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阳性细菌氟苯尼考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氟苯尼考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研究进展氟苯尼考,一种兽用抗生素,自其问世以来,就以其强大的抗菌活性在医疗和兽医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和研究。

今天,我将概述近年来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是一种氯代肽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广,能够抵抗大多数G⁺菌和一些G⁻菌。

氟苯尼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70S核糖体的解聚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氟苯尼考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包括畜禽和水产养殖领域。

作为一种兽用抗生素,氟苯尼考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的各类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氟苯尼考在水产养殖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于防治鱼类、虾类等水生生物的细菌感染。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氟苯尼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除了对其抗菌活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外,还涉及到了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个领域。

例如,研究者们通过基因组学的研究,发现了氟苯尼考产生抗药性的基因位点,为预防和治疗抗药性感染提供了理论基础。

氟苯尼考作为一种重要的兽用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细菌的抗药性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氟苯尼考的作用机制和抗药性机制,以便开发出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保护抗生素的有效性。

也需加强抗生素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确保抗生素的安全和有效性。

未来,针对氟苯尼考的研究将不仅仅局限于抗菌活性、抗药性等传统领域,还将涉及到更为深入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领域。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对氟苯尼考的认识将越来越深入,为人类健康和动物健康提供更为有效的保障。

氟苯尼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畜禽疾病。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就氟苯尼考耐药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氟苯尼考耐药性的产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细菌细胞膜对药物的通透性降低:细菌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药物进入细胞内的数量,从而降低药物对细菌的作用效果。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摘要:氟苯尼考是氯霉素类广谱抗菌药,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生产上,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其在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已有了广泛研究。该文主要介绍了氟苯尼考的理化性质、抗菌机理、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联合抗药性,概括了氟苯尼考的常用检测方法和在常见动物体内的应用。关键词:氟苯尼考;研究现状;临床应用Advance in the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lorfenicolAbstract: Florfenicol is a broad-spectrum antimicrobial which was widely used in aquaculture and livestock. It belonged to Chloramphenicol class. With the expanding usage, it had been widely studied on pharmacodynam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The main content in this article involve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pharmacodynamics, pharmacokinetics and joint resistance of florfenicol, its common detection methods and the application for animals.Key words: Florfenicol; research review; clinical application氟苯尼考(Florfenicol)又称氟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是一种新型的氯霉素类广谱抗生素,属于美国FDA认证通过的4种抗菌剂之一。其化学名称为D(+)-苏-1-对甲砜基苯基-2-二氯乙酰氨-3-氟丙醇,是氯霉素类广谱抗菌药中甲砜霉素的3位氟衍生物。其化学结构式[1]见图1,分子式为C12H14Cl2FNO4S,分子量为358.22。氟苯尼考为白色或类似白色的结晶状粉末,无臭。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极易溶解,在甲醇中溶解,在冰醋酸中略溶,在水或氯仿中极微溶解[2],其0.5%水溶液的pH值为4.5~6.5。其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有氟苯尼考胺、氟苯尼考醇、氟苯尼考草氨酸和单氯氟苯尼考等,其中,氟苯尼考胺是在动物肝脏中存在时间最长的代谢物,而且氟苯尼考的所有代谢物在100℃下、6 mol/L盐酸溶液中水解2 h后,都可以转变成氟苯尼考胺。因此,一般将氟苯尼考胺作为动物源食品中氟苯尼考的指示性残留物之一[3]。氟苯尼考是一类专门用于动物新型抗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甲砜霉素耐药性细菌的广谱抗生素。氟苯尼考可用作饲料添加剂,治疗鱼类、牛、猪等的细菌性疾病。其最大特点是抗菌谱广、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泛,在体内无残留或残留较低,特别是无潜在性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的作用。它是由美国先灵-保雅(Schefing-Plough)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末研制开发的,1990年首次在日本上市,主要应用于水产养殖业;1993年在挪威以Aquatlor的商品名称上市,用于治疗大西洋鲑鱼疖病;1995年法国首先上市用氟苯尼考注射剂治疗牛呼吸道疾病,商品名为Nuflor,继而拉开了氟苯尼考在欧洲及世界范围广泛上市的帷幕。我国于1999年批准氟苯尼考为国家二类新兽药,用于在水产养殖方面治疗鳗鲡爱德华氏病和赤磷病。1氟苯尼考药效学1.1抗菌机理氟苯尼考的作用机理及抗菌谱同氯霉素和甲砜霉素,能抑制细菌70S核糖体,可与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肽链的延伸,干扰蛋白质的合成[4]。细菌对氯霉素的耐药机制主要与耐药基因cat和cmlA有关,2个耐药基因均位于质粒上,与细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无直接关系[5]。Maren等[6]在对氟苯尼考治疗猪大肠杆菌病的药效分析时,发现一种floR基因的承载质粒,命名为Pmbsf1。此质粒是目前分离的携带floR基因的最小质粒,它的floR区域与从牛大肠杆菌中分离的不同。1.2抗菌活性氟苯尼考具有极广的抗菌谱,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细菌性疾病,对耐氯霉素和甲砜霉素的细菌仍然敏感,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嗜血杆菌等。研究表明,氟苯尼考对各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是大肠杆菌3.1 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3.1 μg/mL、产气荚膜梭菌16 μg/mL、禽多杀性巴氏杆菌0.5 μg/mL、嗜水气单胞菌1 μg/mL、副溶血弧菌0.5 μg/mL、溶藻弧菌2 μg/mL、鱼类链球菌4 μg/mL、志贺氏菌3.1 μg/mL、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0.20~1.56 μg/mL、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0.5 μg/mL[1,7-10]。1.3氟苯尼考的联合抗药性为了避免单一用药引起抗药菌株的产生以及增强药物疗效、降低成本等,经常会考虑到将氟苯尼考与其他药物联用,以考察药物治疗的效果。胡功政等[11]对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联合应用的体外抗菌活性做了研究,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鸡大肠杆菌等9种标准菌株的MIC为0.2~1.6 μg/mL,与氯霉素相似或略低一些,比甲砜霉素低1/2~1/80;对耐氯霉素、甲砜霉素的鸡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仍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棋盘法测得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联合应用对鸡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关联作用,对前3种菌的部分抑制浓度指数为1.5,联合应用时的氟苯尼考MIC值比其单独使用时减小了1/2。