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2 种群的数量特征 作业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1.1种群的数量特征》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1.1种群的数量特征》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1.1种群的数量特征》同步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B.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统计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2.某生物科技小组对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表所示数据:样方X1X2X3X4X5X6X7X8种群密度/(株·m-2) 3 7 15 2 4 9 8 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6.5株/m2B.用此方法求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应完全相同C.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D.利用此方法可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3.对某区域的田鼠进行调查,调查样方面积为 2 hm2,统计所捕获的鼠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10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所示:捕获次数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初捕100 100 60 40重捕100 20 68 32 下列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高B.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C.综合两次捕获的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60只/hm24.栗喉蜂虎是一种形态美丽优雅的鸟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被发现。

下列有关其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栗喉蜂虎的种群密度B.可用当年出生幼鸟数与其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来计算出生率C.在所有生态系统中,若其种群数量大,则其种群密度也一定大D.通过年龄结构可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5.《说文》云:“鹬知天将雨则鸣,故知天文者冠鹬。

”滨鹬是一种中小型涉禽,生活于湿地生态系统,食性较杂。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 课后练习题及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 课后练习题及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 (1)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7)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4)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检测卷 (21)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题组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1.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答案】C 【解析】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样方一般以1 m2的正方形为宜。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为估算一包黄豆的数量,将这包黄豆和50粒绿豆混装在大广口瓶中,从瓶中随机取出一勺豆子,统计发现其总数为n,其中绿豆的数量为m。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实验模拟了标记重捕法,其中绿豆代表标记后的动物B.将黄豆和绿豆装入瓶中后,应将其摇匀C.可重复取豆求平均值,降低实验误差D.黄豆总数约为50 m/n【答案】D 【解析】上述实验模拟了标记重捕法,其中绿豆代表标记后的动物,A正确。

将黄豆和绿豆装入瓶中后,应将其摇匀,代表被标记动物与未标记动物的均匀混合,B正确。

可重复取豆求平均值,能够降低偶然性造成的实验误差,C正确。

假设黄豆总数为A,则有(A +50)∶50=n∶m,解得A=50(n-m)/m,D错误。

3.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图示中黑点表示统计的个体。

下列各图中有关取样的方法的数量统计错误的是()A B C D【答案】D 【解析】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时,对于样方内的个体全部计数在内,而对于位于样方边界的个体,遵循只计一半的原则,而选项D将所有位于边界的个体都计算在内,所以D项统计有误。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旁栏及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旁栏及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章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问题探讨2015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查明: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监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

讨论1. 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对于保护它们有什么意义?【答案】弄清东北豹的数量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2. 调查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数目对于预测该种群的发展趋势有什么意义?【答案】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旁栏思考题东北豹的繁殖能力和鼠的差别有多大?这对于它们的种群数量有哪些影响?【答案】东北豹一般每年最多生一胎,通常每胎产仔2~3只,偶尔有产1只或4只的情况。

幼豹2~3岁后性成熟。

而鼠一年可生数胎,每胎产多只鼠,幼鼠当年即可性成熟。

可见东北豹的繁殖能力比鼠弱得多。

一般来说,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这是它们的种群数量出现较快增长的内因。

思考•讨论讨论1. 图1-3中A、B、C三种年龄结构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属于衰退型?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属于稳定型?为什么?【答案】A属于增长型,C属于衰退型,B属于稳定型。

因为一般来说,幼年和成年个体数越多,老年个体数越少,出生率就越高,死亡率就越低,种群数量增长就越快;反之,种群数量增长就越慢,或者种群数量下降。

2. 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呢?【答案】不一定。

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结构,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3. 据统计,1990—2013年的24年间,我国0〜14岁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7.69%下降到16.41%;15-64岁人口的比例由66.74%上升到73.92%;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例由5.57%上升到9.67%。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课后“练习与应用”汇总(附答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课后“练习与应用”汇总(附答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课后“练习与应用”汇总(附答案)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练习与应用一、概念辨析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 一块草地中所有蒲公英的数量就是这个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

(×)(2)调查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

(√)(3)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多。

(×)2.下列关于样方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D)A.样方要有代表性B.样方数量不宜过少C.可以任意设置样方D.样方面积大小应适当3.2003年,我国颁布法律,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请简要说明这一规定的意义。

答案提示:在自然情况下,新生儿的男女性别比例大致为1 : 1。

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有利于维系性别比例均衡,进而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拓展应用1.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

请估算这个池塘中共有鲫鱼多少条。

答案提示:约386条。

2.假如要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鼠和蚯蚓的种群密度,你将分别采用什么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

