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第二版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概论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与理论
理论基础
• 1\参与、意识提升和赋权 • 2\系统功能理论 • 3\社会变迁理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 系
内容及具体运用
• 目标: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实现社会 整合. • 小组:在工作员的影响下找出小组的共同目 标,根据目标付诸社会行动,组员能够实现自 我发展和完善. • 组员: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民主参与的机会和 潜能,组员可以是所有的公民,特别是鼓励那 些社会弱势边缘群体参与.
• • • • 歌曲:感恩的心 游戏一:吃西瓜 游戏二:皇帝与仆人 游戏三:房子里的一家人
三 治疗模式
• 也称预防与康复模式,是以治疗个人作为小 组工作的任务,同时也提供个人的预防和康 复的一种干预方式.吸纳了精神医学\心理治 疗与咨询的理论与技术,提供的是与个案工 作紧密联系的个人康复和改善的机会. • 从社会层面到个人层面在到社会层面; • 基本上是一种社会化与消费性的服务,是一 种临床模式,用来协助适应不良的个人达到 和恢复预期的社会功能.
具体内容与运用
• 目标:宣泄负面情感;得到接纳和关心;提高自尊;了 解自我;欣赏自我.该模式适用于有困难的人群,面 临危机的人群,寻求更大自我发展的人群. • 工作员:工作员的角色非常重要 • ---小组目标的实现 • ---人际关系 • ---个人的自我实现 • 在中国的实际运用非常广泛
游戏训练
第四章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与理论
黄耀明
本课重点
• 学习并认识四种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内 容 • 了解如何在小组工作实践中运用不同的工 作模式 • 对四种不同模式的优势和限制的认识和反 思 • 讨论四种工作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
一 社会目标模式
• 是最早的小组工作模式,柯意尔、克那普卡 等都做过贡献. • 社会目标模式是透过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培 养成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和社会良 知。它的原则与社区工作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小组中强调参与\共识与任务的达成,更重 要的是强调自我了解和专业训练.多用于社 会政治小组和组织小组中.
小组工作第二版小组工作概述概论
第一节 小组与小组类型
在你的生活经历中都有哪些小组 一群人聚在一起但不是小组的情形? 小组对人的生活及成长有什么意义?
一、小组特点:
1、有一定的规模(两人以上) 2、组员间有经常性的互动 3、组员彼此有认同感 4、组员彼此之间互相依存 5、小组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能产生共同的信念、价值观 和规范 6、组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和任务而走到一起 7、小组会与环境互动,并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基督教青年会
一、小组工作在欧美的发展
1、小组工作萌芽(肺结核病人、精神病人) 2、小组工作的缓慢发展(精神分裂、儿童、家庭、酗 酒者)
3、小组工作的快速发展(专业化、规范化、实务与研 究)
4、小组工作的专业化(理论著作、职业化与专业化) 5、小组工作的新方法(对质小组、马拉松小组、身体 语言等、反思小组)
二、小组工作的功能
1、康复 2、能力建立 3、矫正 4、社会化
5、预防 6、社会运动 7、问题解决 8、社会价值
三、小组工作的类型
1、教育小组 2、成长小组 3、治疗小组 4、支持小组
5、社会化小组 6、任务小组 7、自助—互助小组 8、意识提升小组 9、社会行动小组
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
6、小组工作的现状(理论、研究、形式多元)
二、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1、小组工作在港台的发展(整合性、治疗性、 发展性)
2、小组工作在大陆的发展(从高校教育开始, 延伸到社会服务)
二、小组的类型
1、初级小组与次级小组 2、计划小组与偶现小组 3、形成小组与自然小组 4、自愿小组与非自愿义
定义/功能/类型
一、小组工作的定义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在小组工 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互相支持、充分 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 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 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 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 平、公正发展。
