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活动案例
小学生德育教育案例
小学生德育教育案例案例一:班级团队合作小学一年级班级开展了一次团队合作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活动中,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团队领袖,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并制定合作计划。
每组都被分配了一个任务,如制作海报、设计折纸等。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互相协作、倾听他人意见以及分工合作。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充分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并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
案例二:校园环境保护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们参与了校园环境保护的活动。
他们分成小组,负责校园的不同区域,如操场、教室、走廊等,清理垃圾、整理花坛等。
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亲手实践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明白了自己应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养成了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并深刻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案例三:班级协商决策小学五年级的班级开展了一次协商决策活动。
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学生课题,如课外活动、书籍采购等。
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和提议,最终达成了一个决策方案,并向班级总结报告。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尊重他人意见、协商取得一致和负责任地决策。
此外,还培养了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意愿。
小学生德育教育案例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活动或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从中体验和感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这些案例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责任心、环境意识等德育素养,通过实践和体验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这些活动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这些案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1.学生乐于助人在小学,有一位初一学生叫小明,他在班级中始终表现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一天,班级里的新同学小红因为刚刚转学过来,对新环境还不太熟悉,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小明主动扮演起小红的向导,带领她参观学校,介绍各个教学楼和校园设施,帮忙借教材和笔等物品,还经常和她一起完成作业。
小红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无法经常来学校与老师交流,小明还时常帮忙传递信息,确保小红的学习和生活无忧。
小红对小明的帮助心存感激,也慢慢融入了新的班集体。
2.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市小学,学校组织了一次以“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公益活动。
全校学生参与其中,进行了宣传和募捐。
其中,六年级学生小李想方设法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制作了一些工艺品,包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小动物公仔和环保小礼品。
事先,他还特地了解了动物的保护知识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准备了一份以漫画形式展现的小册子,用于宣传教育。
在活动当天,他自费购买了一些小物件,与其他班级的学生一起用于游戏互动,吸引了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
此外,小李还积极参与义工行动,帮助老师收集现金募捐和衣物捐赠。
通过这次公益活动,小李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更多的同学也认识到了环保和爱护动物的重要性。
3.学生妥善处理纠纷在小学,有两个学生小刚和小张由于一次意外的冲突产生了矛盾。
原本的小事发展成了日常的摩擦,甚至影响到了班级的和谐氛围。
班主任及时发现并决定对两个学生进行引导。
他们两人被要求到办公室进行解释,并倾听了双方的陈述。
经过调解,了解到矛盾的起因是一些小误会,他们的关系逐渐变坏。
班主任通过讲述故事和案例,向他们传递友善相处的重要性。
同样地,他们俩被要求在班级公开道歉,以彼此的友谊为前提,重新构建友好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两个学生开始互相理解,从而解决了彼此之间的矛盾。
学校建议他们参加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和合作精神。
4.学生勇于正义在小学,一位名叫小刘的学生发现同学小强在班级中经常受到欺负。
小学德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案例一:友善待人小明是一位六年级的学生,他对待他人总是非常友善。
在班级里,如果有新同学来到,他总是主动和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
他也是班级里的和平大使,经常帮助同学们解决矛盾和纠纷。
他总是愿意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并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
案例二:尊重他人差异小红是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她在班级中展示了尊重他人差异的品质。
她理解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意见。
当班级讨论某个话题时,她总是积极促使同学们分享不同的观点和意见,鼓励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她也从不以自己的标准来评判他人,而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策。
案例三:关心帮助他人小华是一位四年级的学生,他常常展现出关心和帮助他人的行为。
他总是乐于助人,愿意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他会主动询问同学们是否需要帮忙,而不是等待别人向他提出请求。
他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举办的公益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他的善行也激励着其他同学多关心他人,多做好事。
