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
重症肌无力与中医治疗
![重症肌无力与中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279fac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9.png)
重症肌无力与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mys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
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ntiboby,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上常累及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MG)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etyboby,choline receptor,AchR),导致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阻滞,引起眼肌、吞咽肌、呼吸肌以及四肢骨骼肌无力,也就是说支配肌肉收缩的神经不能将“信号指令”正常传递到肌肉,使肌肉减低或丧失了收缩功能,也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症状。
重症肌无力少数可有家族史(家族性遗传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免疫学的病因尚无定论,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生在遗传的基础上,遗传可能为其内因;在外因中,多数人认为与胸腺的慢性病毒感染有关。
具有HLA-A1、A8、B8、B12、Dw3的重症肌无力病人多为女性、青年起病,胸腺增生、无肿瘤、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出率低,用抗胆碱酯酶药无效,早期切除胸腺疗效好;具有HLA-A2、A3的症肌无力病人多为男性,40岁以后起病,多合并胸腺瘤,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出率高。
MG各种年龄组均发生、但多在15-35岁,男女性别比约1:2。
起病急缓不一,多隐袭,主要表现为骨骼肌异常,易于疲劳,往往晨起时肌力较好,到下午或傍晚症状加重,大部分患者累及眼外肌,以提上睑肌最易受累及,随着病情发展可累及更多眼外肌,出现复视,最后眼球可固定,眼内肌一般不受累。
此外延髓支配肌、颈肌、肩胛带肌、躯干肌及上下肢诸肌均可累及,讲话过久,声音逐渐低沉,构音不清而带鼻音,由于下颌、软鄂及吞咽肌、肋间肌等无力,则可影响咀嚼及吞咽功能甚至呼吸困难。
根据受累肌肉范围和程度不同,一般分为眼肌型、延髓肌受累型及全身型,极少数暴发型起病迅速,在数天至数周内即可发生延髓肌无力和呼吸困难,各型之间可以合并存在或相互转变。
重症肌无力的中药治疗秘方
![重症肌无力的中药治疗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47ce64205727a5e9856a61a4.png)
重症肌无力的中药治疗秘方
(1)肝肾阴虚:四肢乏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盗汗或有自汗,入夜口干,舌红而瘦、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生地15克、山药15克、山萸肉12克、女贞于12克、泽泻9克、丹皮6克、枸杞子12克、菟丝1子12克、党参12克、麦冬12克、玄参12克、天花粉n克。
(2)脾肾阳虚:肢体无力,吞咽发呛,胸闷气短,抬头困难,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淡胖,脉沉弱。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熟地12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枸杞子10克、杜仲12克、菟丝于10克、锁阳12克、鹿角胶12克(烊化)、补骨脂12克、党参12克、生黄芪30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
(3)肝胃气虚:眼睑下垂或伴复视,四肢乏力,纳呆腹胀,大便溏薄,面色萎黄,声低气短,时有汗出,舌质淡边见齿痕、苔薄白,脉弱。
治法:健脾益气,补中升提。
方药:党参15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当归12克、柴胡12克、升麻6克、炙甘草6克、大枣10克、炙鸡内金12克。
(4)针刺治疗:头面部穴位:百会(炙)、攒竹、阳自、鱼腰、四白、睛明;四肢躯体选穴:合谷、外
关、内关、三阴交、太冲、脾俞、足三里、大椎、曲池。
(实习编辑:郭婷婷)↑找个没人的地方测一测↑。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专药——麻黄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专药——麻黄](https://img.taocdn.com/s3/m/07f4323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6.png)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专药——麻黄麻黄临证功效多,大汗用大剂麻黄取效之验谈。
麻黄的三大功用:发汗、平喘、利水,在临床上疗是可靠的。
四川省万县郑惠伯主任医师的多年临床经验,认为麻黄的功用远远不止上述三种,其用途甚广。
麻黄除用于治风寒表证、外感喘咳、风水浮肿等证之外,对重症肌无力、颜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根炎后遗症、遗尿及子宮脱垂等病,也都有很好的疗效。
但并非单用麻黄治之,而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于方中加入麻黄,即见奇效。
