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能力
跨文化传播意识作用影响及认同策略论文
跨文化传播意识作用影响及认同策略论文6篇第1篇:浅谈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外的动画电影相继进入我国电影市场,给我国传统的电影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这一窘境,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实现动画电影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推动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一、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现状1.缺乏明确的受众定位。
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一部电影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受众,因此,实现明确的受众定位非常重要。
以《功夫熊猫》这部美国电影为例,其在上映的第一周就成为了票房周末冠军,与此同时,在进入我国市场后,该部电影也深受我国观众的喜爱,取得骄人的成绩。
与美国相比,我国动画电影在受众的定位上比较模糊,缺乏明确的定位,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将成人和小孩全部纳入受众范围内,导致影片上映后,成人觉得幼稚,儿童觉得太过深奥,看过之后,不知道讲述了什么内容。
2.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挖掘。
如果我们仔细的观察、深入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深受我们喜爱的外国动画电影大多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包装的。
无论是《功夫熊猫》还是《花木兰》都充分借鉴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
而我国在这方面则还不成熟,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在动画制作上,一味的模仿外国电影,忽视了动画电影的内涵,导致难以走出国门,没有实现创新。
3.动画技术水平偏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动画电影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人物造型比较粗糙,人物的神态和动作难以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不仅如此,动画电影画面质感较差,缺乏必要的立体感。
笔者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动画电影的部分内容太过平面,忽视了动画制作中色彩的应用,略显僵硬,对画面的内容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难以给受众以震撼的效果。
4.缺乏动画制作的创新意识。
不论是哪一个行业,只有树立了创新意识,才能够实现进步,实现发展,动画电影也不例外。
从题材上来看,我国动画电影主题不突出,缺乏特色,难以给受众呈现梅干。
从语言上来说,语句过于冗杂,与时代发展不相契合。
新时代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与策略分析-新闻传播学论文-文学论文
新时代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与策略分析-新闻传播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跨文化传播论文经典范文10篇之第三篇:新时代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与策略分析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纪录片应该实现跨文化传播,承担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讲述的重任,推进中国优秀文化输出和对外交流,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国际视野;语言翻译;国际合作;当前,全球化给整个世界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同时促进了世界各国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自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这一软力量在国际社会竞争中逐渐显现出其重要性,因此跨文化传播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塑造国家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实现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对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当今区域冲突不断加剧、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地球环境持续恶化等一系列世界难题上,国产纪录片也发挥着传播古老中国的智慧、解决矛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
但中国纪录片如何实现跨文化传播,是当下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实现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
一、新时代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在倡议中曾提出,我们要把中国文化不可比拟的魅力向世人展现出来。
纪录片是一个传播知识和思想和展示人文关怀的重要工具,可以为弘扬中国文化所用,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阐述中国社会现实与历史变迁。
1(一)塑造国家形象2018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宣传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宣传机构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精心做好对外宣传的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和合作的重要因素,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将有助于推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
中国纪录片作为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重要手段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媒介,对于树立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责任。
国际传播理论1
[摘要]本文是关于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姐妹篇之二。
在姊妹篇之一中,对跨文化传播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课题以及融文化于传播理论的理论(theories which integrate culture into communication theories--跨文化传播理论)、传播中的文化变异性理论(theories of cultural variability in communication)、侧重跨群体/ 跨文化有效传播的理论(intergroup/intercultural theories focusing o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等进行了考察。
