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科学课堂对话的精彩
明辨真伪,呼唤真实有效的科学课堂
![明辨真伪,呼唤真实有效的科学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cc91b6c9d5bbfd0a79567364.png)
综合5小学教学参考最近,在听课中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浮躁,教学活动不从实际出发,重形式轻实效。
从整个课看,热热闹闹,学生学得开心,但是不是发展了学生的理性思维?是不是真正使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步引向深入?这些都让笔者感到疑惑。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必须以“真实”为基础。
这就需要我们透过迷雾看课堂,透过现象看本质,明辨真伪,追求真实有效的科学课堂。
案例1:在《物体改变形状以后》一课教学中,教师为了唤起学生对弹性的原有认知,教师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具有弹性?”学生积极动脑,热烈发言。
其中有一名学生回答“木头”,教师愣了一下,没有继续追问学生的想法,而是评价:“尊重你的看法。
”课后,听课教师特地提问了该学生:“为什么认为木头也有弹性?”他谈到他小时候在河边看到船的跳板、在电视里看到的跳马的踏脚板等。
反思:是尊重还是伪尊重?乍一听,这是一个民主的课堂,对于问题,学生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并获得教师的尊重。
可仔细思考,这种尊重是教师从心底对学生的尊重吗?或者只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技巧?在以上案例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独特的见解、宝贵的发现,没有稍加鼓励引导,给学生时间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他从他所观察到的科学现象中得出正确的认识。
这挫伤了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和形成科学探究中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精神。
对策:尊重学生,认真倾听。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
”因此,教师在学生发言的时候一定要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正确还是错误的,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的,都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并对学生的发言作出判断和引导。
教师的倾听不仅能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案例2:在《小车的运动》一课教学中,教师通过一个篮球比赛的游戏导入“规则”的认识,为下面的控制变量实验探究作铺垫。
当所有的实验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非常激动、兴趣高涨,还没有听清楚实验要求就纷纷忙开了。
课堂呼唤本真的对话
![课堂呼唤本真的对话](https://img.taocdn.com/s3/m/ebeb6bb6c77da26925c5b030.png)
三、 离主题 。 背 随意 生 发 的 对话
我 们 主 张 教 师 创 造 性 地 使 用 教
进 而 激 发 创 新 意识 而 当前 许 多 课
生 : 师 , 要在 这 幅 画 中 画 上 材 . 提 是 不 要 偏 离 教 材 任 意 发 挥 老 我 前
师 : 大 家选 择 课 文 中 的 一样 景 识 , 将 出 现 漫 无 边 际 、 V 开 河 的 请 必 信 I
用 了大 半 节 课 的时 间 让 学 生 以不 同 物 . 课 文 的意 思 来 画 一 画 。 一 想 , 散 漫 局 面 按 想
你 形式 读了 1 2遍 课 文 如 此 “ 心 会 我 们 该 画些 什 么 ?怎 么 画 呢 ? 们 可 潜
下 四个 方 面
一
一
课时 . 组织 了这 样 的教 学 : 师( 范读 后 问 学 生 ) 听 了课 文 , :
、
粗 略肤 浅 。 于 形式 的对 话 流
你 知 道 小 朋 友 撑 着 小 竹 排 看 到 了什 形 式 来 触 发 学 生 灵 感 .把 语 言 文 字
还原成画面 .画面又还原成 真实 的
别 认 真 地 、潜 心 地 与 文 本 进 行 对话 。 美 丽 的 小 鸟 。
这 就 是 说 . 师 和 学 生 在进 行 阅读 对 教
生 :小 朋 友 看 到 了游 来 游 去 的 教 师 要 求 按 课 文 的 意 思 画 一 画 . 学
生 的 发 言却 随心 所 欲 、 漫无 边 际 。究
实践
川A N
课 堂 呼 唤本 真 的对话
让课堂因对话而精彩
![让课堂因对话而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735b123db90d6c85ec3ac652.png)
让课堂因对话而精彩“对话”,在课堂教学中是师生情感的沟通,是双方敞开心扉后的交流。
对话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运动过程。
语文课堂,呼唤着生命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等等。
只有在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对话式”课堂中,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对话,意味着真正的引导;对话,意味着相互倾听、相互接纳;对话,意味着相互尊重、个性的彰显。
下面我就《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为例,谈谈关于“课堂对话教学”的几点心得。
一、充分预习——知识在互动中活化《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小作者在回忆爸爸的同时发出了对世界和平的呼吁。
对于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学生来说,这种强烈的渴望是很难体会的。
课前,我引导学生从报纸、杂志、电视、电脑等途径搜集有关世界战争、和平的资料,同时制作了相关课件。
在“请谈谈你对世界和平环境的认识”这个教学环节中,由于预习到位,学生在课堂上能全身心地投入对话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世界和平环境的认识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残酷的战争画面一幕幕再现,衬以教师精心选择播放的“安定和谐的和平环境”课件,学生的情感认知点再次被强烈地唤起了,生成了对世界和平环境的新的、深层次的认识。
在这里,教师甘做“平等中的首席”,主动参与到信息交流中,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往,使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性的光辉里,彼此感受到了相互沟通的欢乐和知识融合的愉悦。
这种互动,活化了书面语言,使学生在感悟世界和平环境的同时,形成积极的、丰富的情感价值观。
二、和谐的气氛——情绪在轻松中催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平等,就不存在所谓的对话。
”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归还学生的话语权。
学生不但有机会说,而且与教师共同决定着对话的形式和内容。
