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的品牌设计和管理

青岛啤酒的品牌设计和管理
青岛啤酒的品牌设计和管理

青岛啤酒的品牌设计和管理

MBA0702 陈通荣

【内容摘要】品牌是青岛啤酒现行战略的根本,而百年青岛啤酒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品牌之路,这都得益于青岛啤酒的品牌设计和管理。

【关键词】品牌青岛啤酒品牌设计品牌管理

随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推进,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企业开始认识到转变经营模式的重要性,把被动变为主动,从产品为主的角度转向以消费者为主的经营模式,根据消费者的生活特征、价值观念、个体或群体特征,并不断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培养消费者对产品的依赖性和忠实程度,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口碑,产生品牌效应。实际上,许多企业已经注意到品牌塑造的重要性,青岛啤酒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它无论是从基业初创到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的国际品牌,以及从偏安一偶引领中国啤酒行业的并购风潮,还是从跑马圈地到固本求源、内部整合,青岛啤酒都聚集中国企业诸多特点于一身,都一直走品牌战略之路,这得益于其品牌设计与管理。

一、产品介绍

青岛啤酒是山东青岛啤酒厂的产品,该厂是我国最早的一家啤酒厂、原为“英德啤酒公司”,创办于1903年,是我国目前的最大的一家啤酒厂,其规模之大,产量之高,质量之佳都是名列前茅。在第二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全国名酒,1980年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不仅在国内负有盛名,而且驰名全世界。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青岛啤酒的原料主要是三棱大麦(这种大麦皮薄,粒大,淀粉多,蛋白质含量低,发芽率高,是酿造啤酒的上等原料)、酒花(自己精心培育的酒花,具有蒂大、花粉多、香味浓的“青岛大花”,能使啤酒更加清澈透明,有爽快的微

苦味和酒花香,并延长啤酒保存期,保证了啤酒的正常风味)、水(用水是有名的崂山矿泉水,水质纯净、口味甘美,是“山泉水清”,一尘未染,对啤酒味道的柔和起了良好作用,赋予青岛啤酒独有的风格)。

青岛啤酒采取了酿造工艺的“三固定”和严格的技术管理。“三固定”就是固定原料、固定配方和固定生产工艺。严格的技术管理,操作一丝不苟,凡是不合格的原料绝对不用、发酵过程要严格遵守卫生法规。对后发酵的二氧化碳,要严格保持规定的标准,过滤后的啤酒中二氧化碳要处于饱和状态。产品出厂前,要经过全面分析化验及感官鉴定,合格方能出厂。所以该酒的品质,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并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青岛啤酒是我国名牌产品,属于淡色啤酒型,酒液呈淡黄色,清澈透明,富有光泽,酒中二氧化碳气充足,当酒液注入杯中时,泡沫细腻,洁白,同时开起,持久而厚实,并有细小如珠的气泡从杯底连续不断上升,经久不息。饮时,酒质柔和,有明显的酒花香和麦芽香,具有啤酒特有的爽口苦味和杀口力。该酒含有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常饮有开脾健胃、帮助消化之功能。原麦芽汁浓度为12度,酒度为3.5~4度。

青岛啤酒主要有:金质青岛啤酒(酒体淡爽,突出酒花香味,辅以雍荣华贵的新颖包装,彰显贵族气派)、青岛棕色啤酒(呈现黑啤酒焦香浓郁的特色,又不失黄啤酒清新爽口的风格,色如琥珀,味美甘醇,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啤酒)、青岛黑色啤酒(以酒体棕黑浓厚、注杯焦香四溢、口感清醇浓郁而独树一帜,厚而不腻,回味悠长,以庄重、深沉的鲜明个性倍受成熟男士喜爱)、青岛淡啤酒(低热量、低酒精度为其独有风格,酒液纯净清澈,口感淡而不寡,深受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女士的青睐)、龙凤罐装青岛啤酒(取“龙凤呈祥、万事如意”之喻示,是婚嫁喜庆、亲朋相聚的最佳选择)等等。

二、青岛啤酒的品牌设计

(一)、产品策略

青岛啤酒原来奉行的是优质优价的策略,其原来的产品生产线属于中高档产品,经过几年扩张式的发展,产品生产线逐步走向完善,种类也逐步齐全起来,产品逐步包括中低档等大众化产品。

从风味上分,青岛啤酒分有金质青岛啤酒、棕色青岛啤酒、黑色青岛啤酒、淡味青岛啤酒等,具体产品包括淡爽型系列酒、优质酒系列、金质酒系列、极品青岛啤酒、青啤王、青岛2000等品种。

(1)、被收购的中低档地方品牌旧瓶装新酒,旧品牌保持不变。

中国啤酒品牌区域化现象十分明显,这是啤酒行业中比较特殊的现象,也是受中国啤酒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就是兼并被兼并的企业后,只是将其酒体换成兼并企业的酒体,保持原来的品牌名不变。青岛啤酒就是用这样的模式来运作其产品的,青岛啤酒首先把企业兼并过来,然后把被兼并品牌的酒体换成青岛啤酒的酒体,通过此项手段来改变人们对区域口味的偏好,为将来统一以青岛啤酒行销中国打下基础。

(2)、产品线比较齐全,但主打产品是青岛啤酒,收购兼并的啤酒并不采用“青岛啤酒”称号,而采用“青岛家啤酒族系列产品”称号。

1996年以来,青岛啤酒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及多种资本运作方法攻城掠地,在华南、华北、华东、东北、西北等全国啤酒消费重点区域控股了45家啤酒企业,但只是输出青岛啤酒的技术管理模式、质量管理模式和品牌管理模式,但品牌名并不输出。所兼并的啤酒品牌保持不变,只是加上“青岛家族系列产品”的称号。只有当该企业的啤酒质量真正达到青岛啤酒的质量时才赋予“青岛啤酒”称号。

(3)、青岛啤酒产品多元化发展。

因为啤酒市场90%以上的市场是价位在1—2元之间的大众化啤酒,如果青岛啤酒不占领这个市场空隙,未来的领先态势就可能不保。

1996年以来,青岛啤酒认识到大众化啤酒在中国啤酒市场中的强大地位,开始改变其市场战略,开始关注中低档啤酒的生产,现在青岛啤酒的产品线在继

续扩延中,开始高、中、低档啤酒齐头并进。现在青岛啤酒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兼并低端产品,高、中、低档酒齐头并进,向市场发起全面进攻。

综上所述,青岛啤酒的产品策略是用青岛啤酒占据中高档市场,用青岛啤酒家族系列酒占据低端市场,从而确保青岛啤酒产品线的完善和市场的强大地位。

(二)、价格策略

青岛啤酒一向奉行优质优价的定价策略,它作为国内唯一覆盖全国的啤酒品牌,不可能在全国每一个地方都设置一个生产厂家,所以远程输送时无疑会提高产品成本。而一个啤酒生产厂一般可覆盖的面积是半径150公里的地方,再远成本将会高涨,因为啤酒是一个讲究新鲜度的行业,远程运输不利于保鲜,这就要求提高保鲜技术,增加了保鲜成本和运输成本。

