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铁蛋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收及转运:
Fe2+在 十二指肠 和空肠上
端吸收
肠粘膜细 胞Fe2+ 氧化成
Fe3+
红细胞破坏 释放的铁
与细胞内去 铁蛋白结合
脾 E 8W ~ E 5M 红、粒、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E 5M ~
终生造血淋巴器官
胸腺 中枢淋巴器官 E6~7W 淋巴细胞
淋巴结 E11W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终生
3 骨髓造血期 E 6W出现骨髓,E 4M开始造血活动,并迅速 成为主要造血器官,至出生2~5周后 唯一造血场所。
生后造血
1.骨髓造血
出生后主要的造血场所 骨髓 = 红骨髓 + 黄骨髓 婴幼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
其它溶血因素: 1、免疫因素:异型输血、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贫血 2. 感染因素:如疟原虫、链球菌溶血素(破坏红细胞) 3.化学、物理因素:苯、铅、砷、烧伤、蛇毒等 4.脾功能亢进
2. 形态分类
红细胞平均容积(MCV )
N: 80~94 fl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3 血容量:新生儿占体重10%,儿童约占8%―10%
4 血小板:与成人相似 150-300 X109/L
5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出生时白细胞计数高达 15~20×109/L
8-12h最高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 例在4~6天和4~6岁出 现交叉。
小儿贫血总论
贫血的定义 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 蛋白量低于正常。
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细胞为主,中 央淡染区扩大不明显。
诊断思路 1
铅中毒
纯红再障
诊断思路 2
贫血的诊断
1.形态学分类有助于病因诊断
2.诊断步骤:确定有无贫血→形态学分类→病因诊 断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定义:体内缺铁致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 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有效为特 点的贫血症。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贫血分度
儿童 (Hb g/L)
~90
~60
~30
<30
新生儿 (Hb g/L)
~120
~90
~60
<60
贫血的共同临床表现
1.皮肤粘膜苍白、头晕乏力 2.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外造血表现 3.各系统的表现
贫血分类
1. 病因分类法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失 血性贫血 溶 血性贫血
2. 形态分类
大细胞性 正细胞性 单纯小细胞性 小细胞低色素性
1. 病因分类法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一、 造血物质缺乏: 1. 铁质缺乏、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缺乏 2. 其它:如缺乏铜、钴、激素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多能干细胞缺陷):
特发性/先天性 三、感染中毒: 胶原性疾病、慢性肾炎、乙型肝炎,日本血吸虫病。 四、骨髓病性贫血 白血病、淋巴瘤、组织细胞增生X、迁徙癌。
贫血的诊断标准
Age
< 28 days 1~4 months 4~6 months 6 ~59 months 5~11 years 12~14 years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 145 g/L < 90 g/L < 100g/L < 110g/L < 115g/L < 120g/L
(造血代偿潜力小) 5~7岁始,脂肪组织(黄髓)渐代替长骨中的造血组织 年长儿和成人期红骨髓仅限于肋骨、胸骨、脊椎、骨
盆、 颅骨、锁骨和肩胛骨等。 黄髓具有潜在造血功能
生后造血
2 淋巴器官造血 胸腺、脾脏、淋巴结 3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分布于全身各器官 4 骨髓外造血 出生后尤其婴儿期,感染性或溶血性贫
失血性贫血:
1. 病因分类法
1、急性失血:外伤性、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过敏性紫瘢、血友病)
百度文库
2、慢性失血:钩虫病、溃疡病等。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内在缺陷: 1 . 红细胞酶缺乏:G-6-PD缺乏; 2. 红细胞膜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3. 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地中海贫血,各种异常血红蛋白病
多 ;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 自限性,维持3个月。12岁达成人水平
网织红细胞数 初生3天 0.04~0.06, 生后第7天迅速下降至0.02
以下,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约0.003,至婴儿期后 达成 人
2 血红蛋白种类: 在胚胎――-成人的红细胞内有6种不同的血红蛋白分子。
出生时HbF占70%,HbA占30%,HbA2<1%。 1岁时HbF不超过5%,2岁以后HbF不超过2%。 故诊断地中海贫血时应查阅正常值 。
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 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 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 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
不同时期造血
血象特点
1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生理性贫血(physiological anemia)
出生时 RBC 5 ~ 7 X1012/L,Hb150~220g/L ; 2 ~3月 RBC 3 X1012/L,Hb 100g/L ; 原因 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破坏较
造血系统疾病
-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小儿造血分期
胚胎期造血
中胚叶造血期 肝脾造血期 骨髓造血期
生后造血
骨髓造血 骨髓外造血
胚胎期造血
1 中胚叶造血期 E 3 W 至 E 6 W 卵黄囊
有核红细胞
2 肝脾造血期
肝 E 6~8W 至 E 6M 主要为有核红细胞,少量
粒细胞和巨核细胞。胎儿中期主要造血部位
铁的代谢 *含量及分布: 含量:男性:50mg/Kg,女性35mg/Kg,新生儿75mg/Kg 分布:60%~70%存在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 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存在于 肝、脾、骨髓 极少量----含铁酶、运转铁--血浆中 *来源:外源性主要食物摄取 (1/3) 内源性:衰老红细胞破坏释放(2/3)
N: 28~32pg N: 32~38 %
MCV MCH MCHC 疾病
1 大细胞性
>94
>32
N
叶酸缺乏
2 正细胞性
N
3 单纯小细胞性
<80
N
N
再障、急性失血
< 28 N
慢性感染、肾脏疾病
4 小细胞低色素性 <80
< 28
<32 缺铁性, 地中海贫血等
三系均减少。
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 央淡染区明显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