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就是“纯哲学
形而上学在哲学上的两个主要含义
形而上学在哲学上的两个主要含义好嘞,今天咱们聊聊“形而上学”这个话题,听起来高深莫测的,其实它在哲学上有两个主要的含义,咱们慢慢说。
形而上学就像是一座神秘的山,山上有些人爬得不亦乐乎,有些人却在底下摇头叹息,觉得这根本不值得。
说到这里,大家心里肯定会问,形而上学到底是个啥东西啊?简单说,它关心的就是存在的本质,宇宙的根本规则,还有那些在咱们日常生活中不太容易摸到的东西。
有一种说法,形而上学就是研究“是什么”。
比如说,桌子是个啥?它不仅仅是一块木头,形而上学就像是拿着放大镜,仔细审视这块木头背后的意义。
它在问,“桌子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觉得这问题有点儿傻,但是,嘿,哲学就是这样!就像小时候你问爸妈:“我从哪儿来?”这背后可大有文章。
形而上学在这里就是对“存在”这个概念的深入挖掘,努力去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个东西”,可不是随便聊聊的事情。
再说说第二个含义,形而上学可以看作是对宇宙和自然法则的探讨。
这就像在黑暗中摸索,想要找到那闪亮的星星。
你可以问:“宇宙是怎样运作的?”或者“时间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答案可复杂得很。
人们一直在努力解释宇宙的奥秘,试图把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变得可理解,像在拼一幅巨大的拼图。
这些研究让我们对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有时候会让我们心中升起一种敬畏感,觉得人类真是渺小,像一粒沙子在大海中。
说到这里,想必有人会觉得形而上学太高大上了,有点儿距离感,像个老学究似的。
生活中处处都是形而上学的影子。
你有没有想过,爱是什么?友谊又是怎样的?这些情感的本质其实就是形而上学的一个延伸。
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解读这些情感。
就像你跟朋友一起喝酒时,突然冒出一句“我们是不是永远都在一起?”这背后潜藏的就是对关系的探讨。
这种讨论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彼此的温暖,也让我们意识到,存在的意义远不止表面那么简单。
形而上学在哲学史上也是个大牌。
许多哲学家对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像亚里士多德、康德这些大咖都对形而上学有过独到的见解。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前言分析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前言分析袁峥【摘要】众所周知,《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前言短小精悍,直击主题,著作旨要尽在前言,前言对理解一本著作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对康德在前言里所阐释的“哲学”和“道德形而上学”概念等内涵进行分析、总结,对于入门康德道德哲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期刊名称】《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17-19,28)【关键词】哲学;形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作者】袁峥【作者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兴义 56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2《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是康德写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间,为其将来写一部《道德形而上学》作预备而写的一本小册子,该书德文原名为“Grundlegung zurMetaphysik der Sitten”,苗力田将其翻译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李秋零和杨云飞将其翻译成《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不论是原理还是奠基,由于本文着重文本阐释原理的分析,故不对其书名翻译作任何的考究,仅以苗力田先生翻译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为文本而同时借鉴李秋零翻译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前言中所阐释“哲学”、“形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概念的内涵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以便为入门康德的道德哲学提供借鉴。
在前言中,康德开宗明义地指出,希腊哲学分为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三部分,三部分皆为理性知识,要么涉及质料(对象)①;要么涉及形式。
逻辑学又称形式哲学,探讨思维的普遍规律,仅涉及知性形式、理性自身,不涉及有差别的(质料)对象。
逻辑学不涉及经验,考察思维的普遍规律。
物理学和伦理学皆为涉及质料(对象)的哲学,故可称之为质料哲学。
质料哲学“与一定的对象及其所服从的法则打交道。
”[1](394),二者皆有自己的经验部分,根据其研究对象和服从的规律的不同,物理学研究和服从自然规律,“须给作为经验对象的自然界规定自己的规律”,考察“万物循以产生的规律”。
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思想
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思想形而上学思想是西方哲学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概念。
它源自古希腊哲学,特别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形而上学一词本身就暗示了其研究的对象,即超越经验世界的本质和存在。
在西方哲学中,形而上学思想主要涉及对现象世界背后的实体、本质和意义的探讨。
形而上学追问的问题包括:存在是什么?事物的实质是什么?世界的结构是怎样的?形而上学不仅关注物质世界,还观察到了超越物质世界的领域,比如心灵、价值、意义等。
在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被认为是形而上学思想的奠基人。
他提出了“理念”的概念,认为真实的本质存在于理念中,而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
