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许三观卖血记》重复叙事的音乐性(一)
论《许三观卖血记》的重复叙述
论《许三观卖血记》的重复叙述
夏冬星
【期刊名称】《时代人物》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许三观卖血记》是一篇优秀的小说。
其思想性不言而喻,其艺术性更具有独特的魅力。
它的艺术魅力主要得益于重复叙述手法的运用。
重复叙述在作品中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作用,一是分清层次,推动情节发展。
二是加强节奏。
三是突出主题。
四是强调一种特殊感情。
【总页数】1页(P151-151)
【作者】夏冬星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当叙述乘上音乐的翅膀——论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音乐性 [J], 万杰
2.论《许三观卖血记》的叙述模式 [J], 张秀英
3.《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心理描写的叙述特点透视 [J], 安晓平
4.叙述如何被聆听?--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叙述策略 [J], 邢孔辉
5.《许三观卖血记》的叙述时间——兼论余华向现实主义的回归 [J], 李雪; 钟海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答辩论文 论《许三观卖血记》的重复叙事
论《许三观卖血记》的重复叙事【内容摘要】重复叙事是把小说中的某个词语、某个细节或某个事件在小说的不同章节反复利用。
这一古老的叙事艺术在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得到大胆尝试,恢复了它特有的艺术生产作用和审美韵味,并获得了创造性的发展。
现根据其形式和表达内容的不同,将它们分为情节和片断的重复、细节的描述性重复和对话的重复。
情节和片断的重复是最主要的重复形式,它以章节段落的叙述为基础,往往构成最重要的情节内容。
细节的描述性重复主要表现在作家对人物、场景和故事的细节的描述,使得叙述更生动,更逼真;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对话的重复与叙述互为表里,给全篇小说带来了一种简约朴素的表现力。
余华正是对重复叙事手段和方式的灵活运用,把小说叙事艺术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关键词】重复情节片断细节描述对话重复是一个叙事学的概念。
所谓重复叙事就把小说中的某个词语某个细节或某个事件在小说的不同章节被反复利用①。
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叙事中的重复叙事借鉴了童话和民间故事的叙事手段,以及音乐大师在旋律中单纯和丰富合二而一的重复手法,将带有成人特征的完整、线性发展的叙事逻辑置换成童贞语调的极其简洁的重复叙事环,重复叙事在余华真诚、纯朴的叙述态度中获得了新生,使小说的内涵更富于弹性张力。
因此作家在叙述中也显得无比轻松,改变了“写作与现实的紧张关系”②(余华语)。
重复是最基本的一种叙事手法,它往往构成最重要的情节内容,赋予原本单调、枯燥乏味的情节以激情;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体现在《许》③中有时是痛感,有时是快感,而更多的时候则二者兼有;这就使得主人公的苦难、生死与自然融为一体。
于是许三观枯燥乏味的生活也便在重复中得到一些超拔。
重复的语言具有巫术般的力量,使小说叙事不断得到推进,同时也给小说带来一种简朴纯净的表现力和富有动感的音乐美。
“小说在舒缓优美而不乏苍凉的旋律中传递出作者对许三观卖血的怜悯和敬慕,对人类苦难承受力和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之情。
于反复中见真意——解读《许三观卖血记》的重复叙事
解读苦难——读《许三观卖血记》中文系汉语言071班,何志翔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的贫寒,只要有一颗心在,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做生命的主人。
用自己坚韧的心去体会生活,这是我读了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的感受。
《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笑看人生,笑中含泪的书。
而对于这部小说,我最为深刻的是许三观经历的苦难。
余华是一个影响了整个中国,甚至这个世界的作家。
在他的笔中,许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在我们的脑海中,如《活着》的福贵,风喜,余华的小说中苦难的形象更是他的一大特色。
余华自己就说:作家的职责就是发现。
去发现一切可以使语言生辉的事物,无论是健康美丽的肌肤,还是溃烂的伤口,在作家那里都应当引起同样的激动。
我却认为在余华的小说中溃烂的伤口占了多数,我认为他是一个为苦难写作的作家。
我们一直认为苦难是深不可测的,如海洋的深度,这样的深度多少影响了许多人的人生,许多的人在这些苦难中倒下了。
可是许三观他迈过去了。
《许三观卖血记》整部小说跨度半个世纪,主要记叙了发生在江南某个小城一个运茧工卖血的故事。
卖血是这部小说的主要线索,血是一个特殊的字,无论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存来说血是生命延续的源泉,在文化学中血给赋予了众多的意象。
在这部小说中血出现了十二次,每一次的出现,都是许三观人生中无奈的表现。
总的来说是苦难导致的。
小说一开头就点明血的多与少对生命的重要性,卖血在许三观生存的空间里是一种身子结实最有力的证明,因而在这一部分中余华放了一段插曲,桂花她妈因那个男人吃不了第二碗饭,没去过卖血,说他的身体垮了,而要退婚。
这一个小插曲也有其他的作用,一来有力的证明了卖血对他们是极其光荣的事,二来为许三观卖第一次血做好了铺垫,也为许三观有钱把许玉兰娶回家奠定了经济基础。
对于许三观来说这一次卖血并不是苦难,但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那时许三观仍然在苦难中,因为他连娶老婆的钱都没有,这里折射出当时的社会大多数的人们生活在贫困中。
许三观是一个普通的运茧工,但是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农民的善良,朴素,朴实,坚忍不拔的品质。
