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凝集反应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共10张PPT)

1 . 2%鸭血红细胞0悬.液1制7备mol/L醋酸铵、0.17mol/L硝酸铵、
0.32mol/L葡萄糖、0.32mol/L乙醇、0.32mol/L
丙酮等6种溶液进行同样实验,步骤同上。
在低渗液中,细胞很快吸水而胀裂,称为溶血异糖基的蛋白质,能与细胞外被的寡糖链相连接,使细胞发生凝集。
17mol/L氯化钠、0. 新鲜鸭血加抗凝剂,生理盐水洗5次,每次2000r/min,离心5min,按红细胞压积用生理盐水配成2%鸭血红细胞悬液。
– 结果溶血,溶液变透明 在等渗液中,由于有些溶质会进入红细胞内、引起细胞渗透压升高,细胞也会吸水胀裂,由于各种物质透入细胞的速度不同,溶血的时间
茎、0.17mol/L氯化钠和其他等渗液。
四、实验步骤
• (一) 细胞凝集反应 • 1 . 2%鸭血红细胞悬液制备 • 新鲜鸭血加抗凝剂,生理盐水洗5次,每次2000r/min,离心5
min,按红细胞压积用生理盐水配成2%鸭血红细胞悬液。
• 2 .土豆凝集素制备
• 土豆2克,加10ml PBS,浸泡2h • 3 .细胞凝集反应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
一、实验目的
• 1 .了解细胞膜的表面结构; • 2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种物质进入细
胞膜的速度。
二、实验的原理
• 1、细胞凝集反应
• 凝集素是一类可逆结合特异糖基的蛋白质,能与细 胞外被的寡糖链相连接,使细胞发生凝集。
• 2、细胞膜的渗透性
• 在低渗液中,细胞很快吸水而胀裂,称为溶血。在等渗液
不同。
蒸馏水
10ml
• 2 .等渗溶液 1 .了解细胞膜的表面结构;
1 .了解细胞膜的表面结构;
土豆凝集素1滴、2%鸭血红细胞液1滴
凝集反应PPT

1
2
345
67
阴性对照
步骤:
④每管内都加鸡红细胞0.5ml ⑤混匀后放入恒温箱内1.5h,观察结果
1
2
3
4
567
阴性对照
血清稀释倍数:
1:20 1:40 1:40 1:80
1:80 1:160 1:320 1:640 1:160 1:320 1:640 1:1280
方 法:
①拿出七只试管标号; ②用玻璃吸管在每管内都加生理盐水0.5mL;
实验内容
一、试管凝集实验(半定量) 二、玻片检测实验(定性)
实验目的
掌握:直接凝集反应的原理;抗体 效价的判定 熟悉:血型检测方法 了解:凝集反应的应用
一、试管凝集试验
抗原、抗体在试管中反应故名试管凝集 试验,帮助诊断疾病兔细。抗胞鸡抗红体 原鸡理红:细取胞 待检血清倍比稀释后,加入某种 己知抗原,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 抗体效价。属于半定量试验。 抗体效价的判定:产生明显凝集反应(++)
玻片凝集试验为定性试验方法。 原理:用已知抗体作为诊断血清,与受检颗粒抗原 如菌液或红细胞悬液各加一滴在玻片上混匀,数分 钟后即可用肉眼观察凝集结果,出现颗粒凝集的为 阳性反应。
此法简便、快速,适用于从病人标本中分离得到 的菌种的诊断或分型,还用于红细胞血型的鉴定。
实验器材:
• 酒精、消毒棉棒、采血针、双凹玻片、记号笔、 牙签、废物缸; • ABO、Rh血型诊断试剂。
实验方法:
抗A
抗B
抗D
结果判定:
• 若在玻片凹孔中出现凝集反 应,可见红细胞凝集成团, 即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 状凝集块浮起;
• 若无凝集反应出现,红细胞 散在均匀分布于诊断血清中;
5章凝集反应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抗原抗体在玻片上进行的反应,血型鉴定、细菌分型。
相应抗体
玻片法直接凝集反应示意图
(1)半定量试验-抗体效价测定。 (2)玻片凝集试验也可用试管法,如肥达外斐反应。 非特异性凝集可出现假阳性,必须做阴性对照(不加抗体, 只加抗原)。
1
2
3
4
5
6
6
7
1:2 1:4 1:8 1;16 1:32 1:64 1:64 1:128
临床检验中早期妊娠试验,现已被金标法替代。
三、间接血凝试验 间接血凝实验是以红细胞作为载体的间接凝集实验,用已 知的抗原或抗体致敏红细胞与标本中的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 合。常用绵羊、家兔等红细胞。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样本:患者全血(含有红细胞,血清中有待检的抗原或抗)。 试剂:抗红细胞单克隆抗体与已知抗体连接,检测未知抗 原。例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载体颗粒
