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就业法律解读(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章劳动法PPT课件
16
2.信息陷阱 ❖ 网上应聘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求
职的主要形式。网上应聘使得大学生 的个人信息很容易被公开,一些不法 分子利用学生找工作心切的心理,招 摇撞骗。
17
3.宣传陷阱
❖ 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一些企业会不 失时机利用照片对企业或品牌形象进行宣 传。对于他们来说,在招聘会现场租下一 个展位,或在网站、报纸等媒体上刊登一 条招聘信息,最便宜的仅需要几百块,却 能赚足曝光度。
6
3. 信息知情权
❖ 毕业生有全面、真实获取用人单位信息 的权利。
❖ 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毕业生有权向用 人单位了解具体的使用意图、工作环境、 薪酬待遇、发展前景等情况,从而做出符 合自身条件的选择;用人单位有义务向毕 业生和学校如实介绍本单位的真实情况, 并提供相应的资料。
7
4. 公平录用权
❖ 由于各项政策及配套措施的滞后,完 全开放公平的就业市场尚未真正形成,用 人单位录用毕业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不 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如性别歧视、地域 歧视、关系就业等。
18
4.智力陷阱
❖ 一些公司以招聘为名,把该公 司遇到的问题以考题的形式要求应 聘者作答,或是针对与该公司有关 的特定题目要求应聘者做案例分析 等,进而窃取获取优秀的创意或方 案。
19
5.高薪陷阱 ❖ 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高
薪非常有吸引力。一般打着高薪招聘 旗号的公司,从收简历、面试到笔势, 整套程序看起来非常正规。但是,这 种高薪一般固定工资部分很低,高薪 主要来自业绩提成。
❖ 说法:因为就业难,“零工资试用”、“零工资帮 忙”,“零工资就业”的事,不时在大学生职场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我国实行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零工 资试用、零工资帮忙、零工资就业是违法的。无论是工 厂,还是企事业单位或者机关,无论以什么名义用人, 都应当支付报酬。工资标准不明确的可参照相同岗位的
2.信息陷阱 ❖ 网上应聘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求
职的主要形式。网上应聘使得大学生 的个人信息很容易被公开,一些不法 分子利用学生找工作心切的心理,招 摇撞骗。
17
3.宣传陷阱
❖ 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一些企业会不 失时机利用照片对企业或品牌形象进行宣 传。对于他们来说,在招聘会现场租下一 个展位,或在网站、报纸等媒体上刊登一 条招聘信息,最便宜的仅需要几百块,却 能赚足曝光度。
6
3. 信息知情权
❖ 毕业生有全面、真实获取用人单位信息 的权利。
❖ 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毕业生有权向用 人单位了解具体的使用意图、工作环境、 薪酬待遇、发展前景等情况,从而做出符 合自身条件的选择;用人单位有义务向毕 业生和学校如实介绍本单位的真实情况, 并提供相应的资料。
7
4. 公平录用权
❖ 由于各项政策及配套措施的滞后,完 全开放公平的就业市场尚未真正形成,用 人单位录用毕业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不 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如性别歧视、地域 歧视、关系就业等。
18
4.智力陷阱
❖ 一些公司以招聘为名,把该公 司遇到的问题以考题的形式要求应 聘者作答,或是针对与该公司有关 的特定题目要求应聘者做案例分析 等,进而窃取获取优秀的创意或方 案。
19
5.高薪陷阱 ❖ 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高
薪非常有吸引力。一般打着高薪招聘 旗号的公司,从收简历、面试到笔势, 整套程序看起来非常正规。但是,这 种高薪一般固定工资部分很低,高薪 主要来自业绩提成。
❖ 说法:因为就业难,“零工资试用”、“零工资帮 忙”,“零工资就业”的事,不时在大学生职场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我国实行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零工 资试用、零工资帮忙、零工资就业是违法的。无论是工 厂,还是企事业单位或者机关,无论以什么名义用人, 都应当支付报酬。工资标准不明确的可参照相同岗位的
《劳动就业法律制度》PPT课件
.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8
3、双向选择原则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是指劳动 者自由选择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择优录 用劳动者。
.
9
4、就业援助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 采取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 贴、岗位补贴等办法,通过公益性岗位 安置等途径,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 扶持和重点帮助。
施行了《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对劳 动者求职与就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 各类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作 了规定。
.
14
二、人才市场法律制度
人才市场管理,是指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从事人 才中介服务、用人单位招聘和个人应聘以及与 之相关活动的管理。人才市场服务的对象是指 各类用人单位和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取得专业 技术资格的人员,以及其他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 工作的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 是人才市场的综合管理部门,县级以上工商行政 管理部门在职责范围内依法监督管理人才市场
4、劳动者所从事的社会职业为国家和社 会承认
.
3
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招聘的
大学生掏粪工
.
4
人体贩毒
.
5
二、劳动就业的原则
1、国家促进就业原则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创造就业条件和 扩大就业机会 。
.
6
2、公平就业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 除就业歧视,制定政策并采取措施对就 业困难人员给予扶持和援助。用人单位 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 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 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 视。
第二章 劳动就业法律制度
.
