不完全放弃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干预和政府调控。

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被称为“新自由主义”或“华盛顿共识2.0”。

“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和实践

“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和实践

“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和实践摘要:“华盛顿共识”是美国为处于转型期的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它具有鲜明的自由主义特征。

“华盛顿共识”诞生初期受到了拉美和东欧国家的热情欢迎,但没有给这些国家立即带来发展和繁荣,相反却使很多转型国家陷入经济发展的阵痛期,“华盛顿共识”的效用引发巨大的争议。

任何经济理论都必须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制度才能真正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华盛顿共识”;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拉美一、从“华盛顿共识”看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普遍认为,“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失败的,这可以从“华盛顿共识”的“实验区”拉美、东欧、俄罗斯和东南亚国家来证实。

拉美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了前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约翰·威廉森领衔的包括美国财政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们为拉美量身定制的经济振兴政策,主要内容为:减少政府开支以削减财政赤字;紧缩货币政策以防止通货膨胀;改变财政支出的优先顺序,从扩大就业改为提供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利率和汇率以及金融和贸易的自由化,取消外资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国有企业私营化;产权保障等等。

“华盛顿共识”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总统奉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发展中国家版”。

“新自由主义”确实给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而陷入“滞胀”的西方经济带来新的生机,“新自由主义”的高涨使其认为“新自由主义”政策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犹如当初自由主义的始祖亚当·斯密开创的自由主义时代一样,“新自由主义”因此而又被称为“原教旨市场主义”,被美国拿来当做自己主导的全球化的利器,而正深陷经济泥潭的拉美和东欧及俄罗斯“不幸”成为“华盛顿共识”的“实验区”。

“原教旨市场主义”和计划经济是经济体制的两个极端,一个倡导毫无政府管制、完全依靠市场自身自主调节的市场经济,一个强迫实行政府主导一切的集体经济。

虽然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以至于马克思都说资本主义在一二百年创造的财富比人类历史上创造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苏联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也曾经给苏联带来辉煌。

重温《资本论》解读全球金融危机深层原因

重温《资本论》解读全球金融危机深层原因

重温《资本论》解读全球金融危机深层原因方亮【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人们重新对马克思主义及<资本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依据马克思主义学说,以<资本论>为基石来分析此次金融危机逐渐在全球引发的深层原因,即资本主义性质、全球化运动和美元霸权及国际金融体系是这次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期刊名称】《经济研究导刊》【年(卷),期】2010(000)024【总页数】2页(P1-2)【关键词】金融危机;资本论;马克思主义【作者】方亮【作者单位】齐齐哈尔电业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0一、引言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这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在美国历史上是规模最大的,波及范围也最广,而其动用金融救助方案,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仅有的。

全球救助正在竭力防止美国金融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但是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仍在继续,并在国际间不断传导。

从伦敦、巴黎到法兰克福,欧洲主要股票指数连续暴跌,亚洲、香港恒生指数,日本日经指数跌幅超常……。

这场危机使西方人重新想到了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也导致了《资本论》突然在欧洲一些国家热销。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石,给人类指出的是规律性的东西,难怪现今的欧洲人“困而知学”,又重新回到马克思语境中来。

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学说,以《资本论》为基石来分析此次金融危机逐渐在全球引发的深层原因。

二、全球金融危机深层原因分析(一)资本主义制度产物当代资本主义是国际垄断的资本主义,资本在马克思以后的百年间,在国际化运动中实现不断增殖,垄断已成为高度集中的国际垄断。

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特征在当代依然没有变,反而表现得更为突出。

它的剥削和统治形式也更加完备,垄断组织也不是马克思年代的“国际托拉斯”,而是庞大的跨国公司,以及触角伸向世界各个角落的子公司。

与这种庞大的跨国公司相适应的是国际金融资本。

全球金融危机_历史考量与价值反思

全球金融危机_历史考量与价值反思

社会科学版SHEHU IKEXUEBAN6 全球金融危机:历史考量与价值反思陈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化而来的金融海啸正以迅猛之势席卷全球,这次金融危机影响之深远、波及范围之广泛,超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储贷危机”,甚至有人将其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代相提并论。

金融危机给美国等国家的金融经济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进而阻碍到全球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金融危机不仅给人们的经济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同时也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从而衍生出对现代金融发展史的深度考量和对现代金融价值观的深刻反思,而这些考量和反思通过以下四个关系的重新审视而呈现。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也是现代金融讨论的核心问题。

