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案例总结
2024年自然辩证法总结(2篇)
2024年自然辩证法总结____年自然辩证法总结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以辩证思维为基础,研究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矛盾,探索万物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在____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自然辩证法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对____年的自然辩证法进行总结。
一、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是自然界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
物质的发展是通过内在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在____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物质的认识越发深入,不仅揭示了物质的微观结构,还发现了更多新的物质形态。
在自然辩证法的指导下,人们对物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二、矛盾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力量。
在____年,人们对矛盾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和事物之间的矛盾,能够更加准确地提出并解决问题。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面临的矛盾也越发复杂和突出,现代社会已经意识到了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问题,积极探索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
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变化的连续性、平缓性、渐进性,质变是事物变化的飞跃性、突变性、根本性。
在____年,人类对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既注重事物发展的平缓过程,也关注事物发展的突变点和飞跃点。
通过科技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人类成功实现了许多领域的质的飞跃,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四、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整体是由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一部分。
在____年,人类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不仅在自然领域,还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从环境保护到社会治理,整体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五、必然性与自由度的辩证关系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客观存在的规律和规定,自由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的选择和创造。
在____年,人们对必然性和自由度的关系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认识到必然性是自由度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认识到必然性的基础上,人类才能通过科技的创新和社会实践的改革,发挥自由度的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共五则范文)
自然辩证法(共五则范文)第一篇:自然辩证法1.起源2.概念3.內涵4如何落實(主要舉例子)科学精神的内涵和科学家应该怎样落实起源的话就是稍微说一下科学技术概念就是说说科学精神是个啥包括内涵第二篇:自然辩证法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收获说实话刚知道学校给我们开这门课的时候,我有点迷惑。
我觉得对我们专升本的来说,来到本科院校最大的目的就是考研,一切和专业课、考研无关的课程都是无意义的。
可当我听到老师讲的第一节课时,我觉得自己的想法很肤浅。
自然辩证法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让人记忆的知识,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的发展、科技发明乃至宇宙探索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
学习过自然辩证法后,使我看到自己从前思考的直观性、片面性,促使我对待周围的事物进行重新审视。
在课程的学习中我了解到西方文化来源于希腊,古希腊哲学中有一种对事物本原探索理性精神,而这种理性精神又往往与其宗教信仰紧密相连,西方先哲常常探求事情本源的工作本身当作追求,从中找到乐趣。
另一动力来源于宗教,西方很多学者通过探求事物背后的规律来证明上帝造物的伟大。
而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则为入世,从而使得中国人对科学技术追求的动力常常来源于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如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很少的人为追求科学的理念本身去探索。
这种背景使我们失去了科学上的先机,并使我们流失了很多科学文化技术。
最近,莫言很火,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在这之前,诺贝尔奖就像中国人的软肋一样。
而中国人的科学技术为什么一直落在西方国家的后面呢。
科学是思想的总结,是辩证的言论,它是人们对人在社会中的行为、现象的规范。
我想中国人对事物真理的探索理性精神还是少的,而且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缺陷。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事物的对立性,如同西方宗教促使西方先哲探求事物证明上帝的伟大,但又因其浓厚的宗教信仰导致一些真理的发现遭到迫害。
西方的科学技术过剩又不得不让人们惊警其带来的潜在危机,如核武器等先进科学技术。
麦哲伦的环球旅行
三、穿越美洲
1520年8月底,船队驶出圣胡安港,沿大西洋海岸继续 南航,准备寻找通往“南海”的海峡。经过三天的航行,在 南纬52°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海湾。麦哲伦派两艘船只前去探 察,希望查明通向“南海”的水道。当夜遇到了一场风暴, 狂飙呼啸,巨浪滔天,派往的船只随时都会有撞上悬崖峭壁 和沉没的危险,如此紧急情况,竟持续了两天。说来也巧, 就在这风云突变的时刻,他们找到了一条通往“南海”的峡 道,即后人所称的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率领船队沿麦哲伦海峡航行。峡道弯弯曲曲,时 宽时窄,两岸山峰耸立,奇幻莫测。海峡两岸的土著居民, 喜欢燃烧篝火,白日蓝烟缕缕,夜晚一片通明。麦哲伦高兴 极了,他在夜里见到陆地上火光点点,便把海峡南岸的这块 陆地命名为“火地”,这就是今日智利的火地岛。
经过20多天艰苦迂回的航行,终于到达海峡的西口, 走出了麦哲伦海峡,眼前顿时呈现出一片风平浪静、浩 瀚无际的“南海”。后来,在两个月在他们兵分五路四 处巡逻寻找小岛或陆地时,装载粮食最多的“圣安东尼 奥号”逃走并返回西班牙。
1522年9月6日,“维多利亚”号返抵西班牙,终于 完成了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当“维多利亚”号船返回 圣罗卡时,船上只剩下18人了,五艘船只带回来了维多 利亚号。他们已经极度疲劳衰弱,就是原来认识他们的 人也分辨不出来了。他们运回来数量十分可观的香料, 一把新鲜的丁香可以换取一把金币,把香料换取金钱, 不仅能弥补探险队的全部耗费,而且还挣得一大笔利润。
