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中药化学讲义第二章-糖类
![中药化学讲义第二章-糖类](https://img.taocdn.com/s3/m/616c2b3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5.png)
CH2OH
D-葡萄糖
甲基五碳醛糖 六碳醛糖
CH2OH
D-果糖 六碳酮糖
单糖在水溶液中形成半缩醛环状结构,即成呋 喃糖和吡喃糖。 具有六元环结构的糖——吡喃糖(pyranose) 具有五元环结构的糖——呋喃糖(furanose)
CHO CH2OH
O
~
D-葡萄糖
糖处游离状态时用Fischer式表示 苷化后成环用Haworth式表示
的甲壳素;分子呈直链型,不溶于水; • 为动植物储存养料:如淀粉、肝糖元等;分子多为支链型
分子,可溶于热水成胶体溶液,可经酶催化水解释放单糖 以供应能量。
据单糖的种类分为:
• 均多糖(homosaccharide):由一种单糖组成。如:葡聚糖。 • 杂多糖(heterosaccharide):如:葡萄甘露聚糖。
⑹在构象相同的糖中: a键(竖键)-OH多则易水解。 ⑺芳香属苷较脂肪属苷易水解。
如:酚苷 > 萜苷、甾苷 ⑻苷元为小基团苷键横键比竖键易水解
( e > a ) (横键易质子化)
苷元为大基团苷键竖键比横键易水解
( a > e ) (苷的不稳定性促使其易水解)
(二)乙酰解反应
目的:确定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 1.常用试剂:醋酐 + 酸 2.反应条件:一般是在室温放置数天。 3.反应机理:
O glc
CH2OH
O glc COCH3
③ 酯苷 苷元中羧基与糖缩合而成的苷,其苷键既有缩醛 性质又有酯的性质,易为稀酸和稀碱所水解。
R=H 山慈菇苷 A 水解 R=H 山慈菇内酯 A
R=OH山慈菇苷 B
R=OH 山慈菇内酯 B
HO
O OH HO
HO
糖和苷(wgl)
![糖和苷(wgl)](https://img.taocdn.com/s3/m/187a0de80975f46527d3e1f1.png)
O H N+ C O O O + H H N+ C O O O +
O H
稀酸
酶
N C H O
•
浓酸
O O
O
苦 仁 杏 阿
O H
O H-O C O C H O O OO
N 4+ + H
O O
O
+
C H C O O H
+
N 3 H
稀酸
O H O O O C H + C O O H
(4) 酯苷: ) 酯苷: 苷元以-COOH和糖的端基碳相连接的是酯苷。如 和糖的端基碳相连接的是酯苷。 苷元以 和糖的端基碳相连接的是酯苷 山慈菇苷A、 山慈菇苷 、B 酯苷的特点:苷键既有缩醛的性质,又有酯的性 质,易为稀酸和稀碱水解。 例如,存在于所有百合科植物,特别是郁金香属 植物如杂种郁金香(Tulipa hybrida)中的化合物山慈菇 苷A(tuliposide A),有抗真菌活性。但该化合物不稳定, 放置日久易起酰基酰基重排反应,苷元由C1-OH转至 C6—OH上,同时失去抗真菌活性。山慈茹苷水解后立 即环合生成山慈茹内酯A(tulipalin A)。
单糖之间都以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脱水缩和形成聚糖, 单糖之间都以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脱水缩和形成聚糖, 则没有还原性,称非还原糖, 则没有还原性,称非还原糖,如海藻糖和蔗糖
三、多糖
由10个分子以上单糖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10个分子以上单糖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个分子以上单糖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多糖分子量较大,已失去一般单糖的性质,一般无甜味, 多糖分子量较大,已失去一般单糖的性质,一般无甜味, 也无还原性。 也无还原性。 由一种单糖组成的多糖为均多糖(homosaccharides) 由一种单糖组成的多糖为均多糖(homosaccharides) 均多糖 由二种以上单糖组成的为杂多糖(heterosaccharides)。 由二种以上单糖组成的为杂多糖(heterosaccharides)。 杂多糖 • 常见多糖:淀粉、菊糖、树胶、果胶、粘液质、纤维素、 常见多糖:淀粉、菊糖、树胶、果胶、粘液质、纤维素、 甲壳素、 甲壳素、肝素和硫酸软骨素等 • 典型代表:淀粉(葡萄糖的聚合体) 典型代表:淀粉(葡萄糖的聚合体) 菊糖(果糖聚合体) 菊糖(果糖聚合体) 树胶、果胶、粘液质:酸性多糖, 树胶、果胶、粘液质:酸性多糖,多结合成盐
第二章 糖和苷
![第二章 糖和苷](https://img.taocdn.com/s3/m/31fb7d5ee45c3b3567ec8bac.png)
CH2OH HO H OH H H OH HO H CH2OH
L-卫矛醇
CH2OH HO H HO H H OH OH H CH2OH
D-甘露醇
木糖醇
常用做糖尿病人的甜味剂。在体内缺少胰岛素影 响糖代谢情况下,无须胰岛素促进,木糖醇也能 透过细胞膜,被组织吸收利用,促进肝糖元合成, 供细胞以营养和能量,且不会引起血糖值升高, 消除糖尿病人服用后的三多症状(多食、多饮、 多尿),是最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营养性的食 糖代替品。
3.六碳酮糖(ketohexose, hexulose) 结构特点:1.含有酮羰基 2.含6个碳
如D-果糖(D-fructose),L-山梨糖(L-sorbose)等。
CH2OH C O HO H H OH H OH CH2OH CH2OH C O HO H H OH HO H CH2OH