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尊重差异,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
走近科学开场经典台词
![走近科学开场经典台词](https://img.taocdn.com/s3/m/0745593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a.png)
1、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神秘女子命断枯树下,命案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玄机?错综复杂、真价难辩、蛛丝马迹、迷境追凶。
敬请收看走进科学系列节目有案可查之索绳记(上、下)。
2、背后的致命刀伤让他命丧黄泉,真凶到底是谁?是什么让案情如此扑朔迷离?有是什么令案件迟迟悬而未绝?迷案真相究竟能否水落石出?敬请收看走进科学系列节目有案可查之建水县迷案(上、下)。
3、花好月圆之夜,新郎居然投河自尽。
遮云蔽雾之间,死者原来另有其人。
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一庄扑朔迷离的悬案!敬请收看走进科学系列节目有案可查之风吹红群(上、下)。
4、月黑风高之夜,无辜男女相继被害,举棋不定之间,嫌疑之犯引火烧身,一个真假难辩的谎言,一宗曲折离奇的迷案!敬请收看走进科学系列节目有案可查之夜半惊魂。
新课程呼唤“对话型”课堂
![新课程呼唤“对话型”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a3093c1bcc7931b765ce157f.png)
在教 育改革不断探 索 实践 中,对话型课 堂体现 了时代 的要 求 ,顺应 了教 育改革发展 的趋 势 ,有利 于教 学效果的
提 升。
【 关键词 】新课程 对话型课 堂
对话 型课 堂 是 以对 话 精 神 为 指导 , 以培养 “ 习 学 中 教 与学 处 于 互 动 过 程 中 ,体 现 了 对话 的理 念 .可 以 称 之为 对 话 型 课 堂 。在 前 对 学 生 的 了解 加 入 到 课 堂 教学 活动 中 .而互
个人 在 特 定 时 间和 地 点 获 得 的 。 同 样 .一 切 课 堂 只 ”
有成 为每 个 学 生 知 识 生长 的时 间 和地 点 才 会 成 为有 效
的课 堂 。体 现 民 主 、平 等 与 公 正 理念 的对话 型课 堂 必 然要 尊 重 学 生 的 个 体差 异 ,引 导 学生 在 各 自经验 的基 础上 生 长 ,在 学 习 中体 验 学 习本 身 的价 值 和 意义 ,在
和 综 合课 ;根 据 教 学 方 法 划 分 ,有 讲 授课 、演 示 课 、
的 ,以论辩 为 特征 、协 商 为 形式 的交 谈 ,对话 的本 质 在于 “ 它关 心 的是 真 正 的 真 理所 在 ,绝 不 对真 理 做 任 何 的折 中妥协 。它 不 在 乎 谁赢 谁 输 ,也 不关 心 谈 话 是 否一 定 要 达 到一 个 结 果 ;它追 求 的是 平 等 、 自由 、公
科学对话演讲稿范文
![科学对话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29a28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9.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科学的话题。
科学,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一直是我们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动力源泉。
在此,我将以“科学的力量”为主题,与大家进行一场关于科学的对话。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科学的发展历程。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从古希腊的泰勒斯提出“万物始于水”,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科学的发展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如今,科技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基因编辑、量子通信等前沿科技层出不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那么,科学究竟有何力量呢?首先,科学的力量在于推动社会进步。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科学革命都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从蒸汽机到电力,从汽车到互联网,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如今,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其次,科学的力量在于推动人类健康。
医学科学的进步,使人类寿命不断延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疫苗的发明,让许多传染病成为历史。
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为治疗遗传性疾病带来了希望。
科学的力量,让我们更加健康、幸福地生活。
再次,科学的力量在于拓展人类认知。
从宏观宇宙到微观粒子,从地球生命到外星探索,科学不断拓展着人类的认知边界。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体系,也激发了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无限遐想。
然而,科学的力量并非万能。
在追求科学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科学带来的负面影响。
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都提醒我们:在科学的力量面前,我们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追求可持续发展。
最后,让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发挥科学的力量。
首先,我们要加强科学教育,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其次,我们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对话,生活课堂的呼唤
![对话,生活课堂的呼唤](https://img.taocdn.com/s3/m/a0940710376baf1ffc4fad84.png)
对话,生活课堂的呼唤作者:李金和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8年第04期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
这表明对话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表明了教育已步入对话的世纪。
一、对对话的认识1.涵盖现代教育平等。
平等对话有利于构建民主、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促进师生以尊重、信任、包容、共享的关系相处。
师生互相理解、互相承认、互相支持,实现彼此之间友好的相知、热情的接纳和真诚的沟通。
自主。
在对话过程中,师生双方是相对独立的、自由的。
人格的独立,能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的积极性;心态的自由,能够使学生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展示生命的独特性。
快乐。
对话能让人获得倾诉的快乐。