案例四:诚实守信小明是一位三年级的学生,他一直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
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他从不说谎和欺骗他人,他总是保持诚实的态度。
当他犯错时,他也始终勇于承认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推卸责任或撒谎逃避。
他对他人的承诺也始终如一,始终信守自己的诺言。
他的行为影响着周围的同学,让大家都懂得诚实和守信的重要性。
这些案例可以让小学生在德育启蒙时感受到友善、尊重他人差异、关心帮助他人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小学德育案例范文(精选10篇)
小学德育案例范文(精选10篇)【篇一】小学德育案例批评的艺术人,总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成长起来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接受了批评,自觉地反省,努力去改正,才会更好地成长起来。
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作为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所面对的很多是天真活泼但又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
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
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几乎批评过每一个学生,通过批评启发他们自觉地反省。
当然,在批评教育的同时,我始终注意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促使学生在批评中成长起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一、批评要掌握事实。
毛主席说得好:“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一切的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
有的学生“精”了,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
例如我班的王文初同学,自己不学习时,就在班上捣乱,老师找他谈时,又往往不说实话。
针对他的个性,我每次在批评他之前,都从各方面了解他犯错误的全部情况,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细节,我宁肯花上大半天时间去弄清楚。
随后在批评他时,他就主动承认错误了,经过反复几次,渐渐地他的侥幸心理弱了,他觉得经常受老师批评没什么意思,在我们班组织的《做新世纪德育之星》动员班队会上,他主动上台发言,表示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自觉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力争受到表扬。
二、批评要有的放矢。
批评要有针对性,收效才大。
老师在台上大讲特讲,但讲得大,讲得空,一般学生摸不着头脑,犯错误的学生也不怕,还是我行我素。
批评要有的放矢,就是批评要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批评要带有明确的目的,点明改正的方向。
三、批评要留有余地。
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
德育工作案例分析:德育工作案例(通用5篇)
德育工作案例分析:德育工作案例(通用5篇)德育工作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发展为本的原则,将基本道德素养培养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研究规律,讲究操作,注重实效,使德育教育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德育工作案例分析:德育工作案例(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德育工作案例分析:德育工作案例1问题:新学期开始已经快一个月了,可班级里的纪律还是没有明显的好转,每次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都非常的踊跃,可是上课随意插嘴,回答问题不举手,小朋友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小朋友再下面议论等现象非常的严重。
每次上完课喉咙就开始变的沙哑,人也非常的累。
一方面我为孩子们积极,活跃的思维而高兴,另一方面也对班级内的纪律苦恼不已。
背景描述:早上,在进行《我的属相》这个活动时,孩子们都非常的感兴趣,在请你说说自己属相的这个问题时,孩子们马上兴奋的议论开了,任凭我怎么示意都安静不下来,看着他们吵哄哄的一片,想着昨晚精心准备的教具和眼看着又不能完成的活动目标,不禁气不打一处来,顺手使劲的拍起了桌子,看着我暴躁的样子,孩子们马上安静了下来,一个个用惊恐的眼神,可怜兮兮的望着我,我顿时对刚才的行为后悔不已。
解决方法:下班后,我开始认真的反思今天发生的问题,一直以来,我都希望孩子能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使他们的个性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同时,也希望孩子们能把我当成他们的好朋友,在平等的活动氛围中,把自己的想法充分,大胆的表达出来。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不敢太刻意的用纪律去约束他们。
确实,我们班的孩子,思维特别的活跃,回答问题时天马行空,想象力非常的丰富,可同样,在纪律方面却比别的班要差很多。
难道鱼和熊掌真的不能兼得吗?第二天上课,孩子们得纪律照例非常的差,回答问题不举手,随意插嘴,别人回答问题时,不认真听等等,我请配班老师把这些一一都拍了下来,另外我又准备了一段小学生上课时的视频。
第二个活动开始之前,我对小朋友们说:“你们现在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明年的这个时候你们就已经是坐在小学教室里的小学生了,想不想看看小学生们是怎么上课的吗?”。
小学德育工作案例_共10篇
★小学德育工作案例_共10篇范文一: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德育工作在**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
以为这样老师就做到尽心尽责了。
但当我步入教师这个行业以后才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
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
因为这些远比逼着孩子去背一个单词,多会做一道题更有长远的意义。
只有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这才是老师的成功。
案例一随着经济和时代进步,离婚的家庭也与日俱增。
单亲孩子的增多,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耳孺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诚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何等重要。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
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
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
