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患沟通制度.

合集下载

山东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的意见-鲁卫医发[2008]3号

山东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的意见-鲁卫医发[2008]3号

山东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的意见正文:---------------------------------------------------------------------------------------------------------------------------------------------------- 山东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的意见(鲁卫医发[2008]3号)各市卫生局,大企业卫生处,省(部)属医疗机构:近年来,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遵循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宗旨,秉承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扎实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积极实施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措施,竭力为患者服务,赢得了患者的尊敬和群众的信任,医患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

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总体和谐的医患关系中仍然存在局部的不和谐,大的和谐之中存在小的不和谐。

医患关系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影响广大医务人员技术和才能的充分发挥,也影响患者的健康,必须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为深入开展全省“两好一满意”活动,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进医疗服务,在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现就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完善医患沟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医患关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医患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应当成为最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医患沟通是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是整个医疗服务过程的重要内容。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出发,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医患沟通,认真研究解决医疗服务中存在的群众不放心、不满意的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我省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出发,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和“医患携手,共建和谐”的服务理念,通过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患方教育制度、分级预警和投诉处理制度、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制度、医患沟通评价制度,增进患方对医院的信任和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疾病,正确理解健康,主动配合治疗、护理,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医患矛盾纠纷,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和谐医患关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卫生机构管理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卫生机构管理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卫生机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卫生机构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居民的健康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要求,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卫生机构的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卫生机构应当依法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防备保健服务。

第三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卫生机构的建设、装备设施、医疗质量、卫生管理、医疗纪律、规范操作、职业道德等方面,均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四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卫生机构设立医疗负责人、护理负责人、行政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等岗位,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

医疗负责人必需具备医学专业资格,护理负责人必需具备护理专业资格,行政负责人必需具备管理专业资格,财务负责人必需具备财务专业资格。

第五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卫生机构应当建立科室管理制度,明确各科室的职责和权限。

各科室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关专业资格,并对本科室的工作负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卫生机构应当设立医务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分别负责医疗质量和卫生管理的监督和引导工作。

医务委员会由医疗负责人、护理负责人、行政负责人和各科室负责人构成,负责商讨医疗服务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决策;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医疗负责人、护理负责人、药学负责人和质控科负责人等构成,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和监督评估工作。

第七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乐观开展科研活动和人才培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创新本领。

第三章卫生管理第八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卫生机构应当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对患者的信息进行管理,并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第九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卫生机构应当订立卫生应急预案,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本领,提高组织协调和应急处理水平,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方案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方案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方案一、明确目标定位我们要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目标定位。

它不同于大型医院,主要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提供的是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

因此,我们的目标就是让社区居民享受到便捷、高效、温馨的医疗服务。

1.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素质,确保服务质量。

2.加强健康管理。

定期开展健康讲座,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3.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积极倾听居民意见,及时解决诉求,营造温馨就医环境。

二、优化服务流程1.简化挂号流程。

引入互联网挂号系统,减少排队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2.完善药品供应。

与周边药店合作,确保药品品种齐全,满足居民需求。

3.加强信息化建设。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医疗服务智能化水平。

三、提升医护人员素质1.加强培训。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引进优秀人才。

积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医护人员,提升团队整体素质。

3.建立激励机制。

设立优秀员工奖、优秀团队奖等,激发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健康管理1.开展健康讲座。

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健康讲座,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2.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3.建立健康档案。

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更新,便于跟踪管理。

五、建立和谐医患关系1.加强医患沟通。

积极倾听居民意见,了解诉求,及时解决。

2.提高服务质量。

从细节入手,提升服务质量,让居民感受到温馨就医。

3.开展公益活动。

组织各类公益活动,拉近与居民的距离。

六、加强内部管理1.优化人员配置。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合理配置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财务管理。

规范财务制度,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七、拓展业务范围1.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居民提供远程诊断、治疗等服务。