在本文中,将对有关调适(accommodation)、身份管理(identity management)、传播网络(communication networks)以及对新文化的适应/调整(acculturation/adjustment to new cultures)等跨群体/跨文化传播理论进行梳理。
最后将考察未来跨文化传播理论的课题,尤其指出发展本土化理论的重要性。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理论综述;调适理论;传播网络在有关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姊妹篇之一中,我对跨文化传播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课题以及融文化于传播理论的理论(theories which integrate culture into communication theories,即跨文化传播理论)、传播中的文化变异性理论(theories of cultural variability in communication)、侧重跨群体/ 跨文化有效传播的理论(intergroup/intercultural theories focusing o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等进行了考察。
在本文中,我将对有关调适(accommodation)、身份管理(identity management)、传播网络(communication networks)以及进入新文化的适应/调整(acculturation /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es)等跨群体/跨文化传播理论进行梳理。
关于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播音主持能力培养的思考
关于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播音主持能力培养的思考跨文化传播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在如今全球化的社会中,跨文化传播越来越重要,而播音主持能力在跨文化传播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传播下的播音主持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语言能力的培养首先,跨文化传播中的播音主持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
除了掌握自己国家的语言,还需要学习和了解其他国家的语言和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外语、阅读外文材料、观看外语电影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同时,还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
二、文化素养的提高在跨文化传播中,播音主持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
这包括了对自己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了解。
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旅行等方式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此外,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礼仪、习俗和价值观念,以避免在跨文化传播中出现文化冲突。
三、媒体技巧的训练播音主持在跨文化传播中需要掌握一定的媒体技巧。
这包括语音语调的控制,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以及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时的应变能力等。
可以通过参加专业的培训、实践演练和和其他主持人的互动交流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媒体技巧。
还可以通过观察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主持人的表演风格和技巧,吸取有益的经验。
四、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最重要的是,跨文化传播中的播音主持必须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的实践。
这可以通过与来自其他国家或文化的人交流、合作和合作实践等方式来实现。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并适应不同文化的需求和期望。
此外,跨文化交流的实践也可以帮助播音主持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获取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总之,在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播音主持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语言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掌握媒体技巧,并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的实践。
只有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才能更好地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作用,促进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理解,推动文化的互相认知和融合。
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及其应用跨文化传播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信息传递的活动,涉及语言、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因素。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跨文化传播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现象。
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应用,以期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第一章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1.1 文化冲突理论文化冲突理论认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跨文化传播中可能会出现冲突。
这些冲突涉及到语言、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
当人们从一个文化转到另一个文化时,需要面对这些差异,而且必须尝试去适应新文化。
1.2 文化认同理论文化认同理论关注的是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认同。
在跨文化传播中,人们可能会受到文化冲突的影响,感到自己的文化认同受到威胁。
这时,个体需要找到一种平衡点,在不同文化间找到共通之处,并建立新的文化认同。
1.3 文化整合理论文化整合理论认为,在跨文化传播中,不同文化之间不是简单地冲突和排斥,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利用。
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整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新文化的创造。