一、基本情况刘某,8岁,是一年级的学生,单亲家庭,是我班的学困生。
二、学生的问题行为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拖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作业质量差,错误较多;成绩差.三、原因分析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刘某的父母在她六岁的时候就离婚了,她和母亲一起过,母亲在她小的时候出车祸把头部撞坏了,导致大脑有问题。
平时对孩子关心方式不对。
总是和老师交流孩子在校情况,但很少有实际行动去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这也就让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的主要原因,也就造成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和信心。
四、辅导策略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接触中我发现刘某也是有进步要求的,也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她的贪玩只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
因此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她,还经常对同学说:“看,刘某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刘某同学的字写得真漂亮。
小学德育教育叙事(5篇)
小学德育教育叙事(5篇)第一篇:小学德育教育叙事一、案例背景:我作为一名教师,因为一直以来对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大多数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们性格各异,活泼好动。
特别是在上课时,总是特别高兴。
大部分同学意识到纪律的重要,并端端正正地坐好,安安静静地听课。
二、案例过程:有一次,上课时我来到教室门口,就看到一同学正拿着一张奖状在炫耀,发现我马上坐下安静了,我没有理他走了。
下课了,他还不出去玩,直到教室里没有学生了,他说:“老师,我要号召几个学生把卫生负责下来,同学们都挺积极的。
”说完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在我身边转。
其实,虽然他们初中了,但还是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接着我让他想想又哪里做得不当,是不是应该上课时说这件事,你想到了会有什么影响吗?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因为他经常在别的课上违反纪律。
经常批评效果也不是很好。
正好借助这个机会,我说,这样吧,你能一周不在课上说话,我就同意你的建议,并由你来负责。
三、案例反思:结果效果非常好,他说话的毛病渐渐改了。
为什么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呢?批评和鼓励并行,并要抓住契机及时引导。
因为平时我发现他也很爱劳动,还愿意帮助别人。
我就及时对症下药,利用它感兴趣的事务,改掉毛病。
孩子体会到认真听教的好处,也是对老师的尊重,都长大了,应该做个懂事的孩子了。
看到孩子的进步,我想只要把孩子的教育时刻记在心上,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不是很难但要用心。
科任教师如何协助班主任使班级工作突破现状?如何使各种教育资源得到和谐有效地利用来达到师生互利的效果?我想这正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光爱是不够的,还要用心发现,不断思考创新。
第二篇:小学德育教育叙事小学德育教育叙事小学德育教育叙事一、案例背景:我作为一名教师,因为一直以来对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大多数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们性格各异,活泼好动。
六年级德育教育案例(精选3篇)
六年级德育教育案例(精选3篇)六年级德育教育案例篇1迟到的原因背景: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老师们也在感叹学生的素质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学生们都有很强的个性,我们要去改变他们一些长期形成的坏习惯,还真不容易,这不仅仅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更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用心去分析去处理,用足够的机智去帮助他们成长。
为了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抓紧学业,我规定我任课班学生每节要准时到教室。
但一段时间下来迟到者屡禁不止较多,于是我决定在适当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考勤教育。
案例:一个星期上课前我准点到教室时,还有10位学生未到,于是一种莫名的怒火在我心中产生,我脸上也流露出了不悦的表情,教室里很安静,但我也能感觉到有很多学生感觉到了我的不悦,在偷偷的用眼睛打量着我这位班主任,似乎在等着我的大发雷霆。
我马上决定就站在门口等那这十位迟到者。
先来了两位女生,给出的理由是忘记了时间。
又来了两位男生,他们给我的理由有是去厕所了。
一直到上课十多分过去了,这10位学生才到齐,其中有四位男生,六位女生。
男生给出的理由是全部是上厕所,女生有四位给出了上厕所的理由,而两位说是忘记时间了。
作为任课教师对于他们编出的所谓厕所的理由肯定是不接受的,我强压着胸中的这团怒火,听完他们的解释后就叫他们进去看书了,我又进了教室转了一圈,然后就去办公室,因为我知道我需要冷静,发脾气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回到办公室冷静下后,我马上上网搜索了便秘的危害,列了一张清单。
半个小时后,我整理了一下心情,又重新走进了教室。
转了一圈后,我说:“同学们请停一下,我说几句,相信大家也看到了,我们刚才一共有10位同学迟到,其中两位同学给出的理由是忘记了时间,我觉的记忆力不好,这个可以原谅,只要加强记忆就可以了,所以请这两位同学于晚自习结束前把学校的作息时间表默写给我。
我奇怪的是另外8位同学(四位男生,四位女生)都说在厕所,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女厕所有6个坑,我们班占了4个,男厕所我不知道有几个坑,但我们也占了4个……”有同学回答,“老师,5个。
德育教育案例(20篇)范文
德育教育案例(20篇)范文德育教育案例(20篇)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德育教育案例第1篇: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转化后进生的点滴感想班有个学生叫XXX。
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研究,提不起一点研究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一天都有学生向告状。
于是,找他谈话,期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研究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提高,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教师喜欢的好孩子。
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貌,之后口头上答应了。