2.合作发展。

与周边医疗机构、企业等合作,共享资源,实现共赢。

3.拓展服务领域。

除了医疗服务,还可以开展养老、康复、心理咨询等业务。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管理制度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管理制度

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对卫生服务 中心的收支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 财务操作流程,确保财务信息的 真实性和完整性
加强预算管理,合理编制预算方 案,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和评估
物资管理制度
物资采购:需经 审批,确保质量 合格
晋升机会:提 供公平的晋升 机会,鼓励员 工不断提升自 身能力,实现 个人职业发展。
培训与发展:提 供各类培训和发 展机会,帮助员 工提升专业技能 和综合素质,增 强卫生服务中心 的整体服务水平。
06
卫生服务中心环境卫生管理 制度
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卫生清洁频次:每 日至少进行一次全 面清洁,并保持日 常卫生
03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评估制度
评估目的:确保 医疗服务质量, 提高患者满意度
评估内容:医疗 技术、服务质量、 服务态度等
评估方式:定期 自评、外部评审 、患者反馈等
改进措施:针对 评估结果,制定 改进计划并实施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医疗 安全管理制度, 确保患者安全
定期开展医疗安全 培训,提高医务人 员的安全意识

定期开展慢性 病防治知识宣 传和健康教育 活动,提高居 民慢性病防治
意识和能力
定期对慢性病 防治工作进行 总结和评估, 及时调整防治 方案,确保防
治效果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居 民健康素养。
建立健康教育档案,记录居民健 康状况和干预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针对不同人 群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制度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制度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制度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指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

为了保障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建立一系列制度来规范管理和运行。

下面将介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项制度。

一、管理制度1. 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确保卫生服务中心的顺利运行。

2. 人员管理制度:包括招聘、聘用、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确保卫生服务中心拥有专业、有素质的医护人员。

3. 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评估医护人员的工作表现,激励医护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4. 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流程和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合理、透明。

5. 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安全使用,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服务制度1. 就诊登记制度:建立完善的就诊登记体系,包括居民信息采集、就诊流程等,方便居民就诊和管理。

2. 医疗流程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3. 诊疗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记录的规范、医疗手术操作规程、质量反馈和改进措施等。

4. 疫情防控制度:制定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病例监测和报告,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疫情防控工作。

三、宣传制度1. 社区宣传制度:建立社区宣传工作机制,加强对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的宣传和普及。

2. 媒体宣传制度:制定媒体宣传策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宣传报道,提高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中心的知晓度和信任度。

四、投诉处理制度1. 投诉受理制度:建立投诉受理渠道和流程,确保居民投诉能够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

2. 投诉处理制度:明确投诉处理的程序和时限,及时解决投诉问题,满足居民的合理需求。

3. 投诉回访制度:建立投诉回访制度,对已经处理完毕的投诉进行回访,及时纠正问题和收集居民意见。

五、信息管理制度1. 医疗信息管理制度:确保医疗信息的安全、完整和准确性,保护居民的隐私。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医患沟通制度(试行)》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医患沟通制度(试行)》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医患沟通制度(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公布日期】2007.09.24•【字号】内卫发[2007]75号•【施行日期】2007.09.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医患沟通制度(试行)》的通知(内卫发〔2007〕75号)各盟市卫生局、厅直属各医院、内蒙古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卫生处:为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医患沟通,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对医务人员的理解,自治区卫生厅组织有关人员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医患沟通制度(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函告卫生厅医政处。

联系人:田军联系电话:************附件: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医患沟通制度(试行)二〇〇七年九月二十四日附件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医患沟通制度(试行)党中央提出了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实现这个任务,涉及各方面的工作,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医疗卫生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宗旨,逐步规范医患沟通行为,努力探索医患关系中的不和谐问题的解决途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实施医患沟通的目的实施医患沟通就是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然而,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医疗风险,对患者和医疗机构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疗风险防范1.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同时,强化对医疗行为的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差错。

2.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通过培训、考核等手段,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各项医疗技能,了解和遵守医疗法规,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