1
第一节 劳动就业法律制度概述
大学生法律基础课就业劳动法精品PPT课件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 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者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 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
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 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 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 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 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 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 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 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 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者的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休息休假的权利;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完成劳动任务
劳 动 提高职业技能
者
的
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义
务
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五、劳动争议的法定解决途径
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 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 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 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法课件第三章劳动就业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二条:劳动者就业,不 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三条:劳动者就业, 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1. 尊重的义务:(消极义务),要求国家不 去妨碍个人行使权利或不位侵犯特定权的 义务,国家承担不予干涉的被动义务。
2. 失业保险具有生活保障和促进再就业双重功能, 就业保险法与失业保险法的交叉是围绕失业保险 促进再就业功能发生的。《就业促进法》就失业 保险促进再就业政策目标,失业保险基金如何促 进再就业,国家和社会如何支持再就业等做出相 应规定。职业失业保险的体制及失业人员的生活 保障,则由《失业保险法》规定。
• 我国于2007年8月30日颁布《就业促进法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包括就 业调控法、就业管理法、反就业歧视法、特 殊群体就业保障法、就业服务法、就业援助 法、失业保险法等。
《就业促进法》与《劳动法》和《失业保 险法》的关系
1. 从法理上讲,《就业促进法》与《劳动法》应当 是子法与母法、下位法与上位法的关系。劳动法 作为基本法,其效力应高于《就业促进法》。
2.失业必须是未获得就业岗位(包括有岗位但 无法获得足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劳动报酬)
3.失业以显性失业为限(“冗员”等经济学上 成为隐性失业者,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失业者 )
二、劳动就业法概述
• 劳动就业法也可称为促进就业法或就业促进 法,目前尚是一个学理上的概念,并无任何 一部法律以劳动就业法来冠名。
3.个体经营就业,主要是指劳动者从事个体工 商业经营活动。
4.广义上的就业还应包括农业就业。
• (四)就业与失业
• 失业是一个与就业相对称的概念,指在法定 劳动年龄内,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公民 未能实现就业的状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三条:劳动者就业, 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1. 尊重的义务:(消极义务),要求国家不 去妨碍个人行使权利或不位侵犯特定权的 义务,国家承担不予干涉的被动义务。
2. 失业保险具有生活保障和促进再就业双重功能, 就业保险法与失业保险法的交叉是围绕失业保险 促进再就业功能发生的。《就业促进法》就失业 保险促进再就业政策目标,失业保险基金如何促 进再就业,国家和社会如何支持再就业等做出相 应规定。职业失业保险的体制及失业人员的生活 保障,则由《失业保险法》规定。
• 我国于2007年8月30日颁布《就业促进法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包括就 业调控法、就业管理法、反就业歧视法、特 殊群体就业保障法、就业服务法、就业援助 法、失业保险法等。
《就业促进法》与《劳动法》和《失业保 险法》的关系
1. 从法理上讲,《就业促进法》与《劳动法》应当 是子法与母法、下位法与上位法的关系。劳动法 作为基本法,其效力应高于《就业促进法》。
2.失业必须是未获得就业岗位(包括有岗位但 无法获得足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劳动报酬)
3.失业以显性失业为限(“冗员”等经济学上 成为隐性失业者,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失业者 )
二、劳动就业法概述
• 劳动就业法也可称为促进就业法或就业促进 法,目前尚是一个学理上的概念,并无任何 一部法律以劳动就业法来冠名。
3.个体经营就业,主要是指劳动者从事个体工 商业经营活动。
4.广义上的就业还应包括农业就业。
• (四)就业与失业
• 失业是一个与就业相对称的概念,指在法定 劳动年龄内,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公民 未能实现就业的状态。
我国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课件
1.女职工:
(1)平等就业,特定时期不被辞退 (2)同工同酬 (3)合理工作安排 (4)“四期”保护
2.未成年工:
(1)最低就业年龄:16岁 (2)劳动保护
我国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
二、职业培训 (一)分类
就业前//就业后 (二)职业培训制度
我国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
第五节 劳动争议处理
• 一、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范围与机构 • 二、劳动争议的调解 • 三、劳动争议仲裁
仲裁委员会的组成:
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同级工会代表 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
我国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
• 二、劳动争议的调解 • (一)原则: • 自愿//民主说服 • (二)调解程序、期限与效力
我国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
• 调解时限: • 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自当事人
申请调解之日起15日内结束; • 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当事人可
我国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
• 1、最高工时标准
日最长工时 周最长工时
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 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
我国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
• 2.延长工作时间的规定
• ---一般每日不超过1小时; •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