论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修辞技巧
者充分 利用 象征 、 反讽 两 大修辞 技 巧 , 使 小说 产生 了
独 特 的艺术 效果 。
二 两黄 酒” l 4 l 9 。 的行 为 , 伴 随每 一 次 的 卖 血事 件 而 相 应 地重 复 出现 。还有 许 玉兰遇 事喜 欢“ 哭 门槛 ” 的行
为 也不 断地 重 复 出 现 。无 论 是关 于人 物对 白 、 故 事
Vo 1 .1 l, NO .9
S e p . 2 01 3
论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 的修辞技巧
焦 、 、 、 娇 P / ' l
( 西 南 大学 文 学院 , 重庆 4 0 0 7 1 5 )
摘 要 : 余 华 的《 许 观 卖 血 记 》 充分 运 用 象征 和 反 讽 两 大 修 辞 技 巧 , 创 造 出鲜 明 的象 征 意 象 , 对 特 定 社 会 历 史 进 行 了 尖 锐 的反 讽 展 示 了艰 难 时 期 人 的 求 生 欲 望 以及 对 平 等 尊 严 的追 求 。 关键词 : 余华 ; 《 许 观 卖 血 记 》 ; 修辞; 象征 ; 反 讽 中 图分 类 号 : 1 2 0 7 . 4 2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l 6 7 2 —5 3 7 9 ( 2 0 1 3 ) 0 9—0 1 3 4 —0 5
( 一) 象 征 修 辞 的 特 点
1 . 强 调 性
环往 复 、 跌 宕 起伏 的 阅读快 感 , 令 人 印象深 刻 。
( 2 ) 布 局 性 强 调
“ 这 种技 巧是 指 把 具 有 象 征 意 义 的 物象 或 对 它 的描 写 , 安排 在小 说 中特 殊 的 、 重 要 的位 置 , 从 而 达 到 突 出其象 征 作 用 的 目的 。 ” [ 2 】 2 。 而 小 说 的 题 目, 往 往包 含 着重 要 的信 息 , 以凝 练 的字 眼 表 现 作 品 的象 征 性 。《 许 三观 卖血 记 》 这 个 题 目, 将“ 卖血” 的 象 征 性 凸 显无 疑 。许三 观 的 1 2次 卖 血 事 件 恰 如 其 分 地 与作 品 的题 目相 对 应 , 再联 系 1 2次 卖 血 事 件 的 起 因、 经过 和结 果 , 读 者便 顺 理成章 地 悟 出了“ 卖血” 的 象征 性 。而这 1 2次卖 血 事件 , 都安 排在 许 三观 这个 人 物面 临生 命 中的 大灾 大 难 之 时 , 这就将“ 卖血” 与 人 物命 运联 系在 一 起 。“ 卖血” 的象 征 性 , 通 过作 者
《许三观卖血记》话语重复
话语重复的艺术意义阅读完《许三观买血记》后发现行文中出现了许多的话语重复的现象,这种重复的语句让我想起《诗经》的重叠,双声叠韵使诗歌在演唱或吟咏时,章节舒缓悠扬,语言具有音乐美。
在现代作品中极少出现重复的形式,毕竟很少人能像余华这样大胆和圆滑的使用它,《许三观买血记》中重复使得行文朴素而自然,语言极具控制力,描写深刻,入木三分,却不拖沓繁琐。
我就于此浅薄的分析《许三观卖血记》中这种话语重复的艺术。
在文章的第一章中,简述了许三观和他爷爷的谈话,在谈话中许三观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说:“爷爷,我不是你儿,我是你孙子……”我们可以在这句简单的重复中,清晰的知道许三观的孝顺率直、爷爷的糊涂啰嗦被余华展现得淋漓尽致,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故事的浑厚民间背景也凸显了出来,给人以真实和亲切感。
正是这种看似简单却带有民间朴实的质地语句,展现了最原始、最纯真、不掺一丝杂质的农村生活之美,展示了丰富的内蕴之美。
文中许三观婚后三个儿子次第出生,逐渐长大,一切似乎很平静,然而流言终会打破这一切的平静。
城里许多认识许三观的人,在二乐的脸上认出了许三观的鼻子,在三乐的脸认出了许三观的眼睛,可是在一乐的脸上他们看不到来自许三观的影子,他们开始在私下里议论,他们说:一乐这孩子长得一点也不像许三观,一乐这孩子的嘴巴长得像许玉兰,别的什么地方也不像许玉兰。
一乐这孩子的妈看来是许玉兰,这孩子的爹是许三观吗?一乐这颗种子是谁播到许玉兰身上的?会不会是何小勇?一乐的眼睛,一乐的鼻子,还有一乐那一对大耳朵,越长越像何小勇。
这话初传到许三观的耳朵里,他将信将疑,找来三个儿子依次坐在面前验明真身,得出“一乐不像我没关系,一乐像他的弟弟就行了”的结论,自己把自己说服了,但是流言蜚语一次一次地蜂起,次次传到许三观的耳朵里,谎言重复千次也就成真的,许三观听得心气浮躁,疑心加重,最终向许玉兰取证。
当前面这段话丝毫未改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它就像一只可恶的蚊子,嗡嗡地在人耳朵根子底下索绕,轰也轰不走,抓又抓不住,虽不痛不痒,但使人心烦情燥,脾气好不起来,急于想把它解决掉。
论《许三观卖血记》的重复叙事结构
他 娶到 了许 玉 兰 ;为 了赔 偿 因一 乐 打 架而 欠 的方铁 匠的 钱 ,许 三观 进 行 了第 二次 卖 血 ;许 三观 第 三次 卖
说最 后 ,许 三观 想 为 自己卖 一 次 血 时 ,卖血 实 际上 已经升 华成 了一种 人生 仪式 和人 性仪 式 。 ” [ 1 ] 在许 j 三 观 第 一 次卖 血 的 时候 ,
事 的沉 重感 。 如 果把
一
这样 做使 小 说 的主 题重 复 表现 手法 有 了显 著提 升 ,整 个 主题 的情 感 内
涵 也在 反复 积 累之 中 ,小说 中的人 物 经历 不 问断地 层 次叠 加 ,主人公
= 三 观 卖血 记》 比作
繁 的 卖 血 使 许 三 观 的 身 体 受 到 重 创 ,险些 命丧 其 中 。吴 义勤 曾评 论 过: “ 他 的 的血 是越 卖越 淡 ,但 他
的生命 力 却越 来 越 旺盛 ,他 的 血是
只涅 磐 的火 风 ,那 么 主题重 复 就
是 火 风 骨 架 ,支撑 起 了整 个 小 说 ;
次 主题 重 复就 是火 凤 的筋 脉 ,起 着
最 终走 向 了悲剧 命运 。 许 三观 的第 一 次卖 血 是具 有 尝
试 性 的 ,也 是 自己身 子骨 结实 的 一 种 证 明 ,通 过 这一 次无 意 中 的卖 血
但 这 种重 复也 是 有变 化 的 ,于重 复 中变 化 ,于变 化 中重 复 。越 来越 频
余 华 擅 长运 用 主题 重 复 的小说 构 建 手法 ,来 完 成 对 作 品 的综 述 。
那个 时 代 的诙谐 ,使 全文 一直 都 笼 罩在 一 个 幽默 的气 氛 中 ,降低 了故
的 ,重 复与 对 白血 肉相 连 ,密 不 可 分 。除 此之 外 细节 的 重复 也十 分精 彩 ,这些 细 节 丰富 了人 物 所经 历 的 情节 ,增强 了 小说 的 真实 感 ,让 我 t J " ] 能伴 随着 人 物一 同 喜悲 ,感 受 到
文献综述整理