如氟苯尼考以1∶2与多西环素联合使用时,对鸡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速率与氟苯尼考单药相比均有增加,当浓度大于或等于4×MIC时,呈协同作用。江丽等[12]采用棋盘法进行恩诺沙星、TPM、多西环素分别与氟苯尼考联合应用、对大肠杆菌与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种抗菌药物都有较强的抑菌能力,氟苯尼考的MIC为4 μg/mL,恩诺沙星的MIC为0.1 μg/mL,TPM的MIC为16 μg/mL,多西环素的MIC为4 μg/mL。氟苯尼考与恩诺沙星联合应用得到的分级抑菌浓度(FIC)指数为2,表现为无关作用;与TPM联合应用得到的FIC为0.47,p李静云等[14]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静注、肌注和口服氟苯尼考在中国明对虾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3种给药方式的血药经时过程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符合一级吸收二项指数方程。试验以15 mg/kg的剂量,血窦内注射给药达峰时间为5 min,肌肉注射达峰时间为15 min;以13.56 mg/kg药饵投喂达峰时间为0.6 h。吴先爱等[15]通过给健康鸡和感染鸡同时注射氟苯尼考进行比较发现,鸡感染大肠杆菌之后,氟苯尼考仍表现出分布迅速、广泛和消除快的特点。内服给药氟苯尼考在感染鸡体内同样具有吸收迅速、消除较快及最大血药浓度较高等特点。按30 mg/kg给感染鸡内服氟苯尼考以后,系统生物利用度为70.94%±1.09%。张收元等[16]在对鲫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发现,以10 mg/(kg·d)剂量的氟苯尼考对鲫进行口服,得出氟苯尼考在鲫血浆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符合一室模型、一级速率吸收、一级速率消除。其消除半衰期为9.7 h,表观分布容积为2.49 L/kg,总体清除率为0.18 L/(kg·h),最大血药浓度为2.99 μg/mL,达峰时间为4.1 h。时书宁等[17]对猪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表明,氟苯尼考混悬液在猪体内具有吸收慢、消除慢、生物利用度高、有效血药浓度时间长及缓释的特点。肌肉注射氟苯尼考混悬液及普通注射液后的药时数据分别符合一室、二室开放模型。3氟苯尼考检测方法氟苯尼考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法、电位法、旋光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目前氯霉素类药品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但伴随着灵敏度和特异性要求的提高,免疫分析法成为食品中氯霉素类残留测定的主要筛选方法,而GC-MS、LC-MS成为测定氯霉素类常用的定量和确证方法[18]。氟苯尼考易溶于甲醇、乙腈、丙酮、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常用样品提取步骤为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浓缩后以水溶解,用正己烷进行液-液分配脱脂,水相过C18柱,用甲醇洗脱,再进行后续测定;或用正己烷进行液-液分配脱脂,除去正己烷后用乙酸乙酯把氯霉素类残留从水相中反萃取出来,将乙酸乙酯浓缩至近干状态,以适当溶剂溶解残渣后再过固相萃取柱净化[18]。在测定中常常要考虑到氟苯尼考的主要代谢产物氟苯尼考胺的残留。由于氟苯尼考胺为弱碱性物质,故常用离子对色谱原理进行分析,常用的离子对试剂有庚烷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用庚烷磺酸钠作为离子对试剂时,氟苯尼考胺与氟苯尼考的出峰位置相距不大,且无杂峰干扰,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离子对试剂可以起到增强氟苯尼考胺在反相色谱柱上保留的作用,而且十二烷基硫酸钠要比庚烷磺酸钠便宜[19]。4氟苯尼考临床应用由于氟苯尼考的抗菌谱广及无潜在性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畜牧生产和水产养殖中,现将其主要的应用范围简要总结如下(表1)。5展望氟苯尼考最早被用于水产抗菌药,由于其优于氯霉素的特性,在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近几年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对氟苯尼考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同时,我国要想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必须把好食品安全关口,从食品源头抓起。因此,做好氟苯尼考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制定氟苯尼考在动物体内的休药期规范,将在我国食品出口贸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 陈晓慧,刘明春,焦阳. 氟苯尼考的研究应用进展[J]. 中国家禽,2006,28(14):50-52.[2] 赵汉取,王雨晨,韦肖杭,等. 新一代抗生素—氟苯尼考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 水产科技情报,2007,34(4):165-168.[3] 孙雷,张骊,徐倩,等. 氟苯尼考的毒性及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兽药杂志,2009,43(6):49-52.[4] CANNON M,HARFORD S,DA VIES J.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nhibitory actions of chloramphenicol, thiamphenicol and some fluorinated derivatives[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0, 26:307-317.[5] SAMS R A. Chemisty and metabolism of a novel-broad-spectrum antibiotic[J]. Tieraeritliche Umscbau,1995,50(10):703-707.[6] MAREN B,STEFAN S. Molecular analysis of florfenicol-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 isolates from pigs[J].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2004,53:58-64. [7] 田淑琴,王庆福,向会耀. 氟苯尼考残留对消费者肠道细菌耐药性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2):77-79.[8] 张旭,王大菊,伍金娥. 氟苯尼考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菌后效应[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4):408-410.[9] 杨汉春,王庆华,荣强. 猪气喘病的免疫与防治技术[J].中国兽医杂志,2003,12(39):37-39.[10] 曹海鹏,闫明,杨先乐. 氟苯尼考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其对鲫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效果[J]. 渔业现代化,2007,34(4):47-53.[11] 胡功政,苑丽,刘智明,等. 氟苯尼考及其与多西环素联合的体外抗菌作用[J]. 中国兽医学报,2004,24(4):379-382.[12] 江丽,雷淑珍. 氟苯尼考与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8,33(3):42-44.[13] 王春华,刘国权. 氟苯尼考与三甲氧苄嘧啶配伍应用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试验[J]. 中国兽药杂志,2006,40(10):49-51.[14] 李静云,李健,王群,等. 氟苯尼考3种不同给药方式在中国明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海洋科学,2006,30(7):64-68.[15] 吴先爱,沈建忠,胡顶飞,等. 静注与内服氟苯尼考在大肠杆菌感染肉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 中国兽医学报,2002,22(6):609-611.[16] 张收元,操继跃,罗宇良. 氟苯尼考在鲫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 水利渔业,2007,27(3):97-99.[17] 时书宁,方炳虎,陈浩文,等. 氟苯尼考混悬注射液与普通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J]. 中国兽医科学,2009,39(1):79-83.[18] 王绪卿,吴永宁. 色谱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02-104.[19] 郭霞,张素霞,沈建忠,等. 鱼肌肉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J]. 中国兽医科学,2006,36(9):743-747.[20] 陈红伟,李英伦. 单剂量氟苯尼考内服及肌注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国兽医学报,2008,28(2):166-169.[21] 汪代华,李英伦. 桑白皮对氟苯尼考在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的药代动力学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3):87-89.[22] 张丽云, 李继连. 氟苯尼考混悬剂对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兽医杂志,2007,43(8):45-46.[23] 王静,任晓明,张启超. 氟苯尼考对保育仔猪的临床药效观察[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5):98-99.[24] 黄守琼, 周城. 不同药物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畜牧市场,2009(10):37-38.。