重症肌无力,属于中医痿证范围。
1959年郑医师曾治一例。
患者系女教师,三十余岁。
其咀嚼肌、吞咽肌、眼肌都麻痹,每日饭前必须注射新斯的明,才能咀嚼吞咽。
中药曾用温补脾肾之类,如黄芪、附片、党参、白术、仙茅、淫羊藿、当归、川芎及人参再造丸,疗效不明显。
后于方中加入麻黄,剂量由6克增至15克,患者病情大有好转,最后不用新斯的明,亦能自己进食。
颜面神经麻痹,中医谓风中经络,多以牵正散为主,辅以针灸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收效缓慢。
郑医师曾治何某,已用牵正散加味及针灸治疗一周无效。
便在原方(白附子、全蝎、僵蚕、蝉蜕、防风、荆芥、当归、川芎、桂枝、白芍、白芷)中加入麻黄、葛根,服三剂患者颜面即牵正。
此后,凡遇此病,开始就加入麻黄,疗效明显提高。
治疗多发性神经根炎后遗症,将麻黄加入补阳还五汤中,经多例的临床观察,均获较好的疗效。
遗尿,是小儿常见病,多为肾气不足,膀胱虚寒。
常用方如缩泉丸、桑螵蛸散,有一定的效果,但很难速效。
如加入麻黄,收效即快。
用麻黄治子宫脱垂的来历,乃四川忠县黄天星医师用加味乌头汤治风湿痹,于无意中治愈老年妇女多年不愈的子宫脱垂(三度下垂),后在当地推广,曾治愈近百例二至三度子宫下垂。
其方中有麻黄24克,他曾将麻黄减量,则效果较慢;若去麻黄,则基本无效。
其方如下:黄芪24克,麻黄24克,二乌各15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黄芩12克,生地15克,甘草6克,蜂蜜60克。
麻黄的以上妙用,古今已有所论,并非独创。
中医如何诊断治疗重症肌无力
![中医如何诊断治疗重症肌无力](https://img.taocdn.com/s3/m/abfdfc6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f.png)
中医如何诊断治疗重症肌无力引言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简称MG)是一种神经肌肉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在中医中归属于“虚证”。
临床症状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肌肉无力和易疲劳。
常见表现有:1.运动无力:患者进行日常活动或运动时出现异常疲劳和无力感,例如说话困难、眼睑下垂等。
2.患者的症状在早晨较轻,白天逐渐加重,晚上达到高峰。
3.长时间保持肌肉收缩时,疲劳程度增加。
4.睡眠或休息后肌肉力量会稍有恢复。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重症肌无力的关键是准确判断病机,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诊断重症肌无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病因辨证: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失调等,中医主张“先辨因,再辨证”,辨别病因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虚实辨证:一般情况下,重症肌无力属于虚证,但也可能伴有实证,此时需结合具体症状进行辨证。
3.气血辨证:肌无力属于中医的“气血两虚”范畴,气虚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语声低弱等,血虚则表现为面色苍白、舌质淡白等。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目标是扶正祛邪,改善气血营养,增强肌肉功能。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1.益气固表法:主要是通过调节气血,增强机体抵抗力,扶正固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党参等,同时辅以适当的针灸疗法。
2.活血化瘀法:适用于气血瘀滞证,常用的中药有丹参、川芎等,可配合拔罐、刮痧等辅助治疗。
3.调理脾胃法:强调脾胃调理,以提高消化吸收功能,常用的中药包括党参、白术等,可辅以适量的艾灸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辨证论治理论,中医将重症肌无力分为以下几种证型,并针对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治:1.气虚血瘀证:主要症状为四肢乏力、心悸气短,舌淡苔白或有瘀点,常用的中药包括少腹逐瘀汤等,可辅以艾灸、拔罐等治疗。
2.脾虚湿阻证:主要症状为肌肉无力,舌质淡薄,苔腻厚,常用的中药包括参苓白术散等,可辅以温针治疗。
3.心脾两虚证:主要症状为肌肉无力,心悸气短,舌淡苔薄白,常用的中药包括参苓白术散等,可辅以针灸调理。
重症肌无力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重症肌无力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7725ac9b9f3f90f76c61b8b.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重症肌无力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肌无力这种疾病的名称,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什么是重症肌无力呢?专家表示,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肌无力这种疾病的名称,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什么是重症肌无力呢?专家表示,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出现会给人们的身心带来很大的伤害,由于肌无力的发展过程较快,所以我们要早期进行治疗。
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一直是被所信奉的好疗法。
那么,中医怎么样治疗重症肌无力?