另外,青岛啤酒的自己组建的“直供模式”销售网络需要较高的成本。

青岛啤酒采用了产品线定价法,青岛啤酒发展的是整个产品线而不是单个产品。因此其定价可通过产品定价的方法来谋取最大的利润,而且定价较高,以配合其优雅的、中高档的品牌形象。不过低档的青岛家族系列产品则沿用原品牌原来的品牌定价。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青岛啤酒体系内有两套不同的定价策略:青岛啤酒保持中高定位价格策略;青岛啤酒家族系列酒采用大众化定位价格策略。这种策略有地将青岛啤酒的无形资产与地方品牌的地域和价格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营销渠道

青岛啤酒的营销渠道网络比较完善,全国布局比较全面。青岛啤酒在全国共有五个事业部,分别是华南、华东、淮海、鲁中和北方五个事业部。由事业部整合区域内的生产及市场资源,以及对当地市场营销做出灵活、快速的反应。其渠道模式为:事业部-啤酒厂家-零售终端,这种方式有力地保障了青岛啤酒对销售网络的控制。同时还采取中间商,直接对零售终端供货,实行“直供模式”以及“新鲜度管理”模式,确保青岛啤酒的新鲜度。

所以总体来说,青岛啤酒的营销渠道牢牢地掌握在青岛啤酒手中,自己组建青岛啤酒销售有限公司,自己开拓市场,自己组建销售网络,不经经销商,不经中间商,直接由青岛啤酒到销售终端。

(四)、传播策略:

作为一个日常消费性的行业,啤酒的传播策略对其产品的销售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传播策略分广告策略和公关策略,青岛啤酒有2/3的平面广告是投放在形象广告上,1/3的广告费投放在产品广告上,剩下不到1/9投放在促销广告上。广告投放集中在啤酒消费的旺季时间:重大节假日——春节(2月)、4月和6月,其他时间段则比较均匀。

其广告突出青岛啤酒历史悠久,特别是在国外,其最著名的品牌广告语就是“Since 1903……”,“百年如一青岛啤酒,千年不变卓越品牌。”

突出青岛啤酒的品质,以最平易近人的述求方式表达出来,塑造青岛啤酒平易近人的品牌形象,增加青岛啤酒品牌的亲和力。“感受新鲜,感受自然”、“青岛纯生——纯正生啤酒”

(五)品牌竞争分析

虽然目前青岛啤酒在啤酒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其所占的市场分额仍远远不足垄断市场。青岛啤酒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燕京啤酒、华润、珠江啤酒、蓝带啤酒等,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啤酒品牌的夹击。

1、燕京啤酒:

燕京啤酒是青岛啤酒的最大竞争对手。燕京啤酒对青岛啤酒的竞争威胁表现在:第一,燕京啤酒有牢固的根据地(北京),强大的资本实力,雄厚的政治文化背景。第二,燕京啤酒在北京牢牢占据了95%以上的啤酒市场,而且其品牌忠诚度远远高出青岛啤酒的品牌忠诚度。第三、燕京啤酒是青岛啤酒中低档啤酒的最大竞争对手。燕京啤酒一直奉行物美价廉的竞争策略,使其牢牢占据了北京几乎全部的啤酒市场(市场占有率高达95%以上)。而且从1996年以来,燕京啤酒不再满足于其在北京市场的垄断地位,开始调整市场战略,要成为中国啤酒行

业(包括高中低档)的市场领导者开发了“11度”、“Style(本色)”等广受市场欢迎的中高档啤酒。

2、蓝带啤酒

蓝带啤酒作为在中国销量第一的国际啤酒品牌,其成熟的品牌运作模式和中国本土化的市场策略正逐步蚕食着国内的啤酒消费市场,在国内啤酒市场上对青岛啤酒也会形成较大的威胁。

3、华润

华润集团在啤酒行业的崛起以及迅猛的发展态势令行业内人士侧目。中国啤酒行业的业内人士将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华润称为啤酒行业的三大巨头,可见华润啤酒在中国啤酒行业的巨大影响。华润啤酒勇敢进取的扩张模式与青岛啤酒相似,其旗下啤酒品牌有20多个,在中国啤酒市场中占有相当的市场分额。华润啤酒雄厚的国际资本和老练的兼并模式是中国啤酒行业所缺少的。1999年,华润啤酒是继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后,唯一年产啤酒超过100万吨的啤酒生产商。

(六)、消费者分析

从其目标市场看,青岛啤酒主要是针对中高档费者市场,青岛家族系列啤酒则主要针对大众化市场。青岛啤酒和青岛啤酒家族系列酒有明显差别,充分发挥青岛啤酒与青岛啤酒家族系列酒的互补作用。人们之所以消费啤酒,人们之所以选择青岛啤酒,与其生活、时尚观密切相关。

第一、青岛啤酒消费者的群体特征。消费者主要集中在25-44岁这个年龄层,合占比例为57.1%,大部分消费者的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比例合占85.5%,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消费者对啤酒的消费能力越强,啤酒属于大众化消费,消费者的文化程度不大,经常饮用啤酒的消费者中,制造业/生产性企业、商业/服务业的一般职工比例较大,合占29.2%,说明由于工作的性质和需要使得这些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多的饮用啤酒,在生活消费形态上,总的说来消费者比较善于交际,喜欢和朋友在一起聊天、喝酒,消费者喝啤酒越来越等同于喝文化、喝时尚,在喝啤酒的同时更希望能够显示自己的个性、品位、身份和地位。

第二、青岛啤酒消费者的具体消费行为表现为:①青岛啤酒消费者对啤酒的品牌忠诚度一般对一至两个啤酒品牌有较高的忠诚度,如果不注意品牌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消费者较容易发生品牌转换,其选择的范围很大。②消费者饮用啤酒时会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酒。③青岛啤酒的消费者饮用啤酒时的口味选择越来越讲究品质。④消费者饮用啤酒时的非常重视包装的选择,青岛啤酒的消费者往往通过啤酒的包装来判定一种啤酒的档次的高低。产品包装作为品牌传播的外在表现之一,有时会直接影响青岛啤酒消费者的购买欲望。⑤消费者购买啤酒时的考虑因素:口味、价格、品牌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三大因素,青岛啤酒的消费者非常重视啤酒品牌的力量和影响力。

三、青岛啤酒的品牌管理

1、青啤的品牌战略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竞争形势的变化,青啤战略布局的基本完成以及青啤旗手的易人,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促成了青啤的战略从“做大做强”转向“做强做大”。表现在其品牌战略上,即在加大内部整合力度的同时,也加大了青岛啤酒主品牌的力度,而主品牌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战略上的转变体现在经营结果上是产销量和利润的大幅度增加。