新型广谱抗菌药物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

新型广谱抗菌药物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
中 国动 物 检疫
21 0 0年第 2 7卷第 2期
一6 6一
明 主持人: 袁丽萍 y 62 h m 。 5@ 。 .m p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型广谱抗菌药物氟苯尼考 的研 究进展
丁 飞 陈降华 江善祥 , ,
(.南京农业 大学动物 医学院 , 1 江苏南京 2 0 9 ;. 1 0 52 湖南农 业大学动物 医学院, 南长沙 4 0 2 湖 11 8) 摘 要: 综述 了氯霉素类抗菌药物 氟苯尼考的药理作用 、 残留检 测技术及水溶性 氟苯尼考的研 究。 关键 词: 氟苯尼考; 药理 学; 留检测; 残 水溶性 氟苯尼考
中图分类号 :89 7 ¥ 5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 5 94 2 1)2 0 6 — 3 10 —4 X(00 0 - 0 6 0
5株 氟苯尼考 (lr e io ) fo f nc 1 又称氟 已禁 止氯 霉素 在动物 疾病 防治 上 的 染 牛和猪 呼吸道 的 7 6 病 原菌 的 结 氟 甲 砜 霉 素 , 是 美 国 先 灵 一 葆 雅 使 用 ,尤其 是 食 品用 动物 ,如 美 国 体外 抗菌活 性 , 果表 明: 苯尼 考 (c e i g P o g ) 司 [于 1 8 Sh rn — lu h 公 j 9 8年 FA 研 究表 明, ] D。 氯霉素结构 中芳香环 对 多杀性 巴 氏杆 菌 、溶 血性 巴氏杆 研 制 成 功 的 一 种 新 型 兽 医 专 用 氯 霉 上对 位硝 基是 引起 再生障 碍性 贫血 菌 、 胸膜肺 炎放线杆菌 和链球菌 等都 所有 病 素类广谱抗菌药 。它具有抗菌谱广 、 的主要基 团 。氟苯尼 考在 结构 上 以 表现 了很 高的体外抗菌活性 , I 都小于 2 / L埘。 pgr l o 吸收 良好、 内分布广 、 体 安全高效 、 耐 C 。 0 基 团取代 了 - O 基 团,用药 原菌的 M C H S 一 N。 药性发生率低等特点 , 对敏感菌所致 后不 再 引起 再 生障碍 性贫 血的 不 良 2 3 药动学研究 . 的畜禽细菌性疾病 治疗效果显著 。目 反应【。 6 因此 , ] 氟苯尼考替代氯霉素 已 氟苯 尼考 具有 速效 、长 效 的特 前, 已在亚洲 、 洲 、 洲等 2 欧 美 0多个 广泛用于动物感染性疾病 的防治 。 点, 内服 、 注吸 收较快 , 肌 半衰 期长 , 国家上市, 主要用于猪 、 、 牛 鱼及禽类 2 药理 学 在体 内能维 持较 长时 间的有 效血药 疾病 的治 疗 。 国现 已通 过 该 药 的审 2 1 抗菌 机 理 我 . 浓度 ( 维持 2 可 0 h以上 ) 不 引起骨 , 批, 生产 的剂 型有水 针剂 、 溶液 和散 氟 苯 尼 考 是 甲 砜 霉 素 (h — 髓抑 制或 再生 障碍性 贫血 。吸收 良 T i 剂等 [] 1。 - 4 a pe io ) m h n c 1 的单 氟衍 生 物 , 用机 好 , 内分布 广泛 , 作 体 部分 器官浓 度较 1 性状及结构特点 理 及 抗 菌 谱 同 甲砜 霉 素 和 氯 霉 素 高 , 主要经肝、 肾代谢 , 少量随粪便排 氟 苯尼考 为人 工合 成 的 甲砜 霉 (h o a p e io ) C lrm h n c 1,主要与细菌 7 出 。对 革兰 氏阳性菌、 O 阴性菌及支原 0 素单氟衍 生物 , 白色或类 白色的结 S核 蛋 白体 的 5S亚基 上 的 A位 结 体均有抗菌作用 , 为 高浓度时对本 品敏 晶性粉 末, 无臭。在 二 甲基 甲酰胺中 合 , 抑制肽酰 基转 移酶 , 从而 抑制 肽 感的细菌也呈杀菌作用 。 极易溶解 , 甲醇 中溶解 , 在 在冰醋 酸 链的延伸 , 干扰细菌蛋 白质 的合成[ , 氟苯 尼考 因动物 种类 及给 药方 中 略 溶 , 在 水 或 氯 仿 中 极 微 溶 解 。 因而对 G 和 G 菌均有抑制作用 。 一 式不同, 其药代动力学略有差异 。氟 05 . %水 溶 液 的 p 值 应 为 4 5 . 。 H . ~6 5 甲砜霉素和氯霉素耐药菌菌株通 苯尼考在 动物 体 内主要代 谢产物 是 氟苯尼考 分子式为 C HF 0, N 4化学 名 常 会 产 生 质 粒 中 介 的 乙 酰 转 移 酶 f o f ni ol a n 和 f o f ni o 24 l r e c mi e lr e c l 为 D () + 一苏 一 对 甲砜 基苯 基 - - (c t l ta s ea e ,该酶能够使 a ch l 卜 2 A e y— r n fr s ) lo o 。氟苯尼考及代谢物 主要经 二氯 乙酰氨基 一 一氟丙醇 , 结构式 甲砜霉素和氯霉素的 a一甲基位上的 尿 和胆汁排泄,仅少量经粪便排 出。 3 其 如 图所示: 0 H发生乙酰化反应 ,并因此失去药 氟苯尼 在动物 体内呈全身性分布, 但 H 理活性。而氟苯尼考则因 a 一甲基上 各组织器官药物浓度不同。 血液和肌 /、 I - 的 一 H 一 取代 , 0被 F 不会受乙酰转移酶 肉中药物浓度相近 , 中药物浓度 较 脑 C I 2 u ℃ H HF 的破坏 ,所以对 甲砜霉素和氯霉 素耐 低 ,这表 明分布 时存在着血脑屏 障。 Hs —< —I f—c z O O> — 药的菌株仍对 氟苯尼考敏感i s ] 。 在 肾和眼球脉络膜 中有蓄积 作用, 说 0H NHC 0CHC : l 2 2 抗 菌活 性 . 明氟苯尼 考及其 代谢 物可 能与 黑色 氟苯 尼考 是氯霉 素 的结构 同系 氟苯尼考具有极广 的抗 菌谱 , 对 素结合 。 由于氟苯尼考在动物 肾和肺 物, 结构的修饰及改造使其在安全性 革 兰 氏阳性菌 及阴性 菌都 有强 大 的 组织 中的浓度较高 , 因此可较好 的用 和有效性 方面 比氯霉 素和 甲砜霉 素 杀 灭 作 用 , 厌 氧 革 兰 氏 阳 性 菌 及 阴 于防治畜禽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 。 对 1 1 ] 具有 明显 的优 势 。 苯尼 考 在 结 构 上 性 菌 、 旋 体 、 克 次 氏 体 、 米 巴原 3 残 留研 究 氟 螺 立 阿 以一 F原予取代 了氯霉素 、甲砜 霉素 虫 等 均 有 较 强 的抗 菌 作 用 , 能透 过 血 3 1 国内外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 中丙烷链 c 3 一 位置 上的 一 H 0 ,阻止 了 脑屏障 , 对动物细菌性脑膜 炎的治疗 目前对氟 苯尼 考 的检测 主要参 细菌 乙酰 转移 酶在此位 置 上 的乙酰 效果是其它抗菌药不能 比的。 内外 考氯霉素药物 、 体 甲砜霉素药物 的检测 化 作用 ,故不 受该酶 影 响而免被 灭 试验表 明: 其抗菌活性 明显优于当 方 法 ,主 要 采 用 高效 液 相 色 谱 法 活 。因此氟苯尼考不会产生类似氯霉 前 的抗 菌 药物 , : 如 氯霉 素 、 甲砜 霉 (P C 【 ] HL ) 3 气相色谱 ( ) 气相色 、 G ㈨、 C 素、 甲砜霉素 由质粒 介导所 产生的耐 素 、 土霉素 、 四环素 、 氨苄 青霉素 以及 谱 一质谱法 (C M )i ̄ 液相色 谱 一 6-S[t s] -、 药性 , 而且对许 多氯霉 素耐 药菌株 仍 目前广泛应用的喹诺酮类药物 。 质谱法 (C M )1 酶联 免疫检测法 L—s[、 然敏感嘲。氯霉素 由于有严重的致再 采用 琼脂糖 扩 散法 和微 量 肉汤 (L S )1,但 上 述 方 法 多 用 于 单 一 E IA [ 生 障 碍 性 贫 血 的不 良反应 , 多 国 家 稀释法 测 定氟苯 尼考测 试分 离 自感 药物的检测 。目前同时检测动物组织 许