第二章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2.1 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跨文化传播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法、词汇和语义。
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需要克服由于语言差异造成的障碍。
2.2 价值观念差异不同文化间存在的价值观念差异,也是跨文化传播中的常见问题。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需要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2.3 沟通方式差异在跨文化传播中,也存在着沟通方式的差异。
例如,有些文化习惯于表达直接、坦率,而有些则更加注重言外之意和微妙的暗示。
因此,在跨文化传播时,需要注意不同的沟通方式,并尝试去适应。
第三章跨文化传播的应用3.1 国际商务在全球化进程下,国际商务的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可以大大提高商务成功的可能性。
3.2 跨国媒体传播跨国媒体传播也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应用领域。
编辑如何提高书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编辑如何提高书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书籍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其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作为书籍出版过程中的关键角色,编辑肩负着提高书的跨文化传播能力的重任。
那么,编辑究竟应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首先,编辑要有敏锐的文化洞察力。
不同的文化有着独特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审美标准。
编辑需要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能够准确把握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阅读需求。
这就要求编辑不仅要精通自己所在的文化,还要对其他文化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化著作、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等方式,不断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提升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其次,编辑要注重选题的跨文化价值。
一个好的选题是书籍成功跨文化传播的基础。
编辑在选题策划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土的热门话题和流行趋势,而要放眼全球,关注那些具有普遍意义和共通价值的主题。
比如,关于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如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关于人性的探讨,如爱、友谊、勇气、责任等;关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等。
这样的选题能够跨越文化的界限,引起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共鸣和关注。
再者,编辑要精心打造书籍的内容。
在内容创作和编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接受能力和阅读习惯。
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和句式。
同时,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引用不同文化中的案例、故事和观点,增加书籍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此外,对于涉及到不同文化的内容,要进行准确、客观的描述和解释,避免产生误解和偏见。
在书籍的形式设计方面,编辑也需要下功夫。
封面设计要具有吸引力,能够传达书籍的主题和核心价值,同时要符合目标受众的审美偏好。
排版要简洁清晰,便于阅读。
字体、字号、行距的选择要适中,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舒适。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可能还需要根据其阅读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在一些国家,从右向左阅读是常见的方式,编辑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点。
跨文化传播学重点
1.文化的主要特征:(1)。
稳定性特点相同、相似或相近的文化,组成了一个体系,虽然不断吸收新的养分,但整体特色不会轻易改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
共享性凡文化都是一个群体或社会里的全体成员共同享有、共同遵守的,如语言、风俗、习惯、社会规范、行为模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都是该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承认和遵循的。
个别人的怪癖和偏好不为社会承认,不会成为文化。
(3)。
流动性文化一经产生就会被他人模仿,他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并传递下去,从而出现文化流动。
流动有两种形式: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
纵向流动指人类将文化一代代地流传下去,所以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日积月累、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同时每一代人在继承中舍弃传统文化中过时的部分,同时增加新的时代内容,因而也是不断扬弃的过程。
横向流动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传播,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社会的发展。
2.传播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3.不同文化应对人际冲突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五种取向:第一;回避。
许多文化认为,冲突是应当尽量回避的,回避冲突的能力是成熟的表现,回避的方式可以是提出别的话题已转换对方的注意,或者干脆保持沉默,避开锋芒。
如西班牙人。
第二;调节。
这种取向侧重于发现,满足对方的需要而不是突出自己的需要,以避免冲突。
如津巴布韦人在发表意见之前,总是希望知道对方想听什么,以避免直接表达意见分歧,并可以依靠对方的想法来调节自己的观点。
第三;竞争。
这种取向是把冲突视为生活的必然,将竞争看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品质,认为其能够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必受对方需要的左右。
比较典型的就是希腊和以色列文化,公开辩论,口角争执是希腊人的生方式,以色列人直接鼓励对抗。
——很多研究认为,这种取向可能是对二战前犹太人的调节取向的一种反叛。
第四;妥协。
这种取向期望以妥协换取折中的结果,以最大程度的满足自己乃至双方的愿望。
美国人比较会运用这种方式,即我得到了想要的,同时你也会觉得不是无功而返。
我国影视剧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基本构成与建设途径
2 0 0 9
2 01 0
4 8
4 7
6 5
6 1
2 7 . 7
3 5 . 1 7