麦哲伦1480年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1519年9月6日, 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领一支由5艘帆船266 人组成的的探险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港起航,开始了 他名垂青史的环球航行。
麦哲伦率领船队详细航行,度过大西洋到达南美洲 火地岛,历经千辛万苦,穿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 这是船队已处于缺粮断炊的困难境地,水手们忍饥挨饿, 用桅赶上的皮带充饥,但船队始终前进不止。
自然辩证法-材料分析
分析题整体性拿破仑骑兵,三个和尚没水吃,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1.在欧洲战场上,拿破仑骑兵曾经与马木留克骑兵交战,马木留克兵个个强悍凶猛、骑术高超,如果一对一较量,拿破仑的军队必败无疑。
这是一场骑术不精但有纪律的法国骑兵和最善于单个格斗但没有纪律的马木留克骑兵之间的战斗。
但交战的结果却是人数少骑术逊色的法国骑兵战胜了对手。
为什么呢?拿破仑评论说:“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败三个法国兵,100个法国兵与100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300个法国兵大体能战胜300个马木留克兵;而1000个法国兵则一定能战胜1500个马木留克兵。
”摘自: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26页。
请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上述材料答题模版:第一步:整体突现性原理:系统整体是由部分组成,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加和性关系。
同时由于处于系统整体中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一方面使得系统中的部分的性质不同于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性质,使组成部分的原有的某些性质被屏蔽起来,另一方面会使得系统整体产生除它的组分和组分总和所没有的新性质,总之,由部分构成系统整体时,有新质的突然出现,旧质的消失或屏蔽,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原理。
第二步: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所以,当很多骑术不精但是有纪律的法国骑兵组成一个整体时,会显现出强大的战斗力,从而打败马木留克骑兵,正是体现了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原理。
(整体性)瞎子摸象,一只手从身体上割下来10.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虽仍然可以叫做手,但按照实质来说,已不是对手了。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05页。
如果人体的某一部分出了毛病,那么,只有很好地了解整个复杂机体的人,才能医好他,……摘自《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513页。
1.分析上述材料所阐述的系统思想。
答题模版:系统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
自然辩证法总结
自然辩证法总结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立的。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
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请大家阅读教材《绪论》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
主要了解和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答:《自然辨证法》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逻辑,把科技发展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思想。
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答: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总的来说,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辩证法的研究;一个是自然科学观,或称自然科学论,即对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研究。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最富于成果和最引入注意的领域。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答: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作为研究内容,但是两者有着原则性的区别:第一,如何看待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案例
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案例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观点和方法论,旨在探索自然界中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演变规律。
它强调整体和部分、矛盾和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解决自然科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实践中,自然辩证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的现象,并为人类的发展和可持续性提供指导。
下面将介绍几个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失衡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各种生物和环境元素相互作用,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然而,当人类的活动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的某个环节时,平衡就会被打破,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失衡是由于矛盾的存在和变化的作用所导致的。
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态系统的矛盾关系,我们可以找到恢复平衡的方法,例如植树造林、生态修复等措施。
这样的实践案例表明,自然辩证法可以指导我们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案例二:自然灾害的防治与减灾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界的矛盾和变化的表现,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在面对这些灾害时,我们可以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来应对。
首先,我们需要研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原因,了解矛盾的本质和演变过程。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立灾害预警系统、防护设施等,减少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损害。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城市等措施来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诱发作用。