许三观卖血记小说背景50-70年代余弦重复的诗学——评许三观卖血记1996叙事重复主题重复本文为主题重复许三观的一生卖了九次血首尾两次不太明确目的的卖血行为使许三观的一生呈封闭式结构其余的卖血行为均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这首位两次的卖血也稍微淡化了其生命的悲剧性除了主题卖血的重复小说中还存在次主题的重复一乐名字卖血前喝水以及卖血后喝黄酒吃猪肝这种带有戏谑性的情节淡化了小说中的悲剧性使小说带有了一些喜剧性色彩经过作者的设计小说以团圆欢乐结尾使得卖血的苦难被控制在能被接受的范围成为了高尚的作品论者在欣赏余华的叙事技巧的同时又意识到作者采用的主题重复技巧与作品的高尚似乎不协调,提出了余华小说存在故事情节模式化的缺点,甚至认为许三观是活着的重复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许三观卖血记之于余华的意义2000年主题转型-—“人”的复活和民间的发现1、人与生活的复活塑造了许三观这一典型形象,并通过卖血的情节不断深化人物形象淡化时代氛围和生活语境但又在故事的讲述中渗透着时代大氛围,对“历史场景"的悬置能够深入的思考人的生存本质。
对时代荒唐事并不采取批判的态度,而是报以宽容理解的态度,体现出生活的感性力量,消解了意识形态叙事。
2、民间的发现与重塑故事发生在一个民间的村庄,先锋作家余华此时抛弃了作家主体化叙事,采用民间叙事手法,作者充当一位聆听者艺术转型返朴归真简朴素雅的艺术追求暴露叙事——隐藏叙事群口话语方式,营造众声喧哗的艺术效果,推动情节发展语言的多重功能重复叙事对余华的意义体现先锋作家在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上的转型,对简单朴素的回归,是对自己写作能力的最有力的证明.是余华自觉的选择,写出了高尚的作品李林荣生命抵押幸福的寓言故事2001通过对小说故事情节的分析,认为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悲喜交加的民间寓言故事,小说的故事情节围绕着许三观卖血度过人生的每一道难关,许三观的12次是小说的主主体,而大的时代背景被淡化和搁置,处于次要位置,小说通过卖血的故事揭示许三观的生存哲理以及人生观,他以自己身体健壮能够卖血使全家度过难关而感到自豪,同时又相信因果报应,多行善事,愿意让一乐为何小勇喊魂。
汉语言毕业论文 试论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艺术特色
目录一、情节发展相对独立且在平稳中顺沿 (1)二、人物造型凸显了它的生活化特征 (3)三、语言风格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 (5)参考文献 (7)试论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艺术特色[提要]: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以其质朴的笔调抒写了一群普通人的生活历程。
它以它独特的戏谑和悲悯展示着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无论在情节运用、人物表达、语言运用上,朴素构成了全文的基调。
而余华的成功在于:它在这种看似平白的表达再现了一群普通人纯生活化而又洋溢着浓烈的人性美展示的人物生活历程,这不得不得益于余华在整部小说中独具个性的情感把握和情景展开,它是余华作品本色生活观和写作风格的体现。
[关键词]:《许三观卖血记》质朴人物表达人性美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以平实的笔调抒写了一群普通人的生活历程。
小说没有突兀的情节设置,也没有华丽的文辞运用,以纯生活化的笔调描摹纯生活化的人物,但自始自终洋溢了它对生活最深刻和最浓烈的体验,这不得不得益于余华在整部小说中独具个性的情感把握和情景展开,他是余华作品本色生活观和写作风格的体现。
以下本文将以《许三观卖血记》为切入点,试图从情节设置、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解析余华小说的内在特点。
一、情节发展相对独立且在平稳中顺沿。
《许三观卖血记》没有贯穿全文的矛盾冲突,它以最平白的文字展示那个时代的人和事。
它的情节发展始终是相对独立且在平稳中顺沿,这是《许》文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而余华的成功则在于他把这种生活本象打造的平凡而又不失艺术魅力,在这朴实的外相下升腾起超越时空的人性“悲壮美”,构成他独特的行文风格。
《许三观卖血记》全文没有任何情节悬念的设置,它所展现的,是一种彻底的线性结构。
它所再现的,是最为普通的生活本象。
因而它的情节安排始终是平实的。
作者没有刻意去勾勒一条主线引导全文的发展,也没有试图艺术化的放大生活的某个截面来给人造成情感的突然跃升。
《许》文的情节自始自终都稳定在一个层面上,即使是由小矛盾引发的情节起伏也是自然而然地所达成。
音乐叙述式叙事
音乐叙述式叙事——论余华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艺术作者:厍科先摘要:新时期以来的先锋小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
丰富和灿烂的极致之后,到了九十年代乃至进入新世纪以来,却走向了丰富之极的单纯或灿烂之极的平淡,其中余华的音乐叙述式叙事在这方面尤为突出,成就了余华后期小说的这种“精美绝伦”的形式,这种音乐般的叙事艺术在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体现得最为充分,即从音乐与叙事结构;音乐与叙事节奏;音乐与重复叙事;音乐与叙事声音四个方面将《许三观卖血记》的外表朴实和内蕴深远完美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余华;许三观卖血记;音乐叙述;叙事艺术Music narration type narrates——Discusses the narrative art of Yuhua’s novel "Chronicle of a BloodMerchant "Undergraduate:She kexianSupervisor: Cheng mingbinAbstract:Has been a pioneer in the new period in the previous novels in The mid-eighties century, experienced a rich and brilliant and extreme , after the nineties and even into the new century, but towards the rich in the very simple or brilliant in the very flat , which