因为这种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采用样方法调查正适合。

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采用标记重捕法。

因为这种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记重捕法。

3.下图A、B分别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图,纵轴示年龄,横轴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请根据此图回答,哪一个国家未来的人口增长率高?答案提示:B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与应用一、概念辨析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将一种生物引人一个新环境中,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生物种群就会出现“J”形增长。

(×)(2)种群的“s" 形增长只适用于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上课课件第1章-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上课课件第1章-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
N=______9_6____头。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
理论上在调查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BC 。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名师提醒:标记重捕法的注意问题
种群的概念
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 生物个体的总和。
2.要点: (1)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2)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个体
之间相互联系。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对于某水体中的鱼,捕捞多少,才会既不 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种群的特征
1 种群密度 2 出生率和死亡率 3 迁入和迁出 4 年龄结构 5 性别比例
密度高。 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密
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密度为 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而 密度很快下降。
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青 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
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
迁徙
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
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
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
大概有多少只?
N=M(总标记数)×
n(重捕个体数)
m(重捕中标记数)
N=42×38/12=133只
实例2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 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 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 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 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2021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对应练习--第2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

2021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对应练习--第2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1.下列与种群数量模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数量增长曲线比数学公式更能直观反映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B.建立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一般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C.“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N t=N0λt中,λ可以看成自变量D.构建相应的模型后需通过实验或观察等进行检验或修正2.(2020湖北四校高二上联考)某同学在“研究大肠杆菌数量变化”时,提出的数学模型是N n=2n(N代表细菌数量,n代表细菌繁殖代数),他建立的这个数学模型的合理假设是()A.细菌可以通过有丝分裂不断增加数目B.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理想条件下,细菌种群数量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C.细菌没有细胞核,结构简单,分裂速度快D.细菌微小,需要的营养物质少,繁殖速度快题组二分析种群的“S”形增长3.(2020北京101中学高二上期末)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如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随温度不同而改变B.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C.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4.(2020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改编)关于如图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ac段种群增长率不断升高、ce段种群增长率不断降低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可使e点上移,以此达到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目的D.图中c点增长速率最大,不同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一定不同5.(2020山东济宁高二上期末)如图1、2、3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培养结果的不同表现形式,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图1图2图3A.图1、2、3都可以表示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D.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数量达到了环境容纳量题组三辨析种群的“J”形和“S”形增长6.(2020辽宁盘锦辽河油田二中高二上期末改编)如图为“J”形和“S”形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呈“S”形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先增加后减少B.种群呈“S”形增长的原因是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有限等C.“J”形曲线代表的种群,种群数量不断增大且无K值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形曲线7.(2020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上月考)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λ倍,如图表示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作业含答案

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基础巩固1.下列有关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光照的年节律变化是一些动物迁徙的影响因素,可以影响种群的迁入、迁出B.昆虫的孵化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倒春寒的低温会影响春天昆虫种群的孵化率C.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在干旱时所有动植物种群数量都会下降D.某些昆虫在遭受寒流时无论种群密度高低所有个体都可能死亡解析: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在干旱时多数动植物种群数量会下降, 但也有例外,如气候干旱是东亚飞蝗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2.科学家对森林中的林旅鼠和猫头鹰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调查研究。

林旅鼠因患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导致种群数量下降。

正常情况下,猫头鹰以林旅鼠为食,林旅鼠数量下降时,成年猫头鹰的数量保持稳定,新孵出的猫头鹰却大大减少,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C )A.猫头鹰种群出生率下降B.传染病导致林旅鼠死亡率上升C.猫头鹰种群年龄结构向稳定型发展D.具有抗病能力的林旅鼠在生存斗争中占优势解析:“成年猫头鹰的数量保持稳定, 新孵出的猫头鹰却大大减少”, 说明猫头鹰种群出生率下降, 年龄结构向衰退型发展。

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如气温、气候以及火灾等。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天敌对猎物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B.遭遇寒流时,某昆虫种群数量越多,死亡数就越多,寒流是非密度制约因素C.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不存在反馈调节D.同样是缺少食物,种群密度越高,该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就越大解析:猎物种群密度越大,越容易被天敌捕食,所以天敌对猎物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寒流属于环境因素,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是通过反馈调节而实现的,如最初食物充足,随着种群数量增加,造成食物逐渐不足,致使种群数量减少;同样是缺少食物,种群密度越高,种内斗争越激烈,该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就越大。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类,下列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A.捕食关系 B.种间竞争关系C.寄生关系 D.气候、降水等的变化2.陆游的名句“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并不适用于广东,而“清明谷雨时,插田莫迟疑”则真实反映了广东农业生产实际。