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由于他的这种表现,以往和他的妈妈聊过孩子的状况,可是他妈妈也对孩子无可奈何,甚至已经放弃了孩子。
听到他的妈妈这么说,也灰心了。
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
可是有一件事让改变了对孩子的看法,在校体育课上,他参加了跳绳比赛,在最终筋疲力尽的时候,听到同学们为他加油的声音时,他没有放弃,咬着牙努力坚持。
当时的一幕让看到了这个孩子身上也有可爱之处,他也是一个热爱团体,进取向上的孩子。
不能放弃这个孩子,要让他慢慢的转变,成为一个人人喜爱的孩子!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决定先让他认识自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于是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问他教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明白吗?他说:因为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可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当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今后必须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之后,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研究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他有一点提高时,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
使他处处感到教师在关心他。
小学德育案例:让爱温暖孩子的心德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让爱温暖孩子的心德育案例案例 1:关爱同学小明是班里的一名学生,他总是独自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不和其他同学交流。
班主任发现了这一情况,决定采取措施关心和帮助小明。
班主任在课间休息时间主动和小明交流,了解到小明因为家庭原因感到孤独和焦虑。
班主任安慰小明,耐心倾听他的烦恼,与他分享自己曾经面临困难时是如何克服的。
班主任还和其他班级同学商量,决定在课余时间组织一次团队合作活动,让小明有机会和其他同学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通过持续的关爱和帮助,小明慢慢地敞开了心扉,和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关系。
他重新找回了自信,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案例 2:倡导友善行为在小学里,友善行为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观念。
某班级里的同学经常发生争吵和打架的情况,给班级的和谐氛围造成了困扰。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班主任决定引导同学们形成友善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首先在班会上倡导友善行为的重要性,并与同学们共同制定了友善行为规范,包括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等。
班主任还组织了一次友善行为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向同学们展示了友善行为的具体表现,并与他们进行互动和讨论。
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同学们开始尝试友善行为,并在班级中积极传播友善的价值观。
他们发现友善行为不仅能够改善班级氛围,还能增进自己和他人的幸福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的友善程度明显提升,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
通过这些爱心满满的德育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爱是温暖孩子们心灵的力量,也是塑造他们积极向上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通过持续的关爱和引导,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成长为懂得关爱他人、有爱心和友善的人。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作品(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就读于我国某小学四年级。
他聪明伶俐,成绩优异,但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
在学校里,他总是独来独往,很少与同学互动。
这引起了班主任老师的关注,决定通过德育教育,帮助小明改变这种现状。
二、案例分析1. 孤僻的原因小明之所以性格孤僻,主要原因是家庭环境和自身心理因素。
他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导致他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
同时,小明从小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他在与人交往时显得拘谨。
2. 德育教育目标针对小明的实际情况,班主任老师制定了以下德育教育目标:(1)帮助小明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2)提高小明的自信心,让他学会欣赏自己,勇于面对困难;(3)培养小明的团队精神,让他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德育教育过程1. 深入了解小明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班主任老师首先对小明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进行了深入了解。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到小明在家里很少与父母交流,导致他缺乏安全感。
同时,老师还发现小明在班级中缺乏朋友,主要原因是他不善于表达自己。
2. 开展关爱他人的活动(1)开展“爱心传递”活动。
老师组织同学们一起为小明准备一份礼物,表达对他的关爱。
在活动中,小明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温暖,逐渐敞开心扉。
(2)开展“手拉手”活动。
老师鼓励同学们主动与小明交往,邀请他参加班级活动。
在活动中,小明逐渐融入集体,学会了与人合作。
3. 提高自信心(1)鼓励小明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老师发现小明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便鼓励他大胆地说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自信心逐渐增强。
(2)表扬小明的优点。
老师发现小明在数学方面有特长,便在班级中表扬他的优点,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4. 培养团队精神(1)组织班级篮球比赛。
在比赛中,小明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这次比赛让他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开展“我是班级小主人”活动。