describes the type of music in Yu Hua's narrative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this respect,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late Yu Hua's novel the" absolutely fine "form, such as the narrative art music In the novel " 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 was particularly reflected in the full: that is, music and narrative structure; the rhythm of music and narrative; music and narrative repeat; music and the voices of the four aspects of narrative, it looks simple and perfect combination of intrinsic far-reaching together.Key words: Yuhua; 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Music narration; Narrative art目录前言 (1)一、音乐与叙事结构 (1)二、音乐与叙事节奏 (2)三、音乐与重复叙事 (3)四、音乐与叙事声音 (6)结语 (7)参考文献 (8)致谢 (9)前言先锋派小说家余华以其别具特色的叙事风格自由的漫步在当代文学殿堂,早期余华有《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一九八六年》等以极其极端的叙事形式完成了对世界一次性解读,这些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渗透着一种冷酷和血腥,让人不安。
论《许三观卖血记》的重复叙事结构
2013.09包玮琦纵观《许三观卖血记》,我们不难看出贯穿整篇小说的线索就是许三观的十二次卖血,这是文章的主干。
在他卖血的同时,我们会发现许三观每次卖血都会伴随着两个次要线索,那就是———在卖血前喝大量的水,以及在卖血后喝二两黄酒、吃炒猪肝。
细读这篇小说,我们还会看到,整篇小说几乎是在人物与人物之间一次次的对白中产生的,重复与对白血肉相连,密不可分。
除此之外细节的重复也十分精彩,这些细节丰富了人物所经历的情节,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让我们能伴随着人物一同喜悲,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诙谐,使全文一直都笼罩在一个幽默的气氛中,降低了故事的沉重感。
如果把《许三观卖血记》比作一只涅磐的火凤,那么主题重复就是火凤骨架,支撑起了整个小说;次主题重复就是火凤的筋脉,起着强健骨架的作用,加深了卖血带给读者的心灵震撼;对白重复是火凤的血肉,与火凤紧密相连,互为表里;细节重复是火凤的羽毛,为火凤增光添彩,使其变得精妙绝伦,引领着火凤一飞冲天,使《许三观卖血记》一跃成为“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之一。
主人公许三观也是一个经历过涅磐的火凤,他承受了特殊历史时期所给予人民的苦难,一次次越来越汹涌的打击并没有将他打倒,反而使许三观在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之后终于浴火重生,获得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
许三观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反复出现的情节就是卖血,他的十二次卖血既是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线索,也是许三观的整个人生意义所在。
作者通过许三观一次又一次去医院卖血为我们展现出许三观朝气健壮的青年时期,艰难辛苦的中年时期,平安衰老的暮年时期。
从而使许三观,一个嘴硬心软、善良、朴实、坚强、包容、好面子、有点小肚鸡肠又有点阿Q精神的形象跃然纸上,通过这十二次的卖血几乎展现出了许三观一生所经历的全部苦难。
余华擅长运用主题重复的小说构建手法,来完成对作品的综述。
这样做使小说的主题重复表现手法有了显著提升,整个主题的情感内涵也在反复积累之中,小说中的人物经历不间断地层次叠加,主人公最终走向了悲剧命运。
余华小说叙事音乐性探究
余华小说叙事音乐性探究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后期,被誉为“冷漠杀手”的余华闻名文坛,他在创作中摒弃人性美好、善良的一面,将报复、欺诈、欲望、杀戮、苦难、死亡、混乱、暴力等图画呈现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人性残酷、阴暗、丑陋的一面。
当人们对余华作品中的冷漠叙事、宿命色彩、死亡气息已经逐渐习惯时,他于90年代接连出版《许三观卖血记》《活着》这样具有人间温情的作品。
人们不仅钦佩他深厚的文学功力,更加惊诧他转型的神速,不论写实或者先锋,余华都是同时期作家中的佼佼者。
不论是欣赏、赞叹还是惊讶,人们对余华改变风格的原因产生极大兴趣,很多人从作家自我精神状态和主体意识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研究,笔者认为音乐对余华转变写作风格起到关键作用。
音乐触及余华的灵魂,影响其文学观点;音乐激发灵感,让他找到独特的写作理念;音乐改变他看待世界的方法,致使他的叙述风格发生巨大转变。
二、音乐赋予他爱的灵感,促使其文学观念发生转变从愤怒、冷漠到和平、悲悯,余华改变创作心态,曾经他为隐藏在亲情、法律、民主、科学等外衣下的暴力以及其本性感觉愤怒。
随着观念的改变,余华意识到一个作家应该寻找摒弃道德判断的真理。
揭露、控诉、发泄不是作家使命,其使命应该是展现高尚的人性。
于是他对事物进行理解后内心变得超然,将善恶同样看待,用悲悯、同情的目光来对待社会,在这样心理状态的支配下,《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等作品反映出余华小说的变化,温情、悲悯代替暴力、冷漠,确立起大爱观,以爱、乐观、昂扬、坚毅、善良等品质重新回归小说领域,让曾经诡异、阴霾的天空展现出温柔、明媚的阳光。
一种难能可贵的亲切感重新包围着余华,他融化血液中的寒冰,流露出美好、温热的人性和人情,余华终于在创作中领会了小说要以人物为基础这一亘古不变朴素的道理。
许三观卖血12次,他用执著、单纯、朴素去抵御苦难,拯救他人生命的同时,也完成对生命意义和生存性质的重新认可,得到崇高又朴素的人性。