一、中药治疗根据病因病机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
1)祛邪用祛风通络之牵正散加味治疗3月,后用益气健脾、活血通络之补中益气汤加减治愈1例双眼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用祛风胜湿醒脾法,药用防风、白芷、白豆蔻、粉葛根、藿香、佩兰、薏仁、茯苓等,治愈1例。
2)祛邪扶正兼施以葛根举陷汤随证加减,药用葛根、黄芪、党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桔梗、炙甘草,取得较好疗效。
3)脾气亏虚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愈1例。
脾虚及肾:用补气健脾为主,佐以滋补肾阴治疗38例,痊愈17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
7%;用归脾汤加补肾药如菟丝子、肉苁蓉等治愈1例。
二、针灸治疗:
1)取足三里(双)、隐白(双),得气后留针,留针时在上述穴位用艾条温和灸15-20分,再于病侧上睑用梅花针反复叩刺,局部皮肤潮红后,在叩刺部位灸10分左右,治疗36例,临床痊愈24例,显效11。
从中医五脏论述重症肌无力
![从中医五脏论述重症肌无力](https://img.taocdn.com/s3/m/925f434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c.png)
从中医五脏论述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肌肉无力和疲劳。
在中医理论中,肌无力可以从五脏进行论述,了解肌无力病机对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医五脏论述重症肌无力的病机、辨证和治疗方法。
一、肺脏肺主气,司呼吸,肺气的失调常导致呼吸不畅,血气不足。
在中医理论中,肺气也与肌肉紧张度、运动功能有关。
如果肺气不足,会导致肌肉无力、疲劳和运动功能下降。
肺脏在肌无力的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
二、脾胃脾主运化,主肌肉四肢的肌肉运动、运动后的恢复能力与脾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肌无力患者中,脾气不足会导致肌肉无力、四肢乏力等症状,影响运动功能。
三、肝脏肝主疏泄,主盘踞筋络。
肝气郁结则血瘀、痰浊、瘀阻经络,则肌肉运动功能受阻。
在肌无力患者中,肝气郁结会导致肌肉无力、疼痛等症状。
四、心脏心主血脉,主神明。
肌无力患者往往伴有心悸、气短等症状,这与心主血脉,主神明的中医理论有关。
心脏的气血运行不畅会对全身气血运行产生影响,导致肌肉无力、疲劳等症状。
五、肾脏肾主骨、生殖。
肾气虚弱则会影响全身肌肉的生长、发育和活动,容易导致肌肉无力等症状。
肾也主藏精,与人体的生殖功能密切相关,肾脏功能的不全也会对肌肉造成影响。
在肌无力患者中,常见的证型有气滞血瘀、脾胃虚弱、肝郁肝亏、肾阳虚等。
根据中医辨证,针对不同的证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针对气血运行不畅的患者,可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活血的中药进行治疗。
比如桃仁、川芎、当归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
对于肝郁肝亏的患者,可采用疏肝解郁、滋阴养肝的中药进行治疗。
比如柴胡、丹参、茯苓等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药物。
对于肾阳虚的患者,可采用温阳助火、固肾填精的中药进行治疗。
比如仙灵脾、鹿茸、巴戟天等具有温阳助火作用的药物。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还需配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通过调节患者气血运行、修复五脏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7e9cf6551810a6f5248688.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导语:相信大家对于重症肌无力这种病症肯定比较陌生吧,毕竟在我们周边患上重症肌无力的人还是比较少的,但是重症肌无力对于患者的伤害是很大的,
相信大家对于重症肌无力这种病症肯定比较陌生吧,毕竟在我们周边患上重症肌无力的人还是比较少的,但是重症肌无力对于患者的伤害是很大的,重症肌无力不但会导致患者出现斜眼和视力模糊等症状而且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抬头困难和吞咽困难等情况,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去治疗重症肌无力才行。
重肌无力症,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已经被大家所熟知,它的具体发病原因一般来说是由神经肌接头功能障碍,转移。
其发病率在不同的年龄,但是儿童会多于青少年,女性会比男性多。
而且目前来说医学界还没有什么特别有效方案能彻底根除此病。
今天给大家介绍下中医重症肌无力治疗的一些观点。
且重症肌无力病程很长也很难治,它给患者带来身心的痛苦,也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重症肌无力累及到眼部会出现眼睑下垂、复视、斜视,如果是延髓肌无力则出现口齿不清、讲话无力、伸舌不灵、饮食呛咳,其它出现咀嚼肌无力、吞咽困难,有些则出现表情淡漠、不能鼓腮吹气等表现等。
本病多由全身性免疫系统引起,会侧重影响不同的肌肉,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五行学说的观点认为:眼睑部位属于脾;脏腑学说的观点认为:脾主四肢和肌肉。
因此大多运用中医脾胃学说作指导,同时根据五脏六腑及肺脾肾三脏的关系,,对肌无力的各种临床证候进行治疗。
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因此该病又与肺和肾有密切关系。
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特点是肺脾肾虚,致气虚下陷,脾虚失运,肾虚失固,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论治
![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4cf89d5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c.png)
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论治重症肌无力【概述】重症肌无力是自身乙酰胆碱受体(AChR)致敏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是由于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而影响肌肉收缩所致的慢性疾病。
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分为三型:眼型、延髓型、全身型;部分患者可呈混合型。