革兰阳性菌耐药的研究进展

革兰阳性菌耐药的研究进展

1、作用机制 达福普汀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结合, 阻断蛋白质合成的早期阶段;奎奴普丁则抑 制肽链延长,阻断蛋白质合成的后一阶段。 上述两个成分单独应用时均为抑菌作用,联 合应用后则有协同杀菌作用。
2、抗菌谱 本品对葡萄球菌属(MSSA、MRSA、 MSCNS 和 MRCNS)、链球菌属、屎肠球菌、 卡他莫拉菌、军团菌属、厌氧菌及支原体属等 均有抑制作用,对流感嗜血杆菌有中度抑制作 用,但对粪肠球菌的作用差,对多数革兰阴性 杆菌无作用。
③ 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包括粪肠球菌、鸟肠球菌、坚韧肠球菌、屎肠球 菌ium)等18个种和1个变异株。
粪肠球菌主要引起医院内感染,如尿道感染或 腹部、盆腔等部位的创伤和外科术后感染等。
近年来耐氨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菌株逐渐增 多。国外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也不断增加。因此, 肠球菌引起的重症感染已经成为临床难题之一。
90年代后期PRSP的发生率在世界上许多国 家和地区迅速增高:目前美国PRSP达40%。
1998年的调查发现,高耐药(MIC≥2. 0mg/L)肺炎链球菌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是 42%,对美洛培南的耐药率是52%,对红霉素 的耐药率是61%。
(4)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1990年发现第一株VRE,在1994~
菌(S.anginosus)和中间链球菌 (S.intermedius)。该菌广泛分布于周 围环境和人与动物的体表,属于化脓 性链球菌,可引起心内膜炎、肺炎、 菌血症、腹腔或皮肤感染等。
营养变异链球菌(nutritionally variant streptococci,NVS)
也称营养缺陷链球菌或卫星状链球菌, 是一种新的独立的链球菌种。该菌存在于人 呼吸道、阴道和皮肤等处,当机体抵抗力下 降时可致中耳炎、心内膜炎等。

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进展氟苯尼考是一种新型的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应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炎症性疾病。

近年来,对氟苯尼考的药理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本文就此作一概述。

1. 氟苯尼考的药效学研究氟苯尼考是一种口服给药的PDE4抑制剂。

PDE4是一种具有炎症调节功能的酶,其可通过调节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水平影响细胞的炎症反应。

氟苯尼考可以抑制PDE4,增加细胞内的cAMP水平,从而缓解炎症反应。

氟苯尼考的药效学研究已经证明,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和肺功能评分,缓解气道炎症,减少哮喘和COPD等疾病的发作频率,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2. 氟苯尼考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口服给药后,氟苯尼考的血浆浓度快速上升,最高血药浓度(Cmax)可在1-2小时内达到。

同时,氟苯尼考的消除半衰期约为18小时,因此不需要频繁的服药。

3. 氟苯尼考的安全性研究氟苯尼考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临床研究中并没有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较于PDE4抑制剂罗洛昔布,氟苯尼考的心血管安全性较好,并没有增加心脏事件的发生风险。

此外,氟苯尼考还能降低血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降低全血中的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的水平,从而减缓疾病的进展。

4. 氟苯尼考的临床应用前景当前,氟苯尼考已经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上市,并成为一种可供治疗COPD和哮喘的重要药物。

随着对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预见,氟苯尼考在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治疗领域中也将有更广泛的应用。

(本篇文章主要是结合外文文献整合而成,如有侵犯,请告知,谢谢)。

氟苯尼考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氟苯尼考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兽药研究与应用兽医导刊 2011年第12期氟苯尼考是新一代氯霉素类动物专用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广谱、吸收好、体内分布广、安全高效等特点,兽医临床广泛用于鱼类、牛、猪、禽类等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敏感菌所致的畜禽细菌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

本文主要从其药理学、耐药机制及临床应用上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一、氟苯尼考药理学的研究1.作用机理。

氟苯尼考是氯霉素第三代产品,是甲砜霉素的氟化衍生物,作用机理及抗菌谱同甲砜霉素和氯霉素,能够抑制细菌70S 核糖体,与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肽链的延伸,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生长。

但抗菌活性优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且对甲砜霉素和氯霉素耐药的菌株仍对氟苯尼考敏感。