D-fructose
甘露醇
无吸湿性,在医药工业上用作片剂的填充剂; 作直接压片的赋形剂和咀嚼片的矫味剂;还 可用作硝酸甘油片的基料;在临床上作降压 剂、利尿剂、脱水剂。
10.环醇
结构特点:1.无醛基和酮羰基 2.环状的多元醇
如环己六醇(肌醇 Cis-inositol) :
OH HO
4 3
OH
2
OH
1
OH
5
HO
6
环己六醇(肌醇 Cis-inositol)
H HO H H
CHO OH H OH OH CH 2 OH
CHO HO H HO HO H OH H H CH 2 OH
D-(+)-葡萄糖
L-(-)-葡萄糖
葡萄糖的开链结构不能说明的现象:
(1)分子的醛基理应和两分子醇形成缩醛类化合物,但 实验说明只能和一分子醇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2)结晶的D-葡萄糖有两种: 一种是在冷乙醇得晶体,熔点146℃ [α]D = +112° 一种是在热吡啶得晶体,熔点150℃ [α]D = +18.7° (3)两种结晶新配制的溶液,最初比旋光度分别为 +112°和+18.7°; 但随时间延长,比旋光度均发生变 化,最终都变为+52.7°。
第二章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第二章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https://img.taocdn.com/s3/m/7ac5668edaef5ef7ba0d3c56.png)
2.2.1 结构和构象
低聚糖的糖残基单位几乎全部是己糖构成的,除果 糖为呋喃环结构外,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等均是吡 喃环结构。低聚糖也存在分支,一个单糖分子同二个糖 残基结合可形成三糖分子结构,它主要存在于多糖类支 链淀粉和糖原的结构中。
低聚糖的构象:主要靠氢键维持稳定,纤维 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的构象如下:
2.2.3 人工合成的低聚糖
一、 环状糊精 (cyclodextrin) 概念 :是一种 人工合成的低聚糖,它又名沙丁格糊精 (schardinger—dextrin) ,是由 D 一葡萄糖残基以 α 一 1 , 4 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状低聚糖,聚合 度有 6,7,8 三种,分别称为 α 一, β 一, γ 一环状 糊精。 环 状 糊 精 是 软 化 芽 孢 杆 菌 (Bacitlus macerans) 作用于淀粉所形成的产物 ,为白色 粉末状结晶,熔点300—350℃。本世纪70年代 中期已开始出品生产,并得到广泛应用。 β— 状糊精是食品工业中应用较多的一种。
二、环状糊精的结构:如图2.1所示,圆筒上部的
广口排列着12个C2,C3羟基,底部狭窄处有6个C6羟基。 因而从整体上看环状糊精是亲水的,但是,由于环的内侧 被C—H所覆盖,与外侧羟基相比有较强的疏水性。当溶 液中同存在亲水和疏水物质时,疏水物质则被环内疏水基 团吸附而形成包含化合物。
三、环状糊精的作用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2.1 2.2 2.3 2.4 2.5
单糖 低聚糖 食品多糖 碳水化合物在食品加工贮存中的变化 食品多糖的深加工
碳水化合物在食品中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是食品的重要成分,它广泛存在于 绿色植物,占植物体干重的50~80%。 1.碳水化合物是人和动物主要供能物质,是构成食 品的主要成分; 2.低分子糖类可作为甜味剂; 3.大分子糖类物质能形成凝胶、糊或作为增稠剂、 稳定剂。 4.碳水化合物还是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香味和色 素的前体。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 天然产物化学课件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 天然产物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277458f8c75fbfc77db2f4.png)
第四节 天然存在的碳水化合物
一.天然存在的单糖 对多种动物、植物和土壤来源样品的分析
结果表明除了D-葡萄糖和D-果糖之外,其他游 离单糖的含量是微乎其微的。
单糖类(以黄酮苷中常见的单糖为例)
表 黄 酮 苷 类 中 常 见 的 单 糖
与强心苷结合的寡糖
(二)单糖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旋光性(opticity)
(1)单糖是多羟醛,显示醛的性质,如葡萄糖能与
Tollens试剂和Fehlings试剂反应,但葡萄糖的醛基不能
和NaHSO3反应,也不能和Schiff试剂反应,说明葡萄 糖的醛基不如一般醛基活泼。
(2)
R CHOCH3OH R
无水HCl
OH
C H CH3OH R
无水HCl
OCH 3
OCH 3 CH
OCH 3
4. 半缩醛环的大小
1,2,3,4, 6-五-O-甲基 -β-D-甲基 葡糖苷
糖苷的全甲基化
二.糖的构象 1.单糖的构象
葡萄糖的构象
表2-1 常见单糖4C1和1C4构象的能量计算值和实际存在构象
核酸和核苷中的D-核糖和D-脱氧核糖也存 在各种信封式和扭曲式构象,通常是C-2或C-3 突出在四个环原子平面之外,如果突出于平面 的上方,这种构象称为内向式(endo-),如果位 于环平面的下方则称为外向式(exo-)。
半缩醛
缩醛
C6H12O6 + CH3OH
(C6H11O5)-OCH3
(3)葡萄糖在水溶液的变旋现象 α-和β-甲基葡萄糖苷