20世纪70年代后,传统金融开始向现代金融蜕变,反映在学科的发展上是金融学的微观化和数理化,反映在金融市场的拓展上是大量衍生工具的创新。

与实体经济的价值评估不同①,金融业的市场均衡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期,因为所有的金融资产是未来收入的现金流,而预期是不确定的。

因此,现代金融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向未来索取利润并将未来的收入流折现为当期利润的一个行业,它与实体经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在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如果虚拟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而现实恰恰相反,在资本主义实体经济增长越来越乏力的背景下,金融向时间维度无限扩张的魔力,使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依赖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将它看作是经济扩张和维持活力的主要手段。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虚拟经济规模过于庞大,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没有释放。

1990年,美国广义金融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8%,首次超过制造业,2003年这一比重升至20.4%。

2007年,金融服务部门的所创造的利润更是占到全美公司利润的40%,其利润占美国企业利润总额的40%,美国的金融实力早已超过生产力[1]。

陈平:曼昆,华盛顿共识与西方的危机

陈平:曼昆,华盛顿共识与西方的危机

格里高利•曼昆是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美国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其1998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译本1999年出版以来一直是国内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材之一。

然而,最近70名哈佛学生集体退出格里高利•曼昆教授的《经济学原理》课,并参加了“占领华尔街”的抗议运动。

美国民众的愤怒从街头燃向美国的最高学府,似乎表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也在现实面前遭到了挑战。

对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平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西方这次经济大衰退,西方的领导人和金融界有主要的责任,但西方主流经济学对大众和决策者的误导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危机陈平教授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系统否定大萧条中诞生的凯恩斯理论,否认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政府干预宏观经济的效果,以芝加哥大学的诺奖经济学家卢卡斯所领导的微观基础论和理性预期论,主张市场经济能自我调节,即使大萧条的大规模失业也是工人的理性选择,而政府主导的稳定政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干预没有任何效果。

曼昆为代表的后凯恩斯派最终和芝加哥学派妥协,把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政府作用边缘化。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教科书是这一妥协的代表。

1980年代初期起,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美国财政部主导下,向发展中国家推行一整套以自由化、私有化和宏观紧缩为特征的经济政策,即华盛顿共识。

其理论依据都能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教材中找到。

华盛顿共识的推行,给拉美、东欧和东亚各国带来一连串的金融危机。

但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拒绝反省,最后导致美国和欧洲2008年的金融危机,至今没有复苏迹象。

大众对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信仰也被动摇。

我们经过近30年的研究,系统批评和取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包括有效市场理论、经济波动的噪声驱动理论、价格的线性供求理论、预算软约束理论、宏观经济的理性预期和微观基础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零交易成本理想和制度趋同理论等。

以曼昆为代表的经济学派否认大萧条的基本教训,无视历史的多样性和经济的复杂性,推行自由化与私有化政策,否认政府干预的作用,强调英美模式的普适性,无视世界上多种市场模式的竞争。

对华盛顿共识的理解

对华盛顿共识的理解

对华盛顿共识的理解
华盛顿共识是指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部所在地华盛顿特区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共识。

这个共识将市场的力量和国家的作用结合起来,强调市场开放、私有化、财政纪律和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华盛顿共识的框架下,国际金融机构和发达国家一直鼓励发展中国家实行一系列结构性改革,如财政赤字的削减、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推动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等。

这一共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加强市场机制、促进自由贸易和提高经济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

然而,华盛顿共识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和批评。

一些人认为,这种一刀切的经济改革方式并不适合所有国家,因为每个国家的发展情况和制度不同。

他们认为,过度依赖市场机制可能导致经济的不稳定和不公平,增加了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

此外,一些批评者还指出,华盛顿共识忽视了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应该与社会公正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否则可能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社会的不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华盛顿共识已经逐渐演变和调整。

新的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不仅仅是市场的监管者,还应该扮演促进公平、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的角色。

因此,对华盛顿共识的理解也在不断演变。

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市场化的经济理念,而是更加注重人民福祉、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经济政策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盛顿共识”的理论悖论与当代金融危机作为新自由主义的完成形态,“华盛顿共识”有些主张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总体上看,“华盛顿共识”迎合国际垄断资本向全球扩张的需要,鼓吹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

“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不仅自身存在严重缺陷,而且相互之间以及理论与现实之间都充斥着矛盾和冲突。