2.抗菌活性。

氟苯尼考具有极广的抗菌谱,能透过血脑屏障,对动物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很好。

试验表明:其抗菌活性明显优于当前的抗菌药物。

王丽平等利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氟苯尼考和三甲氧苄氨嘧啶对11株畜禽常见病原菌的MIC值,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l1株病原体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其MIC值均小于8 ug/ml;胡功政等对氟苯尼考及其与多西环素联合的体外抗菌活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鸡大肠杆菌等9种标准菌株的MIC为0.2~1.6 ug/ml,对耐氯霉素、甲砜霉素的鸡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仍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氟苯尼考对耐氯霉素大肠杆菌菌株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3株耐氯霉素的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高敏率达63.6%,耐药或低敏的达36.4%。

说明氟苯尼考对耐氯霉素的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同时也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具有耐药性。

二、细菌对氟苯尼考耐药机制的研究随着氟苯尼考在兽医临床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细菌对氟苯尼考产生耐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常见的病原菌耐药率非常高。

而且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不一样,所以选择性压力不同,耐药方式和耐药率也有很大不同,且很多耐氟苯尼考的菌株常常表现出对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等的耐药,呈现多重耐药的特性很值得我们注意。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张 收 元 等 [16]在 对 鲫 体 内 的 药 物 代 谢 动 力 学 研 究发现,以 10 mg / (kg·d)剂量的氟苯尼考对鲫进行 口服,得出氟苯尼考在鲫血浆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符合一室模型、一级速率吸收、一级速率消除。 其消 除半衰期为 9.7 h,表观分布容积为 2.49 L / kg,总体 清 除 率 为 0.18 L / (kg·h), 最 大 血 药 浓 度 为 2.99 μg/mL,达峰时间为 4.1 h。
1995年法国首先上市用氟苯尼考注射剂治疗牛呼吸道疾病商品名nuflor继而拉开了氟苯尼考在欧洲及世界范围广泛上市的帷幕?我国于1999年批准氟苯尼考为国家二类新兽药用于在水产养殖方面治疗鳗鲡爱德华氏病和赤磷病?氟苯尼考药效学11抗菌机理氟苯尼考的作用机理及抗菌谱同氯霉素和甲砜霉素能抑制细菌70s核糖体可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肽链的延伸干扰蛋白质的合成4?细菌对氯霉素的耐药机制主要与耐药基因catcmla有关2个耐药基因均位于质粒上与细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无直接关系5?maren疗猪大肠杆菌病的药效分析时发现一种flor基因的承载质粒命名为pmbsf1?此质粒是目前分离的携带flor基因的最小质粒它的flor区域与从牛大肠杆菌中分离的不同?12抗菌活性氟苯尼考具有极广的抗菌谱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细菌性疾病对耐氯霉素和甲砜霉素的细菌仍然敏感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嗜血杆菌等?研究表明氟苯尼考对各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是大肠杆菌31gml?金黄色葡萄球菌31gml?产气荚膜梭菌16gml?禽多杀性巴氏杆菌05gml?嗜水气单胞菌1gml?副溶血弧菌05gml?溶藻弧菌gml?鱼类链球菌4gml?志贺氏菌31gml?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020156gml?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05gml1710?13氟苯尼考的联合抗药性为了避免单一用药引起抗药菌株的产生以及增强药物疗效?降低成本等经常会考虑到将氟苯尼考与其他药物联用以考察药物治疗的效果?胡功政等11对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联合应用的体外抗菌活性做了研究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鸡大肠杆菌等种标准菌株的mic0216gml与氯霉素相似或略低一些比甲砜霉素低12180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

孙继超,陈 晨,张东辉,等.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20):31-36.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0.20.005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孙继超,陈 晨,张东辉,张继瑜,周绪正(农业农村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氟苯尼考是氯霉素类广谱抗菌化学药物,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家禽、家畜和鱼的细菌性疾病,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效果显著。

主要从氟苯尼考的理化性质、临床药效、药物代谢动力学、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氟苯尼考的开发应用和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氟苯尼考;理化性质;临床药效;药物代谢动力学;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S85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20-0031-06收稿日期:2020-01-13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5BAD11B01-0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37)。

作者简介:孙继超(1993—),男,黑龙江五常人,硕士,主要从事兽医药理与毒理学研究。

E-mail:caassjc@163.com。

通信作者:周绪正,研究员,主要从事兽医药理与毒理学研究。

E-mail:zhxuzheng@163.com。

氟苯尼考(florfenicol)别称为氟甲砜霉素、氟洛芬、氟苯尼考,它的结构如图1所示,化学名称为2,2-二氯-N-{(1R,2S)-3-氟-1-羟基-1-[4-(甲基磺酰基)丙-2-基]乙基}乙酰胺,分子式为C12H14Cl2FNO4S,分子量为358.22。

氟苯尼考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极易溶解,在甲醇中可溶解,在冰醋酸中微溶,在水或三氯甲烷中极微溶解,其0.5%水溶液中的pH值为4.5~6.5[1]。

氟苯尼考是甲砜霉素的3位氟衍生物,属新型酰胺醇类抗生素,其在动物中的代谢产物为氟苯尼考胺、氟苯尼考醇、氟苯尼考草酸铵和单氯氟苯尼考等,其中氟苯尼考胺为最主要的代谢产物,且大部分存在于动物肝脏中。

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进展引言氟苯尼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具有很强的治疗效果。

它作为一种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对心血管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综述氟苯尼考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包括主要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药动学特性,以及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作用机制氟苯尼考通过阻断β受体发挥其药理学作用。

它主要阻断β1和β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β肾素-醛固酮系统。

通过这样的作用,氟苯尼考能够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荷,并抑制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影响。

药物代谢和药动学特性氟苯尼考经过口服给药后被迅速吸收,其生物利用度达到70-90%。

它主要经肝脏代谢,通过CYP2D6和CYP3A4酶进行氧化和脱甲基化反应,生成活性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部分通过肠道排泄。

氟苯尼考的半衰期为3-5小时,服药后较快达到峰值血药浓度。

在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氟苯尼考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可能有所改变。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应用氟苯尼考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其应用广泛。

它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疾病,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症状和改善心功能。

此外,氟苯尼考还可以用于防治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表明,与其他β受体阻滞剂相比,氟苯尼考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氟苯尼考在临床应用中,虽然具有显著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心率过慢、低血压、头晕、乏力等。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可逆的,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或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使用氟苯尼考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血压和心脏功能检查,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结论氟苯尼考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阻断β受体,它能够减少心脏负荷、降低血压,并显著改善心脏功能。