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 每日不超过3小时, • ---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第四节 劳动保护与职业培训的规定 • 一、劳动保护(一)劳动安全卫生
主体 用人单位
责任 1.建立制度 与 2.设备设施安
权利 全卫生 3.安全卫生条 件与用品保障
劳动者
1.特种作业 特殊培训
2.遵守安全规 程
3.拒绝进入危 险工作环境
国家
建立相关制 度
(1)平等就业,特定时期不被辞退 (2)同工同酬 (3)合理工作安排 (4)“四期”保护
2.未成年工:
(1)最低就业年龄:16岁 (2)劳动保护
我国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
二、职业培训 (一)分类
就业前//就业后 (二)职业培训制度
我国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
第五节 劳动争议处理
• 一、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范围与机构 • 二、劳动争议的调解 • 三、劳动争议仲裁
仲裁委员会的组成:
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同级工会代表 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
我国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
• 二、劳动争议的调解 • (一)原则: • 自愿//民主说服 • (二)调解程序、期限与效力
我国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
• 调解时限: • 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自当事人
申请调解之日起15日内结束; • 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当事人可
我国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
• 1、最高工时标准
日最长工时 周最长工时
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 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
我国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
• 2.延长工作时间的规定
• ---一般每日不超过1小时; •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
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 每日不超过3小时, • ---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第四节 劳动保护与职业培训的规定 • 一、劳动保护(一)劳动安全卫生
主体 用人单位
责任 1.建立制度 与 2.设备设施安
权利 全卫生 3.安全卫生条 件与用品保障
劳动者
1.特种作业 特殊培训
2.遵守安全规 程
3.拒绝进入危 险工作环境
国家
建立相关制 度
劳动就业课件
PPT学习交流
13
• 我国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措施有:
• (1)残疾人的集中安置。
• 《残疾人保障法》第29条规定:“国家和社会 举办残疾人福利企业、工疗机构、按摩医疗机 构和其他福利企业事业组织,集中安排残疾人 就业。”
• (2)分散吸收残疾人就业。
• 《残疾人保障法》第30条规定:“国家推动各 单位吸收残疾人就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 门应当做好组织、指导工作。机关、团体、企 业事业组织、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一定 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 和岗位。”
• 开办职业介绍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
• (1)有明确的业务范围、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
• (2)有开展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和一 定数量的开办资金;
• (3)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 员;
•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PPT学习交流
19
• 职业介绍机构从事的业务有: • (1)为求职者介绍用人单位; • (2)为用人单位和居民家庭推荐求职者; • (3)开展职业指导、咨询服务; • (4)收集和发布职业供求信息; • (5)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互联网职业信息服务; • (6)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组织职业招聘洽谈会; • (7)具备相应资格的,从事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中介服
PPT学习交流
17
• 三、职业介绍
• (一)职业介绍机构及其应具备的条件
• 职业介绍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职业介绍 工作的专门机构。它有常年固定的服务场所、
专职从事就业服务工作的工作人员和相应的工 作设施。
• 非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 公共~
•
其他非营利性~
•
• 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
3-劳动法-3章-就业促进法律制度PPT课件
职责,我国就业促进法更是将政府在促进就业工 作中的职责作为法律责任加以明确规定。 ❖县级以上政府应当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并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16
我国的就业制度模式 1
❖就业制度:国家为了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充分就业, 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而采取的各种制度。
21
.
就业歧视的现状 3
❖ 近年来,就业歧视现象层出不穷,一些政策仍有 待完善,政策漏洞仍有待弥补。例如,《公务员 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以及与之配套的 《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对体检项 目和体检程序的不完善规定,导致在贫血基因携 带者、糖尿病患者、梅毒既往感染者、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考公务员过程中均产生争议。
5
各国就业立法概况
❖ 1.宪法中关于公民劳动权的规定 ❖ 如《委内瑞拉宪法》、《墨西哥宪法》和我国 ❖ 2.劳 动 基 本 法 中 关于 就 业 的规 定 , 各 国 劳 动 法 典
中几乎都有就业的内容 ❖如《法国劳动法典》第三卷《安置和雇佣》和我
国《劳动法》第二章《促进就业》 ❖ 3.关于就业的专项法规 ❖如 英 国 1980 年 、 1982 年 的 《 就 业 法 》 , 日 本
18
Section 2 公平就业
就业促进法律制度 Employment Promotion Law
19
.
LOGO
就业歧视的现状 1
❖ 2006年,由24位学者组成的“反就业歧视研究” 课题组,就中国就业歧视的现状,在全国北京、 广州、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成都、郑州、 银川、青岛等十大城市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 收回问卷3454份。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就业歧视 相当普遍且严重,85.5%的被调查者认为就业领 域存在就业歧视,其中50.8%的人认为非常严重 和较为严重,仅有6.6%的人认为不存在就业歧视。 实际应聘和工作中,有54.9%的人认为受到各种 不同程度的歧视,15.6%的人认为受到严重歧视。
16
我国的就业制度模式 1
❖就业制度:国家为了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充分就业, 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而采取的各种制度。
21
.