丰满的血肉注入进符号化的生命,世界图景抛弃抽象画,重新获得真实生活的感人力量。
浅谈《许三观卖血记》中重复手法的运用
浅谈《许三观卖血记》中重复手法的运用作者:洪庆辉龚小萍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24期摘要:“重复”是余华小说的一个典型特征,以《许三观卖血记》为最成功的典范。
对此已有不少研究,但大多局限于对“重复”本身的探讨。
本文从重复的表现,作用,及其渊源三方面,对此进行更为完整的探讨,使读者对于余华这部作品中的重复手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重复;《许三观卖血记》;表现;作用;渊源作者简介:洪庆辉(1992-),女,西华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笔译理论与基础;龚小萍(1971-),女,西华大学教授、硕导,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澳大利亚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11、引言余华的作品关注普通百姓的疾苦,充满人道主义色彩。
在多年的小说创作过程中,余华不断在叙述手法方面进行大量的探索,追求更为自由的叙述形式,重复艺术便是其一。
在小说中使用重复手法,特别是长篇小说,对于作者来说是一很大的挑战,而余华将其运用得游刃有余,这一手法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许三观卖血记》中重复手法的表现余华认为,“人活着就要受苦”,《许三观卖血记》就讲述了一个成年人如何消解生存苦难的故事,其中大量的内容是关于困难的重复。
许三观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为了生存,走上了卖血的不归路。
一次又一次卖血的重复,组成了这部小说,也组成了许三观的整个生命;卖血的仪式也是一种重复,每次卖血,许三观都要喝水,贿赂血头,然后去胜利饭店拍着桌子大声叫喊“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温一温”。
另外,许三观在饥荒之年,给全家人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口述做红烧肉的过程。
除此之外,许玉兰每次面对委屈或困苦都会大嚷大叫,坐到门槛上哭喊。
其次,在形式上,对话占了相当大一部分,而重复式的对话则是最主要的形式。
如此的重复,简单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通过这种简单重复式的对白,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作品中人物所面对的情境,焦急与悲痛等心理活动跃然纸上。
平淡亦是另一种真实——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特色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梁雨乔摘要】《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创作转型期的作品。
主人公许三观代表着拥有单纯愚昧的人性、无奈于现实生活的普通百姓群体。
但他们依然有鲜为人知的崇高与真诚、不浮夸的股股温情。
余华用客观简洁的叙述、对话、重复等叙事手法在悲剧与关怀交织、叠加的故事中。
将悲剧引申为生存性苦难将苦难延伸向人性的崇高境界。
【关键词】许观叙事特征悲剧温情真实】—一、文本内容梳理《许三观卖血记》书从许三观还是个平凡的丝厂送茧工开始讲起。
因回到村里看望爷爷从四叔口中知道了卖血并跟随阿方、根龙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卖血。
殊不知卖血一旦有了开始便再难以收尾。
存那个动荡慌乱的岁月周遭的压力不断涌向许三观。
迫于生活无奈不得不拼命工作却依然食不果腹全家五口人的生活无法得到保证。
每每此时许三观只能想到这条去医院找血头卖血的出路靠卖血维持生计。
小说围绕许三观的十二次卖血的经历为我们铺展开一条充满琐碎杂事、亦辛酸的许三观的生活轨迹。
第一次卖血许三观由于好奇跟着阿方、根龙去了医院。
这是许三观的卖血之路的启蒙课也因为第一次卖血挣来的钱娶到了媳妇——许玉兰。
第二次卖血是因为一乐替弟弟出气把方铁匠的儿子的头砸破被方铁匠抄了家。
为了赎回这个家他选择去卖血。
第三次是为了另一个女人—那个摔断腿的林大胖子他去卖了血。
第四次是因为一家人喝了五十七天的玉米粥他不愿看着全家人忍饥挨饿又去卖了血。
第五次和第六次是两个儿子一乐和二乐都被发往乡下做知青为了儿子的生活和前途他接连两次卖血。
第七次到第十一次卖血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为在上海病床上的一乐筹钱治病。
最后一次发生在生活日渐好转的新时代因为一个“想吃一盘炒猪肝想喝二两黄酒”的愿望而想到去卖血。
但是这次许三观却没有卖出血。
许三观的每一次卖血都伴随着其他的事发生大跃进、文革、上山下乡等等。
在他平凡的生活背后是整个国家、社会。
因为七个不同目的的十二次卖血对于许三观来说卖掉的是血管早流淌着的摇钱树般的鲜红血液道尽了如许三观一样的百姓群体那饱经生活压力蚕食的人生中无处申诉的点点滴滴的无奈。
探析《许三观卖血记》的重复叙述模式
探析《许三观卖血记》的重复叙述模式作者简介:蔡思思,女,浙江温州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摘要: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成功运用了重复叙述模式,其重复叙事是小说构架的手段、构成细节的主要手法、刻画人物的重要方式。
本文探究分析了《许三观卖血记》中出现的两种不同的重复叙述方式:叙述重复模式和事件重复模式,并分析了重复叙述在本部小说中的作用。
关键词:《许三观卖血记》;重复叙述模式;艺术风格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重复,是最早的修辞学术语,指依靠某一词或词组来达到特定效果的修辞手法。
在诗歌中,重复是指最基本的修辞原则,体现为对押韵、格律、对仗等的要求。
”[1]p98重要手段,在现代小说家尤其是先锋小说家笔下,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叙事技巧。
在小说中,“重复”的运用可以分为两类:叙述重复与事件重复。
叙述重复是指一件事情被讲述者反复地讲述。
事件重复是指同一类的事件在作品中的反复出现。
余华作为一名先锋小说家,具有纯熟的重复叙述技巧,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既使用了叙述重复也使用了事件重复。