然而,在使用氟苯尼考时需要注意其副作用和合理使用的问题。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氟苯尼考的药理学作用机制,并开展更多临床研究以提高其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氟苯尼考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和养殖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和效果也在不断拓展和优化。

氟苯尼考的化学结构独特,属于酰胺醇类抗生素。

它是甲砜霉素的单氟衍生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相较于其他抗生素,氟苯尼考具有抗菌谱广、吸收迅速、分布广泛等优点。

在抗菌谱方面,氟苯尼考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例如,它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鸡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常见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这使得氟苯尼考在治疗畜禽的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疾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从药代动力学的角度来看,氟苯尼考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生物利用度高。

在体内,它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尤其在肺部、肝脏、肾脏等器官中的浓度较高,这对于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氟苯尼考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这有利于其在体内发挥药效。

在制剂研发方面,为了提高氟苯尼考的治疗效果和使用便利性,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新的制剂形式。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氟苯尼考制剂包括注射剂、粉剂、预混剂、溶液剂等。

其中,长效注射剂能够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而水溶性粉剂和溶液剂则更便于饮水给药,适用于大规模养殖的群体防治。

在临床应用中,氟苯尼考在猪病治疗方面表现出色。

对于猪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氟苯尼考可有效控制病原体的感染,缓解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

在猪的肠道疾病治疗中,如仔猪黄白痢,氟苯尼考也能发挥较好的疗效。

在禽病防治中,氟苯尼考常用于治疗鸡的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

特别是在鸡的气囊炎治疗中,氟苯尼考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往往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然而,氟苯尼考的使用也并非毫无限制。

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遵循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作者:潘红艳,宫智勇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第02期摘要:氟苯尼考是氯霉素类广谱抗菌药,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生产上,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其在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已有了广泛研究。

该文主要介绍了氟苯尼考的理化性质、抗菌机理、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联合抗药性,概括了氟苯尼考的常用检测方法和在常见动物体内的应用。

关键词:氟苯尼考;研究现状;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S859.7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2-0229-03Advance in the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lorfenicolPANHong-yan,GONGZhi-yong(CollegeofFoodScienceandEngineering,WuhanPolytechnicUniversity,Wuhan430023,China)Abstract:Florfenicolisabroad-spectrumantimicrobialwhichwaswidelyusedinaquacultureandlivestock.ItbelongedtoChloramphenicolclass.Withtheexpandingusage,ithadbeenwidelystudiedonpharmacodynamicsandpharmacokinetics.Themaincontentinthisarticleinvolvedthe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antibacterialmechanism,pharmacodynamics,pharmacokineticsandjointresistanceofflorfenicol,itscommondetectionmethodsandtheapplicationforanimals.Keywords:Florfenicol;researchreview;clinical application氟苯尼考(Florfenicol)又称氟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是一种新型的氯霉素类广谱抗生素,属于美国FDA认证通过的4种抗菌剂之一。

氟苯尼考对细菌耐药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氟苯尼考对细菌耐药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氟苯尼考对细菌耐药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氟苯尼考对细菌耐药性的研究摘要: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日益普遍。

因此,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抗生素以应对这一现象。

本研究将探讨氟苯尼考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我们将采用体外实验研究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和细菌在此浓度下的生长、存活情况。

同时,我们将通过测定细菌在长期接触氟苯尼考后的变化来探讨其对抗药性的影响。

我们将使用大肠杆菌等多个细菌菌株作为实验对象。

预计该研究对于开发新型抗生素、预防耐药性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氟苯尼考;细菌耐药性;最小抑菌浓度;抗药性。

一、研究背景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很快开始产生抗药性,并不断发展出新的耐药机制,导致抗生素的效果不断降低。

据统计,每年全球因耐药性细菌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70万人。

因此,开发新型的抗生素已经成为许多研究人员的重要目标之一。

氟苯尼考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对于某些细菌菌株具有迅速的杀菌作用。

一些体外实验表明,氟苯尼考对于抗药性的细菌同样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探讨氟苯尼考对于细菌耐药性的影响,为其在抗菌方面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氟苯尼考对于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包括其最小抑菌浓度和对于细菌抗药性的影响。

我们将选择大肠杆菌等多个细菌菌株作为实验对象。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一)实验设计1.测定氟苯尼考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2.测定细菌在不同氟苯尼考浓度下的生长、存活情况。

3.测定细菌在长期接触氟苯尼考后的变化。

(二)实验方法1.测定最小抑菌浓度按细菌菌株的生长条件进行培养,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细菌对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

2.测定细菌在不同氟苯尼考浓度下的生长、存活情况选取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及其4倍、8倍和16倍浓度,观察细菌生长状况,并用培养基平板法测定细菌存活率。

3.测定细菌在长期接触氟苯尼考后的变化将细菌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氟苯尼考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多代后观察其生长状态和抗药性的变化。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在动物疾病防治上的应用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在动物疾病防治上的应用

1 研 究进 展
11 理 化 性 质 .
氟苯尼考 ( lf i 1 又称氟甲砜霉素 , F rn o) oe e 其分子 式为 C2 。 LF OS 分子量 为 3 8 , , 2N , HC 5 . 外观呈 白色或 2
类 白色结 晶性 粉末 , 臭 , 无 味苦 。在二 甲基 甲酰胺 中
千克体重的剂量应用 3 O天 以上 ,会减少大 鼠的增 重, 降低骨髓的造血机能, 损伤肝脏 、 肾脏及睾丸。应 用剂量降至 5 毫克 / 0 千克体重时对肾脏有轻度的损
伤, 3 在 0天 时可减 少 大 鼠的增 重 。应 用 剂 量继 续 下
低且专一性差 , 分析前需对氟苯尼考内 亚氨基 、 硫酰 基等基 团进行硅烷化或酰化 ; C M G — S法可用 于确证 检 测 , 灵 敏 度 高 , 前 处 理 过 程 复 杂 , 进 行 衍 生 且 但 需 化处理 ;C M / S L — S 法灵敏度高 , M 定性定量准确 , 不需 要衍生化 , 抗干扰能力强 , 该法是较为理想 的氟苯尼 考残留确定分析方法。
1 耐 药性 . 4
由于氟苯尼考临床使用不 当,其耐药菌株的发 生 率呈 逐年 上 升趋 势 。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 , 19 日本首 次从 鱼 的 巴氏
杆 菌质 粒 中发现 耐 氟 苯尼 考基 因 以来 ,相 继从 大肠
杆菌 、 门氏菌 、 沙 葡萄球菌等病原菌 中克隆得到氟苯 尼考的耐药基因问 。氟苯尼考与氯霉素 、 甲砜霉素均 属氯霉素类抗菌药 , 其结构上以 F原子取代氯霉素 、 甲砜霉素 中丙烷链 3 碳位的 一 H O ,阻止 了细菌 乙酰 转移酶在此位置上 的乙酰化作用 ,固而氟苯尼考不 会产生类 似氯霉素 、 甲砜霉素的耐药性 , 而且对许多 氯霉素耐药菌株仍然敏感[ 7 1 。此外 , 氟苯尼考与其他 抗菌药不会产生交叉耐药性 ,而且对其他抗菌药 已