美国在全球范围推行“华盛顿共识”的过程中,不仅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改革误入歧途,接连引爆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而且使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整个世界经济体系陷入日益严重的失衡,最终引发当前仍在持续的国际金融危机。

[关键词]“华盛顿共识”;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中图分类号]F83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2-0078-06赖风(1971―),男,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邮电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江苏苏州215123)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金融危机研究”(批准号:09AKS002)的成果。

当前仍未见底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各国学者不再停留在技术操作层面研究危机之源、寻求应对之策,而是深入反思在西方主导话语权近三十年的新自由主义范式。

“华盛顿共识”是新自由主义范式化的标志,研究其理论悖论,对于深刻认识当代金融危机,有效规避和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华盛顿共识”:源起与内容从20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开始由国家垄断阶段向国际垄断阶段过渡。

资本主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理论。

如果说国家垄断阶段需要的是凯恩斯主义;那么,国际垄断阶段需要的则是新自由主义。

为了促进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为了加速用新自由主义统一全球意志,从而更好地为国际垄断资本开辟全球空间,国际垄断资本迫切需要炮制并出笼具有更强操作性和迷惑性的工具。

1990年,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在华盛顿牵头召开了一个研讨会。

出席会议的有美国财政部等部门的官员、金融界和企业界人士,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在会议的最后阶段,时任该研究所所长的约翰&#8226;威廉姆森说:经过讨论,与会者在拉美国家已经采用和将要采用的十个政策工具方面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这个共识被称作“华盛顿共识”[1]。

威廉姆森在会后将会议论文汇编成册,并于同年出版。

在这本题为《拉美调整的成效》的论文集中,威廉姆森更加明确地阐述了拉美国家在经济调整和改革过程中应该采纳的“处方”,它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政策主张:(1)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2)重新安排公共支出优先序列;(3)改革税制,降低边际税率;(4)利率自由化;(5)竞争性的汇率;(6)贸易自由化;(7)引进外资的自由化;(8)私有化;(9)放松规制;(10)产权。

[2](P63-67)在威廉姆森看来,上述政策主张不仅适用于拉美,而且还适用于其他有意开展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家。

但是,“华盛顿共识”从问世之日起就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猛烈批评。

有人认为,“华盛顿共识”的十个主张是以新自由主义为基础的,是一种“市场原教旨主义”。

因此发展中国家实施其“处方”的后果,必然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经济主权不断弱化。

还有人认为,“华盛顿共识”是一种“新帝国主义”,是美国及被美国操纵的国际金融机构迫使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的“敲门砖”,是“后冷战”时代资本主义向处于低潮的社会主义发起攻击的“进军曲”。

[3](P196-197)虽然“华盛顿共识”中的某些政策主张(如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总体上看,“华盛顿共识”鼓吹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否定国家干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有利于国际垄断资本的全球一体化。

发展中国家对此应该密切关注、高度警惕,我们既要认清其本质是为了迎合国际垄断资本和大金融寡头向全球扩张的需要,更应在理论基础上弄清其内在的矛盾和冲突。

二、“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是新自由主义关于一个市场正常运行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的基本经济学原理,因此,可以用“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一词来概括,它主要包括现代货币理论、供给学派理论和科斯的产权理论。

(一)现代货币理论现代货币理论的核心思想认为,货币是经济生活中唯一重要的因素,只要掌握了货币运动的客观规律,就能使市场供求平衡,保证经济增长。

因此,现代货币理论着重说明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现代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对产出具有更大的影响,货币供应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根源。

很显然,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与“华盛顿共识”的金融自由化原则是相吻合的。

“华盛顿共识”第四条“利率市场化”、第一条“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第五条“竞争性的汇率”都反映了现代货币理论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的政策主张。

现代货币学派的基本理论中与“华盛顿共识”政策主张密切相关的主要理论有:1.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用实证方法论证了:(1)货币需求是随着永久性收入的增加而稳定上升的。

利息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而永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大。

因为永久性收入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所以,货币的需求是高度稳定的。

这种经济体自身对货币需求的高度稳定性观点,是“华盛顿共识”金融自由化政策的理论基础。

(2)货币政策由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率、存款与通货的比率三个因素组成,而这三个因素又分别取决于货币当局、银行系统和社会公众的行为。

在三个因素中,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量长期变化和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他两个因素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对货币的运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货币供给函数是稳定可测的。

正是基于这一观点,货币学派主张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方法来控制宏观经济总量,这种观点又被称为“单一规则”。

