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文言文阅读原文与译文文本(成语故事)(四十一)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文言文阅读原文与译文文本(一)全国通用
文言文阅读文本(一)商鞅立信商鞅令①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也,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②。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民信之,卒下令。
注:①令:指变法的命令。
②金:古代货币单位商鞅法令已经制订完成,尚未公布,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金。
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
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
”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
然后终于发布法令。
田登为郡守田登为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值上元张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本此。
田登是一郡的太守,以别人说到他的名字而愤怒,违者必定受到苔刑,于是举州百姓都称“灯”叫“火”。
正值元宵节张挂彩灯,官吏在市集上张榜,说:"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天。
”所以有人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就是说这个。
后喻在上者可为非作歹,在下者却处处受限。
书法家欧阳询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
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
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离去。
伊犁凿井伊犁城中无井,皆汲于河。
一佐领①曰:“戈壁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
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汲须修绠②耳。
知古称雍州③土厚水深,灼然不谬。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伊犁城中没有井,都是从河中汲取水。
一位佐领说:“戈壁上都堆积黄沙没有水,所以草和树木不生长。
现今城中多有老树,如果它们下面没有水,树怎能存活?”于是拔掉树木靠近树根处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泉水,只不过汲水需要长绳罢了。
六下语文必背内容加解释
六下语文必背内容加解释一、文言文两则1. 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解释: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去把它射下来。
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这里的“弈”就是下棋的意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就像我们学习的时候,如果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想着玩游戏或者其他的事情,那肯定学不好知识。
就好比你在种一棵小树苗,你要是一边浇水施肥,一边又去拔它的根,那小树苗怎么能茁壮成长呢?“专心致志”这个词就是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的。
它的近义词有全神贯注,反义词有心不在焉。
比如说“他在写作业的时候专心致志,不受外界干扰”。
2. 两小儿辩日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解释: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文言文阅读原文与译文文本(成语故事)(四十二)全国通用
文言文阅读文本(四十二)东施效颦原文: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译文:从前西施心口疼痛而皱着眉头在邻里间行走,邻里的一个丑女人看见了认为皱着眉头很美,回去后也在邻里间捂着胸口皱着眉头。
邻里的有钱人看见了,紧闭家门而不出;贫穷的人看见了,带着妻儿子女远远地跑开了。
那个丑女人只知道皱着眉头好看,却不知道皱着眉头好看的原因。
凿壁偷光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
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并不要报酬。
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班门弄斧原文:采石江头,李太白墓在焉。
往来诗人,题咏殆遍。
有客书一绝云:“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
”亦确论也。
译文:李太白的陵墓在采石江头。
来来往往有许多诗人在那里写诗吟咏李白,把墓前的灵台都写遍了。
其中有一个过客写了一首绝句:”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
”这是多么正确的论述(真理)呀。
胸有成竹原文: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译文:竹子初生时,只是一寸高的小芽而已,但节、叶都已经具备了。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必备成语故事解读-杯弓蛇影|全国通用 (共8张PPT)
小游戏
• 杯弓蛇【 】单形【 】言片【 】重心【 】 久之【 】上心【 】历不明
再见!
成语释义
• 杯弓蛇影。比喻因自己吓唬自己,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 【出自】:出自《晋书·乐广传》 • 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
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近、反义 词
• 【近义词】草木皆兵、疑神疑鬼 • 【反义词】处之泰然、安之若泰、谈笑自若
启示
•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这么一个道理,在很多时候,人都是疑神疑 鬼、自相惊扰的,而由这种怀疑和恐惧所引起的疾病,可以用 “深思”的方法来解除其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使疾病消 除,恢复健康。
成语故事请他的朋友在家 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 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 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 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 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 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 家中就生起病来。
小故 事