一、叙述重复模式第一,“在一乐长大后,城里很多认识许三观的人开始议论纷纷,觉得一乐不像三观倒更像何小勇。
”在小说里前后两次密集地出现村民对着同一事件的议论。
其实出现一次即可,但作者特意将这段文字进行重复,加强了村民的舆论效果,渲染了一种“风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压抑的气氛,使后文许三观质疑一乐是何小勇的儿子这个情节出现的十分自然。
第二,许玉兰多次叫喊“我前世造了什么孽哦?我一没守寡,二没改嫁,三没偷汉子,可他们说我三个儿子有两个爹,我前世造了什么孽啊?”这与《祝福》中的祥林嫂颇为相似,都是以哭诉的方式引起大家注意,博取大家同情。
而结局也是一样,这样的哭诉多了,“观众”看热闹的兴致也没了,许玉兰只好归为沉默。
这种重复的哭诉很好地塑造了许玉兰这个心直口快的农村妇女形象,许玉兰先后五次坐在门槛上,除了两次没有大喊大闹,其余三次都扮演了家丑的“扬声筒”,让全镇的人知道她和何小勇的关系,知道一乐并非许三观的儿子,知道许三观和林芬芳发生了关系……第三,小说结尾许三观想卖血,但因年老被年轻的血头嘲弄拒绝。
许三观卖血记
《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印象摘要: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一改往日先锋小说的叙事风格,其叙述不再是第一人称内心独白式,也不是构筑框架结构式。
在整个小说中没有评论,没有抒情,没有激烈的矛盾,几乎看不到华丽的辞藻,而是采用对话的形式和重复叙事等方法来展开小说的故事。
在小说中作为叙述人的作者大本分时间充当了一个后台的角色,将叙述的权力交给小说中的人物,由小说人物来推动故事情节。
而叙述人自己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走出后台但不过也只是简单的交代一下人物或者是情节。
下面我就根据小说的叙事风格来解读一下《许三观卖血记》。
关键字:《许三观卖血记》叙事对话重复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作者采用了一种民间叙述的方式,使小说处处弥漫着民间的气息。
开篇就是许三观跟爷爷的对话,“我儿,你的脸在哪里?”许三观说:“爷爷,我不是你儿,我是你孙子,我的脸在这里……”这样的对话简单,朴实,有一种农村风,不世俗,不刻意。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小说中的语言的叙述表现形式。
一、语言叙述方式(1)、对话形式《许三观卖血记》话语结构独特,其表现在故事场景、人物动作、心里等描写大多采用对话的形式来推动故事情节,全篇几乎是以对话的形式来展开的,无论何时何地都少不了对话,可以说小说是以对话的形式来表现人物特征的。
许三观第二次去卖血,他给李血头带了一袋白糖。
“我不能收你东西。
”李血头拍了拍桌子说,“你要是半年前送来,我还会收下,现在我不会收你东西了。
上次阿方和根龙给我送了两斤鸡蛋来,我一个都没要。
现在我是共产党员了,你知道吗?我现在是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当许三观说到是白糖时,李血头说“白糖倒是珍贵的,我刚才还以为是一斤盐。
”说着李血头往手里倒了一些白糖,看着白糖说“这白糖就是细嫩,像是小姑娘的皮肤,是不是?”……从这个简单的对话情节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就拿李血头来说,从他的话语间我们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句简单的话,一个普通的动作就把一个人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论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重复”结构与隐喻意义
所控诉的 旧社会 。但经过人 民公社 、大跃进 、大炼 钢铁 的社会 主义 ,许 三观 以 自
己的生存经验一针见血地指出 : “ 从今往后谁也没有 自己的 田地 了 ,田地都归 国
家 了,要 种庄稼 得向国家租 田地 ,到 了收成 的时候要 向国家交粮食 ,国家就像是
量”指使下展开其运动 , “ 如同事先 已确定 了剧情”。这个 “ 世界 的结构 ”不仅赋
予人 的命运 ,人 与人的命运 ,人与 自然的命运 , “ 世界 自身的规律便体现在这命运 之 中” 。如果说 ,他在 《 世事如烟 》 《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 》等先锋作 品中 ,分 别以小说空间的并置 、错位和时间的分裂 、重叠的结构作为他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框 架 ,那么在转型后的 《 卖血记 》中,我以为 ,余华并 未因为题材的现实性而转 向现 实主义的对事实框架 的模仿 ,他仍承续着对那个 “ 事先 已经安排好 ,在某种隐藏的 力量指使下展开其运动 ”的世界结构的追 寻。只不过 《 卖血记 》的现实题材 ,让他 把这种探究有意无 意地伸 向了赋予人社会命运 的 “ 社会 的结构”。
・
l l 9・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研 究 丛 刊 201 3年 第 8 期
一
直受 着马克思 主义教 育的 中国人一定记 着马 克思说过 的这 句话 :一 种社
会 形态在 进行生产活动的同时如不进 行生产 条件再 生产 的话 ,就一年也维持不下
去 。马克思所揭露的资本主义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 保证虽说残酷 ,起码它还有个 长远的观点 ,能够考虑 到传宗 接代所 需要的抚养和教育子女 问题 ,甚至 能够超越 “ 生物学 的”最低保证 ,慷慨 地念及 一种 “ 有史 可循 ”的最低 限需要 。如马克思 注 :英国工人需要 啤酒 ,而法 国无产者需要葡萄酒 ,多少有那 么点奢侈 的享受。
浅析余华《许三观卖血记》重复叙事意蕴
作 家 是否 能够使 自己 置 于 发 现 之 中 , 是 非 常最 这 重要 的 。 可 以说 叙 述 方 式 的 变 革 一 直 是 余 华 小 说 ”
一
、
主 题事 件 的 重 复— — 淳 朴 的力量 感
许 三 观 的生 活 比较 简单 , 环 不 止 的 “ 血 ” 循 卖 构成 了他生命 的 主旋 律 。 每 一 次 卖 血 背 景 和 原 因各 不 相
同, 过程 都 大 同小 异 。第 一次 卖 血是 出于好奇 , 了证 _ - 为 明 自己身体 结 实 ; 二 次 卖 血 是 为 了 支 付一 乐 打 伤 方 第
… …
“ 听 者 ” 姿 态 , 华 开 始 尊 重 小 说 中 的人 物 , 可 聆 的 余 尽 能 “ 着 人 物 写 ”, 可 能 用 最 简 单 最 朴 实 的 语 言叙 贴 尽 述, 因此 他 找 到 了重 复叙 事 , 这一 简单 却 不失 意蕴 的叙 述 技巧 。