(3)货币供给与货币的传递机制密切相关。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量由初始时期的稳定增长到增长率的上升阶段会产生三种效应,即初始时的冲击效应、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效应以及随后的长期预期效应。

这种货币传递过程中的不同效应使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作用具有时间滞后的特点。

“就多数主要西方国家来说,货币增长率的变化引致名义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大约在6个月或9个月之后。

”[4](P49)2.通货膨胀理论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即在一定意义上,通货膨胀是,而且也只能是由货币数量的急剧增加引发的。

”[4](P50-51)如果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就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由于货币数量的过度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唯一重要原因,因而降低货币增长率是对付通货膨胀的唯一方法。

”但是“必须要有政治上的决心来采取必要的措施”,因为“放慢货币增长速度在开始的时候会带来痛苦的副作用:经济增长率降低,失业率暂时偏高,而且通货膨胀率在一段时间内也不会降低多少。

治理的好处要在一年或两年之后才能显现。

”[4](P205-206)3.国际收支与汇率理论在如何调节国际收支和实行什么样的汇率政策的问题上,弗里德曼主张政府应当平衡国际收支,实行浮动汇率制。

平衡国际收支的方法主要通过调整货币储备、调整国内价格等手段来实现。

弗里德曼强调“浮动汇率制能使我们有效地和直接地走向物品和劳务的完全自由的贸易――除了以严格的政治和军事的理由来进行干预的情况以外。

”[5](P78)弗里德曼的国际收支与汇率理论和“华盛顿共识”中的“竞争性的汇率”、“贸易自由化”的政策主张是相吻合的。

(二)供给学派理论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的反凯恩斯主义学派,它的理论对里根政府影响极大。

由于它所主张的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而在1990年制定“华盛顿共识”时,供给学派的如下理论和政策主张得到了推崇。

1.税收理论和降低边际税率的主张供给学派的税收理论认为,要实行减税以刺激供给。

其主要经济学家认为,很高的边际税率是导致美国储蓄和投资不足、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税收理论的代表人物拉弗提出了一个“拉弗曲线”命题,即:随着税率由低到高的增长,政府收入也随着增长,但是到达一个转折点时,随着税率的增高政府税收反而降低,如果政府实行100%的税率,政府收入为零。

这一理论是“华盛顿共识”第二条提出的改革税制、降低边际税率的理论依据。

2.反对国家干预,要求削减政府开支,实现财政平衡供给学派认为美国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胀现象是由于国家干预破坏了市场机制,需求过度膨胀使供给能力萎缩,从而使市场供求失衡。

因此他们主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让就业率、利率、劳动工资率等随经济的变化而变动,这样,储蓄、投资、物价等可以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得到调节。

(三)科斯的产权理论科斯的产权理论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强调私有产权的极端重要性。

他的主要理论被称为“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是指“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无论立法者或法院对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

”[6](P10)科斯的产权理论认为:产权需要清晰界定,在无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人们或组织的自愿协商可以解决无效率问题。

在这里,人们或组织的自愿协商就是指依靠自由市场机制作用,而不是政府用干预方式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科斯的产权理论与“华盛顿共识”的私有化、放松规制、产权这三条政策是相吻合的。

由于科斯定理是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得出的结论,而现实中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很难满足条件的,因而“科斯定理”进一步引申为“科斯第二定理”,考察了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的问题。

科斯指出:“一旦考虑到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

”[6](P83)其基本思想是:在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下,通过产权清晰界定或重新变更经济主体进行自愿协商,仍然可以达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但由于交易成本过高,则可以通过政府来干预市场运行。

这就造就了人们通常所说的“科斯悖论”。

三、“华盛顿共识”理论基础中的悖论作为“华盛顿共识”理论基础的是上述现代货币理论、供给学派理论、科斯产权理论的混合物,其矛盾和缺陷主要有:(一)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与货币传递机制理论的矛盾一方面,弗里德曼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在长期,货币需求是随永久性收入的增加而稳定上升的,利息率在短期内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

另一方面,弗里德曼的货币传递机制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是货币政策时滞理论。

根据实证的分析,“货币变动的转折点早于商业循环变动率的转折点12~16个月,货币变动的影响存在着时间滞后,并且这种对经济影响的时间滞后具有不稳定性。

”这样,一是由于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二是由于货币传递机制的时滞性,所以现代货币理论反对积极的需求管理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