这些实践案例表明,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我们改善灾害防治和减灾能力。
案例三: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强调可持续发展。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自然辩证法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帮助我们认识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如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之间的矛盾。
通过采用清洁能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我们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污染。
这样的实践案例强调了自然辩证法对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案例涵盖了生态系统平衡与失衡、自然灾害的防治与减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自然辩证法小案例1
自然辩证法小案例1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小案例科研课题(瞄准前沿,迎难而上)1、著名物理学家赵忠尧在加州理工学院就学于密立根时,密立根给他的博士论文课题是关光学干涉仪的测量基本上是现成的,很容易获得一个度。
然而,赵忠尧本人主动转向了学术研究前沿的难题“硬射线通过物质的吸收系数”。
2.20世纪20年代,吴有勋曾为康普顿散射实验做过大量关键工作。
回国后,他在清华大学工作学一边教学,一边建立中国最早的近代物理实验室,开始国内的?射线研究。
由于他很清楚当时的学术前沿,虽然仪器设备不如国外先进,但时隔不到一年就在英国《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射线的论文,这是第一篇中国人在中国做的研究发表在国外杂志上。
简单枚举:科学家施布瓦在长期对太阳的观察中,发现太阳每隔11年左右就有一次大的活动期。
并且在所考察的期间未遇到反例,于是他得出结论:太阳每隔11年左右就有一次大的活动期。
机会:约里奥-居里夫妇曾用?粒子轰击铍,射线竟从石蜡中打出质子。
他们认为该射线是?射线。
1932年查德威克由于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8年,狄拉克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物质。
1932年8月2日,当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的学生安德森研究宇宙线对铅版的影响时,他发现正电子获得了1936年的诺贝尔奖。
事实上,乔里奥·居里和他的妻子曾经清楚地看到了云室中正电子的轨迹,但没有认真研究这种奇怪的现象。
1936年底,朱莉奥·居里夫妇?射线轰击铝,发现人工放射性,并于193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巴斯德把肉汤放在不同高度的山上,用抽出的空气密封。
结果表明,不同高度的肉汤变质程度不同。
得出的结论是,恶化与稀薄的空气有关。
(协变方法)应用共变法至少注意两点:只能有一个情况变化而另一个现象随之变化,其他情况应保持不变;两个现象间的共变有一定得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失掉原来的共变关系。
如农作物的密植,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增产,但是超过限度,不但不增产,反而减产。
自然辩证法案例教学
自然辩证法案例教学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对事物和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论,它强调对事物的整体性、矛盾性和发展性的认识。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1. 案例一: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是自然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它体现了生物的整体性、矛盾性和发展性。
以人类进化为例,可以看到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生物的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环境适应等矛盾和发展规律。
通过对生物进化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2. 案例二: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了自然界的整体性、矛盾性和发展性。
通过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辩证法的应用方法。
例如,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矛盾现象,导致了全球气温升高和气候变化,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发展规律。
3. 案例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中一个复杂的整体,它涉及到了物种多样性、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等矛盾和发展规律。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例如,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污染等矛盾现象,导致了生态系统
的不平衡和稳定性的破坏,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矛盾规律。
总结: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现象,它们体现了自然界的整体性、矛盾性和发展性。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探讨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案例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提高他们的自然科学素养和思辨能力。
自然辩证法案例分析
1、请举例说明通过非逻辑思维的作用创立科学假说。
非逻辑思维中最重要也最常见的一个典型思维形式是直觉。
直觉是对科学研究中所思考的问题的内在规律进行深刻理解并积累大量经验后,突然达到理性与感性产生共鸣的境界,进而表现出豁然贯通的一种顿悟式的理解。
例1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在原子物理学和原子核物理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卢瑟福在发现原子核存在的过程中,就依赖于他那非凡的直觉。
而直觉正是非逻辑思维的最重要特征。
接着他又用自己的直觉预言原子结构的运动模型。
这些科学假说后来均为实验所证实。
此外,卢瑟福在领导卡文迪许实验室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管理才能和启发新人的本领。
这些新人很多都成为物理学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可以说,卢瑟福的“情商”(这也是非逻辑思维的一种典型)帮助很多物理学新人创立了他们的科学假说。
例2著名的气象学家魏格纳从地图上无意中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的轮廓彼此吻合得十分贴切。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他对两边大陆海岸的形状、生物化石、地层构造以及古气候等方面的诸多要素进行研究,最后他凭借自己的直觉于1913年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该假说起初受到了科学界的强烈抨击。
但到了1960年左右,这一假说转而为科学界所公认。
2、请举例说明科学理论一定程度上是建构出来的,而不是对自然世界的本来面貌的反映。