导致这一情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温度 B.水C.空气 D.土壤3.[2023·新疆乌鲁木齐八中校考期末]下列有关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B.温度是影响许多植物种子萌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C.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死亡的原因是光照不足D.干旱缺水常常导致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4.[2023·江西临川一中校联考开学考试]下表为某地人工柳树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平均值,单位:株/m2)随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变化的调查数据。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B.相同郁闭度下草本植物间的密度差异与自身特性有关C.影响上述三种植物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光照D.除郁闭度外,气温、干旱等因素也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5.(不定项)气候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超出种群忍受范围的环境条件可能对种群产生灾难性影响,影响种群内个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迁移和散布,甚至会导致局部种群的毁灭。

下列符合上述观点的案例是( )A.蚜虫往往在干旱年份大量繁殖,大雨之后剧烈减少B.某种太阳鱼,在遇到过多的同种太阳鱼卵或幼鱼时,就会将它们吃掉C.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某些啮齿动物的种群数量与降雨量有着直接关系D.食物不足时,雌性松鼠有20%~30%不繁殖,繁殖者年产仔量明显减少6.直接影响草原上某种羊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有( )①草②阳光③空气④狼A.①② B.②④C.①④ D.③④7.[2023·山西阳泉高二统考期末]一般来说,影响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相关的生物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有些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课本答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课本答案

第三章 第 3 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三章 第 4 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三章 第 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三章 复习与提高
第四章 第 1 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 第 2 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四章 第 3 节 生态工程
第四章 复习与提高
第一章 第 1 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第一章 第 2 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一章 第 3第 1 节 群落的结构
第二章 第 2 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第二章 第 3 节 群落的演替
第二章 复习与提高
第三章 第 1 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三章 第 2 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1.1 种群的数量特征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1.1 种群的数量特征

双子叶植物 叶脉一般是
网状脉
单子叶植物 叶脉一般是
平行脉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实 验 探 究 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② 确定样方
观察调查对象的分布状况 和地段的形状,根据观察 结果,结合下面的提示, 讨论确定样方的多少,样 方的大小和取样方法。
草本 面积1m2
灌木 面积16m2
乔木 面积100m2
练习与应用
二. 拓展应用
1.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指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 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为25条。由此估算该池塘中共有鲫鱼约_3__8_6_条。
2. 下图A、B分别为两个国家人口 的年龄结构图,纵轴示年龄, 横轴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 百分比。据此图可判断,未来
人口增长率高的国家是___B___。
练习与应用
2. 科技人员为了检验某新型除草剂对麦田杂草猪殃殃的防治效果,随机选 3块麦田,在每块麦田中做对照实验,施药60天后调查猪殃殃密度。取 样方法为每个处理随机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为1m2。调查结果为对照
组411.75株/m2,实验组35.00株/m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 样方数量过少,面积适当 B. 样方面积过少,数量适当 C. 杂草株数应为整数,对照组数据有误 D. 实验组数据可信,该除草剂施用效果显著
迁入率和迁出率
1. 定义
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如果你研究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迁 入率和迁出率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能 够决定种群数量
+
出生率
迁入率
+
种群 — 数量

迁出率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1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1
第9页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7.我国人口学家在分析了某地人口普查数据后,认为当地的人口数量仍处于增长期, 今后还会增长数十年才会停止,作出这种判断的信息主要来自( B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结构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第10页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解析:年龄结构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增长 型:种群中幼年个体数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 越大;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 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 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故作出这种判断的信息主要来自种群的年龄 结构,故选 B。
第18页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影响小白鼠性成熟的因素除了性别比例,还有种群密度等,A 错误;实验中各雌性小白鼠的妊娠率存在一定差别,说明实验中各组雌性小白鼠的繁殖强 度有一定差异,B 错误;高密度偏雌性组 54 日龄雌鼠的性成熟率低,推测高密度偏雌性 组的妊娠率相对较低可能与性成熟延缓有关,C 正确;偏雌性组的雌鼠妊娠率在低密度组 和高密度组均较低,说明种群的出生率较低,而且偏雌性高密度组幼鼠的存活率也低,因 此偏雌性的性别比例不利于该小白鼠种群数量的增长,D 错误。
第21页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3)“稻虾共作”实现水稻、龙虾增产增收原因分析: ①从表中数据可知,与常规区比较,“稻虾共作”区可___降__低___杂草和害虫的种群密 度,从而减少杂草与水稻的竞争和害虫的危害。 ②在“稻虾共作”区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___生__物___防治,该系统中小龙虾产生的粪 便,被稻田中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盐等,为水稻的正常生长提供营养,从而减少 __农__药__和__化__肥___的使用。 ③龙虾四处爬动、挖洞有助于水稻根部细胞的_有__氧__呼__吸___,提供更多的能量,促进营 养离子的吸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作业含答案