就业歧视的现状 3
❖ 近年来,就业歧视现象层出不穷,一些政策仍有 待完善,政策漏洞仍有待弥补。例如,《公务员 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以及与之配套的 《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对体检项 目和体检程序的不完善规定,导致在贫血基因携 带者、糖尿病患者、梅毒既往感染者、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考公务员过程中均产生争议。
5
各国就业立法概况
❖ 1.宪法中关于公民劳动权的规定 ❖ 如《委内瑞拉宪法》、《墨西哥宪法》和我国 ❖ 2.劳 动 基 本 法 中 关于 就 业 的规 定 , 各 国 劳 动 法 典
中几乎都有就业的内容 ❖如《法国劳动法典》第三卷《安置和雇佣》和我
国《劳动法》第二章《促进就业》 ❖ 3.关于就业的专项法规 ❖如 英 国 1980 年 、 1982 年 的 《 就 业 法 》 , 日 本
18
Section 2 公平就业
就业促进法律制度 Employment Promotion Law
19
.
LOGO
就业歧视的现状 1
❖ 2006年,由24位学者组成的“反就业歧视研究” 课题组,就中国就业歧视的现状,在全国北京、 广州、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成都、郑州、 银川、青岛等十大城市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 收回问卷3454份。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就业歧视 相当普遍且严重,85.5%的被调查者认为就业领 域存在就业歧视,其中50.8%的人认为非常严重 和较为严重,仅有6.6%的人认为不存在就业歧视。 实际应聘和工作中,有54.9%的人认为受到各种 不同程度的歧视,15.6%的人认为受到严重歧视。
人民大2024劳动法(第二版) 教学课件第五章 劳动就业
新时期,我国就业工作面临新任务、新要求,应转变和更新观念,确立新战略新思路。 首先,更新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通过教育、咨询、培训、指导等环节 树立大就业观念和职业平等观念。就业观念决定着劳动者的求职目标和择业范围。其次,确立 就业新思路。具体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2)确立充分就业的目标,综合运用产业政策、税收财政政策、金融货币政策保证其实现 。 (3)合理有序促进劳动力跨地区、跨国流动。劳动力流动是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产物, 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 (4)强化就业歧视法律治理,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5)处理好就业工作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第一节 就业与失业
二、失业的概念及种类
与就业相对应的概念是失业。失业的本质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未 能就业,呈现为与提供经济收入的社会职业相分离的状态。失业是 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回避的现象,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 失业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类型。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失业可 以分为公开失业和隐蔽失业(隐形失业、半失业);按照失业原因的 不同,失业可以分为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第二节 就业的意义与原则
一、就业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具有多重意义: (1)从经济生活角度考察,就业是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是实现 社会生产的前提条件。 (2)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考察,就业可以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安居乐业。就 业是最基本的民生。 (3)从文化的角度考察,就业有助于实现个体成员的职业化和社会化,有助 于培养和塑造劳动者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 (4)从法律的角度考察,就业是实现劳动权的基础和保障。
第二节 就业的意义与原则
二、就业的原则
就业原则是劳动就业法律制度所应贯彻、体现和蕴含的基本精神,是整 个劳动就业工作的法律指导。 (一)促进就业原则 (二)平等就业原则
第一节 就业与失业
二、失业的概念及种类
与就业相对应的概念是失业。失业的本质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未 能就业,呈现为与提供经济收入的社会职业相分离的状态。失业是 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回避的现象,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 失业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类型。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失业可 以分为公开失业和隐蔽失业(隐形失业、半失业);按照失业原因的 不同,失业可以分为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第二节 就业的意义与原则
一、就业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具有多重意义: (1)从经济生活角度考察,就业是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是实现 社会生产的前提条件。 (2)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考察,就业可以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安居乐业。就 业是最基本的民生。 (3)从文化的角度考察,就业有助于实现个体成员的职业化和社会化,有助 于培养和塑造劳动者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 (4)从法律的角度考察,就业是实现劳动权的基础和保障。
第二节 就业的意义与原则
二、就业的原则
就业原则是劳动就业法律制度所应贯彻、体现和蕴含的基本精神,是整 个劳动就业工作的法律指导。 (一)促进就业原则 (二)平等就业原则
第4章 劳动就业 《劳动法学》PPT课件
》 格的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守则,配置相应的工作
设施和设备。
职业介绍所在劳动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地方各级
就业服务部门直接进行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
检查。
《 (三)职业介绍机构的工作任务
劳
动 (1)对求职人员进行求职登记,对用工单位进行用工调查和登记;
法 (2)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资源信息,推荐合格的劳动者,介绍临
劳 动
度
法
学 》
(一)职业介绍工作的基本原则
1.合法原则 2.维护劳动力供需双方利益的原则
《
(二)职业介绍机构的职责
劳
其具体职责是执行国家劳动就业政策,提供劳
动 动力供求信息,进行职业介绍,开展就业指导与
法 咨询,组织劳务交流活动。职业介绍所设常年固 学 定服务场所,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并建立健全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又提出了市场经济 条件下的劳动就业方针,即以充分开发利用劳动 力资源、统筹安排城乡劳动力为出发点,依靠社 会各方面的力量,拓宽就业门路,推进再就业工
在建国初期,国家提出了“政府介绍就业和群众 自行就业相结合”的方针。
《 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动 针对新形势下的失业问题,国家制订了“三结合” 法 的就业方针,即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 学 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 》 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
》
(4)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以使整个劳动过
程能有序进行;
(5)依法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
(6)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 七、特殊群体人员劳动就业的
劳 动
有关规定
法 学
》
(一)残疾人劳动就业规定 1.残疾人的劳动权利和就业方针
