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教学方法
第八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
– 班级授课制的当代变革
(二)教学组织形式
3.备课与上课
– 课的类型和结构 – 如何备课
– 如何上课
– 必须依据实际情况。 – 必须依据教师的个性化特点。
(二)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概说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 个别教学。 – 班级授课。 – 特朗普制。
(二)教学组织形式
2.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
–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局限 –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局限
第八章 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 2007年3月
(一)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及其当代特征
– 教学方法 – 当代教学方法的特征
(一)教学方法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 讲授法 – 讨论法 – 直观演示法 – 练习法 – 读书指导法
(一)教学方法
3.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选择的标准和依据是: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第八章-教学(一)
第八章教学(一)一、教学的概述1.定义: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一个教育活动。
2.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和联系(1)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两者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2)教学与智育智育指的是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
教学是进行智育的主要途径,是手段,而智育是一个教学的内容。
(3)教学与上课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说,教学不限于上课期间,教学包括上课,上课是教学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3.教学的主要特点1)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二、教学理论(一)教学理论的形成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学记》;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核心是教育性教学,把道德教育与学科知识统一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并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二)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三、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1.认识发展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认识能力。
2.双边活动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3.多重本质说这种观点认为,由于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很繁杂的,多层次的,多类型的,所以教学过程的本质也应该是多级别的,多类型的。
从而提出教学过程有认识论、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和经济学五个方面的本质。
4.交往本质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存在,师生之间只有通过交往,人的主体性才能发展。
定义: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
教育学原理 项贤明 第八章 教学
第八章 教学
校
♣校,教学之宫。——《集韵》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 也。——《孟子·滕文公上》 ♣郑人游于幺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郑国谓学 为校。” ♣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汉书·平帝纪》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孟子》
赞可夫教育思想
1、“一般发展”的含义 赞科夫教学理论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
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所谓一般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 的智力,而且发展感情、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思想”。 2、赞科夫明确指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是因果关系。他说:“教 学的结构是‘因’,学生的发展进程是‘果’。”“发展的过程的 特点,除外部的决定性的影响外,还有内部的制约性。”因此,学 生的“一般发展”是教学这个外因与学生自我运动的内因相互作用 的结果,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因是关键,是重点。要形成学生学习的 内部诱因,必须从培养他们的精神需要入手。为此,他提出了著名 的五大教学原则。
(2) 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赞科夫主张应加快教学进度,尽量以新的丰富的知识满足学生 旺盛的求知欲,扩大其知识面。他认为学习在原材料上踏步不前, 必然浪费学生许多宝贵时间,大大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他指 出,新旧教材在内容上是互相包含的,学习新教材也就同时复习了 旧教材。其实,有许多知识和技能并不需要当时记得很熟,尔后可 以在“无意记忆”中自然而然地记住。但是,“高速度”并非单纯 为了节约时间,其实质在于扩大知识的广度。
(二)现代教学论三大流派
1.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理论
赞科夫(1901-1977)前苏联的心理学家、教育科学院院士、教 育科学院博士。赞科夫一生从事教育工作,1927年开始教育研 究。从1950年起侧重研究普通教育学,1956年曾与凯洛夫一起 主篇《教育学》。在1957年至1977年间,组织领导以“教育与 发展的关系”为课题的大规模的实验。先后发表文章和出版著 作150余种,《其中和教师的谈》话、《小学教学新体系的实 验》、《教学与发展》等书,对前苏联及世界其他许多国家都 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八章___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教学过程: 语言的理解 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的运用
三阶段
主要特征 (1)以学生为中心 (2)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3)注重理解 (4)反对听说领先,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 发展
(5)容忍学生的语言错误 主张对错误进行分析疏导 反对有错必纠 (6)通过母语与目的语对比分析,定重难点 (7)必要时可利用母语,允许适当用母语讲解 、翻译 (8)广泛运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 使外语教学情景化、交际化
1) 2) 3) 4) 5)
直接法的教学过程 : 教师口头展示句子或课文 学生模仿跟读 学生模仿跟读 学生继续模仿 , 直到重复正确为止 一课完成后 , 教师提问 , 学生回答。 反之亦可
主要缺点: (1) 忽视母语与二语差异 (2) 排斥母语 , 只看到其消极的一面 (3) 教师解释不多 , 且完全摒弃学生的母语 , 有时会影响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 (4) 过分强调模仿、重复 , 对学生主动性认识 不足 (5) 学生对复杂语言现象的理解和解释不免会 出现问题: 对读写能力的培养也不够重视
特点 A.教学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的目的语交际能力 B.以功能(和意念)为纲 , C.教学过程交际化 D.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性训练相结合 E.强调表达内容 不过分苛求形式 对学生的错误要确定一个容忍度 F.圆周式地安排语言材料, 循序渐进地组织
G.发展“专用语言”教学 针对不同的交际需要开展教学
主要优点: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训练 注重理解 缺点: 体系不够完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需进 一步充实
7.功能法(意念—功能法、交际法)
代表教材《跟我学》 产生于20C70S的西欧 代表人物:[英]威尔金斯 亚历山大 威多森 [荷兰]范埃克 语言学基础:社会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 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八章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第八章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本章重点了解小学教学原则的内涵及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1、内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