从 国产 电影 海 外 市场 的分 布来 看 , 日韩等 亚 洲 国家依 然是 国产 影 片 的传 统 市 场 , 欧 美 国家近 年 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 国影 视 剧 跨 文 化传 播 能 力 的基 本 构 成 与建 设 途 径
徐 小 立 , 陈丹 丹
( 1 . 湖 南 理 工 学 院 新 闻传 播 学 院 , 湖南 岳阳 4 1 4 0 0 6 ; 2 . 湘 潭 大 学 文 学与 新 闻学 院 , 湖南 湘潭 4 1 1 0 0 5 )
J o u r n a l o f Xu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d i t i o n )
2 0 1 3年 1月
J a n . 2 o 1 3
为广 泛 的大众 文化 传 播 载 体 , 影 视 剧 在 跨 文 化交 流
中承 载 了重要 作用 , 它 能 够 通 过 声 音 画 面 直 观 展 示
一
个 国家 的大 众行 为 、 历史 文化 、 审 美趣 味 和思维模
亿元 , 2 O O 8年 为 3 O亿 元 , 2 0 0 9年 达 到 3 3 . 2 8亿 元 ,
摘 要 : 通过 影视 剧 向世界人 民展 示 国家 的文 化价 值和 文化 理念 , 既符 合全球 化 背景下 的文 化 传 播 规律 , 也是 国家积极 实 施文 化“ 走 出去” 战 略 的关键 措 施 。影 视 剧 的跨 文 化传 播 能 力是 一个 综 合体 系 , 由以经济 收 益为主 的 外在表 现和 以影 视 内容为 核心 的 内在标准 组 成 , 可从 商 业手段 和 内容
关于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播音主持能力培养的思考
关于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播音主持能力培养的思考摘要:在国际信息交流与跨文化传播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媒体传播亦加速了全球化步伐,播音主持的“双语化”趋势愈发明显,单语播音已无法对国际间相互了解的需求予以满足,立足全球视野提高双语播音主持能力已成为当前的紧要任务。
文章就跨文化传播中播音主持能力的培养问题展开研究,以期向社会输送更高素质的播音主持人才,实现播音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播音主持双语播音能力培养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说过:“我的语言的边界就是我的世界的边界。
”其实,之所以说同一类语言的人在沟通之时更加容易与方便,原因在于语言类型相同的人所表征的概念图是比较一致的。
由此,要想使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更好地实现跨文化理解,就必须以语言障碍的跨越为基础。
以播音主持为视角,虽然单语播音在民族语言的纯洁性保护上极为有利,但它很难对不断增长的国际信息交流需求予以满足,并在语言与文化的多样性形成过程中产生抑制作用,负面影响跨文化的沟通。
与之相反,双语播音重视语言的多样化,对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接触及融合持以接受与支持的态度,更利于人们对世界不同语种及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因而在全球化時代的重要性愈发明显。
基于此,文章就播音主持双语播音能力的培养展开具体的分析。
一、播音主持中文化价值的界定与表现在信息向听众传递的过程中,播音主持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其所传递信息的具体内容、表达的方式与信息的真实性高低等因素都会对听众的情绪产生影响,因而在信息传递之前要将把关者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其实,播音主持就是借用媒体对一种认同的文化进行宣扬,对集体共同意识的塑造以及相互理解与沟通氛围的营造为其文化价值所在。
在社会文化中,听众会在认同某种文化之后选择此文化认可的具体行为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传播的信息内容及情感流露等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播音主持的文化价值,作为主体的播音主持在传递信息之时会或多或少地将自己的情感与价值观表露出来,这或许会引起共鸣,或许会招致听众的反感,使播音效果大打折扣。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摘要】跨文化传播在当今世界日益重要,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文化差异带来挑战,语言障碍导致误解,传播媒介选择困难,跨文化传播策略亟待改进,跨文化交流技巧也不容忽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跨文化传播的未来发展。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提升,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跨文化传播的挑战,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共融与交流。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化差异、语言障碍、误解、传播媒介、跨文化传播策略、跨文化交流技巧、文化意识、跨文化合作、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的重要性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的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日益凸显。
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愈发频繁,跨文化传播也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传播媒介选择等方面,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信息的传递和理解,进而影响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解决跨文化传播的困境,寻找出路至关重要。
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体现在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
只有通过跨文化传播,才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互信与尊重。
跨文化传播也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合作,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步伐。
为了弥合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充分交流与共享,解决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寻找出路势在必行。
1.2 跨文化传播的现状跨文化传播的现状可以说是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变得愈发频繁。
在这种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人们不仅仅通过传统的语言书面交流方式进行跨文化传播,还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凸显。
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障碍,语言的局限性以及传播媒介的选择等问题都使得跨文化传播变得复杂和困难。
在当今世界,人们面临着文化认同的多元化和碎片化,这使得跨文化传播更加棘手。
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基本构成
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基本构成我跟你唠唠这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基本构成,这里面的事儿啊,就像一团乱麻,得慢慢理清楚。