第四讲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和其理论基础
的机会; ❖ (6)小组能够为组员提供学习、借鉴和独立生活
的机会。
2020/11/30
❖ 3.小组成员
❖ 互惠模式下的小组成员,是地位平等的和具有能动 性的个人。
❖ (1)小组的共同目标和决策,是由组员在互动过 程中达成和确定的;
❖ 广义的社会变迁是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是 从个人以至人类整体各个层次上社会现象的改变。”
❖ 狭义的社会变迁则是指社会结构的变化。 ❖ 社会变迁通常被划分为如下的类型: ❖ 以规模的差异可划分为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 以变化方向可划分为进步变迁与倒退变迁; ❖ 按性质区别可划分为进步变迁与革命变迁; ❖ 按照人的参与程度可划分为自发变迁与有计划的变
❖ ②经过符号沟通,个人既可以去刺激他人, 又可以从他人身上学习到大量有价值和有意 义的东西;
❖ ③这些符号、意义和价值等,并非单独存在, 而是以一种群体的方式,大量而复杂的存在 着;
❖ ④思考是一个过程,透过这个过程可以抉择 一个行为。
2020/11/30
❖ (4)符号互动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影响
❖ ①人类的行为与互动,是由“符号”及其意 义而引起的,人类对外界的刺激能够做出能 动的反应;
2020/11/30
❖ 第一、小组是由许多相互依赖的成员所 组成的一个微型社会系统。
❖ 第二、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整体。
❖ 第三、每个小组都必须确立自己的总目 标和过程目标。
❖ 帮助组员达成目标任务,是小组工作的 总归宿。
❖ 第四、小组过程是一个动态化的、情境 化的过程。
2020/11/30
❖ 3.社会变迁理论中的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 关系
小组工作第二版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动力解析
三、小组的动力模型
• 1、艾丽思和费希的小组动力模型 • 2、杨极东的小组动力基本模式 • 3、徐西森的小组动力因素及其流程模型 • 4、多向度小组结构动力模型 • 5、多变项的小组动力因素模型
1、艾丽思和费希的小组动力模型
• 输入因素:个人方面(人格特质、态度、信 息)/小组结构(目标、规模、资源)
• 1、关于自我状态。(人格结构总并存着父母意识、成人 意识和儿童意识)
• 2、沟通形态。(三种交流形态:互补型、交叉型、隐含 型)
• 3、人生的四种基本态度。(“我不好—你好”型(抑郁 者)/ “我不好—你也不好”型(厌世者)/“我好—你 不好”型(怀疑和独断)/“我好—你也好”型/)
六、交流分析理论(二)
力、小组和个人的权利、领导过程。 • 小组的表现,包括小组整体的表现和小组的决策过程。 • 其它的相关因素,如环境、小组内冲突、小组间的冲
突、集体行为、小组的改变。
3、艾丽思和费希的观点
• 输入因素:个人方面(组员)/小组方面 (资源、规模、目标)
• 过程因素:沟通模式/凝聚力/工作与参与 规范/小组做决定的程序/小组领导
建议等)/提供答案(提供建议/意见和方向等)
一、系统理论(三)
• 霍曼斯:小组的互动系统存在内在系统和外在系统。 • 外在系统代表了小组处理适应性问题的方式,这些适应性
问题产生于小组与自己所出的社会地理环境的关系之中。 • 内在系统是小组的活动模式、互动和小组内部的规范等。 • 小组就是不断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保持运作的。
和变化过程之中。 • 小组具有一个发展性的生命周期。
二、需要理论(一)
•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 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 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刘梦《小组工作》(第2版)辅导书-第四章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圣才出品】
第四章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1.四种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内容。
答:社会小组工作有四大模式分别是: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发展性模式。
现将各模式叙述如下:(1)社会目标模式①理论基础社会目标模式源于小组工作的早期实践,它主要是在社区层面展开,而社会变迁成为小组成员参与的期望结果。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a.参与、意识提升和赋权。
b.系统功能理论。
系统功能理论假设所有的有机体都是一个系统,由附属于母系统的次系统所组成,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结的,并发挥各自独特的功能,以保持系统内部的平衡,使整个系统稳定地向前发展。