很多中医学者认为中医的理论是科学理论,且这种理论建构于中国古代成熟的哲学自然观和精确的天文学观测事实基础之上。
其中,该哲学自然观指的是中国古代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的天人整体观。
而天文学观测事实则大量记载于《内经》这样的经典中医学专著之中。
但是以西医学者为核心的现代大部分医学工作者认为中医的理论即便确实具有真实的实用性,却仍然不是科学理论,仍然不是对人体本来面貌的反映。
例如他们最常使用的反驳论据是中医所言的“经络”至今找不到人体解剖学的依据。
西医学者认为,如果中医真正成为理性的科学而不是建构的理论,就必须将各种汤药配方分解为各种具体的化学成分,确定每一成分的特异功效。
自然辩证法案例(全)
案例一、DDT案例20世纪40年代之前,当大面积虫害困扰农业生产时,人们曾经几乎束手无策,蝗虫、螟虫等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大敌。
瑞士化学家米勒(P.H.Muller,1899-1965)于1939年首次将DDT制成用以防治棉铃虫、蚊、蝇等的杀虫剂,并申请了专利。
1942年正式投放市场。
这种杀虫剂能够独死活者扑灭危害作物、果树、树木、仓储和环境中的昆虫等。
从40年代以来,全世界都广泛使用DDT。
首先,这项发明贝立即用于战争,为预防昆虫传播的虫媒传染疾病尤其是用于控制疟疾和伤寒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千万参战的军人免受了疾病的侵扰。
接着,DDT被广泛用于农业,因为消除了病虫害,农业大幅度增收,50年代末全世界大约有500万人因此免于饿死。
米勒因为第一个合成了高效有机杀虫剂DDT,并广泛用于农业、畜牧业、林业和卫生保健事业,获得了194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令米勒始料未及的是,DDT的危害也逐渐显露出来。
首先,昆虫体内产生了强大的耐药性,导致用量大幅度增加;第二,稳定高效曾被认为是优秀杀虫剂的一个特征,而正是这种特征导致农药残留,残留的农药进入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后浓度增加产生毒性,结果是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动植物又受到了污染,大量动植物以及人类本身因此而死亡。
1973年1月1日,美国正式禁止使用DDT,中国也于1983年正式禁止使用。
一.自然观的涵义: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适应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的需要,科学地概括和总结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阐明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1.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着统一的客观辨证法德规律,用彻底的唯物主义原则把它们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加以考察。
自然辩证法案例(全)
案例一、DDT案例 20世纪40年代之前,当大面积虫害困扰农业生产时,人们曾经几乎束手无策,蝗虫、螟虫等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大敌。
瑞士化学家米勒(P.H.Muller,1899-1965)于1939年首次将DDT制成用以防治棉铃虫、蚊、蝇等的杀虫剂,并申请了专利。
1942年正式投放市场。
这种杀虫剂能够独死活者扑灭危害作物、果树、树木、仓储和环境中的昆虫等。
从40年代以来,全世界都广泛使用DDT。
首先,这项发明贝立即用于战争,为预防昆虫传播的虫媒传染疾病尤其是用于控制疟疾和伤寒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千万参战的军人免受了疾病的侵扰。
接着,DDT被广泛用于农业,因为消除了病虫害,农业大幅度增收,50年代末全世界大约有500万人因此免于饿死。
米勒因为第一个合成了高效有机杀虫剂DDT,并广泛用于农业、畜牧业、林业和卫生保健事业,获得了194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令米勒始料未及的是,DDT的危害也逐渐显露出来。
首先,昆虫体内产生了强大的耐药性,导致用量大幅度增加;第二,稳定高效曾被认为是优秀杀虫剂的一个特征,而正是这种特征导致农药残留,残留的农药进入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后浓度增加产生毒性,结果是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动植物又受到了污染,大量动植物以及人类本身因此而死亡。
1973年1月1日,美国正式禁止使用DDT,中国也于1983年正式禁止使用。
一.自然观的涵义: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的总的。
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适应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的需要,科学地概括和总结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阐明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1.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着统一的客观辨证法德规律,用彻底的唯物主义原则把它们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加以考察。
自然辩证法考试举例
1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于1988年提出的精辟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现代科技每前进一步,都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量子力学、相对论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果,孕育产生了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总之,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特别是高新技术,已成为当代人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制高点。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
谁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谁就掌握了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
因此,我国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高科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抢占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才能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例子:1997年9月15日美国《幸福》杂志发布一份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全球每年光是用于印刷各种表格的费用就达1200亿美元,其中1/3的表格因内容变更等原因白白浪费。
该项调查是组织的,传统造纸过程要耗用大量木材和水资源,在制造过程中还会排出污水造成环境污染。
现在,用电子介质替代纸张作为信息载体的条件不仅已初步具备,而且已开始成为现实,这些都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个例子表明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有利于替代和节省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消耗,减少污染。
信息技术将极大地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条件。