柏拉图认为,物质是虚幻的,而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这种观念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哲学家如尼采、黑格尔等都在柏拉图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形而上学的问题。
另一位影响深远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他对形而上学的贡献在于对实体和存在的详细研究。
亚里士多德区分了四种因果关系:材料原因、形式原因、动力原因和目的原因,从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形而上学系统。
他认为,存在并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最直接的实在。
近代哲学家对形而上学的看法各不相同。
笛卡尔将形而上学置于神学之上,认为通过怀疑一切可以找到存在的绝对真理。
康德强调了形而上学的有限性,他主张通过批判性哲学来确定人类认知的范畴和限度。
黑格尔则试图将形而上学与历史哲学结合起来,将存在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总的来说,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思想通过对存在、实体、本质等问题的探讨,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形而上学使我们能够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思考世界的本质和意义,探求真理的根源。
形而上学的研究不断推动哲学领域的发展,也激发了人类思想的无穷创造力。
形而上学与哲学思辨的关系
形而上学与哲学思辨的关系形而上学是哲学的重要分支,旨在探讨存在、实在以及宇宙的本质。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哲学思辨,这是一种对思想问题深入探究的方法。
形而上学与哲学思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推进,共同构成了哲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形而上学追求了解宇宙的根本本质,它试图揭示各种存在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体特征。
从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于存在的思考开始,形而上学就成为哲学思辨的核心内容之一。
例如,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以及亚里士多德的本质论都属于形而上学范畴。
这些理论试图回答“什么是真实的本质”、“存在的实质是什么”等问题,旨在理解宇宙的构成和运作机制。
然而,形而上学本身并非只是一种理论性的渴求,它需要哲学思辨的推动才能够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
哲学思辨是指以合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对形而上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过程。
它注重尊重逻辑的结构性、系统性和原则性,以达到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
哲学思辨的核心是思考和质疑,它以困惑和疑虑为出发点,通过辩证推理和逻辑辨析,试图找到问题的解答。
形而上学与哲学思辨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形而上学提供了问题的对象和问题空间,而哲学思辨则为形而上学提供了解题的方法和科学性保证。
形而上学无法离开哲学思辨的推动,否则可能陷入虚妄和猜测的境地。
相反,哲学思辨无法离开形而上学的标的,它需要明确和确立问题的范围和目标。
形而上学和哲学思辨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有机的相互作用关系,推动了哲学理论的发展。
形而上学和哲学思辨的关系在当代哲学的发展中愈发显著。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越来越多的思想问题浮出水面,形而上学和哲学思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形而上学不再仅限于对宇宙本质的思考,它涉及更加复杂的问题,如人类意识的本质、自由意志的存在等。
而哲学思辨也不再局限于形而上学的领域,它能够通过推理和反思,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伦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领域。
总的来说,形而上学是哲学思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哲学理论的繁荣发展。
试论述形而上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
试论述形而上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伦理学是在何种意义上需以形而上学为其依据的?姓名:周林槿学号:1200017315学院:艺术学院【内容提要】形而上学最为纯粹的哲学对伦理学的形成提供了思维的自由前提,并具有必需的方法论指导意义,而伦理学的形成又影响了形而上学的继续发展的方向,其二者关系密不可分。
同时,作为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道德理论始终以形而上学为其依据,不管在“他律”还是“自律”中,形而上学都处于基础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伦理学,形而上学,道德理论一.形而上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一)对“形而上学”的理解“形而上学”这个词源自于《易经•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晚清著名学者严复以此来命名引自于西方的此种哲学范畴。
“形而上学”13世纪起成为一个独有的哲学名词,指研究超验事物的学问。
或是被人当做哲学的别称,意指建立一个观念体系以对实在的性质作出判断,或以一种方法去把握所知的实在的性质。
笔者将“形而上学”理解为一种探求“终极实在”的哲学,其并不能够代表一切哲学但是哲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将现实所见抽象概括并进行思考,是人类思维进步的原动力,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
(二)对“伦理学”的理解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先赋予了伦理学以伦理和德行的含义。