每一个系统都是有界限的,界限内彼此互动维持系统的能量。
c.社会变迁理论。
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量变和质变。
在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改变中,人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社会发展必然受到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社会行为的互动关系推动着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变迁。
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就是通过社会行为的互动关系,推动社会制度的完善和改革。
②具体内容a.目标社会目标模式的总目标是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实现社会整合。
具体分三个层次:第一,发展和提高小组成员的社会意识和潜能,发展和提高他们实现社会变迁的责任心;第二,发展小组成员的社会能力,提高他们应对社会环境方面的个人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社会能力;第三,培养当地的社区领袖,使他们有醒觉和能力去带领推动社会变迁。
b.小组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是通过一系列社会目标的实现,培养成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变迁。
第一,小组作为一个整体有共同期待的社会目标,即社会变迁;第二,小组成员为了社会整体利益有一套共同信仰的价值观;第三,小组作为一个行动整体共同付诸社会行动;第四,小组成员在社会行动中逐步自我完善和发展。
c.组员社会目标模式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民主参与的机会和潜能,小组成员可以是全社会的所有公民,特别是鼓励那些社会弱势边缘群体参与。
企业社会工作(第二版)第08章企业社会工作小组工作实务
(2)人际关系的类型: ① 主从型 ② 合作型 ③ 竞争型 ④ 主从——竞争型 ⑤ 主从——合作型 ⑥ 竞争——合作型 ⑦ 主从——合作——竞争型 ⑧ 无规则型
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① 相互原则 ② 交换原则 ③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④ 平等原则 ⑤ 相容原则 ⑥ 信用原则 ⑦ 理解原则
2.影响企业人际关系的因素 ① 个体差异 ② 相似性因素 ③ 地域空间因素 ④ 利益因素 ⑤ 非正式群体影响
8.3.3 团队职业生涯系统化管理方法 1. 用切实可行的活动追踪实施情况 2.团队职业生涯规划尽可能地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相结合 3.将培养人才作为管理人员的责任
8.3.4 团队员工的激励
1. 激励的定义:
激励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激发”;另一种是“斥 责”。在企业管理中,激励的意思,一方面是从正面激发员 工,使员工发挥出更多的潜能以及增强对组织的忠诚度;另 一方面是斥责、惩戒不符合组织规定的行为。
企业社会工作
Enterprise Social
Word
理论与实务 (第二版)
第8章 企业社会工作小组 工实务
内容简介
企业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模式 职场沟通与人际关系管理 团队职业生涯规划与激励
8.1 企业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模式
8.1.1 小组工作概述
1. 小组工作的概念界定
小组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经由社会工作者 的策划与指导,通过小组活动过程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和 经验分享,帮助小组组员改善其社会功能,促进其转变 和成长,已达到预防和解决有关社会问题的目标。
3.沟通中的倾听与交谈技巧 ① 倾听的重要性 ② 沟通中的倾听技巧 ③ 沟通中的交谈技巧 4.如何培养企业员工自身的沟通能力 ① 培养良好的心态 ② 学会聆听 ③ 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④ 克服沟通障碍
吕新萍小组工作第2版复习笔记知识点框架汇总
第一部分小组工作的基础理论与价值观第一章小组工作的定义与专业地位一、小组工作的定义与专业视角1.群体的含义与分类(1)群体的含义一般来说,群体具有三种截然不同的含义:①作为名词的群体,意指具有相互关系的人群,例如家庭制度中的亲属群体,教育制度中的学生组织和研究小组,医疗制度中的医护人员和病房。
②作为动词的群体,指为共同目标,将具有共同利益、兴趣、爱好的人组织起来的过程,例如社会工作者将劣势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维护、争取、提高和加强自身合法权益,在这种意义上说,群体就是组织动员工作,就是将具有共同利益、兴趣、爱好的人组织动员起来的社会过程。