人是靠思想活着的,对于生活、环境、文本、社会等一系列事物的认识,别人的观点永远属于别人,因学识、环境、观念、年龄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认知和解读的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观点一且形成,就会有表达的需要,而这种欲望如果不能满足,心灵就会受到压抑,甚至感到痛苦。
对话恰能满足表达的欲望,让人在畅所欲言中,展示自我,享受快乐,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合作。
对话不是为了排斥,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对话不是标榜,而是为了更好地融合。
对话既是加强理解,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合作方式。
2.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对话的过程备课的过程是教师与文本完成对话,形成自己审美体验的过程。
“与文本对话,绝不只是要求学生去感受与体验,更重要的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与融合,如果教师本身对生活的认识不全面,对生命的理解不深刻。
与文本的交流、对话不到位,怎么能够引领学生去与文本对话呢?”“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中对话者之一的教师,理应是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生活态度、审美水平对学生解读文本起着向导作用。
科学对话演讲稿范文三分钟
![科学对话演讲稿范文三分钟](https://img.taocdn.com/s3/m/0375d91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c.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进行一场关于科学的对话。
在这里,我想探讨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但又常常被忽视的话题——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的未来。
首先,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简而言之,就是让机器具备类似于人类的智能,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决策。
从最初的专家系统,到如今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那么,人工智能究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呢?一、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1. 效率提升: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大量数据,进行复杂计算,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比如,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分析病例,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交通领域,智能驾驶技术可以减少交通事故,提高出行效率。
2. 创新驱动:人工智能推动了新技术的诞生,如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教育变革: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定制化的教育方案。
这将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二、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1. 就业压力: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传统行业可能会被取代,导致大量失业。
因此,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如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2. 伦理问题:人工智能在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见,甚至导致不公平现象。
如何确保人工智能的决策公正,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伦理挑战。
3. 安全风险:人工智能系统可能会被恶意攻击,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网络安全,确保人工智能的安全运行。
三、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的未来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确保其造福人类社会。
2. 培养复合型人才:教育部门应加强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教育,培养既懂技术又懂人文的复合型人才。
3. 加强国际合作:人工智能是全球性的课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
科普知识开场白
![科普知识开场白](https://img.taocdn.com/s3/m/daa3784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01.png)
科普知识开场白
1. 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世界充满了神奇的科普知识,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比如说,为什么鸟儿能在天空自由飞翔?是不是超级有趣,快跟着我一起去探索吧!
2. 哇塞,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身边的那些小现象背后都藏着怎样的科学秘密呢?就像蚂蚁为什么能搬起比自己重好多倍的东西,这多让人好奇啊,一起来了解呀!
3. 嘿呀,你们难道不想知道,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多么奇妙的科普知识吗?像彩虹是怎么形成的,这可是个超棒的问题呢,赶紧来一探究竟吧!
4. 哎呀,朋友们,科普知识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无数神奇的大门!比如星星为什么会一闪一闪的,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快来一起进入这个奇妙的世界!
5. 嘿,大家知道不,生活中到处都是等待我们发现的科普知识呢!就像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这多值得我们去弄明白呀,赶快跟上吧!
6. 哇哦,各位,科普知识可是超级有趣的哟!比如说,为什么冬天会感觉比夏天冷,这不是很显而易见但又很值得探讨嘛,一起出发吧!
7. 嘿,伙计们!科普知识就像无尽的海洋,深不可测又充满魅力!像植物是怎么进行光合作用的,这可是个关键的问题呀,快来探索吧!
8. 哎呀呀,大家想想,那么多的科普知识,多像一个个神秘的礼物等我们拆开!比如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是不是很想知道呀,赶紧的呀!
9. 嘿哟,朋友们!科普知识那可是无处不在呀!像为什么我们会做梦,这可是个神奇的话题呢,一起去搞清楚吧!
10. 哇,大家注意啦,科普知识的世界简直太精彩啦!比如为什么磁铁能吸住铁,这多让人着迷啊,快跟上我的脚步呀!