伦理学存在于社会之中,贴近社会生活而又从社会生活中抽象拔高出来,讨论研究道德现象,包括道德意识现象(如个人的道德情感等)与道德活动现象(如道德行为等)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等。
伦理学作为哲学的分类,其探讨的是具有本质性与形而上学性的,如道德的本质、起源和发展、道德水平同物质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规范体系、道德的教育和修养等等。
(三)形而上学为伦理学提供自由前提从上文分析可以知道形而上学实质上是一种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思维或思考,思维是自由的,因而才可以按照每个哲学家甚至每个人自己的理解方向来发展,这是因为每个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抽象程度及看待视角的不同,所以我认为形而上学并不是一种僵硬死板的唯心主义,相反,它天生携带着一种自由意识。
什么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前322年)的重要的哲学著作。
由吕克昂学园第十一代继承人安得洛尼可(鼎盛年约公元前40年)编成。
由于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集中,本书排在有关物理学著作的后面,故名为“Metaphysic”,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哲学问题,如存在的根本原因和本原问题等。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确切地反映了本书的内容。
本书的中文译本可看:《形而上学》。
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卷四讨论了形而上学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形而上学研究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考察万物的本原或终极原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形而上学是一个哲学术语,通常有两种含义:指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它。
“形而上学”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关于“形而上学” ( 2003-1-30 15:41 )唐君毅先生在他的《哲学概论》一书如此说:在西方哲学中,所谓Metaphysics形而上学,原为后物理学之义,可包括Ontology与Cosmology。
后物理学之一名,虽由安德罗利卡斯Andronicus编亚里士多德书而来,但其所以将亚氏论第一原理之书,编次于物理学后,亦可涵有视此部之学问之讨论,乃“自然物之所以为自然物”之进一步或上一部的研究之义。
此正略同形而上之义。
Ontology之语根Onto指“实有”,Cosmology之语根Cosmos指宇宙。
则西方之此诸名之义,正为研究宇宙万有或全体实在事物共由之道或普遍表现之原理之学。
Metaphysics这个字是由Meta和physics两字合成,前者在希腊文是“在......之后”的意思,physics就是物理学。
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生活中的例子有哪些)形而上学既指对世界本质的看法,也指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思维方式。
“形而上学”作为一个哲学词汇,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贴切的舶来品翻译。
“形而上学”这个名称来自于《易经·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从理论起源来说,“形而上学”是指超越物理认知的,超越客观世界的一些知识观点。
甚至可以认为,人类超出“形而下”这个现实世界的学问,就是“形而上学”——如果摈弃鬼神之类的迷信成分,剩下来的不就是人类对世界、对宇宙、对生命的思考吗?我们今天说“形而上学”,已经带了一层贬义,更多地类似于教条主义,这是哲学思想发展导致的观点争论和斗争的结果。
19世纪唯心主义顶峰时期代表人物黑格尔将“metaphysisc”表述为了两层含义。
一种是方法论,即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另一层意思是把人类世界的一切知识用一种哲学去全部概括,即把形而上学看成是“知识的汇总”的观点。
哲学全面概括知识汇总,其实和古典的“metaphysisc”含义近似,所以反而是方法论更加惹人注目,并因为观点唯心成为唯物主义者的主要批判对象。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
唯物主义是我国当下主流意识的根基。
辩证法是我们今天普遍学习、理解并认同的方法论。
因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天敌性,从“metaphysisc”翻译过来的“形而上学”被强烈批判。
“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论”——这当然是错误的。
引申到近代中国哲学中来,“形而上学”的朴素本意就被“哲学”词汇代替,反而成为唯心主义方法论的代名词,从而不断被批判,随着思想下行、通俗化,被贴上“教条主义”的贬义标签。
生活中形而上学的例子是什么1、印度神话认为世界是由一只大象托扶的,而大象底下是一只乌龟,印度人从来不会考虑乌龟底下是什么,而古希腊人却执着于此,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是形而上学的起源。
哲学的形而上学
哲学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讨论现实的本质及其基本原理、原因和规律,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形式和实体,包括物质、精神、时间、空间、因果、存在等基本概念。
形而上学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哲学思考的核心,它涵盖了许多重要哲学问题和思想。
1. 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形而上学有很多基本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存在和本质。
存在是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它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存在就没有事物。
而本质是指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它与存在密切相关,是存在的表现和体现。