老师鼓励同学们共同为班级服务,让小明担任班级卫生委员。
中小学德育案例(4篇)
中小学德育案例(4篇)1、小学生互助行动学校中的一个小男孩,因为有糖尿病,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
有一天,他忘记拿胰岛素针头来学校了,很着急。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在班级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询问是否有人带了胰岛素针头,可是没有人回复。
这时,班里的一个女孩主动站了出来,她说她家里有备用的胰岛素针头,便答应着借给小男孩使用。
同学们都为她的行为感到惊奇,也感到了她的善良和同情心。
小学生互助行动是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关心他人的情操,使同学们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人文关爱和社会责任的意识。
2、初中生的社区服务某市一所初中学校首创“青少年健康文明社区服务行动”,设立服务点,进行公益活动。
其中,一个服务点是日间照顾中心,“百年老人之家”。
初中生们从早上8点执行到晚上8点。
服务标准包括了日常保健、病体看护、饮食卫生,普及安全知识等等,同时有志愿者们为老人们打扫卫生,陪伴聊天。
初中生展现了他们自己的特长,有的背着老人们喷氧气,有的为老人理发、洗澡,有的组织康体活动,如太极武术,歌咏讲座等。
初中生的社区服务,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是增长道德修养和实践能力的一种丰富途径。
3、高中生的义工奉献活动某市高中学生组织的“高中生义工奉献活动”,旨在为需要帮助的人际关系群体提供服务。
不同的社会服务标准包括保育活动,家庭教育,公民教育,环保促进活动等等。
学生们还参加一些志愿者服务行动,如在旧货市场帮助薪水底线工人在选择工作点的工作,还有开展公益体育运动,为需要的人士捐献衣物和食物,以及为海路的旅游工作做出贡献等等。
高中生的义工奉献活动,帮助学生意识到“奉献”和“服务”是一个发展成年人的必要组成部分。
而这些活动是通过学生参与,真实地感受到社会的需要,在实践中,发现社会价值观和自己的互动,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质。
4、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某大学组织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他们志愿服务于当地的残障儿童。
活动包括教育、娱乐和交流等。
小学德育渗透课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我国,小学德育工作一直受到高度重视。
本案例以一堂小学德育渗透课为例,探讨如何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案例描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诚信吗?”引导学生思考,然后简要介绍诚信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诚信故事分享教师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体现。
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诚信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诚信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2)如何做到诚实守信;(3)诚信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
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4. 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观点,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5. 诚信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诚信实践活动,如:(1)诚信考试:要求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遵守纪律,不作弊;(2)诚信借还:培养学生借东西要还,借人东西要还的良好习惯;(3)诚信交往:引导学生与他人交往时做到诚实守信。
6.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次德育渗透课进行总结,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三)教学效果1. 学生对诚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白了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自觉遵守诚信原则,提高道德素养。
3. 学生在诚信实践活动中,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集体荣誉感。
三、案例分析本案例通过一堂德育渗透课,将诚信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本案例的几个亮点:1. 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德育与学科知识的融合。
教师以诚信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诚信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素养。
小学德育优秀教育案例通用8篇
小学德育优秀教育案例通用8篇中小学幼儿园特色德育案例篇一2011年度玉田县中小学幼儿园特色德育小案例(共23项)1、玉田一中:(1)德育大课堂启智新人生为引领高中生学会感恩、思考人生意义,玉田一中推出了特色教育活动——“德育大课堂”。
活动围绕“感恩”“励志”“责任”“文明礼仪”等主题展开:邀请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进校园,上讲堂,为师生传经送宝、指点迷津;组织学生观看名人访谈、励志演讲、百家讲坛等视频,感染心灵。
“德育大课堂”帮助学生树立了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教会他们励志明理、拼搏奋进,使学生在感动的同时思索人生价值从而深受启发。
(2)拾金不昧师之楷模面对3800元现金,16.5万元现金借条和4张银行卡,玉田一中的刘广媛老师急失主之所急,想失主之所想,以最快的时间与失主取得联系,将钱物交与失主;面对失主多次真诚的感谢,刘老师一再婉言拒绝;面对失主来校赠送的锦旗,刘老师依旧淡然,说无论是谁都会这样做的。
刘广媛老师拾金不昧的行为体现了一名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高风亮节,也折射出我县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2、玉田二中:发挥省实验校作用,稳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是通过外出培训、实地考察、组织学习等途径,对心理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培训及具体的实践指导。
二是在校报《星火学报》中开设“健康成长”“心理信箱”等专栏,在“青春之声”校园广播中开设“心灵港湾”栏目,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敞开心扉的平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渗透。
三是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室使用,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组织“自信心训练”主题团体训练,召开各种讲座等。