③指不同社会地位、角色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式和结构化社会关系,不同的社会群体关系反映不同的社会利益结构,说明不同社会群体内部与之间的相互关系。
简言之,组织和群体概念的核心是地位、角色和关系,群体既是目标,又是手段,还是状态。
(2)群体的分类目前比较主要的群体分类方法有如下一些:①社区与社会的区分。
社区是指在自然、血缘、地域、宗教等基础上建立的群体关系,是持久和真正的群体性共同生活。
与此相反,社会是指在人为、业缘、目的、利益基础上组成的群体,是机械聚合体。
②初属群体和次属群体的分类。
初属群体(primary group)又译为首属群体或基本群体,泛指那些由少数人组成,且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面对面、亲密、持久互动关系的群体。
与此相反,次属群体则由许多人组成,他们是在暂时、非感情用事、个人和强制性基础上互动。
人们划分初属和次属群体的基本标准是群体对个人的影响程度。
③按照群体组织程序和成立方式看,有正式或制度性与非正式或非制度性群体之分。
前者是按规定手续建立的,后者是自然的组合。
④从群体成员与群体的关系角度看,可以分为内群体(in-group)与外群体(out-group),或者是我们群体(we-group)与他们群体(other-group),内群体或我们群体特色是我群意识和民族中心主义。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二 目标
其总目标是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实 现社会整合。具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发展和提高小组成员的社会意识和潜能及社会 责任心。
第二,发展小组成员的社会能力,提高他们应对社会 环境方面的个人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社会能力。
第三,培养当地的社区领袖,使他们有醒觉和能力去 带领推动社会变迁。
三 小组 每一个小组都是潜在的社会资源,能影响社 会变迁。
三 小组
小组治疗模式着眼于矫治、治疗、人格重建 等过程,因此,治疗小组常常要持续较长的时 间。此外,由于组员的特殊性,治疗模式会比 较依赖专家的判断和专业化的指导。
四 组员 治疗小组的组员通常是有较严重的情绪问
题、行为障碍、人格问题、精神异常或者有社 会偏差行为的人,所以,人组前的评估是非常 重要的工作。下列病例不宜人组:严重抑郁、 躁狂病人,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反社会人格, 偏执人格,极端分裂性人格 。
这三大模式经历了一个从关注社会结构层面到关 注人际关系层面,再到关注个人治疗层面的演变 过程。
第一节 社会目标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源于社会小组工作的早期实践, 是最早的一个小组工作模式,它是透过一系列 原则和方法培养成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 和社会良知,推动社会变迁。它的原则与社区 工作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小组中强调参与、共 识与任务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强调自我了解和和组织小组中。如:社区行动小组、各类扶 贫小组、环境保护小组等。
因此,治疗模式是一种临床模式,用来协助 适应不良的个人达到和恢复预期的社会功能。
一、理论基础
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与个案所采用的理论依 据十分接近,除了经典的精神分析、行为认知 、和人本主义三大流派外,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莫雷诺创立发展起来的心理剧的小组治疗的 方法、泊斯的完型治疗、波恩的交流分析理论 、艾丽思的理性情绪治疗理论、葛拉瑟的现实 疗法,这些理论对小组治疗的发展也都有比较 大的影响。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胡家琪
社会目标模式
组员 同质性程度高,有相同背景,居住同一社区, 针对某一个公共话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工作者 倡导提升小组成员的社会责任感 资源提供者、榜样
社会目标模式
理论基础 (1)赋权、参与 (2)国家与社会 (3)社会变迁理论
社会变迁:社会的制度和文化发生的变化 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文化过程、社会结 构、自然、人口、观念等
强调群体生活、“面对面” 优劣
优点:注重成员的潜能,突出社会工作助人自 助的理念 缺点:个别化关注不够
治疗模式
目标 以治疗个人为小组目标,帮助个人通过小 组达到心理、社会与文化的适应
组员 有情绪问题、人格问题或偏差行为的人
工作者 再教育者、临床心理学家、临床社工
治疗模式
治疗模式的经典范式 (1)精神分析 (2)行为认知 (3)人本主义
治疗模式
治疗模式的经典范式之行为认知 (4)现实疗法 案主先陈述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工作者评 价可能遇到的挑战、拟定计划书,然后按 计划实施