形而上学还包括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实体、物质、精神、时间、空间、因果、关系、数量、质量等,这些概念都是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是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2. 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形而上学的研究有很多分支,它主要关注的是存在和本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问题:(1)存在的本质是什么?存在是如何存在的?(2)实体的本质是什么?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什么?(3)时间和空间是什么?它们有什么本质属性?(4)因果关系是什么?有没有必然因果关系?(5)关系是什么?它们有什么本质属性?(6)数量和质量是什么?它们有什么本质属性?这些问题涉及到哲学的核心问题,它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
3. 形而上学的历史形而上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其中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被认为是最早的一种形而上学理论。
在中世纪,形而上学成为了哲学的一种主要学派之一,对欧洲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现代哲学中,形而上学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康德的批判哲学重新审视了形而上学的概念和问题,提出了“本体论上”的重要命题,标志着形而上学从当时哲学大趋势中的最低点重新崛起。
4. 形而上学的现代发展在现代哲学中,形而上学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观点,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些新理论对形而上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中,形而上学的概念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量子力学中的“超越定理”和相对论中的“空间-时间”概念。
大学二年级哲学形而上学导论
大学二年级哲学形而上学导论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存在的本质、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基本原理和原因。
作为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形而上学导论将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探索关于宇宙、自然和人类精神的根本真理。
本文将介绍形而上学的起源、基本概念以及其在哲学思考中的重要性。
1. 形而上学的起源形而上学作为一个学科,最早源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形而上学》。
他将形而上学定义为哲学的第一哲学,即探讨存在本身的哲学。
形而上学一词的“形而上”意味着研究超越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原则。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人也为形而上学奠定了基础。
2. 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形而上学涵盖了众多重要概念,其中两个基本概念是“实体”和“本质”。
实体指的是存在的事物,可以是物体、概念或抽象的概念。
本质则是实体的固有属性和特性,是区分不同实体的必要条件。
3. 形而上学对哲学思考的重要性形而上学作为哲学的基石,对于我们了解世界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供了思考和分析不同概念之间关系的方法和工具,帮助我们理解万物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世界存在的深层次真理。
形而上学的思考也能够激发我们对人类存在和自身生活意义的思考。
4. 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通常侧重于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
通过对概念进行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探索实体之间的关系和存在的本质。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概念的抽象和概括,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存在的现象。
5. 形而上学的应用领域形而上学的研究广泛应用于哲学领域的各个分支,如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
在本体论中,形而上学探究实体的存在方式和本质属性;在认识论中,则关注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世界的问题;而在价值论中,形而上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价值和道德观念的本质。
6. 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与争议尽管形而上学在哲学思考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争议。
某些哲学家认为形而上学过于抽象和理论化,难以与实际经验相结合。
古希腊形而上学的含义
古希腊形而上学的含义
古希腊形而上学是哲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主要探讨的是关于存在本质
和现实性质的问题。
形而上学这个术语由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造,并在此后的哲学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
形而上学一词可以分解为"形"和"而上学"两部分。
这里的"形"指的是事物的本
质与结构,而"而上学"则意味着超越了物质世界的研究领域。
因此,古希腊形而上
学的含义就是关注研究超越物质世界的实体和现象,并探索它们的根本属性和原因。
古希腊形而上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哲学家们对"第一原因"的思考。
他们试
图探究宇宙和存在的起源和本质,超越了仅关注感观可知的世界。
形而上学涉及到对存在的本体论、目的论和原因论的探讨,旨在理解世界的根本结构和真理。
古希腊形而上学的实践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存在的命题和问题。
柏拉图通过