主要症状特征有受累横纹肌极易疲劳,经休息或治疗后部分可以暂时恢复和改善,不同型的症状特点不一,严重者可因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重症肌无力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发病率为(0.5~5)/10万人口。
20~35岁患病最多。
男女均可患病,女性多于男性。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的“痿证”、“虚劳”等范畴。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生与脾、胃、肝、肾等脏腑有关。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主肌肉四肢。
肝藏血,主筋。
肾藏精,主骨生髓。
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水谷精微生化乏源,则肌肉失于充养;日久元气大亏,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肾精得不到后天的补充,则髓枯骨痿。
【诊断要点】1.以受累骨胳肌群的易疲劳,病情波动为特征。
90%的病者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多数病人在首发症状出现后l~2年内逐步累及延髓肌、面肌、颈肌和四肢肌肉。
眼型患者可有眼睑下垂、伴斜视、复视;延髓型患者可有声音低弱带鼻音、进食呛咳、构音不清、吞咽困难,饮水自鼻孔流出,咀嚼肌及面部表情肌无力;全身型患者全身所有横纹肌均有不同程度受损,可有四肢肌无力、易跌、上楼困难,严重者因呼吸肌无力,出现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
2.部分病者可伴T3I4异常。
63%~95%的患者血清中抗AChR抗体增高,单纯眼肌型病者的阳性率约为30%。
3.胸腺CT、MRI和纵隔充气造影,可见90%以上病者伴有胸腺异常。
4.可疑病人可作疲劳试验、药物试验以帮助确诊。
5.若仍不能确诊者可作肌电图、重复电刺激(衰减在10%以上)。
【辩证分型】1.脾胃虚弱症状:眼睑下垂,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遇劳则甚,休息后可缓解,乏力倦怠,少气懒言,饮食减少,进食呛咳,甚者吞咽困难,大便溏薄,面浮无华。
治重症肌无力的中药方
![治重症肌无力的中药方](https://img.taocdn.com/s3/m/f18e41d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7.png)
治重症肌无力的中药方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以及免疫功能来改善病情。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供参考:
1. 参葛养阴方:
人参、葛根各10克,黄连、栀子各6克,黄连粉2克。
水
煎服。
2. 补肺益气方:
麦冬、黄芪各15克,百合、柴胡、黄连、土茯苓各10克,
生地、南沙参各20克,参麦冬原方适量,煎服。
3. 活血化痰方:
川芎、土茯苓各15克,温疟草、橘皮、车前草各10克,广
陈皮、甘草、红郁金、木瓜片各5克,生姜适量。
水煎服。
4. 养阴滋肾方:
枸杞子、黄耆各15克,山药、淮山药各30克,沙参、麦冬
各10克,水煎服。
请注意,中药的使用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而定,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治疗重症肌无力还应结合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辅助治疗方法,以及西医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
中医怎么样治疗重症肌无力
![中医怎么样治疗重症肌无力](https://img.taocdn.com/s3/m/b85a3f749b6648d7c1c7469f.png)
/中医怎么样治疗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长期进行坚持。
重症肌无力虽然多属西医的概念,但是我国的中医对于该病也有清醒的认识,而且从根源入手进行调理,对患者的身体比较有益。
对很多患者来说,完全可以选择中医作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主要方法。
那么,中医怎么样治疗重症肌无力?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重症肌无力的发病部位在脾和肾,所以治疗要从根本入手,肝主筋,主人身运动,且肝肾同源,治疗重症肌无力故以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生肌起痿,强筋壮骨为主要治则,采用人参、黄芪、全虫、龟板、当归等数几十种名贵中草药,经长期临床实践证实,该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可使萎缩、无力的肌肉有不同程度的康复,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变形,疗效理想。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1、脾胃虚弱: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统血、主肌肉、四肢。
脾胃虚损,运化无能、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失养而成为痿症。
临床表现为肢体软弱无力,肌肉枯萎瘦削,伴有神疲倦怠,食少便溏,面色虚浮无华细,治疗原则:健脾生血、益气生肌。
2、血虚血瘀:血虚则四肢失养、血瘀则阻脉络成痿。
病状表现为四肢软弱无力,手足麻木不仁,面色无华或唇紫,治疗原则:养血活血、祛瘀通络。
3、肺热伤津:肺主皮毛、宣发、升降。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热叶焦、津液不足、气血运行失常、四肢五体失养而成为痿。
病状主要表现为四肢痿弱无力,肌肉萎缩,肢体变形,皮肤枯燥或伴有发热,呛咳无痰,小便短赤、热痛,治疗原则:清肺润燥、益气养阴。
4、肝肾亏虚: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骨经脉失去濡养而成痿。
病状表现为:下肢痿软无力,不能久立,腰脊酸软。
一侧或双侧感觉障碍或痛觉消失。
并有头昏目眩、耳鸣、遗精、遗尿或月经不调数,治疗原则:益肝补肾、滋阴清热。
中医怎么样治疗重症肌无力?综上所述,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也是比较好的方法,因为中医是从根本上入手进行治疗,让患者的气血更加通畅,增强患者身体的免疫力,通过长期的治疗,能够让患者的肌肉和神经接头处的传递障碍逐渐消失。
从中医五脏论述重症肌无力
![从中医五脏论述重症肌无力](https://img.taocdn.com/s3/m/0e8190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b.png)
从中医五脏论述重症肌无力【摘要】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肌肉无力和疲劳。
本文从中医五脏理论出发,探讨了肺脏、脾脏、肾脏和肝脏与重症肌无力的关系。