2、将酒文化溶入到品牌的宣传和推广中,是青岛啤酒在品牌管理上的一大特色。每年举行的啤酒节都会吸引无数国内外友人会聚岛城,多数朋友是冲着青岛啤酒来的,因为畅饮青岛啤酒,领略世界级品牌所带来的超爽感觉实是人生一大享受。此外,啤酒节期间,还经常举行饮酒比赛,歌咏比赛等文娱活动,让游人在开怀畅饮的同时感受一下啤酒文化的韵味。正是因为青岛啤酒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品牌管理模式,才使得"青岛啤酒"这一百年民族品牌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3、从“有限品牌”到“差异品牌”

“有限品牌”战略的意义在于品牌价值的集中化,即将众多品牌的价值集中到数个上来,形成强势品牌阵线,使得品牌价值最大化。

青岛啤酒品牌由于近百年延传至今且始终展现精品定位、金牌质量,品牌确实颇具“横向的长久性”和“纵向的深远性”。这一特点也正是“青岛啤酒”的价值所在。所以,相应的品牌价值最大化战略就要围绕这一点来展开。

“差异品牌”战略就是以“青岛啤酒”为核心,将非青啤的数个强势品牌通过功能、体验、价值等特质进行差异化定位,而位居中心的青啤保留在中性位置,求档次而不求差异,着重在品牌影响力上下功夫,塑造全国性领导性品牌。如此形成的青啤品牌阵线将是一个“青岛啤酒”体现核心品牌价值,其他强势品牌满足特性需求的品牌集群,最终实现品牌集群价值的最大化。

总之,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建立一个清晰的品牌架构常常是非常必要的,它能提高产品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没有一个清晰的品牌架构,资源的整合就不容易体现,甚至会盲目的延伸与拓展产品线,不但不能利用好品牌资产,还有可能因对主品牌造成损害而使之贬值,进而动摇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

参考文献:

【1】《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林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2】《青岛啤酒品牌档案》黎初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1-11-09

【3】《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金志国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4】《摊牌:做品牌就是做生意》孔繁任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青岛啤酒品牌分析

青岛啤酒市场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产品分析 产品历史 产品定位 品牌形象及文化 产品介绍 经营理念及企业目标 啤酒的特点 广告宣传语 旗下品牌分类 第二部分市场分析 行业地位 国际化 国际市场 公司目前经营情况 营销环境分析 SW0T分析

消费市场细分 目标市场及定位 产品定位 第三部分消费者分析 消费行为分析 消费者市场细分 价格分析 营销策略 促销策略 第四部分竞争者分析 燕京啤酒 雪花啤酒 百威 哈尔滨啤酒 青岛啤酒产自青岛啤酒 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 是国营青岛啤酒厂, 1903

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青岛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上等啤酒花和软硬适度、洁净甘美的崂山矿泉水为原料酿制而成。原麦汁浓度为十二度,酒精含量3.5-4%。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黄色,泡沫清白、细腻而持久。 第一部分产品分析 青岛啤酒的历史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了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产品定位 采用了优质麦芽、大米、酒花和水,经过 糖化、过滤、冷却、发酵、包装等工序精制而 成,它成功的原因在于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严格 的工艺管理,在继续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青岛啤酒的酿制工艺已 日臻完善,而独特的后熟工艺和优良的酵母菌 种更使其锦上添花,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优异和 稳定。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高于国家标准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从原料进厂到半成品加工直至成品出厂,须经过系统、严格的质量检测。1995年公司已通过了由挪威船级社组织评审的ISO9002国际标准认证,标志着青岛啤酒的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已与国际接轨。 注重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念。为了配合百年品牌青岛啤酒的重新定

青岛啤酒 个股分析

证券投资——青岛啤酒600600分析(一)公司概况 青岛啤酒始建于1903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6月16日注册成立。于1993年6月在香港发行H股票,并于7月15日上市,是首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同年8月在上海发行A股票,并于8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首家在沪、港两地同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两地上市共募集人民币16亿元。2001年2月增发1亿股A种股票,募集人民币7.87亿元。使资产负债率下降到50%以下。到2001年,公司总资产已从1997年的36亿元增长到72亿元,品牌价值从34.08亿元增长到了67.1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从2%提高到11%。截止到2004年,公司总资产已增长到102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提高到12.5%。 经营范围:啤酒制造、酒技术研究、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国内商业自营进出口业务。(二)基本分析 1. 公司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在啤酒产销量上排名世界第一。其他的啤酒大国有美国、德国、巴西和日本等。从啤酒消费的发展趋势看,欧洲、大洋洲市场已基本饱和,大部分国家的增长率在3%以下,有的甚至减少。北美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南美洲和亚洲增长很快,发展空间很大,而亚洲市场中日本的啤酒市场也已基本饱和。增长最快的是中国。

我国啤酒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人均啤酒消费已经达到国际平均水平。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啤酒行业竞争的方式已经由过去主要依靠价格竞争转为主要在品牌、服务、渠道、战略、资本等方面的竞争。同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啤酒吨价持续攀升,行业盈利能力增强。且从行业特性来说,啤酒行业与白酒、葡萄酒和黄酒相比,具备诸多显著的优势。 面对国内市场更加严峻的竞争态势,公司将采取内涵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张的双轮驱动发展方式,既要扩大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中高端市场份额,提高销售收入,又要建立成本竞争力,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为股东创造价值最大化。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品牌、品质和渠道是啤酒产业价值链中的关键成功要素,围绕以上要素,公司将不遗余力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010 年,公司将坚持以体育营销为主线的品牌推广,演绎“激情成就梦想”的品牌主张,在品牌推广、消费者体验和产品销售的“三位一体”结合上进一步提升;在产品品质上,继续追求质量一致性,给广大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消费感受;在渠道控制上,继续推进“大客户+微观运营”模式,全力打造省级基地市场、重点区域市场,提升公司的行业领导者地位。 2.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客户类别分析 青啤的核心产品是“青岛啤酒”品牌啤酒,定位于中高档市场,面向全国销售和出口,主要由母公司下属青岛啤酒一厂、青岛啤酒二厂、青岛啤酒四厂、青岛啤酒五公司、青岛啤酒深圳公司和青岛啤酒上海公司生产。其他收购企业的地方啤酒品牌在标签上加注“青岛啤酒系列产品”字样,定位于中低档市场,地产地销,以占领当地市场为目标,在产品品质达到“青岛啤酒”品牌的产品质量标准,同时当地消费者经济承受能力较强时,就可改成“青岛啤酒”品牌。表1: 2009-2013年青岛啤酒销售收入单位:百万元

青岛啤酒之供应链分析

青岛啤酒之供应链分析 一、青岛啤酒的企业背景 1、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502.5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目前青岛啤酒在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6家啤酒生产基地。2011年青啤公司共完成啤酒销量715万千升,同比增长12.6%;实现营业收入231.58 亿元,同比增长16.38%;实现净利润17.38 亿元,同比增长14.3%。是中国啤酒行业品牌溢价能力、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 2、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岛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上等啤酒花和软硬适度、洁净甘美的崂山矿泉水为原料酿制而成。原麦汁浓度为十二度,酒精含量3.52-4.8%。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黄色,泡沫清白、细腻而持久。 青岛啤酒的经营理念是锐意进取,做到奋发向上、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永不满足;奉献社会,做到对股东、对消费者、对社会真诚奉献。“锐意进取,奉献社会”,体现了青啤人在追求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念。青岛啤酒以“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为愿景,将不断创新,“用我们的激情,酿造全球消费者喜好的啤酒,为生活创造快乐!” 二、青岛啤酒供应链分析(竞争环境、企业现状、供应链环节) 1、竞争环境 (1)青岛啤酒的宏观环境 随着这几年我国啤酒行业的整合进程的加快,西南市场是我国啤酒巨头竞争的战略要地之一。西南市场中,四川和重庆市场是最重要的两个市场。 为了