3.完善医疗设备设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根据需求配置必要的医疗设备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设施安全、可靠、有效。

同时,加强对急救设备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急救能力。

4.加强用药安全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对药品的采购、储存、配送和使用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用药规定,确保药品安全。

加强对医务人员用药知识的培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5.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对患者信息的保护,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制度,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同时,加强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网络攻击和病毒入侵。

6.加强医患沟通: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和意愿,尊重患者知情权。

加强医患沟通,可以有效减少医疗纠纷,降低医疗风险。

二、应急处理预案1.突发事件的识别和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识别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突发事件。

医务人员应熟悉各类突发事件的特征和预警信号,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应急处理组织架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成立应急处理组织架构,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效组织应急处理。

3.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措施和责任。

医院医患沟通联络制度

医院医患沟通联络制度

医院医患沟通联络制度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通过建立医患沟通联络制度,加强医患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1.2 原则:(1)平等自愿:医患双方在沟通中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自愿交流,不强迫对方接受意见。

(2)诚实守信:医患双方在沟通中应诚实守信,不得隐瞒、歪曲事实,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3)合法合规:医患沟通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

二、沟通内容2.1 基本信息: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诊断、治疗方案、预后等。

2.2 治疗过程:治疗措施、药物使用、检查项目、手术安排等。

2.3 费用信息:治疗费用、医保政策、自费项目等。

2.4 权利义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如知情同意、隐私保护等。

2.5 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6 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疾病知识、预防保健、康复锻炼等方面的信息。

三、沟通方式3.1 面对面沟通: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直接进行交流,了解患者需求,解答疑问。

3.2 电话沟通:患者或家属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病情、预约挂号、了解检查结果等。

3.3 网络沟通:医院可以设立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提供在线咨询服务,解答患者疑问。

3.4 书面沟通:病历、检查报告、用药说明等书面资料,应清晰、准确、及时地提供给患者。

3.5 患者座谈会: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听取患者意见和建议,改进医疗服务。

四、沟通要求4.1 医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用词规范、语气诚恳、耐心倾听,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意见。

4.2 医务人员在沟通中应保持客观、公正,不得夸大或缩小病情,不得误导患者及家属。

医患互动与满意度调查制度

医患互动与满意度调查制度

医患互动与满意度调查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院内医患互动的行为,提升患者的医疗满意度,保障医患关系和谐稳定。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管理规定为基础。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医务人员,并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有关的工作。

第三条定义•医患互动:指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包含但不限于问诊、诊断、治疗、护理、病愈等环节。

•医患满意度:指患者对医务人员和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的评价。

第二章医患互动原则第四条以患者为中心医务人员应以患者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关怀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情形,供应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五条敬重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医务人员应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向患者供应认真的医疗信息,并充分敬重患者的选择权,敬重其治疗决策。

第六条当事人平等原则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应保持平等的地位,不得鄙视任何患者,不得因患者的社会地位、资产情形等因素对其予以不公正待遇。

第七条诚实守信原则医务人员应诚实守信,不得隐瞒或歪曲医疗信息,不得通过诳骗、虚假宣传等手段误导患者。

第八条保护患者隐私医务人员应严格保密患者相关信息,不得未经患者同意,将其信息泄露给他人。

第三章医患沟通和沟通第九条简明扼要医务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沟通时,应简明扼要地向患者解释医疗诊断、治疗方案、并告知可能的风险和后果。

第十条敬重隐私医务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沟通时,应敬重患者的隐私,避开在非必需情况下公开患者的病情和治疗信息。

第十一条倾听和体察医务人员应倾听患者的看法和需求,关注患者的痛苦和困扰,体察其心理和情绪状态,供应必需的心理支持。

第十二条不冷不热善意医务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沟通时,应保持不冷不热善意的态度,敬重患者的感受,避开冷漠和无视。