•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 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 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 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 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 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 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 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 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 后,病就立刻好了。
成语典故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昔有画龙者,笔势雄浑,神采飞扬,龙之形象,跃然纸上。
然未点睛,龙似未醒,全无生气。
时有智者,见画龙者,遂以毫尖点其目,龙便腾空,气象万千。
【译文】古时有一位擅长画龙的人,他的笔势雄浑有力,神采飞扬,画出的龙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跃然纸上。
但是,龙的眼睛还没有点上,龙看起来就像是没有醒来一样,全无生气。
有一位智者看到这幅画,便用笔尖点上龙的眼睛,龙便腾空而起,气势磅礴,变化多端。
【典故】画龙点睛,原指画龙时点上眼睛,使龙栩栩如生。
后比喻在关键时刻,加上一笔精彩之笔,使整个作品或事物生动有力。
此成语出自《宣和画谱》。
【故事】相传,唐代画家吴道子擅长画龙。
一日,吴道子受命于皇帝,要在皇宫中画一幅龙。
吴道子深知画龙点睛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精心构思,用心描绘。
画龙时,他笔走龙蛇,龙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要从画中跃出。
然而,画到龙的眼睛时,吴道子却犹豫了。
因为他知道,只要点上龙的眼睛,龙便活了,如果点得不好,整个画面就会失去平衡。
正当吴道子苦思冥想之际,一位智者路过,看到这幅画,便说:“画龙点睛,方能成活。
”吴道子听后,茅塞顿开,立即拿起笔,点上龙的眼睛。
果然,龙瞬间腾空而起,神采飞扬。
皇帝看到这幅画,龙颜大悦,赏赐了吴道子许多财物。
【现代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画龙点睛的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通过一语中的、一招制胜的举动,使事情或作品达到高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在谈判中,关键的一句承诺;在演讲中,精彩的一句总结;在写作中,恰当的一句比喻,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画龙点睛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也揭示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把握关键,使事物达到最佳状态的重要哲理。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必备成语故事解读-百发百中|全国通用 共9张PPT
成语释义
• 【拼音】bǎi fā bǎi zhòng • 百发百中:百:形容多;发:发射,也指射箭;中:正对上,恰恰合上。形 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办事成功, 决不落空。 • 【出自】《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 百发百中。” • 【示例】 连长在射击比赛中百发百中,不愧是全军有名的神枪手。
• 结果,养由基只用了一枝箭就把魏錡 (wèi qí)射死,而把另一支箭还给楚共 王复命。
小故事
• 在楚共王时,还有一个善射的人,名 叫潘党,能每箭射中箭靶的靶红心。
• 养由基对他说:“这还不算本事,要 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叶子,才算差不 多了。”
小故事
• 潘党不服,当即选定杨柳树上的三片 叶子,并标明号数,叫养由基退到百步 之外,顺序射去。 • 养由基连射三箭,果然,第一箭中一 号叶心,第二箭中二号叶心,第三箭中 三号叶心,非常准确。
成语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百发百中
小故事
• 养由基是春秋时楚国的名将,也是我 国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小故事
• 有一次,晋厉公攻伐郑国!楚共王出兵 援郑,和晋军相遇于鄢陵(即所谓的“鄢 陵之战”。鄢陵(yan ling),今属河南 省)。
小故事
• 战斗中,晋将魏錡(wei qi)射伤了楚 共王的眼睛。
• 楚共王恨之入骨,就给养由基两枝箭, 要他代为报仇。
近、反义词
• 【近义词】弹无虚发、百步穿杨、百无一失 • 【反义词】无的放矢、百不一存、眼大无光
再见!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文言文、经典诗词的词语注释及整篇翻译
5、冠:戴帽子6、烹:煮。
译文:过了几天,项羽率兵西进,屠戮咸阳城,杀了秦降王子婴,烧了秦朝的宫室,大火三个月都不熄灭;劫掠了秦朝的财宝、妇女,往东走了。有人劝项王说:“关中这块地方,有山河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业。”但项王看到秦朝宫室都被火烧得残破不堪,又思念家乡想回去,就说:“富贵不回故乡,就象穿了锦绣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别人谁知道呢?”那个劝项王的人说:“人说楚国人象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项王听见这话,把那个人扔进锅里煮死了。
7、名落孙山——《过庭录》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名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注释:1、滑(gǔ)稽:能言善辩,应对如流。2、赴举:参加科举考试。
3、偕:同,一起。4、失意:没考取。5、缀:附着。榜末:录取名单的最后。
赏析: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必备成语故事解读-水滴石穿|全国通用 共9张PPT
小故事
• 张乖崖看到库吏竟敢这样顶撞自己,不由得十分愤怒,他拿起朱笔,宣判说:“一日一钱, 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意思是说,一天偷盗一枚铜钱,一千天就偷了一千枚铜钱。用绳子不停地锯木头,木头就 会被锯断;水滴不停地滴,能把石头滴穿。判决完毕,张乖崖吩咐衙役把库吏押到刑场,斩首 示众。 • 从此以后,崇阳县的偷盗风被刹住,社会风气也大大地好转。
小故事
• 张乖崖联想到钱库经常失窃,判断库吏可能监守自盗。 便让随从对库吏进行搜查。结果,在库吏的头巾里搜到一 枚铜钱。张乖崖把库吏押回大堂审讯,问他一共从钱库偷 了多少钱,库吏不承认另外偷过钱,张乖崖便下令拷打。 • 库吏不服,怒冲冲地道:“偷了一枚铜钱有什么了不起, 你竟这样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罢了,难道你还能杀我?” • 库吏不服,怒冲冲地道:“偷了一枚铜钱有什么了不起, 你竟这样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罢了,难道你还能杀我?”