抗原致敏颗粒
凝集
正向间接凝集反应原理
已知 抗原
无抗体
胶乳 颗粒
载体颗粒
抗原致敏颗粒
无凝集
无相应抗体存在时无凝集现象发生
2.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用特异性抗体(已知)致敏载体检测未知抗原。
已知 抗体
待检 抗原
载体颗粒
抗体致敏颗粒
凝集
反向间接凝集反应原理
已知 抗体
无抗原
载体颗粒
抗体致敏颗粒
无凝集
待检血清 (RH抗体)
不完全抗体 (RH抗体)
Rh抗原
凝集 现象
Rh+O型红细胞
抗人球蛋白
间接接coombs试验原理示意图
直接与间接Coombs试验的区别
试验 检测目的
样本
直接 红细胞表面的
相应抗体
玻片法直接凝集反应示意图
(1)半定量试验-抗体效价测定。 (2)玻片凝集试验也可用试管法,如肥达外斐反应。 非特异性凝集可出现假阳性,必须做阴性对照(不加抗体, 只加抗原)。
1
2
3
4
5
6
6
7
1:2 1:4 1:8 1;16 1:32 1:64 1:64 1:128
临床检验中早期妊娠试验,现已被金标法替代。
三、间接血凝试验 间接血凝实验是以红细胞作为载体的间接凝集实验,用已 知的抗原或抗体致敏红细胞与标本中的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 合。常用绵羊、家兔等红细胞。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样本:患者全血(含有红细胞,血清中有待检的抗原或抗)。 试剂:抗红细胞单克隆抗体与已知抗体连接,检测未知抗 原。例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载体颗粒
抗原致敏颗粒
凝集
正向间接凝集反应原理
已知 抗原
无抗体
胶乳 颗粒
载体颗粒
抗原致敏颗粒
无凝集
无相应抗体存在时无凝集现象发生
2.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用特异性抗体(已知)致敏载体检测未知抗原。
已知 抗体
待检 抗原
载体颗粒
抗体致敏颗粒
凝集
反向间接凝集反应原理
已知 抗体
无抗原
载体颗粒
抗体致敏颗粒
无凝集
待检血清 (RH抗体)
不完全抗体 (RH抗体)
Rh抗原
凝集 现象
Rh+O型红细胞
抗人球蛋白
间接接coombs试验原理示意图
直接与间接Coombs试验的区别
试验 检测目的
样本
直接 红细胞表面的
医学免疫学检验-凝集反应PPT优选课件

凝集反应
第一课件网网站
2020/10/18
1
一、凝集反应的概念及特点
定义:细菌,螺旋体,红细胞等颗粒性 抗 原,或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载体颗粒结合 成致敏颗粒后,它们与相应抗体(或抗原) 发生特异结合,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 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称为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 反应的两个阶段:1)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阶段,2)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直接Coombs试验 检测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
间接Coombs试验 检测游离在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
2020/10/18
12
2020/10/18
13
2020/10/18
第一课件网网站
14
2020/10/18
15
2020/10/18
16
2020/10/18
17
2020/10/18
18
2020/10/18
2020/10/18
2
2020/10/18
3
特点:抗原抗体反应既可以在体内作为 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自然发生,也 可以在体外作为免疫学试验的结果而出 现,体外实验的抗原抗体反应称为血清 学反应(serological reaction).