四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保证课时。
3、林南仓中学:系列主题活动招招实(1)建立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博客圈林南仓中学全校员工从校长、书记到教师分别建立了博客。
领导写想法、谈理念、征建议、听心声;教师抒心得、谈感受、享经验、促成长。
大家相互浏览,自由评论,展示了教育魅力,张扬了生命个性,提升了自我价值。
小学德育案例(精选5篇)
《小学德育案例》小学德育案例(一):小学德育教育案例张某,男,9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单亲家庭,和母亲一齐生活。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在学校有乱拿其他同学东西的习惯,被发现后不承认。
原因分析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
离婚后,没有再婚,是靠他妈妈一个人养他的,由于平时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愿意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透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
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
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
长此下去,其认识就会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话访问,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期望他承认现实,应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最后使他们理解了我的推荐。
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透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决定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
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
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德育实践教学设计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环保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
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对于我国环保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例以小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为主题,设计一系列德育实践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小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责任感。
3. 增强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活动内容(一)环保知识讲座1. 邀请环保专家或相关领域的教师为小学生开展环保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方面的知识。
2. 讲座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问答,检验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环保手抄报制作1. 以“环保在我身边”为主题,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制作环保手抄报。
2.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3. 举办环保手抄报展览,评选出优秀作品,并对获奖者进行表彰。
(三)环保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环保工作的艰辛。
2. 开展校园环保公益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环保的意义。
3. 鼓励学生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塑料袋使用等。
(四)环保主题班会1. 举办环保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环保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 班会中,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邀请家长参与班会,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四、活动实施步骤1. 活动筹备阶段:确定活动主题、内容、时间、地点等,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2. 宣传发动阶段:通过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
3. 活动实施阶段:按照活动方案,有序开展各项活动。
4. 活动总结阶段:对活动进行总结,评选优秀作品,表彰优秀个人。
五、活动预期效果1. 学生对环保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环保意识得到提高。
小学德育教育创新案例
小学德育教育创新案例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德育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
下面将就小学德育教育领域的创新案例进行探讨。
案例一:德育游戏教具的应用在某小学,教师们结合游戏化教育的思想创新开发了一批德育游戏教具。
这些教具涵盖了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有效地传递德育教育的内容。
教师在课堂上将游戏教具引入教学中,以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方式进行德育活动。
比如,他们设计了一个“道德小侦探”游戏,学生们分组进行小组对决,通过解决道德难题来获取高分。
这样的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又锻炼了他们的道德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德育主题活动的开展另一所小学在德育教育方面进行了一次主题活动——“文明礼仪周”。
在这一周里,学校组织了一系列与文明礼仪相关的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和良好行为。
教师们与学生齐心协力,参与到各项活动中。
他们组织了文明乘车、讲述好人好事的故事、制作文明礼仪手抄报等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参与,加深了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学生们互相学习,相互帮助,形成了浓厚的文明氛围。
同时,学校也将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提高了教育效果。