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的化学结构
氟苯尼考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其分子式为C12H14FNO4,分子量为269.25。
物理性质
氟苯尼考的化学结构与性质
抗菌谱
氟苯尼考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等具有抗菌活性,其抗菌谱相对较广。
抗菌活性
氟苯尼考对多种常见的病原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等。此外,氟苯尼考对一些耐药菌也具有抗菌作用。
详细描述
氟苯尼考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总结词
氟苯尼考对部分病毒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并非主要治疗药物。
详细描述
氟苯尼考对部分病毒性疾病如流感、疱疹等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氟苯尼考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扩散,减轻病毒感染的症状。然而,与抗生素不同,氟苯尼考对病毒的抑制作用较弱,因此通常不作为主要治疗药物使用。
耐药性
耐药性及机制
02
氟苯尼考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快
氟苯尼考在动物口服后,能快速被胃肠道吸收,并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其中以肺、肝、肾和肌肉中的药物浓度较高。
组织穿透力强
氟苯尼考能透过血胎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氟苯尼考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与分布
氟苯尼考的代谢与排泄
致畸、致突变及致癌性研究
05
氟苯尼考的合理使用与监控
适应症与适用人群
使用剂量与疗程
联合用药与配伍禁忌
氟苯尼考的合理使用原则
氟苯尼考的疗效监测与评估
要点三
临床观察
观察动物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食欲、行为和生理指标等。根据病情改善程度评估疗效。

氟苯尼考毒性的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毒性的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毒性的研究进展作者:孙继超董朕张继瑜周绪正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20年第12期摘要:氟苯尼考是一种合成的广谱抗菌氯霉素衍生物,它的抗菌谱广,已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控制猪呼吸道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

在临床应用中,氟苯尼考在不恰当或者高剂量水平下会呈现出各种毒性反应,对动物的消化、生殖系统以及不同的内脏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对氟苯尼考的一般毒性、特殊毒性、生态毒性和时间毒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氟苯尼考毒性的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好的指导。

关键词:氟苯尼考;抗菌药;一般毒性;特殊毒性;生态毒性;时间毒性中图分类号:S85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 2020)12-0009-04DOl:10.1408 8/j .cnki.issn0439-8114.2020.12.002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氟苯尼考是一种合成的广谱抗菌氯霉素(CLP)衍生物,C3位被氟(F)取代,并由磺基甲基(-SO,CH3)取代硝基(NO2),在兽医或水产养殖临床中常被用于治疗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感染[1]。

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氟苯尼考相比于甲砜霉素具有更强的抗革兰氏阴性菌活性[2]。

此外,氟苯尼考比CLP可更有效地杀灭细菌,且因为硝基被取代,所以它没有CLP潜在的严重副作用。

氟苯尼考已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由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以及由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氟苯尼考的抗菌作用是通过药物与核糖体的结合来抑制肽基转移酶活性和之后的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3],还有相关报道称,氟苯尼考可以与线粒体的核糖体结合,并且抑制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4]。

临床上药物的错误使用(重复使用或超剂量使用)常常会对动物造成损伤,因此了解氟苯尼考的毒性对于药物的使用有着重要意义。

动物毒性试验发现,氟苯尼考在较高剂量下,可以对动物的消化、生殖系统以及不同的内脏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氟苯尼考药剂学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药剂学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药剂学研究进展魏海涛,方秋华,曾振灵,黄显会*1(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摘要] 氟苯尼考是一种优良的动物专用广谱抗生素,兽医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畜禽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氟苯尼考的药剂学研究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水溶性和长效缓释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氟苯尼考;水溶性;长效缓释中图分类号:S859.5 文献标识码:A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Pharmaceutics of FlorfenicolWEI Hai-tao, FANG Qiu-hua, ZENG Zhen-ling,HUANG Xian-hui*(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China) Abstract:Florfenicol has broad spectrum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nd is only permitted to be used in animals.It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animal diseases which are caused by sensitive organisms.In this article,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es on pharmaceutics of Florfenicol are summarized.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water-soluble Florfenicol and sustained-release Flo rfenicol are introduced separately.Key words:Florfenicol;water-soluble;sustained-release氟苯尼考(Florfenicol,氟甲砜霉素)是美国先灵-葆雅(Schering-Plough)公司70年代末研制开发的兽用广谱抗菌药[1],为新型的氯霉素类抗菌剂,其特点是抗菌谱广、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泛,无潜在的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作用[2],也无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