另外,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由农业、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向信息社会生产力的转换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加盟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生了飞跃式变革,极大解放了劳动者。
13、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显示。
信息无论是在自然界中,还是在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世界都发挥着重大作用。
自然辩证法 案例及分析
第二讲: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案例:海洋形成研究证明:大约在50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离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团块。
它们一边绕太阳旋转,一边自转。
在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团块彼此结合,由小变大,逐渐成为原始的地球。
星云团块碰撞过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剧收缩,加之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使原始地球不断受到加热增温;当内部温度达到足够高时,地内的物质包括铁、镍等开始熔解。
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并趋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轻者上浮,形成地壳和地幔。
在高温下,内部的水分汽化与气体一起冲出来,飞升入空中。
但是由于地心的引力,它们不会跑掉,只在地球周围,成为气水合一的圈层。
位于地表的一层地壳,在冷却凝结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冲击和挤压,因而变得褶皱不平,有时还会被挤破,形成地震与火山爆发,喷出岩浆与热气。
开始,这种情况发生频繁,后来渐渐变少,慢慢稳定下来。
这种轻重物质分化,产生大动荡、大改组的过程,大概是在45亿年前完成了。
地壳经过冷却定形之后,地球就像个久放而风干了的苹果,表面皱纹密布,凹凸不平。
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种地形一应俱全了。
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浓云密布,天昏地暗。
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
由于冷却不均,空气对流剧烈,形成雷电狂风,暴雨浊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
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这就是原始的海洋。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带酸性、又是缺氧的。
水分不断蒸发,反复地形云致雨,重新落回地面,把陆地和海底岩石中的盐分溶解,不断地汇集于海水中。
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融合,才变成了大体匀的咸水。
同时,由于大气中当时没有氧气,也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达地面,靠海水的保护,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诞生。
大约在38亿年前,即在海洋里产生了有机物,先有低等的单细胞生物。
在6亿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慢慢积累的结果,形成了臭氧层。
自然辩证法教学案例
自然辩证法教学案例一、案例简介自然辩证法是一种从事实出发,通过辩证思维、分析问题,来协调两股矛盾的一种思想。
自然辩证法事先的实例教学是掌握自然辩证法的关键,也是自然辩证法理论研究的基础。
二、案例内容1、“物极必反”的道理有关“物极必反”一元二极的观念,是很多人认识和思考问题的基本思路,也是辩证法的基本思维方式。
比如,疾病治疗中,制药人员要根据药物应用毒性等级来判断药物的剂量,即药量由“少”变“多”,然后从药物的应用毒性方面进行细化,这正是“物极必反”的原则。
药物的应用毒性的程度由“低”到“高”,一般来讲,应用药物的量宜少而不宜多,而且多了可能会有超剂量的风险。
同样,在做病人的护理或者保健上,做太多也必然会降低药物的疗效,失去其原本的目的。
2、“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宣传在宣传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时,要让被宣传对象能够辩证思考,掌握一元二极的思想,来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此来改变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走上积极向上的道路。
比如,在宣传“自然辩证法”思想时,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一元二极”的例子,来解释它的客观规律和道理:“温度低,冰非火;温度高,火非冰”;“工作忙,清闲非;工作清闲,忙非清闲”,以及“不劳而获,有劳非无劳”,这就是一元二极的思想形态。
只有正确认识一元二极的规律,才能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有客观的规律,进而使人们更加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思想精髓。
三、案例总结自然辩证法是一种从事实出发,通过辩证思维、分析问题,来协调两股矛盾的一种思想,是很多人认识和思考问题的基本思路。
它主要包含“物极必反”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两个部分,需要通过辩证性思考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以此来改变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走上更加积极向上,也更有效的道路。
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案例
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案例集物理学卷案例1:光的波动说与粒子说之争波动说。
托马斯·杨(Thomas.young)出生于英国的索塞特郡。
他2岁时,就能很流畅地读书,4岁时已经通读了两遍圣经,6岁时,能整篇背诵“哥德斯密思的荒村”。
16岁时由于他反对贩卖奴隶而戒食糖。
19岁时,在伦敦、爱丁堡、哥丁根。
最后在剑桥学医。
最早研究关于眼睛的构造与光学特性。
1801-1804年是他光学发现的第一个时期。
1801年,杨在皇家学会宣读了关于薄片颜色的论文,他在这里表示他自己强烈地倾向于光的波动说。
干涉原理的引入是这篇文章跨出的重大一步。
“两个在方向上或者是完全一致或者是很接近的不同光源的波动,它们的联合效应是每一种光的运动的合成”。
杨第一次彻底地用干涉原理解释了声音和光。
他以这个原理解释了薄片的色彩和刻条纹的表面或“条纹面”的衍射颜色。
杨的观察是以极大的精密度作的,但是,他说明这些观测事实的方式,正如他的大部分论文一样,是简洁而有点模糊不清的。
他的包含有重要的干涉原理的论文成为自牛顿的时代以来发行的最重要的物理光学出版物。
但它们并没有在科学界留有印象。
布鲁厄姆在《爱丁堡评论》第二期和第三期上对这些论文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杨的文章被宣称为“没有值得称之为实验或发现的东西”、没有任何价值。
布鲁厄姆说,“我们想对革新创造发表点意见,它们除了阻碍科学的进展以外不会有别的效果。
”在指责干涉原理为“荒唐”和“不合逻辑”以后,这个评论者说:“我们现在暂时不接受这个作者无能的学究气的作品,从中我们未能找到一些有关的学问、敏锐和独创的痕迹,本来我们以为这些东西可以弥补他在顽强的思考力、冷静和耐性的研究以及通过踏实和审慎地观察自然的运转而成功地发展自然规律方面的明显缺点。
”杨发出了有力的回答,它是以一本小册子的形式发表的,但是并没有使公众的舆论转向赞成他的学说。
因为正如他自己说的一样,“只卖了一册”。