我的观点结论:科普知识真的非常有趣和重要,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大家一定要多多去了解呀!。
让对话生成课堂教学的一片蓝天
![让对话生成课堂教学的一片蓝天](https://img.taocdn.com/s3/m/3982d463011ca300a6c390b9.png)
让对话生成课堂教学的一片蓝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那么何为对话呢?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
新理念的课堂是呼唤对话的课堂,呼唤人性的课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致力于营造对话的空间,创设对话的情境,构建对话的平台。
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文本生动引人,使教师激情洋溢,使学生个性飞扬,使课堂教学生成一个又一个的精彩,生成出一片蓝天。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构建对话式课堂的点滴体会。
一、师本对话——潜心会文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应是语文教学的前提所在。
虽然对话式阅读教学的重要特性在于其‚生成性‛,对话的话题用问题的结论主要靠在对话过程中生成。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课前准备可以放松要求,草草了事,而恰恰相反,对话式教学更需要师本之间的‚先期‛对话,更需要老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预设。
‚深入到文本中去和作者和文字对话,在理解文本的客观意义同时去追求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我想只有我们做教师的把教材钻研好了,我们才能呈现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意义世界。
‛‚备课要读字当头,要设身处地地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当中。
要读出情、读出味、读出语气,在读的过程中享受阅读,找到阅读的快乐。
我们读好了,何愁学生读的不好。
‛‚要反复读课文,读到急着想与人交流感受的时候,读到你认为这种交流没有阻隔的时候,读到当别人提出疑问,你能坦然地说‘我也思考过’的时候。
拿出的教学设计应该是自己认为最好的。
‛高林生老师这一句句精准的论述,指明了我们师本对话的方向。
是的,教师只有深入文本,潜心会文,与文本‚零距离‛的接触,和人物对话,与景物会意,才能把握住内在的意境和情趣,才能在课堂对话中面对学生的生成话题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惊惶失措,才能创造性地引领学生在对话中自由地生成。
科普类节目主持词开场白
![科普类节目主持词开场白](https://img.taocdn.com/s3/m/f7b8448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2.png)
科普类节目主持词开场白大家好呀,欢迎来到我们的科普小天地!今天可真是个好日子,阳光明媚,心情也跟着飞起来了。
我们在这里,不是来上课的,也不是来读书的,而是来聊聊那些你我都好奇的事情,哈哈,听起来是不是很有趣呢?生活中有太多奇妙的事儿,光是想想就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索,真是让人兴奋得想跳起来!今天咱们要聊的是科学,没错,就是那种让人听着有点儿“高大上”的词,但别担心,今天我会用最简单的方式把它们拆开,告诉你们那些你们肯定没听过的冷知识,保证让你们大开眼界,耳目一新!想想看,科学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认知世界的大门。
听到“科学”这个词,你可能会想到那些穿着白大褂的人,拿着试管,咕噜咕噜地在实验室里忙活,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
生活中的科学无处不在,咱们每天喝的水、吃的饭,甚至那张舒舒服服的沙发,背后都藏着科学的奥秘。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冰淇淋这么好吃?它的成分又是怎么调配的?哈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冰淇淋的秘密,顺便也给大家的味蕾来一场“科学大餐”!而且说到科学,咱们的身边还充满了各种神奇的现象,比如那飘浮在空中的气球,或者那闪烁的星星。
嘿,别以为它们只是小玩意儿,其实它们都蕴藏着巨大的科学智慧。
你们知道吗,气球里的气体其实是很聪明的,它们会在一定的温度下膨胀,哈哈,想象一下,如果气球会说话,它们肯定会告诉我们:“快放我出去,让我飞上天吧!”有趣的是,星星远在天边,但它们却用光年与我们沟通,真是太神奇了。
就像人们常说的,遥远的距离也阻隔不了我们之间的情感,星星就像是夜空中的小精灵,带着我们的愿望和梦想飞向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咱们再聊聊大自然。
大自然就像一本无字的书,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
你见过彩虹吗?那可是上天的画笔在天空中涂抹出的美丽图案。
每当下过雨,阳光透过云层,那种瞬间的美好让人心醉。
不少人说,看到彩虹就像看到希望,仿佛在告诉我们,雨过天晴总会来临。
这真是个有趣的比喻,生活中难免会有风雨,但只要心中有阳光,彩虹就会跟随而来。
科学对话演讲稿范文初中
![科学对话演讲稿范文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2546d37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0.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进行一场关于科学的对话。
科学,这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词汇,贯穿了人类历史的长河。
从古至今,无数科学家们为了探索世界的奥秘,不懈努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科学的殿堂,感受科学的魅力吧!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在科学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航天、高铁、互联网等,无不彰显着我国在科学领域的强大实力。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辛勤付出。
正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我国科学的辉煌。
接下来,我想谈谈科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首先,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从电灯、电话到电脑、手机,科学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
其次,科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人类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最后,科学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