近、反义词
• 【近义词】磨杵成针、持之以恒 、星火燎原 • 【反义词】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一曝十寒
小游戏
• 水滴石【 】红着【 】树成【 】差阳【 】落有【 】
再见!
成语释义
• 【拼音】shuǐ dī shí chuān • 也说滴水穿石。水经常滴在石头上,能使石头穿孔。比喻只要坚持不懈,事 情就能成功。 • 【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 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示例】要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就必须要有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精神。。
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小故事
• 宋朝时,有个叫张乖崖的人,在崇阳 县担任县令。当时,崇阳县社会风气很差, 盗窃成风,甚至连县衙的钱库也经常发生 钱、物失窃的事件。张乖崖决心好好治一 治这股歪风。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必备成语故事解读 呆若木鸡|全国通用 (共7张PPT)
小故 事
• 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 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
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
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
渻 (ě)子帮他训鸡。
小故 事
• 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 派人来催问,纪渻子说:“鸡 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 欲试,沉不住气。”
•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 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 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 沉稳。”
• 【出自】:《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 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小游戏
• 呆若木【 】犬不【 】死不【 【 】枯石【 】醉如泥
】己待【 】山人再见! Nhomakorabea小故 事
• 又过了几天,纪渻子终于对来人说: “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 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 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 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 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接 下来,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竟 然场场获胜,齐王高兴得都合不拢 嘴了。
成语释义
• 呆若木鸡。意思是呆得像木头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 子。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必备成语故事解读 熟能生巧|全国通用 (共7张PPT)
小故 事
•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 能和他相比,他因此很骄傲。
小故 事
• 偶然的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卖油老翁, 认为老人不够重视自己的射箭,很是 愤怒。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 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勺子 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 去,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 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熟 能生巧罢了。”
近、反义 词
• 【近义词】游刃有余 耳熟能详 得心应手 • 【反义词】半路出家 浅尝辄止 半途而废
道理
•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掌握技术,只要肯下工夫,勤学苦练, 反复实践,就可以做到"熟能生巧",可见多练习的重要性。但是 在勤于练习的同时,要善于总结经验,找到窍门,才能好笑着尴尬地将老翁 打发走了。
成语释义
• 【拼音】ú é ē ǎ •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形容做事非常熟练。 • 【出自】《镜花缘》三十一回:“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
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都听会;所以随问随 答;毫不费事。” • 【示例】要想掌握技术,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熟能生巧。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文言文、经典诗词的词语注释及整篇翻译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文言文、经典诗词的词语注释及整篇翻译1、滥竽充数——《韩非子》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闵王立。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1:竽: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
2、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3、廪:粮食仓库。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
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王继位。
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道理:这个寓言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2也。
立。
5破它。
“拿你的存在的。
3宋国笑。
注释14、凿壁借光——《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1、匡衡:西汉经学家。
2、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3、穿壁:在墙上打洞。
4、邑人:谓同县的人。
5、大姓:大户人家。
6、文不识:姓名。
7、与:给。
8、佣作:被雇佣劳作。
9、偿:报酬。