他的理念论探索了理念世界的概念,认为理念是真实和永恒的存在,而感官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不完全映照。
亚里士多德则致力于研究自然世界和物质实在的特性和本质。
古希腊形而上学在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分析和思考存在和实在问题的方法,推动了哲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虽然形而上学的定义在历史上有所变化,但它仍然是研究存在本质和现实特性的重要学科。
知识与智慧的区及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分析与对比
知识与智慧的区别及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分析与对比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一再强调知识与智慧的区别。
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智慧是一种悟,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推论。
因此,博学家与智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智者掌握的知识不一定胜过博学家,但智者对世界的理解一定深刻得多。
两者比较就如一个知识女性和一个聪慧女性的比较,后者令人心仪的不是其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在其灵性。
知识是有限的,再博学的知识在无限面前也会黯然失色。
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其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反而显得生机勃勃。
第一,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
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却自己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
相反,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便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倒可能最富智慧,因为他自认无知,所以总想与人理论,探究真理在何方。
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这就是知识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掌握很多实用技能也不等于智慧。
一个人学会驾车,学会电脑,但他却不一定富有智慧,因为他很可能是被迫去做,内心却对这些行当毫无兴趣,更谈不上从中悟出智慧。
我想,真正的智慧之人,都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深感兴趣,他不是被迫去做,而是自愿去做,只要感兴趣,即使没有什么实际好处,也仍然乐此不疲,因为他从做的过程中体验到生活的愉快,人生的乐趣。
还有什么比品尝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智慧呢?此外,他也可能武艺十八般,谋生之道样样精通,但却思想贫乏,内心空虚,没有信仰,没有对真善美的渴望,你能说这是有智慧的人吗?知识只是为了达到真正认识的出发点;而智慧,我认为是,在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经验、阅历、见识的累积,而形成的对事物的深刻认识、远见,体现为一种卓越的判断力。
关于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我简单的理解是: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一定有知识,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能显示其真正的价值!“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人便拥有了智慧,拥有智慧却不懂得坚持学习新知识的人便成了只有小聪明的人。
在哲学中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在哲学中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在哲学中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
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
道德认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
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
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
我在第一章中指出,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
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
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
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
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随着未来科学的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在《新知言》一书中,形上学有两种方法: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
正的方法的实质,是说形上学的对象是什么;负的方法的实质,则是不说它。
这样做,负的方法也就启示了它的性质的'某些方面,这些方面是正的描写和分析无法说出的。
而西方哲学以他所谓“假设的概念”为出发点,中国哲学以他所谓“直觉的概念”为出发点。
其结果,正的方法很自然地在西方哲学中占统治地位,负的方法很自然地在中国哲学中占统治地位。
道家尤其是如此,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混沌的全体。
形而上学(百度百科整理)
一、百科名片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哲学术语,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述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
它用孤立、静止、片面(注意理解“片面”涵义,最直白的说法即你所见为片面的,而探究本质)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