学习科学知识,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习科学呢?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它。
其次,我们要注重实践。
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科学知识。
最后,我们要善于思考。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勇于质疑,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学。
同学们,科学的世界是如此神奇,它既充满了未知,又充满了希望。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肩负着传承科学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的重任。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我想用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科学是人类的最高荣誉,也是人类的最大财富。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科学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谢谢大家!。
高中生物课堂呼唤“有效对话”
![高中生物课堂呼唤“有效对话”](https://img.taocdn.com/s3/m/2fc0b479336c1eb91a375deb.png)
高中生物课堂呼唤“有效对话”作者:黄增华来源:《大众科学·上旬》2019年第02期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课堂教学出现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老师倾力创设的生物课堂对话,往往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潜在的功能。
生物课堂对话存在问题过细的分解、无思维参与的对话层出不穷、“探究式”对话少、鲜见学生主动质疑等现象。
“赢得了表象,失去了实质”是当前许多生物课堂对话的真实写照。
反思生物课堂对话现状并寻找生物课堂对话的策略对打造有效生物课堂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生物课堂;对话;策略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
”可见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教学沟通是通过师生合作得以实现。
在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下,师生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对话”的活动,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
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广泛存在无效对话的现象引起了本人的思考:有效的高中生物课堂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对话?一、高中生物课堂对话现状的反思【案例1】某教师在上浙科版生物必修三“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细胞生长的影响”时,对P2图1-5是这样处理的:这位老师通过以下问题以及学生的回答实现课堂对话的:师:这个曲线图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是什么?生:横坐标表示生长素浓度,纵坐标表示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
师:零刻度以上表示什么,零刻度以下表示什么?生:零刻度以上表示促进作用,零刻度以下表示抑制作用。
师:图中有几条曲线?生:2条。
师:观察表示根的这一条曲线,说明什么?茎这一条曲线说明什么?生:说明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师:结合两条曲线,能得出什么结论?生:植物的不同部位对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有不一样的反应。
……这是一节气氛非常活跃的生物课堂,师生对话多,问题都在对话中得以解决,看似课堂对话非常有效。
呼唤有“温度”的科学课堂
![呼唤有“温度”的科学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972f80f604a1b0717fd5ddc9.png)
总之 ,课 时训练计划是教练员不可缺少 的训练计 划 的重中之重 , 必须科学 制订 , 真实施 , 能取 得实 认 才 效 。以上是很 粗浅的构想 , 愿意与广大 同仁一起研究 , 为把我 国滑雪运动推 向新高 峰而努 力 ,相信我们滑雪
运 动 的 明天 是 美 好 的 。
参考文献: [ 刘 爱 杰. 力I 竞速 项 目专 项 运动 素质 的 整 合 f】 京体 育 1 】 耐 } 生 [, )北 大 学 ,0 1 20 . .
、
构 建 什 么样 的有 “ 度 ” 温 的课 堂
师在活 动组织过程 中掌 握好 了课 堂的“ 温度 ”一定 会 , 实现科学课堂教学 的高效化 。叶澜教授还 曾这样描绘 我们的课堂 :课堂应是 向未知方 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 “ 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
为运动员进人训练的基本部 分做好 身体 和心理上 的准
么样 的适 宜温度 , 就会有什 么样的生命 活力。因此 , 我们呼唤有“ 温度” 的课堂。 关键词: 生命课堂 ; 温度 ; 升温 ; 降温 ; 余温
叶澜教授说过 :让课堂焕发生命 的活力。” “ 大家知
道, 对于有生命 的人 而言 , 人是有 温度 的 , 人体的正 常
都必须遵循 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 因此 , 我们 呼唤动态生成的课 堂 , 呼唤“ 有温 度” 的激情课 堂 , 使每
调控。
3 . 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 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疲劳 , 为 下一次训练做好准备 。时间一般在1 ~5 0 1分钟 。内容是 多种 多样 的, 有生理方面的 , 也有心理方 面的。心理恢 复的措施十分重要 , 过去被人们 忽视 , 目前 已引起高度
重视 。 四 、 时训 练 计 划 的格 式 课
对话——构建精彩语文课堂
![对话——构建精彩语文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993436af0029bd64783e2cf6.png)
的语句 ( 此 时冯骥才变成不爱 鸟的人 ) , 而学生要根据教师 的陈
述 自由应对 , 这一次对话 , 已经是对文本的再创 造 , 是一种更深 入的理解和感悟 , 这 一次对话 , 也成 了这 节课一道亮 丽的风景
线。
学生凭借个人 的生活经验和相关经验 积累 , 自由地理解 , 让学
生以 自己的方式解 凑文本 。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 , 对 于体验 中的局限性 , 教 师不要 轻易去否定 , 要多 一些 尊重 , 多 一 些 交