创作中 自我反叛 的努力 向度 。在《 在细雨 中呼喊》 之 前, 余华小说里的人物 , 不过是他叙述中的符号。人物 的声音 被作 者 的叙 述 给 压 抑 了 , 曾 明确 表 示 : 我并 他 “ 不认 为人 物在作 品 中享有 的地 位 , 比河 流 、 阳光 、 叶 、 树 街道 和房屋 来得 重要 , 认 为人 物 和 阳光 河流 等 一样 , 我 都只是道具而 已。 【 这种将 人 “ ”3 物化 ” 为道具 的观念 被他贯 彻在 早期 的作 品中 , 者 的 “ 音 ” 大 超 过 了 作 声 大 人物的“ 声音 ” 使人 物没能够获得相 对独立完整 的生 命感。到了《 在细雨 中呼喊》 作者逐渐开始意识到作 , 品 中的人物 应该 有 自 己的声 音 , 该 尊 重 人 物 自身 的 应 声 音 。在 《 三 观卖 血 记 》 文 版 自序 中 , 华 写 道 : 许 中 余 “ 在这里 , 者会无 所 事 事 , 为他 一 开 始就 发 现 虚构 作 因 的人物 同样 有 自己的声音 , 他应 该 尊重 这 些声 音 , 让他 们 自己去 风 中寻找答 案 。于 是 作者 不 只是 一 位叙 述 上 的侵 略者 , 还是 一位 聆 听者 。他 努 力这 样 做 , 在叙 述 的 时候他试图取消作者的身份。 “ 中的人物经常 自己 ”书
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重复叙事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重复叙事冀莉 周口幼师师范学校摘 要:余华是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浪潮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
他创作的《许三观卖血记》以其极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与赞誉。
在这部作品中,重复叙事的手法得到了炉火纯青的运用,从而赋予了小说独特的审美价值。
本文试介绍重复叙事的含义及类型,再分析重复叙事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最后论述其产生的美学效果。
关键词:《许三观卖血记》;复叙事;具体体现;美学效果作者简介:冀莉(1988.10-),女,本科,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51-01美国刊物《亚太艺术》这样评价《许三观卖血记》:“余华的天赋就在于,他能用悲悯的幽默冲淡残酷的故事,能轻松地处理痛苦的处境而对笔下那些没有文化的普通的穷人不加丝毫的嘲弄。
也正是这种幽默给人物带来了生命,赋予了他们立体感和尊严”[1]。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运用了重复的叙事手法讲述了送茧工许三观十二次卖血的故事,简洁而节奏明快。
下面将从重复叙事的含义及类型、具体体现和美学效果三方面依次展开论述。
一、重复叙事的含义与类型关于重复这个话题,布罗茨基曾在《小于一》中说过:“历史无疑注定要重复自身:毕竟,历史如同人,没有很多选择”。
所谓重复叙述是指“讲述数次只发生了一次的事件”。
[2]到了《许三观卖血记》,重复叙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产生了独特而深厚的艺术效果。
具体来说,重复叙事包括了三种类型,分别是情节重复、话语重复和词语重复。
情节重复指的是某个故事情节在作品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被多次的叙述;话语重复指的是某一小节的对话或者语句反复地出现;词语重复则是指作品中的某个具体的词语被经常和连续使用。
重复作为一种叙事手法不仅改变了写作的方式,更是由形式影响到了小说的内容,由具体上升到了抽象,深化了小说的思想内容与深层内涵。
《许三观卖血记》的音乐与重复叙事
《许三观卖血记》的音乐与重复叙事《许三观卖血记》所追求的是一种舒缓有致的音乐的叙述节奏,用余华的话说“我刻意让音乐进入的作品是许三观卖血记,(因为全部是对话)组成的叙述比较困难,不仅人物在那发言,还要把叙述往前推进,叙述往前推进有一种旋律,这是我刻意追求的。
”歌剧《马太受难曲》叙述声音简单并且发自小说人物肺腑,《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声音正是如此。
标签:余华;许三观卖血记;音乐叙述;重复叙事米南·昆德拉说“简单的艺术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必须。
他要求的是永远走向事件的中心。
”正是走向中心的简单——重复叙事使《许三观卖血记》在叙述方式上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明快和纯净赋予了余华叙述风格单纯而丰富。
余华曾谈到“我明白了叙述的丰富在走向极致以后其实无比单纯,就像这首伟大的受难曲,将近三个小时的长度,却只有一两首歌曲的旋律,宁静、辉煌、痛苦和欢乐地重复着这几行单纯的旋律,仿佛只用了一个短篇小说的结构和篇幅表达了文学中最绵延不绝的主题。
” [1]因为对巴赫的喜爱,余华渐渐的萌生了一个强烈的冲动就是要用巴赫的马《太受难曲》的叙述方式来写“《马太受难曲》是一部清唱剧,三个小时的长度,可是旋律只有一种,因为他们有着一种伟大的单纯的力量。
” [2]将《马太受难曲》中“伟大的单纯的力量”演绎成小说的叙事手段,使小说成功的吸取了经典音乐中非凡与简约。
这便是《许三观卖血记》在叙述方式上的审美理想。
“重复”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力量,也是小说叙事的重要手段之一,依靠重复某一词或短语来达到特定效果的修辞方法。
按照传统阅读经验,重复在诗歌中主要通过句式的循环往复,营造艺术气氛,产生一唱三叹的效果。
我国古代文学经典诗经将这种修辞艺术体现得尤为充分。
例如:《诗经·国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
这种基本句式、节奏一样,仅仅改变个别词的诗歌体式,我们称之为“叠章体”,反复吟唱,叫人流连忘返,意味无穷。
《许三观卖血记》的音乐叙事
《许三观卖血记》的音乐叙事
刘春勇
【期刊名称】《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许三观卖血记》简洁而干净,它是余华转型后叙事尝试的一个极致,其中的许多叙事手法都是前所未有的,而其中运用得最为成功的就是音乐叙事.整部长篇按照音乐叙事的背景、主音、和声、高潮、低音、尾声及长度来展开,节奏明确,井然有序,这是一次平静的音乐之旅,并且作者在高低起伏的音符下关注的是现代人如何自我拯救的问题,那就是坚韧.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刘春勇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427