我国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pptx
适应经济结构调整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劳动就业法规将会更加注重对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的 支持和发展,以促进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劳动就业法规将更加注重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际 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劳动就业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中观就业政策
行业层面的就业政策
中观就业政策是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 的就业问题而制定的政策。它关注的 是行业内的产业结构、市场竞争、人 才供需等,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行业 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措施,来促 进特定行业或领域的就业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 的关系
中观就业政策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 增长紧密结合,通过鼓励新兴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的发展 ,创造更多的高质量就业机会,提高 就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劳动安全与卫生事故案例
案例一
孙七在某公司工作期间受伤,但公司未为孙七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孙七申请工伤 认定后,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和认定,孙七被认定为工伤并享受相应的工 伤保险待遇。公司被要求承担孙七的医疗费用和工伤津贴等费用。
案例二
陈八在某公司工作期间患上了职业病。但公司未为陈八提供劳动保护和卫生条件 。陈八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后,经过监察部门的调查和督促,公司被要求改善劳 动条件和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并支付陈八相应的赔偿金和补偿金。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规定了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程序和后果。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法规
工作时间制度
规定了标准工作时间、延长工 作时间、计件工作时间等制度
。
休息休假制度
规定了年休假、病假、探亲假、 婚假、产假等休息休假制度。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劳动就业法规将会更加注重对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的 支持和发展,以促进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劳动就业法规将更加注重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际 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劳动就业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中观就业政策
行业层面的就业政策
中观就业政策是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 的就业问题而制定的政策。它关注的 是行业内的产业结构、市场竞争、人 才供需等,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行业 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措施,来促 进特定行业或领域的就业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 的关系
中观就业政策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 增长紧密结合,通过鼓励新兴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的发展 ,创造更多的高质量就业机会,提高 就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劳动安全与卫生事故案例
案例一
孙七在某公司工作期间受伤,但公司未为孙七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孙七申请工伤 认定后,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和认定,孙七被认定为工伤并享受相应的工 伤保险待遇。公司被要求承担孙七的医疗费用和工伤津贴等费用。
案例二
陈八在某公司工作期间患上了职业病。但公司未为陈八提供劳动保护和卫生条件 。陈八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后,经过监察部门的调查和督促,公司被要求改善劳 动条件和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并支付陈八相应的赔偿金和补偿金。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规定了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程序和后果。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法规
工作时间制度
规定了标准工作时间、延长工 作时间、计件工作时间等制度
。
休息休假制度
规定了年休假、病假、探亲假、 婚假、产假等休息休假制度。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第三讲 劳动就业法PPT
3.实现的义务又称履行的义务或落实的义务, 这也是一种“肯定的”义务。
会
保
障
法
2021/5/13
Page 13
第二节 就业调控
劳 一、就业调控法的概念 动
法 和
二、就业调控的机构
社
会 三、就业调控的目标
保
障 四、各种就业政策 法
2021/5/13
Page 14
一、就业调控法的概念
劳 动 法
就业调控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运用宏观调 控手段来促进就业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三、就业调控的目标
劳 就业调控的根本目标——实现充分就业 动 所谓充分就业就是消灭了周期性失业、市场分
法
割性失业而存在最优的自然失业率和自愿失
和
业率的就业状态。
社 会 保
非自愿失业一般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 业、周期性失业(凯恩斯失业)、市场分割
障
性失业(以二元劳动力市场型为代表)等。
法 现代经济学家把主要由摩擦性失业、结构性
障 5.全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
法
2021/5/13
Page 38
第五节 职业教育和培训
劳
动
法
和 社 会 保 障 法
一、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概念 广义:为了就业需要而举行的一切培训 狭义:学校依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为职
业训练的目的而提供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 二、职业培训权
劳 动 法 和
劳 《促进就业法》总则第2条规定我国就业促进的
动
方针是:
法 和 社
劳动者自主择业 市场调节就业
会 政府促进就业
保
障
法
2021/5/13
Page 20
就业法律解读 PPT
就业协议书不是废纸
2002年11月,某报社派两名部门主任到某高 校选聘文字编辑,小周参加了招聘考试。当天, 她就签了约,一份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生就业协议书》,另一份是《聘用协议》。然 而,直到2003年6月中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 作基本结束时,小周仍未来报到,也没有任何音 信。原来她差不多到另外一家报社上班去了。 7月,报社正式致函,请其履行协议,否则,将通 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9月,在始终没有得到 任何方面明确答复的情况下,报社向法院提起 诉讼,状告小周违约,要求被告赔偿。10月28 日,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法院认为,原、被告之 间自愿签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
5) 毕业生签约后因考取公务员要求与原签约单位解 约的,按毕业生违约处理;