针、 吹麦哨” 这六件事情 , 他让学生选择最喜欢 的一件 。本来重
点应该聚焦在 “ 吹麦 哨” 这一重点上 , 可全班喜欢“ 吹麦 哨” 的却
只有三个人 , 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翻跟头 、 竖蜻 蜓 、 摔跤这一段 。
中, 教师应致力于营造对淆的空 间 , 创设 对话 的情境 , 构建对话
的平 台, 使文本生动 、 吸引人 , 使教 师激情洋溢 、 学生个性 飞扬 , 使课堂教学生成精彩 、 鲜活而又生动有效 。下面结合第九届全
纵观本次研讨 活动上 的每一位名师 , 课前无不对文本进行 了精心的解读 , 因而他们对 文本的理解更 全面 、 更深入 , 对课堂 的预设也就更 独到 、 更有效 。虞 大明老师在《 珍珠鸟》 一课 的教 学设计里 , 就 紧紧抓住 了文章的中心句—— “ 信赖 , 往往创造 出
美好的境界” 这一句来展开本课 的教学 , 整个课堂一线串珠 , 简 单明 了, 充分体现 出略读课 文的特点 ; 王文丽老师在进 行《 迎接
教师 的课前 准备可 以草草 了事 , 恰恰相反 , 对话式教学更 需要
师本 之间 的“ 先 期” 对话 , 更需 要教师对课 堂教 学进行精 心预
抓住有效对话,演绎精彩课堂
![抓住有效对话,演绎精彩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6f375a8eb9d528ea81c77982.png)
抓住有效对话,演绎精彩课堂摘要: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对于“对话”的展开、“对话”的对象和“对话”的程序设计等问题,广大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者已经作了多方面的研究,而演绎精彩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师生及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
关键词:师本;生本;师生;对话;课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对话”正充盈着如今的语文课堂,它展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富于灵性和生命性的课堂景观。
语文课堂呼唤“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因为只有对话,才能引领学生披文入情,实现与文本、教师、同伴间的情感交融。
可以说,抓住有效的对话,便能演绎精彩课堂。
一、师本对话,生成动态的课堂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应是语文教学的前提所在。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深挖教材内容,要通过解读文本,确立教学内容,设计精当的问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话题感召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体悟文本语言的精妙,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思想与感受,引起学生的整体性阅读,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对话。
如,教《微笑着承受一切》一文时,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桑兰是微笑着承受一切的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自读课文后,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看似不经意提出的一个问题,形成了学生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这个话题的引领下,自由表达,互相启发,互相促进,达到了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
教师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要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对于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教师要敏锐地捕捉住它,并把它引燃,使不同的体验都有一个对话的机会,从而使课堂动态生成,焕发生命活力。
二、生本对话,张扬个性的舞台对话教学是以“文本——教材”为中介进行的。
对话教学强调的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马丁)。
课改的人文起点——呼唤课堂教学的大爱
![课改的人文起点——呼唤课堂教学的大爱](https://img.taocdn.com/s3/m/0a7b4b67b84ae45c3b358c70.png)
拿起一个装满水的杯子 , 以臂膀为轴, 挥舞水杯 , 而水不会流出来 。 张老师边 向记者演示边愉悦地描述 : “ 学生对这
一
现象感觉很神奇, 不断地提出要求 :
‘ 老师,动作慢一点, 再慢一点……~’ 在师生热烈的互动氛围中,向心力的奥秘
爱的方式是放 手 因为爱 ,所 以担心 ;因为担心 ,所 以握 紧。这是教师普遍心理 。因而在课堂 教学 中,总是不敢让学生 自主学习,不敢让他们合作探究,不敢让他们体验从探 索走向成功 的愉悦 。其实 ,与其把现成 的糖果递给孩子 ,不如让他们 自己去攀
摘 。其 实 ,他们只要踮起脚尖 ,就能收获 ;他们 只要努力 ,就有可能成功 。在
寻常的热情 ,分组查字典搜集 、上网搜集 ,然后在交流课上 ,积极展示 自己的成
果。
新课改的人文起点是以爱为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做温暖的教育 ,让课 堂教学 留驻学生求知的心。 ( 摘自 《 教书育人・ 教师新概念 》2 1 . 01 7)
2 6
习兴趣 。
爱的基石是公平 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 。但我们又常常在课堂教学中,让爱的天平倾斜。关 注 自己的 “ 得意门生”,在教学上给他们更多的关照 ,让差生备受冷落。一次,
一
位平时挺乖的学生上课无精打采 ,课后向该生询问究竟 ,该生说 : “ 老师 ,我
回答问题 的时候你都不看我 。”听了这话 ,我有些惭愧 :想让学生喜欢你 ,并喜
新课改 的实质正是 “ 从以人为本的立场 ,关注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从社会 进步角度关注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 ,从改革开放视野关注学科课程资源的拓展 , 从 民主平等层面关注课堂师生关系的构建 ,从科学有效层次关注课堂教学方法的 创新 ,从理性客观视域关注教学评价方式 的改善 。”其中的每一点 ,无不体现教
呼唤精彩的课堂评价
![呼唤精彩的课堂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a81670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f.png)
呼唤精彩的课堂评价
叶占枝
【期刊名称】《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当前的语文课堂中,“你真行”“好”“错”等激励性语言随处可听,“表扬他”“你真棒”再加上有节奏的拍手声比比皆是。
公开课前,教师手臂上贴满闪闪发光的金星,课堂上不时来一句“表扬他”,然后忙着在学生脑门上贴一个个“小金星”。