葡 萄 糖 和 果 糖 的 环 状 结 构
Fischer投影式与Haworth式的转化
葡萄糖的正位异构体
Haworth透视结构式的旋转
食品化学-第2章-碳水化合物
![食品化学-第2章-碳水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7dbef1ff700abb68a982fbc5.png)
第2章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是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数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约占自然界生物物质的3/4,普遍存在于谷物、水果、蔬菜及其他人类能食用的植物中。
早期认为,这类化合物的分子组成一般可用C n (H 2O )m 通式表示,因此采用碳水化合物这个术语。
后来发现有些糖如脱氧核糖(C 5H 10O 4)和鼠李糖(C 6H 12O 5)等并不符合上述通式,并且有些糖还含有氮、硫、磷等成分,显然用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来代替糖类名称已经不适当,但由于沿用已久,至今还在使用这个名称。
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和缩合物,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多糖三类。
单糖是碳水化合物中结构最简单,不能再被水解为更小单位的糖类,按所含碳原子数目的不同称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等,其中以戊糖、己糖最为重要,如葡萄糖、果糖等。
低聚糖是指聚合度为2~10个单糖的糖类,按水解后生成单糖数目的不同,低聚糖又分为二糖、三糖、四糖、五糖等,其中以二糖最为重要,如蔗糖、麦芽糖等。
多糖一般指聚合度大于10的糖类,可分为同聚多糖(由相同的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和杂聚多糖(由不相同的单糖分子缩合而成)两种,淀粉、纤维素、糖原等属于同聚多糖,半纤维素、卡拉胶、阿拉伯胶等属于杂聚多糖。
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合成其他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同时也是生物体的主要结构成分。
人类摄取食物的总能量中大约80%由糖类提供,因此它是人类及动物的生命源泉。
作为食品成分之一的碳水化合物,它包含了具有各种特性的化合物,如具有高黏度、胶凝能力和稳定作用的多糖;有作为甜味剂、保藏剂的单糖和双糖;有能与其他食品成分发生反应的单糖;具有保健作用的低聚糖和多糖等。
2.1 单糖2.1.1 单糖的结构与构象单糖(monosaccharides )是碳水化合物的最小组成单位,它们不能进一步水解。
从分子结构上看,它们是含有一个自由醛基或酮基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https://img.taocdn.com/s3/m/d18b100f52d380eb62946dfb.png)
圖7.14 實驗室採用將葡萄糖還原成 D-葡萄糖醇(D-山梨醇) 的反應
酯化反應(Esterization)
•醣類的OH基能與酸作用形成酯(ESTER), Esterization能劇烈的改變醣的化學與物 理性質。在自然界中醣類與磷酸根與硫酸 根常會形成ester bond。 •一些單糖的磷酸衍生物是活細胞重要的代 謝途徑分子,通這些反應是由於與ATP作用 而成。具Thioester鍵的糖類分子在連接組 織的主要組成分proteoglycan分佈很豐富, 因為sulfate esters是帶電,可結合大量 的水與分子量小的離子。
單糖的衍生物
•1 Uronic aicd 單醣的第六個碳上的OH基 被氧化成酸的統稱。如D-glucuronic acid 與其epimer iduronic acid。 •在動物中這兩種uronic acid很重要,在肝 臟中D-glucuronic acid能結合類固醇,一 些藥物與bilirubin改善其溶解度。 •D-glucuronic acid與其epimer iduronic acid在連結組織相當豐富。
圖7.5 半縮醛(hemiacetals)與半縮酮 (hemiketals)的形成
圖7.6 單醣類的結構式
圖7.7 葡萄糖之頭異構物的Haworth 表示法
構形結構 圖7.10 α-及-β葡萄糖之結構式
氧化反應
•醛糖糖酸(aldonic acid) •糖醛酸(uronic acid)
圖7.12 葡萄糖的氧化產物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單醣(monosaccharide)是具有許多-OH基的 aldehyde或ketone。具aldehyde的單醣稱 aldose,具ketone則稱ketose。 •當化合物的對掌碳(chiral carbon)為n個 時,其立體異構物(stereoisomer)則有2n個。 如n = 4,則有16個立體異構物。8個右旋 立體異構物(8 D – stereoisomer),8個 左旋立體異構物(8 L – stereoisomer) 。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https://img.taocdn.com/s3/m/f50cfc82fab069dc502201df.png)
Hemiacetal & hemiketal formation
An aldehyde can react with an alcohol to form a hemiacetal.