第四章医患冲突解决和投诉处理第十三条及时解决冲突医务人员应及时处理和解决与患者之间的冲突,采取合理的沟通和协商方式,维护医患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社区卫生服务站各种制度(4篇)

社区卫生服务站各种制度(4篇)

社区卫生服务站各种制度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为了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为了保障卫生服务站的正常运行,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制度。

1. 人员管理制度:卫生服务站需要建立明确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员工能够胜任工作,并保证服务质量。

2. 动态队伍管理制度:卫生服务站的人员结构常常变动,需要建立动态队伍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流动、岗位调整、晋升等方面的规定,保证卫生服务站的持续运作。

3. 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卫生服务站需要建立工作流程管理制度,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流程,确保工作能够有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4. 纪律管理制度:卫生服务站需要建立纪律管理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工作纪律、工作礼仪等方面的规定,保证员工的行为规范,维护卫生服务站的良好形象。

5.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卫生服务站需要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医疗操作规范、临床路径管理、医患沟通等方面的规定,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6. 病案管理制度:卫生服务站需要建立病案管理制度,包括病案填写、病案归档、病案保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病案资料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7. 财务管理制度:卫生服务站需要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核算、资金管理、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规定,保证财务的规范管理。

8. 安全管理制度:卫生服务站需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卫生安全、消防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居民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以上制度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些基本制度,具体的制度内容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社区卫生服务站各种制度(2)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为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场所,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障社区居民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常见的制度:1. 门诊制度:规定社区居民可以在指定时间内前往服务站进行门诊就医,包括看病、配药等服务。

2. 预约挂号制度:为了避免居民排队等候,社区卫生服务站常常采用预约挂号制度,居民可以提前预约看病时间。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医患沟通,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医患沟通,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医患沟通,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03.12.19•【字号】苏卫医[2003]62号•【施行日期】2003.1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医患沟通,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卫医〔2003〕62号)各市卫生局,各有关厅直医疗单位:为贯彻落实全省医院工作会议精神,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进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配合与支持,全面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与质量,我厅制定了《加强医患沟通,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现予下发。

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加强医患沟通,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江苏省卫生厅二○○三年十二月十九日附件:加强医患沟通,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为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医患沟通,融洽医患关系,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现就“加强医患沟通,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医患沟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卫生工作“两为”方针,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展“病人选医生”服务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举措。

一是能够促使广大医务人员转变服务理念,克服传统的“只见疾病不见人”服务模式,促进医疗服务的整体性、人性化,主动尊重和维护患者的权益,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二是在医患之间医疗信息不对称的客观条件下,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预后、医疗护理合理性、可行性、预期效果以及风险性的认识,以得到他们对医疗服务措施的配合、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和尊重;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明确了在医疗服务和医疗消费中,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平等法律关系,实现在对疾病治疗全过程中医患的合作关系;四是有利于增强广大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认真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实施方案(二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实施方案(二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实施方案根据县、乡两级卫生会议精神及卫生院的县体情况,结合县卫生局下发的各项文件精神,卫生院特制定医疗质量实施方案及管理措施。

一、实施方案(一)医疗门诊1.要求熟练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治疗。

2.各种医疗文件要求正规书写,各种登记,门诊处方都必须按标准登记书写。

3.连续用药三天以上输液病人,口服用药一周的慢性病人,要求门诊医生有记录。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液的更换要求有年月、日标志,有消毒液名称及浓度,有签名。

5.门诊病人转入病房或转入上级医院的病人要求病历上有转诊记录。

6.妇产科必须严格执行引、流产等各种手术签字手续,以及计生部门开具的证明材料。

(二)护理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接班制度,护理查房制度。

2.注射室、观察室消毒要有记录、有年、月、日标志,有消毒液名称及浓度,有签名。

3.为病人配药,输液要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销毁并认真做好销毁登记。

4.规范化书写各种护理文书。

5.建立护理差错记录,并及时,认真填写。

6.搞好医一护一患之间的关系,创优质文明服务。

避免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7.搞好责任区的卫生保洁,给病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三)药房、库房。