表面看来,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懂得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似乎学生真的成了课堂上的小主人,但仔细一想,这样的评价语言和评价手段,真的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吗?真能引起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兴趣吗?没有深入引导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作用只是表面的、短效的。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语文教师应充分地利用语言优势,使课堂评价语言变得更精彩。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叶占枝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中心小学,3153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
【相关文献】
1.课堂评价呼唤真诚 [J], 牟艳斌
2.精彩的开端引来精彩的课堂——初中思想品德课呼唤精彩的导入 [J], 刘兴祥;
3.课堂评价,呼唤真情回归——例谈课堂评价的对策 [J], 郝玉梅
4.精彩的课堂评价,让课堂更精彩 [J], 陈玲娟
5.精彩评价课堂精彩有效发展——课堂评价语言的应用 [J], 王青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唤科学课堂对话的精彩作者:冯华荣来源:《师道》2012年第10期科学课程是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课程。
科学课通过何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认识和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呢?这就像一个人经过一条河流,从河的此岸到达彼岸。
为了达到目的,他可以选择很多种过河的方式:可以乘船过渡,可以从桥上经过,可以从上空飞过,可以从水面游过,可以从索道滑过去,可以从河底隧道通过,还可以潜水过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究竟选择哪一种,这就需要是具体的情况而定了。
而课堂对话无疑是从此岸到彼岸的一条良好途径。
纵观如今的科学课堂,却很难寻觅到真正有品质的对话。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反复提一些不痛不痒的、没有含金量的问题,把一个个问题像皮球一样踢给学生,大多数问题均是“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学生只需回答“是”或者“不是”,“对”或者“不对”,还有些教师专门提一些识记型的问题,让学生填填空就可以了,老师提问的频率高,学生作答的频率高,课堂上热闹非凡,笑声掌声不断,学生成了教师手中的提线木偶,他们的思维得不到锻炼,能力得不到提高。
学生很少拥有主动提出问题的体会,老师也不愿意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担心学生节外生枝,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更可怕的是,在许多的公开课上,教师完成了某些教学环节后,象征性问学生有没有想法或问题,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大都埋着头,不敢抬起来,因为他们已经不太会提问题了。
那么,如何在科学课堂上实现高品质的对话,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成就科学课堂的精彩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自身应勤练内功美国福特公司首席专家路易斯·罗斯曾说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像鲜奶,纸盒上贴着有效日期,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所拥有的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要腐蚀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保鲜期更是严重缩短了,如果教师始终守着原有的知识,就会成为时代的淘汰品,再加上手机和电脑普及,学生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非常容易,而且在某些方面,学生已远远走到了教师前面。
如果教师不清楚这一点,固守着一本课本和一本教参,满嘴唾沫地讲一些老掉牙的话题,学生会以为你out了,甚至打心眼里瞧不起你,自然不会认真听课,更别说和教师进行有效对话互动了。
因此,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勤练内功。
当自己拥有知识的大江大河的时候,才能不断地给学生的心灵上洒上新鲜的水露。
我们可以通过学科培训和专家讲座为自己充电,但学科培训一般由上级教育部门有计划有组织开展,不是什么时候你想要接受培训,人家就会给你培训的,专家讲座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如果你总是死死盯着学科培训和专家讲座,那就是守株待兔,太死心眼了。
任何时候,我们可别忘了书籍这位无声的朋友。
我们可以征订一些教育刊物,看看那些优秀的教师是如何组织自己的课堂,把握对话的松紧与进退的。
还可以阅读一些课堂教学的书籍,比如:《课堂密码》《课堂观察》《化学教学论》《天纵之教——生本教育随笔》等。
为了使自己和学生的对话更有味道,科学教师还可以捧起文学作品,让自己流淌出的语言更有质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开展自主学习,到一些专业的教育论坛的科学板块去向他人学习,新教育在线综合论坛就是一个极好的去处,还可以到龙源期刊网、中国知网等期刊网上去查找有用的信息。
我曾有幸参加过宁波市科学优质课评比,第一次站在这样的平台上,心里很紧张,这种不良情绪也影响到了学生,学生的表现很拘谨。
当我点燃一盏酒精灯(他们之前未见过)时,前面的几个小个子男生像见到了怪兽一般躲在了课桌下面,嘴里还嘟囔着:“哇,爆炸,爆炸……”我灵机一动,微笑着对他们说:“别害怕,老师会保护你们的!”话音一落,班级里立即响起了轻松而愉悦的笑声,那几个趴在桌字下的几个小男孩也迅速从地面上爬了起来,后面的课堂进展非常流畅。
那次比赛,我获得了宁波市优质课一等奖,事后不少老师夸我很机智。
我很清楚,我并不是一个机智的人,之所以能表现出所谓的机智,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和沉淀。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精彩对话的基础。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智慧,我有一个智慧,咱们彼此交换,每个人可拥有两种思想。
”要实现精彩的对话,让学生张开嘴巴是第一步。