肺主气,脾主运化,肾主生长,肝主疏泄,当五脏失衡时,容易出现肌肉虚弱等症状。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思路在于调整五脏功能平衡,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加强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力。
中医在重症肌无力治疗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合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手段的综合治疗对于重症肌无力的控制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医五脏论, 重症肌无力, 肺脏, 脾脏, 肾脏, 肝脏, 治疗, 作用, 思路1. 引言1.1 重症肌无力概述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神经肌肉传导障碍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肢体和眼部肌群易疲劳、无力,表现为肌肉乏力和易疲劳性疾病。
重症肌无力患者在运动时易出现肌无力,休息或休息后症状可好转,是一种易诊断但难治疗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疾病,波及全身各种类型的骨骼肌,主要累及额面、四肢近端、眼肌和咽喉肌等肌群,患者常出现眨眼无力、咀嚼力下降、吞咽困难等症状。
疾病的病程波动性大,可出现急性加重和长期缓解交替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与神经-肌肉传导障碍、自身免疫和遗传等因素有关。
目前,西医主要通过免疫调节治疗、抗胆碱酯酶药物和手术等手段治疗重症肌无力。
中医药在治疗重症肌无力中也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和有效性。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中医的五脏理论来探讨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
2. 正文2.1 中医五脏理论中医五脏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认为人体的五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五脏包括肺、脾、肾、肝和心。
在中医看来,五脏不仅仅是生理器官,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
裘昌林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中医经验总结
![裘昌林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中医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621479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7.png)
裘昌林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中医经验总结裘昌林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中医经验总结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严重病例会出现危象,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为了探索中医在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中的疗效,裘昌林教授多年来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尝试中医治疗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裘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关键是平衡气血,调整阴阳,以达到调节免疫功能的目的。
他尤其强调了重视中医的整体观念,将患者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注重平衡患者的气血阴阳。
一、四诊合参裘教授注重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观其色泽、舌质、脉象等,借此掌握患者体质,明确证型,精确辨证。
裘教授发现,在重症肌无力危象时,患者多以气短、肢体无力、语言不清等症状为主。
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脉象细软无力,多为脾气虚弱所致。
因此,裘教授在治疗中强调了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的中药配伍。
二、方药调配裘教授在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时采用了多种中药方剂,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配。
他认为,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作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中应兼顾调节免疫系统。
裘教授常用的方剂包括四君子汤、血府逐瘀汤、十全大补汤等。
四君子汤可以温中益气,健脾和胃,增加患者体力;血府逐瘀汤则能活血化瘀,缓解肌肉无力;而十全大补汤则具有补气壮阳的作用。
三、针灸疗法裘教授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过程中,还尝试了针灸疗法。
他将针灸视为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调整经络的能量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在针灸治疗中,裘教授主要应用了“扶正祛邪”的原则。
通过选择相应的穴位和配伍方法,来调整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目的。
四、膏方外用除了内服中药和针灸治疗外,裘教授还尝试了一些中药膏方的外用治疗。
他认为,通过外用中药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灶,加速病情的恢复。
裘教授常用的外用膏方包括通络活血膏、驱风止痛膏等。
这些膏方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药方2则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药方2则](https://img.taocdn.com/s3/m/0f960f2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d.png)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药方2则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药方2则1、益气温肾汤【组成】党参12克,黄芪18克,柴胡、升麻各7克,干姜、肉桂各6克,防风、生甘草各8克,赤芍、地龙、白芍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分3次温服。