【相关文献】
1.叙事中的"文本张力"
——以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文本解读为例 [J], 陈晨晨
2.叙事中的“文本张力”——以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文本解读为例 [J], 陈晨晨
3.论余华小说文本的重复叙事特征
——以《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为例 [J], 孙雅楠
4.《许三观卖血记》中“卖血”的多重含义 [J], 费昊
5.从《许三观卖血记》到《许三观》——不同文化视域下的电影改编 [J], 刘辉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许三观卖血记》重复叙事的音乐性(一)
作者:孙潇雨董岩李云丽张勇
【论文关键词】余华;许三观卖血记;重复
【论文摘要】余华,曾经以善于书写暴力、死亡、恐惧和残酷而闻名。
但音乐却为他敞开了另一个世界。
他从音乐中发现了平凡、安详、宁静和幸福。
《许三观卖血记》可以说是一次音乐的狂欢。
他从古典音乐的重复中发现了单纯的魅力,从婉转的乡曲中体会到本土音乐的活泼与灵动,又从众生的合唱中让人感受到复调音乐的独特,让我们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与情爱。
动人的和弦———温情的叙述
1993年的冬天,余华又为自己续上了已经中断了十八年的音乐的梦。
这个曾在十五岁时对音乐简谱着迷并把《狂人日记》谱成音乐的男孩儿,终于在他三十三岁的时候,迎来了他生命中真正的音乐。
“我经常感到生活在不断暗示我,它向我使眼色,让我走向某一个方向。
我在生活中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所以每次我都跟着它走了。
”余华发现“音乐的叙述和文学的叙述有时候是如此的相似,它们都暗示了时间的衰老和时间的新生,暗示了空间的瞬息万变。
它们都经历了段落的开始,情感的跌宕起伏,高潮的推出和结束时的回响。
”尤其是巴赫的《马太受难曲》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
“这首伟大的受难曲将近三个小时的长度,却只有一首歌曲的旋律,宁静、辉煌、痛苦和欢乐重复着这几行单纯的旋律,仿佛只用了一个短篇小说的的结构和篇幅表达了文学绵延不绝的主题。
”
音乐的重复叙事启发了余华的创作灵感,《许三观卖血记》也在始终重复着一个强大的旋律——卖血。
他一生中十二次卖血的重复经历几乎构成了小说叙述的基本结构,其卖血的前后叙述也几乎是一成不变的。
“喝水”、“见血头”、“吃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温一温”。
余华不厌其烦地为大家重复展现着这一旋律。
许三观在不停地卖血,整部小说也在不停地重复中前进,单纯善良的许三观就这样执着地行走在这简单的重复的生活中。
但这种重复并没有滑向单调。
每次卖血的背景、原因和结果如同音乐中变化的和声,它使整首乐曲充满一种节奏感、跳跃感和流动感。
如果说第一次卖血为我们拉开了一个欢快的序幕(许三观娶了“油条西施”许玉兰,完成了他的婚姻大事。
)那么第二次为一乐闯祸的卖血则是不经意中跳出的一个不安的音符,如同一抹浅浅的涟漪,但又最终归于平静;而为报答偷情女人林芬芳的第三次卖血,是作者有意弹出的一个戏谑的调子,让我们在轻松中对这种特殊的复仇方式报以狡黠与宽容的一笑;而大饥荒中,当一家人喝了五十七天玉米粥之后,许三观的“重操旧业”,整部乐曲开始走向沉重,但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苦难与困顿中一家人苦涩的微笑与从容;而在文革中为一乐、二乐的两次卖血,到一乐去上海治病,许三观为了儿子的命一路卖血到上海(五次),频率越来越快,旋律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大冬天用盐喝下又绿又冰的河水的那一刻,将一个老人关于生命的乐章推到了一种悲壮的高潮。
我们听到了一种叫做深沉和伟大的东西在一个名字叫做“父亲”的血管里很响亮地哗哗流淌。
而最后的老人有血不能卖的伤心的哭泣,则是落幕的那一重锤,声震屋瓦,久久不绝。
婉转的乡曲——美妙的咏叹
在《许三观卖血记》的重复叙事中,它的整个叙事结构是西方古典音乐影响下的“无上的单纯”,但余华的创作又离不开生他养他的一方土地。
音乐的旋律也唤醒了余华关于故乡韵律之美的记忆,家乡的地方戏——越剧给余华带来了灵感。
越剧是起源于浙江嵊县的地方戏剧中一个雅俗共赏的剧种。
它的唱腔婉转,唱词优雅,又吸取了民间重复的叙事手法。
在越剧中,剧作家善于利用句式的回旋往复产生循环回荡、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使每一单元的审美进程得以提升,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
余华准备“用越剧的腔调来写,……让那些标准的汉语在越剧的唱腔里跳跃。
”因此,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具有地方色彩的繁复、浅白的本初性语言的展示。
最有趣的应该算是许玉兰一次次门槛前的哭诉,她的重复的形式,重复的语言,层层递进的诉说,轻灵婉转,一唱三叹,我们如同欣赏一出精湛的地方戏表演。
让我们从许玉兰的一段优美的唱词中来感受一下地方戏的独特魅力:“我前世造的什么孽啊”一如过门中的前奏,然后是挥动着手绢,响亮地哭诉起来:“今世让何晓勇占了便宜,占了便宜还不说,还怀了他的种;怀了他的种不说,还生下了一乐;生了一乐不说,一乐还闯了祸……“一乐闯了祸不说,许三观说他不管;许三观不管,何晓勇也不管,何晓勇不仅不肯出钱,还揪我的头发打我的脸,何晓勇伤天害理,何晓勇不得好死!这些都不说,明天方铁匠带人来怎么办?我怎么办啊?”在她这种哭诉当中,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可能不是痛苦和绝望,就像许三观把她的一次又一次的哭诉看成在门口打毛衣一样平常,我们看到的分明是一个女人为了发泄的表演。
我们在这种重复的旋律中,在这种轻灵的诉说中,有一种审美的享受。
听一听那前世造孽,今生受难的旋律,那万般不幸、急迫倾诉的话赶话,浪推浪的节奏,天籁般的声音,重复律动的节奏,使作品像音乐一般流淌。
她在一次次哭诉中释放着苦痛与悲伤,也在一次次表演中狡黠而乐观地生活。
余华在越剧中发现了来自民间的独特魅力,他让人物在一次次戏剧化的表演中,在这个世上快乐地生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