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有效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欣赏课的有效教学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美术欣赏课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审美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欣赏课,是学生认识美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欣赏课,架设起作品、学生、艺术家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学会“以智、以情、以心灵”去“赏美、赏术、赏意境”。

【关键词】欣赏审美意境

初中美术欣赏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含义,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及扩大知识面的目的。而许多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也就达不到美育的目的。艺术更为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否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那么,应该如何更好把握美术欣赏课呢?

一、激趣引思,以智以情以心灵

欣赏课中,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现阶段最高水平的智商和情商,去赏析艺术大师们的作品,进行跨时空的对话。积极引导学生,提高欣赏审美能力,使他们不但成为美术的爱好者,更进一步成为美术的欣赏者。

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已有所提高,眼睛的欣赏水平很高,而理论水平和表现能力不能达到他们自己的要求,此时,欣赏课可及时满足他们的心灵中对艺术的渴求。用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不仅可

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触动他们的心灵渴求,让学生带着智慧、情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

1.激趣引思。上欣赏课时,教师要发挥良好的艺术素养,全面了解掌握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与风格,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设问激趣,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是上好欣赏课的前提。

2.以智注情。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积极态度或较高期望,其与学生相处时的心理气氛会更加和谐、融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同教学有关和无关的相互作用都更为充分,教师更容易给予学生机会以学到更多的东西,此时调动学生的智慧与情感,使学生借此自发地去观察和欣赏作品,会事半功倍。显然,这也是一个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过程。

二、研精覃思,赏美赏术赏意境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佳作加以介绍。正是这些反差,学生会发现美术作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作为唯一标准。学生有了这些思考以后,才会进一步探索欣赏课到底要欣赏哪些美,也才会明白美术作品并不如他们平时所见之片面,他们需要广闻博览,多多欣赏优秀作品以拓宽视野。

第一步:赏美。在欣赏的开始,只让学生指明画面上存在哪些物象,用语言表达直观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即欣赏表面的画面美、内

容美。对变形较大的作品,指出原型;对抽象作品,可指出画面存在哪些形状、色彩等。学生在看画时,常看主要形象而忽略其他,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而忽略其他细节,这点则需要我们教师加以引导。教师启发、点拨学生尽可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学生直率地描述直观感受以及他们眼中所认为的美。

第二步:赏术。这是一个将感性的感受转化为理性分析的过程。我们要解决的不再是作品给你什么感受,而是画家是如何使你产生这样感受的。这就是需要从艺术语言和作品的形式来分析,来探讨色彩、形状、线条,肌理等特点,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图和底的关系等,这是欣赏中的重点。

第三步:赏意境。意境是作品中的一切有形事物的无限延伸因素。意境解释是绘画欣赏的深层次,也是欣赏课上的难点。对超越画面形象即“象外之象”的刨根问底。意境解释的成败关系到能否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由于有一些作品其意境在可喻不可喻之间,有时教师很难将超越作品的意境揭示出来。加之学生缺乏精神上和生活上的深度体验,要很好地领悟和体会作品意境,这就需要教师长时间循序渐进地浸润和弥散。

三、架设桥梁,齐赏齐评齐共鸣

1.借助电影。电影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通过电影他们能够更快地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2.借助音乐。音乐和美术是姐妹学科,在表情达意方面有着许多相同之处。有时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可以通过音乐来得到表述。因而,笔者经常把音乐引入课堂,通过边听音乐、边欣赏绘画来提高学生对作品情感内涵表达的感受。

3.借助诗词。对于初中生来说,对在语文课中学过的古诗意境的理解比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容易得多。而且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与古诗之间的确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词所起的桥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美术欣赏课堂上的教学手法千变万化,欣赏课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水平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在中学美术这个“美的摇篮”中培育出更多美的欣赏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