治疗模式
治疗模式的经典范式之人本主义 (1)交流分析小组
应对那些改变环境、改变生活状态、改变 社会角色的人,在方法上强调互动 (2)案主中心小组 发展信任,鼓励成员共同承担小组的责任
组员 有困难人群、危机人群、谋求发展人群
工作者
发展性模式
实践原则 工作者可运用的技巧有:鼓励、认可、启 发、挑战、表扬、幽默、同意等
优劣 优点:可适用于不同状况的小组;组员没 有压力 缺点:成长是一个难以测量的概念
组织与环境模式
从环境角度指导小组成员,不仅考虑组员的态 度、情感和认知,也注重从周边环境的角度考 察他们的态度、认知和行为
第四章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第四章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小组工作模式既是对实务工作的总结、提升,又是指导、规范小组工作实践的重要范式。
小组工作的三大模式——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和治疗模式,也经历了一个从关注社会结构层面到关注人际关系层面,再到关注个人治疗层面的演变过程。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方法之一,源于工业革命后一些帮助群众改善社区环境、提供工余活动、争取劳工福利的行动。
随着时代的转变和新理论的涌现,小组工作变得更多样化和更专业化。
1946年小组工作被正式纳入社会工作专业中,全美小组工作人员协会亦于1955年加入全美社会工作人员协会。
小组发展历程和社会工作专业化一样,是一个源于实务工作而逐步走上专业化的过程。
小组工作的三大模式——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和治疗模式也经历了一个从关注社会结构层面到关注人际关系层面,再到关注个人治疗层面的演变过程。
由于小组工作有不同的介入取向(宏观和微观),形成了不同的介入模式,所以每一种模式都有不同的理论基础,而且就其理论来源而言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精神病学、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移植进来的,被称为外借(borrower)理论或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从自身的工作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称为实务理论(practicetheory),实务理论直接影响小组工作的目标。
很多学者认为一个好的社会工作模式一方面要具有完整的理论架构,使社会工作者能整合性地观察到问题的结构;另一方面要具备弹性,使工作模式不限制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简言之,一个好的模式应该是既有系统又有弹性的理论架构。
本章以小组工作的四种模式为基础,系统论述每一种模式的内容和理论基础。
有学者认为,社会工作模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概念。
我们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所以本章对小组工作模式特别是理论基础的叙述,尽可能地从一些浅显的基本概念人手,探讨这些概念的实际意义和对小组工作的启发。
第一节社会目标模式社会目标模式源于社会小组工作的早期实践,是最早的一个小组工作模式,早期的研究者,如科伊尔、凯瑟、科诺普卡、克根等人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这个模式的基本概念和主张。
刘梦《小组工作》(第2版)辅导书-第一章 小组工作概述【圣才出品】
第一章 小组工作概述1.怎样理解小组和小组工作?答:人类生活离不开小组,我们每个人都有参加小组并与他人合作的经验,有在小组中与别人分享和成长的体会。
小组工作正是基于在群体中与别人互动,发挥个人潜能,达到改变的目的。
小组和小组工作在社会学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小组①小组的定义a.小组建立在组员(或者说小组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相依存之上。
b.小组指的是一群人在某段时间内可以经常沟通,人数足以让彼此之间能够直接地、面对面沟通,而不是经过他人或间接沟通。
c.小组指的是由两个或以上的人组成的单位,他们会进行有目的的交往,且这种交往是有意义的。
d.小组是一个由两个或以上的人构成的社会系统,彼此之间会有地位和角色关系,在小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或价值观,来约束成员的个人态度和行为。
e.小组是一群人的集合,他们在一个合适的机构中,彼此配合,来完成共同的任务。
f.当两个及以上的人界定自己为小组组员,并得到至少一人认可的群体。
g.小组是两个或以上的人经由社会关系而组成的。