丁铎尔说:“通过那时掌握了舆论界的一个作者的激烈挖苦,这个有天才的人被压制了——被他的同胞评头论足的才智埋没了——整整20年,他事实上被当作梦呓者……他首先要感谢法国人菲涅尔和阿拉哥,感谢他们恢复了他的权利”。
自然辩证法案例教学
自然辩证法案例教学自然辩证法是指一种关于自然的哲学思想,旨在理解自然现象并发现自然的内在规律。
自然辩证法强调自然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认为自然界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又促使自然界不断地发展变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自然辩证法,我们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以下是一些自然辩证法的案例教学实例:1. 案例一:生态平衡与生态失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良性循环的状态。
但是,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失衡。
例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退化等问题,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
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案例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
例如,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等问题;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宝贵性和珍贵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案例三:自然界中的矛盾与转化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矛盾,例如生与死、生长与腐朽、繁殖与灭绝等。
这些矛盾推动了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
例如,动植物的死亡和腐烂会释放出养分,为新一轮的生长和繁殖提供条件;而生物的繁殖和扩散又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从而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矛盾和转化,理解自然界的规律,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案例教学,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自然辩证法案例分析
社会因素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以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为例
一、问题由来
二、前贤视点
三、初步解答
四、延伸思考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一、问题由来 光辉灿烂的古代 不堪回首的近代 苦苦求索的现代
二、前贤视点
1. 梁启超(1873-1929) 《清代学术概论》 (1920年)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科举考试是科学教育与科 学研究逐渐边缘化
古代的科学传承模式的影响
4.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1)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理论思维。一切理论思维 过程——不管从事理论思维的科学家愿意与否、承 认与否、自觉与否——都要受到他们的世界观、方 法论和认识论的影响。科学愈向前发展,理论思维 就愈重要。 (2)哲学不仅影响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科学研究导向, 而且影响着科学技术决策者和管理者的决策和管理 思想,以及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从而 也直接或见解地影响到科学技术的发展。
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 《文化背景与科学技术结构的演变》
5.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1)文化构成了科学技术生长的土壤,制约着人 们的科学技术活动和社会的科学技术体制。这 种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又是潜移默化 的、根深蒂固的。 (2)在科学传播和技术转移过程中,外来科学技 术能否被一个国家或民族接受、消化和吸收, 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固有 文化能否与这种外生的科学技术以及与之俱来 的文化基质相容,能否有足够的接受新文化的 承受能力,以及能否通过新旧文化的冲突与整 合完成自身文化的变迁。
《中国近三百年学 术史》 (1924年) 科举制度是最大 障碍。
2. 李约瑟(1900-1995) 四个抑制因素,为地理、气候、 经济与社会。后二者集中表现 为中国无商人阶级。
自然辩证法案例
第一讲:自然观及其发展一、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二、16 世纪时,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连续20 年观测天体,并详细记录了行星在公转过程中位置的变化。
开普勒仔细研究了第谷的观测资料,经过多年的刻苦计算,否定了19 种假说,于1609 年、1619 年先后提出了太阳系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后来,牛顿又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更抽象的程度上进行思考和研究,于1687 年正式公布了万有引力定律。
到20 世纪时,人们发现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低速运动问题。
适应解决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问题的需要,出现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第二讲: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一、地震是一种地壳演化,在人类出现之前,它全部是由于断层、岩浆活动、地下物质相变等自然原因形成的。
但人类出现之后,由于其活动的影响,在一些原来没有地震或少地震的地方发生了地震。
美国科罗拉多州有一座军工厂,为处理废水凿了一口3614米的深井,由于高压注水于地下,1962年发生了频繁的地震;后来停止注水,地震活动减弱;回复注水,地震又增加。
二、人们运用光谱分析的方法已经发现在太阳上有70多种化学元素,其中氢、氮、氦、硅、镁、钙、硫等尽管比例不同,但他们都可以在地球上找到。
1868年有人从光谱中发现的氦,当时在地球上还没有找到这种元素,曾经以为它只是“太阳上的元素”。
可是,在1895年,人们在地球上找到了。
其他天体的化学元素情况也是如此。
1976年,在我国吉林省坠落的一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陨石,经我国科技工作者的鉴定,它也含有同地球上一样的硅、铁、镁、硫、钙、镍、铝等化学元素。
1976年,两艘宇宙飞船在火星表面着陆后取样分析火星的土壤,表明它也含有地球上的铁、硅、钙、硫、铝等化学元素。
1978年,曾先后有四艘飞船到达金星,发现金星的大气中含有氧、碳、氦、氖、氮、硫等化学元素,它们也同地球上的化学元素一样。
自然辩证法-案例总结
一:氧气的发现:(瑞典药剂师席勒1773年首先通过分解硝酸盐、氧化物、碳酸盐等制得氧气。
由于坚持燃素说,他认为是空气中的这种“火气”与燃烧物中的燃素相结合的过程。
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勒独立分解出氧,但命名“脱燃素空气”。
拉瓦锡摆脱燃素说,于1777年正式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认为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发生化合的反应)。
可见,科学事实的发现有赖于科学理论背景的转换。