H
C O + R' OH
R
aldehyde
alcohol
A ketone can react with an alcohol to form a hemiketal.
HO C
3
HC
4
HC
5
H D-glucose OH (linear form)
OH
Glucose forms an intra-molecular hemiacetal, as the C1 aldehyde & C5 OH react, to
6 CH2OH
5
H
O
H
4 OH
H
6 CH2OH
6 CH2OH
sugar acid - the aldehyde at C1, or OH at C6, is oxidized to a carboxylic acid; e.g., gluconic acid, glucuronic acid.
Sugar derivatives
CH2OH
H H OH
OH H
H C OH
CH2OH
D-glucose
CH2OH CO HO C H H C OH H C OH CH2OH
D-fructose
D vs L Designation
D & L designations are based on the configuration about the single asymmetric C in glyceraldehyde.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Carbonhydrates) 前言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Carbonhydrates) 前言](https://img.taocdn.com/s3/m/66478e8fdd3383c4bb4cd242.png)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Carbonhydrates)前言一.碳水化合物的存在: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一类天然有机物质,占生物界3/4,主要存在于植物中和人类摄入量的60%左右,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食品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原料,不仅含量高,而且种类也相当多 (表3-1)同人类关系密切二.分类:多聚物聚合度大小1.单糖:Monosaccharides 组成单位,不能被水解的最简单糖类2.双糖:Disaccharides 蔗糖3.低聚糖:Oilgosaccharides n: 2-10 寡糖、棉籽糖4.多糖:Polysaccharides 淀粉第一节 单糖及其相关化合物一.单糖:(一).定义:碳水化合物的最小组成单位,不能进一步水解,是带有醛基或酮基的多元醇(二).种类1.醛糖(Aldose):有醛基 由D-甘油醛衍生 (图3-1)2.酮糖(Ketose):有酮基 由二羟基丙酮衍生 (图3-2)3.衍生物:(1).糖醇(Sugar alcohols):羰基被还原 -CHO---->-CH2OH(2).醛糖酸(Aldonic acids):醛基被氧化 -CHO--->-COOH(3).糖醛酸(Uronic acids):羰基对侧末端-CH2OH变成酸---->-COOH(4).氨基糖(Amino-sugars):导入氨基 -OH被-NH2取代(5).脱氧糖(Deoxy-sugars):脱氧 -OH被-H 取代(6).脱水糖(Anhydro-sugars):分子内脱水成环(三).食品中单糖存在的形式:半缩醛式或酮1.呋喃糖(Furanoses):5元环半缩醛结构2.吡喃糖(Pyranoses):6元环半缩醛结构 比呋喃糖稳定(四).通性:(五).食品中存在:水果,蜂蜜. 食品加工原料:葡萄糖 ,淀粉糖浆,异构糖二.单糖的相关化合物(衍生物):(一).氨基糖存在于粘多糖,血型物质,软骨和糖蛋白中 (图3-3)(二).糖苷(Glycosides):1.定义:单糖以半缩醛或酮形式存在,生成一个新的羟基,特别活泼,称为半缩醛羟基,和其它分子醇的羟基或酚羟基结合,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糖苷糖苷配基:结合到分子上的物质(非糖部分)(图3-4)2.通性:3.苦杏仁苷:(产氰糖苷)(图3-5)存在杏仁,木薯,高粱,竹和菜豆中防止氰化物中毒:不食或少食用,收获后短时间贮存,经蒸煮后充分洗涤除去氰化物(三).糖醇:不含醛基、无还原性 (图3-6)山梨糖醇,木糖醇:用作糖尿病人的食糖代用品人体代谢中,被E氧化首先转化为果糖,比葡萄糖和蔗糖好得多较稳定,能长期保存,制成糖果受热或冷却时不会损耗,用于保鲜和保软(糖果业)木糖醇:不会造成龋齿(口腔细菌不能发酵木糖醇)风味清凉爽口(四).脱氧糖:DNA的糖组分 2-脱氧-D-核糖 (图3-7)第二节 低聚糖一.定义:由2-10个左右的单糖,靠糖苷键接合,醛糖C-1上半缩醛的羟基(酮糖则在C-2上)和其它单糖的羟基经脱水,通过缩醛形式结合而成的二.性质:水溶性,分为还原型和非还原型两类三.种类 (图3-8)食品中常见的双糖类型: (图3-9)1.海藻糖型:两个单糖都以还原性基团形成糖苷键无还原性蔗糖,海藻糖2.麦芽糖型:存在一个自由醛基,有还原性 (还原型半缩醛羟基与非还原性醇羟基相结合)麦芽糖,异麦芽糖,龙胆二糖,纤维二糖四.蔗糖:1.分布:广泛分布于植物果实和汁液中,高能量食物的主要成分,尤以甘蔗和甜菜中含量最多2.