它指导教学的全过程,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
2、教学原则体系:(1)、直观性原则:指依据教学需要,教师通过实物、模像等直观手段,让学生获得具体形象的感知认识和经验。
(2)、启发性原则:指教学中教师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系统性原则:指教学活动应按照一定的逻辑系统,根据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持续、连贯、系统地展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4)、巩固性原则:指在教学中通过经常性的复习,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5)、量力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可能达到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上,即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6)、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即教学中要做到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小学教学应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注意结合具体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理解小学教学方法的内涵、分类、选用依据1、内涵:小学教学方法是小学教师引导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途径和手段,包括小学教师教的方法和小学生学的方法。
2、分类:(1)、根据教学任务,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学生创造性活动的方法以及巩固检查知识和技能的方法;(2)、根据信息接受与表达的方式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听、看、读等活动,让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方法,另一类是讲、写、用等活动来指导学生表达信息的方法;(3)、按照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特点,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讲解法、图解法、的特点,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讲解法、图解法、讲述法、模拟法和启发法等。
教育学第八章 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教师进行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 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 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
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
工作。备课室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 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
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 行活动的结构。
(一)个别教学制
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
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个学生 的接受能力。
(二)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
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 固定的班级,。
1、测验与目标
2、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型和选答型。 供答型试题又分为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
两种。 选答性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与 组配式试题三种。
3、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 度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
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 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 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 性程度。
1、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
1632年出版了《大教学论》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提出1862年清
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行。
2、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
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4)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
09级《小学教育学》课件:第八章 教学
➢ ①取消教师分科任教或延缓分科任教年限
➢ ②改革现有的班级制度以保证给予学生均等的 机会
4.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合 编在一个班级,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 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一位 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3)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
✓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领导下进 行的。教师领导作用的发挥必须注意两点:承 认学生的主体地位;领导方式应当多样化。
(4)教学认识是教育性的认识
✓ 小学阶段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学生 接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教 学是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教学的教育应当成 为教育者经常性的自觉追求。
在复式教学中,教师为某个年级学生授课 (称为直接教学),同时布置其他年级学生 从事各种作业和练习(称为间接教学或自动 作业)。
目前,在我国部分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农村地 区,特别是山区,复式教学形式仍然存在。
五、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概念及意义
(1)概念 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
(2)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班、 课、时。
➢ ①班: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 固定的班级。
➢ ②课: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 分成许多连续而相对完整的小部分,每一小 部分为一“课”。
➢ ③时:每一“课”规定在统一的单位时间内 进行。
(3)课的研究与发展
(2)启发性原则
定义: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 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 贯彻要求
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 教学模式
第三节 当前值得关注的几种教学模式
1.自主探究模式 2.研究性教学模式。 3.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23
1.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自己的试探 与求索、总结与概括,获得经验与体验,发 展智慧与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教学实践活动。 有四个基本要义:1、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2、以学生的自主、能动和创造为基本特点; 3、强调学生自主建构;4、强调教学的开放 性、生成性和动态性。
3
(2)教学模式即教学方法
认为教学模式 是特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特定的任务和 情景;也有的认为是多种方法的综合。 (3)教学模式是教学程序和方法的混合体 (4)教学模式是教学的“结构——功能” 这一范畴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
4
(二)教学模式的定义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
下,通过相关理论的演绎或对教学 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 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 教学范型。即有相对稳定的教学结 构。
5
(三)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特点
1教学模式的结构 包括以下基本构成要素(1)理论基础。(2) 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3)教 学程序。(4)运用策略(包括方法)。(5) 评价体系。 2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1)整体性。(2) 中介性。(3)相对性。(4)可操作性。 (5))效益性。 6