待病情好转后,可用上方加工成冲剂,每日3次,每次服20克,以巩固疗效。
【加减】畏光、流泪、纳呆,加羌活、苍术;复视、斜视、眼球活动受限,加川芎、全蝎、蜈蚣;面色?白、活动乏力,则红参易党参;病程长,反复发作,四肢欠温,加熟附片、鹿角霜;烦热口渴、舌质红、苔黄,去防风、干姜,加仙鹤草、旱莲草。
【疗效】治疗65例,痊愈24例;好转36例,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2.3%。
平均治疗天数为41天,平均好转天数为13天。
【文章来源】徐杰,《湖北中医杂志》(4)1988年2、马钱子方【组成】生马钱子适量。
【用法】先将马钱子制成胶囊。
取生马钱子用清水浸泡半日,去毛,切片后,用香油煎至呈棕黄色。
捞出后用六一散粉吸附,筛去六一散,磨粉,每粒胶囊装入炙马钱子粉0.2克,备用。
每日3次,每次服1粒,饭后即服,每隔2~4日增服1粒,逐渐加至7粒为止。
如不到7粒而自觉肌体局部有一过性肌肉跳动、抽动感时,亦不可再增加。
原来如服西药吡啶斯的明或新斯的明者,随着肌力逐步增加,可减少用量直至停药。
肌力基本正常后减少马钱子用量,直至终止治疗。
【加减】中气虚弱者,加服生黄芪30~45克,当归、白术各9克,党参15克,炙甘草6克,升麻、柴胡各4.5克,仙灵脾30克;脾肾两虚者,加生黄芪、仙灵脾各30克,当归、白术各9克,党参、熟地、怀山药各15克,仙茅、知母、巴戟天各12克;寒甚者,可再加肉桂、附子、鹿角霜(胶)等。
均为水煎服。
【疗效】治疗8例,近期治愈4例(肌力正常、恢复工作);好转1例(肌力明显增强),无效3例(其中眼肌型2例均无效)。
【来源】裘昌林,《上海中医药杂志》(1)1986年。
从中医五脏论述重症肌无力
![从中医五脏论述重症肌无力](https://img.taocdn.com/s3/m/c403378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0.png)
从中医五脏论述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肌肉和神经连接处产生抗体,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收缩。
在中医看来,重症肌无力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
从中医五脏系统来解读重症肌无力。
中医认为,五脏包括心、肺、肝、脾、肾,而每个脏腑对应不同的生理功能。
肺主气,心主血,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主水液。
在中医的五脏理论中,重症肌无力可以归为肝肾不足、脾虚湿困等病机。
从肝肾不足的角度来看,肝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中医认为肝肾藏精,主要掌管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功能。
肝肾不足会影响到肌肉的生长和运动功能,导致出现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在治疗上,中医会通过滋补肝肾的方法来调理患者的身体,如选用益肾健脾的中药来进行治疗。
从脾虚湿困的角度来看,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主要负责水湿的代谢和运行。
脾虚则会导致湿邪内蕴,影响气血运行,从而引发重症肌无力等症状。
在治疗上,中医会采用健脾化湿的方法来调理患者的身体,如选用益气健脾、祛湿化痰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除了以上的病机,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对于肌无力的患者,中医会针对患者的病情特点,采用针灸、推拿、草药等治疗方式。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来调理气血,改善肌肉功能;推拿则可以通过按摩和膏药来舒经活络,促进气血运行;而草药则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调理五脏六腑,滋补肝肾、健脾化湿等。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重症肌无力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治疗重症肌无力时,中医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特点,选用针灸、推拿、草药等治疗方式,通过调理五脏六腑、健脾益肾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需要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因此建议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找到有经验的中医医师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心态对疾病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过程中,患者也应该注意调养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情,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这对于疾病的康复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重症肌无力治疗第一方——强肌健力饮
![重症肌无力治疗第一方——强肌健力饮](https://img.taocdn.com/s3/m/a7a2281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b.png)
重症肌无力治疗第一方——强肌健力饮中医把重症肌无力归入“睑废”、“胞垂”、“头倾”、“大气下陷”等范畴,主张从脾肾入手论治重症肌无力。
邓铁涛教授认为重症肌无力属于虚损病的范畴,此虚损又包括了虚弱和损害的双重含义,病机为脾胃虚损,五脏相关,并且创制了强肌健力饮系列治疗重症肌无力。
该方药救治了成千上万例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源流强肌健力方源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补中益气汤,方中重用黄芪,实受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之启发。
方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加大剂量黄芪、五爪龙或千斤拔等,同时亦兼顾养血益精固肾。
全方共奏益气扶脾,补肾填精之功。
主要用药黄芪党参白术五指毛桃等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
党参:性味甘、平,归脾、肺经,功效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五爪龙:性苦、酸、寒,归脾、肝、肺、大肠、膀肤经,败毒抗癌,消痈退肿,祛淤敛血。