结构:2-D-吡喃葡萄糖-β-D-呋喃果糖苷3.性质五.乳糖:还原糖游离态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汁中,牛乳4.5-5.5% 人乳5.5-8.0%乳酸菌使乳糖发酵变乳酸,乳糖存在可促进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的生长小肠内β-半乳糖酶作用不易吸潮,不易被E水解,常用作赋形剂第三节 碳水化合物的性质一.变旋作用(Mutarotation)当一个结晶的还原糖溶解于水时,产生重排而达到平衡状态,原先的旋光值也要变化达到最后一个常数值β-D-葡萄糖 [α]D+18.7o----|α-D-葡萄糖 [α]D+1120 ----|[α]D+53O放置一段时间,达到最后平衡过程往往很慢煮沸,加酸或碱催化加速反应速度如加几滴氨水,立即达到平衡,但过量产生其它反应所用还原糖都有变旋作用 (图3-10)二.焦糖化反应(Caramelization)糖和糖浆直接加热,在温度超过100o C时,随着糖的分解形成褐色,引起焦糖化反应。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bc142d896529647d27285226.png)
糖~淀粉的转化
玉米
在蔗糖转化为淀粉前采摘,加热破坏转化酶系,玉 米很甜 成熟后采摘或未及时破坏酶系,玉米失去甜味,而 且变硬变老
水果
成熟前采摘,后熟过程中酶促反应使淀粉转变为糖, 水果变软,变熟,变甜
2.1 Introduction 引言
三、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色泽与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与 食品加工质量
2.1 Introduction 引言
2. Classification 分类
糖按组成分类 1) 单糖(Monosaccharides): 不能再被水解的多羟基醛、酮,是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单 位。单糖又分为醛糖和酮糖。 2)低聚糖(寡糖Oligosaccharides): 由2-10(或2-20)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水解后生成单 糖。 3)多糖(Polysaccharides) : 由10(或20)个以上单糖分子缩合而成。 根据组成多糖的单糖种类,又分为均多糖和杂多糖。
2、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 食品中重要的低聚糖 具有特殊功能的低聚糖
环状低聚糖
2.2 Monosaccharide & Oligosaccharides
一、单糖和低聚糖的结构及功能 Structure & Function of Carbohydrates
2、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 一般由2-10(或20)个糖基构成,较重
蛋白聚糖 (Proteoglycan)
蛋白聚糖 (Proteoglycan)
2.1 Introduction 引言
2. Classification 分类
按多糖来源组成分类
真菌多糖 藻类地衣多糖 细菌多糖 高等植物多糖 动物多糖
碳水化合物名词解释营养学
![碳水化合物名词解释营养学](https://img.taocdn.com/s3/m/e1ad8e3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f.png)
碳水化合物名词解释营养学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是一类由碳、氢和氧原子组成的
物质,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在营养学中,碳水化合物是指一类可以被分解为葡萄糖(glucose)的有机化合物,包
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碳水化合物在食物中主要以淀粉、蔗糖、果糖和乳糖的形式存在。
它们在人体内被消化为葡萄糖,通过血液运送到各个身体组织,供给能量和提供脑部的燃料。
人们通常将碳水化合物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类。
简单的碳水化合物由较少的分子组成,例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
它们被迅速消化吸收,快速提供能量,但也容易导致血糖波动。
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则由更多分子组成,例如淀粉和纤维素。
它们消化吸收较慢,提供持久的能量,同时有助于保持饱腹感和稳定血糖。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它们是身体的主要能源,可以提供脑部、肌肉和其他器官所需的能量。
合理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可以维持适当的血糖水平,防止低血糖和疲劳。