理论框架不一样的科学家,实际上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对于同一事物要么视而不见或者先入之见。
如何正确认识观察与理论的关系?最早,是纯粹中性观察。
纯观察说实质上把观察过程等同于纯粹的生理反应过程,即把观察看作类似于摄相机镜头的物理成像状态。
之后,汉森的《科学发现的模式》提出观察渗透理论。
持不同的理论观点的人可能会对同一对象形成不同的观察结果。
其实,观察和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观察和理论的这种关系是由观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所决定的。
观察的主观性决定了理论必须依赖观察;观察的客观性决定了理论必然依赖观察。
观察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观察与理论的辩证统一。
二:DDT案例:20世纪40年代之前,当大面积虫害困扰农业生产时,人们曾经几乎束手无策,蝗虫、螟虫等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大敌。
瑞士化学家米勒(P.H.Muller,1899-1965)于1939年首次将DDT制成用以防治棉铃虫、蚊、蝇等的杀虫剂,并申请了专利。
1942年正式投放市场。
这种杀虫剂能够独死活者扑灭危害作物、果树、树木、仓储和环境中的昆虫等。
从40年代以来,全世界都广泛使用DDT。
首先,这项发明被立即用于战争,为预防昆虫传播的虫媒传染疾病尤其是用于控制疟疾和伤寒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千万参战的军人免受了疾病的侵扰。
接着,DDT被广泛用于农业,因为消除了病虫害,农业大幅度增收,50年代末全世界大约有500万人因此免于饿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案例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一:氧气的发现:(瑞典药剂师席勒1773年首先通过分解硝酸盐、氧化物、碳酸盐等制得氧气。
由于坚持燃素说,他认为是空气中的这种“火气”与燃烧物中的燃素相结合的过程。
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勒独立分解出氧,但命名“脱燃素空气”。
拉瓦锡摆脱燃素说,于1777年正式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认为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发生化合的反应)。
可见,科学事实的发现有赖于科学理论背景的转换。
理论框架不一样的科学家,实际上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对于同一事物要么视而不见或者先入之见。
如何正确认识观察与理论的关系?最早,是纯粹中性观察。
纯观察说实质上把观察过程等同于纯粹的生理反应过程,即把观察看作类似于摄相机镜头的物理成像状态。
之后,汉森的《科学发现的模式》提出观察渗透理论。
持不同的理论观点的人可能会对同一对象形成不同的观察结果。
其实,观察和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观察和理论的这种关系是由观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所决定的。
观察的主观性决定了理论必须依赖观察;观察的客观性决定了理论必然依赖观察。
观察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观察与理论的辩证统一。
二:DDT案例:20世纪40年代之前,当大面积虫害困扰农业生产时,人们曾经几乎束手无策,蝗虫、螟虫等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大敌。
瑞士化学家米勒(P.H.Muller,1899-1965)于1939年首次将DDT制成用以防治棉铃虫、蚊、蝇等的杀虫剂,并申请了专利。
1942年正式投放市场。
这种杀虫剂能够独死活者扑灭危害作物、果树、树木、仓储和环境中的昆虫等。
从40年代以来,全世界都广泛使用DDT。
首先,这项发明被立即用于战争,为预防昆虫传播的虫媒传染疾病尤其是用于控制疟疾和伤寒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千万参战的军人免受了疾病的侵扰。
接着,DDT被广泛用于农业,因为消除了病虫害,农业大幅度增收,50年代末全世界大约有500万人因此免于饿死。
米勒因为第一个合成了高效有机杀虫剂DDT,并广泛用于农业、畜牧业、林业和卫生保健事业,获得了194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令米勒始料未及的是,DDT的危害也逐渐显露出来。
DDT在杀死了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益虫,从北极的冰块到新生儿的血液中,DDT无所不在,污染了全世界,对生态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给人类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祸害。
首先,昆虫体内产生了强大的耐药性,导致用量大幅度增加;第二,稳定高效曾被认为是优秀杀虫剂的一个特征,而正是这种特征导致农药残留,残留的农药进入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后浓度增加产生毒性,结果是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动植物又受到了污染,大量动植物以及人类本身因此而死亡。
1973年1月1日,美国正式禁止使用DDT,中国也于1983年正式禁止使用。
案例分析: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人们利用技术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然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技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舒适、高效、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负面影响,而当技术一旦发生失控时还会造成更大的灾难。
技术的属性是二重的,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技术的属性是两者的对立统一体。
在技术与其主体发生的相互关系中,技术的两重性显现为技术价值的两重性,即技术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存于技术同其主体的关系之中。
大多数灾难的出现与发生,大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技术价值的内部关系和各种影响因素。
DDT事件是化学品滥用的结果,就是属于对技术的自然属性没有充分认识,如果我们能对其自然属性充分认识,对技术的预测更完善一点,控制更完全一点,也许DDT化学品泛滥事件将得到遏制。
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通常灾难的发生不外乎两方面原因导致,一种是对技术本身自然属性的不理解,一种是对技术社会价值内部之间关系的不协调。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技术本身,掌握其自然属性,遵循客观规律,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犯愚蠢的错误,避免大多数的灾难的发生。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了解技术的社会价值,其中包括技术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乃至生态价值和伦理价值等。
我们需要综合衡量,不要单纯为了某一方面的价值而肆意伤害其它的价值,要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且不破坏生态和人文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虽然每项技术均存在负面的价值,可能导致灾难的发生,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对技术望而止步或者悲观失望。
技术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阶梯,技术进步让人类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