随症加减小儿常加用枸杞子,其用量视病情而定,根据李东垣补中益气汤立方本旨须用黄芪最多理论,本方的黄芪用量最重,参、术次之。
此方对眼睑下垂者效好,若有吞咽困难、构音不清者,可用强肌健力Ⅱ号方,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两方交替长期服用。
邓教授在用此方治疗肌肉疾病时喜用黄芪,但仍具体辨证视之,儿童一般用量为20~30g,成人则一般从60g起用,待患者服后无不适症状,再视病情逐渐加大用量,最大量可用至240g。
剂型选择强肌健力方有3种不同的剂型,包括煎剂、胶囊和口服液,临床应用达三十年之久。
强肌健力胶囊重量轻,携带最为方便,但是重症肌无力患者不少伴有吞咽困难,故胶囊剂型不利于患者服用。
强肌健力口服液优点是方便携带,疗效稳定,而且口感好,服用方便,尤其是适合吞咽困难,需鼻饲给药的患者。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中医的证会随着病情的发展时期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煎剂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灵活加减应用,疗效更为确切,针对性强。
重症肌无力中医治疗方法
![重症肌无力中医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f7ef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d.png)
重症肌无力中医治疗方法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和疲劳。
传统中医认为,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气血不足、肝肾不足、脾胃虚弱等原因所致。
因此,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主要是调理气血、益肝肾、健脾胃。
首先,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之一是药物治疗。
中医药中有许多药物可以调理气血、益肝肾、健脾胃,如黄芪、当归、熟地黄、川芎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功能,增强肝肾脾胃的功能,从而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
其次,针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常用方法之一。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改善肌肉无力的症状。
同时,针灸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减轻疲劳感,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中医推拿按摩也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肝肾脾胃的功能,改善肌肉无力的症状。
同时,推拿按摩还可以放松肌肉,缓解疲劳,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理气血、益肝肾、健脾胃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药物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方法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当然,在进行中医治疗时,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调理、适当运动等方面的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在进行中医治疗时,患者应该选择正规的中医医院,遵医嘱进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方法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50cc3e192e45361066f591.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方法
导语: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重症肌无力的发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无力和容易疲劳的症状,所以我们要对这种疾病引起重视才行,我们除了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重症肌无力的发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无力和容易疲劳的症状,所以我们要对这种疾病引起重视才行,我们除了要做好对于重症肌无力的预防工作外还需要多了解一些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中医的疗法来对付重症肌无力,一起看看下文的介绍。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肝肾阴虚症状症状分析:肝肾阴虚,筋脉精髓失于充养,则见眼睑下垂、下肢软弱无力、不能久立、甚则行动不利,腰为肾之府,肾虚,故腰脊酸软,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肝肾不足,故目糊耳鸣,肾藏精,肝藏血,肝肾亏损,精血不足,可有男子遗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阴虚内热,可见潮热盗汗,舌红、少苦、脉细数是为肝肾阴虚之象。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一大特色,重症肌无力从辩证治疗入手,效果很好。
根据中医理论,本病主要与脾肾肝关系密切,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均可发为此病。
尤其是脾胃,与四肢肌肉的营养,和功能活动密切相关。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
重症肌无力具有缓解,与复发的倾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女性比男性多,晚年发病者又以男性多。
脾胃虚弱症状:症状分析: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则眼睑下垂,面浮无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则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遇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32d09e0c22590102029d95.png)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重症肌无力是由于神经与横纹肌之间传导障碍的一种慢性疾患。
这种病多发生于15~35岁的女性。
最突出的症状是受累的横纹肌活动后疲乏无力,而休息后又有程度不等的恢复。
病人早晨起床时情况较好,到了夜晚,肌肉无力的情况就加重。