青岛啤酒品牌定位

青岛啤酒品牌定位 1、中国的啤酒业概况 中国的啤酒生产始于20世纪初,到1949年产量仅为7000吨。1980-2001年间中国啤酒产量年均增长率达6%,到2000年啤酒已占饮料酒总产量的78%。2001年酒鬼酒产量达2274万吨,连续9年仅次于美国。2002年中国啤酒产量达到2387万吨,跃居世界第一。 啤酒酿造分制麦芽、糖化、发酵及后处理四大工序、20多个步骤,属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同时,啤酒设备专业性强,转换和退出成本较高,这导致许多生存困难的啤酒企业仍在苦苦支撑。由于中国90%以上的啤酒采用玻璃瓶包装,运输半径受限,加上较短的保质期,厂商的市场辐射能力有限。结果,各地市场均形成由一到两、三家企业相对垄断的局面。与跨国啤酒公司千万吨以上的生产规模相比,中国个业规模偏小,年产达20万吨规模已属不错。 2、中国的啤酒业竞争 目前,啤酒业竞争非常激烈。由于多数啤酒技术系从国外引进,核心技术和工艺接近,产品差别主要体现在包装技术上。与美国的上千品种相比,中国啤酒几科是清一色的淡色啤酒,口味雷同,缺乏特色品种。品牌间的竞争主要依靠广告、价格、地方政策、管理水平、营销水平和生产规模等要素。1994年市场开放后,700多家啤酒厂问世,但多为技术落后、规模小、人才缺乏的国有或集体企业。为求生存,这些企业往往寻求地主保护或采取低价倾销。截至2001年底,中国拥有530多家啤酒企业,平均每3个县即有一家。但是产量在20万吨以上的仅23家,占总产量的50.4%;5-20万吨的79家,占总产量的20.8%。规模经济的缺乏导致大量企业亏损,2001年啤酒行业亏损面高达41.7%。这一行业态势正是促使彭作义借助并购重塑行业结构的动因之一,彭作义幽默地说: “前有狼,后有虎,中间一群小老鼠,我们打完老鼠打老虎”。 1996年起,啤酒需求增长放缓,供过于求达500万吨,转向买方市场,市场争夺更趋激烈。结果,优势企业利润率降低,中小企业则陷入困,行业利润和收入增长都减缓甚至下降。啤酒行业已成为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啤酒行业的竞争可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洋啤酒与国产啤酒之争。20世纪90年代初,50多家洋啤酒潮水般地涌来,占领了中国啤酒的高端市场,这是以产品为主体的竞争。第二,国内诸强争霸。在青啤的带领下,华润集团、燕京啤酒等也展开了以品牌加资本为特征的“大鱼吃小鱼”的收购,并形成了产量在200万吨以上的第一军团(青岛、华润、燕京)和产量在100万吨左右的第二军团(哈尔滨、重庆、珠江等)。第三、中小厂商的强强联合。部分旗鼓相当的对手,由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

一、4PS营销理论 (一)产品分析: (1 )产品定位 青岛啤酒倾向于中高档产品定位,低端产品少,其原来的产品生产线属于中高端产品,经过几年扩张式发展,产品生产线逐步走向完善,种类也逐步齐全起来,产品逐 渐包括中低档等大众化产品。 目前青岛集团主要分为两条产品生产线: 1、青岛啤酒产品线,其定位在高端产品,标准为大方典雅、有品位、高贵、优质优价。 2、青岛啤酒家族系列产品线,其定位在中低端产品,标准为大众化、物美价廉、平易 近人、地方消费者喜爱。 (2 )品牌营销 多品牌营销战略: 青岛啤酒采用多品牌营销战略,各个品牌通过各自的特殊定位,全面出击,席卷

了中国啤酒市场。 青啤的多品牌发展战略是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施该战略之后,使广告投入成本大大降低,无形资产迅速增强。具体来看,多品牌战略主要有如下优势: 1)主、副品牌相互推进、互为补充,从而提升了整体形象。青啤集团把“青岛”品牌作为主品牌,将并购企业的原有品牌作为副品牌,使之在运作中相辅相成。青啤通过对扩张企业注入先进的技术、管理和企业CI 形象,并在商标上加注“青岛啤酒系列产品”字样,使原品牌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得到同步提升。同时,青啤产品也实现了多品牌、多价位、多品种、多规格的特点,扩大了原来“青岛”品牌的影响力,从而达到“—剑双雕”的效果。 2)避免了单品牌廷伸所产生的弊端,维护了主品牌的定位和形象。经过长期市场的洗礼,青岛啤酒已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了特定的定位和相对定的核心内涵,甚至形成一种文化,而且具有不可取代性。青岛啤酒是经过几代人创造出来的定位于中高档的著名品牌,拥有“高雅、华贵”的绅士文化内涵,消费者甚至是一种身份和风度的体现。青啤考虑到新扩张的企业由于各方面都没有真正达到青岛啤酒应有的水平,如果允许其使用“青岛”品牌,必然会弱化原来品牌的形象,并进而影响整个市场。这是有前车之鉴的。1994 年,青啤斥巨资收购扬州啤酒厂,在青啤的技术、工艺、管理等诸多软件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就把产品换上了“青岛”商标。原本希望借此缓解产量的不足,满足市场需求,却忽视了产品质量这一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忽视了产品质量与品牌的一致性。结果,因产品质量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扬州版的青岛啤酒不但没有叫响扬州,反而损害了“青岛”品牌在当地的形象。通过这个教训,青啤人运用自身品牌时更加谨慎,逐渐放弃了品牌延伸战略,而改变为多品牌战略。在并购企业的产品未能达标之前,绝不轻易地把“青岛”品牌用于该企业之中。 3)强化了本地原有品牌。在收购与消化过程中,青啤总是强调企业文化要“兼收并蓄” ,并力图做到将青啤的企业文化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一般来说,青啤所扩张的企业大都有过耀煌的历史,品牌在当地消费者中还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企业之所以难以为继,多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放弃原有品牌,无疑也是一种无形资产的流失。因此,只要注入青啤先进的技术、管理优势和必要的发展资金,这些企业就可以起死回生,并重新焕发出活力。比如,当年青啤只给被兼并的西安啤酒厂派去技术、设备和财务总监3 人,品牌仍然使用在西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汉斯” ,如今企业不但起死回生,而且重新成为西安市利税大户,成为青啤集团的重要利润来源,这也是青啤多品牌战略成功的真实写照。 4)降低了品牌运营风险。 多品牌运营,就像一艘吃水舱都隔开的大船一样,其中一个舱漏了,船并不会沉,这就是多品牌战略的风险缓冲优势。在市场运作过程中,没有无风险的投资。被青啤 扩张的企业由于面对新的运作模式、新的环境,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不适应之处,出现 失误的几率虽小,但总是有的。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多品牌战略,即使一旦哪个企业 出现运作失误,但因其是地方品牌,市场影响力较小,并不会对“青岛”品牌造成直接和严重的

