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阅读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

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人,思想和行动,范围太广,我想损之又损,只

说说我深知,而且应该受到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语文"方面;这仍嫌范围广,只好再缩小,

限于写作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这个像是不成问题的问题。说是不成问题,因为:一,看历史,

似乎早已解决。那还是民初高喊文学革命的时候,以前言文不一致,如言,说"我觉得对",

文则要写"余然之",既增加了无谓的负担,又不容易懂,所以应该合二为一。起初有些人,

如林琴南之流,不以为然,但这是大势所趋,众意所归,不久就统一了天下,理,认定怎样

说就应该怎样写,行,用笔写白话。二,看现实,写,都不用文言,而用普通话。但这里还

隐藏着不少问题。由文学革命时期起,就应该有所谓白话指什么(如有孔乙己的白话,鲁迅的白话,北京市民的白话,等等),能不能这样写,应该不应该这样写等问题。这且不管,文学革命之后,许多知名的和不很知名的作家,以及广大的能执笔而不成家的,总是这样做了。

成果呢?我的看法,除了少数人、个别文体(如小说、戏剧里的对话)之外,都是只能"不即不离"。不即,是与街谈巷议的口语不尽同;不离,是无论如何,总可以算作雅化的精炼化的条

理化的口语。这都是过去的事了。值得重视的大问题在现在,流行的文的大多数,从用语方

面看,与过去相比,不即的成分显然增加了,从而不离的成分就相应地减少了。这表现为冗长,扭曲,修饰,晦涩,不像话。不像话,有影响,是不自然,不简明,不易懂。这样写,

有的来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来于看什么,学什么;但更多的是来于认识(纵使是不很明确的),以为不这样就不成其为文,甚至不足以称为文。有认识为依据,不即而离的文就会发荣滋长,终于成为文风问题。叶圣陶先生坚决反对这种文风,他提出正面的主张,要"写话"。

写话,粗略说是嘴里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加细一些说是,所写,从用语方面看,要是简明

而有条理的口头话。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

为佳文的主张,就必致付之一笑。这里为题目所限,不能牵涉过多,甚至挑起论辩。专说我

的看法,写话,虽然其中有些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说明,但大体上说,或当作行文用语的一个

高标准看,总是既正确又对症。说正确,因为这是坚持文学革命以来求言文一致的老传统。

说对症,因为时下的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称为文言,是因

为只见于书面,嘴里并不这样说。新文言,就其难于为绝大多数人轻易了解说,会比旧文言

更糟,因为旧文言简短,新文言冗长,旧文言直说,新文言要多绕弯子。不简短,不直说,

再加上结果的难于了解,就成为症。去症要有对症药,那就是写话,写话的主张会碰到两种

性质的难易问题。一种是执笔之前,刚才说过的,认为这样就不成其为文,下里巴人,不屑于。认识,属于一念之差,可是变却大不易,要慢慢学,多多比较,细心体会,求速成办不到。另一种是执笔之后,我的经验,就说是下里巴人吧,写得简明自然,让下里巴人听着像话,不是容易,而是很难。这也要靠慢慢学(多念像话的文),多多比较,细心体会;此外还要

加上叶圣陶先生提到的办法,写完,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

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

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

简就决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繁简有时牵涉到内容方面,意思无价值,甚至更坏,当然以不写为是。内容还会引来其他性质的复杂问题,这里不管,只说用语。用语的可简而繁,近些年来大为流行,种类和花样都很多,几年前我在拙作《作文杂谈》的"累赘拖沓"一题里曾较详细地谈到,这里不能多说。我的想法,值得重视的不是多用少用一两个字,而是应该少用而偏偏多用的这种热爱冗赘的心情,它扩张,无孔不入,就会成为风。

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势力越来越大,占据的地盘越来越广,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成为既

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成为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

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

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1.选文第1段第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文中

的原话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怎样说明叶圣陶先生注重文风简洁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作者在选材方面的特点和作用。(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过渡句,承上启下,由上文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厚”过渡到下文写他律己严。

2.“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3.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是“了”,一个是“太”,“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

4.作者选取与自己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