横纹肌长期异常疲乏无力,“不能随意运动。
各个病人受累的肌肉不同,同一病人不同对期受累的肌肉也不同。
最多见的是眼肌无力(眼睑下垂)或肢体无力。
具体症状有:眼睑下垂,眼球歪斜,转动障碍,复视,面肌无力,说话无力:闭目无力,咀嚼、吞咽均无力(吞咽困难),下颌下垂无力闭合,颈项抬不起,喝的水可从鼻孔中流出。
呼吸道的分泌物无力咳出,可引起窒息。
四肢无力的症状最早表现为上肢疲乏无力,如洗脸无力,梳头无力,继后又感到下肢无力,,步行艰难。
多数患者的病倩时轻时重。
少数患者病情逐渐发展,可导致全身肌肉无力。
如果延髓肌和呼吸肌受累(呼吸困难)也可危及生命。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理,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
病人常伴有全身性红斑狼疮或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此外,感染、情绪刺激、过度疲劳、创伤、分娩、应用某些药物(奎宁、奎尼丁、巴比妥类等)也可以诱发重症肌无力,或促使病情加重(应用氯丙嗪、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等,均能使病情加重)。
在临床工作中,对重症肌无力病人要注意护理,嘱病人要避免疲劳,并要预防和及时治疗各种感染。
病人的生活环境要稳定,平时应注意保持身体健康,培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重症肌无力属于祖国医学的“痿症”范畴,认为元气败伤,精虚血虚,导致“痿蹩”。
临床上分为“脾气虚弱”、“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几种类型。
1、脾气虚弱型: 除了具有上面所说的“重症肌无力”的典型症状外,还有食欲不振等脾胃虚弱的表现。
处方:黄芪30克,人参30克(嚼服),白术2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
水煎服。
2、肝肾阴虚型:除了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外,还有头昏、目眩、遗精等表现。
中医辨证论治重症肌无力经验
![中医辨证论治重症肌无力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0efca61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c.png)
中医辨证论治重症肌无力经验
(1)脾胃亏虚型(多见于眼肌型及全身型肌无力轻者)
治则:补中益气,健运升清;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2)脾肾两虚型(多见于全身型及延髓型肌无力)
治则:益气养阴;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3)脾肾阳虚型(多见于全身型或球型肌无力)
治则:健脾益气,补肾壮阳;方药:右归丸加减。
(4)肝肾不足型(多见于全身型及眼肌型)
治则:滋阴补肾,平肝息风;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
(5)气虚血瘀型(多见于全身型久病患者)
治则:补益精气,活血化瘀;方药:四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6)大气下陷型(多见于重症肌无力危象)
治则:扶正纳气;方药:参附汤合黑锡丹加减。
神经内科学 重症肌无力中医治疗方法
![神经内科学 重症肌无力中医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7c84b17f1922791688e8d5.png)
神经内科学重症肌无力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肌力康复汤; 党参20g草氏25g雪川15g;苡仁15g木主10g枳壳10g僵蚕10g山萸10g菟丝子10g;山药12g杞子12g陈皮8g升麻8g炙草6g;胎盘10麻黄1g寸子10g冬虫夏草3甲珠10复方马钱子散0.2冲服
用上方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1958例,经用药 2-4疗程,其中,治愈者1031例,显效者 875例,有效率达到97.35%,愈后者经随访3年,均未复发.
【用法】水煎服.每付煎3次,兑一块,分3次服,每日服2-3次,15付一个疗程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综合疗法
根据临床表现将肌病分为脾胃虚弱、气血两虚、肝肾亏虚和脾肾两虚四个常见证型,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治疗原则,以健脾益气、补益气血、滋补肝肾、温阳补肾为基本治疗方法,并辅以祛瘀活血、舒筋活络等疗法,选用黄芪、人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枸杞子、附子、仙灵脾、仙茅等通过内服外用以及循经药浴、按摩、针灸等综合疗法治疗该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
*导读:眼型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表现为神经肌肉联结点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横纹肌疲劳,出现上眼睑下垂,眼外肌麻痹则视物双影或视物不清、眼珠偏斜、活动受限,均有晨轻暮重的显著特点,笔者在临床用中医药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主方:黄芪100克、丹参30克、葛根50克、柴胡10克、升麻5克。
脾虚气陷型伴肢体倦怠,精神疲乏,气短懒言,舌质淡苔薄,脉弱者,上方加白术10克,茯苓15克,山药10克,薏苡仁30克。
脾虚湿胜型伴头重如裹、神疲气短、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弱,主方加薏苡仁30克,茯苓15克,石菖蒲8克,白蔻仁10克。
血虚气弱型伴头晕目眩,面色少华、气短乏力、爪甲无华,舌淡脉弱者,上方加当归、白芍、熟地黄各15克、枳壳10克。
痰浊上泛型伴有体质肥胖,咳吐痰涎,头晕目眩、肢困乏力、舌淡苔薄腻,脉滑者,上方加法半夏、陈皮、白附子、胆南星各10克。
肝肾阴虚型加黄精10克、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各15克。
可同时配合针灸治疗,主穴:睛明、丝竹空、攒竹、太阳;配穴: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肾俞、阳白。
每次选主穴2~3个,配
穴3~4个,每日一次。
眼型重症肌无力中医称上胞下垂,其病因是由于脾虚气弱,清气下陷不能上升,筋脉失濡养,而致眼肌无力不能抬举;或脾虚不运,聚湿生痰、痰浊壅滞胞睑、气血不能畅达经络所致;或脾虚生化无源,气弱血虚、肤腠空疏、肌肉滋养无本,以致眼皮弛缓无力。
因此本病治则应以健脾益气、补肝益肾为主。
其中黄芪补气升阳举陷,扶正祛邪,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丹参、葛根能改善微循环,增强毛细血管张力,降低其脆性,提高神经肌肉的摄氧能力及对氧的利用;配合针灸能提高神经兴奋性,增强神经的传递作用。
针药并用,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