青岛啤酒高端品牌营销策略

青岛啤酒咼端品牌营销策略 在我国整个酒类行业当中,啤酒行业尽管体量最大,但盈利 率却最低。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啤酒行业原料成本及用人成本呈现了持续上升的态势,这给啤酒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小压力。在啤酒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啤酒企业要想立足于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做好营销工作,不断增强自身盈利能力。基于此,本文以青岛啤酒高端品牌营销为例,对啤酒产品营销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青岛啤酒营销现状概述 一直以来,青岛啤酒在我国啤酒行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摆正企业利益与消费者利益关系,处理好赢利与服务关系是青岛啤酒发展的指导性思想。青岛啤酒主张以客户价值为导向来开展营销业务,产品销售、营销管理、物流配送以及销售网络构建均以消费者为中心。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青岛啤酒营销业务也遇到了不小阻力。在产品原材料及人力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普通产品利润空间被逐步压缩。在这种情况下,青岛啤酒必然要对营销策略做出调整,除了要不断探索获得消费者忠诚的方法与渠道外,还要对产业链及价值链进行充分分析,借助高端品牌占据市场上层空间,以高端品牌为突破口,重新打开利润通道。 青岛啤酒高端品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来看,以纯生、

奥古特为主的青岛啤酒高端品牌产品已经获得了市场认可,也取得了一定营销成绩,但也暴露了一定问题:(1)高端产品营销体系尚不成熟。目前,青岛啤酒盈利产品主要集中在高、中端产品上,但高端产品营销模式及体系尚不成熟。纯生与奥古特等产品虽然已经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但依然受到了其他品牌的挑战与冲击。同时,皮尔森、全麦白啤、枣味黑啤等高端品牌尚未全面打开高端产品营销通道,对其他竞品的拦截作用还未充分体现出来。(2)品牌盈利水平有待提升。为打开市场高端产品通道,青岛啤酒势必会将营销业务重心放在高端品牌上,普品及低端品牌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短期内整体盈利水平会受到制约,这就要求青岛啤酒内部要协调好高、中、低档产品的盈利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品牌能够协调发展。 (3)营销渠道建设有待完善。青岛啤酒在家饮及夜店渠道方面的盈利模式还不够成熟,与百威等竞争品牌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高端品牌尚未渗透其中。 完善青岛啤酒高端品牌营销的相关策略品牌营销策略。客观上来看,高端品牌产品营销与普通产品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高端品牌营销关键在于能够精

青岛啤酒营销策略分析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班级:经131-2 小组成员:梁慧芬201353501216 李敏201353501213 焦恩凤201353501209 刘梦圆201353501219 倪伟津201354504117

目录 一、相关研究背景 二、公司简介 三、市场细分 四、目标市场以及市场定位 五、战略环境分析 六、4Ps理论的具体做法 1.产品策略 2.价格策略 3.渠道策略 4.促销策略 七、消费者的态度 八、展望未来

一、相关研究背景 啤酒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酒种,全球约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啤酒。在中国,这种常盛不衰的饮品更被冠之以“液体面包”的美誉。目前我国啤酒生产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啤酒产销国。加WTO之后,进一步开放的中国市场使得各个企业有了更多的机遇,更多的挑战。啤酒行业的竞争也亦是如此。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中小企业停产、歇业,一些大企业出现亏损。然而,今天我们所讨论的企业青岛啤酒却在这场经济浩劫中愈战愈勇,销量同比增长了10%左右。 二、公司简介 青岛啤酒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始创于公元1903年,迄今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青啤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青岛牌系列啤酒,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名牌啤酒,它集世界一流的设备、百年积累的丰富酿造经验及独特的生产工艺、科学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之大成,素以酒液清澈透明、香醇爽口、泡沫细腻、持久挂杯而驰名中外,曾多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和国际啤酒评比金奖,是国内啤酒行业唯一的驰名商标,也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产品品牌。 目前青岛啤酒已形成了黄啤酒、黑啤酒、棕色啤酒、干啤酒等多个系列听装、瓶装、桶装等多种规格的产品,新开发的金质青岛啤酒其口感和包装装潢更佳,深受费者喜爱。

青岛啤酒调研报告

青岛啤酒(600600.SH)研究报告 目录 一、企业的行业环境 (2) 1、现有竞争者的强力竞争: (2) 2、潜在竞争者正逐步进入行业 (3) 3、目前的市场发展状况 (3) 二、企业的管理结构 (3) 1、公司治理模式: (4) 2、人力资源管理: (4) 3、产品质量管理: (5) 4、市场管理: (5) 三、企业的竞争优势、战略概览 (5) 1、企业兼并: (5) 2、企业战略: (5) 3、技术专利优势 (6) 四、企业的财务绩效 (6) 1、盈利能力 (6) 2、债务增长 (7) 五、swot分析青岛啤酒 (8) 六、企业的成长前景 (8) 1、青啤“WCB1”认股权证行权募集资金。 (9)

2、立足中国市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9) 3、我国啤酒行业是开放度较高的行业之一。10 青岛啤酒简介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426.1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青岛啤酒几乎囊括了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所举办的啤酒质量评比的所有金奖,并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评比大赛中多次荣获金奖。1906年,建厂仅三年的青岛啤酒在慕尼黑啤酒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世纪80年代三次在美国国际啤酒大赛上荣登榜首;1991年、1993年、1997年分别在比利时、新加坡和西班牙国际评比中荣获金奖;2006年,青岛啤酒荣登《福布斯》“2006年全球信誉企业200强”,位列68位;2007年荣获亚洲品牌盛典年度大奖;在2005年(首届)和2008年(第二届)连续两届入选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其中2008年在单项排名中,青岛啤酒还囊括了品牌价值、优质品牌、产品与服务、品牌价值海外榜四项榜单之冠。 一、企业的行业环境 众所周知,啤酒行业属快速消费品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逐步开放,啤酒行业迸发出新的活力,其竞争之激烈也是空前的。近几年,行业整合的步伐加快,行业的集中程度也逐渐提高,小啤酒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大鱼吃小鱼,赢家通吃的时代已经到来。名牌对名牌的阵地争夺也愈演愈烈,各品牌都在加紧规模扩张.争夺市场制高点,扩大市场占有率。作为中国啤酒业的第一品牌,青岛啤酒面对机遇与挑战。 1、现有竞争者的强力竞争: 燕京啤酒和华润旗下的雪花啤酒和AB旗下的百威啤酒以及蓝带啤酒是青岛啤酒最大的竞争对手。从公司规模上来讲,青岛啤酒与燕京啤酒的规模远不及AB公司的雄厚,在竞争上边处于相对的劣势。从品牌看,百威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啤酒品牌,在高端市场,百威啤酒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远远超过燕京啤酒、青岛啤酒和雪花啤酒。2009年蓝带推出的橡木桶啤酒“蓝带1844”主打高端市场,这一方面已经说明国内啤酒行业已经开始