1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一)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的辨析 (二)教学模式的定义 (三)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特点
2
(一)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的辨析
教学模式是西方在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
的一个术语,以1972乔伊斯和韦尔出版 《教学模式》为标志。 国内对教学模式的理解有如下几种: (1)教学模式即教学程序 指具有独特 风格的教学样式,是就教学过程的结构、 阶段和程序。
音乐初中教材第八章音乐欣赏与评价
音乐初中教材第八章音乐欣赏与评价音乐是一门艺术,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和风格。
在初中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与评价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音乐欣赏与评价,学生可以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与感受。
本文将介绍初中教材第八章音乐欣赏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音乐欣赏的重要性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开阔音乐视野,培养审美情趣。
音乐欣赏还能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人生阅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音乐欣赏与评价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的基本要素在音乐欣赏与评价教学中,首先要学习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
学生需要通过听觉感知和分析,了解这些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进而培养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音乐欣赏的历史发展学生还需要学习音乐欣赏的历史发展,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音乐作品特点。
通过学习音乐的历史变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内涵,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 音乐欣赏的艺术表达音乐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音乐欣赏与评价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情感内涵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和演绎来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三、音乐欣赏与评价教学方法1. 听音乐音乐欣赏的基础是听音乐,学生应该多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和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集中注意力,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内涵。
2. 分析音乐学生不仅要通过感受音乐,还要学会分析音乐。
他们可以从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分析音乐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分析。
3. 表演音乐通过表演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或个人表演,让学生通过演奏乐器、唱歌或舞蹈等方式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第八章 教学(下)
行动区(有效监控区) 特点:(1)学生相互干扰少 (2)教师便于观察控制、发挥主导作用 (3)不利于学生交往
2、马蹄形式
特点: (1)增加了师生交往 (2)提供相同的视觉通道 (3)师生更多交往与互动 (4)受场地限制
3、模块式:
特点:
(1)增加了师生互动 (2)增进了学生间的联系与交往
(三)分组教学和分层教学
d探究
当学生的回答不全,需要进一步回答时,采用 探究的方式。 可以采用如下对话: 1.‚关于这一点你可以再多说一些吗?‛ 2.‚但是为什么你认为他会回来?‛ 3.‚你能解释他为什么会发生吗?‛ 4 ,‚你说是的,现在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 想?‛ 5.‚你所说的非常正确,但还有另外非常重 要的点你没有注意到。‛ 6.‚你能举个例子吗?‛
二、班级上课的改革与发展 (一)小班化教学 1 、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情感的丰 富与发展。(动机、兴趣、专注力、创造力、人 际交往能力等) 2、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和工作负担。 教学组织形式 你家孩子‚小班‛了吗.doc
(二)班级空间的排列形式
1、主要的表现形式——秧田式 压力源 讲台 高压区 前几排 中压区 中几排 散压区 后几排
按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能力分为水平不同的小组 或层次进行教学。
•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 : •能力分组: 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的,各组 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各不相同。 •作业分组: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的,各组课 程不同,学习年限相同。
留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
做法: 放慢提问的速度 创设鼓励反思的气氛
C处理学生对问题的答复
a对回答的感谢
努力发展各种对回答的致谢(语言的、非语 言的) 教师精彩课堂用语50句.doc b评论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
一、疏导教育法
(一)疏导教育法的含义:疏导教育是指 对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既不堵塞言路, 又要善于引导,帮助人民群众提高思想认 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疏导,包括疏通和引导,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以理 服人,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面来,在此基础上求得 思想认识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协调。疏通和引导是一个整 体的两个方面,疏通是引导的前提和基础,引导是疏通的目 的和归宿,疏通和引导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 相互贯通,在疏通中引导,在引导中疏通。没有疏通,就难以 进行正确的引导;没有引导,疏通又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疏 导方法是人民群众能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的理 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符合人的思想特点,反映 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
4. 引导教育对象采用宣泄手段排除不良情绪,以减轻心理 压力。合理的宣泄可以帮助教育对象排除不良情绪,改变 郁闷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形成健康的心态、 正确的方法。因此,要注意引导教育对象采用宣泄手段把 受挫的原因,压抑的痛苦或愤怒的心情向组织、亲友或自 己信得过的人倾诉出来,甚至可以大哭一场,或者在日记中 诉说,以表达心中的痛苦和委曲,从而减轻心理负担,恢复心 理健康。
1、教育对象的心理变化
快节奏、强竞争、多变化的现代社会,人们承受的 压力很大,导致一些人的心理发生变化,产生了心理 障碍。 1. 自卑心理。一些人在社会竞争中病态地认为失 败的可能性很大,从而在与对手“交锋”时常常 “力不从心”,使自己陷入困境,而一旦遭遇挫折就 容易灰心丧气,自惭形秽,进而产生自卑心理。 2. 嫉妒心理。在社会竞争中,一些人抱怨、憎恨某 一方面超过自己的人,遇事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容 不得比自己强的人,对他们总是耿耿于怀,甚至产生 诋毁、伤害的念头。
小学教育学 第八章 教学 适用于黄济主编《小学教育学》
(一)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
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学认识主要指小 学生的认识,这是教学认识最具决定 性的特征(单选)。 “教什么”以及“怎么教”是教学论 永恒的主题。 教学活动必须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 认识方式 。
(二)教学认识是间接的认识
首先,认识的对象是间接的; 其次,认识的方式是间接的。
(三)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
A、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将观察引进了教学活动; B、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四个阶 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经他的学生发 展为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称为“五 段教学法”; C、乌申斯基:教学的起点不限于直接观察,可以 将已知的东西作为起点。