此外,一些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还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控制体重和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
然而,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也可能引起问题。
过多补充简单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能量过剩,致使体重增加以及慢性病(如肥胖、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因此,一般建议在饮食中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为主要来源,并在摄入量上进行适当的控制。
营养学家推荐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平衡摄入,以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第二章 糖和苷
![第二章 糖和苷](https://img.taocdn.com/s3/m/3aa1e141caaedd3383c4d34e.png)
H H HO H HOCH2
OH
CH2OH
OH H OH H O
H HO
O H OH H H OH OH
O
CHO H HO H H OH H OH OH CH2OH
a-D-葡萄糖
HO H HO H H CH2OH H OH H OH O
HO H HO H HOCH2
H OH H OH H O
CH2OH H HO H O OH OH H H OH O
5、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半纤维素、纤维素、
木质素共同组成细胞壁。半纤维是一类不溶于水而
能被稀碱(2~20%NaOH)溶出的酸性多糖的总称。 包括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也包括二种 以上糖的杂多糖,如葡萄甘露聚糖、阿拉伯半乳聚 糖等。木聚糖是阔叶树木质细胞以及禾木科植物中
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几乎都是由木糖组成,以
葡萄糖
-D-葡萄糖
Fisher式
Haworth式
一、单糖的绝对构型
习惯上将单糖Fischer投影式中距羰基最远的那 个不对称碳原子的构型定为整个糖原子的绝对构 型。羟基向右为 D 型,向左为 L 型。而 Haworth 式 中则看那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的取代基,向上为D型, 向下为L型。
CHO H HO H H OH H OH OH CH2OH D-glucose H HO H HO CHO OH H OH H CH2OH L-glucose OH OH OH D-glucose CH2OH O OH O OH CH2OH OH OH OH
L-rhamnose
5、支碳链糖
CHO CHO H HOCH 2 OH OH CH 2OH HOCH 2 H H H OH OH CH 2OH
天然药物化学 第2章 糖和苷之糖
![天然药物化学 第2章 糖和苷之糖](https://img.taocdn.com/s3/m/7909e97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7b.png)
OH CH2NH2
OO
NH2 NH2
OH O
NH2 O
NHOCHH3
绛红糖胺 2-脱氧链酶胺 加洛糖胺
一、糖的分类
8. 单糖的衍生物 (1)糖醇—单糖的醛基或酮基被还原成羟基
CH2OH HO H
H OH H OH HO H
CH2OH
L-卫矛醇 ( L-ebonymitol)
CH2OH HO OH HO H
第一部分 糖类
31
糖的分类
2
糖的理化性质
3
糖的提取分离
4
糖的结构测定
一、糖的分类
一、单糖 单糖是多羟基醛或酮类化合物,已发现200多种,
含3C~8C, 多以结合态存在,以5C和6C糖最多 见。
一、糖的分类
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1. 五碳醛糖
2. 六碳醛糖
单
3. 六碳酮糖
糖
4. 去氧糖
5. 糖醛酸 6. 支碳链糖 7. 氨基糖 8. 单糖的衍
O O
O O
O O
O O
重要的二糖
D-麦芽糖( -型)
纤维二糖( -型)
蔗糖
乳糖( -型 )
一、糖的分类
三、多聚糖(polysaccharides, 多糖)
定义
聚合度
性质
举例
连单是
100
还同与
接糖由 而 基 10 成通个
过以 苷上 键的
以 上 至 几 千
原,单 性无糖
甜和 味寡 ,糖 非不
等。下图为α-D-果糖:
CH2OH O
HO H H OH H OH CH2OH
OH
O
CH2OH HOH2C
OH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戊糖经酸作 用脱掉三个分 子的水,生产 糠醛的反应进 行得比较完全, 同时产物也相 当稳定。
三、 氧化反应