2020/10/18
4
二.直接凝集反应
定义: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量电解 质的参与下,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肉眼 可见的凝集现象,该反应中的抗原称为凝集原 (agglutinatinogen),抗体称为凝集素 ( agglutinin)。 一)玻片凝集试验(ABO血型鉴定);二) 试管凝集试验(肥达试验)。
缘皱缩成花边状
2020/10/18
9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第一课件网网站
2020/10/18
1
一、凝集反应的概念及特点
定义:细菌,螺旋体,红细胞等颗粒性 抗 原,或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载体颗粒结合 成致敏颗粒后,它们与相应抗体(或抗原) 发生特异结合,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 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称为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 反应的两个阶段:1)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阶段,2)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直接Coombs试验 检测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
间接Coombs试验 检测游离在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
2020/10/18
12
2020/10/18
13
2020/10/18
第一课件网网站
14
2020/10/18
15
2020/10/18
16
2020/10/18
17
2020/10/18
18
2020/10/18
2020/10/18
2
2020/10/18
3
特点:抗原抗体反应既可以在体内作为 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自然发生,也 可以在体外作为免疫学试验的结果而出 现,体外实验的抗原抗体反应称为血清 学反应(serological reaction).
2020/10/18
4
二.直接凝集反应
定义: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量电解 质的参与下,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肉眼 可见的凝集现象,该反应中的抗原称为凝集原 (agglutinatinogen),抗体称为凝集素 ( agglutinin)。 一)玻片凝集试验(ABO血型鉴定);二) 试管凝集试验(肥达试验)。
缘皱缩成花边状
2020/10/18
9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凝集反应》课件

特性
抗原抗体反应具有特异性、可逆 性、比例性、阶段性等特点。
凝集反应的类型
直接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颗粒状抗原与相应抗体直接结合出现 的凝集现象。如玻片凝集试验、试管 凝集试验等。
在间接凝集反应的基础上,加入特异 性抗体,使原有的间接凝集现象受到 抑制。常用于测定激素、抗原等小分 子物质。
间接凝集反应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与凝集反应的结合可以实现更精细的样本处理和检 测。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改善凝集反应 的条件和效果,为凝集反应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在最适pH值下,凝集反应的速 率和程度可能达到最大值。
pH值的改变可能影响分子的构 象和稳定性,从而影响凝集反 应的进行。
Part
04
凝集反应的实验操作与演示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材料
试管、滴管、抗A血清、抗B血清、A型血、B型血、O型血等。
实验设备
显微镜、离心机、恒温水浴箱等。
实验试剂
生理盐水、洗涤液等。
细菌凝集试验可用于鉴定细菌种类、检测抗体水平以及诊断某些传染病 。
常见的细菌凝集试验包括伤寒沙门氏菌的肥达试验和副伤寒甲、乙的副 伤寒沙门氏菌的肥达试验等。
病毒凝集反应的实例
病毒凝集反应是指病毒颗粒与细胞表面 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聚集的现象。
病毒凝集反应可用于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例如流感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准确性。
凝集反应的热力学
热力学研究反应的平衡常数、能 量变化和熵变等性质,对于理解 凝集反应的机理和性质非常重要
。
热力学参数如焓变、熵变和吉布 斯自由能变等可以描述反应的能
量变化和平衡状态。
抗原抗体反应具有特异性、可逆 性、比例性、阶段性等特点。
凝集反应的类型
直接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颗粒状抗原与相应抗体直接结合出现 的凝集现象。如玻片凝集试验、试管 凝集试验等。
在间接凝集反应的基础上,加入特异 性抗体,使原有的间接凝集现象受到 抑制。常用于测定激素、抗原等小分 子物质。
间接凝集反应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与凝集反应的结合可以实现更精细的样本处理和检 测。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改善凝集反应 的条件和效果,为凝集反应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在最适pH值下,凝集反应的速 率和程度可能达到最大值。
pH值的改变可能影响分子的构 象和稳定性,从而影响凝集反 应的进行。
Part
04
凝集反应的实验操作与演示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材料
试管、滴管、抗A血清、抗B血清、A型血、B型血、O型血等。