我在这文化交流的研讨会上,周围坐满了形形色色的人,有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也有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大家都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像一群闹哄哄的麻雀。
我旁边的老王,眼睛亮晶晶的,像是藏着无数的智慧,他先开了口:“这跨文化传播能力啊,知识储备肯定是头一份儿。
就像盖房子得有地基,你得了解不同文化的历史、习俗、价值观啥的。
你要是对人家的文化两眼一抹黑,那传播起来不就成了‘盲人摸象——片面之词’。
比如说你去和法国人交流,你得知道他们对艺术、美食那可是讲究得很,卢浮宫、法式大餐都是他们的骄傲,这就是知识,没这些垫底儿,你和人家说啥?”我点点头,头发被空调风吹得有点乱,说:“老王说得对,不过还有语言能力。
语言就像一把钥匙,开不同文化的门。
你要是只会自己那点儿母语,到了国外,就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我有个朋友去日本旅游,就会几句简单的日语,结果问路都问不明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最后差点迷失在东京的大街小巷里。
”这时候,有个年轻的学者小李探过头来,一脸疑惑地问:“那情感态度呢?”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这情感态度啊,得是开放包容的。
不能抱着自己的文化就觉得高人一等,这叫‘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要像大海容纳百川一样,尊重、理解其他文化的差异。
我记得有次国际文化节,有个外国友人对咱们中国的京剧感兴趣,但是他不太懂,有些地方理解得偏差很大,可咱们的工作人员没有嘲笑他,而是耐心地给他讲解,这就是好的情感态度,能让文化传播的路走得更顺。
”我又想到了传播技巧。
我跟他们说:“这传播技巧就像厨师的手艺,同样的食材,手艺好就能做出美味佳肴。
在跨文化传播里,你得知道怎么把内容包装得吸引人。
就像讲故事,得讲得绘声绘色,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得夸得有水平,把自己文化里的精华巧妙地展示出来。
比如用一些有趣的故事、好看的图片、生动的视频,这样才能让别人更容易接受。
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研究第一章:新媒体对文化传播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媒体的崛起,文化传播得以更加广泛深入地展开。
新媒体时代下,人们已经从传统的观众和生产者转变为生产、分享、传播、反馈和共同创造的参与者。
通过新媒体,全球各地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到有关其他文化的信息和观点,并形成对其他文化的认识和态度。
而这些信息的交流和分享对于文化传播过程的影响是极大的。
1.1 新媒体的特点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新媒体的特点包括互动性、即时性、可定制性和社交性,这些特点使得文化传播具有了更加广泛的受众,并且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在互动性方面,传统的文化传播只能是单向的,而通过网络媒体可以实现沟通和互动,人们可以参与到传播中,分享自己对于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这样可以增强受众的参与度,加深人们的文化认知。
在即时性方面,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可以及时反馈,有助于文化传播的持续性和广泛性。
在可定制性方面,新媒体可以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兴趣推荐不同的文化内容。
这也使得文化传播更具有个性化和多样性。
在社交性方面,新媒体可以扩大交流范围,促进各种欣赏、分享、评价和评论的形式,这有助于形成更加开放和多元的文化环境,有利于文化的传递和交流。
1.2 新媒体的平台探究新媒体平台的出现给文化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随着传统媒体的衰落,新媒体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平台。
社交媒体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分支。
面向群众领域的网络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等,提供了网络化、移动化、互动化的在线社交服务。
通过它们,人们可以创建个人的专业社交网络,在其中进行信息传播、交流甚至创作,以此实现文化传播的拓展和深入。
移动客户端的普及也给文化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得个人移动智能设备成为人们接受各种文化信息和文化体验的主要平台,而移动客户端也成为了快速传播文化的途径。
第二章:跨文化传播现状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文化传播不断走向多元化,但也带来了跨文化传播中的很多新问题。
跨文化传播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跨文化传播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跨文化传播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语言的学科B. 研究不同文化间交流与沟通的学科C. 研究艺术的学科D. 研究经济的学科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A. 语言差异B. 非言语行为C. 文化价值观D. 社会制度答案:B3. 跨文化能力是指什么?A. 能够使用多种语言的能力B. 能够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C. 能够在不同文化中生存的能力D. 能够改变其他文化的能力答案:B4. 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哪个维度描述的是社会成员对权威的接受程度?A. 权力距离B.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C. 男性化与女性化D. 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答案:A5. 在跨文化交流中,什么是“文化休克”?A. 一种文化中常见的现象B. 一种文化中不常见的现象C. 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心理不适感D. 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身体不适感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适应”概念。
答案:文化适应是指个体在面对新的文化环境时,通过学习、理解和适应新文化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交流方式,以减少文化冲突和提高跨文化沟通效果的过程。
2. 描述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冲突”及其解决策略。
答案: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或群体在交流和互动过程中,由于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交流方式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解决策略包括:增强文化意识,学习对方的文化知识;采用开放式沟通,尊重差异;寻求共同点,建立互信;以及通过调解和协商解决具体问题。
3. 解释什么是“文化相对主义”及其重要性。
答案:文化相对主义是一种观点,认为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在不以任何文化为标准的前提下去理解和评价其他文化。
其重要性在于促进跨文化理解和尊重,避免文化霸权和偏见,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国际关系和多元文化社会。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跨文化传播是当今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