糖是多羟基醛或酮,因此,在不同氧化条件下,糖类可被氧化 成各种不同的产物。 1. 在溴水中醛糖的醛基会被氧化成羧基而生成糖酸。糖酸加热很 容易失水而得到或γ一内酯或δ—内酯。葡萄糖酸与钙离子形成葡 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可作为口服钙的饮食补充剂。酮糖与溴水 不起作用,利用这个反应可以区别醛糖与酮糖。 2. 用浓硝酸这种强氧化剂与醛糖作用时,它的醛基和伯醇基都被 氧化,生成具有相同碳数的二元酸,如半乳糖氧化后生成半乳糖 二酸。半乳糖二酸不溶于酸性溶液,而其它己醛糖氧化后生成的 二元酸都能溶于酸性溶液,利用这个反应可以区别半乳糖与其它 己醛糖。 3. 酮糖在强氧化剂作用下,在酮基处作裂解,生成草酸和酒石 酸。 4. 葡萄糖在氧化酶作用下,可以保持醛基不被氧化,仅是第六碳 原于上的伯醇基被氧化生成羧基而形成葡萄糖醛酸。生物体内某 些有毒物质,可以和D一葡萄糖醛酸结合,随尿排出体外,从而 起到解毒作用。
一般来说,最稳定的环状构象是所有的或大多数 的庞大基团处在平伏键的位置,而最小的环取代 基(氢)是处在直立键的位置。 呋喃糖是一种比吡喃糖稳定性差的环状体系, 它是以所谓的信封形式和扭转形式的快速平衡混 合物存在的。
2.1.2 单糖的化学性质
一、 碱的作用 糖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易发生异构化和 分解等反应。碱性溶液中糖的稳定性受许多 因素的影响,如糖的种类和结构,碱的种类 和浓度,作用时间和温度等。 1.烯醇化作用和异构化作用 用稀碱处理单糖,能形成某种差向异构体 的平衡体系,例如,用稀碱处理D一葡萄糖, 就得到D一甘露糖和D一果糖三种物质的平衡 混合物。这种转化是通过烯醇式中间体完成 的。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2.1 2.2 2.3 2.4 2.5
单糖 低聚糖 食品多糖 碳水化合物在食品加工贮存中的变化 食品多糖的深加工
碳水化合物在食品中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是食品的重要成分,它广泛存在于 绿色植物,占植物体干重的50~80%。 1.碳水化合物是人和动物主要供能物质,是构成食 品的主要成分; 2.低分子糖类可作为甜味剂; 3.大分子糖类物质能形成凝胶、糊或作为增稠剂、 稳定剂。 4.碳水化合物还是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香味和色 素的前体。
2.l 单糖 (Monosaccharides)
单糖是结构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分为醛 糖和酮糖。 单糖若含有另一个羰基则称为二醛糖(二个 醛基)或二酮糖(二个酮基)。 糖的羟基被氢原子或氨基取代,可分别生 成脱氧糖和氨基脱氧糖。 除赤藓糖 ( 丁糖) 外,单糖分子均以环状结 构存在。单糖溶解于水时,开链式与环状半 缩醛逐渐达到平衡状态,于是溶液中有很少 量的开链式单糖存在。
(1)多糖广泛且大量分布于自然界,是构成动、植物体结构骨架 的物质,如植物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动物体内的几丁质、粘多糖。 (2)某些多糖还可作为生物的代谢贮备物质而存在,像植物中的 淀粉、糊精、菊糖,动物体内的糖原。 (3)多糖是水的结合物质,例如琼脂、果胶和海藻酸,以及粘多 糖都能结合大量的水,可作为增稠剂或凝胶凝结剂。 其凝胶机理如下: *当多糖分子溶于水时,由于多糖分子之间 氢键的作用(见图 2-2 ),须经剧烈搅拌或加热处理,破坏多糖分 子间氢键,使多糖分子上的羟基能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层,从而 达到溶解或分散的目的。 *当这种水合多糖分子在溶液中盘旋时, 水层发生重新组合或被取代,结果多糖分子会形成环形、螺旋形甚 至双螺旋形;若数个多糖分子链间部分形成氢键而成胶束 (micelles), 若许多多糖分子在不同地方生成胶束,则成了包有水分的多糖三维 构造,称为凝胶(gel)。多糖分子与水之间的这种作用,使其在食品 加工中可作为增稠剂或凝胶凝结剂,如海藻酸盐、淀粉、果胶瓜尔 豆胶等便属于这一类多糖。 (4)多糖还可用作乳浊液和悬浮液的稳定剂,用以制成膜或防止 食品变质的涂布层。
2.2.1 结构和构象
低聚糖的糖残基单位几乎全部是己糖构成的,除果 糖为呋喃环结构外,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等均是吡 喃环结构。低聚糖也存在分支,一个单糖分子同二个糖 残基结合可形成三糖分子结构,它主要存在于多糖类支 链淀粉和糖原的结构中。
低聚糖的构象:主要靠氢键维持稳定,纤维 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的构象如下:
2.2.2 低聚糖的性质
1. 水解
低聚糖如同其它糖苷一样易被酸水解,但对碱较稳 定。蔗糖水解叫做转化,生成等摩尔的葡萄糖和果 糖的混合物称为转化糖(invert sugar)。蔗糖的旋光度 为正值,经过水解后变成负值, 因为水解产物葡萄糖 的比旋光 [α]D= + 52.7˚,而果糖的比旋光度[α]D= 一 92.4˚ ,所以蔗糖水解物的比旋光度为一 19.8˚ 。从还 原性双糖水解引起的变旋光性可以知道异头碳的构 型,因为α一异头物比β—异头物的旋光率大,β一糖 苷裂解使旋光率增大,而α一糖苷裂解却降低旋光率 。
2.糖精酸的生成 碱的浓度增高、加热或作用时间