②小组的特点a.有一定的规模(两人及以上);b.组员间有经常性的互动;c.组员彼此有认同感;d.组员彼此之间互相依存;e.小组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能产生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和规范;f.组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和任务而走到一起;g.小组会与环境互动,并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2)小组工作①小组工作的定义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它在小组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互相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发展。
②小组工作的特点a.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小组工作是由工作员与组员一起组成一个关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会出现多层次的互动。
b.小组工作是有明确的目标的。
c.小组工作既是过程,又是促进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 3.符号互动理论
• 符号互动理论又称互动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库利和 米德,集大成者是布鲁姆。 •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们是借助语言、手势和行动 等符号,实现相互之间沟通。 • (1)库利的符号互动理论 • 在符号互动理论中,库利注重个人与社会的联系, 认为个人和社会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其中,前 者是分布侧面,后者是集合侧面。 • 库利用“镜中我”这个概念,说明社会我或客我的 存在,并从中引申出“第一群体”理论。 • “第一群体”亦称“人格群体”,它是指一个人首 先接触的家庭、伙伴和邻里等,面对面的、直接的 和有亲密关系的群体。
• (2)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
• • • • ①个人的社会行为,是其所属群体 的规范行为被内化的结果; ②社会应当被看作是一种结构,且 其是在彼此相互适应的人们所进行的各种交 往中显现出来的; • ③意识必须被理解为产生于个人与环境,特 别是社会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之中的思想交 流,且其是后天的,而不是个人先验的。 • 米德强调,要把个人行为置于社会结构中去 考虑,并据此提出“角色”的概念。
• 2.系统功能理论
• 系统功能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所有的有机体都是一个 系统。系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既相互关联,又发 挥着各自的功能。 • (1)目的性原则 • (2)整体性原则 •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 (3)层次性原则 •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绝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而 是层次结构相互关联着的整体。 • (4)动态性原则 • 系统是一个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 2.小组的性质
• 互惠模式下的小组,是一个有共同目标的组员互助 系统。 • (1)能够为组员提供彼此之间认同的机会; • (2)能够使多数组员产生归属的温暖感觉; • (3)组员有表现自己、表达自我和维持自己在群 体中独立性的自由; • (4)组员既要有选择朋友或伙伴的自由,又要具 备在必须接纳对方时,勇于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5)小组能够向组员提供表现个性及与他人分享 的机会; • (6)小组能够为组员提供学习、借鉴和独立生活 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优势和限制
优势:
注重成员的潜能和互助系统,突出了社会工作助人 自助的信念;
小组的目标来自成员互动和讨论,有利于成员发挥 能动性和培养自觉意识;
成员自主选择恰当的介入策略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 题,防止外界的价值干预。
以促进组员产生社会归属感、形成相互 支持为目标。
目标焦点:既在个人,也在环境 目的:组员在社会归属和相互依存中得
到满足,组员之间、小组之间和有效的 社会系统间达到互助与开放。
2、小组
提供成员之间彼此平等认同的机会; 提供使多数人归属的温暖感觉; 有表现自己、表达自我和维持自己在群体中
独立性的自由; 有选择自己朋友的自由,但不得已必须接纳
展的关系
二、社会目标模式小组工作的内 容和具体运用
1、目标 2、小组 3、组员 4、工作者 5、实践原则 6、优势和限制 7、在中国的实际运用
1、目标
以培养组员社会归属感、责任感,实现 社会整合最为小组目标。
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挖掘 其潜能,提高其实现社会变迁的责任心。
体行动 7、促使社会变迁目标的实现
6、优势和限制
优势:
符合社会工作原初追求社会公正和社会关怀 的理想;