实验设备
显微镜、离心机、恒温水浴箱等。
实验试剂
生理盐水、洗涤液等。
细菌凝集试验可用于鉴定细菌种类、检测抗体水平以及诊断某些传染病 。
常见的细菌凝集试验包括伤寒沙门氏菌的肥达试验和副伤寒甲、乙的副 伤寒沙门氏菌的肥达试验等。
病毒凝集反应的实例
病毒凝集反应是指病毒颗粒与细胞表面 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聚集的现象。
病毒凝集反应可用于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例如流感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准确性。
凝集反应的热力学
热力学研究反应的平衡常数、能 量变化和熵变等性质,对于理解 凝集反应的机理和性质非常重要
。
热力学参数如焓变、熵变和吉布 斯自由能变等可以描述反应的能
量变化和平衡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玻片凝集试验
+
方法评价:
定性试验 简便和快速 敏感度低
临床应用:
菌种鉴定 血清学分型 血型鉴定
(二)试管凝集试验
在试管内颗粒性抗原直接与抗体结合, 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 现象。
试管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方法评价:
半定量试验 简便、快速 敏感度低 可有假阳性
临床应用:
Widal reaction Weil-felix reaction Wright test:布鲁菌病 交叉配血试验
检测血清中的抗红细胞抗体
临床应用: 在输血上的应用 血型抗原抗体的检查 对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性疾病的诊断 对溶血性贫血的研究 对细菌或立克次体的不完全抗体检查
思考题
1.凝集反应的特点是什么? 2.什么叫直接凝集反应,什么叫间接凝集反
应?它们之间有何异同? 3.叙述间接血凝试验的原理。 4.彩色胶乳凝集试验的特点是什么? 5.什么是不完全抗体? 6.什么是直接Coombs? 什么是间接Coombs,
检测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后 产生的抗体。
第四节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未经致敏的受检者新鲜红细胞 试剂:抗人O型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临床应用:HIV检测、HBV检测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第五节 抗球蛋白试验
抗球蛋白试验 又称
Coombs试验
(一)直接Coombs试验
检测红细胞上抗体
不完全抗体
(二)间接Coombs试验
第三节 间接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 agglutination): 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于颗粒性载体
表面,然后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反应,在 电解质的作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 象
载体种类: RBC(醛化) 聚苯乙烯胶乳颗粒(羧化)
一、间接凝集反应的类型
正向间接凝集试验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协同凝集试验
正向间接凝集试验
用抗原致敏载体--检测抗体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用抗体致敏载体----检测抗原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用抗原致敏载体--检测抗原
协同凝集试验
SPA:SPA-IgG Fc; SPA抗体致敏------测抗原
二、间接血凝试验
Patient
1 2 3 4 5 6 7 8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1/512 1/1024 Pos. Neg.
凝集反应
反应阶段: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反应特点:
IgM的作用比IgG大数百倍 IgG与抗原结合后,常不出现凝集反应,称不完 全抗体
可见反应形成
第二节 直接凝集反应
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 颗粒性抗原直接与抗体结合,在电解质
的作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7.叙述抗人球蛋白试验的类型及其原理? 8.叙述抗人球蛋白试验的临床应用 9.凝集反应的优缺点是什么? 10.凝集反应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第五章 凝集反应
第一节 凝集反应的特点 第二节 直接凝集反应
第三节 间接凝集反应 一、间接凝集反应的类型 二、间接血凝试验 三、胶乳凝集试验 四、明胶凝集试验 五、间接凝集反应的应用
第四节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第五节 抗球蛋白试验
思考题 小结
第一节 凝集反应的特点
凝集反应定义
细菌、螺旋体、红细胞或细胞性抗原等颗粒 性抗原,或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载体颗粒 结合成致敏颗粒后,它们与相应抗体(或抗原) 发生特异性反应,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 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Titer
64 8
512 <2 32 128 32
4
血凝试验强度
三、胶乳凝集试验
四、明胶凝集试验
将病毒抗原或重组抗原吸附于粉红 色明胶颗粒上,当致敏颗粒与样品血清 作用时,若血清含有抗病毒抗体则可形反应的应用
抗原的检测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可用于检测病原
体的可溶性抗原,也可用于检测各种蛋 白质成分。 抗体的检测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