青岛啤酒_大名牌战略_

中国经营报/2003年/09月/22日/第C12版 青岛啤酒: 大名牌战略 !!!专业人士分析,在企业规模、并购布局、利用外资的速度等企业整合实力方面,青岛啤酒的竞争力在国内最强。从确立全国布局的 做大做强 ,到注重内部效益的 做强做大 ,以及与美国AB公 司的战略合作,都透露出青岛啤酒 大名牌战略 的气息 陈海生 上海报道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市场和各大片区市场啤酒销售品牌的监测统计显示,青岛啤酒(600600.SH)不但保持了全国的品牌冠军,同时在全国几大区还占据了区域品牌冠军的位置。东南、华东、东北、中南区域性品牌冠军都是青啤;只在华北居于燕京之后,在西南居于重庆之后;西北的品牌冠军则是青啤的子品牌汉斯。 近日,由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显示,青岛啤酒品牌价值已突破百亿元,达到104.8亿元人民币。青岛啤酒有关负责人也表示,青岛啤酒品牌价值超百亿意味着公司在基本完成生产基地的战略布局和建立了完善的全国营销网络后,也实现了从产品销售向品牌营销战略的转型。 较好的品牌知名度为青岛啤酒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无形利器。 快速扩张布局全国 青岛啤酒从1903年8月成立到90年代中前期的曲折进程中,一直处于发展的低潮,虽然青岛啤酒是当时全国最有名的啤酒品牌,但是生产局限于当地,产量一直未能有很大的增长,处于 大品牌小市场 的尴尬境地。 从1993年起,青岛啤酒开始探索扩张之路,但是那时的扩张并没有指导性战略指引。1994年和1995年分别收购的扬州啤酒厂、西安啤酒厂,由于管理上的困扰,加上没有收购经验,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效,直到1996年这两个工厂才逐渐发展起来。 90年代后期,青啤公司开始全面实施 大名牌战略 ,以求达到青岛啤酒的 做大做强 的目标。 自1996年始,在青岛啤酒前任总裁、业界称为 彭大将军 !!!彭作义的策动下,青岛啤酒开始全国发力,大举并购一些地方性中小啤酒企业。1999年,产销量在全国率先突破100万吨;至2001年,青岛啤酒并购了47家啤酒企业,在全国17个省市拥有啤酒生产企业,青啤产销量在全国市场的份额由2%增长到12.8%,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更重要的是这些并购使青岛啤酒基本完成其全国性战略布局,为日后的 做强做大 夯下一定基础。 由 做大做强 到 做强做大 在 做大做强 战略指导下,青岛啤酒大规模重组并购的运行方式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青岛啤酒的收购目标除上海嘉士伯等少数企业外,一般是破产或者濒临破产已基本丧失生存能力的小企业。青啤以承担债务、安置职工、投入一部分资金等为代价来收购目标企业,这种方式虽然收购成本低,但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收购后改造费用高,造成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急剧上升,严重导致青岛啤酒利润率下滑,品牌形象受损,对子公司的改造重组成了青啤盈利的负担。 在对这一问题有深刻认识后,因彭作义去世而临危受命的金志国在2001年下半年提出了改

【管理】青岛啤酒战略管理分析

食品工业企业管理结课论文【关键字】管理 青岛啤酒战略管理分析 学生姓名杨新位 学号30 所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班级13-2 指导教师朱霞 目录

青岛啤酒战略管理分析 杨新位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 摘要: 纵观啤酒行业如今的发展情况,在众多大品牌之中,青岛啤酒作为中国啤酒行业唯一的全国销售品牌以及国内啤酒消费市场的主导品牌,其在市场份额仍处于不佳的境地,针对这种情况青岛啤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可效果不如人意,通过对青岛啤酒的产品分析、4P分析核心竞争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品牌营销措施和媒体投放方式及青啤质量提高的建议。作为啤酒行业巨头之一,拥有悠久的企业文化、雄厚的领导队伍、健全的体系、高产量的生产车间、强大的技术人才队伍,这样一个大企业虽然在众多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就,使同行业望而生畏,但是青啤在产品定位、营销策略战略管理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1】,本文就青岛啤酒在战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青岛啤酒营销管理战略管理 Analysi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singtao Yang xinwei (Tarim University Xinjiang Alar 843300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bstract: Throughout beer industry now of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many large brand in, Qingdao Beer as China beer industry only of national sales brand and domestic beer consumption market of led brand, its in market share still is poor of position, for this situation Qingdao Beer take has series measures, can effect than satisfactory, by on Qingdao Beer of products analysis, and 4P analysis core competition analysis found its exists of problem, made has related of brand marketing measures and media put way and the green beer quality improve of recommendations. As beer industry giant one, has long of enterprise culture, and strong of led team, and sound of system, and high yield of production workshop, and powerful of technology talent team, so a large enterprise although in many area made has excellent of achievements, makes industry daunting, but green beer in products positioning, and marketing policy strategy management, area input has large of energy and funds, is no reached expected of effect, this on Qingdao Beer in strategy management area exists of problem for analysis and made related of solution measures. Key words: Qingdao Beer marketing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1 青岛啤酒概述 1.1青岛啤酒的企业简介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

啤酒公司供应链分析报告样本

啤酒公司供应链分析报告 以下是对青岛啤酒和百威集团供应链进行分析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就是对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是对供应、需求、原材料采购、市场、生产、库存、定单、分销发货等的管理,包括了从生产到发货、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每一个环节。简单而言,就是商品从供应原点到需求原点的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 一、青岛啤酒供应链概况 一般而言,对于一条供应链都有一个核心的点做为整个供应链的总控,对于本图指的就是平台运营商/批发商。大多数情况下,它是品牌的所有者,由其总体负责信息的传递、业务的处理。二、青岛啤酒市场:国际化 1903年8月,古老的华夏大地诞生了第一座以欧洲技术建造的啤酒。1993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目前,青岛啤酒公司在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5家啤酒生产厂和麦芽生产厂,构筑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而且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62个国家和地区,居中国啤酒出口量首位,占到中国啤酒出口量的50%以上。 三、青岛啤酒的产品分类与构建的供应链类型: 青岛啤酒属于创新型产品。 这种产品的需求一般不可预测,寿命周期也较短,但边际利润高。 构建的供应链类型为“反应型”供应链。 因为创新型产品需要有高度灵活的供应链,来对多变的市场做出迅速的反应,改善供应链的市场反应能力。而“反应型”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的市场中介功能,即将产品分配到满足客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 四、青岛啤酒公司的行业及企业特点造成供应链存在的问题产生长鞭效应 ?供应链存在的不确定性 来源为:需求的不确定性、制造的不确定性和供应的不确定性。 ?对于需求预测的主观性 主要为预测的偏差