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科学技术,人类虽说不能杜绝技术的负面效应,但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可以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减少技术的负面效应。
如人们可以通过发明清洁生产技术,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要相信,技术是掌握在我们手里的,我们要尽量减少技术负面效应的发生。
只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我们人类就能和自然协调发展。
三:巴尔的摩事件科学自主权的限度巴尔的摩事件决非偶然,它只是科学界众多弄虚作假案中的一例,它从侧面反映出科学体制中存在着严重缺陷。
在现代,科学的体制化、科学家角色职业化,使得追求真理不再是科学活动的惟一要求,功利性已开始成为科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
由于科学内部的运行机制是通过奖励系统实现的,谋求独创性的成果,争取社会承认,自然会成为科学家行为内在的激励因素。
当科学家有了对社会承认的强烈渴望以后,就难以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科学研究。
因此,仅仅依靠科学内部的规范机制则难以防范科学家的越轨行为。
在作假事件日益增多的今天,特别需要健全科学内部的评价机制和建立权威的查处机构。
四、可持续发展内容: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经济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
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等各项权利的社会环境。
本质:可持续发展理论最本质的是创新,就是在价值观上从过去人与自然的对立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种发展观是一种以知识为内核,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以社会文明为基础的新型文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意义: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社会发展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在把人类利益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的同时应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把人们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改变了传统认识论对主客体关系的处理,即不再只是把客体当作主体认识和改造、征服与获取资源的对象,而主张在自然和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实现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德班会议: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
但在这一议题上,各国矛盾重重,达成一致殊非易事。
议题:1、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量化减排指标;2、明确非公约发达国家在公约下承担与其它发达国家可比的减排承诺;3、落实有关资金、技术转让方面的安排;4、细化《坎昆协议》中有关“三合”和透明度的具体安排。
德班气候大会取得积极成果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2011年12月11日凌晨在南非德班开幕,会议原定于12月9日晚闭幕,但由于各方对部分焦点问题分歧严重,争执不下,最后拖至当地时间11日凌晨闭幕。
大会通过了《议定书》工作组和《公约》之下的“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的决议,宣布继续《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从2013年开始实施。
大会还决定,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并将于2012年上半年投入工作,不晚于2015年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公约》缔约方的法律工具或法律成果,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与此同时,绿色气候基金正式在德班启动。
但由于发达国家缺乏政治诚意,“巴厘路线图”谈判仍未完成。
2.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德班大会取得了五方面积极成果:一是坚持了公约、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授权,坚持了双轨谈判机制,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二是就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作出了安排;三是在资金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四是在坎昆协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适应、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的机制安排;五是深入讨论了2020年后进一步加强公约实施的安排,并明确了相关进程,向国际社会发出积极信号。
3.中国对德班大会的成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表示,“《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必须要有,绿色气候基金必须兑现”,在这种前提下,中国对2020年之后的减排新安排持灵活态度,对德班大会后到2020年这段时间的进程持灵活开放的态度。
“对2020年后的安排,必须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也要确保环境的整体性。
”中国的态度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肯定,对德班大会的成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4.关于中国参加2020年后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框架协议,需要通过谈判达成,要满足五项条件:一是必须有《京都议定书》和第二承诺期;二是发达国家要兑现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和2020年前每年1000亿美元的长期资金,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建立监督和执行机制;三是落实适应、技术转让、森林、透明度、能力建设等共识,建立相应的机制;四是加快对各国兑现承诺、落实行动情况的评估,确保2015年之前完成科学评估;五是只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各自能力的原则,确保环境的整体性,中国将承担与自身发展阶段和水平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
《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基础四国当地时间12月3日晚上发布《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平衡的碳空间和碳金融预算》报告,报告是由基础四国专家在四国部长级会议领导下完成,报告为如何分配剩余大气空间和分配发展时间及资源提供了可操作依据,并提出了南南合作机制创新性建议。
报告核心内容是强调发展中国家需要获得公平的谈预算额度,公平地享有减缓成果,为提高基础四国人民生活质量摆脱贫困争取发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