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种群和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是一个种群B.一块棉田中所有同种的跳蝻、蝗虫是一个种群C.可以用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表示其种群密度D.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即杂草种群的种群密度解析: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包含多个物种;跳蝻即蝗虫的若虫,一块棉田中所有同种的跳蝻、蝗虫包含该种群中所有的个体,属于一个种群;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新增个体数只包含种群的部分个体;杂草中包含多个物种,不全属于一个种群,故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不能称为杂草种群的种群密度。

2.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由于薇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C.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捕食,会导致估算结果偏低解析:蜘蛛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捕食,则会导致估算结果偏高。

3.下图表示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①②③④分别指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B.春节前后,某市的人口数量波动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③和④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⑥D.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近期其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少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因此①为死亡率、②为出生率、③为迁出率、④为迁入率,⑤为年龄结构,⑥为性别比例;春节前后,大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人口流动所引起,即主要受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⑤年龄结构;衰退型的种群一般来说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但是也不排除环境条件改变导致种群数量不变甚至增长的情况。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必备知识基础练1.(2022山东青岛高二期中)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市的人口数量可称为种群密度B.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C.标记重捕法可以估算野兔的种群密度,但不能估算总个体数D.种群密度的大小可以推算该种群在生态系统的相对重要性2.甲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乙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特征。

那么甲、乙分别属于( )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B.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C.种群;一条鲤鱼D.种群;一个鲤鱼种群3.(2022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结构,每种类型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只有标记重捕法4.下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

该人群的年龄结构可能是( )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5.下列有关生物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调查跳蝻,用标记重捕法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 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统计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6.在对某种兔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记兔12只,则该种兔种群的总数量约为( )A.46只B.125只C.88只D.96只7.下列对于种群性别比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种群中雄性和雌性的数量比例均为1∶1B.种群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C.性别比例对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决定性作用D.根据性别比例可以将种群划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8.(2022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通报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全国人口共141 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 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 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教材答案详解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教材答案详解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教材答案详解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材第2页问题探讨1.通过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可以了解东北豹的生存状态和濒危程度,从而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保护措施,如全面禁猎、禁止商业性采伐林木、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等,对于濒危动物的拯救和种群恢复有重要意义。

2.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直接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教材第3页旁栏思考东北豹一年只生一胎,每胎2~3仔,鼠一年可生数胎,每胎产多只小鼠。

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教材第4页思考·讨论1.种群年龄结构的分析1)A为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

2)C为衰退型,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

3)B为稳定型,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相当,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2.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

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会受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少,但是也不排除由食物充足、缺乏天敌、迁入率提高等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3.24年间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增加,少年儿童人口比例减少,这说明我们应该关注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课本第5页探究·实践1.随机取样不会掺入任何主观因素,可以减少误差,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

2.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较大。

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

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

从统计学上看,一定数量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

3.不同小组对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应当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如5%以内。

如果超出了正常波动范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结果不一样的原因应当首先考虑取样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可根据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一)种群的数量特征(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种群的数量特征1.甲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乙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特征。

则甲、乙分别属于()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B.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C.种群;一条鲤鱼D.种群;一个鲤鱼种群B[甲属于物种的个体特征,乙属于种群的特征。

]2.如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A[年龄结构中的衰退型,其年龄结构的种群密度将越来越小,对应于选项A所示图例。

]3.(不定项)下列选项中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07∶1B.近年来,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集中分布D.某种原因导致某害虫种群死亡率升高ABD[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

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07∶1,属于对性别比例的描述,A正确。

近年来,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属于对年龄结构的描述,B正确。

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集中分布,属于对种群的空间特征的描述,C错误。

某种原因导致某害虫种群死亡率升高,属于对死亡率的描述,D正确。

]4.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会因气候、天敌、食物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5.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能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其原理是它能()A.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B.抑制害虫生殖器官的发育和配子的形成C.杀死幼小害虫个体D.诱杀害虫雌性个体,减少排卵A[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使其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6.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C.D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D.a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A项正确;图中A、B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C表示死亡率,D表示性别比例,B项错误;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数量变化,C项错误;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D项错误。