苏联教学论提出了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 书本知识模式的比较完备的结构:
二、教学的任务
(三)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 观(情感目标) 1.积极的自我概念、自我意识 2.对他人的健康态度 3.责任感
小结:
教学的概念(和相关概念的关 系); 教学的任务:知识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目标
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本质与模式
一、教学活动的本质 二、教学模式
回顾对教学定义的理解:
(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含义
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 践结合起来。
贯彻要求
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 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 力。 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八)因材施教原则★
含义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 的个别差异。 问:学生可能有哪些方面的个体差 异? 孔子:“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朱熹:“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贯彻要求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论第八章 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二、国外教学模式的发展
在近代教育史上,有过两种对立的模式: 一种是“传统派”的授受式的教学模式 一种是“进步派”的活动(问题)教学模式
当代教学模式的发展 掌握学习模式、范例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 学模式。
(一)掌握学习模式 布卢姆70年代初创立的。 1.教学目标 2.理论基础
3.教学程序 (1)定向 明确告诉学生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达到 什么程度。从而为掌握学习定向。
它是教学理论的系统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 的概括。它既可以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通过理论 概括而形成,也可以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提出一种假设, 经过多次实验后形成。
(二)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1.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 3.操作程序 4.实现条件(手段与策略) 5.评价(方法和标准)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 提出,1972年他们出版了《教学模式》一书, 系统地介绍了23中模式。
国内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很多,但比较有代表 性的教学模式的定义是:
教学模式: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 它实质上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 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 动程序。
(二)80年代国内教学模式概况
1.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属于这一类的教学模式较多,如卢 仲衡主持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 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模式,魏 书生的中学语文教学的“六步法”模式, 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等
2.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湖北王辅湘的小学数学引导发现法模 式、武汉邓国材的“启发探索式”模式 等均属此类。
第一节 教学方法的分类
一、教学方法的涵义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 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 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李 秉德:《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第197页)
第八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
第八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第一节教学方法目录一、教学方法及其当代特征二、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一、教学方法及其当代特征1、教学方法概念: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①目的性②双边活动性③方式步骤手段2、当代教学方法的特征〔1〕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出发点,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2〕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为中心,突出了教学的双边性〔3〕以发挥非认知因素的作用为手段,突出了教学的情感性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注入式和启发式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关键是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单从形式上加以判断。
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当代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结合中小学教学实际,我们将教学方法分为四类:第一类主要是以教师的教授活动为主的方法〔讲授、谈话、直观演示等〕第二类主要是在教师教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的方法〔发现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第三类主要是以师生双方交互作用为主的教学方法,前两类方法的交叉重组〔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参观法等〕第四类是当代教学改革中所出现的各种新的综合教学方法,突出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主旨,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1、讲授法内涵: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讲读、讲述、讲解、讲演四种。
优缺点:优点: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有利于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如果运用得当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且能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缺点:不易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效果。
讲授法基本要求:〔1〕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教育学》第八章
②特朗普制 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劳伊德•特朗普创立。 内涵: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 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 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 。大班课、小班课和个人独立研究各自所占的教学时间 为:大班上课占40%,小班讨论占20%,个人独立研 究占40%。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当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 其《大教学论》等著作中首先对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进 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后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明了 、联想、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 最后,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为代表,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理 论,是班级授课制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 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所涉及的问题有:如何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 、如何分配教学时间、如何利用教学空间等问题。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1)古代学校普遍采用个别教授形式。 (2)近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 ①班级授课制 发展历程:
特点:形象性、直观性和真实性。 分类:演示法和参观法。
①演示法
定义: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 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
要求:A、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B、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和过程;
C、讲究演示的方法。
②参观法
定义: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 农村、展览馆、大自然和其他社会场地,通过对实际事 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教学方法
4、根据教学过程的任务分类
①传授知识的方法 ②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③巩固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 ④教学生应用知识的方法 ⑤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
4、根据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分类
信息接受法 复现类 复现法 启发法
创造类
研究法
5、根据学习刺激的结果分类
呈现的方法 实践方法
讲 谈 演 授 话 示
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教学内容的特点。如就学科教材来讲,语文、外语多采 用讲读法、谈话法、练习法;物理、化学多采用演示、 实验法;数学多采用练习法,等等
学生身心发展状况 教师自身的素养。如教师的某些特长,某些弱点和运用 某种方法的实际可能性。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 长避短,采取与自己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自身的性质、职能、范围、条件。
谈话法的形式有:复习性谈话、启发性谈 话、总结性谈话、研究性谈话。
运用谈话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1、设计问题。
2、善于提问与引导。 3、做好总结
3、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以问题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教 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 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 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具体 可以包括: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教学方法的分类,就是建立教学方法的内 在联系和系统。 教学方法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们在教 学活动的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认识、理解、掌 握各个具体方法的特点、功能与作用,明确它
们的应用的主要范围和适用的基本条件,从而
使这些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地发挥它们在教学活
动中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
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十大基本方法名词解释:1、直观形象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这种方法符合直观性教学原则和儿童思维的特点。
P1612、观察法:观察法是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之一,运用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方法。
P1623、演示法:是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之一,即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
P1624、示范法:是直观教学方法之一,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
P1635、范例法:也是直观形象法之一,指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供儿童直接模仿和学习。
P163(注:此知识点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6、参观法:参观法是与直观形象法有关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它是为受教育者提供真人真事真实场合作为教育环境的一种现场学习法。
P1647、教育活动游戏化: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儿童对游戏的本能偏爱,满足儿童爱玩、好玩的天性,以游戏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P166(注:此知识点还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8、语言法:是儿童教师最常用的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即教师以语言为主要工具对儿童进行说教、指导、劝说等,以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
P1689、故事法:是指幼儿园运用故事这种首都向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
P16810、讨论法:是儿童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
讨论法主要是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问题、认识模糊不清的问题、困难的问题、相互关系中矛盾的问题,甚至有错误看法的问题等,发表意见、共同议论商讨、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
P16911、移情法:强调认知——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技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儿童认知和行为的教育。
P17212、角色扮演法:是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指导,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八章-教学
教学目的
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
课程内容
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
教育时机
主张早期学习
教学方法
倡导发现法
一、教学理论
2、现代教学的三大流派
➢ 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瓦根舍因,西德教育学家。提出了“范例教学原理”。 范例,就是指日常生活中隐含着本质联系、具有根本 特征、起到基础作用的典型事例。瓦根舍因的主要观 点是: ✓ 教学内容 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 教学过程 个—类—范例地掌握规律—范例地获
一、教学的基本内涵
1.教学的词源考察
✓ 宋代欧阳修为胡瑗所做墓表:“先生之徒最盛,其在湖州学,弟子来去常数百人,各以其经传相传授,其 教学之法最备……”
✓ 在英文中,“教学”对应的单词主要有“teaching”和“instruction。”等。人们的一般看法是:“教” 用“teaching”表示,“学”用“learning”表示,而“教学”常用instruction表示,表示“传 授”“仿效”的意思。
公民教育鼓励公民教育1990年科瑞克报告1998年将公民教育作为国家课程2000年英国四项基本标准1938公民学与政府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教学理论2当代世界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一教学理念的变革2教学组织形式的小班化和分层教学一教学理论2当代世界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一教学理念的变革3教学环境民主化开放性一教学理论2当代世界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二教学方法的改革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劢导向教学法交际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一教学理论2当代世界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三信息技术引起的教学改革1
一、教学理论
2、现代教学的三大流派
➢ 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 教学原则:
1.高难度教学
2.高速度教学
中学物理教学法:第八章 物理规律教学
惯性;是物质的属性,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是无条件 的)
第一定律是有条件的,条件是不受一切外力。(不是合 外力为零)。
5、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 实际问题
对于重点物理规律,不仅要求学生理解, 而且要求学生会灵活运用。
3、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近似性是指 研究对象和过程的理想化, 实验的测量误差的存在。
局限性是指 在一定范围内发现的, 在一定条件下推理得到的,
并在有限领域内检验的。
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条件是质点、平动、惯性参照系。
三、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是什么?