1.认真搞好责任区的清洁卫生,物品摆放合理,整洁。

2.有药品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有药品差错登记制度和记录。

3.药品调拨必须有药房两人签字,处方划价应签全名,准确率必须在___%以上,避免发错药或划错价的事情发生。

4.药品入库应按批号及有效期远近摆放。

药品出库应遵循“先产先出”“近期快出”的原则。

5.建立药品档案,减少过期药品,杜绝虫蛙、霉烂、变质、受潮现象。

6.药品计划,应根据本院的业务性质,工作范围,科室请购计划,不同季节,发病率的高低等因素来制定,报医院审批,避免大批量购药和缺药,少药现象发生。

(四)辅助检查科室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2.紧密与临床一线科室联系,共同分析,讨论疑难病症,提供有价值的诊断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制度目录Microsoft Word 文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制度目录Microsoft Word 文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制度目录
1、医患沟通制度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3、社区卫生服务护理工作制度
4、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制度
5、0—7岁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制度
6、社区中急诊室工作制度
7、社区卫生服务会诊制度
8、学习制度
9、全科诊室工作制度
10、社区围产保健科双向转诊制度
11、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修培训工作办法
12、例会制度
13、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14、医疗废弃物无害化管理制度
1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质量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
16、锡林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室工作制度
17、医疗差错及事故防范与处理制度
18、消毒隔离制度
19、药品管理制度
20、锡林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勤制度
21、社区协作与民主监督制度。

医患沟通制度

医患沟通制度

医患沟通制度1目的1.1使患者/家属能获得足够医疗和治疗方面的相关信息,告知患者及家属其有权参加医疗决策,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1.2引导患者及家属正确对待疾病,正确理解健康,主动配合治疗、护理,有效防范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和谐医患关系。

2沟通环节2.1门急诊沟通:门急诊导医、挂号、咨询人员、医生、护士要履行沟通告知义务,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与患者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

门诊医师在接诊患者后,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现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与患者沟通,奖初步诊断、拟行诊疗措施及其必要性等情况进行告知,征求患者意见,争取患者对各种医疗处置的理解。

急诊科对遇有意外事故等情况无家属陪同的患者,应及早设法通知患者家属,同时报告医务处。

2.2入院时沟通:床位医师在接收患者入院时,应在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即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方初步诊断、可能的病因或诱因、诊疗原则、进一步检查内容、饮食、休息及其他注意事项。

平诊患者的首次病程记录,应于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急诊患者入院后,责任医师根据疾病严重程度、综合客观检查对疾病作出诊断,在患者入院后2小时内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正式沟通;重症患者及时下达病重、病危通知书。

2.3住院期间沟通:患者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在患者入院3天内必须与患者进行正式沟通,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向患方介绍患者病情、诊断、当前治疗措施、拟实施的诊疗或手术方案与替代治疗方案、预期的治疗结果、预计的大致费用、出院计划、病人及家属的教育〔如其权利与义务等〕以及其他与疾病治疗有关的情况如实告知患者或委托人,及时解答其咨询。

2.4在进行手术、麻醉、输血、特殊检查、特殊治疗以及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时沟通:应当获得患者或其近亲属书面知情同意;在患者病情变化、变更诊疗方案、高值医用耗材、贵重药品使用、发生欠费、术前术中改变手术方式以及超医保范围药品、项目使用时,根据患者病情、患方文化程度及要求的不同,由不同级别的医护人员采取适当的方式随时进行沟通,保证诊疗工作顺利进行。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患沟通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患沟通制度

医患沟通制度1.目的为更好地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避免医患矛盾,特制定此规定。

2.适用范围全院医护人员、患者3.定义医患沟通就是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各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科学指引诊疗患者伤病,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

4.工作程序4.1 医务人员要不断加强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视病人为亲人的思想,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为患者排忧解难。