]7.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分为图示①、②、③三种类型,据图回答:(1)我国在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70年代初期人口的年龄结构为图__________所示类型。

(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中该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示类型。

(3)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结构为图__________所示类型。

[解析](1)由于我国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使70年代初期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上幼年个体数量多,种群趋于扩大,造成人口数量众多,为图①所示增长型。

(2)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保护幼鱼,将使捕捞水域中该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图①所示的增长型。

(3)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锐减,害虫的年龄结构将为图③所示的衰退型。

[答案](1)①(2)①(3)③题组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8.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的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利用样方法调查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是计数每个样方内蒲公英总数,再除以每个样方的面积,获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实际操作不可行,通常采用样方法,A项错误。

由于所有样方面积之和只是甲地面积的一部分,若用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则所得结果会低于实际种群密度,B项错误。

对照上面的总体分析,C项正确。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后,即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不应再乘以甲地面积,D项错误。

]9.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2 hm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再原地放生。

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

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A.少于92只B.多于92只C.少于161只D.多于161只C[标记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为初次捕获并标记个体数/个体总数(N)=重捕的标记个体数/再次捕获的个体数,根据题意可知,50/N=13/42,N≈161(只),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计算结果会比实际结果偏大,所以灰仓鼠个体总数应该少于161只。

]10.(2017·全国卷Ⅲ)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B[A错: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内部的个体要全部统计,位于样方边缘的个体计数时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不用进行标记。

B对。

C、D错:要注意随机取样。

取样时可采用等距取样法或五点取样法,但由于该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取样时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增加样方数量。

]11.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

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总数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_____只/hm2。

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 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________。

[解析](2)将表中的数据代入公式:种群总数=(32×36)/4=288(只),由于测定的是2 hm2的布氏田鼠数量,因此,该草原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2=144(只/hm2);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捕获有标记的数量比实际值小,故求得的比值比实际高。

(3)两次捕获的雄性个体数为18+18=36,捕获的雌性个体数为14+18=32,综合两次捕获情况,因此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4+18)/(18+18)=32/36=8/9。

(4)100 m2有3.6个洞口,则1 hm2的洞口为3.6×100=360,而1 hm2的田鼠数量为144,因此,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为360∶144=2.5∶1。

[答案](1)初捕标记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2)144高(3)8/9(或32/36)(4)2.5∶112.豚草是原产自北美的植物,其花粉是北京地区主要的过敏原。

课外小组的同学对北安河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中的豚草及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2007 2008 2009 2010 2011种名豚草0.3 0.6 1.1 1.5 2.3狗尾草10.0 9.2 8 6.8 5.5曼陀罗 3.0 2.1 1.1 0.3 0.1龙葵 3.0 2.0 0.4 0 0灰绿藜 3.2 2.8 1.7 1.3 0.6(2)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

(3)计算种群密度时要取多个样方的__________,以减少误差。

(4)请在如图中绘出豚草和灰绿藜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解析]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一般为样方法;为了保证客观性,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计算种群密度时要取多个样方的平均值,以减少误差;由表中给定的数据可绘制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答案](1)样方法(2)随机取样(3)平均值(4)变化曲线如图13.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如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结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种群密度D[据题图可知,不同月份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其中4至10月份,个体逐渐发育到性成熟,12月份没有未成熟个体,表明在10月份种群的出生率可能为零,A、C两项正确;天敌迁入后,会捕食该种群中年幼或弱小的个体,影响种群的年龄结构,B项正确;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对种群的密度产生影响,D项错误。

]14.(不定项)某自然保护区从外地重新引入当地已经灭绝的白唇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

白唇鹿在接下来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年份 1 2 3 4 5 6出生率(%) 17.9 27.3 29.6 22.7 24.9 30.2存活数(只) 44 54 66 78 96 122B.保护区进行野生放归,有助于提高白唇鹿的遗传多样性C.第1年到第2年白唇鹿的性别比例保持相对稳定D.即使操作规范,标记重捕法也不能获得真实的种群密度值BD[第2年出生率为27.3%,44×127.3%≈56,死亡率为(56-54)/44×100%≈4.5%,A错误;自然保护区进行白唇鹿野生放归,有助于自然选择和种群内随机交配,从而有助于提高白唇鹿的遗传多样性,B正确;刚引入时白唇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随着时间延长,种群不断繁衍,性别比例趋向于1∶1,C错误;标记重捕法是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不能获得真实的种群密度值,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