1、使学生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懂得研究物理规 律的方法。
12的折射定律前人的实验结果分析结论如光电效应公式及近代物理中的一些规律定量结论控制变量法固定某些量研究其中两个量的关系综合结论如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焦耳定律2运用已有知识通过理论推导得出新的物理规律实验或实例定性研究理论推导结论如电磁感应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观察实验理想实验推理想象结论如牛顿第一定律已有知识数学推理结论实验验证如动能定理万有引力定律定义式或图象推理或变换结论如由a的定义式导出v的表达式由vt图像导出s的表达式
这是实现二 次飞跃的必经之路。
重要途 这也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 径
二、物理规律的特点是什么?
1、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想象和数学推理 相结合的产物
例:牛顿第一定律
是以大量实验为基础(力是改变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但不受外力的作用(这个 条件)是一个推理的想象,(应注意的是, 不受外力作用,不是合力为零)。
3、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形成的错误观念的干扰 4、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 5、抽象思维能力不强; 6、不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 位主体的思想。有利于把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滴 学习书本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 习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尝试教学法
江苏常州师范学校邱学华 先练后讲、三个为主、四个作用 三个为主: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练习为主。 四个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一)讨论法的作用 有助于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 力。
(二)讨论法的类型
根据参与讨论的形式:班级讨论、小组讨论 根据讨论内容的性质和特点:综合性课堂讨论、 专题性课堂讨论、研究性课堂讨论
(三)采用讨论法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的问题:
1.选择好研究课题 2.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自主研究活 动。 3.加强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
第三节 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国外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
(一)发现学习法 布鲁纳在其结构课程论中提出。 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 并通过这一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然后 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相 应的资料、材料自行进行探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假 设并验证假设,以此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程序五步骤: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 习、学生讨论、教学讲解。 三种变式:一是结合式,即出示尝试题,边看 课本边尝试练习,学生讨论结合教师讲解;二是调 换式,即出示尝试题,尝试练习,自学课本,学生 讨论,教师讲解;第三,增添式,即准备题导入, 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叙述讨论,教 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
作用:
1.提高智慧潜力 2.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移。 3.学会发现的试探法 4.有助于记忆
(二)程序教学法
美心理学家斯金纳 主张将教材分成一个个小的部分,按照严格的 逻辑编成程序,由学生自己按照程序学习。
特点:
一是小步子 二是主动积极的反应 三是及时反馈 四是自定步调
(三)纲要信号图示法
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 其核心是纲要信号图表,它是用字母、单词、 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一种提纲性的简明扼要 地反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的图表。 这种图表形象、直观,既能帮助记忆,又能使 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在各科教学中都适用。
六、实习法
又称为实习作业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 教师指导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 实际操作和其他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采用实习法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 则,对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注意的问题:
1.做好实习前的准备。 2.做好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工作。 3.做好实习后的总结工作。
(二)谈话法的形式
1.复习性谈话 2.启发性谈话 3.总结性谈话 4.研究性谈话
(三)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设计好问题 第二,善于提问 第三,做好谈话后的总结工作
三、讨论法
是指根据教学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围绕某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辩明是非真伪, 以此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
类型:
1.感知性参观 2.并行性参观 3.验证性参观
注意的问题:
1.参观应根据教学目标,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 来进行,这是教学性参观的一个主要特点。 2.制订好参观计划。 3.指导好学生的参观过程。 4.做好参观后的总结工作。
十、研究法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 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活动结论的方法。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以及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态 度、情感和体验等。
(一)谈话法的作用 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对 教学进行调控,做到因材施教。 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品质,便于 教师优化学生的思维 有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思 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建立一种师生交 往、解决互动、共同提高和发展的师生关系。
七、实验法
是在教师指下学生运用一定仪器设备进行独立 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探求事物的规律, 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以 及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规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动手操作能力、探究意识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等。