案例三:德育社区实践活动有一所小学通过与社区合作,开展了德育实践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道德讲堂、文明交通等活动,让他们在社区中实践和体验德育教育。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们到社区中帮助老人、清洁公共环境等,通过亲身参与,增强了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同时,学校教师还利用道德讲堂的形式,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与社区的互动,学生们不仅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德育素质,还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以上三个案例展示了小学德育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
2023年小学德育教育案例(6篇)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篇一用心灵接近心灵去年秋天,对我来讲意义非凡。
在这个象征收获的季节里我迎来了我的第一批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深深明白中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它对人格塑造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其中一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未来。
正是抱着这种心态,丝毫不敢有所松懈,希望不仅能在知识方面传道,更可以在人生中这个充满变数的阶段为他们解惑。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由我担任班主任的高一十班,班级有凝聚力,学生乐观向上,学习主动性强,形成了很正气的班风。
在这段时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的收获不少,感受颇多。
如何加强班级建设,创建充满活力,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呢?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一,信任学生,放开手脚高一十班入学时有55人(包括1名韩国籍学生),其中男生25人,女生30人。
从高一军训开始,通过观察我发现,我们男生训练热情高涨,训练质量很高,集体荣誉感很强,这是优点,但有些男生表现欲过强,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其中以x同学最为突出。
在训练时他表现得极为突出,对同宿舍的同学很热情,主动照顾身体不舒服的同学。
为了为最后的文艺表演排练节目,最强度很大的训练过后利用午休时间精心排练。
但由于纪律问题被其他老师批评过一次。
女生普遍训练踏实,较为细心。
我没有对过分表现的学生予以压制,而是在心中默默的计划。
开学后根据每个同学的性格特征,以及在军训中的表现并适当参考了他们以前的经历,任命了我办临时班委会。
并大胆的予以在军训中表现活跃的同学重要职务。
班委会名单宣布后,虽然嘴上说不想担任职务,从x的脸上我看到了一丝惊讶和得意的表情,更加坚定了这样做的决心。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也证明了当初的决定没有错,选择相信学生,给他们机会展示自己,既稳定了本人及周围同学的情绪,也是能使他们在不断地为班级服务组织活动中找到自信,获得其他同学的认可。
这样就形成了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用学生的眼光来看问题。
记得美国总统华盛顿在他的演讲词中曾经这样说过:人,生来是平等的。
小学德育案例(精选5篇)
《小学德育案例》小学德育案例(一):小学德育教育案例张某,男,9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单亲家庭,和母亲一齐生活。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在学校有乱拿其他同学东西的习惯,被发现后不承认。
原因分析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
离婚后,没有再婚,是靠他妈妈一个人养他的,由于平时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愿意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透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
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
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
长此下去,其认识就会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话访问,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期望他承认现实,应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最后使他们理解了我的推荐。
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透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决定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
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
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来,我更加强攻势:一边与他玩一边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依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能达到及格。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科任老师都夸奖起他。
通过近两学期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谢江林同学由“捣蛋鬼”转变为班级干部,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这虽是个个案,但也包含着转变后进生的一些技巧、方法,愿我们的广大同仁能在转变后进生的道路上寻出更多有效的策略,为每一个学生的顺利成长、健康发展倾出我们作为人师的全部的爱。因为,
惟有爱,才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校园德育活动案例
“浪子”回头金不换
——谈后进生转化
众所周知:只要有班级存在就会有优等生和后进生之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班主任就是这样的班级中的核心人物。班主任工作每天甚至每时每分都要开展,其核心内容就是德育工作,而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费时费力而又可能收效不大的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班主任同仁想出了很多绝招和妙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班主任转化后进生工作策略方法追源溯本、千变万化中都离不开对后进生的关爱这一法宝。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学生教育工作的实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惟有爱,才是人类最好的教育;
惟有爱,才能使后进生转变;
惟有爱,“浪子”回头金不换!