也叫玄学。
二、概述哲学、形而上学与玄学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人们把哲学等同于形而上学,又把形而上学等同于玄学。
就哲学研究外部世界的本原和一般本质来讲,把哲学说成形而上学没错,但把哲学说成玄学,就把哲学和科学对立起来。
任何一门学科,只要有明确的可具体界定的可实证的研究对象,能够建立起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都可以成为科学;而有明确的可具体界定的可实证的研究对象是能够建立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的前提。
科学与玄学相对而言,哲学的科学化与哲学的玄学化相对而言,哲学的科学化与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定位是对称的——哲学的科学化程度同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地位成正比。
“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身具备指导性、实证性与可操作性;当我们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时,实际上就已经承认哲学是一门科学。
哲学科学化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哲学发展观;哲学发展史,本质上就是在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关系中,使哲学逐步科学化的历史。
哲学科学化的进程,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过程;哲学科学化的逻辑,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历史关系的浓缩。
哲学史上的各种唯物论、唯心论、二元论、不可知论、证伪主义等流派只不过是这种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历史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而对称哲学,作为对它们的扬弃、综合、升华,本身就既是哲学科学化的结果,也是哲学科学化的总结。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
原因既然是事物存在、生成和认知的开端,由于它,才回答了 事物的存在、生成和认识的“为什么”,所以,“所有的原因也是 本原(原理)”。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认为哲学的使命就 是用智慧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因而他将哲学规定为关于第一因 的学说。 亚里士多德进而提出“四因说”。正因为将“是什么”、“为 什么”、“为了什么”三者明确区别开来,它才一定程度上克服了 自然哲学家们以及柏拉图对“本原”问题的探讨的局限。正因为他 不断追问“是什么”,所以使他有可能对“是”(存在)作了详尽 的分析,提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是”论(存在论)和本体论。又正 因为他将“为什么”作为一个哲学的最高问题,所以探求原因成了 他的哲学的特色和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他结合“是什么”、“为 什么”来追究“为了什么”,因此,他关于目的的见解远远超越了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关于合目的性的研究,无疑推动了他关于动 植物的构造和效用的研究以及关于选择、思虑与目的在社会生活中 的地位的研究。此外,“为了什么”的探求,对他在神学方面的建 树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形而上学》共有十四卷。这十四卷的主要内容列举如下: 第一卷:历史的回顾,重点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 第二卷:一般地讨论研究哲学的问题,相当于是介绍学习哲学的导言,提出 哲学是求“真”的学问。 第三卷:提出必须研究的十几个问题。 第四卷:“作为存在的存在”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并指出这样的研究的学问 是第一哲学。 第五卷:分析了三十个哲学术语,被后人称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辞典”。 第六卷:分析不同的学科和存在。 第七卷:讨论本体。 第八卷:讨论质料和形式。 第九卷:讨论潜能和现实。 第十卷:讨论“一”和“多”等范畴。 十一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三、四、六卷的节要;第二部分是《物理 学》第二、三、四卷的选录。 十二卷:前五章讨论可感觉的本体,后五章讨论不朽的本体。 十三卷:讨论数学对象和“理念”是不是本体。 十四卷:继续第十三卷的讨论。 在整本书中,核心的是讨论什么是“本体”,主要集中在第七、八、九三章 中,第十二章则讨论永恒不变的本体,即神。所以我们的分析也主要集中在这几 章。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 (metaphysics)是哲学术语,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述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
它用孤立、静止、片面(注意理解“片面”涵义,最直白的说法即你所见为片面的,而探究本质)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
也叫玄学。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
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
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
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
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二元论,既唯物又唯心,所以它存在唯心史观和二元论的局限。
同时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又是它的一个局限。
但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所以不可知论并不是它的局限。
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局限有:唯心史观、机械性、二元论。