细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细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细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刘蔚雯;汪洋【期刊名称】《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年(卷),期】2018(026)001【摘要】As a new broad spectrum amphenicol, florfenicol performs excellent anti-bacterial infections and is now widely used in animal clinical treatment. However, the extensive usage of florfenicol leads to the increasing trends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Particularly, a few florfenicol resistance genes also causes no efficacy of oxazolidinones, which are effective in human clinical treatment for multi-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s including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therefore posing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urrent knowledge of mechanisms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florfenicol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control of the occurrence and dissemination of florfenicol-resistant strains and the reference data for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drugs in veterinary practice as well as the risk assessment for human and animal health.%氟苯尼考是一种动物专用的新型酰胺醇类广谱抗菌药物,因其良好的药效学特征,在兽医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预防或治疗细菌性感染.伴随着养殖业的大量使用,细菌对氟苯尼考耐药性日益严重,特别是部分细菌对酰胺醇类和人医临床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VRE)等多重耐药病原菌的特效抗菌药物恶唑烷酮类存在交叉耐药现象,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本文对目前已报道的氟苯尼考耐药机制做一综述,为有效控制氟苯尼考耐药菌株的发生与流行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及氟苯尼考耐药菌对人与动物健康的风险评估提供数据参考.【总页数】6页(P1-6)【作者】刘蔚雯;汪洋【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9.796【相关文献】1.革兰阳性细菌氟苯尼考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J], 王娟2.细菌生物被膜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J], 杨旭; 罗维; 白玲; 舒鸣; 王湘; 侯强红3.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及流行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 [J], 刘家旭; 汪志勇4.细菌生物膜引起致病菌耐药机制及抗菌肽LL-37对生物膜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魏建仝;钱军;苏秦柳晔;刘志侠;王徐龙;王勇平;谢瑞敏;李想5.肠杆菌科细菌替加环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朱瑞奇;吴韩;曾杨梅;吴俊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
的使 用时 间未 超过 1 2年 , 其 对肠 球 菌 、 萄球 菌 但 葡 的耐 药率 在 2 0  ̄2 0 0 1 0 9年 间 出现 明显 的上升 趋势 ,
对 该 药未 来 在 我 国 的兽 医 临 床 应 用 会 有 明显 的影
响 ㈣ ] 。
20 0 4年 S h r c waz等从 1株 缓 慢 葡 萄 球 菌 的 质
球菌 中检 测到 f x 7 ; r u i 在 病 猪 、 场 的 eA[ A g dn等 猪 土 壤 、 奶 、 肉 中 的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也 发 现 了 牛 猪
异性 外排 泵或 多 药外排 泵 排 出氟苯 尼考 。特 异性 外 排泵 的底物 范 围较 窄 , 能 排 出 化学 结 构 相 似 的少 只 数 药物 ; 多药外 排 泵 通 常 可 以 排 出大 量化 学 抗 菌 药 , 是 氯 霉 素 的 氟化 它 衍生 物 , 有抗 菌 谱 广 、 收 良好 、 内分 布 广 等 特 具 吸 体 点 , 兽 医临 床上 主 要 用 于 治疗 牛 、 、 及 鱼 类 的 在 猪 禽 细菌 性疾 病 , 尤其 用 于防治 猪 的气 喘病 、 传染性 胸 膜 性肺 炎 、 萎缩 性鼻 炎 等有很 好 的疗效 ; 于 防治禽 由 对 大肠 杆 菌 , 门杆 菌 、 氏杆 菌 等 引 起 的霍 乱 、 鸡 沙 巴 雏 白痢等 也有 明显 效果 。该 药 自 1 9 9 0年 在 日本上 市 , 目前 已成 为应用 最广 泛 的兽用 抗 生素 之一 。但 随着
用 药 的增 多 , 临床上 对 氟苯 尼 考 耐 药 的 细 菌也 开 始 出现 , 临床治 疗 带 来 困难 。氟 苯 尼 考 在 中国批 准 给
在很 多 临床 常见 细菌 或环 境细 菌 中都 曾检 出过 编 码氯 霉 素 类 药 物 特 异 性 外 排 泵 的 基 因 。B ty uae 等 曾就编码 特 异性外 排 蛋 白的可 移动基 因做过 简短 综 述 , 中 包 括 氯 霉 素 类 药 物 的 特 异 性 外 排 泵l 。 其 5 ] 目前 至少 报道 有 8组 不 同 的 特 异性 外 排 泵 : 一 E 1至 E8 一 。其 系统 进 化 树 见 图 1 目前 只 有 E 3和 E 4 。 一 一 组 的外排 泵 能 够 同 时 介 导 氯 霉 素 和 氟 苯 尼 考 的 耐
现 已经 发现 多种 介导 革兰 阴性 菌对 氟苯 尼考 的
区域 , 同时介 导 氯 霉 素 和 氟苯 尼 考 耐 药 。由于 在 可 f x 基 因上游 存 在 1个 类 似 衰 减 子 的结 构 , 此 eA 因 f x 基 因 的 诱 导 表 达 可 通 过 翻 译 衰 竭 来 进 行 调 eA 节 。 即在 用氯 霉素 或 氟 苯 尼 考诱 导之 后 , 缓慢 葡 萄 球 菌 对氯 霉素 类药 物 的 MI C值 明显 升高 。f x 基 eA 因是 革 兰 阳性 菌 中发现 的第 1 可 同时介 导氯 霉 素 个 和 氟苯 尼考耐 药 的 基 因 , 基 因 与其 他 氯 霉 素 类 药 该
粒 p C S 上 发 现 了 1个 新 型 外 排 泵 编 码 基 因 S F2
f x f re io e p re ) j 并 将 其 归 入 E 4族 e A(l fnc l x o tr _ , o 3 一 群 。F x 蛋 白 由 4 5 氨 基 酸 组 成 , 1 eA 7 个 有 4个 跨 膜
化 酶 c r 导对 氟苯 尼考 和氯 霉素 耐药 ] f 介 。 1 革兰 阳性 菌 f x 基 因的研 究 eA 1 1 f x 外 排 机 制 研 究 概 述 细 菌 可 以 通 过 特 . e A
1 2 f x 外 排 机 制 的 流行 情 况 在 缓 慢 葡 萄 球 . e A 菌 中首次发 现 该 基 因后 , 后 S h r 随 c waz又从 其 他 种 属 的葡 萄 球 菌 中发 现 该 基 因 。2 0 0 6年 S h r 等 c wa z 在1 0株金 黄 色葡 萄球 菌 中检 测 到 f c 其 中 5株 e A, c 金 黄 色葡 萄球 菌 中还 同时 检 测 到 c r基 因 ; 0 9 f 2 O 年及 2 1 0 0年又 先后 在 2株 耐 甲氧 西林 金 黄 色葡 萄
中 图分 类 号 :8 2 6 ¥ 5.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5 960 (0 1 1-0 00 0 2—0 5 2 1 ) 10 6 —3
氟 苯尼 考是 在 2 O世 纪 8 0年代 后期 研制 的一种
细胞 代谢 功能 , 多 药 外排 泵 在 排 出毒 性 化合 物 方 而 面 能发挥 很 大 的作 用 , 些 时候 也 能 介 导 氟 苯 尼 考 某 从 细菌 中排 出 。
6 0
中 国兽 医 杂 志 2 1 年 ( 4 0 1 第 7卷 ) 1 第 1期
C ieeJ unl fVeeiayMe in hn s o ra o trn r dc e i
革 兰 阳性 细 菌 氟苯 尼 考 耐 药机 制 的研 究进展
王 娟
( 国 兽 医 药 品 监 察 所 ,北 京 海 淀 1 0 8 ) 中 0 0 1
物 的外排 泵基 因同 源性 很 低 , 氨 基 酸 序 列 的 同 源 其 性 仅 为 1 o 9 。 V
耐药 机制 , 目前 已知 的 革 兰 阳性 球 菌 对 氟 苯 尼 考 但 产 生耐 药性 的作 用 机制 仅有 二 种 : 是 与细 菌 的主 一 动 外排 作用 有关 , 即新 型 外 排泵 编 码 基 因 f x 其 e A, 编 码特 异性 蛋 白介 导 对 氟 苯 尼考 和 氯 霉 素 耐 药 , 是 革 兰 阳性菌 中发现 的第 一个 可 同时介 导这 两种 药 的 外 排 蛋 白l ; 是 细 菌 通 过 合 成 2 sr NA 的 甲基 3 二 ] 3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