以高尚的情操,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医德医风,执着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赢得患者的信任、爱戴和尊重。

4.2 在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要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患者和家属,不得居高临下,杜绝生、冷、硬、推、拖、顶等现象。

4.3 医生在为患者诊治时要详细询问其病史,耐心、细致地倾听患者主诉。

在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时须态度和蔼,解释和告知要客观、准确到位。

4.4 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住院病人的主管医生,每日最少要查房两次,并随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告知患者及家属,同时做好病程记录。

4.5 做各种检查前要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检查的目的。

特殊检查时要根据情况向患者交代有关事项及费用,征得患者同意并签字。

检查后的结果要如实告知患者或家属。

4.6 做特殊治疗和侵入性检查前要向患者和家属讲清有关检查治疗的目的及风险,征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后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4.7 医患和谐办公室将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和技巧,有效地规避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4.8 医患和谐办公室和各临床科室都可通过对病人的跟踪随访、满意度调查、工休座谈会等形式增加医患间的沟通,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就医环境。

4.9 针对医患之间出现的矛盾,要及时有效地妥善解决,防止矛盾的扩大化和复杂化。

对可能出现严重医患纠纷的病例应提前向医患和谐办公室进行预报。

医患沟通制度

医患沟通制度

医患沟通制度医患沟通制度11、沟通原则医患沟通应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尊重患儿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使用规范的文明服务用语。

2、医患沟通时间有院前沟通、入院时沟通、入院3天内沟通、住院期间沟通、出院时沟通、出院后跟踪沟通。

3、医患沟通内容医务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患者的疾病诊断、主要治疗措施、重要检查的目的及结果、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在72小时、手术前、有创检查、化疗、输血/血制品、病情变化及采用新方法治疗等情况时(包括可选择的替代方案),应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谈话,并听取患者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患者或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此外还要加强对目前医学技术的局限性、风险性的告知,以保证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4、沟通对象(1)对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实验性临床医疗等,应由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

(2)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

(3)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由其近亲属签字。

没有近亲属的,由其关系人签字。

(4)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被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病情突变需紧急抢救而无法签署知情同意者,可先实施积极的抢救措施,同时迅速通知近亲属到场签字。

经治医师必须在病程录内作出记录,记录应包括下列一些内容:病人本人或直系亲属不能签字的原因、已做过哪些努力争取病人本人或直系亲属签字、因等待签字而推迟治疗可能会引起的严重后果等。

(5)患者有权选择本人或授权他人方式行使其在医疗期间的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

被授权人之行为视同患者本人知悉与同意,经代理人签名同意后所实施的诊疗行为,若产生不良后果将由患者承担。

5、医患沟通方式通过各种告知文书、同意书及与患者或家属的谈话实现。

对于普通疾病患者,由主管医生在查房时就将病情、预后、诊疗方案等详细地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对于疑难、危重患者,由患者所在的医疗小组的主任或副主任医师直接与家属进行正式沟通。

医院医患沟通制度

医院医患沟通制度

医院医患沟通制度为积极做好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的工作,增进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配合与支持,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与医疗质量,进一步做好医患沟通工作,使医务人员增强自律和维权意识,充分尊重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知情权、选择权、同意权、隐私权,减少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安全。

建立健全谈话制度针对患者病情、诊断、检查、治疗方案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减少医患双方误解和矛盾,从而减少医疗纠纷产生。

1、患者入院,管床医生按《医院患者入院告知书》为主要内容进行谈话,建立和谐的医患环境。

2、手术科室术前(含门诊小手术)必须详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内容包括入院诊断、术前相关检查、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沟通。

3、术中发现新情况或改变原定手术方式,必须告知患者的家属。

4、患者入院后,无论病情轻重,均应与患者或家属进行一次沟通,内容包括目前的病情、拟进行专项检查、制定的诊疗方案、预后等。

5、患者病情危重或病情变化,应充分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使其能接受、理解。

6、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化疗、各种诊断性穿刺、输血、颈内静脉置管等)以及使用贵重药品、大型检查、不在医保范围内的药物时,均应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使其了解该检查或治疗的必要性并同意接受。