跨文化传播也伴随着一系列困境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本文将从困境和出路两个方面来探讨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跨文化传播的困境1. 语言障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差异是跨文化传播中最普遍的问题之一。
尽管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中的通用语言,但在实际传播中,人们还是会遇到许多不同的语言和方言,这给跨文化传播带来了障碍。
2. 文化差异: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这些文化差异会导致在跨文化传播中产生误解和冲突。
在某些国家礼貌的行为在其他国家可能是不礼貌的,造成误解和不满。
3. 信息失真:在跨文化传播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信息往往会发生失真。
有些信息可能被错误理解,甚至被夸大或缩小,导致信息的传播和接收出现偏差。
4. 传播方式:不同文化有不同的传播方式和交流习惯,有些文化偏重口头传播,而有些文化偏重写作传播。
这种差异会导致在跨文化传播中难以达成一致,增加沟通难度。
5. 文化冲突:跨文化传播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可能是价值观念的冲突,也可能是行为方式的冲突。
在文化冲突中,常常会发生误解和情绪的激化。
1. 学习他人的语言和文化: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我们可以积极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尊重,为文化交流搭建良好的基础。
2. 接受多元文化:跨文化传播要求我们接纳多元文化,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通过多元文化的共存,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 推动跨文化交流: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大对跨文化交流的支持和推动力度,通过文化节、交流活动等形式,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跨文化传播,促进文化的多元交流。
4. 加强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中,加强对跨文化传播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跨文化传播的环境。
如何提高外语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力
如何提高外语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力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外语文学作品的传播变得越发重要。
然而,要提高外语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力并非易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首先,翻译质量是关键。
准确、流畅且富有韵味的翻译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原作的魅力。
一个好的翻译家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还要深入理解两种文化。
比如,在翻译过程中,对于一些特定的文化意象、隐喻和典故,如果简单地直译,可能会让目标读者感到困惑,甚至误解。
因此,翻译家需要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如异化和归化相结合。
异化是保留原文中的文化特色,让读者感受异域风情;而归化则是将原文中的文化元素转化为目标读者熟悉的表达方式,便于理解。
比如,对于中国的“龙”这一形象,在西方文化中可能代表邪恶,翻译时就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灵活处理,以避免文化冲突。
其次,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至关重要。
传统的出版渠道仍然具有重要地位,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平台和社交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
我们可以利用在线文学平台、电子书、有声书等多种形式,让外语文学作品更容易触达读者。
同时,社交媒体上的文学群组、读书分享页面等也是推广外语文学作品的有效途径。
通过这些平台,读者可以交流阅读心得,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吸引更多人关注和阅读外语文学作品。
再者,加强文化教育是提高外语文学作品跨文化传播力的基础。
在学校教育中,应增加跨文化课程,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多元文化,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社会和价值观,这样他们在阅读外语文学作品时就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
此外,社会层面也可以开展各种文化讲座、读书活动,普及外国文学知识,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
另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也是一个重要策略。
可以通过将外语文学作品与本土的文化背景、社会问题相联系,让读者产生共鸣。
比如,在推广一部反映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外语小说时,可以引导读者思考本国类似的现象,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同。
从跨文化角度浅谈新华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
新 华社 发展 概述
2 0 0 8 年 新华 社 开 启 第 二次 转 型 , 这次 转 型 目标 是 建 立 全媒体集 团, 工作重心由国内传播 向国际传播转移。根据 欧洲分社社长刘江的介绍, 从 新 华 社 目前 布 局 来 看 , 正 在 逐步完成这一计划 。 2 0 0 8 年新华社一共有1 0 5 个海外分社 , 至2 0 1 2 年增 加 到 1 7 3 个 分社 。欧洲 地 区2 0 0 9 年 有2 1 个分 社 , 至去年年底共有3 7 个 分社 。按 照 中央 对 于 新 华 社 海 外 发 展 的规 划 部署 , 争 取 在2 0 2 0 年 建 立2 0 0 个 分 社 。 在 扩 大 海 外 布 局 的 同时 , 新 华 社 主要 在 以下 四个 方 面 提高 国际传 播 的能 力 : ( 1 )采 编设 置 规 范 。 目前新 华 社 海 外 分社 , 特 别是 中 小 分 社 没有 现 场 签发 稿 件 的技 术 条件 , 只能 通过 总 分社 编 辑 部 签发 。在 应对 突发 性新 闻时 , 处 于劣势 地位 , 难 以和美 联社等大型通讯社竞争。欧洲总分社在2 0 0 4 年5 月建立之 后, 加 强 采 编 部 门建 设 。 由于 欧 洲 地 区 国家 众 多 、 语 种 繁 多, 最终 决 定建立 英 文 编辑部 , 填补 了新 华社 欧洲 地 区长期 没有 编 辑 部 的空 白。在 建 立 编辑 部 之 后 , 欧 洲 分社 充 分 利 用前方移动签发平 台在 G 8 和G 2 0 会议上实现 了新闻稿 件 实 时发 送 。在 激 烈 的 国际 传播 竞 争 中 , 对 于 报 道速 度 的 要 求 就在 于 如何 提 高 分社 签 发 稿 件 的速 度 , 这 也 是新 华 社 在 拓展 海外 业 务 的工作 中正在 解决 的 问题 。 ( 2 ) 实施阵地前移。阵地前移主要包括三个 内容 : 采 编 前移 、 营 销前 移 和 终端 前 移 。