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案例教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9加几,教材首先借助“牛奶图”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9加几的问题,再通过操作、思考和交流,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学习除了必须让学生“能够正确计算9加几,找到规律并运用规律快速口算”以外,还能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哪些结构支撑呢?本节课的育人价值是什么?又如何体现?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的第一课时,依据“新基础教育”“长程两段”的设计理念,这节课的定位是“教结构”。“教”什么结构?我们首先必须对整个单元的内容结构进行剖析:9加几、8加几、7加几……的学习都要经历“写算式、探究方法一一排算式、寻找规律一一用规律、快速口算”的过程,学习的内容具有相同的“学习过程结构”。9加几的算法,同样也是8加几、7加几……的计算方法,进位加具有相通的“知识的方法结构”。9加几、8加几、7加几……的算式,都存在着类同的“纵向”与“横向”的规律和相同的发展规律的方法结构。
基于以上认识,9加几的学习必须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是“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必须落实,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提供“知识的方法结构”;二是要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体悟发现规律的“方法结构”;三是提炼本节课的学习过程结构,使学生不断掌握知识的方法结构,体验发现规律的思考策略,感悟学习的方法结构,从而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策划并自主学习同一类知识,并不断“加速”的方法学习8加几、7加几……等内容
★学生情况分析
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和,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0加几及相应的加减法。学生“记录思考过程”、“与同桌交流”、“有序思考”、“完整的表达”等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新的课堂常规的形成为核心过程的推进提供了保障。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学前教育的差异,导致学生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有的学生已经能够“脱口而出”报出得数,但不知得数从何而来,不明白是如何计算的;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思考。如何关注差异,形成方法和结构是一个挑战。本节课在突破如何计算的过程中有以下困难:1.个例探究借助圈小棒把9加4转化为10加几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圈和用算式记录计算过程。2.观察9加几横向规律·。
为了突破学生的困难点,我们重点修改了点拨语:
1.通过点拨使学生明白9根和1根圈起来就变成了我们学过的10加几,逐步抽象出9加几的计算过程,沟通和10加几的联系。
2.通过9加几计算的展开过程,观察出9加几的横向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