延长,糖便发生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与重排作用生 成羧酸,此羧酸的总组成与原来糖的组成没有差异, 此酸称为糖精酸类化合物。糖精酸有多种异构体, 因碱浓度不同,产生不同的糖精酸。
3. 分解反应
在浓碱作用下,糖发生分解反应,产生较小 分子的糖、酸、醇和醛等化合物。此分解反应 因有无氧气或其它氧化剂的存在而不相同。己 糖受碱的作用,发生连续烯醇化,生成l,2一、 2,3一和3,4一烯二醇,这些烯二醇在氧化剂 的存在下,于双键处裂开,生成含有1,2原作用
单糖类的羰基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成 羟基,常用的还原剂有钠汞齐和氢化硼钠 (NaBH4)。如D一葡萄糖还原后可得到山梨 醇,木糖经还原可以得到木糖醇。山梨醇 可用于制取抗坏血酸,亦可用于食品和糖 果的保湿剂,木糖醇可以代替蔗糖作为糖 尿病患者的疗效食品。 国外已广泛用木糖醇制造糖果、果酱、 软饮料等食品,目前已有大规模的工业化 生产,是直接通过催加加氢而生产的。
麦芽糖α → 2D-葡萄糖 [α]D=+130° [α]D=52.7° 纤维二糖(β)→2D-葡萄糖 [α]D=+34.6° [α]D=+52.7°
2.2.2 低聚糖的性质 2.氧化还原性 还原性低聚糖,由于其含有半缩醛 羟基,因此,可以被氧化剂氧化生成糖 酸,也可被还原剂还原成醇。而非还原 性的低聚糖,如蔗糖、半乳糖,则不具 有氧化一还原性。
2.2 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
低聚糖涵义:单糖能形成糖苷,由2~10个单糖残 基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糖类称为低聚糖。 自然界存在的低聚糖其聚合度均不超过 6 个单糖 残基,其中食品中最重要的是双糖类中的蔗糖、 麦 芽糖和乳糖。 双糖分为还原性和非还原性双糖。二个单糖分子 的半缩醛羟基之间形成糖苷键,结合成非还原性双糖; 一个单糖分子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个单糖分子的醇羟 基构成糖苷键则生成还原性双糖。前者称糖基苷,后 者称为糖基糖。 双糖相对于它们的单体成分又可以分为均匀的和 非均匀的。所谓均匀是指单糖体成分相同;当单糖体 成分不相同时则称为非均匀。从D一葡萄糖所得的均 匀二糖有纤维二糖、麦芽糖、异麦芽糖、龙胆二糖和
2.2.3 人工合成的低聚糖
一、 环状糊精 (cyclodextrin) 概念 :是一种 人工合成的低聚糖,它又名沙丁格糊精 (schardinger—dextrin) ,是由 D 一葡萄糖残基以 α 一 1 , 4 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状低聚糖,聚合 度有 6,7,8 三种,分别称为 α 一, β 一, γ 一环状 糊精。 环 状 糊 精 是 软 化 芽 孢 杆 菌 (Bacitlus macerans) 作用于淀粉所形成的产物 ,为白色 粉末状结晶,熔点300—350℃。本世纪70年代 中期已开始出品生产,并得到广泛应用。 β— 状糊精是食品工业中应用较多的一种。
3.多糖的作用
多糖分子间的氢键结合
2.3.2 常见的食品多糖
一、淀粉(来源、组成、化学性质)
淀粉作为储存的碳水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器官, 是许多食品的组成成分,也是人类营养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 来源。 (一)来源:淀粉的生产原料来源于玉米、小麦、马玲薯、 甘薯等农作物,此外,粟、稻和藕也常用作淀粉加工的原料。 (二)组成和结构:淀粉在植物组织中以独立的淀粉颗粒存 在,淀粉在加工中,如磨粉、分离纯化及淀粉的化学修饰, 皆能保持其完整;但淀粉糊化时被破坏。 1. 淀粉粒由二种葡聚糖组成,即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大 多数淀粉含 20~ 39 %的直链淀粉,新玉米品种含直链淀粉可 达 50—80 %;普通淀粉粒含 70—80 %支链淀粉,而糯玉米或 糯粟含支链淀粉近100%。此外,糯米、糯稻米和糯高梁等谷 物中支链淀粉的含量也很高。 2. 淀粉颗粒内有结晶区和无定形区之分。结晶区分子排列 有序,无定形区分子呈无序排列。
2.3 食品多糖(Polysaccharides in foods)
2.3.1 概述 1. 概念:糖基单位数在10个以上的属于多糖, 多糖的糖基单位数大多在100以上,甚至1000 个左右。 多糖可由一种糖基单位或由几种糖基单位 构成,分别称为同聚糖(hemoglycans)和杂聚糖 (heteroglycans)。 单糖分子相互间可连接成线性结构(如纤维 素和直链淀粉)或带支链结构(支链淀粉、糖原、 瓜尔聚糖),支链多糖的分支位置和支链长度因 种类不同存在很大差别。
2.1.1 单糖的构象
吡喃糖具有两种不同的 构象,椅式或船式。 许多己糖主要以相当坚 硬的椅式存在,如葡萄糖 的四种椅式构象,其中以 β一D一葡萄糖(4C1)和α一 D一葡萄糖(1C4)最为稳定。 以船式存在的己糖较少, 因为船式结构较易变形并 且能量较高。还有其它形 式,例如半椅式和扭曲排 列,但这些形式都具有较 高的能量,不常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