10、怪:感到奇怪。
11、遍:尽12、资:借。
13、遂:终于。
14大学:大学问家。
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让光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却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想借你家所有的书,把它们读遍。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从此,匡衡努力学习,成了一个学问家。
道理:学习条件是可以创造的,困难的客观条件难不倒有志者。
5、囫囵吞枣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
"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
六年级成语故事文言文
六年级成语故事文言文(一)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1、表述文中加点的词语.(1)守以卑者()(2)博闻强记()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就是也.3.周公要告诫儿子的是:(用原句回答)4.念了本文,你懂了一个什么道理?1(1)谦卑(2)强大2、不谦虚谨慎而丧失天下,引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3、子无以鲁国骄士4、一个人,不管身份、地位如何,都必须存有一种谦逊的美德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无法尽其材,鸣之而无法通在其意,执策而之南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无人知晓马也!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食马者()(2)力不足()2.用现代汉语表述文中的画线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3.归纳前两个段落的大意.第一段:;第二段: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1、(1)同“饲”,喂食(2)充裕2、拿着马鞭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呀!”3、第一段: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同意促进作用;第二段:千里马被磨灭的根本原因4、世上不是没有人才,要害在于首先要有识才之人(三)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福拉寺中,闻之笑曰:“尔辈无法究物理,不为木柿,岂可为暴跌偕同之回去?实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浮渐浅耳.沿河谋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逆流而上矣.”1、表述文中加点的词语.(1)阅十余岁()(2)不为木柿()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谋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容得3.“以为顺流下矣”表现了僧人的什么特点?4.这个故事说我们什么道理?1、(1)经过(2)这2、至河里回去找寻那两个石兽,竟然没找出3、“据理臆断”,想当然4、凡事不容只凭自己所晓得的道理就主观地作出认定(一)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文言文阅读原文与译文文本(成语故事)(四十三)全国通用
文言文阅读文本(四十三)一鸣惊人原文: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
右司马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长羽翼;不飞不鸣,观民则。
来日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子释之,不谷知之矣。
”又半年,乃自听政。
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贪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
译文:楚庄王统治朝政三年,没有发号一项政令,也没有一样政绩上的作为。
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谜语,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
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
你放心,我知道了。
”经过半年,楚庄王就亲自听取朝政,被废除的有十项政令,被启用的有九项政令,诛杀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因而国家能被大力整治。
呆若木鸡原文:纪渻子为王(宣王)养斗鸡。
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十日又问。
曰:“未也,犹应响影”。
十日又问。
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
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望之似示鸡矣,其德(精神)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译文:有一位纪先生替齐王养去参加比赛的斗鸡。
纪先生养了十天,齐王就问:“养好了没有?”纪先生答道:“还没好,现在这些鸡还很骄傲,自大得不得了。
”过了十天,齐王又来问,纪先生说:“不成,还是目光犀利,盛气凌人。
”十天之后,齐王又来问,纪先生说:“差不多可以了,鸡虽然有时候会啼叫,可是不会惊慌了,看上却好像木头做的鸡,精神上完全准备好了。
其他鸡都不敢来挑战,只有落荒而逃。
”割席分坐原文: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予非吾友也。
”译文: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必备成语故事解读 爱屋及乌|全国通用 共9张PPT
小故事
• 在我国古代的商朝末年,商纣王 每天只顾享乐,不理朝政,还残暴无 比,老百姓们怨声载道,最终消灭了 纣王,建立了新的朝代——周。
小故事
• 纣王死后,周武王觉得天下仍不安定,于 是召集大臣们问道:“对于商朝遗留下来的 大臣和将士,我们该怎么处置呢?”
小故事
• 军师姜太公说道:“我听说过这样的 话:如果喜欢那个人,就连同他屋上的乌 鸦也喜爱;如果不喜欢那个人,就连同他 家的篱笆也讨厌。所以我觉得,对待那些 助纣为虐的人就要斩草除根,一个也不留 下。大王您看怎么样?”
小故事
• 这时,另一个大臣周公上前说道:“纣王的 罪过应该由他自己来承担,现在他已经得到了应 有的下场,我觉得就不应该再滥杀无辜了,应该 放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各自回家务农。现在周 朝刚刚建立不久,大王何不以仁政来安抚人心 呢?”
• 武王权衡利弊后,觉得周公的建议更有道理, 于是就释放了那些曾经跟随过纣王的人。这样民 心归顺,很快天下就安定了下来,周朝也变得越 来越强大。
近、反义词
• 近义词:相濡以沫 因乌及屋 • 反义词:爱莫能助 殃及池鱼
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戏
• 爱屋及【
】合之【
】口一【
】不达【
】
料之【
】强中【
】净利落
再见!