在我们的身边的课堂里,时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教师试图是引导和启发学生,可学生就是不理你,要么不敢开口,要么不屑开口,任你从头到尾唱独角戏,不敢开口的学生害怕说错了招致老师的批评,而不屑开口的学生则往往很有个性,也有些小小的才华,管你说的天花乱坠,人家根本不睬你。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努力去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优生不偏爱,对暂时落后的学生不歧视,让学生在你的课堂里远离恐惧,拥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能够在科学课堂上敞开心扉,各抒已见,畅所欲言,让学生的思维在科学课堂里碰撞出真正的火花。
当然了,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仅仅依靠课堂是不够的,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在课外做大量的工作,包括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了解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辅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谊,触摸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三、要做好充分的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没有充分的预设,难有精彩的生成。
这里的预是指在走进科学课堂之前,教师要认真地备好课,仔细地钻研教材,认真地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前知识,学生的兴趣等等,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估计,为对话的展开做好铺垫。
倒不必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在教案上,甚至背下来,但走进课堂,最起码要有一个对话提纲和活动设计,不致于脚踩西瓜皮,走到哪里滑到哪里。
例如:我在执教七年级下册的《空气的存在》这一课时,上课后,让全班同学都站起来,用手捏住鼻子,屏住呼吸,看谁坚持得最久,不能坚持了就不要强求,自己坐下即可,这个活动很简单,也易于操作,活动的效果也很好。
下面请看活动后的对话实录:师(表情轻松):请你谈谈活动时的感受。
生1:老师,你看我们的脸都有点微微发红。
生2(红着脸说):我也觉得很难受,空气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生3:没有空气,人类就没法生存,连呼吸这样极其简单的事情也完成不了。
师: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呼吸证明空气是存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还能说出哪些空气存在的实例?生1:放风筝。
生2:汽车轮胎里充有气,可以证明空气是存在的。
生3:帆船以风作为动力,也可以说明空气是存在的。
生4:我觉得风车也可以说明空气是存在的。
生5:没有空气飞机也起飞不了,所以飞机的飞行也可说明空气是存在的。
生6 (举手举了老半天,终于逮住了发言机会,有点激动):冯老师,我的例子有点多,飞艇、笛子的发声、降落伞、海滩球、橡皮艇……生7:其实上述同学举的一些例子都很好,不仅能说明空气是真实存在的,还能说明空气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意义重大。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大部分同学都针对这个问题谈自己的见解。
特别要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平时不太爱讲话的同学居然很兴奋地对我提出了质疑。
生:冯老师,你刚才说错了一句话。
师(我有些意外,因此表情有些夸张):真的吗?你说说看!生(很自信):你说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你承认你说过这句话吗?师(点点头):是。
其他同学都伸长了脖子围观,很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生:这句话是错的,我可以证明空气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
师:我很期待哟!生:老师,你能给我提供一盆水吗?师:当然。
水取来后,只见该生伸出一只手,在空气中抓了几下,然后紧紧地握住,他的动作有点滑稽,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他自己也笑了起来,只见他把握紧的拳头浸入水中,然后展开拳头,几个气泡从水中慢慢冒了出来,全班同学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而我则狠狠地表扬了他。
四、要用好科学实验这一特有武器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科学课程里设置了很多经典的科学实验,实验为学生提供了鲜明、准确、生动的感性材料,学生可以从颜色、状态、气味、色彩的变化,获得新奇的感官刺激,部分实验现象出其不意,有点像魔术。
因此,学生特别喜爱上科学实验课,但只是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上。
科学实验毕竟不是魔术,观看魔术可以仅停留在感官的享受上,而科学实验却要求学生能通过现象来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从而揭示科学的本质。
那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现象能激发对学生好奇心的特点,应用对话策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做“瓶吞鸡蛋”实验时,我向放在讲台上的平底烧瓶口放了一枚鹌鹑蛋,瓶口很小,鹌鹑蛋掉不下去,我用手指按压了一下,鹌鹑蛋依然掉不下去。
接着,我把鹌鹑蛋移开,向瓶中倒入少量的开水,然后轻轻震荡几下,把水倒掉,再把鹌鹑蛋放倒瓶口。
以下是基于这个实验的对话实录。
师:现在是见证奇迹的时刻!生(眼睛睁得大大的,有点将信将疑):真的?师(鹌鹑蛋已微微地往下挪了一点,但速度很慢):这只鹌鹑蛋好像不听话,我一起给它加加油吧!下!下!下!生(全体同学,很大声地喊):下!下!下……鹌鹑蛋穿越了细细长长的烧瓶颈部,掉到了烧瓶底部底部,教室里响起了很热烈的掌声。
师:这掌声是送给谁的?是给我的,还是给鹌鹑蛋的?生(笑笑):当然是送给你的!师:到底是给我的,还是给科学的?生(爆笑):是给科学的,不是给你的!师:科学让世界如此奇妙!谁能来说一说是什么原因导致鹌鹑蛋下去的?生1:我认为是瓶口热胀冷缩把蛋给挤进去的。
生2:我看到瓶子内壁形成了很多的小水珠,我想是不是里面的空气变成液体了,瓶内的空气体积变少了,所以鹌鹑蛋掉下去了。
生3:我认为受热后,瓶内的空气减少了,用鹌鹑蛋堵住瓶口后,里面的空气出不来了,遇冷收缩,而外面的空气就把蛋挤了下来。
生4:我的观点和生3很相近,但也所有不同,我认为鹌鹑蛋是被吸进去的。
师:到底上吸进去的,还是被挤进去的呢?……对话过程中,虽然学生的有些发言不那么完美,甚至还出现了错误,但对话引发的细致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学生间的交流,在交流时又会碰撞出新的问题,过程的价值远远胜过了正确的结论,对话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像蜜蜂采蜜一样,如果我们科学教师不断地采集花粉,终究是会酿出甜美的蜜来——精彩的课堂对话一定会翩然而至,就像科学里的化学反应一样,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镇海区澥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