通过小组工作发展社区组织,通过社区组织 进行社区教育,以此提升民众的意识,达到 社区赋权的目的。
限制:
忽略群体中的个人需求
7、在中国的实际运用
扶贫 妇女小组
第二节 互惠模式
这个模式主张在助人的过程中应该强调个人 与社会的关系。
中间阶段:引导者、资源提供者、榜样: 引导、推动组员表达感情、分享经验、 积极联系、提供资源、提供榜样。
5、实践原则
1、小组目标与社区目标一致性原则 2、选择合适的问题介入 3、权衡可能产生的后果 4、增加组员社会行动力,激发社会责任感 5、遵循民主原则,鼓励组员充分参与 6、引导组员对小组目标形成共识,形成集
2、特点
再教育的过程 需要较长的时间 比较以来专家的判断和专业化的指导
3、组员
有较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情绪困扰 行为障碍 人格问题 精神异常 社会偏差行为
4、工作者
治疗者、专家角色: 临床心理学家/临床社会工作者/教师
职责: 有足够的能力评估组员的需要 安排、设计小组治疗计划并控制小组的发
的工作任务,借助小组经验以适应社会 生活。 工作员的协调作用:协调组员之间、小 组与社会之间关系。 工作员提供信息:引导小组自主发展。
5、实践原则
1、挖掘小组的正向动力,启发、动员组 员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并强化发展目标。
2、澄清组员的需要期待,寻找所有组员 的共同需求。
3、向组员说明自己在小组中承担的角色 和小组的作用。
展 与组员发展有意义的治疗关系 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帮助组员学习新的行为
5、实践原则
1、充分准备原则: 收集、分析组员的全面信息 与组员建立清晰、明确的专业关系 与组员在小组以外的各种关系进行联络
2、理论支持原则: 选择特定的理论与技术 明确治疗的方向
6、优势和限制
优势:
工作者的影响力
限制:
个别化/工作者的权力
7、在中国的实际运用
青少年成长小组 老年人互助小组
第三节 治疗模式
治疗模式也称作预防与康复模型,是以治疗 个人作为小组工作的任务,同时也提供个人 的预防和康复的一种干预方式。
一、理论基础
1、精神分析小组 2、阿德勒式小组 3、心理剧 4、行为治疗小组 5、完型治疗小组 6、交流分析小组 7、案主中心的小组 8、理性情绪治疗小组
一、理论基础
1、系统论中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 2、场域理论中的行为环境论、生活空
间论和此时此地的概Βιβλιοθήκη 3、“镜中我”、自我观念和符号互动
论
二、互惠模式小组工作的内容和 具体运用
1、目标 2、小组 3、组员 4、工作者 5、实践原则 6、优势和限制 7、在中国的实际运用
1、目标
对方时,应负起责任; 应向成员提供表现个性及与他人分享的机会; 向成员提供学习和独立生活的机会。
3、组员
有平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 要求组员在小组中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 组员在沟通中达到共识,以实现小组目
标并获得个人帮助 强调组员间的平等及个体独立性。
4、工作者
中介者、使能者 协助组员互动、支持、帮助以实现特定
限制:
工作者与组员之间的关系 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7、在中国的实际运用
吸毒人士治疗小组 乳腺癌病人康复小组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 基础
第一节 社会目标模式 第二节 互惠模式 第三节 治疗模式 第四节 发展性模式
第一节 社会目标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是透过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培养 成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和社会良知。
一、理论基础
1、参与、意识提升和赋权 2、系统功能理论 3、社会变迁理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
展。
3、组员
具有民主参与社会活动的动机和潜能。 相信组员具有民主参与社会活动的动机
和潜能。 组员是来自同一区域,社区或阶层的人
群,他们会由于有相同的目标和志愿而 聚合到小组中。 特别关注和鼓励社会中的弱势人士参加。
4、工作者
影响者的角色
开始阶段:使能者、引导者、倡导者: 提升组员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 小组目标实现。
发展组员社会能力,尤其是与社会环境 的互动能力。
培养社区领袖,使他们有能力和有意识 去带领并推动社会变迁。
2、小组
小组作为一个整体有共同期待的社会目标, 即社会变迁;
小组成员为了整体利益有一套共同信仰的 价值观;
小组作为一个行动整体共同付诸社会行动; 小组成员在社会行动中逐步自我完善和发
二、治疗模式小组工作的内容和 具体运用
1、目标 2、特点 3、组员 4、工作者 5、实践原则 6、优势和限制 7、在中国的实际运用
1、目标
通过治疗,促进个人行为改变为目标
目标(对象):治疗小组中的个人行为 目的(效果):心理、社会、文化适应
方面得到康复、发展、完善,并预防消 极因素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