成语释义
• 【拼音】 ài wū jí wū • 爱屋及乌: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 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 【出自】《尚书大传》卷三:“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 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 【示例】妈妈喜欢隔壁那个可爱的小女孩,爱屋及乌的也喜欢上了他们家卖 的自种的玉兰花,每次下班都会买上两朵。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文言文阅读原文与译文文本(成语故事)(三十六)全国通用
文言文阅读文本〔三十六〕自相矛盾原文: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万物莫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众皆笑之。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答复。
众人嘲笑他。
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黔驴技穷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那么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yìn〕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hǎn〕,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假设是焉,悲夫!译文:黔地〔这里的黔不指贵州〕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
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把它作为神〔来对待〕,躲藏在树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 非常害怕。
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 鹬蚌相争原文: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群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文言文阅读原文与译文文本(成语故事)(三十九)全国通用
文言文阅读文本(三十九)南辕北辙原文: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译文: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
’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
’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
’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
’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
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买椟还珠原文: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
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买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译文:楚国有个在郑国出售珍珠的人。
他用木兰名贵木料做小盒子,用香料把盒子熏香,还用珠宝、玫瑰、翡翠来加以装饰。
一个郑国人买走了这个盒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他。
这真是善于卖盒子,不能说是卖珍珠啊。
唇亡齿寒原文: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文言文阅读原文与译文文本(十一)全国通用
文言文阅读文本(十一)张仪受笞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
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
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
”共执张仪,掠笞数百。
不服,释之。
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
”仪曰:“足矣!”……张仪完成学业之后就去游说天下诸侯。
他曾经在楚国相国手下做事,后来楚国相国丢了一块玉璧。
其他人认为是张仪,说:“张仪生活贫穷,品德低下,一定是他偷的玉璧。
”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抓起来,打了他几百鞭子。
张仪始终不承认,最后只好把他放了。
张仪的妻子说:“唉,要是你不读书、到处游说诸侯,怎么会受到这样的羞辱?”张仪对妻子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
” 张仪说,“那就够了!”牛弘笃学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
有弟曰弼,好酒而酗,尝因醉,射杀弘驾车牛。
弘来还宅,其妻迎谓曰:“叔射杀牛矣。
”弘闻之,无所怪问,直答云:“作脯。
”坐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
”弘曰:“已知之矣。
”颜色自若,读书不辍。
牛弘性格宽厚,中专心致志地学习,虽然职务繁杂,(但)书从来不放手。
牛弘的弟弟牛弼,喜好喝酒甚至酗酒,曾经酒醉中射杀牛弘驾的车前的牛。
牛弘回家,他妻子迎接他说:“小叔子射杀了(你的)牛。
” 牛弘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也不追问,直接说:“做成牛肉干。
”(牛弘)坐定了,他妻子又说:“小叔子突然射杀牛。
(我认为)是件很大的异常的事。
”牛弘说:“已经知道了。
”(牛弘)脸上的神色自若,读书不停。
为人大须学问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
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
古人云:‘不学(业),墙面,莅事惟烦。
’不徒言也。
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很应该学习与求问。
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文本(四十一)
爱屋及乌
原文:
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
召太公而问曰:“入般奈何?”太公日:“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何如?”
译文:
纣王死后,武王心中并不安宁,感到天下还没有安定。
他召见姜太公,问道:
“进了殷都,对旧王朝的士众应该怎么处置呢?”姜太公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同他屋上的乌鸦也喜爱;如果不喜欢那个人,就连带厌恶他家的下人。
大王你看怎么样?”
一字之师
原文:
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
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谷笑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
”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
译文:
郑谷住在袁州,齐己于是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见他。
诗作中有一首《早梅诗》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看了笑着说:“数枝不能表现出早意来,不如用一枝好。
”齐己惊讶不已,不由得提衣整装,举手加额长跪而拜。
从此,文人间把郑谷看作齐己的一字之师。
画饼充饥
原文:
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疾之。
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尔。
选举莫取有名,如画地做饼,不可啖也。
”
毓对曰:“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
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
愚臣既不足以识异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为职,但当有以验其后。
故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
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近退,故真伪混杂,虚实相蒙。
”
帝纳其言,即诏作考课法。
译文:
有一次,魏明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
选拔人才,不要只看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
卢毓回答说:靠名声不可能得到真正有才能的人,只能发现一般的人才。
我以为好的办法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
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辨,虚实混淆。
魏明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按图索骥
原文:
伯乐《相马经》有“隆颡(sǎng)蛈(tiě)日蹄如累麴(qū)”之语,其子执《相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
麴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
”
译文:
伯乐在他写的《相马经》书里有“额头高、眼睛亮、蹄子大,就是好马”的说法。
一次,伯乐的儿子拿着《相马经》去认马。
他看见一只癞蛤蟆,就对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其他条件都符合,就是蹄子有点不够大!”伯乐知道儿子很笨,被他气得笑了起来,说:“你抓的马太爱跳了,不能骑啊!”
熟能生巧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曾经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
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他也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陈尧咨看到了,跑过来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
”陈尧咨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术!”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
老人说:“我这
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熟能生巧罢了。
”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尴尬地将老翁打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