类型:
1.感知性实验,主要在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之 前进行。 2.验证性实验,主要在学习新知识和心理理论 之后进行。 3.复习性实验,主要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二)八字教学法
上海育才中学 读读、议议、练练、讲讲 提供了一个具有范式意义的教学程序,八字教 学法所阐发的基本主张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同时, 在实践中它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活跃和发 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它为解决教 学中普遍存在的师生负担过重、教学质量不高等问 题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思路。
(一)自学辅导教学法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 操作程序五步:启、读、练、知、结。 启和结主要由教师在上课时和即将下课时向全 班学生进行,约占10至15分钟。
突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辅导作用,并且在教 学中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 习成绩,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注意的问题: 1.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爱好,使学 生喜欢读书。 2.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五、练习法
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给学生布置一定作 业,然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课内和课外完成 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 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其主要价值在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技能和技巧, 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三)六步教学法
魏书生 基本程序: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 自结。 主要价值在于以知、情、意、行之间的辩证关 系为依据,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湖北大学黎世法 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并把这一单元分为六种课 型分别进行教学。 六课型为: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 改错课、小结课。 教学方式: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步骤: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 学习和强化效应。
第三,根据师生活动方式的特点,把教学方法 划分为: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 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 的教学方法,包括练习法、实习法、实习作业法等;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等;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等。
(二)本书对教学方法的分类 第一,语言性教学方法。 第二,直观性教学方法 第三,实践性教学方法 第四,研究性教学方法
第八章 教学方 法
第一节 教学方法概述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所谓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 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的总称。
第一,教学方法是与方式和手段等范畴密切联系的一个 概念。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和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教 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有关,但主要还是为了完成一定的 教学任务。 第三,教学方法是一个结构性概念,它主要是由教师教 和学生的学有机联系而构成。
(二)讲授法的类型 1.讲述。主要是教师以叙述和描绘的方式向学 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适用于各科内容的教学。 2.讲解。主要是教师采用系统而逻辑严密的语 言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念、原理、公式 和定理等的方法。 主要运用于小学理科的教学中。
3.讲读。即把讲、读、写等综合运用起来进行 教学的方法。 多运用于小学语文和外语这两门学科的教学。 4.讲演。主要是指教师以某一教学内容为专题, 对其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分析、论证,并作出科 学结论的方法。 一般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使用。
步骤:
首先,由教师详细讲解教学内容,出示纲要信 号图表; 然后教师再次讲解,抓住主要问题,突出重点。 图表既可以按内容的主次涂上颜色,也可要求学生 把纲要信号画在笔记本上,还可以分发给学生便于 课后观察和复习巩固等。
二、国内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
主要有五种类型: 学导类教学方法改革、目标类教学方法改革、 创造类教学方法改革、情景类教学方法改革、技能 类教学方法改革。
第一,要注意讨论法使用的对象和范围。 第二,要注意讨论法使用的时间和频率。 第三,注意组织好讨论的过程。
四、读书指导法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以此使小学生掌握知识、发 展智力的方法。 读书指导法对培养和发展学生阅读能力,进而 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自学能力等具有独特意义 和价值。
注意的问题:
1.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2.加强实验过程的指导。 3.做好实验后的总结。
八、演示法
是指教师配合讲授和谈话,通过给学生展示实 物、直观教具、示范性实验或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的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突出作用是使学生获得直观、典型的感性认识, 有助于学生理解书本上的概念、原理和规律,有助 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教学方法的组合形式大致有两种类型:包容性 组合和并列性组合。 包容性组合是指在一种教学方法内实际上包含 了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并列性组合是指构成教学方法组合的各种具体 教学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平行排列在一起的, 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结构的综合效益。
三、教学方法的分类
(一)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的分类 第一,以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不同,把教 学方法分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第二,根据教学过程(或学生的认识过程)的 阶段来划分教学方法:保证学生积极地感知和理解 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巩固和提高知识、技能和技巧 的教学方法;检查学生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