6) 其她责任。在与用人单位签定协议后,校毕业生就 业指导服务中心盖章生效之前,毕业生要求废止协议 的,须经用人单位同意并出具书面材料,并由本人写出 书面申请,同时考虑到由此给用人单位带来了权益的 损失,构成了对其她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延误以及对学 校声誉造成的不良影响,废止协议的毕业生应向学校 交纳罚金1000元。此三项手续办理后,方可另购就业 协议书一份。其它由于就业协议书丢失或不是学校 原发登记的就业协议书,要求补售、更换或要求学校 予以认可的,参照以上方法处理。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所订立的书面协议,但两者分处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时 期,表现在:
1、《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在校时,由学校参与见证的,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的,是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方 案与毕业生派遣的依据。劳动合同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明确劳动关系中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学校不是劳动合同的主 体,也不是劳动合同的见证方,劳动合同是上岗毕业生从事何种岗位、享受何种待遇等权利与义务的依据。
就业政策与劳动法规解析精品PPT课件
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
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对毕业生的忠告:
❖ 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 就业还是升学一定要正确定位 ❖ 淡化精英意识,接受社会选择 ❖ 不轻易放弃就业、不轻易跳槽、不随
意违约、不乱存放档案
政策为我保驾护航
__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 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单位何时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
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 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
明确三方的基本情况及要求
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拟定,劳动合同是受《劳动法》 和《合同法》的限定和保护
毕业生、用人单位
主要约定工作职责、薪金福利、劳动保 护、服务年限、保密内容、违约条款以 及各种保险等等。
有效期为:自签约日起,至毕业 毕业生报到后再签订劳动合同。 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止
签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毕业生可有多个意向单位,但最后签协议只能与一
个用人单位签定。协议书不得转让他人,由于转让使 用,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校将给予纪律处分。
2、户口问题。毕业生到家乡以外的单位就业,单位首
先应承诺解决当地户口,然后在签约前或签约后要到 当地政府人事部门为毕业生申报户口指标,如在京就 业要到北京市人事局或国家人事部等单位申报“进京 户口指标”,到上海就业要到上海市教委申报“进沪 指标”等。指标获批后政府人事部门会发一份给学校 的接收函,毕业生应提醒用人单位办理此项手续并及 时索取。
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对毕业生的忠告:
❖ 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 就业还是升学一定要正确定位 ❖ 淡化精英意识,接受社会选择 ❖ 不轻易放弃就业、不轻易跳槽、不随
意违约、不乱存放档案
政策为我保驾护航
__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 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单位何时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
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 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
明确三方的基本情况及要求
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拟定,劳动合同是受《劳动法》 和《合同法》的限定和保护
毕业生、用人单位
主要约定工作职责、薪金福利、劳动保 护、服务年限、保密内容、违约条款以 及各种保险等等。
有效期为:自签约日起,至毕业 毕业生报到后再签订劳动合同。 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止
签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毕业生可有多个意向单位,但最后签协议只能与一
个用人单位签定。协议书不得转让他人,由于转让使 用,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校将给予纪律处分。
2、户口问题。毕业生到家乡以外的单位就业,单位首
先应承诺解决当地户口,然后在签约前或签约后要到 当地政府人事部门为毕业生申报户口指标,如在京就 业要到北京市人事局或国家人事部等单位申报“进京 户口指标”,到上海就业要到上海市教委申报“进沪 指标”等。指标获批后政府人事部门会发一份给学校 的接收函,毕业生应提醒用人单位办理此项手续并及 时索取。
第四章劳动就业(1)课件
第四章劳动就业(1)
13Leabharlann 《就业促进法》的基本内容• 一个方针指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 针;
• 一面旗帜指高举公平就业的旗帜,创造公平就业环境; • 六项责任分别是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制定实
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 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
第四章劳动就业(1)
2
二、劳动就业权
概念 不同
内涵 不同
表现 形态 不同 外延 不同
劳动就业权
劳动权
公民享有的使自己劳动力 公民享有的使自己劳
与生产资料结合实现职业 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
劳动的权利
实现劳动过程的权利
包含劳动权和获取劳动报 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
酬的权利
料的结合
职业劳动
可以是职业劳动也可 以是非职业劳动
第四章劳动就业(1)
14
《就业促进法》的基本内容
• 五个制度是: • 就业工作组织领导的政府责任制度 • 劳动者工作的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制度 • 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 • 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职业能力开发制度 • 对失业治理的失业保险及预防制度。
第四章劳动就业(1)
15
《就业促进法》的基本内容
8
我国就业问题的严峻形势
• (“十五”期间城镇新增4200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万) • “十一五”期间,城镇就业人员—2.7亿 • “十一五”城镇新增劳动力5千万,新增岗位4千万,缺口1千万。 • 目前城镇有接近一亿人处于不充分就业或就业不稳定状态。
第四章劳动就业(1)
9
我国就业问题的严峻形势
第四章劳动就业(1)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中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 理的工作人员,事业单位中按照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实行聘用制的专业技 术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 、家庭保姆、自然人的雇工、退休人 员等劳动者。
优选课件
10
1、法律调整依据不同
劳动 关系
劳动关系主要由劳动法调整,主要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劳动法属于社会法范畴,所维护的“劳动利益”是一种社会利 益。因此,在劳动法上,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享有较多权利,承担较 少义务,而用人单位则要承担较多义务,享有较少权利。用人单位 必须在保障最低标准之上与劳动者协商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优选课件
12
1、法律调整依据不同
问题
王某的请求能否 得到法院的支持?理 由是什么?