7、所有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操作前,如洗胃、吸痰、胃肠镜检查等。

8、选择植入物或特殊材料前,应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多种植入物或特殊材料的性能、优缺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供其选择。

9、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病情变化或意外,转运前应与患者或家属交待可能出现的情况。

10、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诊疗护理规范所规定的其他谈话内容。

11、医方谈话人员应为高年资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手术谈话应由主刀或第一助手,进修、轮转、实习医师不得独立进行谈话。

建立健全签字制度医患双方通过谈话方式,对医疗诊治方案或处理达成共识,以书面签字形式,作为双方认定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患沟通制度
一、医患沟通的内容
(一医疗、护理、急救、门诊、后勤等各个部门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护人员主要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所患疾病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目的及结果,病情的转归及其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药费用清单等内容。

并听取病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其所要了解的问题。

(二“医患沟通”的三个层面
1.是普通疾病患者,由主管医生在床旁查房时就将病情、预后、治疗方案、详细地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

2.是疑难、危重病人,由病人的主管医生、主治医师(包括科主任和责任护士(包括护士长直接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正式沟通。

3.是带有共性的多发病、常见病,由护士长及相关医生、护士一起召集病人或家属开会,集中进行沟通。

二、医患沟通的主要形式和要求
1.床旁首次沟通:一般疾病,要求主管医师查房结束时,及时将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以及进一步诊治检查方案等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护士在病人入院12小时内要介绍医院及科室概况、住院须知,并安慰病人卧床休息,并把沟通内容记在护理记录上。

2.住院期间沟通:在病人住院期间,要求:主管医生和分管
护士必须对病人所患疾病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目的及结果,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及费用等内容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并将沟通内容记载在病程记录、护理记录上。

3.集
中沟通:对带有共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等,由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护士等一起召集病区病人及家属,集中进行该病发生、发展、疗程、预后、预防及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等进行沟通,回答病人及家属的提问。

至少每月一次,并记录在工休座谈记录本上。

4.出院防视沟通:对已出院的病人,医护人员采取电话访视或登门拜访的方式进行沟通,并作好记录在出院访视记录中。

三、医患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一基本要求尊重、诚信、同情、耐心
1.一个技巧倾听——请多听病人或家属说几句,介绍(解释——请多向病人或家属说几句,
2.二个掌握掌握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

3.三个留意留意对方的情绪状态、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对方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

4.四个避免避免强求对方及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剌激对方情绪的词语和语气;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和压抑对方情绪,适时舒缓。

(二沟通方法
1.预防为主的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只要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并把此类作为重点沟通对象,针对性的进行沟通。

在晨会交班中,除交医疗问题外,可把当天值班中发现的不满意苗头作为常规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有的放矢的作好沟通工作。

并记录在晨会记录本中。

2.交换沟通对象:在某医生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困难时,可另换一位医生或主任与其沟通。

3.书面沟通:对丧失语言能力或某些特殊检查、治疗的患者可用书面沟通。

4.先请示后沟通:当下级医生对某种疾病的解释不肯定时,先请示上级医生,然后再沟通。

5.协调统一沟通:论断不明或疾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医之间,医—护之间,护—护之间要相互讨论,统一认识后,由上级医师对家属进行解释,以避免各自的解释矛盾对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的心理。

四、“医患沟通制”的制度保障
把“医患沟通制”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医务部、护理部、质量考核办将定期每月抽查一次,查病历了解“医患沟通”记录情况,还将不定期进行督查,了解医患沟通的实施情况,听取病人意见。

并由考核办通报实施效果,并加以评价,提出改进措施或意见,向全院通报。

对拒不执行“医患沟通制”和在执行过程中仍有病人投诉,病人不满的,则按相关规定给予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