二、以人为本,释放师爱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而常常被人们忽略,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却要让这常被人忽略的爱让学生感知、感受。因为,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不能缺少爱,爱应融入到我们教师的职业生命中、渗透到我们奔腾不息的育人血管里。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更应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谢江林这样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走进他,给他机会,给他时间,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温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案例反思:
一、 良师益友,宽容为上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常常带有一定程度的“闭锁性”,这就会给教育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鉴于此,教师应当主动和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取得他们的信赖,倾听他们的心声。班主任每天跟学生接触时间最多,了解情况最全面,掌握学生动态最敏锐,应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见到学生的不足应宽容以待之。因此,我对谢江林同学的转变主要从他的兴趣爱好入手,多次班级个人摄影展的活动开展,让他展示了自我、找回了自信、做出了正事、积攒了人气,同时更让他感受到这一切都得益于班主任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老师给自己带来了快乐,从而让他能够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尝到从未有过的甜头!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引导他、鼓励他,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纪律表现不断好起来,学习成绩也不断好起来了。趁着良好势头我与任课教师不断加强巩固,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与他交流讨论学习生活。通过和科任老师几个月的共同激励、启发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助。奇迹出现了:早读、课外活动及自习课,他不仅自己遵守纪律,还管起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在良好的纪律保证之下,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同时这个同学的品行也得到较大的提升,我为之的付出得到了良好的回报,感到十分的欣慰。实践证明,只有在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理解学生的甘苦,教育工作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实效。
[案例]:我班三年级有个学生叫谢江林。我刚接到这个班级的时候,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真让我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第一学期中段测试各科竟然不及格。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不理他的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须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情况、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但在有的教师眼里,对后进生常常不屑一顾,甚至是放弃不管。但如果是一个眼中有情、心中有爱的老师一定会设身处地的为后进生着想:后进生是多么的不容易、又多么的令人佩服啊:明知听不懂教师讲课的内容,却天天要坚持到校听讲;面对考试,明知要失败,却是屡败屡考;明知学校期中期末表彰会上听不到他们的名字,却要一直陪坐替别的优等生捧场。他们的坚强毅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多么的牢不可破啊!如果我们的教师对他们能够给予深深的理解就会发现他们值得你爱,贴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信任理解学生,对他们怀有较高的期待,学生就会微妙地觉察到教师对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进而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信任,同时也能激发起自信心,产生进步的动力,从而实现教师期待的目标。谢江林的情况主要来自缺乏家庭的温情、父母的交流,和同学对他的排斥,失去了应有的家庭之爱、友爱。而我就以爱心为媒介、以爱心为原材料,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理解的桥梁。抓住他的兴趣和爱好,与他交朋友;抓住他自尊心强,有颗热情为班级同学服务的心给他挑起班级清洁委员的重任,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