形而上学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区别首先解释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翻译过来的,最早要追随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这部著作,但是其实这部著作直翻译是后物理学或原物理学。
形而上学,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是“形而上”的学问。
这样应该比较好理解,就是超越现实的,追求永恒和绝对的学问。
里面还涉及很多问题,这里不一一列出。
马哲中反对“形而上学”最主要是反对这门学问的思维方式,及是大家常说的静止地,孤立地,片面的思路。
这个涉及哲学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接着解释唯物主义:在这个关系问题上有两方面,其中第一个方面也是最根本的方面就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也就是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
魏晋玄学之自然与名教
魏晋玄学之自然与名教学术思想,与时消息。
随着门阀士族的兴起,以玄学为代表的新的哲学思想迅速流行。
在注重章句注疏的两汉经学日趋繁琐的时候,玄学提出的“得意忘言”,将士大夫从繁琐的考据中解放出来,不再拘泥于文字表面的意思,而就是注重文本内在的精神世界;在思想上,玄学通过重新阐释《老子》,《庄子》,《周易》等经典,辨析“有”,“无”等哲学概念,揭露名教礼法的虚伪,追求思想的自由与个性的发挥。
玄学,又称“形而上学”,就是用纯思辨的方法来阐述对经验之外的各种问题的瞧法。
玄学的基本特征就是“儒道兼综”,其中心议题就是通过“有无”,“本末”,“体用”,“一多”等关系的四边推理,来论证自然与名教的统一。
这里的“名教”就是指社会秩序与维护社会秩序的伦理规范,而“自然”则就是指支配自然界变化的那种与谐的自然规律。
玄学从正始年间王弼,何晏调与儒道,到竹林七贤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发展到东晋,又回归到了名教即自然。
这不就是历史的简单重复,而就是文化发展的螺旋上升。
下面就具体来谈谈玄学在不同时期的名教与自然的关系。
魏晋时期,“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成为人们研究与思考的主题。
门阀士族地主阶级迫于实践与理论的需要,一方面,她们接过老庄自然无为的思想,用来打破两汉以来封建礼教的拘束,以为她们所代表的门阀士族阶级的放荡纵欲的生活寻找理论根据。
另一方面,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她们对于封建伦理规范,又不能采取完全漠视的态度。
因此,她们不得不对“名教”与“自然”给以新的理解与论证,不得不致力于“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的探讨。
从而出现了魏晋玄学的“名教”与“自然”之辨。
魏晋时期,第一个力图从理论上说明“名教”与“自然”关系的就是夏侯玄。
她说:“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道本无名,故老氏强为之名”(张湛:《列子·仲尼》)。
视“自然”为“道”,为“体”,“名教”为“用”,这种用“体”“用”关系去说明“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开了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去理解“名教”与“自然”关系的先河,标志着对“自然”与“名教”关系探讨的深入。
形而上学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份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份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最方便的例子就是,文学。文学便是基于人类的,形而上的天性上的。
读好小说,你不是总会想着,原来人总是…………之类的么
形而上学,有两个含义
1.
先打个比方,一把直尺插进水里,你的眼睛看见那把直尺是弯的。但是,你关于直尺的知识与你的光学知识告诉你:直尺不是弯的,是直的,你之所以看见它是弯的,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
什么是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中译文,这个词的原文是“ta meta ta Physica”,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
因为这个词是亚历士多德的一本书的名字,是在他写完《物理学》之后的著作,meta表示“在……之后”,所以,“形而上学”的最初的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也就是“后物理学”。
因为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实在的,具体的,是有形的实体,也就是“形”,而在“形”之上的,就是抽象的东西,是脱离实体的意识方面的范畴。
所以,“形而上学”就是脱离实物而学问。
那么,抽象的,脱离实物的学问,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
所以,“形而上学”最原始的本意就是“哲学”。
当然,还有另一种解释,就是说,形而上学是研究世界本原的学问,简称本体论。
所以,当时的“哲学”这个概念也就是本体论的意思,也就是研究世界本原的学问。
那么,为什么“形而上学”表示静止的、孤立的看待事物的方法论呢?因为形而上学产生于物理学之后。
这个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考证为是亚里士多德,中文“形而上学”这个词出自《易经》。
“形而上学”,意指“有形”之外的无形世界。
关于这个世界的思考,就是“哲学”。
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22年死去以后,遗留著作很多。
到了公元前40年的时候,雅典吕克昂学院第十一任院长安得洛尼柯,才把他的遗稿编为《亚里士多德全集》。
而遗稿中,有一部分是研究抽象的哲学原理的著作,安得洛尼柯把它们编在亚里士多德的另一部分著作《物理学》之后,标题叫《后于物理学》。
这个标题显然是编书的人临时采用的,意义很不确切。
后来的西方学者们一谈到抽象的哲学原理,都采用了“后物理学”的名称,这慢慢变成一种习惯了。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易经·系辞上传》)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自然的大道理;所说的器,是指一切有形的事物。
而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按照着自然的大道理进行的。
由于《易经》有了这种说法,所以清代的学者严复在翻译“后物理学”这个名称时,就把它译成了“形而上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