优选课件
13
1、法律调整依据不同
案例解析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王某已经超过退休年龄,又有相应 社会生活保障,故其与物业公司建立的类似于劳动关系的民 事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而属于劳务关系,不应适用劳动法 。为此,法院判决驳回了原告王某的诉讼请求。
如果王某是标准劳动关系的固定工,那么法院就会支持 他所有的请求。可见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在保护劳动者上的 差别。
优选课件
14
2、调整的主体不同
劳动 关系
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应当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用 人单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须是符 合劳动年龄条件,且具有与履行劳动合同义务 相适应的能力的自然人。
劳务关系的主体类型较多,如可以是两个用人单 位,也可以是两个自然人。法律法规对劳务关系主 体的要求,不如对劳动关系主体要求的那么严格。
除此以外的多数社会团体,如果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是劳动合 同,就按照劳动法进行调整。
优选课件
9
三、劳动关系主体:劳动者法律解读
劳动法中的劳动者是 指达到法定年龄(在我 国年满16周岁)、具有 劳动能力,能够依法签 订劳动合同,独立给付 劳动并获得劳动报酬的 自然人。
但不包括: 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社会团
(六)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的情况也比较复杂,有的社会团体如党派团体,除工勤人 员外 ,其工作人员是公务员,按照公务员法管理;
有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文学艺术联合 会、足球协会等文化艺术体育团体,法学会、医学会等学术研究团体,各种行业协会等社 会经济团体。这些社会团体虽然公务员法没有明确规定参照,但实践中对列入国家编制序 列的社会团体,除工勤人员外,其工作人员是比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
3、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 科研机构等。
2、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 位,这类事业单位与职工签订 的是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的 规定。
(1)工人与单位签订的是劳动合同 ,就要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执行;
(2)干部与单位签订的是聘用合同 ,签订聘用合同的,不适用劳动法。
优选课件
8
二、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劳务关系主要受民法调整,包括《民法通则》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其对 劳务关系的规定比较宽泛笼统,主要遵从当事人意思 自治,对劳务关系主体几乎没有最低保障的限制。
劳务 关系
优选课件
11
1、法律调整依据不同
案例
为何王某拿不到经济补偿金? 王某退休后进入某公司,担任行政工作,在2008年8月被公司 单方面解除了劳动关系。之前双方未签订过任何书面劳动合同或 书面协议。王某被解除后不服,诉请法院,要求公司支付如下: 1、要求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2、要求支付未提前通知的代通金; 3、要求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 4、要求支付未休年休假的3倍工资。
劳务 关系
优选课件
15
3、在隶属关系方面的不同
劳动 关系
处于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着隶 属关系是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隶属关系的含义是指劳 动者成为用人单位中的一员,即成为该用人单位的职工 或员工。因为用人单位的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 关系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劳务关系中,不存在一方当事人是另一方当事 人的职工这种隶属关系。如某一居民使用一名按小时 计酬的家政服务员,家政服务员不可能是该户居民家 的职工,与该居民也不可能存在劳动关系。
人民 法院 、检
家 军 事 机
政 协 等
方政 察院 关
府
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和 聘任制公务员,适用公务员 法,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国家机关招用工勤人员, 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就要 适用劳动合同法。
优选课件
7
二、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五)事业单位
1、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如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 委员会、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其 录用工作人员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不适用劳动法。
如民办学校、民办医院、 民办图书馆、民办博物 馆、民办科技馆等
目前民办非企业 单位超过30万家
优选课件
2
二、 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民 办 非 企 业 单 位 登 记 证 书
优选课件
3
二、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三)“等组织”,属于“等外”
也就是说除列举的企业 、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 企业单位三类组织外,其 他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 关系,也适用劳动法。
二、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一)企业
(二)民办非 企业单位
(三)等组织
(四)国家机关
用人单位
(五)事业单位
(六)社会团体
优选课件
1
二、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
1
2
3
企
社
其他社会力
事
会
量以及公民 个人利用非
业
团
国有资产举
单 位
体
办的,从事 非营利性社
会服务活动
的组织
这三类组织以外的组织:如会计师事务 所、律师事务所等,它们的组织形式比较 复杂,有的采取合伙制,有的采取合作制 ,它们不属于《劳动合同法》例举的任何 一种组织形式,但他们招用助手、工勤人 员等,也要签订劳动合同。
例如: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 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依法成立的会 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 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优选课件
4
二、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会 计 师 事 务 所 营 业 执 照
优选课件
5
二、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律 师 事 务 所 执 业 许 可 证
优选课件
6
二、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四)国家机关
12345
国家 国家 司法 国
权力 行政 机关
机关 机关 :
: 人大
: 中央 政府 、地
优选课件
10
1、法律调整依据不同
劳动 关系
劳动关系主要由劳动法调整,主要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劳动法属于社会法范畴,所维护的“劳动利益”是一种社会利 益。因此,在劳动法上,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享有较多权利,承担较 少义务,而用人单位则要承担较多义务,享有较少权利。用人单位 必须在保障最低标准之上与劳动者协商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优选课件
12
1、法律调整依据不同
问题
王某的请求能否 得到法院的支持?理 由是什么?