采 编 前 移 即上 文 提 到 的采 编 部 门合 理 规 划 、 签 发 技术 条 件 更新 。营销 前 移 和终 端 前 移都是针对新华社新闻产 品而言 , 将 内容通过各种传播途 径 有效 地 传 递 出去 。当今 移 动 通讯 技 术 迅速 普 及 , 个 人 移 动 终 端 正在 改 变 人 们 接受 新 闻的 方式 , 有 数 据 预测 全世 界 手 机用 户 的数 量将 在2 0 1 4 年 超 过全 世界 总 人 口的数 量 。新 华 社 目前正 在 全力 打造 各种 移 动终端 的多媒 体产 品 。个 人 可 以通过 苹果移 动 系统免费 下载新华 资讯 、 新华 新 闻等客户 端 。利 用互 联 网先进 的技术 营销 是 目前新 华社 主要 的营销 方式 , 特 别是 数字 化平 台的营 销 。在英 国 , 新华 社 与 当地运 营商合作 , 将新华社 C S C( c o m p u t e r s c i e n c e c o m p a n y ) 入驻 英 国, 在 英 国普通 用户 家里 可 收看新 华社 播 出 的新 闻节 目。 ( 3 )发展全媒体传播。微博实现网上和网下实时通讯 的可能 , 同时也实现个人成为传播者的可能。现在 , 很多微 博平 台已经成为主流媒体获取新 闻来 源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 国外 ,t w i t t e r 已经受 到 传 统媒 体 的重 视 。新 华社 目前也 在开拓微博产 品, 拓展信息来源, 吸纳海外受众的注意力。 另外 , 海外受众倾 向图片新闻。因此 , 新华社除了发展传统 视 频新 闻之 外 , 也 大 力 推进 图片 新 闻 的发 展 。例 如 ,2 0 1 0 年成立的新华影廊。实体的影廊和网络数字化的影廊双管 齐下 , 确实 得 到了较 好 的传播 效果 。 ( 4 ) 拓 展旗 下企 业 。新华 社 目前 注资 的公 司有 新华 社
专业的跨文化传播
专业的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是当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变得更加频繁和密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专业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成为了越来越多人所需要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从跨文化传播的定义、重要性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跨文化传播的定义跨文化传播指的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跨文化传播涉及到语言、文化、价值观等诸多因素,需要传播者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理解能力,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接收。
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1.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跨文化传播可以帮助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建立互信、加深相互了解,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桥梁。
通过跨文化传播,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降低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2. 增进文化多样性的认同跨文化传播有助于人们认可、尊重和保护各种文化的多样性。
通过传播和分享各国的文化艺术、习俗传统等,可以增进文化多样性的认同,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 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跨文化传播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在国际上传播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形象,能够增强国家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从而为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跨文化传播的发展趋势1. 科技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移动通信等领域的发展,跨文化传播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在线平台等方式跨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进行实时的跨文化交流和传播。
2. 个性化需求的增加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个性化服务和定制化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跨文化传播需要针对不同群体和个体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信息传递和服务。
3. 文化融合与创新跨文化传播的发展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创新。
在传播中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可以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如何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1. 学习多国语言和文化知识了解和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和文化知识是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基础。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摘要】跨文化传播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语言障碍对传播的影响以及媒体内容的文化适应性不足,都是跨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困境,我们需要加强跨文化交流,培养跨文化传播能力,并采取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
未来,跨文化传播将继续发展并不断壮大,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努力克服挑战、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目标,实现更广泛的跨文化交流与共融。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媒体内容、文化适应性、解决方案、未来发展、跨文化交流、传播能力、重要性。
1. 引言1.1 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变得愈发显著。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跨文化传播不仅成为了商业、政治和文化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更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的桥梁。
通过跨文化传播,人们能够突破地域和语言的限制,更好地沟通和合作,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有助于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消除文化隔阂,建立和谐社会。
跨文化传播有利于促进全球化进程,加强不同国家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跨文化传播,人们可以学习和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各国文化的繁荣与传承。