青岛啤酒的战略分析

青岛啤酒的战略分析 工商管理一班 6号许悦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他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502.5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啤酒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酒种,全球约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啤酒。在中国,这种常盛不衰的饮品更被冠之以“液体面包”的美誉。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啤酒消费量自改革开放以来逐年增长,虽然中国啤酒生产的绝对值令人惊叹,但就现今的人均消费水平看,却远远低于世界水平。与此同时,整个中国啤酒市场在持续增长几年之后,从21世纪初开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中国啤酒企业前进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正在集中暴露,严重制约了全行业的迅速发展。 主要问题表现在:1.部分国有知名名牌企业片面追求规模化增长、追求产品产量或产值的高速增长,导致名为“低成本扩张”,实为高成本经营,增加了企业负担;2.约有59.3%的啤酒企业年产不足10万吨,规模小、布局散、资金缺、技术设备陈旧,加之经营管理不善,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低、缺乏市场风险抗御能力和应变能力;3.外资投向啤酒企业不断增多,其外国品牌的资金优势、管理优势和成熟的营销技术,更令国内的中小企业步履艰难。 从80年代中期第一轮外资进入国内啤酒市场,国际大型啤酒企业开始对我国啤酒市场的“跑马圈地”,到2004年,大的啤酒集团基本完成战略布局,这种行业的快速整合在促进啤酒行业发展的同时,产能急剧扩张也为各企业的市场竞争带来巨大压力。惟销量定英雄成为啤酒行业不成文的规矩,开瓶费、免费赠饮,不管是哪种品牌的啤酒销售商都在千方百计地扩大销售量。有的地方为争夺市场份额、控制终端而衍生的五花八门的价格战、促销战不断升级,陷入几乎没有赢家的竞争,导致企业利润的大面积“塌方”。 尽管如此,中国啤酒企业的也面临着众多机遇。 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基数最大的国家,其巨大的消费群体及市场潜力为啤酒企业的销售打下了优良的基础。 二、中国啤酒已经走入收官阶段。从全国几千家企业到目前只有不足三百家企业,中国啤酒用了20年的时间,这期间的上半程是以收购为主流,下半程尤其是经济危机来临前,企业开始考虑重点以建厂为主,原因在于收购对象越来越少的同时,企业对于消化被购企业的消化及文化、品牌兼容都成为了大问题。 三、中国啤酒的整体增幅趋稳并不再是高速增长。2008-2009年两年中,行业增幅稳定在6%左右,之前啤酒行业的增幅远远高于10%。这种数字上的变化也催生了啤酒行业理性回归,产能泡沫逐步消退的同时,企业对于基地市场的打造,企业利润追求等方面将逐步加强。 四、行业格局将逐步清晰。在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前提下,越过严冬的二三线企业不仅会成为巨头们窥视、争夺的焦点,更将成为中国啤酒行业不可或缺的一只力量。企业之间大鱼吃小鱼的游戏规则依然存在,但是大鱼吃大鱼故事也可能上演,甚至会出现小鱼吃大鱼的可能。局部市场垄

(人力资源战略)青岛啤酒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分享

(人力资源战略)青岛啤酒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分享

青岛啤酒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分享 有着107 年历史的青岛啤酒,至今依旧生命力旺盛,为什么?主要是因为青岛啤酒持续不断地做好了四件事情,即专注于保持青岛啤酒文化、组织、品牌、产品的新鲜度。 107 年的时间里,青岛啤酒算起来只做了壹件事情,就是给消费者提供“壹杯好啤酒”。这期间有高潮有低谷,壹百多年来专业化选择所形成的专注商业气质,最终练就了青岛啤酒的“定 力”——专心啤酒行业,做酿造专家。也因此,这“壹杯啤酒”的事业也是壹杯沧海,有着深厚的内涵。她已超越了百年精炼的酿造技术,而用心解读了高品质的酒是用良心“酿”制而成的。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见,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从壹个洗瓶工生长为今天的董事长,我的人生也经历了无数次自我转型。而以此反观人力资源管理,我最深切的感受是:人才的培养关键于企业的文化和机制。 ——金志国先生语青啤如何见“人” 于中国 5000 年的文明史中,有着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正是这 30 年的发展让世界为之震惊。是什么使得中国用 30 年的时间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绩?抛开政治体制、市场机制和中国文化、市场发育所处阶段等因素,最重要的因素仍是人才。 中国于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时间里,创造财富的速度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说明我们不缺少人才。但从客观来讲,由于中国创造财富的速度和人才培养的速度不匹配(多是因为把人才放的位置不对),造成相对性的缺乏人才。确切地说,我们真正缺的不是人才而是人力资源管理将人才本地化的战略和机制,特别是传统上对人力资源管理上的误区,即将业务战略放于首要位置,把人力资源战略作为壹个辅助战略,导致我们难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而这恰恰是中国企业多年的管理沉疴。从深层讲,由壹个企业将人力资源所放的位置,能够见ft这个企业能走多远。 从形式上见,人力资源部最初于中国被称为劳动人事部/劳动人事处/劳动人事科,而这种称谓折射ft的观念,其实是将人才视为成本。近些年逐渐开始改称人力资源部,但比称谓本身改变更重要的,应该是隐含的观念转变,即将人才见成为资本。 秉承这个观念转变,青岛啤酒遵照这样壹个具体原则,就是二八法则,即于企业的价值创造中, 是20%的人创造了 80%的价值,其他 80%的人主要做增值服务,因此,这 20%的人往往被视为企业的智力资本,而另外 80%的人则属于企业的劳动力资本。由此也决定: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重心),应该是为企业寻找、培养、激励和保留这 20%的核心资本。 从更深层次来见,如何见待人实际上是壹个企业文化的表现。如果将企业比作大树,企业文化好比土壤,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则是这棵大树的树干,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好比树枝,人力资源管理的品牌和特点好比树叶,壹般通过见“树叶”就能够知道壹家企业是否以人为本,而人力资源的价值观实际就是这棵树结ft的果实。至于企业的生长能力,要通过企业机制提供复制能力。 青啤的战略地基:三大机制 资本本身没有属性,关键于于机制。对于青岛啤酒而言,管理战略有赖于三个重要发展机制:

青岛啤酒新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分享

青岛啤酒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分享 有着107年历史的青岛啤酒,至今依旧生命力旺盛,为什么?主要是因为青岛啤酒持续不断地做好了四件事情,即专注于保持青岛啤酒文化、组织、品牌、产品的新鲜度。 107年的时间里,青岛啤酒算起来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给消费者提供“一杯好啤酒”。这期间有高潮有低谷,一百多年来专业化选择所形成的专注商业气质,最终练就了青岛啤酒的“定力”——专心啤酒行业,做酿造专家。也因此,这“一杯啤酒”的事业也是一杯沧海,有着深厚的内涵。她已超越了百年精炼的酿造技术,而用心解读了高品质的酒是用良心“酿”制而成的。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洗瓶工成长为今天的董事长,我的人生也经历了无数次自我转型。而以此反观人力资源管理,我最深切的感受是: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企业的文化和机制。 ——金志国先生语 青啤如何看“人” 在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中,有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正是这30年的发展让世界为之震惊。是什么使得中国用30年的时间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绩?抛开政治体制、市场机制和中国文化、市场发育所处阶段等因素,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才。 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创造财富的速度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说明我们不缺少人才。但从客观来讲,由于中国创造财富的速度和人才培养的速度不匹配(多是因为把人才放的位置不对),造成相对性的缺乏人才。确切地说,我们真正缺的不是人才而是人力资源管理将人才本地化的战略和机制,特别是传统上对人力资源管理上的误区,即将业务战略放在首要位置,把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一个辅助战略,导致我们难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而这恰恰是中国企业多年的管理沉疴。从深层讲,由一个企业将人力资源所放的位置,可以看出这个企业能走多远。 从形式上看,人力资源部最初在中国被称为劳动人事部/劳动人事处/劳动人事科,而这种称谓折射出的观念,其实是将人才视为成本。近些年逐渐开始改称人力资源部,但比称谓本身改变更重要的,应该是隐含的观念转变,即将人才看成为资本。 秉承这个观念转变,青岛啤酒遵循这样一个具体原则,就是二八法则,即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是20%的人创造了80%的价值,其他80%的人主要做增值服务,因此,这20%的人往往被视为企业的智力资本,而另外80%的人则属于企业的劳动力资本。由此也决定: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重心),应该是为企业寻找、培养、激励和保留这20%的核心资本。 从更深层次来看,如何看待人实际上是一个企业文化的表现。如果将企业比作大树,企业文化好比土壤,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则是这棵大树的树干,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好比树枝,人力资源管理的品牌和特点好比树叶,一般通过看“树叶”就能够知道一家企业是否以人为本,而人力资源的价值观实际就是这棵树结出的果实。至于企业的生长能力,要通过企业机制提供复制能力。 青啤的战略地基:三大机制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

4.面对中国啤酒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变化,青岛啤酒价格策略和销售渠道是否也要相应改变? 面对中国啤酒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变化,基于产品定价理念和中国啤酒行业的价格战,青岛啤酒应采用既不回避,也不推波助澜的定价策略。如果不参与价格竞争,再好的品牌市场占有率也肯定不会高,如果大打价格战又势必会影响利润,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中,青岛啤酒应定价上做出重大的理性突破,采取产品线的定价策略,即在做产品定价决策时,将若干产品纳入系统的考虑范畴,目标是产品总体利润的实现而不是单一产品的利润实现。 第一、作为主品牌的青岛啤酒定价采取快速撇脂的定价策略,将价格定得相对于大多数潜在顾客的经济价值来讲比较高,以便从价格敏感性较低的消费者细分中获得利润,此部分消费者往往看重的是产品的差异和品牌的价值。青岛啤酒一直以来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是高品质、高价格的形象,因此青岛啤酒品牌的定价策略就是高定价策略。 第二、对于副品牌山水、崂山、汉斯等采取成本领先策略,与主要竞争对手在价格战中抗衡。即产品价格中很大一部分是单位增量成本变动成本或增量固定成本,价格溢价较小。这些产品是公司的战斗产品,主要的使命是做大销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摊销工厂的固定成本,同时牵制竞争产品,使竞争对手留在廉价产品的渠道内。 一般来说,啤酒的价格往往分为四个环节,即经销价格、分销价格、终端价格和零售价格。在价格链的设置上,青岛啤酒在主品牌和副品牌上也应体现出共同点和差异化。共同点是无论是主品牌还是副品牌,价格链的设计都是自后而前的,即先根据市场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产品定位定出终端零售价格,然后再根据利润分配、成本制定以及竞争对手对比分析制定出终端价格、分销价格和经销价格。不同点则是主品牌的价格链往往是全国统一标准,不论是黑龙江还是海南,主要的青岛啤酒价格都是统一的,至少在经销价格上是统一的。而副品牌则更多兼顾了各区域市场的消费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对比,同时结合细分市场的消费特点,往往具有更多的自由设计空间,因此区域间的价格链存在一定的差异。 产品定价完成之后,价格管理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是价格是否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首先,青岛啤酒应建立流程清晰、决策科学、分工专业、高效协同的价格管理体系,建立价格管理的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其次,成立专业的价格管理组织,即营销中心、省级机构、办事处的三级组织,主要职责是梳理价格管理,明确各层级的职责第三,制定并持续优化价格管理流程,包括产品定价流程、价格链维护流程、产品及促销费用管理流程等第四,持续推进价格管理各项规范有效落地,重点关注跨区域销售的价格管理,形成良好顺畅的市场秩序。 青岛啤酒品牌的渠道发展策略。渠道策略涉及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的设计和管理,以建立品牌认知,提高品牌联想的强度、偏好和独特性。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各有利弊,必须精心组合才能达到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尤其对于中国市场来说,不仅市场大,而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除了考虑到统一性外,必须兼顾到各区域市场的特殊性,不同类型的渠道商在执行各种任务时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渠道的最优组合是青岛啤酒渠道策略的核心,其基本原则是以传统渠道为核心,对现代和夜场渠道尽可能发展独立的专业经销商根据经销商实力、

青岛啤酒品牌价值评估研究

青岛啤酒品牌价值评估研究 品牌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现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品牌,我国的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意识也逐步提高,同时国家和政府也高度重视我国企业品牌的发展,品牌甚至被提高到经济振兴和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21世纪,我国的品牌能否崛起,为广大的实业家、研究学者们所瞩目。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充分全面认识品牌的重要性,加强品牌资产的评估和管理,增加品牌价值。 品牌价值的提升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更快的占领市场都有着巨大的作用。企业品牌价值的评估不仅是市场发展的需要,更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品牌价值评估对我国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稳固市场地位、赢得国际市场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国内外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进行总结,根据青岛啤酒所处行业的性质,采用多周期超额收益法对青岛啤酒进行品牌价值评估,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 首先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和框架;其次,对品牌和品牌价值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与分析,在理论的基础之上又详细的阐述了品牌价值评估的各种模型与方法,而后选取多周期超额收益法作为青岛啤酒的品牌价值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将财务、消费者与市场要素三方面相结合,并相应的介绍了各部分采用的具体分析方法。第四,基于多周期超额收益法对青岛啤酒进行品牌价值评估,运用多周期超额收益法测算品牌资产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在品牌强度方面,采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分析,得出青岛啤酒的品牌强度,将这些计算的数据带入评估模型中,最终得出青岛啤酒的品牌价值,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财务意义以及数据分析;第五部分对青岛啤酒的品牌价值提升提出一些建议;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与展望。本文研究的是青岛啤酒品牌价值,期望对青岛啤酒的品牌管理和提升起促进作用,同时能给我国的其他啤酒企业进行品牌价值评估以及今后的品牌管理提升提供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