优选课件
13
1、法律调整依据不同
案例解析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王某已经超过退休年龄,又有相应 社会生活保障,故其与物业公司建立的类似于劳动关系的民 事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而属于劳务关系,不应适用劳动法 。为此,法院判决驳回了原告王某的诉讼请求。
如果王某是标准劳动关系的固定工,那么法院就会支持 他所有的请求。可见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在保护劳动者上的 差别。
优选课件
14
2、调整的主体不同
劳动 关系
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应当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用 人单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须是符 合劳动年龄条件,且具有与履行劳动合同义务 相适应的能力的自然人。
劳务关系的主体类型较多,如可以是两个用人单 位,也可以是两个自然人。法律法规对劳务关系主 体的要求,不如对劳动关系主体要求的那么严格。
除此以外的多数社会团体,如果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是劳动合 同,就按照劳动法进行调整。
优选课件
9
三、劳动关系主体:劳动者法律解读
劳动法中的劳动者是 指达到法定年龄(在我 国年满16周岁)、具有 劳动能力,能够依法签 订劳动合同,独立给付 劳动并获得劳动报酬的 自然人。
但不包括: 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社会团
(六)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的情况也比较复杂,有的社会团体如党派团体,除工勤人 员外 ,其工作人员是公务员,按照公务员法管理;
有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文学艺术联合 会、足球协会等文化艺术体育团体,法学会、医学会等学术研究团体,各种行业协会等社 会经济团体。这些社会团体虽然公务员法没有明确规定参照,但实践中对列入国家编制序 列的社会团体,除工勤人员外,其工作人员是比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
3、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 科研机构等。
2、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 位,这类事业单位与职工签订 的是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的 规定。
(1)工人与单位签订的是劳动合同 ,就要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执行;
(2)干部与单位签订的是聘用合同 ,签订聘用合同的,不适用劳动法。
优选课件
8
二、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劳务关系主要受民法调整,包括《民法通则》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其对 劳务关系的规定比较宽泛笼统,主要遵从当事人意思 自治,对劳务关系主体几乎没有最低保障的限制。
劳务 关系
优选课件
11
1、法律调整依据不同
案例
为何王某拿不到经济补偿金? 王某退休后进入某公司,担任行政工作,在2008年8月被公司 单方面解除了劳动关系。之前双方未签订过任何书面劳动合同或 书面协议。王某被解除后不服,诉请法院,要求公司支付如下: 1、要求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2、要求支付未提前通知的代通金; 3、要求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 4、要求支付未休年休假的3倍工资。
劳务 关系
优选课件
15
3、在隶属关系方面的不同
劳动 关系
处于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着隶 属关系是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隶属关系的含义是指劳 动者成为用人单位中的一员,即成为该用人单位的职工 或员工。因为用人单位的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 关系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劳务关系中,不存在一方当事人是另一方当事 人的职工这种隶属关系。如某一居民使用一名按小时 计酬的家政服务员,家政服务员不可能是该户居民家 的职工,与该居民也不可能存在劳动关系。
人民 法院 、检
家 军 事 机
政 协 等
方政 察院 关
府
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和 聘任制公务员,适用公务员 法,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国家机关招用工勤人员, 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就要 适用劳动合同法。
优选课件
7
二、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五)事业单位
1、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如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 委员会、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其 录用工作人员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不适用劳动法。
如民办学校、民办医院、 民办图书馆、民办博物 馆、民办科技馆等
目前民办非企业 单位超过30万家
优选课件
2
二、 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民 办 非 企 业 单 位 登 记 证 书
优选课件
3
二、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三)“等组织”,属于“等外”
也就是说除列举的企业 、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 企业单位三类组织外,其 他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 关系,也适用劳动法。
二、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一)企业
(二)民办非 企业单位
(三)等组织
(四)国家机关
用人单位
(五)事业单位
(六)社会团体
优选课件
1
二、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
1
2
3
企
社
其他社会力
事
会
量以及公民 个人利用非
业
团
国有资产举
单 位
体
办的,从事 非营利性社
会服务活动
的组织
这三类组织以外的组织:如会计师事务 所、律师事务所等,它们的组织形式比较 复杂,有的采取合伙制,有的采取合作制 ,它们不属于《劳动合同法》例举的任何 一种组织形式,但他们招用助手、工勤人 员等,也要签订劳动合同。
例如: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 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依法成立的会 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 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优选课件
4
二、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会 计 师 事 务 所 营 业 执 照
优选课件
5
二、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律 师 事 务 所 执 业 许 可 证
优选课件
6
二、劳动关系主体:用人单位法律解读 (四)国家机关
12345
国家 国家 司法 国
权力 行政 机关
机关 机关 :
: 人大
: 中央 政府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