最重要的是,跨文化传播可以提高个体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拓展国际视野,有助于培养全球化时代所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要认识到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努力打破文化壁垒,拓展跨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发展。
1.2 跨文化传播的定义跨文化传播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
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跨文化传播已经变得愈发重要,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越来越频繁。
跨文化传播的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行为,通常涉及语言、价值观、习俗、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人对跨文化传播能力的研究,大致包括这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为什么要研究跨文化传播的能力?第二,跨文化传播能力是什么?第三,如何适应跨文化传播或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传播活动中,如果讯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来自不同的文化,也就是说当讯息在一种文化环境中被编码,而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中被解码,此时跨文化传播就发生了。
当讯息在不同文化环境下被编码和解码时,有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意义误差。
文化差异,影响人们互相准确理解,跨文化传播就达不到理想效果。
文化冲突等跨文化传播的困难出现了。
人们希望成为更好、更出色、更成功的跨文化传播者。
所以跨文化传播的能力就成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很重要的部分。
跨文化传播学研究最初的侧重点是在霍尔原有的经验模型基础上,对有效沟通的实践方面进行实地测量。
学者们最先关注的是跨文化传播行为的有效性和个人在异文化环境下的活动能力,他们主要从这两方面为跨文化传播的能力进行界定和研究。
他们认为跨文化传播能力是一种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不断提高的能力。
比如说外语能力,教育能力,推销能力等。
1978年,哈默等学者通过对在异文化环境中生活的人的经历分析,确定了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三个尺度:应付心理压力的能力,有效交流的能力,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等三方面的能力。
1984年,学者哈默首次提出了“跨文化传播能力”这样的术语。
直到1989年《跨文化关系国际期刊》也出版了有关能力的专刊。
当时跨文化传播能力这个术语作为跨文化传播结果的代表领域开始引发了广泛的注意和使用。
有很多研究跨文化传播结果领域的学者自觉地用“跨文化传播能力”来界定自己所研究的领域。
和“跨文化传播能力”这个术语并行的还有一个术语是“跨文化传播效力”,但后来学者更多的还是用“能力”来界定自己研究的领域。
之后,在1989年,学者鲁本在以往的研究的基础上,将跨文化传播能力又归纳为积极的人际关系能力,信息传递能力和依从获取能力等三方面的界定。
后来,学者考斯特和奥莱贝在鲁本提出的模型上发展出了测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以下八个方面的标准。
这样,对跨文化传播能力的界定和研究更加的完善和更加细化。
在跨文化传播中,如果传播者能以适应传播的情景和人际关系的恰当方式达到目标,就被认为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
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主要从动机,知识和技巧等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动机是跨文化传播行为的目的,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由动机引发,跨文化传播总是要达到一个具体的,一定的目的,所以基本上都是有意识的行为。
有意识的动机决定人们的跨文化传播行为,动机增强,跨文化传播能力也会随着增强。
所以需要增强或达到高水平的跨文化传播动机。
这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四点:目标确认,得失比评估,效能导向和增强自信。
目标确认:如果像《需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目标是什么?》这样一类问题提出的越明确,传播目的就越强烈。
得失比评估:每一种传播活动都会有一定的付出和获得,采取某一行动的可能获益对可能代价来说越大,采取这一传播行动的动机就越强烈。
所以,传播者可以通过权衡得失来选择跨文化传播行动。
效能导向:传播者应该尽量向自己擅长的领域靠近。
增强自信:自信心越强,传播的动机越强。
自信心来自经验和个人特点。
因此,应该,有意识地积累和总结传播经验。
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跨文化传播动机。
知识,它指的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需要做什么的认识。
它包括语言及非语言知识,对人的认知过程及其与跨文化传播效力的关系的认识和对文化共性和文化特性的认识。
语言及非语言知识:文化是借助语言和非语言来承载的,传播也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来进行。
所以要学习语言和非语言知识。
对人的认知过程及其与跨文化传播效力的关系的认识:文化不同,人们对事物的归义和评价很可能有很大差异。
在跨文化传播环境下,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应当尽可能充分地进行观察,培养对新信息的敏感性和对差异性的承受能力,尽量从对方的文化背景中寻求归义。
对文化共性和文化特性的认识: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该认识对方的文化,包括价值信仰体系,社会组织结构以及文化差异导致的传播方式的差异等等。
技巧所指的是为实现有效和适当传播所实施的行动。
它包含创造新分类,容忍模糊,神入和适应性传播等四个部分。
创造新分类:分类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创造新分类有助于对事物的精准认识。
容忍模糊:在跨文化传播中常常会遇到缺乏大量必要信息的情况,此时,应尽量保持自我控制,避免情绪化反应,最大程度地减少心理不适。
神入:就是在想象中把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从对方的眼光看世界。
适应性传播:就是在传播中有意识地以对方为中心,增强合作表现和互动管理,同时在传播中不断确定个人身份。
跨文化传播能力方面国内的研究都有:广告,影视作品的国际本土化、本
土国际化;国家形象的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传播;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民族志研究等方面。
在对跨文化传播能力这一领域,做了历时性的研究的之后,我们小组将跨文化传播能力的研究界定为两个方面:第一,是认识层面,要求我们对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理解并做本质的挖掘;第二,是运用层面,要求我们可以运用跨文化传播能力,产生跨文化传播行为,并力求适应或者有效。
基于以上的界定我们确定了整体的研究思路:要观察一个或一系列有效的或适应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分析现象本质,并进一步探索跨文化传播能力在大数据时代下的运用,并做批判性的思考。